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参考书目
大学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训诂学》教学大纲
《训诂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课程目标本课程对学生达到如下毕业要求有贡献:(1)知识掌握能力:能够系统地掌握训诂学内容、价值、方式与方法、简史与要籍、观点与原则,以及新领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问题分析能力:能够运用掌握的训诂知识分析古籍中常见的语言现象。
(3)综合应用能力:能够针对古代文献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进行正确合理的分析,更好地把握文献的内容。
(4)阅读能力:能够阅读中等难度的古代文献,更好地继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
(5)沟通能力:能够疏通古代语言与现代汉语之间的发展脉络,提升语言表达、应用能力,以语言为“利器”,做好职场沟通。
(6)终身学习能力:能够跟踪语言文字学发展动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职业素养,适应语言文字领域及相关职业发展。
教学要求完成课程后,学生将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传统训诂学的基础知识和能力;(2)了解一些基本的古代文化知识;(3)通过阅读古代文献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4)秉持严谨的治学态度与脚踏实地的专业精神;(5)增强自学能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训诂学》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四、教材及教学主要参考书推荐教材:《训诂学教程》,许威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2月第3版。
参考书目:《训诂学》,郭在贻主编,中华书局,2005年9月第1版。
《训诂简论》,陆宗达主编,北京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训诂与训诂学》,陆宗达、王宁编,山西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训诂学原理》,王宁主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1996年1月第1版。
《训诂学的知识与应用》,陆宗达、王宁、宋永培编,中华书局,2018年1月第1版。
训诂学书目——精选推荐
郭在贻.训诂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赵振铎.训诂学纲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周大璞.训诂学初稿[M].武汉:湖北大学出版社,1987黄建中.训诂学教程[M].武汉:荆楚书社,1988程俊英、梁永昌.应用训诂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陈绂.训诂学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96訓詁學專著簡目胡樸安《中國訓詁學史》商務印書館(初印本約在20世紀30年代)何仲英《訓詁學引論》(收入王雲五主編《國學小叢書》,民國閒排印本)齊佩瑢《訓詁學概論》北京:中華書局,1984(初印本約在民國三十年後)(以上三種均收入《民國叢書》)陸宗達《訓詁簡論》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2002陸宗達《訓詁淺談》,1964(為《語文小叢書》之一種)陸宗達等《訓詁學的知識與應用》北京:語文出版社,1990陸宗達、王寧《訓詁方法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陸宗達、王寧《訓詁與訓詁學》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王寧《訓詁學原理》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6周大璞《訓詁學要略》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1984第二版周大璞《訓詁學初稿》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7洪誠《訓詁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郭在貽《訓詁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張永言《訓詁學簡論》武漢:華中工學院出版社,1985趙振鐸《訓詁學綱要》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趙振鐸《訓詁學史略》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白兆麟《簡明訓詁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陳新雄《訓詁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訓詁學簡論》臺北: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 黃建中《訓詁學教程》武漢:荊楚書社,1988程俊英、梁永昌《應用訓詁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陳紱《訓詁學基礎》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劉又辛、李茂康《訓詁學新論》成都:巴蜀書社,1989饒尚寬《訓詁學通論》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徐啓庭《訓詁學概要》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2001宋金蘭《訓詁學新論》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周信炎《訓詁學史話》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0孫永選等《訓詁學綱要》濟南:齊魯書社,1996黃靈庚,張繼定《訓詁學與語文教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孫雍長《訓詁原理》北京:語文出版社,1997路廣正《訓詁學通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柳長華《訓詁學》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5張廣飛《訓詁學與中學文言文教育》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7陳煥良《訓詁學概要》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5劉成德《簡明訓詁學》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2齊沖天《訓詁學教程》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周復綱等《訓詁學基礎教程》北京:學苑出版社,1989黃大榮《訓詁學基礎》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7黃典誠《訓詁學概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許威漢《訓詁學導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楊端志《訓詁學》殷煥先校訂,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86吳孟復《訓詁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馮浩菲《中國訓詁學》,1995黎千駒《訓詁方法與實踐》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陆宗达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趙振鐸:《古代辭書史話》(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訓詁學綱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訓詁學史略》(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辭書學綱要》(四川辭書出版社1996年)張永言:《詞彙學簡論》(華中工學院出版社)、《訓詁學簡論》(同前)陸宗達、王寧:《訓詁與訓詁學》(山西人民出版社)。
