传统汇率决定理论汇总

合集下载

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决定理论

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是: 随着生产与资本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国际 间资本移动的规模日益扩大,并成为货币 汇率(尤其是短期汇率)决定的一个重要 因素。购买力平价理论已不能解释这种新 现象。只有用一种新的理论,才能解释这 一新现象。利率平价理论就是适应这种需 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利率平价说主要用于说明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而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则通过国际资金套利来 实现,从而反映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决定作 用


若现行汇率为GBP1 =USD1.5 那么美国人会选择到英国买汽车,因为他只需要 付出22500美元,即相对于国内购买可节省7500 美元,则外汇市场上英镑汇率会上升,直至回到 GBP1 =USD2.0


若现行汇率为GBP1 =USD3.0 那么英国人会选择到美国买汽车,因为他只需要 付出10000英镑,即相对于国内购买可节省5000 英镑,则英镑汇率会下跌,直至回到GBP1 = USD2.0
例: 相同的一揽子商品,在英国价值120英镑, 美国价值200美元,请根据绝对购买力平价 计算英镑兑美元的汇率 解:GBP1=USD200/120=USD1.67

购买力平价案例 ——世界范围内“巨无霸”的价 格 下表列示了1995年8月“巨无霸”在 美国和8个国家的价格(第2栏), 表中同时列出了1995年8月各国货 币对美元的汇率,以1美元外国货币 的数量表示(第3栏)。
(1) 购买力平价理论在短期内是失效的; (2) 从长期来看,购买力平价还是比较合适的 (3) 在通货膨胀十分高涨的时期,特别是恶性 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汇率和价格的变化较为明 显地趋于一致,购买力平价的有效性较为显著。
4、 评价
贡献: 在所有的汇率理论中,购买力平价是最 有影响的。它既论证了汇率的决定,也 试图分析汇率变动的原因。虽然在有效 性方面存在争议,但普遍认为它有助于 说明通货膨胀与汇率变动之间的联系,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汇率长期变动的根 本原因,在分析汇率的长期变动上,仍然 有很强的生命力。

汇率决定理论综合整理

汇率决定理论综合整理
促使资产市场从不平衡达到平衡。均衡汇率是资产市场 平衡时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
主要理论类型
1.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 该理论主要分析货币供求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本国货币市场均衡条件是: Ms = Md = k P Yαi-β
取对数调整后可得本国价格水平表达式: lnP = - lnk – αlnY + βlni + lnMs
USD1 = JPY100
如果此时市场汇率为:
USD1 = JPY105
那么就会有人在日本买入商品再到美国卖出(套购),以 获取收益,直至使市场汇率恢复到买力平价水平,套购无利 可图,套购就会停止,购买力平价成立。此例中日元需求量 大,日元升值,美元相对贬值,最终汇率由USD1=JPY105 会下降到USD1=JPY100。
同样方法得外国价格水平表达式: lnP* = -lnk – αlnY * +βlni * + lnMs *
购买力平价提供了国内外价格水平之间的联系:12 P = eP*
取对数整理后可得: Lne = LnP – LnP*
将本国和外国价格水平表达式代入上式得: lne =α( lnY * – lnY) + β( lni - Lni * )+ (lnMs -lnMs *)
(1)将国内外资本市场与商品市场结合起来研究汇率。 (2)决定汇率的是存量因素而不是流量因素。 (3)在即期汇率的分析中考虑到预期的因素。
(1)外汇市场是有效的。 (2)一国的资产市场包括:本国货币市场、本币资产 市场、外币资产市场。 (3)资本完全自由流动,抛补套利的利率平价始终成 立。
★ 资产市场的失衡引进汇率的变动,而汇率的变动
(短期内不变)
吸纳 过多

国际经济学汇率决定理论

国际经济学汇率决定理论

国际借贷:
由国家之间的商品、劳动进出口及资
本流动所形成的国际债权债务关系。
按其是否进入实际支付阶段分为固定 借贷和流动借贷,只有流动借贷才会对外 汇供给产生影响。
作用机制:
一国流动债权<债务
外汇供给<外汇需求
外汇汇率上升
2、购买力平价说
瑞典卡塞尔(Cassel)1922年发表
《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理论》。
两种货币间的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各自
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绝对购买力平价), 汇率的变动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变动 (相对购买力平价)。
3、利率平价理论
英国凯恩斯(Keynes)1923提出,是一个有 关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均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论。
两国之间的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关系与两国 的利率有密切的联系。如果两国利率之差引起投资 收益的差异,投资者就会进行套利活动,其结果使 远期汇率固定在某一特定的均衡水平。同即期汇率 相比,利率低的国家的远期汇率会下跌,而利率高 的国家的远期汇率会上升。远期汇率同即期汇率的 差价约等于两国间的利率差。
立。
一价定律:

