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科技进步和人口增长,中国农业生产面临多重挑战,如农业产出增长速度放缓、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减少等。
为应对这些挑战,农业机械化成为提高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对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农机保有量逐年增长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农村机械化率达到69.8%,其中农机保有量为2664万台,比2015年的2225万台增加了近20%。
而且,不同类型农机的使用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其中,拖拉机500万台以上,插秧机、收割机、治病除草机、灌溉设备、干燥设备等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机械化水平仍需提升虽然农业机械化保有量已经不错,但是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仍然有一定差距,比如美国的农村机械化率已经达到90%。
同时,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率和覆盖范围还不够广,仍有部分农村地区机械化程度较低,机械化农业的推广宣传也有待加强。
三、人工智能和先进技术赋能农业机械化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的推进,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正逐步被应用于农业机械化领域。
例如,现在的农业机器人不仅能够自动撒种、除草;还能利用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对水稻、玉米等农作物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类,为后续的农业生产提供精准的决策。
四、农村人才成为农机领域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农村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许多年轻人选择留在城市谋求发展。
这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机械化所需的机手略显匮乏。
同时,农村人才缺乏机械化的知识,对机械化设备的维护和操作也有差距。
因此,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招募,提高技术水平,才是农业机械化领域发展的当务之急。
五、发展多种经营模式,推进机械化农业持续发展发展多种经营模式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机械合作社、合作经营社、机械托管服务、机械租赁服务等多种经营模式在不断壮大,为机械化农业提供了持续动力。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1. 引言1.1 农业机械化的定义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机械设备和技术来完成农业生产的一种现代化生产方式。
它通过使用各种农业机械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减少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同时还能保护农作物和土壤,改善生态环境。
农业机械化包括种植、耕作、施肥、喷药、收割等各个环节,涵盖了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各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机械化的定义是随着农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和完善的。
它不仅仅是单纯的使用机械设备,更是一种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革新。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
农业机械化在当今世界各国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引言农业机械化是指利用农业生产中的各种机械设备和技术装备,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作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机械化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在国内,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机械设备种类日益丰富,机械化作业覆盖面积不断扩大。
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特别是在粮食生产、种植作物和畜禽养殖方面,机械化作业已经普遍应用。
国内农业机械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设备更新换代不及时、机械化水平不够高等。
而在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机械化作业率较高。
各种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发达国家还注重农机装备的科技创新和绿色环保,推动了农业机械化不断向智能化、节能化、环保化方向发展。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农业机械化将不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探讨农业生产中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完整版)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了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剩余产品和劳动力的数量, 进而制约着这些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只有农业发展了, 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才能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 它凝聚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 并配合农业生物等农业技术, 成为发挥增产作用的基本手段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繁重体力劳动的必要条件和根本途径, 从而带来生产力的质的飞跃。
1. 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中国用占世界7 %的耕地, 却为世界22 %的人口提供了基本充足的食品。
农业的快速稳步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
中国农业机械化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1 中国农业机械化取得的成就(1)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稳步提高1949 年, 全国农业机械化装备总动力只有8101 万千瓦, 农用拖拉机只有117 台, 一些大型农业机械如联合收割机、农用载重汽车基本上是空白。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农业机械拥有量增长了上千倍, 有的品种甚至数万倍。
截至2003 年底,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 亿kW 以上,农机原值达3 362 亿美元。
农用拖拉机保有量达1494 万台, 拖拉机配套农机具2292 万部, 联合收获机械36 万台。
(2)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机械耕地、播种、收获水平分别达到46.8 %、26.7 %、19 %;2004 年小麦机收比1995 年提高了47 %。
(3)农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农业机构服务领域由原来的农田作业, 逐步向产前和产后延伸, 向其他领域扩展。
一大批设施农业设备、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林业机械、植保机械、运输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等迅速增长。
温室面积达到69 亿平方米, 田园管理机达到4 万台。
(4)国际间的农机技术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近年来, 国际上不少大型农机企业看准中国巨大的农机市场, 与中国有关部门和企业合作,在中国开拓事业, 取得了双赢的佳绩。
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与应用实例
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与应用实例农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一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随着时代的进步,农业机械化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这一变革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业的发展模式。