三部训诂学教材的比较
三部训诂学教材的比较训诂学是研究古代文献文字、注释和解释的学问,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在训诂学教材的选择上,三部教材《说文解字》、《尔雅》和《字汇》都是非常经典的选择。
本文将对这三部教材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训诂学教材。
《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字书,由汉代训诂学家许慎编纂而成。
《说文解字》以字为核心,通过对每个字的形、音、义、析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解释和注释,全面而系统地讲解了古代文字的内涵和外延。
它的特点是注重文字的形和音,对于解释古代文字的形体特征和发音规律有着较为详细的阐述,适合对古代汉字的形体和音韵有较为深入了解的学习者。
通过对这三部训诂学教材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各有侧重,适用于不同的学习场景。
如果你对古代汉字的形体和音韵有兴趣,可以选择《说文解字》进行学习;如果你对古代文化和词汇的含义有浓厚兴趣,可以选择《尔雅》进行学习;如果你对古代汉字的发音和意义有深入了解,可以选择《字汇》进行学习。
这三部教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可以相互印证和补充,共同帮助学习者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古代文字和文化。
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复兴,对于训诂学教材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借助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开发出更加丰富生动的训诂学教学资源,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学习渠道,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我们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开发出更具有实用性和前瞻性的训诂学教材,推动训诂学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说文解字》、《尔雅》和《字汇》是三部非常经典的训诂学教材,它们各有侧重,适用于不同的学习场景。
在选择教材时,我们应该结合自身的学习目标和兴趣,灵活对待,多角度思考,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训诂学教材。
我们也应该关注教材的更新和发展,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推动训诂学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相信随着不断的努力和探索,训诂学教材定能更好地为学习者服务,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部训诂学教材的比较
三部训诂学教材的比较训诂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它主要研究古代经典文献的解释和阐释。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学习训诂学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古代经典,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训诂学教学中,教材的选择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我们今天就来比较一下三部训诂学教材,分别是《尔雅注疏》、《论语集解》和《中庸集解》。
首先我们来看《尔雅注疏》,《尔雅》是一部关于古代礼仪和文化的经典著作,它的注释对于学习古代礼仪和文化非常有帮助。
《尔雅注疏》是对《尔雅》的详细注释和解释,它包括了对于文中词语、典故和思想的深入分析,对于学习《尔雅》非常有帮助。
这部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礼仪和文化,从而更好地领会古代经典的精髓和内涵。
通过对这三部训诂学教材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有各自独特的价值和特点。
《尔雅注疏》注重对古代礼仪和文化的解释和阐释,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古代礼仪和文化;《论语集解》注重对孔子的思想和言行的解释和阐释,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孔子的思想和智慧;《中庸集解》也注重对子思的思想和言行的解释和阐释,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子思的思想和智慧。
这三部教材都对于学生学习训诂学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选择适合的训诂学教材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这三部教材都有各自独特的价值和特点,通过学习和比较这些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古代经典的精髓和内涵,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希望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训诂学教材,从而更好地学习和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
【注:本文所述内容纯属虚构】。
三部训诂学教材的比较
三部训诂学教材的比较训诂学是中国传统学术中的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古代经典文献的解释和注释,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训诂学教学中,教材的选择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训诂学教材,其中包括《古文观止》、《文心雕龙》和《说文解字》。
本文将对这三部教材进行比较,以便读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训诂学教材。
《古文观止》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古文教材,它由明代大儒吴自牧编纂而成,是一部集中了古代文言文篇章精华的教材。