同一商品在不同国家,以同一种货币所
表示的价格相等。

在充分竞争市场上,一价定律是使绝对
购买力平价得以实现或维持的经济机制。
2、绝对购买力平价
汇率由两国货币在其本国所具有的购买力决
定,而货币的购买力主要体现在价格水平上。以P 、
P*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的物价水平, e表示直接标
价法下的汇率,则有:
汇率决定理论的新发展

固定汇率制下汇率理论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把
汇率调整融入到政府政策优化分析的框架中进行研
究。浮动汇率制下汇率理论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将

《汇率决定理论》PPT课件

《汇率决定理论》PPT课件
但是该理论也有明显的不足:它是以购买力平价为理论 前提的,如果购买力平价在实际中难以成立,则该理论的可 信性也值得怀疑。此外,该理论是以货币需求方程式为基础 进行分析的,假定货币需求稳定,这一点在学术界存在着很 大争议。
编辑ppt
22
(2)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超调模型 汇率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简称为超调模型,最初由
编辑ppt
23
超调模型首次涉及了汇率的动态调整问题,创造了汇 率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汇率动态学。另外,在研究方 法上,超调模型是对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一种综合, 对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从而 成为国际金融学中对开放经济进行宏观分析的基本模型之 一。
超调模型是建立在货币主义模型分析基础上的,因而 也具有与货币主义模型相同的一些缺陷。
Eef e i i* e
其经济含义为: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等于两国货币利率 之差。
编辑ppt
13
3. 对利率平价说的简要评价 (1)理论的贡献
首先,利率平价理论把利率决定的因素扩展到资产市 场领域,反映了货币资产因素在国际金融领域内日益重要 的作用。
其次,从资金流动的角度揭示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密 切关系以及汇率的市场形成机制。
资产组合理论与货币主义理论的共同之处在于:两者 都将汇率的决定引入到资产市场上。所不同的是:
1、货币主义理论认为,汇率是由两国相对货币供求所 决定的,而资产组合理论则变为汇率是由所有的金融资产存 量结构平衡决定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由于有价证券是 投资者投资的一个庞大市场,而且有价证券与货币之间有 较好的替代性,因此有价证券对货币的供求存量会产生很 大的影响。
4、货币主义理论并未将国际收支列为汇率的决定因素。而 资产组合理论则认为,由于汇率受经常项目收支的影响, 因此,国际收支是决定和影响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

第08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08章 汇率决定理论

e g(Y ,Y *, P, P*, i, i*, Ee f )
4.货币论
货币、利率和汇率 弹性价格货币模型 黏性价格货币模型(汇率超调)
货币、利率和汇率
外汇市场均衡
利率平价
货币市场均衡
MS=Md Md=P*L(R,Y)
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同时均衡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
e为汇率(直接标价法) P为以本币表示的本国商品价格水平 P*为以外币表示的外国商品价格水平
相对购买力平价
假设美国发生了5%的通货膨胀,中国的通 货膨胀为8%。美元与人民币间的汇率是多 少?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国货币间的汇率 波动取决于两国间的通货膨胀差异。
相对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的相对形式 :
– 一价定律 – 绝对购买力平价 – 相对购买力平价
一价定律
一价定律认为,除去运输成本、贸易壁垒和 信息成本,一个给定商品的价格,用相同的 货币来标价,在不同的地点将是相同的。
巨无霸指数
巨无霸指数 (Big Mac index)是一个 非正式的经济指 数,用以测量两 种货币的汇率理 论上是否合理。
理性的投资者会将其拥有的财富按照风险与 收益的比较,配置于可供选择的各种资产上。
W M N p e Fp
汇率预测和技术分析
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
长期因素
经常账户余额 通货膨胀率差异 经济增长率差异
短期因素
利率 中央银行干预 预期
该理论认为汇率是由外汇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 而外汇的供给和需求是由国际借贷所产生的, 因此国际借贷关系是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3 .国际收支说
国际收支说(Balance of Payment

