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作业3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作业3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单项选择题(2×8分=16分)1.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根据打出点的纸带判断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时()A.应通过测量纸带表示的运动的全路程来判断B.必须通过计算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判断C.必须通过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来判断D.可以通过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看是否都相等来判断解析:判断是否为匀速直线运动,就是比较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是否相等(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相等则是匀速直线运动,若不相等则不是匀速直线运动,选项D中,相邻两点间的时间相等,因此D正确;不必测量全路程,A错误;也没必要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或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B、C错误.★答案★:D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A对,B、C、D都错.★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3×8分=24分)3.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或某段时间内的位移C.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形状D.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解析: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都是每隔0.02 s在纸带上打一个点,因此,打在纸带上的点迹可直接反映物体运动的时间,A正确;因为纸带跟运动物体连在一起,打点计时器固定,所以纸带上的点迹就相应地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用刻度尺量出各点迹间的间隔,可知道物体在不同时间的位移,B 正确;分析在相等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就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但不能反映物体的形状,C 错误,D 正确.★答案★:ABD4.在使用打点计时器前应检查( ) A .所用电源是否符合要求 B .纸带是否平整C .打点周期的等时性是否良好D .振针打点轻重是否合适解析: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都是交流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电压4~6 V ,电火花计时器用220 V ,A 正确;纸带不平整,所受阻力大,不能保证打点测量的准确性,B 正确;用计时器分析物体的运动,要求每打两点的时间间隔都相同,因此,要求打点周期的等时性,C 正确;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振针高度要适中,打点轻重要合适,太重,阻力大,误差大;太轻,给测量造成困难,D 正确.★答案★:ABCD5.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O 为小车运动的起始点,O 点到A 点之间点迹密集且有部分点不清晰.A 、B 、C 、D 、E 、F 、G 为所选取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4个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为50 Hz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可得( )A .从O 点到F 点运动的时间为6×0.1 sB .从O 点到F 点运动的时间为6×0.02 sC .从A 点到F 点运动的平均速度vAF =x AF 5×0.1 s =x AF0.5 sD .通过测量x OG 的长度,可知小车从O 到G 的位移大小解析:因OA 之间所打点的情况未知,也就不能确定从O 点到F 点运动的时间,选项A 、B 错误;由题意,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5×0.02 s =0.1 s ,则从A 点到F 点运动的平均速度vAF =x AF 5×0.1 s =x AF0.5 s,选项C 正确;OG 之间的长度,等于小车从O 到G 的位移大小,选项D 正确.★答案★:CD三、非选择题(5×12分=60分)6.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是50 Hz ,下图中的纸带从A 点通过计时器到B 点,历时________s ,位移为________m ,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BC 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AD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解析:A到B的时间t AB=0.02 s×2=0.04 s,位移x AB=(1.20+1.60)×10-2 m=2.8×10-2 m,平均速度v AB=x ABt AB =2.8×10-2 m0.04 s=0.70 m/s,BC段的平均速度v BC=x BCt BC=2.20×10-2 m0.02 s=1.10m/s,AD段的平均速度v AD=x ADt AD= 1.20+1.60+2.20+1.40+1.20×10-2 m0.02 s×5=0.76 m/s.★答案★:0.04;2.8×10-2;0.70;1.10;0.767.如图所示是A、B两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两物体都做______运动,3 s 内两物体的位移分别为______和______.解析:A、B的速度都不随时间改变,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x=vt求得3 s内A的位移x A=v A t=5 m/s×3 s=15 m,B的位移x B=v B t=10 m/s×3 s=30 m.★答案★:匀速直线;15 m;30 m8.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运动的v-t图象,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它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1)物体是从静止开始运动还是具有一定的初速度?(2)物体运动的方向是否变化?(3)速度的大小是否变化?怎样变化?解析:(1)从图线可知物体具有一定的初速度v 0. (2)在t 3时刻运动方向发生改变.(3)0~t 1速度逐渐变大,是加速运动;t 1~t 2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t 2~t 3速度逐渐变小,是减速运动;t >t 3,物体做反方向的加速运动.9.如图所示为小球从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时,一兴趣小组的同学用频闪照相获得的轨迹的一部分,经测量:计数点1、2的间隔为7.71 cm,2、3的间隔为8.75 cm,3、4的间隔为9.80 cm,4、5的间隔为10.86 cm ,每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130 s ,求小球运动到计数点3时的瞬时速度是多少?解析: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粗略”地代表其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思想来计算.小球运动到计数点3时,其速度为v 3=x 23+x 342T =0.087 5+0.098 02×130m/s =2.7825 m/s.这个题也可以计算1到5这段上的平均速度来计算计数点3的瞬时速度, v 3=x 12+x 23+x 34+x 454T=0.077 1+0.087 5+0.098 0+0.108 64×130m/s=2.784 m/s. ★答案★:2.784 m/s10.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A 、B 、C 、D 、E 5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在220 V 、50 Hz 的交流电源上.(1)由纸带上的数据计算v B =________m/s ,v C =________m/s ,v D =________m/s. (2)在如图所示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v -t 图线(以打A 点时开始计时).(此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1)由题意知,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为T =0.1 s.v B =x AC 2T =27.60×10-22×0.1 m/s =1.38 m/s ;v C =x BD 2T =60.30-7.50×10-22×0.1 m/s =2.64 m/sv D =x CE 2T=105.60-27.60×10-22×0.1m/s =3.90 m/s(2)图象如图所示★答案★:(1)1.38 2.64 3.90(2)见解析感谢您的下载!快乐分享,知识无限!由Ruize收集整理!。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填空题。

1. 打点计时器是记录做直线运动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仪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其中的一种,其工作电压是________,电火花计时器靠电火花和墨粉打点,当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________秒打一次点.2. 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时使用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每隔________s打一次点.其工作时的基本步骤如下:A.当纸带完全通过计时器后,及时关闭电源B.将电磁打点计时器接上相应的电源C.将纸带穿过两个限位孔并从复写纸下面通过D.接通开关,立即拖动纸带运动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按顺序填写步骤编号)3.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其中1、2、3、4为依次选定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可以得到实验物体运动的速度v2的大小为________m/s.4.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在________V以下,如果所接电源为50Hz,则打点时间间隔为________s.某同学在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则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D点的瞬时速度是________m/s.5. 完成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的问题.(1)运动物体拉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迹,纸带上的点迹直接记录了()A.物体运动的时间B.物体的形状和质量C.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D.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的位移(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________V电源工作,它工作电源的频率是50Hz,如果用它测量速度时,实验者不知道工作电源的频率已变为60Hz,而仍按50Hz进行计算,这样算出的速度值与物体速度的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二、多选题。