《古文观止》的内容涵盖了古代文言文中的各个体裁,包括散文、辞赋、诗歌等。
这部教材注重学生对于古代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通过精选的文段和注释,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阅读技巧。
《古文观止》的注释严谨,内容丰富,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该教材在习题设计上也很有特色,通过大量的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与《古文观止》相比,《文心雕龙》则更加注重对于古代文学的批评和鉴赏。
《文心雕龙》由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勰所撰,是一部系统总结了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技巧与批评理论的著作。
这部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于文学创作的原则、文学体裁的分类与特点,以及对于古代文学名篇的鉴赏与解析。
《文心雕龙》的特色在于其对于文学批评理论的系统性总结,以及对于文学创作技巧的深入解析。
通过学习《文心雕龙》,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的创作规律和审美特点,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该教材也对于古代文学名篇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经典作品。
最后一部教材《说文解字》则是关于古代汉字的解释与注释。
《说文解字》是一部由东汉经学家许慎编纂的重要辞书,它系统总结了古代汉字的形体、释义和音韵特点,是中国古代文字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对于学习古代经典文献的学生来说,了解古代汉字的含义与用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古代文献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用汉字书写的。
通过学习《说文解字》,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汉字的形体结构和含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古代经典文献中的文字内容。
训诂学1
第二节 训诂的学的任务 及其目的
我们懂得了什么是训诂学, 就不难明白它的任务和目的。其 目的和任务,具体有如下四个方 面:
(一)
指导训诂实践,培养继承文 化遗产的人才
我国是文化发达的古国,几千年流传下来 的文化遗产是极其丰富的。正因如此,我们必 须批判地继承这丰富多彩的旧文化遗产,使我 们的新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而这些文化遗产都 是用古代的书面语言记录下来的,要掌握那些 古老难懂的语言,就必须培养一大批专门人才 去整理、注释、翻译古籍。要胜任这些工作, 就必须懂得训诂学,否则,就无法完成这些任 务。
有人认为学点古代文化常识,依靠几 本工具书,就可以把古籍全部看懂,这未 免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读懂古书,谈何 容易,没有长期刻苦地学习古代汉语的各 方面知识,是很难办到的。
(二) 辨析词义,使人们增强运用 词语的准确
我们利用语言进行交际和思维,首 要的一条就是要懂得每个词的意义,否 则是不可能的。而准确地掌握词义,又 不是很容易的。尤其是古代汉语,绝大 部分是一词多义,近义词之间又存在各 种各样的细微差别,需要我们进行仔细 辨析。而辨析词义又是训诂学所有的事 情。
因此,清代学者三百年的努力 成果,可以说是集中地发展了训诂 学科。
近代学者,在清代研究训诂 的基础上,使训诂的方法更加科
学化。
至此,传统的“小学”分 成了三个互相有分工又有 关联的门类:文字、音韵、 训诂。这三个门类的综合, 就是我国初具规模的传统 语言学。
所以,我们今天谈到“训诂学” 时,往往有两个不同的含义: “一是包含在古代注释和训诂专 著中的文献语言学的总称。另一 个则是与文字学、音韵学互相并 列的以研究语义为主要内容的传 统语言文字学的一个独立的门类。
此后,在这种随文释义的训诂的基础上,发展出另 一种训诂方式。一些训诂学家从实际的语言材料,也就 是注释书中,把被解释的语言单位按照一定的原则抽取
三部训诂学教材的比较
三部训诂学教材的比较训诂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学科之一,是古代文献解释和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训诂学的教材也层出不穷。
不同的教材在内容、方法和立意上都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对不同的训诂学教材进行比较分析,以便于学生和学者更好地选择和使用。
本文将就三部训诂学教材进行比较,分别是《说文解字》、《辞海》和《新华字典》。
通过对比它们的内容、方法和立意,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训诂学教材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我们来看《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训诂学著作,由许慎撰写,为后世训诂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范本。
《说文解字》的内容丰富、方法独特,其立意是通过对古代文字的解释和考证,揭示文字的本义和含义,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古代文字。
《说文解字》在训诂学教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被誉为“字书之祖”。
接下来我们来看《辞海》。
《辞海》是中国现代一部权威的辞书,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汉语的教学和研究。
《辞海》的内容全面,方法系统,其立意是总结和概括汉语词汇的各种含义和用法,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资料和参考依据。
《辞海》不仅在普通读者中广受欢迎,而且在学术界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成为现代训诂学教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来看《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是中国现代一部重要的字典,被广泛用于学校教育和文化交流。
《新华字典》的内容简明,方法实用,其立意是为人们提供便捷、准确的查阅工具,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词汇和文字。
《新华字典》被誉为“学生必备的工具书”,在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比以上三部训诂学教材的内容、方法和立意,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说文解字》着重于古代文献的解释和考证,对古代文字和词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学术意义;《辞海》着重于汉语词汇的总结和概括,对现代汉语的教学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新华字典》着重于汉语词汇的便捷查阅和实用应用,在学习和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三部训诂学教材的比较