第十二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十二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九章 汇率决定理论一、名词解释1.一价定律(the Law of One Price )是指当贸易是开放的,并且交易费用为零时,同样的货物无论在何地销售,其价格必然相同。

2. 开放经济条件中的一价定律:是指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同一种商品在世界各国以同一货币表示,其价格是一样的。

简言之,就是同一种商品在世界范围内卖同样的价格。

用公式表示为:i a P =e i b P3.购买力平价:是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

4.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在某一时点上,两国的一般价格水平之比决定两国货币的交换比率,又称绝对购买力平价。

5.相对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的相对形式说明的汇率变动的根据。

它将汇率在一段时期内的变动归因于两个国家在这一段时期中的物价水平或货币购买力的变化。

换言之,在一段时期内,汇率的变化是与同一时期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正比的。

6.资本套利:当各国利率存在差异时,投资者为了获取较高的收益,愿意将低利率货币投向利率较高的国家,以套取利差收益,这就是国际间的资本套利。

很显然,这种由于套利而引起的资本流动必然会对汇率产生影响。

7.抛补套利:在套利活动中,如果投资者为了避免汇率对自己的不利变动,利用远期外汇合同进行套期保值,这就是所谓的抛补套利。

8.非抛补套利:如果投资者在套利活动中相信汇率的变动会对自己有利,不采取套期保值措施,这就是所谓的非抛补套利。

9.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两种,前者指借贷关系已形成,但未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借贷,后者指已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

10.粘性价格(Sticky-Price )是指短期内商品价格粘住不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水平会逐渐发生变化直至达到其新的长期均衡值。

11.汇率超调:汇率对外部冲击做出的过度调整,即汇率预期变动偏离了在价格完全弹性情况下调整到位后的购买力平价汇率,这种现象称之为汇率超调。

二、填空题1.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以 一价 定律为基础的。

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决定理论

1、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人们对外国货币的需求是由于用它可以购买外国的商品和劳务,外国人需要其本国货币也是因为用它可以购买其国内的商品和劳务。

因此,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相交换,就等于本国与外国购买力的交换。

所以,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也就是汇率,决定于两种货币的购买力比率。

由于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因此两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可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表示。

这就是购买力平价说。

一国物价水平的整体变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于短期汇率变动的解释能力是有限的。

但是,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于预测汇率变动的长期趋势还是有其合理性的。

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始终处于世界前列,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价值下降,而且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基本上处于一个较低的可控水平,使得人民币始终保持较强的购买力。

所以,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是在所难免的。

2、费雪效应费雪效应揭示了通货膨胀率预期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它指出当通货膨胀率预期上升时,利率也将上升。

费雪效应表明:物价水平上升时,利率一般有增高的倾向;物价水平下降时,利率一般有下降的倾向。

国际费雪效应所表达的是两国货币的汇率与两国资本市场利率之间的关系。

它认为,即期汇率的变动幅度与两国利率之差相等,但方向相反。

考虑到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通过实证分析,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我国都存在一定费雪效应;而国际费雪效用在长短期都非常弱。

这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还处于名义利率的市场管制阶段,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其次,我国对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估算时滞变化大。

再次,金融资产自有的流动性。

由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会增加持现成本,使得可借资金增加,从而实际贷款利率有下降的趋势。

最后,由于税收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大量的税收优惠政策。

我国为了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给优惠政策,而国内市场上名义借贷利率不变,从而外商在中国的实际收益率上升,导致大量资金从国外流人中国。

