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山铜矿岩层破坏的地质因素及控制措施

合集下载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矿山是地球资源的宝库,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矿山开采所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土地破坏、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矿山开采所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1.土地破坏矿山开采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导致大片土地被破坏。

矿山开采后的土地表面通常呈现出裸露的状态,失去了原有的植被覆盖,土壤质量下降,容易受到风蚀和水蚀的侵蚀,导致土地资源的丧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2.水土流失矿山开采过程中大量的土壤裸露,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蚀,特别是降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大量的土壤流失。

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地资源的流失,还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

3.地质灾害矿山开采往往改变了地质构造和地质环境,容易引发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

地质灾害不仅会造成人员财产的重大损失,还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1.合理规划和布局在开采矿山前,需要进行严格的规划和布局,合理分配矿区资源,避免过度开采和破坏周围的土地资源。

需要合理使用土地资源,采取措施减少土地破坏,保护土壤资源和生态环境。

2.采取生态恢复措施矿山开采结束后,需要进行生态恢复工作,重新植被、修复地表结构,恢复土壤功能,达到原有生态环境的恢复。

通过植树造林、草本植物覆盖等方式,有效减少土地的裸露度,减少土地的风蚀和水蚀,保护土地资源。

3.加强监测和预警针对矿区地质环境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并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预警和预防。

通过科学的监测手段,及时发现地质环境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

4.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研究矿山生态修复技术,不断提升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水平,探索绿色环保的开采方式,减少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

通过技术研究,寻求创新的生态修复技术和方式,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提供更多的有效手段。

深部矿床开采技术问题

深部矿床开采技术问题

1)变形地压剧烈
变形地压是因开挖产生的围岩位移所引起 的压力,深部高应力条件下,围岩具有产生大变 形的内外部条件,围岩的过量变形将产生微观 或宏观破裂、岩层移动、巷道底鼓、片帮、冒 顶、断面收缩、支架破坏、采场跨落等等。
2)岩爆频繁 岩爆是一种岩石动力学现象,它是围岩内聚集 的大量弹性变形能在一定诱因下突然释放而表现 出的一种形式。
1.深部岩层高应力作用机理
1)深度因素 随着采深增加,上覆岩层重量随之增大, 形成的支承压力较大,于是巷道围岩产生压 缩变形、剪切破坏等现象,使得顶板与两帮 变形,引起两帮围岩向巷道内移近。
2)构造应力显现加剧 对于深部巷道,构造水平应力一般均大于 应力。在构造应力集中带,由于构造应力的作 用,薄层页岩顶板一般沿层面滑移,厚层砂岩 顶板则以小角度或小断层产生剪切,从而失稳 冒落;在高水平应力作用下,巷道首先从支护 弱面即直接底板破坏,导致底鼓等。
弹 高 地下 脆天 性 然 开挖 岩应 体力
周边岩体中应 力高度集中, 积聚于较高的 弹性应变能
当围岩中应力超过 岩体容许极限状态
• 岩爆
岩爆的产生条件
1)围岩应力条件 判断岩爆发生的应力条件有两种方法: • 一是用洞壁的最大环向应力σ θ 与围岩单轴 抗压强度σ c之比值作为岩爆产生的应力条 件; • 一是用天然应力中的最大主应力σ 1与岩块 单轴抗压强度σ c之比进行判断。
不足之处:常规通风技术对于深井长距离的
掘进面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当进风距离过长, 围岩温度过高,有高温热水涌出或淋水时,增 加风量的降温效果往往不佳。
2)、制冷水降温 包括:井下集中式、地面集中式、井下地面 联合集中式、分散式。在经济上,地面集中和 井上下联合集中式具有其优越性。

铜矿开采的环境问题与治理措施

铜矿开采的环境问题与治理措施

添加标题
经验分享:介绍国际合作在铜矿开采环境问题治理方面的经验分享,如召 开国际会议、发布研究报告等。
感谢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观看
汇报人:
添加标题
政策法规的执行:各级政府部门负 责监督执行,确保铜矿开采企业遵 守环境保护政策法规
法律责任:对于违反环境保护政策 法规的企业,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包括罚款、停业整顿等
监管力度与措施
政府监管:加强环境监管力度,确保企业遵守环保法规 企业自律:企业应自觉遵守环保法规,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环境监督,共同维护生态环境 技术支持:加强环保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污染治理水平
国际合作:各国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分享经验和技术 交流平台:建立国际会议、研讨会和培训课程,促进信息交流和合作
研究进展:关注国际铜矿开采环境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如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
案例分析:分析国际上成功的铜矿开采环境问题治理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国际治理经验与技术交流
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环境 规划署、世界银行等,在 铜矿开采环境问题治理方 面的经验和技术交流。
治理措施:采用先进的 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 粉尘和废气的排放,加 强环境监测和治理。
水资源污染
铜矿开采过程中 产生的废水,含 有重金属离子和 化学物质,对水 质造成严重污染
废水渗入地下 水,导致地下 水水质恶化, 影响周边居民 的饮用水安全
废水排放到河流、 湖泊等水体中, 对水生生物造成 危害,破坏生态
土壤修复与保护
土壤修复技术: 包括物理、化 学和生物方法
土壤保护措施: 包括合理利用 土地、保护植 被、防止水土
流失等
法律法规:制 定相关法律法 规,规范铜矿