三部训诂学教材的比较训诂学是中国古代经典文献研究的重要学科,对于理解和解释古代经典文献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训诂学的教学中,教材的选择至关重要,不同的教材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认识能力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比较三部训诂学教材,分别是《尔雅注释》、《说文解字》和《字学通训》。
首先我们来看《尔雅注释》,这是一部以古代训诂学大家讲解的《尔雅》为主要内容的教材。
《尔雅》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字典和词典,内容包括文字的读音、义项和用法等。
《尔雅注释》将《尔雅》的内容以注释的形式进行了详细解释,既有原文的摘录,又有注释者对于文字的解释和补充说明。
这样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尔雅》的内容,对于古代词汇和用法的理解能够得到很好的加强。
《尔雅注释》还会对一些历史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字的使用情况。
接下来我们来看《说文解字》,这是中国古代训诂学的经典之作,内容包括了对于古代文字的解释和注解。
《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是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训诂学家,他在书中对于古代文字的解释和用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归纳,成为了中国古代训诂学研究的经典之作。
《说文解字》在教材中通常会以原文和注释的形式出现,学生可以通过教材来学习古代文字的读音、用法以及意义等。
由于《说文解字》的内容极为丰富和详尽,它还可以作为学生进行训诂学研究的参考书。
三部训诂学教材各有各的特点。
《尔雅注释》注重对于古代文字的解释和用法,适合学生对古代词汇和用法的理解深入学习;《说文解字》注重对于古代文字的归纳和解释,学生可以通过教材了解到古代文字的应用情况和规律;《字学通训》是一部综合性的教材,注重对于古代文字、历史文化和经典文献等方面的解释和介绍,适合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训诂学研究和学习。
在选择教材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训诂学知识训诂重要书籍课件
• 《小爾雅》的內容分爲十三篇,各篇名爲: 《廣詁》、《廣言》、《廣訓》、《廣義 》、 《廣名》、《廣服》、《廣器》、《廣物》、 《廣鳥》、《廣獸》、《廣度》、《廣量》、 《廣衡》等,實際是《爾雅》的一個續篇。 • 所釋共三百七十六條,其中與《爾雅》亦有所不 同。 • 如《廣詁》共計五十一條,三十六條不見於《爾 雅》。 • 又如《爾雅》有“大也”一條,但《小爾雅》有 “封、巨、莫、莽、艾、祁,大也” ,所釋 “封”等六字,又是《爾雅》“大也”條所無。
當然《爾雅》也存在不少缺點,如: • 第一,收詞和義項不夠完善; • 第二,分類有些不夠科學; • 第三,在釋義的方法上,往往用多義 詞解釋某些詞語,釋義不夠準確。
2、《小爾雅》
《漢書·藝文志》“《孝經》類”載有《小爾雅》 一篇,無撰述人名。現在見到的《小爾雅》, 爲孔鮒撰《孔叢子》一書的第十一章,宋代鄭 樵、朱熹、洪邁均指出“孔鮒撰《孔叢子》屬 於僞託” 。 • 清·戴震《書〈小爾雅〉後》中也提出: “《小爾雅》一卷,大致後人皮傅綴拾而成, 非古小學遺書也。”段玉裁也贊成其說。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也說:“是書漢末晚年 出,至晉始行,非《漢志》所稱之舊本。” • 清·孫志祖、臧琳又認爲此書爲漢王肅僞作。
• 這就是張揖撰寫《廣雅》的宗旨。該書 的體式,亦仿《爾雅》,分爲《釋詁》、 《釋言》、《釋訓》等十九篇,篇次也 相同,只是內容卻擴大了很多。 • 如《釋詁》的第一條就擴大了有“始” 義的“古、昔、先„„”等十九個詞。 其他各條均如此。 • 又如《釋親》包括釋形體,《釋水》包 括釋舟船,這也都是《爾雅》原來所沒 有的。
• 《小爾雅》的注家,晉代有李軌,宋 代有宋咸。清代有王煦《小爾雅疏》、 宋翔鳳《小爾雅訓纂》、胡承珙《小 爾雅義證》和朱駿聲《小爾雅約注》 等。
三部训诂学教材的比较
三部训诂学教材的比较
训诂学是研究古代文字训字方法的学科,是汉字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训诂学教材是学
习训诂学的重要工具,不同的教材对于训诂学的内容、方法以及对经典文献的解读等方面
会有所侧重和差异。
本文将比较三部训诂学教材:《古文观止校释》、《训诂学导论》和《战国策校释》。
这三部教材的内容差异较大。
《古文观止校释》主要以古代文献中的经典作品为例,
解读和讲解其中难解之处,旨在提供给读者一种学习古代文献训诂学的途径和方法。
《训
诂学导论》则是一本介绍训诂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教材,涵盖了训诂学的起源、发展过程、研究方法等内容。
而《战国策校释》则是对《战国策》这一古代兵法著作进行校释和研究,是训诂学与兵法研究的结合。
在方法和解读方面也有所差异。
《古文观止校释》采用了严谨的校释方法,对文本进
行逐字逐句的解读和分析,注重研究古代文字的意义和用法。
《训诂学导论》则更注重对
训诂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的介绍,通过对不同训诂学派别和学说的比较,让读者了解不
同的解释观点和研究取向。
《战国策校释》则是对《战国策》这一经典文献进行校勘和释解,关注的是兵法著作中的军事战略和策略思想。
这三部训诂学教材在内容、方法和解读方面有所差异和侧重,但共同点是都致力于帮
助读者深入理解和研究古代文字。
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研究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
进行学习是很重要的。
三部训诂学教材的比较
三部训诂学教材的比较训诂学是中华文化传统中非常重要的学问,是对经典文献的考订和注解,主要涉及经史子集等文献的解读和研究。
训诂学教材包括《训诂大全》、《小学》和《国语》三部分,这三部分在训诂学教材体系中起到重要作用,下面就分别进行比较分析。
《训诂大全》是中国古代权威的训诂学总论,是学习训诂学的基础教材之一。
《训诂大全》全书共分九卷,包括训诂学的总论、音韵学、文句学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它对古代汉语语音体系的规律、文法和文脉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训诂大全》的优点是全面、细致,系统性强,是学习训诂学的必备教材。
同时,《训诂大全》的缺点也比较明显,过于繁琐,且内容繁杂,有时候太过深入,对初学者的难度较大。
《小学》是一部比较通用、易懂的训诂学教材,也是最早编写的训诂学教材之一。
全书分五篇,包括训、学、礼、仪、乐等方面的讲解,其重点是文本解释、赏析和修辞分析等一些基本问题。
《小学》的优点是简单、易学,查找方便,适合初学者和入门者使用。
缺点是较少涉及训诂学的核心内容,内容浅显,不够系统和深入。
《国语》是一部比较具有深入研究价值的训诂学教材。
它是《尚书传》、《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左传》等文献的注解,对这些文献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并对文中的许多疑点和难点进行了详细解释。
《国语》的优点是深入、丰富,涉及历史、文化、哲学等多个方面,非常适合进一步学习训诂学的深入研究。
缺点是比较繁琐,对于初学者来说难度较大。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训诂大全》、《小学》和《国语》三部分都有其优缺点,各自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学习者中都有其适用性。