2021_2022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5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2021_2022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5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为完成“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在如图1­4­5所示的四种器材中,找出这两种打点计时器,并完成以下填空:________图为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交流________;________图为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交流________V.图1­4­5【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是利用交变电流使铁芯产生磁性,吸引带打点针的铁条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打出点,丙图为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交流4~6 V;电火花打点记时器是利用家用电打出的火花吸引铅盘而打出点,乙图为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交流220 V.【答案】丙4~6 V 乙2202.电火花计时器通常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伏,实验室使用我国民用电时,每隔________秒打一次点;如图1­4­6所示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时得到的,纸带的左端先通过电火花计时器,从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选填“速度减小”或“速度增大”).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从打下A点到打下B点共14个点迹,历时________ s.图1­4­6【解析】电火花计时器通常的工作电压为交流220伏,实验室使用我国民用电时,每隔0.02秒打一次点;相等时间内纸带右侧位移大于左侧位移,说明右侧的速度大于左侧的速度,即物体做速度增大的运动.又因从打下A点到打下B点共14个点迹,即A到B共有13个时间间隔,所以共用时:t=13×T=0.26 s.【答案】交流220 0.02 速度增大0.263.用接在50 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运动情况.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1­4­7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量得0与1两点间距离x1=30 mm,2与3两点间的距离x2=48 mm,则小车在0、1两点间平均速度为v1=________ m/s,在2、3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2=________ m/s.据此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图1­4­7【解析】 每五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0.1 s ,那么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得v 1=0.03 m 0.1 s =0.3 m/s ,v 2=0.048 m 0.1 s=0.48 m/s.从计算结果看小车运动的速度在增大,所以可以判断小车在做加速运动.【答案】 0.3 0.48 加速4.在测定速度的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的速度,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1­4­8所示,0、1、2、3、4是选用的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3个打出的点没有在图上标出.图中还画出了实验时将毫米刻度尺靠在纸带上进行测量的情况,读出图中所给的测量点的读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1、3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 ,1、4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 ,2点的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 m/s.图1­4­8【解析】 由毫米刻度尺可读出0、1、3、4点的读数分别是10.00 cm 、12.60 cm 、22.60 cm 、30.00 cm.由题意知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Δt =4×0.02 s=0.08 s ,由读数可得1、3两点和1、4两点间的位移大小分别是Δx 1=22.60 cm -12.60 cm =10.00 cm ,Δx 2=30.00 cm -12.60 cm =17.40 cm ,则1、3和1、4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分别是v 1=Δx 1Δt 1=10.00×10-20.16m/s =0.625 m/s , v 2=Δx 2Δt 2=17.40×10-20.24m/s =0.725 m/s , 1、3两点更接近于2点,故2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1、3两点间的平均速度0.625 m/s.【答案】 10.00 cm 12.60 cm 22.60 cm 30.00 cm0.625 0.725 0.6255.像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1­4­9甲所示,a 、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 、b 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图乙所示装置测量,图中MN 是水平桌面,PQ 是长1 m 左右的木板,Q 是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让滑块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5.0×10-2s和2.0×10-2s.用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度d=5.015 cm.则:甲乙图1­4­9(1)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1的大小是多少?(2)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的大小是多少?【解析】由于滑块通过两光电门的时间极短,故可用滑块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代替其通过的瞬时速度.故v1=dt1=5.015×10-25.0×10-2m/s=1.003 m/s;v2=dt2=5.015×10-22.0×10-2m/s≈2.508 m/s.【答案】(1)1.003 m/s (2)2.508 m/s。

高中物理必修一(人教版)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人教版)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打点计时器是中学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实验器材,常见的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两种.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直流电源B. 它们都是使用10V以下的交流电源C. 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D. 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受到的阻力较小,所以实验误差也较小【答案】C,D【考点】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解析】【解答】解:A、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使用交流电源,A不符合题意;B、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是4V~6V交流电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电压是220V交流电源,B不符合题意;C、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C符合题意;D、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受到的阻力较小,误差较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D.【分析】本题考查打点计时器工作原理。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电源是低压交流电源,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220V交流电源;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2.在你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小车拖动纸带并在上面打下了一系列的小点.根据你所打出点的纸带,在判断纸带表示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时()A. 应通过测量纸带表示的运动的全程来判断B. 必须通过计算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判断C. 必须通过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来判断D. 可以通过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看其是否都相等来判断【答案】D【考点】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解析】【解答】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这种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变速直线运动.纸带上相邻的计时点的时间间隔相等,可以通过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看其是否都相等来判断,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判断纸带运动情况时,应看相等时间内位移的变化规律确定质点的运动情况。

人教版必修一物理第一章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习题

人教版必修一物理第一章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习题

一、单选题人教版必修一物理第一章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习题1. 图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纸带上面每打一点的时间间隔是,且每两个记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已知,,,,,则第三个记数点的速度等于A .B .C .D .2. 如图是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得到的纸带,纸带上依次打下了0、1、2、3、4、5六个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时间间隔均为T ,则两计数点1、4之间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是B .D .D .振针与复写纸之间的距离C .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B .交流电源的频率A .直流电压的高低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取决于()3.C .A .二、多选题三、实验题4.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不经计算,通过测量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 .时间间隔B .位移C .平均速度D .瞬时速度5. 下列实验过程中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的步骤顺序是( )①启动电源,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点②关掉电源③取下纸带,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若干个点,如果数出n 个点,这些点划分出的间隔数是(n -1),由此计算出纸带从第1个点到第n 个点的运动时间④把纸带装好⑤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然后把它固定在桌子上⑥用刻度尺测量出从第1个点到第n 个点的距离.A .⑤④①②③⑥B .⑤④①③⑥②C .⑤④①⑥③②D .⑤④①②⑥③6. 如图为同一个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四条纸带,则( )A .甲纸带加速度最大B .乙纸带加速度最大C .丁纸带平均速度最小D .丙纸带平均速度最大7. 如图所示,可用一支笔和一块表做成一台简单的“打点计时器”,为了提高计时的准确性,应掌握的操作要领是_______A.使纸带做匀速运动B.使纸带做匀加速运动C.使打点时间间隔相等D.使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8. 下图为接在周期为T=0.02s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记数点,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 m/s2.(2)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 cm.(3)打第3个点时该物体的速度约为 m/s.9. 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打点计时器等器材,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其中一个小组的同学从所打的几条纸带中选取了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O、A、B、C、D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在纸带上选定的相邻两个记数点之间还有四个打出点没有画出.(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s;10.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_电源填“直流”或“交流”,若电源的频率是50Hz ,则每隔______秒打一个点,打出的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填“相同的”或“不同的”11. 某次用电火花计时器做实验获得的纸带如图所示,则B 点在刻度尺上的读数为________cm ,B 运动到E 的时间为________s ,BD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12. 如图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0到6是七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是50Hz ,各点间距如图,则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13.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要先______填“接通电源”或“让纸带开始运动”再______填“接通电源”或“让纸带开始运动”若已知电源频率为50Hz ,则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由图中的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打下C 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 2.(计算结果均14. 某同学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精品练习: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Word版含解析.doc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精品练习: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物理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答题时间:20分钟)1. 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⑴在如下基本步骤中,正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A. 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B. 安放纸带C. 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D. 接通220 V交流电源E. 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⑵在安放纸带时,要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地套在__________上,还要检查_____________是否夹在纸带之间。

2. 用同一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0.1 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

求1到6间小球的平均速度。

3. 如图所示是一条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0、1、2、3、4、5、6是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计数点到0的距离如图所示,求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并画出速度—时间图象。

4.运动的物体带动纸带被打点计时器打上一系列的点,这些点的距离不一定相等,但这些点能说明()A. 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B. 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C. 运动物体在某时刻的位置D. 运动物体的运动性质5. 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打点纸带上的点子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大B. 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C. 点子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D. 点子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6. 在你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小车拖动纸带并在上面打下了一系列的小点。

根据你所打出点的纸带,在判断纸带表示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时()A. 应通过测量纸带所表示的运动的全程来判断B. 必须通过计算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判断C. 必须通过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来判断D. 可以通过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看其是否都相等来判断7. 小明以同一个打点计时器在固定频率下测量小车拉动纸带甲、乙、丙、丁的运动速度,每次小车都是自右向左运动,四段纸带的长度都相同。