冬瓜山铜矿床岩爆浅析

冬瓜山铜矿床岩爆浅析

矿体 主要 由含铜 矽 卡岩 、 含铜 黄铁 矿 , 含铜磁 黄
铁矿 , 含铜蛇纹岩 、 含铜磁铁矿等构成。矿体构造简 单, 节理 裂 隙不发 育 , 岩性 坚硬 , 力学 强度 高 , 稳定 性 好 。矿体 的底盘 主要 由石 炭 系下统 高丽 山组 岩体 组
成, 包括 石英 长石 砂岩 、 砂岩 等 , 粉 岩体 比较 完整 , 节 理 裂隙 不发 育 。矿体 的顶 盘 主 要 由侵 入 岩 、 卡 岩 矽 类 岩体 和大理 岩组 成 。石英 闪 长岩是 矿 区 内主要 的
了节 理统 计 。
被调 查 的几 种 矿 岩 体 中 , 层 、 理 、 隙 均 不 断 节 裂 发育 , 大部 分节 理 倾 角 较 陡 , 绝 常无 充 填 物 , 分 节 部
理 中有方 解石 充填 。 2 3 基建 工 程 中岩 爆 记录 . 19 9 7年元 月 , 3 中段 盲措 施 井施 工 中 首 一7 0 m 次 出现弱 岩爆 现象 。 19 9 8年 9月 , 7 0m 中段 东石 门迎 头 , 一 9 以小 断
( )强 度 中等 的岩石 : 霞组 大理 岩 ; 2 栖
爆, 当时有 明显 的爆 裂 声 ( 石 为矽 卡岩 ) 历 时 2 岩 , 0 余 天 , 网支 护破 坏 , 分 钢 筋 网整 体 抛 出 , 杆 拔 锚 部 锚 出 , 距 4 相 0m为 石英 岩 。
19 9 9年 5月 , 8 5m水 仓施 工过 程 中 , 一 7 在巷 道
侵入 岩 , 以岩 墙 、 柱产 出 , 块 状 构 造 、 密坚 硬 、 岩 呈 致
面掘进 至 5 3线 , 成 巷 的 坑 道 顶 部发 生 破裂 , 时 在 当 采 取锚 网支 护 , 继续 向前 掘进 , 支护 段破 坏越 来越 但 严 重 , 分钢 筋 整体 抛 出 , 杆被 剪切 或是 拔 出 。该 部 锚

冬瓜山铜矿床合理开采工艺参数的优选_谢学斌

冬瓜山铜矿床合理开采工艺参数的优选_谢学斌

冬瓜山铜矿床合理开采工艺参数的优选谢学斌 潘长良 曹 平(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长沙410075) 冯 涛(湘潭工学院·411201) 摘 要 本文以能量释放率为优选目标,利用自行研制开发的能模拟分析计算开采后围岩能量释放率的三维有限元软件,对深埋有岩爆倾向的冬瓜山铜矿床开采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研究,为该矿床的开采设计推荐了较优的开采工艺参数。

文中使用的优化方法、所介绍的数值计算软件对深井矿床的开采和开采设计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充填料刚度 采场结构参数 优化 岩爆防治OPTIMIZATION OF MINING PARAMETERS FOR RATIONAL EXPLOITATION OF D ONGGUASHAN C OPPER ORE DEPOSITXie Xuebin Pan Changliang (Midsouth University 410075)Feng T ao(Xiangtan Engineering College 411201) Abstract :Dongguashan depo sit is the largest and deepest buried copper ore deposit found now in China .There is po tential danger of rock burst of the deposit w hen it is mined .T he paper describes a three -dimensio nal finite element softw are taking energy release ra te as optimization object .By means of this softw are ,the energ y release of w allrock can be simula ted and calculated when the deposit is mined ,thus the optimum parameters for mining can be determined .T he software and the calculation procedure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can be taken for reference by other operato rs when they make desig n of deep underg round mines .Keywo rds :Filling material stiffness ,Stope structure parame ters ,Optimizatio n ,Prevention of rock burst1 前 言铜陵冬瓜山铜矿床主矿体埋深800~1150m ,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埋藏最深、贮量最大的一个铜矿床,开采这样特大型的深埋有色金属矿床在我国尚属首次。

冬瓜山铜矿主要水文地质问题及防治措施

冬瓜山铜矿主要水文地质问题及防治措施

冬瓜山铜矿主要水文地质问题及防治措施摘要:冬瓜山铜矿位于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狮子山,是狮子山矿区的一座大型深埋矿床。

矿床埋藏深约1千米,含铜金属量近百万吨。

本文重点分析了矿区水文地质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矿山生产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冬瓜山铜矿;水文地质问题;防治措施1.矿区基本概况1.1自然地理条件矿区处于沿江低山丘陵地带,地势南高北低。

矿区内水系发育,大小沟谷纵横交错,水库池塘星罗棋布,水量较为充沛。

1.2含水层岩组矿区出露三叠系龙头山组、分水岭组、南陵湖组、塔山组、小凉亭组,钻孔揭露见二叠系大隆组、龙潭组、孤峰组、栖霞组和石炭系黄龙~船山组、泥盆系五通组,第四系厚度薄,岩浆岩发育,按岩层含水特征划分为5个含水岩组,分别为: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含水岩组,碳酸盐岩类夹碎屑岩类溶蚀裂隙含水岩组,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岩组、岩浆岩类裂隙含水岩组,富水程度见表1。

表1 含水层富水程度对比表1.3断裂构造矿区内构造破碎带较发育,以浅部为甚、向深部减弱。

区内见有较大破碎带3条,分别为阴涝~大冲破碎带、龙塘湖破碎带、铜塘冲破碎带,沟通了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强化了地下水径流。

破碎带特征见下表2。

表2矿区破碎带统计表中中1.4含水层(组)间的水力联系矿区内较大的水系(普济河、羊河)或水体均位于第四系极弱含水层之上,相互间无联系。

矿床内铜井冲溪底部第四系厚7~16m,局部基岩地下水位低于基岩顶面,两者之间无联系。

1.5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矿区浅层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岩溶水在山区获得大气降水的补给后,沿着地层倾斜与地形坡降方向径流,运动到合适的地形地貌、构造、岩溶等有利部位,少量岩溶水便以在泉的形式溢出地表。

大部分地下水进入第四系覆盖区向矿区外排泄,矿山疏干排水和深井开采形成区内地下水的人工排泄方式。

矿区深部栖霞组黄龙—船山组位于区域上巨厚层的志留系—泥盆系碎屑岩组成了隔水边界之上,复向斜中心埋深较大很好的阻隔了区域地下水通过复向斜两翼向矿区的补给,使得区域补给区地下水难以补给矿区,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以垂向运动为主,地下径流十分缓慢,无深层横向地下径流补给,浅层地下水通过极弱透水层(P2d~P1g)向下入渗成为深部的水源之一,但水量小。