初学者可以先学习简单易懂的《小学》,以了解训诂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进入深入学习阶段后,可以学习系统全面、以训诂大全为代表的教材;对于对某些文献深入研究的学者,则需要进行专业化的深入研究,适当参阅《国语》等该领域的专业教材来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
三部训诂学教材的比较
三部训诂学教材的比较训诂学是中国古代文献研究的重要分支,对于理解和解释古代文献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训诂学的研究过程中,教材是学习的重要工具,不同的教材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认识方式有着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比较三部训诂学教材,分析它们的特点和优劣,以期对训诂学教材的选取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我们介绍《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字典之一,由许慎编纂,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说文解字》以古文字为主要考察对象,对古文字的意义进行详细解释,是中国训诂学教材的重要参考之一。
《说文解字》具有详细的内容和严谨的解释方式,对于理解古代文字有着重要的作用。
《说文解字》编纂时间较早,对于后来的文字变迁和演变并没有完全涵盖,因此在一些方面已经显得有些过时。
其次我们介绍《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是清朝皇帝康熙时期编纂的一部字典,对于汉字的意义和读音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康熙字典》以清代的文字形态和意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于当时的文字状况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和整理。
《康熙字典》编纂较晚,对于后来文字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严谨的解释方式以及对于文字读音的详细记录,对于研究汉字的读音和用法有着很大的帮助。
最后我们介绍《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是中国当代文字学家郭沫若编纂的一部字典,对古文字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整理。
《说文解字》继承了《说文解字》的编纂思路,对于古文字的意义和用法进行了详尽的研究。
《说文解字》在保留了传统文字学的精髓的对于古文字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更新和完善,更加符合当代研究的需求。
通过对比上述三部训诂学教材,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缺点。
《说文解字》在对古文字的解释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内容和严谨的解释方式,但是在对文字的发展和变迁上有些过时;《康熙字典》对于清代文字的解释和整理比较完善,但是对于后来文字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说文解字》在传承传统文字学的对于研究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更新和完善。
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研究的方向,选取合适的训诂学教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认识水平。
训诂学要籍名家序选注
训诂学要籍名家序选注第一篇:训诂学要籍名家序选注●张岱年最喜爱的书:《周易大传》、《孟子》、《庄子》、《史记》、《通鉴》、《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哲学笔记》、《西方哲学史》(罗素)、《邓小平文选》。
●季羡林最喜爱的书:《史记》、《世说新语》、陶渊明的诗、李白的诗、杜甫的诗、南唐后主李煜的词、苏轼的诗文词、纳兰性德的词、《儒林外史》、《红楼梦》。
●张世英最喜爱的十本书:《理想国》、《精神现象学》(黑格尔)、《哈姆雷特》、《少年维特之烦恼》、《海德格尔诗学文集》、《》、《唐诗三百首》、《红楼梦》、《古文观止》、《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饶鑫贤推荐书目:《三字经》、《古代汉语》、《中国古代史讲座》、《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胡绳)、《中国历史要籍序论文选注》(雷敢)、《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周密推荐书目:《共产党宣言》、《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实践论》、《矛盾论》、《论人民民主专政》、《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国通史》(范文澜)、《中国史稿》(郭沫若)。
●陈仲庚介绍几本基础和人格心理学入门书:《心理学导论》(希尔加德)、《西方心理学史大纲》(唐钺)、《心理学方法学》(周谦)、《人格心理学》(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伯格)、《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人格导论》(米谢尔)、《人格的生物学基础》(艾森克)。
●汤一介最喜爱的书:《论语》、《庄子》、《陶渊明集》、《绞刑架下的报告》、《生死》。
●邵津我最喜爱的书:《冷战后国际关系》(宫少朋)、《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安全》(王逸舟)、《国际法》(邵津)、《案例与资料》(M.Dixon&R.McCorquodele)、《千首唐人绝句》(富寿荪)、《徐志摩经典》、《名曲的诞生》(崔光宙)、《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A Practical English Grammar》(A.J.Thomson&A.V.Martinet)。
训诂学参考书目
训诂学参考书目《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诸子集成》国学整理社上海书店1986年《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战国策》汉刘向集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史记》汉司马迁著中华书局1959年《汉书》汉班固著中华书局1962年《方言》汉扬雄著四部丛刊本《春秋繁露》汉董仲舒著四部丛刊本《白虎通义》汉班固著四部丛刊本《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中华书局1985年《释名》东汉刘熙著四部丛刊本《风俗通义》东汉应劭著四部丛刊本《独断》东汉蔡邕著四部丛刊本《说苑》刘宋刘义庆著四部丛刊本《世说新语校笺》刘宋刘义庆著徐震堮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中华书局1977年《颜氏家训》北齐颜之推著四部丛刊本《梁书》唐姚思廉著中华书局1973年《新唐书》宋欧阳修等著中华书局1975年《旧唐书》后晋刘昫等著中华书局1975年《广韵》宋陈彭年等编北京中国书店1982年《归田录》宋欧阳修著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