2017-2018学年物理人教版必修一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教师用卷

2017-2018学年物理人教版必修一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教师用卷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时间间隔,下列是四位同学各自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A. 电源电压越高,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B. 纸带速度越大,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越长C. 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由电源的频率决定D. 如果将交流电源改为直流电源,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解: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流电源仪器,其打点周期与交流电的周期相同,与电压、速度等无关,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2.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发现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不稳定,其原因可能是()A. 交流电压不稳定B. 永久磁铁磁性太弱C. 电源的频率不稳定D. 振动片的固有频率与交流电源的频率有偏差【答案】C【解析】解:当电流为正方向时,振片受向下的力,此时打点一次,当电流方向为反方向时,振片受向上的力,此时不打点,所以在交流电的一个周期内打点一次,即每两个点间的时间间隔等于交流电的周期.而交流电的周期又等于电源的频率的倒数,因此发现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不稳定,其原因是电源的频率不稳定,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顺序应该是()A.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 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 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 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答案】A【解析】解: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如果先放开纸带开始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先打点再释放纸带,可以使打点稳定,提高纸带利用率,可以使纸带上打更多的点,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4. 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用公式计算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A. 时间间隔B. 瞬时速度C. 加速度D. 平均速度【答案】A【解析】解:A 、打点计时器是每隔0.02s 打下一个点,所以数点就知道时间间隔,故A 正确;B 、瞬时速度的求解需要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故B 错误;C 、加速度求解需要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故C 错误;D 、平均速度的求解需要运用物理公式,故D 错误; 故选:A .5. 如图是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得到的纸带,纸带上依次打下了0、1、2、3、4、5六个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时间间隔均为T ,则两计数点1、4之间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A. S 1+S 43TB. S 2+S 3+S 43TC.S 1+S 2+S 3+S 44TD.S 1+S 2+S 3+S 4+S 54T【答案】B【解析】解:依据平均速度的公式v .=st ,那么物体在1、4之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v =S 2+S 3+S 43T,故ACD 错误,B 正确;故选:B .6. 一位同学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的点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如图所示,这可能的原因是( )A. 接到了直流电源上B. 电源电压不稳定C. 电源频率不稳定D. 打点针压得过紧【答案】D【解析】解:A 、若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打点计时器不打点,故A 错误. B 、点痕的轻重和电源电压不稳有关,电源电压不稳不会导致短线,故B 错误. C 、电源频率不稳,只会影响打点的时间间隔,不会影响点的形状,不会造成短线,故C 错误.D、打点针压得过紧,振针和纸带接触时间过长,可能造成短线,故D正确.故选:D.7.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运动时,接通电源和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时间关系应当是()A.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 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 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 先释放纸带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答案】A【解析】解: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如果先放开纸带开始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同时先打点再释放纸带,可以使打点稳定,提高纸带利用率,可以使纸带上打满点,BCD错误,A正确.故选:A.二、多选题8.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交流电频率50HzB. 纸带必须穿过限位孔,并注意把纸带放在复写纸上方C. 要先通电,后释放纸带,纸带通过后立即切断电源D. 为减小摩擦,每次测量应先将纸带拉直【答案】ACD【解析】解:A、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交流电频率50Hz,故A正确;B、纸带必须穿过限位孔,并注意把纸带放在复写纸下方,故B错误;C、为了提高纸带的利用率,同时为了使打点稳定,使用打点计时器时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故C正确;D、为减小摩擦,每次测量应先将纸带拉直,故D正确;故选:ACD.9.利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关于这个实验的操作过程及分析,合理的是()A. 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B. 用密度大的材料做成实心重锤,可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C. 一定要准确测量重锤的质量D. 实验中重力势能减小量会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答案】BD【解析】解:A、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再释放重锤,让它带着纸带一同落下,如果先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故A错误.B、用密度大的材料做成实心重锤,可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从而可以减少误差.故B正确.mv2的大小关系,故m可约去比较,不需要准确测量重锤C、因为我们是比较mgh、12的质量.故C错误.D、由于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的阻力和重锤受到的空气阻力,重力势能有相当一部分转化给摩擦产生的内能,所以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明显大于动能的增加量.故D正确.故选BD.10.如图为同一个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四条纸带,则()A. 甲纸带加速度最大B. 乙纸带加速度最大C. 丁纸带平均速度最小D. 丙纸带平均速度最大【答案】BC【解析】解:从图中可以发现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丁纸带所用时间最长,故丁纸带平均速度最小,所以C正确,D错误;从图中可以发现纸带乙的相邻的时间间隔位移之差比最大,所乙纸带加速度最大,故A 错误,B正确.故选:BC.11.关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6V左右的直流电源B. 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电源C. 使用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D. 在同一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答案】CD【解析】解:A、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220V的交流电源,故A错误;B、实验过程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否则在纸带上留下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处理和减小误差,故B错误;C、打点的时间间隔与交流电频率的关系为:T=1,因此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f越小,故C正确;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相等的时间间隔位移越小,即物体运动的越慢,故D正确.故选:CD.12.如图是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得到的一条纸带,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重力加速度为g,在计算图中N点速度时,几位同学分别用下列不同的方法进行,其中正确的是()A. v N=gnTB. v N=S n+S n+12T C. v N=d n+1−d n−12TD. v N=g(n−1)T【答案】BC【解析】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可以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可以求出N点的速度,据图上的数据可知:v N=S n+S n+12T =d n+1−d n−12T,故AD错误,BC正确.故选:BC.三、实验题探究题13.如图是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度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出AB=1.2cm,AC=3.6cm,AD=7.2cm.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则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 m/s.,打B点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为______ m/s,打A点时物体的速度为______ m/s.【答案】1.2;0.18;0.06【解析】解:由于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x AB=1.2cm,x BC=x AC−x AB=2.4cm,x CD=x AD−x AC=3.6c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得:△x=x BC−x AB=x CD−x BC=aT2,解得:a=1.2m/s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v B=x AC2T=0.18m/s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式:v B=v A+aT解得:v A=0.06m/s故答案为:1.2,0.18,0.0614.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1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个0.10s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2)将、、、、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在图中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3)由v−t图象可知打下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 A=______ ,打下G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 B=______ .【答案】;;;;;0.325m/s;0.790m/s【解析】解:(1)因为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v B=x AC2T=0.0362+0.04380.2m/s=0.400m/sv C=x BD2T=0.0520+0.04380.2m/s=0.479m/sv D=x CE2T=0.0520+0.05990.2m/s=0.560m/sv E=x DF=0.0680+0.0599m/s=0.640m/sv F=x EG=0.0680+0.0762m/s=0.721m/s填入表格如下:(2)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3)根据v−t图象可知:当t=0时对应的纵坐标为A点速度,即v A=0.325m/s,当t=0.6s时对应的纵坐标为G点速度,即v G=0.790m/s故答案为:0.325m/s,0.790m/s15.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按打点的先后顺序取其中的A、B、C、…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和刻度尺标度的对应如图所示.(1)有图可知,A、B两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_ s,纸带做的是______ (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2)A、D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 m/s,E、G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 m/s.(第二问计算结果在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0.1;加速;0.14;0.23【解析】解:(1)由于AB两点之间的共有5个时间间隔,而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由于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相同,纸带越向右计数点间的位移越大,说明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即物体做加速运动直线运动.(2)由图可知可知,AD之间的距离为4.15cm,EG之间的距离为4.55cm由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可以解出AD间的平均速度为:=0.14m/s,v1=0.04153×0.1E点到G点的平均速度是:v2=0.1065−0.0610=0.23m/s.2×0.1故答案为:(1)0.1,加速;(2)0.14,0.23(1)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由此可以求出A、B之间的时间间隔,根据相等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变化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2)由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可以解出AD、EG间的平均速度.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注意单位换算和有效数字的保留.。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同步练习(带答案)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同步练习(带答案)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原理以及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使用非常方便,可以直接接到家用电路上B.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该先接通电源,再拖动纸带C. 纸带上的点迹越稀疏,说明与纸带相连的物体运动得越慢D. 如果将它接到直流电源上,打点计时器仍然能够正常工作2.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每打完一列点子就要切断电源B. 不要移动圆形复写纸片的位置C. 纸带一定要从两限位孔穿过,并且压在复写纸的下面D. 侧向移动限位孔位置,在一条纸带上可以打出两列点,提高纸带的利用率3.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有下列操作步骤:①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水平轨道末端;②启动电源;③把纸带装好;④拉动纸带打点;⑤得到纸带并进行测量计算,则上述步骤的正确操作顺序是()A. ①②③④⑤B. ①③④②⑤C. ③①②④⑤D. ①③②④⑤4.小明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的一端运动,纸带上打出的点如图所示,由此判断纸带的运动情况是()A. 先匀速后减速B. 先加速后匀速C. 先减速后加速D. 先加速后减速5.如图所示为一条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时打出的纸带,其中A、B、C、D、E为计时器连续打下的五个点,且打点计时器每打一个点所用的时间为T,为求得计时器打点C时纸带的速度,则下列算式中最合理的是()A. Δx1T B. Δx2+Δx32TC. Δx3+Δx42T D. Δx1+Δx2+Δx33T6.如图所示,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从纸带上看,打点计时器出的毛病是()A. 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B. 电源电压不够大C. 电源频率不够大D. 振针压得过紧7.在你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小车拖动纸带并在上面打下了一系列的小点.根据你所打出点的纸带,在判断纸带表示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时()A. 应通过测量纸带表示的运动的全程来判断B. 必须通过计算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判断C. 必须通过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来判断D. 可以通过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看其是否都相等来判断二、多选题8.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打点计时器可以连续工作很长时间,前后两次打点之间,只要时间间隔很短,完全可以在前一次打完点后不关闭电源B. 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打点计时器每打两次点的时间间隔相等C. 纸带通过电火花计时器时,不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D. 电火花计时器是一种比电磁打点计时器先进的计时器,因此,使用电火花计时器进行实验,结果一定比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更精确9.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不通过计算可以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A. 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B. 位移C. 瞬时速度D. 平均速度10.如图所示,几位同学一起用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砂桶等实验仪器研究物体的运动以下是他们以“打点计时器”为话题进行的讨论,其中三位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一位同学的说法是错误的.说法是正确的是()A. 用干电池才能使它正常工作B. 用交流电才能使它正常工作C. 利用它可以在纸带上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D. 利用它可以在纸带上记录物体运动的位移11.如图为同一个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四条纸带,则()A. 甲纸带加速度最大B. 乙纸带加速度最大C. 丁纸带平均速度最小D. 丙纸带平均速度最大三、实验题12.(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4V~6V的直流电源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了计算加速度,最佳的方法是______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v算出加速度△tB.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取其倾角α,用a=tanα求出加速度D.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象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算出加速度式a=△v△t(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电源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设A点为计时起点①C点的瞬时速度v C=______m/s,②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3.实验室常用的电磁式打点计时器用的是低压______ (填“直流”、“交流”)电源.某次实验连续打了一系列点的纸带如图,由此可以判断,这段纸带的运动属于______ (填“匀速”、“匀变速”)直线运动,纸带上AB段运动的时间t=______ s,AB段的平均速度v=______ 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4.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下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乙是______(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填“交流4−6V”、“交流220V”、四节干电池).(2)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丙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V B V C V D V E V F数值0.4790.5600.640(m/s)①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F两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上表中,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②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③由所画速度−时间图象求出小车加速度为______m/s2.④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判断,在打A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 A=______m/s.(3)打点计时器原来使用的电源的频率是50Hz,若在实验过程中交流电的频率为60Hz而未被发觉,这样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将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和解析1.B解:A、电磁式打点计时器采用低压交流电源,不能直接接到家用电路上,故A错误;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B正确;C、纸带上的点迹越稀疏,说明相同时间间隔内位移越大,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运动得越快,故C错误;D、打点计时器的周期取决于交流电的频率,若接在直流电源上,则打点计时器不能正确工作,故D错误;2.B解:A、打点计时器不能长期工作,所以每打完一列点,就要切断电源,故A正确;B、在打点过程中,复写纸片会转动,所以可移动圆形复写纸片的位置,故B错误;C、为了纸带运动的稳定,纸带一定要从两限位孔穿过,为了能在纸带上打出清晰的点迹,纸带必须压在复写纸的下面,故C正确;D、侧向移动限位孔位置,在一条纸带上可以打出两列点,提高纸带的利用率,故D正确.3.D一般本着先安装器材、再进行实验、最后实验完毕整理器材的步骤进行的,其中应先接通电源,后拉动纸带。