冬瓜山铜矿开采技术

冬瓜山铜矿开采技术

1.矿山简况冬瓜山矿床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埋深最大的一个铜矿床。

矿床位于狮子山矿区,属安徽铜都铜业股份公司狮子山铜矿的深部矿体。

冬瓜山铜矿床共有铜、硫、铁矿体140多个,其中主矿体1个(编号为I),其储量占总储量的98.8%。

主矿体赋存于泥盆系上统五通组顶界和石炭系中上统层位中,位于青山背斜深部的轴部及两翼,属层控矽卡岩型大型铜矿床。

主矿体水平投影走向长18l0 m,最大宽度882m,最小宽度204m,平均宽度500 m,最大厚度100.67 m,最小厚度l.13 m,平均厚度34m,矿体走向NE35°~40°,矿体两翼分别向北西、南东倾斜,倾角最大可达30°~40°;矿体沿走向向北东侧伏,侧伏角l0°左右。

矿体埋藏较深,赋存于-690~-1007 m之间。

矿体直接顶板主要为大理岩,矿体底板主要为粉砂岩和石英闪长岩。

矿体主要为含铜磁铁矿、含铜蛇纹石和含铜矽卡岩。

主矿体乎均含铜1.0l%,含硫19 .7%,含金O.29 g /t。

矿山设计年生产能力300万t,选用的采矿方法为“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冬瓜山1#矿体是冬瓜山矿床的主矿体,其储量占总储量的98%。

主矿体位于青山背斜的轴部,赋存于石炭系黄龙——船山组层位中,受层位控制,呈似层状产出,产状与背斜形态吻合。

矿体中部厚大、沿两翼及走向向外逐渐变薄并尖灭。

矿体走向NE35°,倾向随围岩产状分别向北西、南东倾斜,倾角缓,倾角平均20°,最大可达30°~35°。

矿体沿走向向北东侧伏,侧伏角100°左右。

矿体埋藏较深,赋存于-682~-1 000m之间。

矿体所处地段地应力高,-910m原岩应力测试点最大=38.1MPa,大于20MPa,地应力系数K>0.2,属高应力区。

矿床分布范主应力δ1围广,水平走向长度1810m,最大宽度882m,最小宽度204m。

开发冬瓜山铜矿资源选矿原则方案探讨

开发冬瓜山铜矿资源选矿原则方案探讨

开发冬瓜山铜矿资源选矿原则方案探讨
吴熙群;李成必;罗琳;吴沛然
【期刊名称】《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年(卷),期】2003(000)005
【摘要】冬瓜山铜矿石与冬瓜山和狮子山混合铜矿石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冬瓜山铜矿石可以与狮子山铜矿石混合进行处理.首先采用选择性起泡剂BC浮出以滑石和蛇纹石为主的易浮脉石;然后使用选择性捕收剂BJ进行铜部分优先浮选,使用丁基黄药+丁基铵黑药混合捕收剂强化铜硫混选;混合粗精矿再磨后应用BD1组合抑制剂进行铜硫分离;混选尾矿经磁选和强化浮选脱硫,获得合格铜精矿、硫精矿和铁精矿.所提供工艺为合理开发冬瓜山铜矿资源提供了可靠依据.
【总页数】6页(P1-6)
【作者】吴熙群;李成必;罗琳;吴沛然
【作者单位】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研究员,北京,100044;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952.1
【相关文献】
1.冬瓜山铜矿选矿工艺流程的探讨 [J], 夏菊芳
2.冬瓜山铜矿选矿工艺的技术改造与探讨 [J], 张德兴
3.西藏玉龙铜矿硫化矿资源开发利用原则方案探讨 [J], 吴熙群;李世伦;李成必;杨菊
4.西藏玉龙铜矿硫化矿资源开发利用原则方案探讨 [J], 吴熙群;李世伦;等
5.冬瓜山铜矿生产地质管理方案探讨 [J], 胡正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冬瓜山铜矿矿体厚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冬瓜山铜矿矿体厚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 ] 邹 陈. 5 变异 函数 对矿体 变化性 的指示及 其在 矿床勘探 网度
优 化 中 的应 用 [ . 南 大 学 ,0 0 D] 中 21. [ ] Tt ySR.P rm t o ai —n a eao y e J .E o o c 6 ie l yo ea m t m a l rt ntp [ ] cnmi s s t i
Sei lNo. 0 ra 51 0c o e . 01 tb r2 1




M 0DERN NI MI NG
总 第 50期 1 2 1年 1 0 1 0月 第 1 0期
冬 瓜 山铜 矿 矿体 厚 度 变化 规 律 及影 响 因素
胡新付
( 陵有 色金 属集 团股份有限公 司冬瓜 山铜矿 ) 铜
护 与 利 用 ,0 0 5 :-O 2 1 ( )7 1 .
型矿 床 的成 矿 空 间 J 4。在 靠 近 褶 皱 枢 纽 的虚 脱 部 位 , 间滑 动会 在 滑 动 面 产 状 变化 的地 方 形 成 滑 脱 层 空 间 j冬 瓜 山铜矿 矿 体 在 这个 枢 纽部 位 为 厚 大 矿 ,
3 5- 3 . 3 3 8
冬 瓜 山铜 矿 矿体 形 状 属 于 鞍状 , 矿体 位 于 背 主 斜 轴部 , 布 在大 理 岩 层 和 石英 岩 层 接 触 带 的矽 卡 分
岩层 中 。褶皱 变形 的 不整合 面 是典 型 的成矿 构造 条 件 , 深部 底 侵型 岩浆 上侵 的重 要通 道 , 是 也是 矽卡 岩
2 1 构 造 作用 .

( ) 矿 体 走 向上 的变 化 比倾 向上 的变 化 小 , 3主 地 质构 造作 用 是影 响矿 体形 态 的最 主要 因素 。

冬瓜山铜矿深孔爆破振动衰减规律分析

冬瓜山铜矿深孔爆破振动衰减规律分析

其主要参 数有 : 峰值 振 速 、 用 时 间 、 作 主频及 爆 源距
测点 的距 离 。 采用 萨 氏公 式 , 分别 对深 孔爆 破 振动 速度选 取

也 是影响矿 山安全 生 产 的重 大 隐患之 一 。 由于
该矿 目前单次爆 破段 药 量 大 , 破 产生 的振动 可 能 爆 对采准 工程 和 地 表 建筑 物 的稳 定 性 造 成破 坏性 影 响, 带来 了很大 的安 全 隐患 , 因此研究 爆破振 动对采
I S 6 1—2 0 S N 17 9o CN 3 — 1 47 4 3 /TD
采矿技术
第1 0卷
第 2期
21 00年 3月
Ma.2 1 r O0
M ii g T c noo y,Vo.1 No 2 nn e h lg 1 0, .
冬 瓜 山 铜 矿 深 孑 爆 破 振 动 衰 减 规 律 分 析 L
, ) R
图 1 — 6 顶 板 束 状 孔 爆破 振 动 速 度 70 m
V =K 9 / = “ ( 了 R)
() 1
3 25 . 2 一
式 中 : 为介 质 质点 振 动速 度 ,m s Q为最 大 段药 c/; 量 , g 为爆 心距 , 指爆破 点到测 点的距 离 ; k; m, K为

— —

— — 3
— — 2


25 .