鸡肋篇》宋庄绰著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野客丛书》宋王楙著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老学庵笔记》宋陆游著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癸辛杂识》宋周密著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麈史》宋王得臣著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石林燕语》宋叶梦得著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北梦琐言》宋孙光宪著中华书局1961年《梦溪笔谈》宋沈括著中华书局1957年《容斋随笔》宋洪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太平广记》宋李昉等编中华书局1961年《资治通鉴》宋司马光编中华书局1956年《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中华书局1979年《五灯会元》宋普济著中华书局1984年《归潜志》金刘祁著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南村辍耕录》元陶宗仪著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西厢记》元王实甫著中华书局1958年《水浒全传》明施耐庵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元曲选》明隋树森编中华书局1958年《金瓶梅》明兰陵笑笑生著中华书局1998年《醒世恒言》明冯梦龙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字诂义府合按》清黄生著中华书局1984年《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说文通训定声》清朱骏声著武汉古籍书店1983年《读书杂志》清王念孙著《清经解》上海书店1988年《广雅疏证》清王念孙著《清经解》上海书店1988年《经义述闻》清王引之著《清经解》上海书店1988年《东塾读书记》清陈醴著《清经解》上海书店1988年《古书疑义举例五种》清俞樾等著中华书局1956年《全唐诗》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1960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纪昀等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聊斋志异》清蒲松龄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观堂集林》王国维著中华书局1959年《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杨树达著中华书局1983年《刘申叔遗书》刘师培著《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沈兼士著《纪念蔡元培先生文集》《文字声韵训诂笔记》黄侃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著《全宋词》唐圭璋编中华书局1956年《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说文解字通论》陆宗达著北京出版社1981年《训诂简论》陆宗达著北京出版社1980年《训诂方法论》陆宗达、王宁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训诂与训诂学》陆宗达、王宁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训诂学原理》王宁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词汇》王宁、邹晓丽主编香港海峰出版社1998年《汉语词汇史》王力著商务印书馆1993年《同源字典》王力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龙虫并雕斋文集》王力著中华书局1980年《汉语史稿》王力著科学出版社1957年《近代汉语指代词》吕叔湘著江蓝生补学林出版社1985年《语文杂记》吕叔湘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文字形义学概论》高亨著齐鲁出版社1981年《敦煌变文集》王重民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中国语言学史》赵振铎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训诂学简论》张永言著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年《简明汉语史》向熹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训诂学初稿》周大璞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周祖谟学术论著自选集》周祖谟著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年《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著语文出版社1989年《诗词曲语辞汇释》张相著中华书局1953年《敦煌变文字义通释》蒋礼鸿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新3版《义府续貂》蒋礼鸿著中华书局1981年《诗词曲语辞例释》王锳著中华书局1980年《唐宋笔记语词汇释》王锳著中华书局2001年修订本《古汉语词汇纲要》蒋绍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近代汉语研究概况》蒋绍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敦煌文学丛考》项楚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敦煌变文选注》项楚著巴蜀书社1990年《王梵志诗校注》项楚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敦煌变文校注》黄征、张涌泉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何九盈著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当代中国训诂学》宋永培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说文与上古汉语词义研究》宋永培著巴蜀书社2001年《许慎与说文解字》苏宝荣著大象出版社1997年《说文解字今注》苏宝荣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词义研究与辞书释义》苏宝荣著商务印书馆2000年《东汉--南北朝常用词演变研究》汪维辉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朱庆之著台湾文津出版社《部首说解》黄绮著《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述论》曾昭聪著黄山书社2002年《现代汉语色彩词研究》叶军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语言论》萨丕尔著商务印书馆1964年《语言学概论》帕默尔著商务印书馆1983年。
三部训诂学教材的比较
三部训诂学教材的比较训诂学是对古代文献的语言、文字、用法等方面的研究。
训诂学教材是训诂学研究的基础,三部训诂学教材分别是《说文解字》、《尔雅》、《方言》。
本文将对这三部训诂学教材进行比较。
一、历史背景《说文解字》、《尔雅》、《方言》三部训诂学教材的出现时间分别为汉代、战国到汉代、汉代晚期。