(部编版)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专题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

(部编版)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专题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

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多选)对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使用交流电B.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与交流电源的频率一样C.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振针和复写纸D.电磁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放电针和墨粉纸盘【答案】AB【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4~6 V的低压交流电,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220 V的交流电,A正确;两者的打点周期都与交流电频率相等,B正确;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时火花放电针和墨粉盘,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是靠振针和复写纸,CD错误。

2.(多选)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是利用振针上下振动,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留下一行小点B.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的原理来工作的C.我国中学实验室中的打点计时器直接接到实验台上的插座上使用,这种打点计时器是电磁打点计时器D.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考虑,选电火花打点计时器较电磁打点计时器好【答案】ABD3.(2018·云南省玉溪市易门一中)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未启动打点计时器,小车应放置在A.靠近打点计时器位置B.长木板上的滑轮附近C.打点计时器与滑轮的中点处D.任意位置【答案】A【解析】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上,在固定滑轮的另一端,为了在纸带打更多的点,开始实验时小车应放在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故A正确,BC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验的具体操作细节,要加强实验的实际操作,不能单凭背实验来解答实验问题。

4.(多选)关于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长度要有估计数字,估计数字的位数越多,误差就越小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值,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C.记录测量的结果,所用单位不同时,不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D.为了减小误差,进行任何一个测量,都要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答案】BCD5.(2018·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关于如图所示的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仪器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B.该仪器使用直流电源C.该仪器的工作电压是220 VD.该仪器在电源频率为50 Hz时的打点时间间隔是0.02 s【答案】D【解析】该仪器是电磁打点计时器,选项A错误;该仪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选项B错误;该仪器的工作电压是4~6 V,选项C错误;该仪器在电源频率为50 Hz时的打点时间间隔是0.02 s,选项D正确;故选D。

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一章 第4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课时练习

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一章 第4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课时练习

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一章 第4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课时练习一、实验题1.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材,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1)如图所示是两种打点计时器的图片,其中图乙是________(选填“电磁打点”或“电火花”)计时器.(2)关于上述两种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甲图中的打点计时器使用直流电源,乙图中的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B.它们都使用10 V以下的交流电源C.当电源频率为50 H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 s打一个点D.乙图中的打点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受到的阻力较小,所以实验误差也较小2. 如图所示是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0、1、2、3、4、5、6是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测得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求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并画出v-t图像.3. 像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 、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 、b 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图乙所示装置测量,乙图中MN 是水平桌面,PQ 是长1 m 左右的木板,Q 是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让滑块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5.0×10-2 s 和2.0×10-2 s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滑块的宽度d.读出滑块的宽度d =5.015 cm.则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 1=________m/s ,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 2=________m/s.4. 如图所示的四条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纸带的左端先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判断:纸带________是匀速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________是越走越快的,纸带________是开始越走越快,后来又越走越慢的.若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 Hz ,图中D 纸带,从A 点通过计时器到B 点通过计时器,历时________s ,位移为________m ,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BC 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AD 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保留两位小数) A BCD5. 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①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 ,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②ABCD 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 、B 两点间距s __________;C 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在如下基本步骤中,正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6.A.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B.安放纸带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D.接通220 V交流电源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2)在安放纸带时,要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地套在________上,还要检查________是否夹在纸带之间.7. 用接在50 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运动情况.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2与3两点间的距离,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________m/s,在2与3两点间的平均速度________m/s.据此判定小车做________(选填“加速”或减速”)运动.8. 如图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瞬时速度的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标为0、1、2、3、4、5、6、…现在量得0、1间的距离x1=5.18 cm,1、2间的距离x2=4.40 cm,2、3间的距离x3=3.62 cm,3、4间的距离x4=2.78 cm,4、5间的距离x5=2.00 cm,5、6间的距离x6=1.22 cm(f=50 Hz).(1)根据上面的记录,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1、2、3、4、5点时的速度并填在下表中.位置12345v/(m·s–1)_______________(2)根据(1)中表格的数据,在图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_________,并说明小车速度变化的特点_________.二、多选题9. 关于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电火花和墨粉B.如果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计时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08 s(设电源频率为50 Hz)C.如果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先密集后稀疏,则说明纸带的速度由小变大D.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220 V电源上,电火花计时器接在6 V电源上10.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分别如图中a、b 所示,在时刻()A.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B.甲一定在乙的后面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D.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11. 利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 )A.能准确测定某点的瞬时速度B.能粗略测定某点的瞬时速度C.能较准确测定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可用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准确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12.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甲和乙的速度并不相同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三、单选题D .不管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13.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 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 向匀速直线运动的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小盒子B 接收,从小盒子B 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D t 时间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