I n(
, ) R
图5
—85m 边 帮 爆 破 振 动 主 频 2
1 . 5三

3 结 论
质 点爆 破 振 动速 度 受 到各 种 因素 的制 约 , 与爆

控矿构造分析在冬瓜山铜矿生产探矿中的应用

控矿构造分析在冬瓜山铜矿生产探矿中的应用
冬 瓜 山铜矿 床矿 体 中 的铜 物 质 主 要 来 自于岩 浆 热 液, 硫物 质部 分来 自于 c +地层 , 部分 来 自于岩 体 。 岩 浆热液 携带来 的铜 和部 分 硫 物质 , 北 北东 向构 在 造应 力场 驱动力作 用 下 , 矿液 上 升 , 层 提供地 C +地
见到 黄铁矿 、 磁黄铁 矿 、 铁矿 、 菱 硬石 膏 、 方解石 等矿 物 的组 合 。在 矿体 的下部 ,纹 岩矿石 , 中是 一 其 个个 微小 的褶皱 , 在局 部 D W地层 顶部 发 育有 厚 约
边 部及遗 漏小矿 体 。 2 1 边部 矿体 .
冬瓜 山铜矿床 位于扬 子准地 台东北 部下扬 子 台
坳 繁 昌 ~贵池断褶 束带 中部 。矿 区处 于铜陵 市沙滩
角东 西 向构造 岩浆 带与顺 安大通 复 向斜 次一级褶 皱 青 山背斜复合 部位 , 化 发育 在 该 背斜 核 部 和南 东 矿
工的 3 4 8- 8线及 6 7 0~ l线探 矿及 青 山岩体 南 东侧 的找 矿 建议 , 得 了良好效 果。 取 关键 词 : 冬瓜 山 ; 矿条件 ; 成 构造 分析 ; 边部 ; 生产探矿 ; 立纵剖 面 系统 独
中图分 类号 :D16 T 6
文 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6 46 8 ( 0 0 0 - 8 - 17 -0 2 2 1 )40 20 0 3 冬 瓜 山铜 矿床 矿体 地 质相 对 简单 , 宽缓 背 斜 呈 形态 向 N E 向倾 伏 。 主矿 体 长 18 0 宽 2 0— N 1 m, 0 8 0 平 均厚度 3 m, 存标 高 … 8 0 m, 2 赋 60 90 8 m。金 属矿 物主要 有磁 黄铁矿 、 黄铁 矿 、 黄铜 矿 、 矿等 ; 磁铁 脉石 矿 物 有 石榴 石 、 辉 石 、 纹 石 、 石 、 石 膏 透 蛇 滑 硬 等 。主要 矿 石 类 型 为 含 铜 磁 黄 铁 矿 石 和 含 铜 蛇 纹 岩 。矿体 中部 比较稳 定 , 于探清 。此次 重点 为头 、 易

深井巷道变形破坏形式与安全支护技术研究的探讨

深井巷道变形破坏形式与安全支护技术研究的探讨

tig o h hrc O sp a n m , iigo e a , n go a daq i ode et w i hnsf m w i kl m, ea t g a b m nn fa w y mii r da ur ago f c, h h r co O r i j l n n fo n c e c
n u dm ae n.Ia oit d c s i r co o s sry gac os sr n c o e da co i ea a gmet t s r u e v s a hr l , pai n hr, pa ga hr t a h r q n n l no dee n pe n i y n n sn n
(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湖南 摘 长沙 4 0 8 ) 10 3
要: 冬瓜山铜矿是典 型的千米深井矿山 , 深井具有高应力 、 存在 岩爆 倾 向的特点 。根据 采切工程 的性质 、 岩石
物理力学试 验、 服务时间及矿岩的破碎程度 , 总结了冬瓜 山矿 井巷道工程变形破 坏的一般规律 。对影 响冬瓜 山深 井巷道变形破坏形式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地质构造条件 、 技术 及管理等方面进行 了深入的分析 , 对凿 岩硐 室、 隔离矿 柱、 出矿巷道 、 出矿进路等主要回采作业地点中已出现的变形破坏情况 , 采用了不同的锚 杆、 喷锚 、 喷锚 网 +锚索联
DI CUS s S ABOUT LANE AY s O noN W DI T oF DESI RoY S 1E ’ TY .
D I I . D S C I U P rN T C I E R S A H D PWE . AN E UR I S P o I G E HN QU E E RC I rY
c sigd ge f ok ism ai scm o l f ae a r et f o gu h nC p e n . r hn ereo c .t u m r e o m nr e o w ypo c o D ng a a o p r e a r z us l n j s Mi

微震监测技术在冬瓜山铜矿地压灾害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微震监测技术在冬瓜山铜矿地压灾害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微震监测技术在冬瓜山铜矿地压灾害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刘翔;张君;杨素俊
【期刊名称】《现代矿业》
【年(卷),期】2024(40)4
【摘要】冬瓜山铜矿井下岩爆灾害突出,特别是在回采矿柱时极易诱发顶板冒落,给矿山的地压灾害安全管理工作带来挑战。

结合冬瓜山铜矿岩爆灾害特征,选定监测区域开展微震监测系统台网设计,提出了基于三维可视化模型空间分区定量化分析岩爆灾害活动的方法。

通过对微震数据的时空分布特点、微震事件活动与生产活动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到了岩爆灾害控制的有效措施,如调整作业面绕开应力集中区域,优化爆破参数降低对围岩的扰动,及时充填以及提前对危险区域加强支护措施等。