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一)智能化智能化是当下农业机械化最显著的发展趋势之一。
如今的农业机械不再是单纯依靠人力操作的简单工具,而是配备了大量先进的传感器、控制系统和自动化设备。
例如,智能拖拉机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路线自动行驶,在田间作业时,能够精确控制播种、施肥和灌溉的量。
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土壤的湿度、肥力、温度等关键参数,然后将这些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根据这些数据调整机械的作业方式,以达到最佳的种植效果。
这种智能化的操作方式极大地减少了人力成本,同时提高了作业的精准度。
(二)大型化与多功能化大型化的农业机械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面积的农田作业。
例如大型联合收割机,一次作业就能完成收割、脱粒、筛选等多个环节,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
而且,为了适应不同的农业生产需求,这些大型机械往往还具备多功能性。
比如一台多功能播种机,它不仅可以播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种子,还可以调整播种的深度、间距等参数。
这样农民不需要购买多种单一功能的机械,降低了设备成本。
(三)节能环保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农业机械也朝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新型的农业机械发动机采用了更加先进的燃烧技术,能够提高燃油的利用率,减少尾气排放。
一些农业机械还采用了电力驱动或混合动力驱动,进一步降低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例如电动喷雾器,相比传统的燃油喷雾器,不仅噪音小,而且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排放。
(四)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农业机械化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日益加深。
通过物联网技术,农业机械可以与农场的管理系统、气象系统等进行数据交互。
农民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监控农业机械的运行状态,获取作业数据。
例如,当遇到恶劣天气时,农民可以及时通过远程控制系统将正在田间作业的机械召回,避免设备受损。
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一种生产方式的变革,更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力量。
一、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发展规模与普及程度在当前,许多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大型农场里,各种先进的机械设备随处可见。
从播种到收割,从灌溉到施肥,几乎每一个农业生产环节都有专门的机械来完成。
例如,美国的大平原地区,巨大的联合收割机在广袤的麦田里穿梭,能够高效地完成小麦的收割、脱粒等一系列工作。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农业机械化也在逐步发展。
在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在平原地区,小型拖拉机在农田里进行耕地、播种等作业已经相当普遍。
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中型和大型农业机械也开始进入农村地区,使得农业生产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机械种类与功能多样性如今的农业机械种类繁多。
就耕地机械而言,除了传统的铧式犁,还有旋耕机、深松机等。
旋耕机能够将土壤打碎得更加细致均匀,有利于种子的着床和发芽;深松机则可以疏松深层土壤,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能力。
在灌溉方面,滴灌设备、喷灌设备等精准灌溉机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滴灌设备可以将水和肥料精准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而在植保方面,无人机植保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趋势。
无人机可以快速地在农田上方飞行,将农药均匀地喷洒在作物上,并且可以避免操作人员接触农药带来的危害。
面临的挑战尽管农业机械化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成本问题。
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价格昂贵,对于许多小型农户来说,购买成本过高。
这就导致一些地区虽然有对机械化的需求,但农户却无力承担。
其次是机械操作人才的短缺。
一些复杂的农业机械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而目前在农村地区,懂得操作和维护这些机械的人才相对较少。
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差异较大,一些山区、丘陵地区由于地势复杂,大型农业机械难以施展,限制了农业机械化的全面普及。
中国农业机械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农业机械的发展现状及前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机械在中国的发展日益重要。
农业机械的使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中国农业机械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从农业机械的种类来看,包括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喷洒机、灌溉设备、农机具等。
这些机械设备的普及和应用,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节能、环保。
中国农业机械的发展现状是多样化的。
不同地区、不同农业类型都有相应的农机设备。
例如,北方地区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是主要的农机设备;而南方地区以稻米、蔬菜、水果等为主,灌溉设备及播种机则是农机设备的重点。
此外,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无人机、智能化设备等新兴技术也开始应用于农业机械领域,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农业机械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机械的需求量将会持续增长。
同时,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也将成为发展的动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机械的性能将不断提升,效率将会更高、能耗更低。
此外,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农业机械的普及率也将进一步提高。
因此,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将会迎来更多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
然而,中国农业机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不均衡的问题。
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机械普及率较低,农民仍然依赖传统的人工劳动。
其次是农机设备质量和服务的问题。
一些小型农机制造商品质不过关,售后服务不到位,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此外,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给农业机械的使用带来一定的限制。
为了促进中国农业机械的发展,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大对农业机械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升农机设备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其次,加强农业机械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机设备的售后服务质量。
同时,加强农业机械的推广和培训,提高农民对农机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水平。
此外,还应加大对农业机械用地、用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农机设备的使用提供更好的条件。
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与应用案例
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与应用案例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农业机械化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有许多令人瞩目的应用案例。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一)智能化发展如今,智能化已经成为农业机械化的一个关键发展方向。