1.4 实验: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备作业)(解析版)-2020-2021学年高一(人教版必修1)

1.4 实验: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备作业)(解析版)-2020-2021学年高一(人教版必修1)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解析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1.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决定于()A. 交流电压的高低B. 交流电的频率;C. 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D. 振针与复写纸间的距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打点计时器;对于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工作原理,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学习它,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做做,以加强基本仪器的了解和使用。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工作特点等,比如工作电压、打点周期等。

【解答】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决定于交变电流的频率;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如图,某次实验得到一条纸带,A,B,C,D,E分别表示纸带上连续打印的点,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根据图示数据可知()A. 纸带做匀速运动B. 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1sC. 打B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为0.31m/sD. A与C之间纸带平均速度为1.56m/s【答案】D【解析】A.根据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否为零,即可判定纸带能否匀速运动;B.根据频率为50Hz,从而确定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C.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求解AC段的平均速度;D.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注意单位的换算。

A.由纸带可知,BC=6.24cm−2.92cm=3.32cm;CD=9.95cm−6.24cm=3.71cm;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不相等,则纸带不是匀速运动,故A错误;B.由于电源频率为50Hz,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s,故B错误;C.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得AC段的平均速度v AC=x AC tAC =0.06242×0.02m/s=1.56m/s,故C错误;D.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 B=v AC=1.56m/s,故D正确;故选D。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I)卷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I)卷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5分)1. (2分) (2017高一上·武汉期中) 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4V~6V的直流电源B . 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C . 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D . 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2. (2分) (2017高一上·临川期末) 打点计时器振针打点的周期,决定于()A . 交流电压的高低B . 交流电的频率C . 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D . 振针与复写纸的距离3. (2分) (2019高三上·吉林月考) 司机驾驶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直到停止运动,从司机发现情况到停止运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从司机发现情况开始至汽车停止所用时间为5sB . 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2.0m/s2C . 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4.0m/sD . 从司机发现情况开始至刹车停止,汽车的总位移为30m4. (2分) (2017高一上·安吉期末) 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A . 使用直流电源,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B . 使用交流电源,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C . 使用直流电源,应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D . 使用交流电源,应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5. (2分) (2016高一上·南通期中) 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A .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比甲的大B .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小于C .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 .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6. (3分)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关于纸带上点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 . 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C . 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D . 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7. (3分)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测物体重力时,正确的操作是()A . 用手握紧弹簧秤侧部使其保持竖直放置B . 绳子悬挂住物体的不同部位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C . 要保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在匀速行驶的火车上不能做这个实验D . 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位置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8. (2分) (2016高一上·抚州期中) 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6V以下的直流电源B .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220V的交流电源C . 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220V的直流电源D . 不管哪种计时器,都是每隔0.02s打一次点9. (3分) (2019高一上·全州期中) 下列关于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直流电源B . 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C . 都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D . 都应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10. (3分)某同学将纸带穿过限位孔,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拉动纸带,但在纸带上打不上点,其可能原因是()A . 复写纸太旧B . 使用了直流电源C . 振针过短D . 纸带运动过快11. (2分) (2017高一上·银川期中) 2010年1月4日,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如图所示,此次护航总航程4500海里.若所有船只运动速率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B . 研究舰队平均速率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C . 以“千岛湖”舰为参照物,“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D . 根据图中数据可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12. (2分) (2019高二下·扬州月考) 打点计时器是记录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置和时间的仪器,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获得运动物体的相关信息.下列信息不能获得的是()A . 物体运动的时间B . 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C . 物体的质量D . 物体速度变化的情况13. (2分) (2017高一下·宁夏期末)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取决于()A . 交流电压的高低B . 交流电的频率C . 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D . 振针与复写纸间的距离14. (2分)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接通电源与拉动纸带,这两个操作的先后次序应当是()A . 先接通电源,后拉动纸带B . 先拉动纸带,后接通电源C . 拉动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 . 先拉动纸带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15. (3分)关于打点计时器说法正确的()A . 打点计时器用的是低压直流电源B . 电火花计时器用的是220V交流电源C . 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每隔0.02s打一次点D . 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每隔0.01s打一次点二、多项选择题 (共4题;共12分)16. (3分)对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用交流电B . 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与交流电的频率一样C . 电磁打点计时器在交流电频率为50Hz时,两个打点间隔时间为0.1sD . 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振针和复写纸17. (3分) (2018高一下·富宁期中) 某同学将纸带穿过限位孔,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拉动纸带,但在纸带上打不上点,其可能原因是()A . 复写纸放反B . 使用了直流电源C . 振针过短D . 纸带运动过快18. (4分) (2016高一上·苍溪期中) 如图所示,是做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A、B、C、D、E、F、G是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根据纸带,回答下列问题:①相邻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②点F由于不清晰而未画出,试根据纸带上的数据,推测EF点的距离为________cm;③打D点时纸带运动的速度vD= ________m/s;④利用已经测出的四段长度,可得纸带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___m/s2 .19. (2分) (2017高一上·厦门期中) 如图为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出的纸带的一段,其中A、B、C为三个计数点,有关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此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使用50Hz交流电,则测得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物体的速度vB=__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三、填空题 (共8题;共31分)20. (3分)电火花计时器的原理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同,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也每隔________打一个点,它工作时,纸带运动受到的________比较小,实验________也就比较小.21. (1分)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中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A.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B.使用打点计时器在拉动纸带时,拉动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C.使用打点计时器过程中不需要固定打点计时器D.每次纸带停止运动后,应先取下纸带再断开电源E.做完实验后应将纸带及时甩进垃圾桶F.实验完成后应将器材拆卸如初,并摆放整齐.22. (6分)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________计时器和________计时器两种,它们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的交变电流,所以都是每隔________ s打一个点.但前者所接交流电压为________ V,后者所接交流电压为________ V..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点子密集的地方说明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________(填“大”或“小”)23. (4分) (2016高一下·武平开学考) 在“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的动能改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A.打点计时器;B.天平;C秒表;D.低压交流电源;E.电池; F.纸带;G.细线、砝码、小车、砝码盘;H.薄木板.①其中多余的器材是________,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②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_______;测量质量的工具________.24. (4分)(2017·惠州模拟)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操作如下:(1)平衡摩擦力时,若所有的操作均正确,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应________(填“减小”或“增大”)木板的倾角,反复调节,直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________为止.(2)已知小车质量为M,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要使细线的拉力近似等于盘和砝码和总重力,应该满足的条件是m________M(填“远小于”、“远大于”或“等于”).(3)图丙为小车质量一定时,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小车加速度a与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之间的实验关系图象.若牛顿第二定律成立,则小车的质量M=________kg.25. (3分)(2017·芜湖模拟) 如图甲所示,用细线竖直拉着包有白纸的质量为m(kg)的圆柱棒,蘸有颜料的毛笔固定在电动机上并随之转动.当烧断悬挂圆柱棒的线后,圆柱棒竖直自由下落,毛笔就在圆柱棒表面的纸上画出记号,如图乙所示,设毛笔接触棒时不影响棒的运动.测得记号之间的距离依次为20.0mm,44.0mm,68.0mm,92.0mm,116.0mm,140.0mm,已知电动机铭牌上标有“1200r/min”字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乙中的________端是圆柱体的悬挂端(填“左”或“右”);②根据图乙所给的数据,可知毛笔画下记号D时,圆柱棒下落的速度vD=________m/s;圆柱棒竖直下落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 .26. (5分) (2016高一上·新疆期中) 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1)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所用电源是_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 V.频率为50Hz时,它们每隔________ s打一次点.(2)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运动情况时,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或物体)这两个操作步骤的先后关系是.A . 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B . 应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C . 在使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D . 先使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27. (5分) (2018高一下·昭通期中)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下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甲是________(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填交流电4~6 V、交流220 V、四节干电池).(2)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依次确定出A、B、C、D、E五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各点到A点距离分别为2.88 cm,7.20 cm,12.96 cm,20.16 cm.①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________s.②试根据纸带上数据,计算出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是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速度,当使用的电源频率高于50 Hz时,如果仍按50 Hz来计算,则测得的速度将比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四、计算题 (共2题;共15分)28. (10分) (2018高一上·瑞昌月考) 升降机提升重物时重物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利用该图象分析并求解以下问题:(1)重物在0~8 s的时间内是怎样运动的?(2)重物在0~2 s与5~8 s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多少?29. (5分)若用电源频率要求为50 Hz的打点计时器打点时,突然发现实际电源频率低于50 Hz,数据计算仍然是按每隔0.02 s打一个点来处理的,则测出的速度数值与实际速度相比,是偏大了,还是偏小了?为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多项选择题 (共4题;共12分) 16-1、17-1、18-1、19-1、三、填空题 (共8题;共31分)20-1、21-1、22-1、23-1、24-1、24-2、24-3、25-1、26-1、26-2、27-1、27-2、27-3、四、计算题 (共2题;共15分) 28-1、28-2、29-1、。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练习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