通过微震监测技术可以及时掌握岩爆灾害状况,进而为地压灾害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总页数】4页(P170-173)
【作者】刘翔;张君;杨素俊
【作者单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冬瓜山铜矿;长沙施玛特迈科技有限公司;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3
【相关文献】
1.冬瓜山铜矿微震监测系统建立及应用研究
2.冬瓜山铜矿微震监测系统及其应用研究
3.微震监测系统在冬瓜山铜矿的应用
4.阿舍勒铜矿微震监测地压灾害预测研究
5.微震监测技术在冬瓜山铜矿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冬瓜山铜矿床构造控矿分析及探矿实例

冬瓜山铜矿床构造控矿分析及探矿实例

冬瓜山铜矿床构造控矿分析及探矿实例本文对冬瓜山铜矿床的主要成矿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着重分析了地质构造对矿体的控制作用,得出矿体的产出大部分严格受层间滑脱构造控制的结论。

根据实际探矿效果,对60线以北详查地段利用坑内钻探矿提出建议。

标签:冬瓜山铜矿控矿因素构造坑内钻探矿0引言冬瓜山铜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东北部下扬子台坳繁昌~贵池断褶束带中部,顺安~大通复向斜次一级褶皱青山背斜的北东段。

矿区地块处于不同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由于多期次构造运动,使得区内长江两岸古生代与新生代的地层产生了一系列浅状褶皱和断裂带。

西北侧为位于长江北岸,北东向展布的下扬子断裂带;北部为东西向展布的铜陵~南陵隐伏深断裂;南侧为木镇~南陵断陷盆地。

区内出露地层有下、中三叠统,深部经工程揭露可见了上泥盆统~上二叠统。

冬瓜山矿床为一大型矿床,金属量93.7万t,平均品位1.01%,平均含硫为20.11%,平均含金0.33g/t目前,该矿床南段48线~58线已进入全面回采阶段,58~60线也控制到B级,控制网度为50×50米。

冬瓜山铜矿床成矿控制因素分析如下:1沉积地层对铜矿化的控制作用冬瓜山铜矿床主要赋矿层位C2+3对成矿控制作用主要有:存在原始沉积层、有易被交代成矿的岩性和有利的岩性组合等三个方面。

原始沉积层主要是中石炭纪沉积初期沉积的黄龙组下部白云岩段中所夹的1~3层胶状黄铁矿层。

胶状黄铁矿具草莓状、团状结构,与白云岩相间组成层纹状构造。

造岩矿物Q型聚类分析,胶状黄铁矿与同钻孔中的白云岩共群,也与远离岩体不含矿地层中的白云岩共群,其相关系数达到90%。

表明胶状黄铁矿与白云岩为同时沉积。

矿床内见有被交代残留的层纹状胶状黄铁矿,并出现硬石膏及少量菱铁矿,胶状黄铁矿是硫铁矿的矿坯层。

对铜矿体而言,则起到重要的沉淀剂或催化剂作用,促使岩浆后期的含铜热液交代而形成重要的铜矿体。

碳酸盐岩是有利的成矿围岩,本矿区内白云岩、硬石膏层等蒸发岩比碳酸盐岩更为有利。

矿山企业成本管理的难点及对策——以冬瓜山铜矿为例

矿山企业成本管理的难点及对策——以冬瓜山铜矿为例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提升盈利能力为原则,围绕矿山企业年度方针目标,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推行创新管理,挖潜降耗活动,不断加大考核力度,强化精细化管理,齐心协力,积极作为,充分调动全体职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深挖生产潜能,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矿山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冬瓜山铜矿案例分析(一)冬瓜山铜矿简介冬瓜山铜矿是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一座采选联合骨干矿山,是国有上市公司的二级单位。

矿山采用地下开采方式,生产规模为日采选矿石1.3万吨。

矿床赋存在地下690米至地下1070米之间,是国内开采最深的矿山之一。

采、选设备具有大型、高效、无轨化的特性;生产工艺、选矿工艺流程以及选矿控制系统等均采用国内、国际先进技术。

2017-2019年,冬瓜山铜矿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完成较好。

其中,营业收入稳定在15亿元左右;利润总额在4亿元以上;铜精矿含铜产量保持在3.2万吨;根据原矿性质变化,及时对选矿进行技术攻关,提质增产增效,高硫铁产量由61万吨提高到76万吨;但近三年安全、环保设施投入增加,运行费用上升以及井下充填用水泥价格上涨影响,采选成本略有上升。

(二)冬瓜山铜矿成本管理的难点冬瓜山铜矿的生产对象是地下资源的开采,在生产过程中,随着资源的不断减少,开采难度的逐渐增大,产品的单位成本不降反增。

同时,资源开采还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矿山企业在批准的矿区范围内进行勘查活动,应当承担矿山地【摘 要】企业成本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环节,要从细节入手、全员参与,加强过程管控的精细化管理。

矿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矿山企业只能依靠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本文结合冬瓜山铜矿的案例,分析了矿山企业成本管理的难点,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解决对策,围绕矿山企业年度方针目标,大力推行精细化创新管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矿山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安徽铜陵冬瓜山大型铜矿:海底-喷流沉积与矽卡岩化叠加复合过程