智能农机设备开始大量涌现,例如智能拖拉机。
这种拖拉机不再仅仅依靠驾驶员的操作经验,而是配备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各种传感器。
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土壤的肥力、湿度、温度等信息,GPS则精确地定位拖拉机的位置,确保其按照预设的路线进行耕种、播种或者施肥等作业。
这不仅提高了作业的精度,还能减少资源的浪费。
以播种作业为例,智能播种机可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自动调整播种的密度。
在肥沃的土地上,可以适当增加播种密度,而在肥力较差的区域,则相应地减少播种量。
这种精准的操作有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智能化的农机设备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
农场主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等终端设备,就能够随时查看农机的工作状态,如油耗、作业进度等。
一旦农机出现故障,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并提供故障的大致位置和可能的原因,方便维修人员快速修复。
(二)节能环保化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的增强,农业机械的节能环保化也备受关注。
新型的农业机械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越来越注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一方面,发动机技术不断改进。
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涡轮增压技术,使发动机在提供足够动力的降低燃油消耗。
例如,一些新型柴油发动机,相比传统发动机,燃油效率提高了20%-30%。
另一方面,农业机械的结构设计也在朝着轻量化方向发展。
通过使用新型材料,如高强度铝合金、碳纤维等,减轻农机的重量,从而降低能耗。
在减少污染物排放方面,采用尾气后处理技术是一个重要手段。
例如,安装柴油颗粒过滤器(DPF)、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装置等,可以有效地减少农机尾气中的颗粒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浅析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状况及趋势
浅析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状况及趋势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机行业经历了起步期、转型期、市场导向期、快速发展期和智能化发展期。
从零开始,我国农机制造业开始缓慢发展,从生产满足小规模经营需要的小型农机转向生产大中型农机。
农机产业结构调整后,开始逐步转向发展大中型高效农机,极大地提高了农机化水平。
目前,我国农机行业已正式进入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
关键词:农业机械;发展状况;趋势1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意义1.1降低农民劳动强度,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农村人口的膨胀、农民的融合和农民的老龄化现象越来越普遍。
在大量农村青年和成人进城务工和社会老龄化的影响下,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严重,随着农村荒地面积的增加,农村农业生产面临严峻挑战。
推广使用农机,可以有效地减少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依赖,缓解农村劳动力的短缺,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1.2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农业规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规模经营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便于综合管理,大大提高了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近年来,大型农机已成为大型农业场地的主力军。
先进的农业机械在大规模种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经营水平和效率,而且促进了我国种植业的大规模发展和作物产量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3保护生态环境,加大资源利用率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深松机不仅可以使土壤松散,而且可以保持土壤结构,增加水分和营养;滴灌不仅可以节约用水,而且可以提高土壤蓄水能力,提高降水利用率。
堆垛机、发酵机等化肥加工设备不仅有效地处理了农业废弃物,而且将废弃物转化为宝库,再投资于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
2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农业机械化水平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随着现代机械设备的改进和优化,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始终是一个爆发式,渐进式的过程。
农业机械化现状较为复杂,并面临着中国农业发展趋势出现的新问题。
1、农业机械总体水平较低我国农业机械总体水平仍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机械的种类和品种较少,机型较简单,性能较低,利用率和服务生命周期低,机械与农业生产系统的整合能力较弱;(2)农机制造水平较低,主要以现代化水平较低的小企业为主;(3)农机配套系统不完善,难以满足农业生产要求;(4)农业机械技术服务水平低,服务能力薄弱。
2、科技驱动较弱我国农业机械发展不可忽视科技驱动作用。
但是,科技驱动力量现在还不够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新技术新产品推广能力较弱,新品种新机型推出缓慢;(2)机器部件质量检测和调整能力差,标准化水平低;(3)农机技术改造能力差,应用研究能力较弱;(4)农业机械科学技术知识人才匮乏,科技推广人才和技术改造人才的素质普遍较低。
二、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从目前的情况看,今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趋势是:1、精准化发展精准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精准农业创新和升级的重要技术基础,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提升农业产品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2、智能化发展智能农业机械化是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主要涉及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控制调度和物联网技术等方面,旨在通过数据收集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机器人技术来提高农业机械的运行可靠性和灵活性,完善农产品质量控制机制,解决农业生产和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3、绿色发展绿色农业机械化是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趋势,旨在通过推动和发展环保型农业机械产品,实现农业生产的环保化、节能化、有机化、智能化,减少农作物对施肥、施药的依赖,改善农田面貌,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农地的生态服务功能。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农业机械化是指通过使用农业机械设备来替代传统的人力劳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农业机械化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农业机械化现状分析。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率从1978年的10%左右提高到了2018年的65%左右。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来自于农业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和农民对农业机械的接受程度的提高。
在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方面,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灌溉设备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农业机械设备,其它如播种机、收获机、喷施机等也在不断的推广和应用。
在农民对农业机械的接受程度提高方面,主要得益于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农机补贴政策以及提高了农民购买农机设备的能力,也增强了农民对农机设备的需求。
国外农业机械化现状分析。
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
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农业机械化率都在90%以上。