测定平均速度,画出v-t图象了解用图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知道什么是速度时间图象,知道速度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以及如何用图象来表示速度和时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认识数学中的函数图象在物理学中的作用,实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操作习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初步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巩固教材—稳扎稳打】1.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A.时间间隔 B.平均速度C.位移 D.瞬时速度2.某同学将纸带穿过限位孔,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拉动纸带,但在纸带上打不上点,其可能原因是()A.复写纸放反B.使用了直流电源C.振针过短D.纸带运动过快3.小车拖动的纸带经过打点计时器后,在纸带上留下的点中有6个连续清晰的点,测出这6个点间的距离为18 cm,则( )A.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03m/sB.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5m/sC.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

8m/sD.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0m/s4.某同学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后,纸带上打下了一列点,他要根据这些点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他首先查清共有多少个点B.首先从第一个能看清的点数起,查清共有多少个点C.分别测出每两个相邻清晰点间的距离,然后相加,把相加的结果作为所有能看清点间的长度,用来计算平均速度D.分别测出每两个相邻清晰点间的距离,用来计算各段的平均速度【重难突破—重拳出击】1.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决定于()A.交流电压的高低B。

交流电的频率C.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D. 振针与复写纸间的距离2. 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开始打点再释放小车B.要舍去纸带上密集点,然后选取计数点C.打点频率为50Hz,每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

必修1第一章第3-4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_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课后

必修1第一章第3-4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_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课后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高一物理人教新课标版必修1第一章第3-4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5分钟)1. 完成下面的单位换算。

(1)1cm/s=___________m/s (2)36km/h=__________m/s (3)15m/s=___________km/h2. 下列对各种速率和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B. 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 匀速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其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D. 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3. 试判断下面的几个速度中哪个是平均速度?哪个是瞬时速度?A. 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B. 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C. 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D. 小球第3s末的速度是6 m/s4. 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内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是()A. v甲=v乙B. v甲>v乙C. v甲<v乙D. 因不知位移和时间故无法确定5.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A. 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B. 速度等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与时间和位移无关C.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或位移而变化D.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决定于运动的位移6. 一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若前t/3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6m/s,后2t/3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9m/s,则这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若质点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3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6m/s,则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满足题意)1.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运动时,接通电源和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时间关系应当是( )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释放纸带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2.采取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减小纸带因受到的摩擦而产生的误差_______A.改用直流6V的电源B.电源电压越低越好C.用平整的纸带,不用皱折的纸带D.纸带是否歪斜对实验无影响3.一位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做实验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如图所示的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不稳定C.电源的频率不稳定D.振针压得过紧4.利用光敏电阻制作的光传感器,记录了传送带上工件的输送情况.如图甲所示为某工厂成品包装车间的光传感器记录器,光传感器B能接收到发光元件A发出的光.每当工件档住A发出的光时,光传感器就输出一个电信号,并在屏幕上显示出电信号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每两个工件间的距离为0.2m,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1800个工件B.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7200个工件C.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2m/s D.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1m/s5.关于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的点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点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C.点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机械能D.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6.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无需测量的物理量是()A.时间间隔B.位移C.平均速度D.瞬时速度7.如图所示,甲、乙为实验室常用的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电磁打点计时器B.乙为电火花计时器C.甲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为220 VD.乙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为220 V8.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x ,用x t ∆∆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x t∆∆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_____A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9.如图所示,你左手拿一停表,右手拿一画笔,在同伴沿直线牵动纸带的同时,用画笔在纸带上点下一个个点,这样,就做成了一台“打点计时器”.为了提高该计时器的准确性,应尽量A .让同伴匀速拉动纸带B .使打点节奏保持均匀不变C .使打点时间间隔接近于0.02 sD .使打点节奏随同伴拉动纸带速度的增大而加快10.如图所示,在气垫导轨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A 、B ,A 、B 间距离为30L cm =.为了研究滑块的运动情况,在滑块上安装了一宽度为1cm d =的遮光条.现让滑块依次通过光电门A 、B ,并记录了遮光条通过两光电门A 、B 的时间分别为0.010 s 、0.005 s ,滑块从光电门A 到B 的时间为0.200 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经过A的速度为1 cm/sB.滑块经过B的速度为2 cm/sC.滑块在A、B间的平均速度为1.5 m/sD.滑块在A、B间的平均速度为3 m/s二、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满足题意)1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4V~6V的直流电源B.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C.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慢1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来说,下列方法中有益的是() 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C.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D.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不相同的长木板做实验13.下列是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部分实验步骤,请将有错误..的操作选择出来( )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纸带穿过限位孔,把复写纸片套在定位轴上,并压在纸带下面B.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接上导线,与6 V以下低压交流电源相连C.用手水平地牵动纸带,然后打开电源开关D.取下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某两个计时点间的距离x0,计算时间间隔t,用公式v=x0计算出纸带在此过程中运动的平t均速度14.小明以同一个打点计时器在固定频率下,测量小车拉动纸带甲、乙、丙、丁的运动速度,每次小车都是自右向左运动,四段纸带的长度都相同.则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纸带甲打点均匀,表示小车的速度一定B.纸带乙显示的平均速度最大C.纸带丙表示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小D.纸带丁表示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大三、实验探究题15.(1)打点计时器接______(填交流、直流)电源,当频率是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____秒打一个点。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一章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一章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B.先拉动纸带,后接通电源C.电火花计时器使用6 V以下的交流电源D.连续n个计时点间的时间为(n-1)×0.02 s4.(20xx·惠安高一检测)(10分)(1)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如下基本步骤: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B.安好纸带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D.接通220 V交流电源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这些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2)如图所示,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得:AB=4.56 cm、AC=12.16 cm、AD=22.52 cm、AE=36.06 cm,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m/s;小车在AE段的平均速度为m/s。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5.(20xx·衡水高一检测)(10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2)A、B、C、D是纸带上的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 cm;C点对应的速度是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12分)如图甲所示是一条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0、1、2、3、4、5、6是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计数点到0的距离如图所示,求计数点1、2、3、4、5的瞬时速度,并在图乙中画出速度—时间图像。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6.【解析】由于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所以图中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为0.1 s。