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决定理论
一、概述 汇率决定理论是西方国际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 也是一国货币当局制定汇率政策的理论依据。
国际借贷说 1861:葛逊(英国) :葛逊(英国) 观点: 观点: 金本位制下,汇率由铸币平价决定, 金本位制下,汇率由铸币平价决定, 而国际借贷引起了汇率波动。 而国际借贷引起了汇率波动。
购买力平价理论 1922:卡塞尔(瑞典) :卡塞尔(瑞典) 观点:货币的价值在于购买力, 观点:货币的价值在于购买力,两种货币 汇率是购买力之比。 汇率是购买力之比。 汇兑心理说 1927:阿夫达利昂(法国) :阿夫达利昂(法国) 观点:有时,汇率和物价的变化并不一致, 观点:有时,汇率和物价的变化并不一致, 汇率取决于人们对货币走势的看法, 汇率取决于人们对货币走势的看法,对汇率 走势的预期直接影响货币的供求。 走势的预期直接影响货币的供求。
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含义
意味着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 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即取决 于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之 比。 现代分析中,有学者认为一国的不 可贸易商品与可贸易商品之间存在着 种种联系,从而一价定律对不可贸易 商品也成立。
绝对购买力平价不成立的原因
一、不同国家居民在商品消费偏好上的 差异导致了产品的巨大差异性。 差异导致了产品的巨大差异性。 不同的国家在设立物价指数时, 二、不同的国家在设立物价指数时,各 种商品的权重不可能是相对的, 种商品的权重不可能是相对的,甚至一 国在不同时期权重也是不同的; 国在不同时期权重也是不同的; 市场不可能是完全竞争的,关税、 三、市场不可能是完全竞争的,关税、 贸易壁垒以及交易成本也加大了这种偏 离。
开放条件下的一价定律 开放条件下,可贸易商品在不同国家 的价格比较必须折算成统一的货币; 进行套利活动时,除商品买卖外,还同 时产生了外汇市场上相应的交易活动; 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因素,开放经济下 的一价定律是指:以同一种货币衡量的不 同国家的某种可贸易商品的价格应该是一 致的:

第八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八章  汇率决定理论
买力决定汇率
相对购买力平价
某一段时间里 汇率变动的原因
(一)绝对购买力平价
中心思想:在某一时点上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的决定于两 国单位货币在各自国家里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
E为购买力平价决定的汇率水平 ,Pa为a国的一般物价水平,
Pb为b国的一般物价水平。
套购来维持
E=Pa/Pb
则: 1英镑=1英镑含金量/1美元含金量
= 113.0016/ 23.22=4.8665美元
2、汇率的波动幅度
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时的实际汇率,围绕铸币平价的一定的界限上下波动— — 黄金输送点
例如,以1英镑计,运送黄金的各项费用约为0.03美元。 若美国对英国有国际收支逆差 ,如果1英镑上涨至4.8965美元(铸币平价
3、结论: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由铸币平价决定,汇率的波 动界限是黄金输送点。
二、购买力平价理论——最具影响力理论之一
1922年 古斯塔夫·卡塞尔(Gustar Cassel) 《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理论》
基本思想:汇率由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决定,汇率的变化由 货币购买力之比的变化决定。
绝对购买力平价
4.8665美元加黄金输送点0.03美元)以上时, 则美国人宁愿购买黄金运送至英国偿还其债务。
——1英镑=4.8965美元则为美国对英国的黄金输出点 若英国对美国有国际收支逆差,如果1英镑跌至4.8365美元(4.8665-0.03)
时,
则美国人宁愿自己把黄金从英国运回来。
——1英镑=4.8365美元为黄金输入点
1、基本内容: 远期差价(期汇汇率与现汇汇率之间的差额)是由两国的利
率差异决定的。并且高利率国货币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必定贴水, 低利率国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必为升水。

汇率决定理论综合整理

汇率决定理论综合整理

汇率决定理论综合整理概述汇率决定理论是研究汇率变动原因和机制的一门学科。

汇率决定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要课题,对于国际贸易、跨国投资等经济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综合整理几种主要的汇率决定理论,并讨论其应用和局限性。

1. 定价理论定价理论认为汇率是由商品和资产的定价差异所决定的。

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将趋向于使不同国家商品的购买力保持一致。

如果一个国家商品的价格上涨,其货币会贬值以维持购买力平价。

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利率差异会导致资本流动,进而影响汇率。

然而,定价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不同国家商品的定价存在差异,无法简单地比较。

同时,由于交易壁垒和非货币因素的影响,购买力平价可能在短期内无法实现。

此外,利率平价理论也无法解释所有的资本流动现象。

2. 货币供求理论货币供求理论认为汇率是由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所决定的。

根据此理论,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增加,相对于其他货币的价值将下降,汇率将贬值。

相反,如果货币需求增加,汇率将升值。

然而,货币供求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决定因素非常复杂,不仅仅取决于国内经济状况,还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同时,市场预期和资本流动也会对货币供求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因素在理论中往往难以准确考虑。

3. 存量理论存量理论认为汇率是由外汇市场上货币存量的供需关系所决定的。

根据此理论,如果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增加,其货币将升值;如果外汇储备减少,货币将贬值。

