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史复习题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古代有代表的城市规划思想(《管子》——自然至上;《周礼•考工记》——皇权至上)?

从一开始,中国的城市就存在着人为的规划。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主要可以分成两个大的方向:以《周礼考工记》为代表的,伦理的、社会学的规划思想,以及以《管子》和后期的风水理论为代表的自然观的、功能性的规划理论。

《周礼考工记》作为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中最具影响一部著作,很早就提出了我国城市,特别是都城的基本规划思想和城市格局。它提出:“方九里,旁三门。”;“经涂九轨,九经九纬。”,“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等一系列理论。这些理论一直影响着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很多大城市,特别是政治性城市都是按照这种理论修建的。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唐朝的长安和北京城(元代和明清时期),清晰的街坊结构和笔直的街道,以及城墙和城门无不反映了《周礼考工记》中“礼”的思想。在这些城市中,城市本身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工人居住、生活的场所,城市已成为一种“符号”,它代表着一种社会关系和秩序。人们生活其中,日复一日的受到空间秩序的影响,不觉中明确了自己的社会定位,而想超越自己原有的定位,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正好符合了统治的需要,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周礼考工记》的影响是如此的深渊,甚至当代的很多城市规划中仍可见到它的影子。

相比《周礼考工记》的“符号”性,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中也有很理性、功能主义的一面,这集中反映在《管子》一书和后世的一些有关风水的理论中。《管子》成书于战国时期,是后人假托管仲所作的政治名著。《管子》一书在很多方面对《周礼》进行了否定,在城市规划领域,《管子》主张从实际出发,不重形式,不拘一格。要“因天才,就地利”,不为宗法封建与礼制制度所约束。所以,“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同时,在城市与山川环境因素的关系上,《管子》也提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立政篇》)。这些理论对后世风水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风水理论对于中国城市规划的影响无疑是重要的。抛开它迷信的部分不谈,风水理论反映了中国城市规划理论中“自然观”的一面。无论是“天人合一”还是“藏风得水”都说明了中国城市在选址和建设过程中对所在环境的尊重,这种尊重是基于一种科学的态度,而不是出于“礼”的考虑。历史上“风水”曾经的名字如“勘舆”和“地理”也都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虽然风水理论中也常出现一些象征主义的符号,但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就可以发现这往往是一种朴实自然观的神圣化。

如果说《周礼考工记》对中国政治性大城市的规划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的话,那么《管子》和“风水”理论在中小型城市的规划中发挥着更明显的影响力。当然,这两种规划思想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同时反映了这两种思想,其中典型的例子如南京(1949年以前)。可以说,在西方的规划思想传入或者闯入中国之前,这两种思想一直统治着中国的城市规划,他们共同作用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富于个性的、人造之城。

周礼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夏后氏世室.堂修二七.广四修一.五室三四步.四三尺.九阶.四旁两夹■.白盛.门堂三之二.室三之一.殷人重屋.堂修七寻.堂崇三尺.四阿重屋.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以轨.庙门容大扃七个.闱门容小扃参个.路门不容乘车之五个.应门二彻参个.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管子中关于城市规划布局

《管子·乘马》:“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下必中准绳”

《管子·度地》:“天子中而处,此谓因天之固,归地之利。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郭外为之土阆,地高则沟之,下则堤之,命之曰金城。”

《管子·大匡》:“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三十里置遽,委焉,有司职之。”

《管子·小匡》说:“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咙,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

《管子·度地》“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故地不辟则城不固...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

《管子·权修》:“夫国城大而田野浅狭者,其野不足以养其民;城域大而人民寡者,其民不足以守其城”

2、唐朝长安城的居住模式采取了什么制度?

①宫城、官署、居民区严格分开(严整的方格网形式,棋盘式布局)

②严格的坊里制度(坊里面积大,坊里数量多,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3、北宋汴梁城的城市特点?

(1)布局特点

⏹平面呈不规则矩形,有内、里、外三套城墙,虽宫城居中,然非古制。

⏹全城除四条主干道(御路)井字交叉外,还出现了丁字路与斜路。

⏹为沟通内外交通的联系,采用了四水贯都的方式。

⏹由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商业街道很快出现——全城皆市。

⏹手工业发达。

⏹山水园兴起,出现了艮岳为代表的风景区,街道上也出现了绿化

⏹因建筑密集,建防火望楼

4、西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都城,哪些朝代先后在此建立都城?

“西安城”:沣京(周)-镐京(周)-咸阳(秦)-长安(汉)-常安(新)-常安(南北朝)-大兴(隋)-长安(唐)-长安(后梁)-长安(后唐)-长安(宋:注“永兴”)-长安(元)-长安(明)-长安(清)-长安(中华民国)-西京(中华民国)-西安市(中华人民共和国)

5、元大都城市格局的主要特点?

(1)布局特点

⏹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

⏹围绕皇城形成了井字型道路

⏹建立了完善的上下水系统

⏹众多的商业市场

⏹居住布局

6、中世纪欧洲城市格局的特点(广场、柱子、教堂等)?

城市布局特点(自由灵活)

⏹城市大多自由发展,灵活自由形式,平面大多不规则

⏹道路弯曲,街道狭窄

⏹城市的防御非常突出

⏹市民住宅较为简陋

⏹城市中心以教堂为中心,结合市政厅和市场而成

⏹城市轮廓与狭窄的街道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