v1=x022T =3.9×10−22×0.1m/s=0.20 m/sv2=x132T =(9.0−1.0)×10−22×0.1m/s=0.40 m/sv3=x242T =(16.1−3.9)×10−22×0.1m/s=0.61 m/sv4=x352T =(22.8−9.0)×10−22×0.1m/s=0.69 m/sv5=x462T =(30.1−16.1)×10−22×0.1m/s=0.70 m/s利用描点法作图如图所示:答案:见解析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满足题意)1.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运动时,接通电源和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时间关系应当是( )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释放纸带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2.采取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减小纸带因受到的摩擦而产生的误差_______A.改用直流6V的电源B.电源电压越低越好C.用平整的纸带,不用皱折的纸带D.纸带是否歪斜对实验无影响3.一位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做实验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如图所示的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不稳定C.电源的频率不稳定D.振针压得过紧4.利用光敏电阻制作的光传感器,记录了传送带上工件的输送情况.如图甲所示为某工厂成品包装车间的光传感器记录器,光传感器B能接收到发光元件A发出的光.每当工件档住A发出的光时,光传感器就输出一个电信号,并在屏幕上显示出电信号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每两个工件间的距离为0.2m,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1800个工件B.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7200个工件C.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2m/s D.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1m/s5.关于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的点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点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C.点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机械能D.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6.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无需测量的物理量是()A.时间间隔B.位移C.平均速度D.瞬时速度7.如图所示,甲、乙为实验室常用的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电磁打点计时器B.乙为电火花计时器C.甲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为220 VD.乙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为220 V8.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x ,用x t ∆∆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x t∆∆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_____A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9.如图所示,你左手拿一停表,右手拿一画笔,在同伴沿直线牵动纸带的同时,用画笔在纸带上点下一个个点,这样,就做成了一台“打点计时器”.为了提高该计时器的准确性,应尽量A .让同伴匀速拉动纸带B .使打点节奏保持均匀不变C .使打点时间间隔接近于0.02 sD .使打点节奏随同伴拉动纸带速度的增大而加快10.如图所示,在气垫导轨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A 、B ,A 、B 间距离为30L cm =.为了研究滑块的运动情况,在滑块上安装了一宽度为1cm d =的遮光条.现让滑块依次通过光电门A 、B ,并记录了遮光条通过两光电门A 、B 的时间分别为0.010 s 、0.005 s ,滑块从光电门A 到B 的时间为0.200 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经过A的速度为1 cm/sB.滑块经过B的速度为2 cm/sC.滑块在A、B间的平均速度为1.5 m/sD.滑块在A、B间的平均速度为3 m/s二、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满足题意)1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4V~6V的直流电源B.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C.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慢1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来说,下列方法中有益的是() 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C.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D.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不相同的长木板做实验13.下列是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部分实验步骤,请将有错误..的操作选择出来( )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纸带穿过限位孔,把复写纸片套在定位轴上,并压在纸带下面B.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接上导线,与6 V以下低压交流电源相连C.用手水平地牵动纸带,然后打开电源开关D.取下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某两个计时点间的距离x0,计算时间间隔t,用公式v=x0计算出纸带在此过程中运动的平t均速度14.小明以同一个打点计时器在固定频率下,测量小车拉动纸带甲、乙、丙、丁的运动速度,每次小车都是自右向左运动,四段纸带的长度都相同.则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纸带甲打点均匀,表示小车的速度一定B.纸带乙显示的平均速度最大C.纸带丙表示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小D.纸带丁表示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大三、实验探究题15.(1)打点计时器接______(填交流、直流)电源,当频率是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____秒打一个点。

高中物理人教(新课标)必修1同步练习: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高中物理人教(新课标)必修1同步练习: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高中物理人教(新课标)必修1同步练习: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单选题(共4题;共8分)1. 你左手拿一块表,右手拿一支笔,当你的合作伙伴沿直线运动拉动一条纸带,使纸带在你的笔下向前移动时,每隔1s用笔在纸带上点下一个点,这就做成了一台“打点计时器”.如果在纸带上打下了10个点,在打下的这些点的过程中,纸带的运动时间是()A.1sB.9sC.10sD.11s2. 如图所示,你左手拿一停表,右手拿一画笔,在同伴沿直线牵动纸带的同时,用画笔在纸带上点下一个个点,这样,就做成了一台“打点计时器”.为了提高该计时器的准确性,应尽量()A.让同伴匀速拉动纸带B.使打点节奏保持均匀不变C.使打点时间间隔接近于0.02sD.使打点节奏随同伴拉动纸带速度的增大而加快3. 如图所示,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判断哪条纸带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______) A.B.C.D.4. 一位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做实验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如图所示的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不稳定C.电源的频率不稳定D.振针压得过紧二、多选题(共4题;共12分)关于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交流电频率通常为50HzB.如果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08sC.如果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先密集后稀疏,则说明纸带的速度是由小变大D.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220V电源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接在6V电源上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10V以下的直流电源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电源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慢一辆小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漏油了,假如每隔1s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以下为同学根据漏下的油滴分析汽车的运动情况(已知汽车的运动方向不变)。

沈阳市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

沈阳市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

沈阳市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5分)1. (2分) (2019高一下·盐城期末) 如图所示,“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打C点时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为()A .B .C .D .2. (2分)使用打点计时器时()A . 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B . 应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C . 在使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D . 先使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3. (2分) (2017高一下·邹平期中) 一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在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作用2秒后撒去拉力F,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物体质量m=1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从开始到第2s末,合外力做功为100JB . 从第2s末到第6s末,合外力做功为﹣100JC . 全过程合外力做功为50JD . 全过程拉力做功为75J4. (2分) (2017高一上·临川期末) 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顺序应该是()A .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 . 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 . 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 . 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5. (2分) (2017高一上·慈溪期中) 如图是某物体在t时间内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从图象上可以判断得到()A . 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是抛物线的一部分B . 该物体做的曲线运动C . 该物体运动的时间t为2sD . 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1.5m/s26. (3分)某同学将纸带穿过限位孔,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拉动纸带,但在纸带上打不上点,其可能原因是()A . 复写纸太旧B . 使用了直流电源C . 振针过短D . 纸带运动过快7. (3分) (2017高一上·温州期中) 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 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开始打点再释放小车B .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应接6V以下交流电源C . 打点频率为50Hz,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D . 选取的纸带点迹要清晰,舍弃点密集的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进行数据处理8. (2分)在用纸带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高一所有物理实验中,让电火花计时器打点与让纸带(随物体)开运动,这两个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 . 先打点,再释放纸带B . 先释放纸带,再打点C . 释放纸带的同时打点D . 不同的实验要求不同9. (3分) (2017高一上·郑州期中)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 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B . 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C . 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D . 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10. (3分)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说法正确的是()A . 在处理数据时,纸带上的计数点一定要每五个点选一个B .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统称为打点计时器C .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6V以下低压,故可用4节干电池供电D . 在纸带上打点时候必须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工作一段时间稳定后再进行拉纸带或让小车带动纸带运动,次序不能颠倒11. (2分) (2018高一上·安吉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在学校举行班级贴身跑操比赛时,可将每个班级视为质点B . 在学校军训活动中,某教官示范跑步动作时,不可将教官视为质点C . 矢量的正负表示方向,正值与负值方向相反,标量的正负表示大小,正值一定比负值大D . 某驾驶员使用定速巡航,在高速公路上以110 km/h 行驶了200公里,其中“时速110公里”、“行驶200公里”分别是指速度、位移12. (2分) (2017高一下·宁夏期末)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取决于()A . 交流电压的高低B . 交流电的频率C . 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D . 振针与复写纸间的距离13. (2分)在你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小车拖动纸带并在上面打下了一系列的小点.根据你所打出点的纸带,在判断纸带表示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时()A . 应通过测量纸带表示的运动的全程来判断B . 必须通过计算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判断C . 必须通过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来判断D . 可以通过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看其是否都相等来判断14. (2分)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发现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不稳定,其原因可能是()A . 交流电压不稳定B . 永久磁铁磁性太弱C . 电源的频率不稳定D . 振动片的固有频率与交流电源的频率有偏差15. (3分)对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用交流电B . 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与交流电的频率一样C . 电磁打点计时器在交流电频率为50Hz时,两个打点间隔时间为0.1sD . 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振针和复写纸二、多项选择题 (共4题;共11分)16. (3分)下列关于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B . 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与交流电源的频率一样C . 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振针和复写纸D . 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是靠振针和复写纸17. (3分) (2017高二上·凯里期中) 关于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交流频率通常为50 HzB . 如果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08 sC . 如果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先密集后稀疏,则说明纸带的速度由小变大D . 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220 V电源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接在6 V电源上18. (2分) (2016高一上·齐齐哈尔期中) 图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列点,图中所标的是每隔5个点所取的记数点,但第3个记数点M没有画出,则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 m/s2 , BM间的距离约为________ m.19. (3分) (2018高一上·邢台月考) 如图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取计数点A、B、C、D、E、F、G.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实验点(图中未画出),用刻度尺测量出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B=1.50cm,BC=3.90cm,CD=6.20cm,DE=8.60cm,EF=11.00cm,FG=13.50cm,则(1)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T=________;s;(2)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三、填空题 (共8题;共24分)20. (3分) (2019高一上·黄陵期中) 如图所示是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 Hz时,每隔________ s打一次点.其工作时的基本步骤如下:A.当纸带完全通过电火花计时器后,及时关闭电火花计时器B.将电火花计时器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C.将纸带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打点计时器D.接通开关,听到放电声,立即拖动纸带运动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按顺序填写步骤编号)21. (3分)电火花计时器的原理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同,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也每隔________打一个点,它工作时,纸带运动受到的________比较小,实验________也就比较小.22. (4分)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应是________(填“低压”或“高压”)_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实验室使用我国民用电时,每隔________秒打一点,如果每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为标出,即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秒.23. (2分) (2017高一上·蚌埠期末) 如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m/s,利用纸带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 .(已知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24. (5分) (2019高一上·友好期中)(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记录________的仪器,使用________电源,工作电压________伏,当电源频率为50赫兹,它每隔________s打一次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5分)1. (2分) (2019高一上·惠州期末)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它使用的电源及其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分别是()A . 直流电、测量位移和速度B . 直流电、测量瞬时速度和加速度C . 交流电、测量速度和加速度D . 交流电、测量时间2. (2分) (2019高一下·盐城期末) 如图所示,“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打C点时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为()A .B .C .D .3. (2分) (2019高一下·兰州期末) 质量为1kg的物体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