外汇市场上的存量变动可以通过经济政策、国际收支情况以及市场预期等因素来解释。

然而,存量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储备水平的变动不一定会直接对汇率产生影响,还受到市场预期和其他因素的干扰。

其次,存量理论忽视了汇率变动的动态过程,无法解释汇率波动的原因和机制。

4. 期望理论期望理论认为汇率是由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所决定的。

根据此理论,如果市场预期一个国家经济将增长,投资者会增加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导致该国货币升值。

第二章传统汇率决定理论

第二章传统汇率决定理论
第一节 铸币平价理论
大卫·休谟 《政治论丛》 现金流动机制理论
1
铸币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
铸币平价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s = G*/G s为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直接标价法) G为本国货币的含金量 G*为外国货币的含金量
2
铸币平价
金币本位制度下,各国都规定金币的法定含金量。
法定含金量,即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每一金属铸 币单位所包含的的黄金的重量和成色。因此货币的 价值按等量的黄金来确定,而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 比价,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对比来决定。
一价定律
pd e p f
e 为直接标价下的汇率。
pd为国内商品价格指数, p f 为外国商品价格指数
20
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前提包括:第一,对于任 何一种可贸易商品,一价定律都成立;第二, 在两国物价指数的编制中,各种可贸易商品 所占的权数相等。
e = pd/pf
该式表示汇率等于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比率。 当本国物价水平相对上升时,本币的购买力 就会相对下降,则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反 之,当本国物价水平相对下降时,本币的购 买力就会相对上升,则汇率下跌,本币升值。
前提条件与现实经济情况不符。 决定的均衡汇率是贸易商品市场均衡的汇率
,而不是国际收支平衡的真实均衡汇率。 检验的技术条件过于苛刻。
26
五、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实证检验 购买力平价理论短期内是不成立的,会发生
偏离现象;在长期内是成立的,但有时也会 发生偏离。 在现实生活中,名义汇率不仅受货币因素影 响,而且一些实际经济因素也会导致名义汇 率大幅波动。
29
第五节 利率平价理论
提出者 凯恩斯 发展者 弗兰克尔、阿利伯、伊萨德等 利率平价是建立在外汇市场短期均衡基础

{财务管理外汇汇率}二讲汇率决定理论和汇率制度

{财务管理外汇汇率}二讲汇率决定理论和汇率制度

{财务管理外汇汇率}二讲汇率决定理论和汇率制度一、汇率决定理论•(一)传统汇率理论•1.购买力平价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理论)•1922年,瑞典学者卡塞尔提出,货币的价值在于其购买力,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率取决于其购买力之比,汇率与各国的价格水平有直接的联系.卡塞尔的学术成就•古斯塔夫·卡塞尔(Gustav Cassel 1866.10.20-1945.1.14)瑞典经济学家。

曾在乌普萨拉(Uppsala)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学习,并于1904∼1933年在斯德哥尔摩大学任经济学教授。

在理论研究中,摒弃英国和奥地利经济学家的边际效用价值说。

1916年卡塞尔在总结前人学术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两国货币的汇率主要是由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决定的,即:购买力平价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理论。

20世纪20-30年代卡塞尔提出西方经济周期理论之一的卡塞尔经济周期论。

最初用“投资过多”来解释经济周期的波动。

卡塞尔晚年支持国际社会重新采纳自一战以后已遭放弃的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的维系就是采纳了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精粹,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按黄金以不同货币标示的价格决定。

这种货币制度有利物价稳定和维持币值,避免恶性通货膨胀一价定律•不同国家同一种商品同质,商品价格能够灵活调整,交易成本为零,则同质商品在各地的价格是一致的。

P为本国可贸易商品价格,P*为外国可贸易商品价格,E为汇率(直接标价): P=E×P*•一价定律(Law of One Price)成立的条件(1)完全竞争市场,商品同质;(2)商品价格具有完全弹性;(3)不存在建议成本•一价定律实现机制:商品套利行为存在、不存在贸易壁垒、可贸易商品同质购买力的基本形式•绝对购买力:一价定律成立,各种可贸易品权重相同。

• ∑a i P=E∑ a i p *,a i 为权重:P=EP * E= P/ P *在绝对购买力评价成立条件下,实际汇率为1,名义汇率调整不会引起实际汇率的变动(e=EP */P)。