这些国家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的优势主要来自于农机制造业的发达和农民对农机设备的广泛接受。
这些国家有完善的农机制造业体系和供应链,能够提供先进的农机设备和技术支持。
这些国家的农民对农机设备的接受度也很高,他们能够善用农机设备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
农机设备的供应能力和农民的购买力是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和农民对农机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农业机械化的设备会越来越智能化。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农业机械设备能够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操作和管理。
农业机械化的设备会越来越轻型化和集约化。
由于轻型化和集约化的设备能够减少对土地的压迫,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农业机械化的设备会越来越环保和节能。
通过引入清洁能源和减少有害排放,农业机械设备能够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国与美国的差距与前景
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国与美国的差距与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产能的日益增长,农业机械化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大国,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情况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国与美国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的差距,并展望未来的前景。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背景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表现,它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为目标,通过引进和应用各种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1.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成就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农民的积极参与,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农业机械化已广泛应用于耕种、种植、收割、灌溉等各个环节,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2.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问题与挑战尽管中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首先,农业机械化设备水平仍相对落后,大多数农业机械设备仍依赖进口。
其次,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相对发达,而中西部地区发展较慢。
此外,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意识和应用也存在欠缺,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培训。
三、美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验与特点1. 高度发达的农业机械化技术美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发达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美国农民广泛应用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实现了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2. 农业机械化的市场化运作美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依靠市场化的运作模式。
农业机械设备制造商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同时,政府也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促进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普及。
四、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前景1. 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中国应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力度,推动农业机械化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加强国内农业机械设备研发和创新,提高自主可控能力,减少对进口设备的依赖。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如下:
1.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农业机械在农田作业、种植、收割和粮食加工等环节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粮食产量。
2. 农机数量不断增加:中国农机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大型农机和节能农机受到了广泛关注和推广。
农机作业面积不断增大,农民不再依赖人工劳动,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工作效率。
3. 农机品种多样化:中国农机品种不断丰富,包括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输送机、播种机、喷雾机等一系列机械设备。
这些机械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改进提高了农田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4. 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推动了农村农机服务中心的建设。
农机运营主体逐渐从农民个体转向专业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了更规范和专业的农机服务。
5. 农机更新换代加快:中国政府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农民购置新型、高效、节能的农业机械设备。
农机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推动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总体来说,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农村地区农机服务不足、农机设备生产技
术和质量不高、农民对农机的认知和操作技能有待提高等。
因此,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完善农机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农机使用水平是当前的重点任务。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机械化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分别分析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1.现状中国农业机械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崭新到进步,从薄弱到稳步发展的历程。
目前,中国农业机械具备了一定数量和品种的优秀水平,但相对于农业生产需要和国际水平,还是存在差距。
当前中国农业机械化的主要特点是:一是农业机械具备的基础条件逐渐完善;二是农业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三是农业机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四是农业机械市场活力逐渐增强。
2.发展趋势中国未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是:一是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国内农机、农机配件技术水平将得到提升,同时市场化运作和与国际接轨将实现;二是农业机械化的专业化、社会化和服务化将逐步增强;三是绿色、智能、高效的农业机械化将形成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四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将不断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非常高,特别是美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日本等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比较领先,其机械化程度已达到80%-90%,而且这些国家的农机技术和生产水平很高。