安徽铜陵冬瓜山大型铜矿:海底-喷流沉积与矽卡岩化叠加复合过程

来自于海水硫酸盐的生物还原 & 热变质 的 晶 质 黄 铁 矿 $ 硫同位素组成随结晶程度和颗粒大小的增加而升高" 平均
E " $ 暗示热液 J 可 能 部 分 来 自 矽 卡 岩 岩 浆 热 液 系 统(冬 瓜 山 矿 床 的 矿 化 结 构) 矿体形 "+ "i !+ Ei !+ Fi # ; " J!
侯增谦D 杨竹森% 吕庆田% 曾普胜% 谢玉玲E 蒙义峰% 田世洪% 徐文艺% 李红阳" 姜章平! 王训成! 姚孝德!
内容提要 冬瓜山铜矿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 陵 矿 集 区 内 的 一 个 大 型 铜 矿 ( 该 矿 床 被 惯 称 为 矽 卡 岩 型 矿 床 $ 但具明显的层控特征 ( 主矿体呈层状 ) 似层状 $ 赋存于 上 石 炭 统 碳 酸 盐 建 造 与 下 伏 上 泥 盆 统 砂 岩 建 造 的 接 触 带 附 近$ 主 要 由 一 系 列 层 控 块 状 含 铜 硫 化 物 透 镜 体) 含铜矽卡岩透镜体) 磁铁矿矿囊以及层状含铜黄铁矿 蛇纹石矿席 ; 组成 ( 主矿体的底部为根植于上泥盆统砂岩建造内的层控脉 状 网脉状矿$ 下部为层状含铜黄铁矿 Y 蛇纹石矿席$ ; 主体为块状含铜硫化物透镜体与上覆硬石膏层构成的三个硫 化 物 硫酸盐韵律单元(该+ 双层结构, 特征总体类似 ; 于 hL 但矿石结构构造表明 $ 这些硫化物 硫酸盐沉积均不同程度地遭受了后期热液 变质作 J和 J Z Q Z R 型矿床 $ ; ; 用叠加改造 ( 层控含铜矽卡岩通常发育于块状含铜硫化物透镜体之上 $ 小型磁铁 矿 矿 体 或 矿 囊 通 常 围 绕 陡 倾 的 闪 长岩株零星分布 ( 这两类矿化均与燕山期岩浆活动 " 约D # 和石英二长闪长岩株侵位密切相关(矿区可见两 E F L # 种蚀变作用 ! 石英 绢云母蚀变与矽卡岩蚀变 ( 前者在下盘砂岩中形成似整合蚀变带 $ 包裹层控网脉状矿 $ 其成因可 ; 闪长岩侵位引起 $ 形成两类矽卡岩 $ 其中 $ 镁质矽卡岩发育在 层 状 含 铜 黄 铁 矿 蛇纹石矿席$ 钙质矽卡岩形成层控含 ;

冬瓜山矿床深部开采岩层控制的措施

冬瓜山矿床深部开采岩层控制的措施

于生产组织 , 确定沿矿体走向划分盘 区, 相邻盘 区间
留有隔离矿柱。盘区内采场按照隔一采一的顺序 , 分矿房 、 矿柱两步骤回采。 () 2 工程位置确定。岩爆和地压研究结果认为 ,
序, 先回采盘区中厚矿体大采场 , 回采小采场 。 后 () 3 同一采场 回采 。由中间向两侧推进 , 当局部 采场不完整、 长度较短时可由一端向另一端推进。
3 岩 层控 制措 施
冬瓜山矿床是一个埋深超过 1 0m、 0 矿石储量 0
近1 t设计年产铜矿石 30万 t 亿 、 3 的特大型地 下矽 卡岩型铜矿床 , 矿床赋存于青 山背斜轴部的石 炭系 黄龙组至船山组层位 中, 呈似层状产出, 产状与围岩

致, 与背斜形态相吻合。矿体走 向 N 。 4 。 E3 - 0 , 5
冬瓜 山矿床深部开采岩层控制 的措施
孟稳权
( 冬瓜 山铜 矿 )

要: 冬瓜 山铜矿是 目前 国内深井开采中矿体埋藏最深的深井矿 山。文 中结合冬瓜 山矿床
开采技术条件 , 简要论述了冬瓜山矿床深部开采岩层控制的措施 。
关键 词 : 深部 开采 ; 岩层 控制 ; 途径
中图分类号 : D 2 . T 35 3 1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性和岩爆发生 的应 力条件分析 , 以及冬瓜山基建期 发生多起岩爆的实际情况推断 , 冬瓜山矿床在深部 开采中将受到岩爆威胁。矿体底部的含铜蛇纹石强 度较低 , 且遇水膨胀 , 容易氧化, 整体稳定性较差。 因而 , 解决好冬瓜 山矿床深部开采 中的岩层控制问 题, 对实现冬瓜山矿床安全 、 高效 、 高强度 和低成本 开采 , 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用的结果是 : 开拓和采准巷道随开采深度增加 , 其 破坏的现象加剧 ; 各类矿柱随开采深度增加 , 失稳现

冬瓜山铜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底部结构选择及优化_孟稳权

冬瓜山铜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底部结构选择及优化_孟稳权
堑沟巷道位置的优化 , 在保障作业安全的前提 下 , 既要使得其决定的出矿进路的长度满足铲运机 高效运行的要求 , 又要使得矿石运输功最小 、矿石损 失率和贫化率最低 、巷道掘进 量最少 、充填成本最 低。
图 2 底部结构方案 2 Fig.2 Seco nd scheme of bo ttom tex ture
1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冬瓜山矿床位于安徽省铜陵市狮子山矿区 , 赋 存于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的主要矿山 ———原狮 子山铜矿的深部 , 矿石储量近 1 亿 t , 是一个设计年 产铜矿石 330 万 t 的特大型矽卡岩型铜矿床 。 占总 储量 98.8 %的 1#主矿体位于青山背斜的轴部 , 赋 存于石炭系黄龙组至船山组层位中 , 呈似层状产出 。 矿体产状与围岩一致 , 与背斜形态相吻合 。 矿体走 向 N E35°~ 40°;矿体两翼分别向北西 、南东倾斜 , 中 部倾角较缓 , 而西北及 东南边部较陡 , 最大倾 角达
ABSTRACT :In the light of mi ning conditions and selected mining method , comparison betw een two bot tom textures , plane and t rench bot toms , is carried out and sele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trench bott om are made.I t is indicated that t he t rench bott om w ith long and broken-line access drift s and fo r two co-side stopes is suit able for mining the orebodies in Dongguashan M ine.T he selected bo ttom tex ture has a lo t of obvious advantages , thus ensuring t he saf et y and low cost in hig h-eff icient mining. KEY WORDS :M ining method ;Open stoping ;Delayed filling ;Bot tom text ure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主井突水及治水措施_徐京苑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主井突水及治水措施_徐京苑

第11卷 第2期2000年6月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T he Chinese Jour nal o f Geo log ical Haza rd and Co nt rolV o l.11 No.2Jun.2000收稿日期:1999-06-05;修回日期:1999-10-10作者简介:徐京苑(1957—),男,理学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矿山防治水设计工作.文章编号:1003-8035(2000)02-0070-04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主井突水及治水措施徐京苑1,冯胜利2(1.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北京 100038; 2.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狮子山铜矿,安徽铜陵 244000)摘要:本文阐述了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主井大突水的情况及发生的地质背景,分析了淹井的原因,介绍了突水的治理过程及其经验和教训,指出了主井下部掘进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突水;注浆;冬瓜山铜矿主井中图分类号:X43文献标识码:B1 前言安徽铜陵冬瓜山主井是目前国内金属矿山中一次性开挖最深的竖井之一。