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决定理论


交易成本:运输费用,占用资金的利息和税收
可贸易商品(Tradable Goods):商品在区域内有价 格差异,可通过套汇活动消除。

不可贸易商品(Non——Tradable Goods)如不动产 与个人劳务项目等。

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国家之间的可贸易商品套汇: (1)由于计算货币不同,需折算成统一的货币。 (2)除商品买卖外,还存在外汇买卖,产生汇率风险。

设预期实际利率在美国为每年5%,而日本为 每年1%,试说明下一年美元对日元汇率的变 化趋势。

根据利率平价理论,下一年度预期美元对日元汇率 的变化率等于两国的利差,即 E(e) -E/E=r-r’=5%-1%=4% 因此,下一年度美元对日元汇率将上升4%,即美 元贬值4%,日元将升值4%。

汇率决定理论
一、购买力平价说(PPP)--(瑞典)卡塞尔1922年

瑞典学者卡塞尔(G、Cassel)于1992年,系统阐述。 是从货币数量角度对外汇率进行分析的理论,基本思 想是:货币的价值在于其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之间 的兑换率取决于其购买力之比,也就是说,汇率与各 国价格水平之间有直接的关系。


三、国际收支说

从国际收支的角度分析汇率决定的理论 1861年由英国学者葛逊(G.L Goschen)较完整地阐

述,被称为国际收支借贷说
(一)国际借贷说的主要内容

实质:汇率是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而
外汇供求是由国际收支引起的。

具体而言:国际收支只有进入支付阶段和收入阶段
的(流动借贷流升(贴)水=即期汇率×两国货币利差 ×交易期限/12


8. 汇率决定理论

8. 汇率决定理论
2014年中国外汇储备38430.18亿美元; 2014年货物进口总额120358.03亿元,合19593.35亿美元 (2014年人民币汇率年平均价100美元=614.28元); 外汇储备大约可以维持23.5个月的进口支付
2.另有人提出外汇储备应占有10%的国内生产总值
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635910.2亿元,合103521.23亿美 元; 外汇储备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12%
28
评价:一般认为该学说以国际收支的变动 来解释汇率的变动,这实际是将关于汇率 的学说从静态发展到了动态。 但这一学说只是解释了金本位制下的汇率 的变 动,并没有解释汇率的决定,更没有 涉及非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决定的解释,
29
(三)传统购买力平价说 一价定律:在有无数交易者的完全竞争市 场上,相同的交易产品或金融资产,经过 汇率调整后,在世界范围内其交易成本一 定相等。 例子:商品在各地的价格应该一致,否则 存在套利机会:书在中国的价格¥160元, 在美国的价格20美元,那么1美元应该兑换 8元人民币 即Pi=EPi*或E=Pi/Pi*
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
即期汇率:成交后立即交割的,或最多在成交后两 个交易日内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所使用的汇率。 远期汇率:成交后在约定日期办理交割的交易,所 使用的外汇汇率。
21
第二节 汇率决定的一般理论
一、汇率决定的传统理论
铸币平价说 国际借贷说 传统购买力平价说 汇兑心理说
二、战后汇率决定的理论
3
场景三 纽约:0.96 美元 = 1 欧元 法兰克福:1 欧元 = 0.64 英镑 伦敦:0.64 英镑 = 1 美元 有没有商机?
4
重点问题
外汇与汇率 汇率标价法 汇率决定的传统理论 铸币平价 战后汇率决定的理论 当代购买力平价理论 一价定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假定美国对英国有国际收支逆差,对英镑的 需求增加,英镑汇率必然上涨,如果1英镑 上涨到4.8865美元以上,(铸币平价4.8665 美元加运送黄金的费用0.02美元),则美国 负有英镑债务的企业,就不会购买英镑外汇, 而宁愿在美国购买黄金运送到英国偿还其债 务。因为采用直接运黄金的方法偿还1英镑 的债务,只需4.8865美元。因此,引起美国 黄金流出的汇率就是黄金输出点,汇率的波 动不可能超出黄金输出点。
汇率决定理论
1、铸币平价理论 2、国际借贷理论 3、购买力平价理论 4、汇率平价理论
1
第一节 铸币平价理论
大卫·休谟 《政治论丛》 现金流动机制理论
2
铸币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
铸币平价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s = G*/G s为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直接标价法) G为本国货币的含金量 G*为外国货币的含金量
两者相比等于4.8665(7.3224÷1.504656),即1 英镑等于4.8665美元。