未来国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是:一是智能型、网络型、高效型的农业机械将得到广泛应用;二是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核心的农业物联网系统将得到普及;三是农业机械系统将进一步实现专业化、多元化和服务化;四是农业机械化的管理和服务将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创新发展。
总之,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是向着绿色、智能、高效、服务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同时,农业机械化的进步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面临着价格过高、服务水平不达标、生产销售混乱等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政策的支持来推动其发展。
中国农业畜牧机械化发展现状
中国农业畜牧机械化发展现状
中国农业畜牧机械化发展现状呈现以下特点:
1. 机械化水平不高:中国农业畜牧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
据统计,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仅为60%,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80%以上。
农业畜牧机械化水平低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技术水平相对滞后、机械化服务能力不足等。
2. 机械化主要集中在大型农场和企业:在中国,农业畜牧机械化主要集中在大型农场和企业。
中小农户的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主要依赖人力劳动。
这导致了机械化水平的不均衡发展。
3. 技术更新换代慢:中国农业畜牧机械化的技术更新换代相对慢。
许多农业畜牧行业的机械设备还停留在较早的阶段,尚未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等新技术的应用。
这限制了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4. 机械化服务能力不足:中国农业畜牧机械化的服务能力相对不足。
由于机械化设备的维修和保养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但是农村地区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对不足,导致了机械化设备的使用效率较低。
为了促进中国农业畜牧机械化的发展,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农村地区的机械化服务能力,同时加强对中小农户的支持,推动其参与农业畜牧机械化。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农业机械化是指利用各种机械设备实现生产活动的自动化、智能化、规模化和高效化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它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减轻农民劳动负担,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分析农业机械化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不断提高,全国农村机械化普及率达到75%以上。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机械化耕作: 现在全国农业机械化面积已达到 5亿亩以上,其中耕地面积已超过4.5 亿亩。
机械化耕作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减少了人力劳动。
2. 农业收获机械化: 目前我国的收获机械化率已经达到80%,机械化收获的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棉花、玉米和油菜等。
3. 农机化服务: 农业机械化还推广了农机化服务。
现在,各地都成立了农机合作社,为农村提供更好的农机化服务,如耕作、收割、整地、移栽等。
中国的农业机械化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所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机械化水平更高: 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更高,特别是在现代化农业的生产过程中,自动化、智能化和大规模化的农业机械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农业机械可以加速生产过程,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
2) 农业机械化已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 在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不仅用于耕作和收获,还广泛应用于干草翻转、菜园作业、农药喷洒等各个方面。
3) 农机化服务体系更健全: 发达国家的农机化服务体系更完善,农机化技术水平更高,提供的服务更加丰富。
此外,农业机械的保养、售后服务也更加规范。
1) 机械化智能化: 未来的农业机械将会智能化、自主化和协同化。
农业机械将具有自主学习、自主决策和自主行动的能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人机协同合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精准农业: 未来的农业机械将会更加精准化、智能化和数据化。
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将会实现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水、肥、气、田间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从而实现更加科学、高效、环保的精准农业生产。
我国农机行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我国农机行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我国是农业大国,想要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农业多元化的发展必须有农业机械作为辅助,来帮助我国农业的发展。
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属于农业机械的范畴。
农业生产工具的变革,促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简单手工木器和石器农具的出现、铁质木制农具的发明、电动机和拖拉机的应用,农业生产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我国农机化发展现状1、近些年数据统计发现,我国农机产品在持续增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小型农也机械具保有量有所减少。
另外,2008年后农机装备明显下降,由此可以说明农机保有量已经趋近于饱和状态。
2、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农业机械制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14年同比2103年在农机企业的主营业务增长了9%营业收入金额为3952.28亿元。
其中饲料设备和农机零部件增速较快。
但收割机和拖拉机却出现下滑,2014年拖拉机骨干企业的产量同比下滑21%,收割机骨干企业产量同比下降4%。
3、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结合,农村市场具有很大发展前景,另“互联网+农业”开始兴起。
互联网在农机化的结合下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如农机维修服务、农机化技术推广、农机化政务及应用等方面应用十分广泛。
同时,互联网和农机得结合为我国农机行业提供了强有力得后盾。
二、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1.农业机械结构不合理我国农业机械化结构不合理始终使一个比较常见得问题,虽然我国资源丰富,但是人均土地分配较少,每当丰收的季节,小型收割机械和播种机械在田地中不断工作,人均土地面积小是导致中大型机械设备得不到施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所以就会出现机械分配上的不合理。
在我国相关政策下,农业种还类包括养殖业和畜牧业,这些行业在地里分布上更加分散,不利于统一规划和相关机械设备的使用,所以导致机械化程度低,相应技术含量较低,最终导致不能满足农业的发展各类需要。
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技术研究报告
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技术研究报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进行分析。
一、农业机械化技术研究现状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化技术一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通过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目前,在国内外的农业生产中,机械化已经成为了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