井深掘进到接近1000m 时发生了特大突水造成淹井。

淹井使竖井建设进度推迟4a多,其间为维护和治水所花费的直接和间接费用、花费的时间都差不多够另凿一条类似规模的竖井。

突水事故给冬瓜山铜矿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但从另一方面看,特大突水灾害的治理也为今后类似工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认真分析造成突水的原因,总结治水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今后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以及出现类似灾害时的治理等都具有实际意义。

冬瓜山主井井口标高+95m,原设计井深1149m (后改为1120m),井底标高-1054m(后改为-1025m)。

井筒毛断面直径6.6m,净直径5.6m。

采用C25现浇混凝土支护,支护厚度0.5m。

1990年6月竖井动工下掘,至1994年9月29日掘至井深994m (-899m)突水。

1994年9月29日21时30分,竖井掘进放炮后突水。

最初40min井下水面上涨30m,推算初期流量达1285m3/h,涌水水温39.5℃。

矿山支护技术

矿山支护技术

第十章深井采矿巷道的支护技术在高地应力作用下,巷道开挖后扰动岩石介质,岩体原有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岩体中的应力重新分布,将使巷道围岩发生变形甚至破坏。

因此,冬瓜山矿高地应力条件下采矿巷道的围岩稳定控制及支护技术是保证矿山经济、安全开采的关键问题之一。

深井高应力条件下硬岩巷道支护问题,特别是有岩爆倾向的硬岩巷道支护问题,目前国内的研究不多。

高应力条件下有岩爆危险巷道的支护技术研究是冬瓜山矿岩爆防治与控制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保证采矿作业的安全,结合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课题的需要,冬瓜山铜矿首次在国内系统地进行了高应力条件下有岩爆危险硬岩巷道的支护技术研究,对采矿巷道岩爆破坏特点、破坏机制和破坏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初步形成了系统的的高应力条件下硬岩采矿巷道的支护理论和技术。

针对冬瓜山铜矿采矿巷道不同的赋存地质条件、不同的服务功能与服务期限,以及预测的可能破坏模式,提出了不同的支护策略和与其相适应的支护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采矿巷道的局部冒落现象,确保了矿床采准系统与备采矿量的快速形成,以及回采作业的安全,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0.1硬岩矿山有岩爆倾向岩层中的巷道支护技术10.1.1国外硬岩矿山岩爆倾向巷道支护概述10.1.1.1国外硬岩矿山岩爆倾向巷道支护方法对于高应力有岩爆倾向条件下的巷道支护,由于具有动力破坏的特点,因而不能完全采用常规的巷道静态破坏条件下的支护经验。

国外的深井硬岩矿山在岩爆巷道支护方面研究起步较早,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有代表性的国家有南非、前苏联、加拿大、美国、智利等国,这些国家有岩爆倾向条件下巷道支护技术简介如下。

在前苏联,有岩爆倾向的矿山目前开采深度一般在700 m~1 500 m 左右,岩爆灾害程度为弱岩爆和中等强度岩爆。

有岩爆倾向的巷道支护方式有改进的普通锚喷支护、喷射钢纤维支护、柔性钢支架支护、锚喷网+柔性钢支架联合支护等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瓜山铜矿岩层破坏的地质因素及控制措施*胡新付1,唐礼忠2,汪令辉1,2(1.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冬瓜山铜矿,安徽铜陵市44031;2.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摘要:针对冬瓜山铜矿深部开采,从地质特征与采矿方法、工程布置和回采工艺之间的关系论证合理的采矿设计;针对开采中揭露的岩体地压现象,分析采区构造型岩体破坏和应力型岩体破坏特征。

研究表明,在开采设计中地质因素与采矿的合理关系是岩体稳固性控制的有效措施;顶板主要为构造型破坏而底板主要为应力型破坏,较大规模构造型破坏呈局部性特征,采取针对性支护方式可有效控制;矿柱是危险性地震和岩爆的区域,需快速回采和及时充填。

研究结果对该矿安全生产起到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深井开采;岩爆;岩层控制;喷锚支护;充填采矿中图分类号:TD8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63(2011)03-0023-05Ge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Rock Failure and Its Control Measures in Dongguashan Copper MineHU Xinfu1,TANG Lizhong2,WANG Linghui1,2(1.Dongguashan Copper Mine of Tongling Nonferrous Metal Group,Tongling,Anhui244031,China;2.School ofResources and Safety Engineering,Central South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3,China)Abstract:For the deep mining of Dongguashan Copper Mine,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ge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ining method,layout of mining works and process of extraction were analyzed in terms of stress state and rock stability control,on that basis of these,the rationality of mining design was demonstrated.According to the phenomena of rock failure in the mining area,the two kinds of rock failure caused by geologic structure and ground stress were research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a-son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ologic factors and mining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of the rock stability control;rock failure caused by rock structure is basically in the roof,rock failure by stress is mainly in the floor;large-size rock failure caused by structure locally occurs and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pertinent sup-ports;the pillars are locations where hazardous seismicities and rock bursts occur;therefore,the fast stoping and backfill are very important.The results of research have played a good role in pro-duction safety for the mine.Key Words:Deep mining,Rock burst,Strata control,Shotcrete -anchorage-network supporting,Stoping and filling mining0引言随着我国浅部矿产资源逐渐枯竭,深部矿山开采已逐渐成为矿产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

深部矿山开采面临着与浅部开采显著不同的地质条件。

现有研究表明,深部矿床开采面临的主要灾害是岩层发生大规模破坏和突发性的动态破坏即岩爆[1,2]。

而矿山岩爆发生类型主要取决于矿山地质状况、开采方法和工艺过程[3]。

从地质与采矿共同作用角度开展深井开采岩层破坏与岩爆机理及其控制研究是我国深井开采急需进行的重大理论与技术课题[1,4]。

冬瓜山铜矿是我国大型深埋铜矿床,2005年投产,2007年达产,在开采设计阶段便进行了以岩爆控制为目的的采矿方法和开采顺序及参数优化研究,开采几年来,揭露了大量岩体应力活动和破坏现象。

本文针对矿区地质条件对采区岩体应力变形活动的作用及其控制,论证合理的采矿方法、工程结构布置和开采工艺过程;针对现已揭露的采区地压现象,分析岩体破坏机理和控制措施,研究结果为该矿岩层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我国深部开采的岩层控制提供了有益的分析思路。

