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江县苏典傈僳族乡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盈江县苏典傈僳族乡调查报告
[摘要] 苏典乡属典型的沿边傈僳族直过区,社会发育程度低,人口素质不高,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贫困面大且贫困程度深,与州内其他民族相比发展的差距较大。
需要从教育、产业发展、移民搬迁等方面加大扶贫力度,促进其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苏典乡经济社会发展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德宏州经济社会及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傣族、景颇、傈僳、德昂、阿昌五个主体少数民族(其中景颇、傈僳、阿昌三个民族为直过民族)安居乐业,过上了安静祥和的幸福生活。
作为直过民族的傈僳族,他们今天的生产、生活及其他方面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有多大变化?和州内其他民族相比较有那些差距?这种差距有多大?造成这种差距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等等?笔者带着疑问到盈江县苏典乡进行了一番调查。
一、基本情况
苏典乡是德宏州唯一的一个傈僳族民族乡,历史上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边塞战略要地,是盈江县出入境的重要通道。
地处盈江县西北部,距县城53公里,东与盈江县的支那、盏西两乡接壤,南与勐弄、卡场两乡连接,西北与缅甸联邦山水相连。
东西最大横距2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61公里,境内有7号至14号界桩,国境线长43.3公里。
全乡土地面积428平方公里,全境地形从东北往西南略成三角形状。
山体状况为多高山峡谷、少平地。
最高海拔2800米,最低海拔640米,海拔差2160米,平均海拔为乡政府所在地1700米。
高低海拔的悬殊性,形成了苏典“一山分两季,隔里不同天”的独特气候。
年平均气温13.3℃,最高气温30℃,最低温度零下4℃,全年无霜期250天,年日照1500—1800小时,年积温3500—4000℃,年均降雨量3553.5毫米,年平均大风期为45天,属明显的寡日、低温、多雨、半年雨水半年霜的气候。
(一)人口情况
苏典乡下辖苏典、勐嘎、劈石、茅草寨4个村委会,38个自然村,49个村民小组。
2010年末,全乡总人口7852人,列全州50个乡镇第43位;其中:傈僳族519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66.1%,占盈江县傈僳族人口19658的24.6%%,占德宏州傈僳族人口的15.4%。
(二)经济情况
2010年,全乡经济总收入1486万元(比2009年的980万元增50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473万元,第二产业完成48万元,第三产业完成409万元;实现全乡粮食总产量3048万公斤,人均生产粮食391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353元,占盈江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716元的36.4%,占德宏州农民人均纯收入
3368元的40.1%,占云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952元的34.2%,占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的22.8%。
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州、县平均水平显得太低(见表1)。
(三)教育情况
截止2010年,全乡共有学校10所,其中初级中学一所,虽然近几年教育事业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较快发展,“两基”工作顺利验收,全乡各族群众和爱心企业捐款5.1495万元,一年来共投入资金580多万元,新建中学教学大楼、中小学学生宿舍大楼、达嘎塘小学和其他教学设施,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此外,发放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补助初中生196人,小学生490人,此外扩面补助初中生114人、小学生470人,共计72.7万元。
目前,义务教育小学入学率达99.9%,初中入学率96.3%,但升学率仍不足50%。
目前,全乡共有小学9所,在校初中生251名,小学生1140名,,中学教师编制23名,实有教师18人,缺编5人,小学教师编制71名,实有50名,缺编21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条件艰苦,目前的教师队伍的现状是“引不进、难流动、留不住”。
(四)社会事业和民生问题
2010年,新农合参合人数达7775人,参合率达100%,全乡目前共有医护人员6名,卫生院一所,病床10张,初步解决了当地村民看病难的问题,但总的看来,卫生院依然是缺医少药,设施简陋,尤其医学人才极度缺乏,难以从根本上满足全乡人民看病的需要。
全乡各项事业得到稳步、协调发展。
2010年,新农合参保率达100%,而且,全年门诊补偿6100元,正常住院分娩补偿 4.55万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3053人,参保资金26.07万元,参保率65%,发放养老保险金461人 2.45万元;计划生育工作逐步实现了村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村民自治机制。
2010年人口出生率为15.32‰,自然增长率为7.66‰,全年兑现各种计生奖励政策资金6.85万元。
(五)农村惠民政策
2010年共兑现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惠农“一卡通”补贴资金89.32万元;家电下乡工程补贴汽车18 辆,摩托车76辆,电冰箱15台,三项补贴资金13.32万元。
同时2010年全乡享受低保1188户,共计3166人,发放低保资金252.77万元,极大地缓解了当地傈僳族群众的生活困难。
全乡49个村民小组实施了“村村通”卫星电视工程。
二、存在的问题
(一)自然条件差。
由于历史原因,傈僳族群众居住在山区、半山区和冷凉地区,交通落后,科技水平低,自然条件差。
加之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又远离城镇,市场拉动
不足,经济发展缓慢。
水稻单产每亩只有150—160公斤,是云南省503个重点扶贫攻坚乡之一,劈石、茅草寨两个行政村多数村民小组的公路“晴通雨阻”,发展经济十分困难,仍有部分群众居住在杈杈房、茅草房。
(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难以完全落实。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许多民族乡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
但由于我州是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自治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41.2%,占全州少数民族人口的82.8%,傈僳族人口“小聚居、大分散”,而且多数散居在山区、半山区,州县两级财政又比较困难,加之扶持政策的门槛比较高,大部分傈僳族群众无法享受扶持政策,国家和省的扶持政策边沿化。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主导产业。
苏典乡农业所占比重偏高,工业过于弱小,第三产业发展不起来,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农业水利设施、病虫害防治、农田基本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差,农业设施不足,加剧了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农业生产难以发展。
有限的耕地难于保证粮食自给,除部分农户靠种植草菓增加点收入外,再没有形成规模的经济产业,可谓脱贫无方,致富乏术。
(四)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苏典乡属典型的直过区,全乡四个村民委员会全部从较原始的低级形态社会就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地处偏僻,居住分散,信息闭塞,劳动者综合文化素质不高,村民长期以来习惯了传统的刀耕火种耕作方式,缺乏商品意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态严重,发展缺乏活力,群众无法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地方财政十分困难,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与城镇发达地区的差距比较大,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80.8%。