(一)农业机械化现状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农业机械化进行了大力推广和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现在,中国农业机械化面积已经达到了60%左右,机械化率已经远远高于几十年前的水平。
同时,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除了简单的耕作机械和拖拉机之外,还形成了包括灌溉机械、收割机械、种植机械、田间作业机械、家禽畜牧机械和地下水探测机械等在内的多个子系统。
(二)农业机械化效果农业机械化主要体现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收入和农产品质量等方面,从而优化了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机械化技术,可以实现化肥喷洒、种植、施肥、灌溉、除草等农业生产步骤的自动化和数字化,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二、农业智能化技术研究现状智能化技术相比于机械化技术更加高级,它已经成为了推动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并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智能化技术应用现状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方面,主要有智能灌溉、智能施肥、无人机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
目前,这些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物联网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在家禽养殖、农产品追溯、气象预测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智能化技术优点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在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难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和环境污染,在提高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从而保障了粮食安全和劳动力的健康。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与应用案例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与应用案例农业,作为人类生存的根基产业,在现代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而农业机械化则是这一变革中的关键力量。
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一)智能化发展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成为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发展趋势。
智能农机设备不断涌现,例如智能拖拉机。
这种拖拉机不再仅仅是依靠人力操作的简单机械,它能够通过内置的卫星定位系统、传感器等高科技装置实现自动驾驶。
在大片的农田里,智能拖拉机可以按照预设的路线精确地进行耕种、播种等作业,误差可以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
这不仅提高了作业的精度,还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而且,智能农机还能够根据土壤的肥力、湿度等因素自动调整作业深度和播种量等参数。
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农,能够精准地把握农田的各种需求并做出最适宜的操作。
(二)节能环保化如今,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农业机械化也朝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新型的农业机械发动机采用了更为先进的燃烧技术,使得燃油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在机械的制造材料方面,也更多地采用可回收、环保的材料。
例如,一些农机的外壳采用可降解的新型塑料,当农机报废后,这些外壳不会像传统塑料那样造成长期的环境污染。
在农机的设计上,也注重减少噪音污染。
过去那种在田间轰鸣作响、震耳欲聋的农机正在逐渐被安静、高效的新型农机所取代。
(三)多功能一体化为了适应不同的农业生产需求,多功能一体化的农业机械越来越受到欢迎。
以联合收割机为例,现代的联合收割机不再仅仅具备收割功能。
它可以在收割的同时对作物进行初步的筛选、脱粒,甚至还能进行简单的烘干处理。
这种多功能的设计,让农民在一个作业流程中就能完成多个环节的工作,大大缩短了农业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而且,多功能农机还能够通过更换不同的作业部件,实现不同作物的作业需求。
比如,在收割小麦的季节,可以安装适合小麦收割的部件;到了收割水稻的时候,又可以更换成适合水稻收割的部件。
二、农业机械化的应用案例(一)美国大农场的农业机械化应用美国拥有广袤的土地,其大农场经营模式高度依赖农业机械化。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摘要】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现代化手段,对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保障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在国内,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渐提升,但存在规模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而在国外,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技术先进。
未来,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节能化。
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因素包括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农民素质等。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前景可观,建议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培养专业人才,助力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趋势、定义、意义、发展前景、建议、影响因素。
1. 引言1.1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引言农业机械化是指利用各种机械设备与技术手段,替代传统的人力、畜力和自然力,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与机械化。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推动力量,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内,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劳动力短缺已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瓶颈。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于解决劳动力短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虽有较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机械化作业率、农机化服务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在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农业生产主要依赖机械化设备进行作业,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发达国家还不断推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加强农业机械化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加强研究与技术创新,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将是未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政府支持政策、市场需求、生态环境等因素也将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 正文2.1 农业机械化的定义与意义农业机械化是指通过机械设备和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农民劳动条件和保护农业环境的技术革命。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1. 引言1.1 农业机械化的定义农业机械化是指利用各种机械设备和技术手段来替代传统的人力、畜力和简单工具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