1冬瓜山铜矿地质特征冬瓜山铜矿床为我国大型深埋铜矿床,矿体赋标高为-680 -1000m,主要矿体距地表1000m 以下。

矿体走向长1820m,水平投影宽度204 882 m,最大厚度为85m,一般厚度为30 50m。

矿体ISSN1005-2763 CN43-1215/TD 矿业研究与开发第31卷第3期MINING R&D,Vol.31,No.32011年6月Jun.2011*收稿日期:2011-02-10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0CB732004).作者简介:胡新付(1964-),男,安徽太和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矿山地质及地质灾害控制,Email:skhgb@cn.。

位于青山背斜轴部,严格受层位控制,呈不完整的马鞍状,以似层状产出,其产状与围岩一致,与背斜形态相吻合。

矿体走向北东35ʎ,倾向随围岩产状分别向北西和南东倾斜,倾角一般约为20ʎ,最大倾角为30ʎ 35ʎ,矿体赋存位置如图1所示。

矿体主要由含铜矽卡岩和含铜蛇纹岩等构成。

矿体底盘直接围岩为石炭系下统高丽山组岩石和石英闪长岩,以角岩化粉砂岩为主;矿体直接顶盘岩石为黄龙组大理岩,上部为栖霞组大理岩等岩石(见图2)。

图1冬瓜山铜矿床赋存位置图2典型剖面示意(58线)1—石炭系岩石及石英闪长岩2—矽卡岩3—矿体4—黄龙组大理岩5—栖霞组大理岩6—孤峰组岩石7—龙潭组岩石8—大隆组岩石9—殷坑组岩石10—闪长玢岩控制冬瓜山矿床的主要构造是青山背斜,成矿前的断裂主要有近南北向、近东西向和北东向3组;成矿后断裂主要以北西-北西西向为主,次为近东西及北东向3组破碎带。

断裂带倾角均大于70ʎ,延伸不大,对主矿体无明显的破坏作用。

对矿体及其下盘岩层进行构造调查表明,矿体及其主下盘岩层均发育一组主节理、一组次节理和少量零星节理,绝大部分节理倾角较陡,常无充填物,部分节理中有方解石充填,断层、节理、裂隙均不发育,岩石属块状裂隙-大块状岩体,但是局部位置存在连续性较大的节理和小规模的断层对岩层的切割程度较大。

-730m 水平进行了原岩应力测量,最大主应力方向集中在NE SW 方向,与矿体走向大体一致,而且近似水平,最大值为30 38MPa ;原岩应力的铅垂方向分量为9 16MPa 。

测点深度埋深大约900m ,上覆岩层平均容重约2.7kg /cm 3,该深度岩层自重应力为24.3MPa ,因此,原岩应力垂直分量小于上覆岩体自重引起的应力,主要受地质构造控制。

2矿山设计中的地质因素与岩层控制措施2.1岩体破坏形式与采矿方法选择对矿体及上下盘岩体取样进行室内岩石力学试验,测得岩石的力学参数见表1。

可见,矿体主要岩石矽卡岩和下盘石英闪长岩岩性坚硬,矿体矽卡岩下部的次要含矿岩石色纹岩强度较小,岩性较弱,矿体上盘大理岩为中等硬度。

对岩石进行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加卸载试验,得到岩石剩余能量指数见表2,根据文献[5],大理岩的破坏倾向表现为稳定破坏形式,矿体具有中等岩爆倾向,下盘石英闪长岩具有较强岩爆倾向。

由于色纹岩的弹性模量和强度均小于大理岩,可以推测其也无岩爆倾向。

因此,冬瓜山铜矿地压灾害将主要表现为高应力作用下的大规模岩层破坏或不同规模的岩爆。

表1岩石力学参数表2岩石剩余能量指数矿山开采中的岩体破坏与岩石破坏形式的倾向性有关,同时也决定于岩层受到的应力活动状态。

冬瓜山铜矿矿体呈缓倾斜赋存、分布范围大,随开采规模的扩大,开采活动将引起采区大规模应力重新分布和变形破坏,因此需要及时阻止围岩变形累积和应力迭加,消除大规模岩层破坏和岩爆的产生条件。

根据国内外深井开采矿山经验,充填采矿法是控制和预防大规模岩层破坏与岩爆的一种有效采矿方法[6],空场采矿嗣后充填法不仅可消除或减轻产生大规模岩层破坏和岩爆的条件,并有利于保证矿石回采率。

42矿业研究与开发2011,31(3)2.2矿体赋存状态与工程结构布置由于矿体呈缓倾斜赋存,在水平面上分布范围大,可将采区划分为盘区,将盘区再划分为采场,可以在采区内不同盘区和不同采场进行回采工作(见图3)。

采区回采分3步进行,先采矿房,回采结束后对采场进行胶结充填;后采矿柱,回采结束后用尾砂充填。

在相邻盘区采场回采充填结束后,回采盘区隔离矿柱。

第一步骤回采后形成临时矿柱和胶结充填形成的人工矿柱,因此,采区岩体变形得到有效控制,制约了应力迁移活动,应力集中程度降低,有利于岩层稳固性控制。

2.3原岩应力场与工程结构布置在冬瓜山铜矿采区,最大原岩应力σ1为沿矿体走向的水平应力,中间主应力σ2和最小主应力σ3为垂直应力和另一个水平应力。

根据岩石力学原理,采空区围岩应力重新分布由边界条件决定,应力重分布强度与边界应力大小呈正相关性[7]。

因此,在讨论二维问题的巷道问题时,如单从围岩应力分布的合理性和有利于围岩稳固性要求来看,巷道合理的布置方式是使其走向与最大原岩应力方向平行。

此时,围岩中的应力分布较均匀,应力集中较小。

因此,采空区长度方向应与原岩最大主应力方向平行,冬瓜山铜矿采场和盘区布置方式水平投影见图3。

图3最大原岩应力方向与盘区和采场间的关系图3还表示了1 5号盘区及采场布置与原岩应力场关系,沿矿体走向划分盘区,盘区宽度为100m ,长度为矿体倾向方向长度;盘区之间预留20m 宽隔离矿柱;盘区内的采场沿矿体走向布置,其宽度为18m ,长为78 80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