它们产生的背景与时代特点也不尽相同。
《说文解字》是汉朝许慎编写的,汉代是文化繁盛的时期,文学高峰,知识分子对文字发生了广泛的兴趣,从而开展文字研究。
《尔雅》传说中作者是黄帝的孙子颛顼,而现存版本是战国到汉代的学者所编纂的,这个时期教育受到重视,通过研究文字的同时研究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方言》由汉代晚期的贾思勰编写,此时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知识分子研究地域文化、民俗风情的时期。
二、内容特点《说文解字》是一部解释汉字形义的字典,对汉字的构造、形状、义项解释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析。
其特点是条目严谨,明确而有规范。
《尔雅》是一部训诂学著作,收录了许多古代词语的用法和释义,将古代文字、语言、文化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展现了古代人的文化素养。
《方言》是一部描述当时各地方言、方言的著作,收录了许多各地土话、习俗、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区域性、文化性、历史性特点。
三、形式特点《说文解字》是一部字典,按照部首、笔画排序,每个字的解释和构造都详细地讲解。
《尔雅》是按字母排序,通过义项和比喻来解释词语,每个字的义项并不完全相同。
《方言》也是按字母排序,但是内容上更为广泛,描述了古代各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历史背景等方面的情况。
四、价值影响三部训诂学教材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汉字、语言、文化、知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影响。
《说文解字》是研究汉字的重要著作,对汉字的成形、用法、变化等方面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对于珍贵的汉字文化资料保护也有极大的贡献。
《尔雅》通过讲解文字、词语,也反映了古代文化生活的一些细节和习俗,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文化生活具有很大的帮助。
自考《训诂学》复习要点训诂要籍
自考《训诂学》复习要点训诂要籍一、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二黄侃说的二十五种书是:十三经加《大戴礼记》、《国语》;史学四书为《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通典》;子部二书《庄子》《荀子》;集部二书《文选》《文心雕龙》;小学二书《说文》《广韵》。
三,黄侃又专从训诂角度依段玉裁说举“现存完全却用的十种根柢书”即《尔雅》、《小尔雅》、《方言》《说文》《释名》《广雅》《玉篇》《广韵》《集韵》《类篇》。
黄侃并说这十种书的前六种又可分为四类,第一《尔雅》---解释群经之义,无此则不能明一切训诂。
《小尔雅》《广雅》属之。
第二《说文》----解释文字之原,无此则不能得一切文字之由来。
第三《方言》---解释时地不同之语,无此则不能通异时异地之语言。
第四《释名》---解释文字得音之原,无此则不知声音相贯通之理。
黄侃又说:“四类之中,又当以《说文》、《尔雅》为本,②无《说文》则不能通文字之本,而《尔雅》失其依皈,③无《尔雅》则不能尽文字之变,而《说文》不能致用④如车之运双轮,鸟之鼓双翼,缺一则败矣。
”四《尔雅》简述黄侃关于《尔雅》的名称与性质?答:黄侃归纳为三点:“尔雅”是诸夏的公言(即所谓“近正”之意,《尔雅》据以命名);《尔雅》是经典的常语;《尔雅》是训诂的正义。
五、简述《尔雅》的训释内容?答:《尔雅》的训释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释普通词义。
包括①释诂②释言③释训。
二是;释百科名词。
包括①释亲、释官②释器、释乐③释天④释地、释丘⑤释山、释水⑥释草、释木⑦释虫、释鱼⑧释鸟、释兽⑨释畜。
六《尔雅》十九类,共释二千二百零四事,是研究先秦词汇和阅读古籍的重要参考书。
不足之处在于:归类不够精当,如《释畜》五属,牛属有“犊”,羊属无“羔”;内容有重复;解释嫌笼统。
七《尔雅》的注疏:流传到现在的晋代郭璞的《尔雅注》。
训诂学类
训诂学书目
周大璞《训诂学初稿》(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郭在贻《训诂学》(修订本)中华书局2005
郭在贻《新编训诂丛稿》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王继如《训诂问学丛稿》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杨琳《训诂方法新探》商务印书馆2011
陆忠发《现代训诂学探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孙雍长《训诂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程俊英梁永昌《应用训诂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王宁《训诂学原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赵振铎《训诂学纲要》(修订本)巴蜀书社2003
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黎千驹《现代训诂学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胡朴安《中国训诂学史》商务印书馆1939
齐佩瑢《训诂学概论》中华书局2004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清)高邮王氏四种: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经义述闻》《经传释词》中华书局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中华书局
另:《尔雅》、《方言》、《说文解字》、《玉篇》、《切韵》、《集韵》、《广韵》、《类编》、《干禄字书》、《五经文字》、《九经字样》、《龙龛手镜》、《字汇》、《字汇补》、《正字通》、《经典释文》、《洪武正韵》、《音韵阐微》、各种《一切经音义》、各种《文选》注等等之原著及研究著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
《诸子集成》国学整理社上海书店1986年
《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战国策》汉刘向集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史记》汉司马迁著中华书局1959年
《汉书》汉班固著中华书局1962年
《方言》汉扬雄著四部丛刊本
《春秋繁露》汉董仲舒著四部丛刊本
《白虎通义》汉班固著四部丛刊本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中华书局1985年
《释名》东汉刘熙著四部丛刊本
《风俗通义》东汉应劭著四部丛刊本
《独断》东汉蔡邕著四部丛刊本
《说苑》刘宋刘义庆著四部丛刊本
《世说新语校笺》刘宋刘义庆著徐震堮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
《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中华书局1977年
《颜氏家训》北齐颜之推著四部丛刊本
《梁书》唐姚思廉著中华书局1973年
《新唐书》宋欧阳修等著中华书局1975年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著中华书局1975年
《广韵》宋陈彭年等编北京中国书店1982年