则物体在前10s 内和后10s内所受外力的冲量分别是()A . 0,一10 N·sB . 10N·s,—10N·sC . 0,10N·sD . 10N·s,10 N·s4. (2分) (2017高一下·宁夏期末)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取决于()A . 交流电压的高低B . 交流电的频率C . 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D . 振针与复写纸间的距离5. (2分) (2019高一下·珠海月考) 如图是质量为1kg的质点在水平面上运动的v-t图像,以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 在0~3.0s时间内,合力对质点做功为10JB . 在4.0s~6.0s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3m/sC . 在1.0s~5.0s时间内,合力的平均功率为4wD . 在t=6.0s时,质点加速度为零6. (3分)对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用交流电B . 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与交流电的频率一样C . 电磁打点计时器在交流电频率为50Hz时,两个打点间隔时间为0.1sD . 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振针和复写纸7. (3分)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测物体重力时,正确的操作是()A . 用手握紧弹簧秤侧部使其保持竖直放置B . 绳子悬挂住物体的不同部位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C . 要保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在匀速行驶的火车上不能做这个实验D . 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位置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8. (2分)以下关于打点计时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不可以接直流电源,应该接6V以下的低压交流电源B .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用到一张黑色小纸片,它其实就是复写纸C .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的原理进行工作的仪器D . 电火花计时器与电磁打点计时器比较,它的实验误差较小9. (3分) (2017高一上·郑州期中)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 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B . 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C . 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D . 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10. (3分)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B . 纸带上的点迹越密,说明小车运动得越快C . 在接通打点计时器后,应该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释放小车D . 纸带上相邻两点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说明小车运动得越来越快11. (2分) (2017高一上·江阴期中) 在交警处理某次交通事故时,通过监控仪器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汽车在水平面上刹车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x=20t﹣2t2(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该汽车刹车的初速度为20m/s②该汽车刹车的加速度为﹣2m/s2③该汽车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长为50m④刹车后6s内的位移为48m.A . ①②B . ②③C . ①③D . ①③④12. (2分) (2017高一上·临川期末) 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顺序应该是()A .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 . 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 . 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 . 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13. (2分) (2018高一上·瑞昌月考) 在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打出来的不是点,而是一系列短线,其可能原因是()A . 电压太高B . 振针安装位置太低了C . 错接了直流电源D . 电源的频率变慢了14. (2分)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 . 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B . 电磁打点计时器可以记录物体的位移和运动的时间C . 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大D . 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15. (3分) (2017高一上·温州期中) 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 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开始打点再释放小车B .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应接6V以下交流电源C . 打点频率为50Hz,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D . 选取的纸带点迹要清晰,舍弃点密集的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进行数据处理二、多项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6. (3分)下列关于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B . 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与交流电源的频率一样C . 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振针和复写纸D . 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是靠振针和复写纸17. (3分)如图所示是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________ v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每隔________ s打一次点.18. (2分) (2019高一上·丽水月考) 下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图乙是________(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填“交流4—6V”或“交流220V”)。

三、填空题 (共8题;共31分)19. (4分) (2015高一上·三亚期末)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____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图示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A、B、C、D 为四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 s.经测量知道AB=2.20cm,BC=3.80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物体的速度等于________ m/s,物体的加速度等于________ m/s2 .20. (1分)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在下列基本步骤中,正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A .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B .安放纸带C .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D .接通220交流电源E .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21. (3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并用一把毫米刻度尺测量了各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图中四个数中不符合正确读数要求的是________(填数值).若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均有4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 Hz,则B点对应的小车速度vB=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m/s2.(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2. (3分) (2016高一上·平安期中) 电火花计时器的电源应是________电源,通常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 V,实验室使用我国民用电时,每隔________ s时间打一次点.23. (5分) (2019高三上·广东期末)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测量滑块的质量M,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A.悬挂一质量为m=0.078kg的钩码,调整长木板的倾角,直至轻推滑块后,滑块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B.保持长木板的倾角不变,取下细绳和钩码,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然后让滑块沿长木板滑下,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接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

请回答下列问题:(取g=10m/s2 ,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1)按上述方法做实验,是否要求钩码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________(填“是”或“否”)(2)打点计时器在打下D点时滑块的速度vD=________m/s;滑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a=________m/s2;(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滑块质量的表达式应为M=________(用字母a、m以及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表示),计算结果为M=________kg。

24. (3分) (2018高一上·桂林开学考)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如图为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若从纸带上测出x1=5.20 cm、x2=5.60 cm、x3=6.00 cm、x4=6.40 cm.则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v2=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依据本实验原理推断第4计数点和第5计数点之间的距离x5=________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5. (7分) (2019高一上·荔湾期末)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对打出的一条纸带进行研究,从O点开始每5个打点作为一个计数点(中间4个打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为50赫兹),计数点分别为A、B、C、D、E,该同学已求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其数值见下表。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计数点A B C D E速度/()0.700.91 1.10 1.30 1.49(1)根据以上数据在所给的坐标纸中作出小车的图线(计数点O点为计时起点,适当标出横、纵坐标刻度)。

(2)计数点O对应的速度为________m/s,加速度为________m/s2。

(保留3位有效数字)26. (5分) (2019高一上·友好期中)(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记录________的仪器,使用________电源,工作电压________伏,当电源频率为50赫兹,它每隔________s打一次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