其核心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农民劳动条件,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机械化包括耕作、播种、施肥、除草、灌溉、收割、加工等生产环节,涵盖了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农业劳动力短缺、劳动强度大和劳动效率低等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竞争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不断革新,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对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作用。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国内外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
1.2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在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机械化可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作物收获量和质量。
农业机械化还可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较高水平的农业机械化,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而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依然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
加强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国内农业机械化现状分析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机械化生产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农业机械化覆盖面不断扩大,农业机械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增加,从耕种、播种、收割到灌溉等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机械设备应用。
农业机械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大型化、智能化的农业机械装备逐渐普及,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农业机械化已经实现了在部分优势地区的全面覆盖,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李陆俊S08087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杨凌712100)摘要:本文描述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即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针对现状,探究原因;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策略;并预测未来的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
为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趋势1 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
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决定了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剩余产品和劳动力的数量, 进而制约着这些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只有农业发展了, 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才能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1]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 它凝聚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 并配合农业生物等农业技术, 成为发挥增产作用的基本手段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繁重体力劳动的必要条件和根本途径, 从而带来生产力的质的飞跃。
2 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中国用占世界7 %的耕地, 确为世界22 %的人口提供了基本充足的食品。
农业的快速稳步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
中国农业机械化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2.1中国农业机械化取得的成就2.1.1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稳步提高1949 年, 全国农业机械化装备总动力只有8101 万千瓦, 农用拖拉机只有117 台, 一些大型农业机械如联合收割机、农用载重汽车基本上是空白。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农业机械拥有量增长了上千倍, 有的品种甚至数万倍。
[1]截至2003 年底,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 亿kW以上,农机原值达3 362 亿美元。
[2]农用拖拉机保有量达1494 万台, 拖拉机配套农机具2292 万部, 联合收获机械36 万台。
[1]2.1.2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机械耕地、播种、收获水平分别达到46.8 %、26.7 %、19 %;2004 年小麦机收比1995 年提高了47 %。
[2]2.1.3农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农业机构服务领域由原来的农田作业, 逐步向产前和产后延伸, 向其他领域扩展。
一大批设施农业设备、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林业机械、植保机械、运输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等迅速增长。
温室面积达到69 亿平方米, 田园管理机达到4 万台。
[1]2.1.4农机作业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发展中国农户种植规模小, 家家户户购买农业机械不经济, 也没有必要, 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以1996 年开始的全国性跨区机收小麦为标志, 中国的农机作业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发展。
1996 年以来, 中国有关部门大力配合,利用从南到北小麦收获的时间差, 组织开展了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小麦作业, 使联合收割机使用时间从平均每年7~10 天增加到一个多月, 提高了联合收割机的利用率, 即满足了农民的机械化收割要求, 也提高了购机者效益, 促进了小麦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联合收割机保有量的增加。
[1]2.1.5国际间的农机技术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近年来, 国际上不少大型农机企业看准中国巨大的农机市场, 与中国有关部门和企业合作,在中国开拓事业, 取得了双赢的佳绩。
国内一些大型企业, 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加大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力度, 推进了国产农业机械化产品质量的提高。
为鼓励大型农业机械的进口, 国家还制定了优惠进口税收政策。
在中国举办类似于今天的展览会, 也是农机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 我们积极支持这类活动在中国开展。
[1]2.2国农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2.2.1地区之间农业机械化水平严重不平衡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体现了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有别于经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的特点,这就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平衡性。
由于我国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的差异,存在着土地相对稀缺与农村劳动力过剩,且农村人均投入水平较低、存在着地域间的差别等因素决定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在全国不同区域、不同生产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下,将体现出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
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区域,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数量较多,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而相对于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慢,农机拥有量少,农业生产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东部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2.1%,而农机动力拥有量占全国农机总动力的50.2%;西部地区耕地占23.7%,农机动力却只有15.3%,相对动力拥有量为2.4:1。