这种以金属铸币含金量之比得到的汇价被称为铸 币平价(Mint Parity)。铸币平价是金平价 (Gold Parity)的一种表现形式。
4
黄金输送点
市场汇率波动的幅度是黄金输送点。由铸币平价 和运送黄金费用两部分组成。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价
说明汇率的长期变动趋势,但无法说明汇率 的短期和中期变动趋势。
无法解释汇率的变动与物价水平的变动之间 的因果关系。
前提条件与现实经济情况不符。 决定的均衡汇率是贸易商品市场均衡的汇率,
而不是国际收支平衡的真实均衡汇率。 检验的技术条件过于苛刻。
17
第四节 利率平价理论
7
假定美国对英国的国际收支为顺差,英镑的 供给增加,英镑的汇率必然下跌。如果1英 镑跌到4.8465美元以下(铸币平价4.8665减 去运送黄金费用0.02美元),则美国持有英 镑债权的企业,就不会出售英镑外汇,而宁 愿在英国用英镑购买黄金运回美国。因为用 运送黄金的方法收回1英镑债权,可以得到 4.8465美元。引起黄金输入的汇率就是黄金 输入点,汇率的波动不可能低于黄金输入点。
8
铸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价理论的结论
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 平价。
汇率波动的界线是黄金输送点,最高不超 过黄金输出点,最低不低于黄金输入点。 汇率的变动幅度是相当有限的,汇率是比 较稳定的。
9
铸币平价理论的评价 各国必须遵守金本位制的游戏规则。 理论建立在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 无法解释纸币本位制度下两国货币之间的
意义 说明了国际收支失衡是导致汇率变动的主 要原因。
15
第三节 购买力平价理论
地位 汇率理论的核心 代表人物 古斯塔夫·卡塞尔 基本思想 货币的价值在于其购买力,各国货币
单位在国内的购买力大小及其升降的比较决定了 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及其兑换率的变动。 理论基础 一价定律、货币数量论
16
上限 黄金输出点 下限 黄金输入点
铸币平价加运送黄金费用 铸币平价减运送黄金费用
(直接标价法)
5
黄金输送点的计算
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 因此,各国间办理国际结算可以采取两种方 法:
第一种方法是利用汇票等支付手段,进行非 现金结算;
但若由于汇率的变动使用汇票结算对其不利 时,则可改用直接运送黄金的方法。当然, 运送黄金是需要种种费用的,如包装费、运 费、保险费和运送期的利息等。例如,在一 次大战前,英国和美国之间运送黄金的各项 费用,以英镑计约为0.02美元。
兑换率。
10
练习题
1.中国采取的汇率制度是( )
A.固定汇率制度 制度
B.完全自由浮动汇率
C.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D.钉住汇率制度
2.在20世纪初,l英镑含金量为7.32250克,l美 元的含金量为1.50466克,则英镑与美元之间的汇 率应为1英磅等于( )
A.3.8665美元 B.4.8665美元 C.5.8665美元 D.6.8665美元
提出者 凯恩斯 发展者 弗兰克尔、阿利伯、伊萨德等 利率平价是建立在外汇市场短期均衡基础
之上的理论,因此是外汇短期分析的工具。
18
11
3.设一年前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 美元 等于8.2345 元人民币,假设美国的物价比 一年前上升8%,中国的物价比一年前上升 10%,则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理论上的汇率 为( )
A.8.3870 D.6.5876
B.8.0850 C.10.2931
12
第二节 国际借贷理论
又称国际收支差额理论 乔治·葛申 《外汇理论》
3
铸币平价
金币本位制度下,各国都规定金币的法定含金量。
法定含金量,即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每一金属铸 币单位所包含的的黄金的重量和成色。因此货币的 价值按等量的黄金来确定,而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 比价,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对比来决定。
例如,在1925年---1931年间,1英镑的含金量为 7.3224克,1美元所含纯金则为1.504656克,
13
国际借贷理论的基本思想
一国的国际借贷关系是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一 国的国际收支差额构成一国的国际借贷的差额。
一国的国际借贷可分为固定借贷、流动借贷,只 有流动借贷才能影响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
14
国际借贷理论的评价
局限性 ◇没有回答汇率决定基础这一本质问题。 ◇难以解释长期汇率变动的原因。 ◇比较适用于外汇市场发达的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