盈江县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122元,但苏典傈僳族乡人均纯收入仅845元左右,傈僳族群众的收入不到全县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县乡贫富差距较大。
大多数傈僳族仅靠来源于第一产业的微薄收入,连最基本的脱贫目标都难于实现,根本没有能力改变基本生产生活条件,部分群众仍然居住着危房。
(五)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一是交通落后。
除个别县乡公路沿线附近的村(寨)外,绝大部分是晴通雨阻、时通时断的砂石路和土路,调运农用物资比较困难,很多村寨仍然靠原始的人背马驮的方式来运送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
二是农村用电方面,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多数山区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农网改造不扎实,不仅供电不能保证,而且还潜伏着大量的用电安全隐患,时刻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信息落后,部分村寨不仅通信条件差,而且广播电视的覆盖率低,先进的文化和科技无法推广普及。
(六)劳动力素质低,商品经济意识差。
由于历史及自然条件的原因,教育普遍落后,大多数劳动者自小丧失上学机会,加之村内文化服务设施跟不上,劳动者文半文比重偏高,农村劳动力普遍接受的教育程度低,青壮年劳动者绝大部分是文盲和半文盲,经过技术培训的人很少,劳动技能单一,群众思想观念落后,生产科技利用率低,难于适应现代化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许多村民安于现状,墨守成规,面对新形式不原想、不敢想、不敢闯,既没有走出山寨闯市场的本领,也没有依靠科技创效益的技能,只能依赖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贫瘠土地维持生计,缺乏脱贫致富的原动力。
由于劳动者素质低,民族乡生产力水平低,自然半自然经济突出,靠天吃饭的情况仍然十分严重。
原始的耕作方式和粗放的经营方式仍然是傈僳族群众生产生活的主流。
三、对策和建议
(一) 切实加大扶持力度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进一步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显著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显著加快民族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进程,全面推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各族人民根本利益,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各级政府要将新增加的财力适当向民族乡倾斜,在农村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和生态文明村建设中,从资金项目安排上,加大倾斜力度;扶贫、林业、农业、交通、水利等部门在实施扶贫、产业改造、农村公路、水利设施改造项目时,优先照顾民族乡。
科技、农业等部门在实施“科技兴州”战略中,要加大对民族乡科技推广工作力度;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民族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茶叶、核桃、牛、羊生产,解决目前存在的品种老化、产量、质量下降等问题,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延伸有关民族优惠政策。
对人口较少民族实施更加倾斜的政策,实行普惠制加特惠制,增强民族感情,让人口较少民族群众真正切身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随着形势的发展,原来许多针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扶持政策现已体现不出,如: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减免,农业税的返还等,建议继续延伸这些优惠政策,免除人口较少民族学生高中和大学阶段部分教育费用,加大人口较少民族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额度等。
上世纪80年代,在高中、中专和大学实行助学金制度,让一批人口较少民族学子圆了大学梦,成为各民族乡经济社会建设的栋梁;各省民族学院和文理工科大学的民族预科班实实在在培养了一大批各少数民族专业人才,而在当今国民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大好形势面前,这些优惠政策却没有显现出来。
(三)培育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要坚持“产业立乡”的路子,认真分析产业布局的自然、技术经济、社会政治、地理位置、运力和运费等因素,从产业开发入手,培育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建
设一批农业产业化基地和专业村,扶持一批重点养殖户和种植户,扶持几个农副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重点开发几个生态型、环保型的绿色农副产品。
要保护生态,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具有广阔的前景和独特的优势,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开发中药材,搞好种植和加工相配套的工程,将当地药材加工成半成品。
(四)加强民族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决定劳动者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大小,而且关系着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劣。
加快民族乡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一是要巩固和发展基本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夯实发展民族教育基础;二是制定特殊政策和待遇,确保师资力量,确保孩子能读书;三是加强农民科普知识的培训,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农民。
(五)实施整村推进,推进移民搬迁工程。
要把少数民族贫困重点村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以整村推进项目为依托,以改善基础条件、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和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创新机制,加大投入,不断增强民族乡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
要结合民族乡经济发展的实际,科学规划,设立移民区,政府帮助、重点支持,对居住在高寒山区傈僳族实施移民工程。
规划要做好环境条件较好,相对集中地区的群众工作,同时给予特殊政策,将部分聚居在自然环境恶劣、生存条件艰苦、过于分散和在自然保护区的傈僳族群众搬迁到移民规划区。
总之,民族问题无小事,党中央历来高度关注民族问题,各族人民共同进步、和谐共处、协调发展一直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在今年年初的一次民族工作会议上曾经指出:人口较少民族、“直过区”和边境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既是贫困人口较为集中贫困程度较深,扶贫难度较大的地区,又是政治、民族宗教生态等方面的非常敏感区。
事实证明“直过民族”虽然进入到社会主义,但他们并没有随着社会制度的变迁从根本上改变和动摇其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劳动观念文化意识、民风民俗、生产方式等,和其他民族的差距越拉越大,因此在关注和帮助他们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看到他们的特殊性,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对“直过民族”一定要区别对待,结合本地实际,实行特殊的帮扶政策,资金、项目给于倾斜,是以如此,苏典乡的发展才有希望。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