[3]中国西南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全国最低, 原因在于其不利的地理条件、落后的经济状况及大量的农村人口。
提出了在新的环境条件下改善这一状况应采取的措施: 利用中国加入的机遇, 因地制宜, 采用正确的发展战略, 合理地选择农业机械、机械化技术及机械化环节, 借鉴外国与国内其它地区的经验, 集成有关的技术、措施和政策, 在机械化技术、农业机械的管理和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以及相关的措施、政策等方面实施创新, 通过农业产业化、信息技术、适用技术发展农业机械化, 加强研究开发工作,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 还需要一套全国性的法规政策体系来促进农业机械化工作。
2.2.2农业机械装备总量不足, 结构不合理一是部分农业机械老化严重, 更新换代乏力;二是运输机械多, 农田作业机械少; 三是动力机械中小型机械多, 大中型机械少; 四是农机作业配套机具少, 配套比率低; 五是低档次机具多,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型机具少, 高性能机具少。
[1]2.2.3农机门类品种上存在明显缺陷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在不同作物、不同生产环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水田机械化水平太低。
我国有0.25 亿hm2 水田,稻谷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但是由于缺乏适用的水田机械,水稻生产仍主要靠手工作业,机械播种、插秧只占种植面积的2.2%,机械收获占2.5%,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机播水平的1/10 和机收水平的约1/5,严重地制约了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近几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下降,南方一些地区出现的土地抛荒现象与水稻机械化严重滞后具有直接联系。
在农田作业各主要环节上,收获机械化是水平较低需求最大的一类。
此外,玉米收获机械化在少数地区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棉花机械收获仍属空白,具有节水、节肥、节种等性能的机具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数量不足、水平不高的问题,影响了节本增效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由于农机门类品种和适用性上的缺陷,使农机产品存在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现象,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和农机效率与效益的提高。
[3]2.2.4农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农业机械的作用在于农民的购买、使用和取得效益。
但是,有许多地区存在农民买不起、用不好和效益差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农机数量和水平的提高。
其表现为:一是“买不起”。
一般农田作业机械,大中型的需要5万~10万元,小型的需要0.3万~1 万元,一次性投资大。
而目前我国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支出负担重,资金筹措困难,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力不足。
虽然许多地方都出台了购买农机补贴政策,但效果不是非常明显。
二是“用不好”。
农机管理部门经费不足,农机具的引进、试验、推广工作以及农机技术无偿培训工作难以开展,农民素质得不到有效地提高,造成部分农民虽然买得起农机,但也用不好农机。
三是“效益差”。
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比较低,培训机会少,不能科学地使用农机,造成故障多、效率低。
同时,农机作业市场尚未完全形成,农机具闲置与非田间作业时间多,经济效益不高,直接影响了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
2.2.5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低, 整体效益差乡镇农机管理服务工作下滑, 农机维修管理关系不顺, 农机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 有实力的农机大户少, 农机专业服务队、农机协会等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发展刚刚起步, 还不够规范。
分散在千家万户的农业机械使用水平低, 农机经营总体效益差。
2.2.6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大中型机具较少,小型农机具居多,配套率过低,农机作业范围狭窄,致使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农业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转化。
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结构性矛盾,农机总量增长较快,但先进技术的应用仍较慢;虽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机已开始向一些特色产业应用,但应用的步伐仍较慢。
2.2.7农机具科研开发配套系统建设落后新技术、新机具发展缓慢,满足不了当代农业生产的需要,农机化科研、推广队伍亟待壮大。
示范手段落后,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滞后,不能及时掌握有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信息,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3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原因分析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劳动力因素、土地资源状况等, 以下将深入剖析这几个因素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
3.1劳动力因素3.1.1导致农业生产规模不经济, 阻碍农机化的发展农业生产在时间上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在空间上有较大的分散性, 使得其对劳动力的需求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由于土地面积以至于可耕地面积的有限性, 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必然造成土地的分散经营, 土地规模因人口增长和农户的增加而越分越细。
随着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力水平在不断提高, 但由于没有土地的集中相配合,就无法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 而小规模农业生产的成本必然会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当农民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时,必然会造成农民少种地或不种地, 甚至会造成耕地的弃耕, 进而影响粮食生产, 危及粮食安全,从而阻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 1]3.1.2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影响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阻碍农机化的实施。
农业机械化的目的是用机械动力代替人畜力, 提高农业生产率,以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到二、三产业当中,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其前提是城镇及乡镇企业能够提供相当的工作岗位, 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或者说是为了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 1]3.1.3农民人均收入过低, 影响农民对土地的投入, 阻碍农机化的发展农民收入包括农业产业收入和非农产业的工资性收入, 以及国家对农户的政策性支付。
农业比较利益低下, 工农剪刀差现象严重。
再加上现阶段农产品基本上已呈供大于求或供求基本平衡的格局, 伴随着农业人口的不断增加, 农民进城打工越来越难, 所有这一切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甚至出现负增长, 农户根本无法购置农业生产所必须的机械设备。
但是农业生产的综合性、分散性、季节性和地域性决定了它所需要的农机品种多、数量大, 要实现农业机械化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
若农户对农业生产投入不足, 生产就会出现萎缩, 大量农民就滞留在小块农田上, 不能顺利地向二、三产业转移, 由此严重地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