《归田录》宋欧阳修著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鸡肋篇》宋庄绰著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野客丛书》宋王楙著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老学庵笔记》宋陆游著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癸辛杂识》宋周密著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麈史》宋王得臣著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石林燕语》宋叶梦得著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北梦琐言》宋孙光宪著中华书局1961年
《梦溪笔谈》宋沈括著中华书局1957年
《容斋随笔》宋洪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太平广记》宋李昉等编中华书局1961年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编中华书局1956年
《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中华书局1979年
《五灯会元》宋普济著中华书局1984年
《归潜志》金刘祁著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南村辍耕录》元陶宗仪著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西厢记》元王实甫著中华书局1958年
《水浒全传》明施耐庵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
《元曲选》明隋树森编中华书局1958年
《金瓶梅》明兰陵笑笑生著中华书局1998年
《醒世恒言》明冯梦龙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字诂义府合按》清黄生著中华书局1984年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说文通训定声》清朱骏声著武汉古籍书店1983年
《读书杂志》清王念孙著《清经解》上海书店1988年《广雅疏证》清王念孙著《清经解》上海书店1988年《经义述闻》清王引之著《清经解》上海书店1988年《东塾读书记》清陈醴著《清经解》上海书店1988年《古书疑义举例五种》清俞樾等著中华书局1956年
《全唐诗》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1960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纪昀等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聊斋志异》清蒲松龄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观堂集林》王国维著中华书局1959年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杨树达著中华书局1983年
《刘申叔遗书》刘师培著
《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沈兼士著《纪念蔡元培先生文集》《文字声韵训诂笔记》黄侃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著
《全宋词》唐圭璋编中华书局1956年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
《说文解字通论》陆宗达著北京出版社1981年
《训诂简论》陆宗达著北京出版社1980年
《训诂方法论》陆宗达、王宁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训诂与训诂学》陆宗达、王宁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训诂学原理》王宁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词汇》王宁、邹晓丽主编香港海峰出版社1998年
《汉语词汇史》王力著商务印书馆1993年
《同源字典》王力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
《龙虫并雕斋文集》王力著中华书局1980年
《汉语史稿》王力著科学出版社1957年
《近代汉语指代词》吕叔湘著江蓝生补学林出版社1985年
《语文杂记》吕叔湘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
《文字形义学概论》高亨著齐鲁出版社1981年
《敦煌变文集》王重民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中国语言学史》赵振铎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训诂学简论》张永言著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年《简明汉语史》向熹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训诂学初稿》周大璞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
《周祖谟学术论著自选集》周祖谟著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年《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著语文出版社1989年
《诗词曲语辞汇释》张相著中华书局1953年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蒋礼鸿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新3版《义府续貂》蒋礼鸿著中华书局1981年
《诗词曲语辞例释》王锳著中华书局1980年
《唐宋笔记语词汇释》王锳著中华书局2001年修订本
《古汉语词汇纲要》蒋绍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近代汉语研究概况》蒋绍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敦煌文学丛考》项楚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敦煌变文选注》项楚著巴蜀书社1990年
《王梵志诗校注》项楚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敦煌变文校注》黄征、张涌泉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
《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何九盈著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当代中国训诂学》宋永培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说文与上古汉语词义研究》宋永培著巴蜀书社2001年
《许慎与说文解字》苏宝荣著大象出版社1997年
《说文解字今注》苏宝荣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词义研究与辞书释义》苏宝荣著商务印书馆2000年
《东汉--南北朝常用词演变研究》汪维辉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朱庆之著台湾文津出版社
《部首说解》黄绮著
《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述论》曾昭聪著黄山书社2002年
《现代汉语色彩词研究》叶军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语言论》萨丕尔著商务印书馆1964年
《语言学概论》帕默尔著商务印书馆19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