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手工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基本素养和创造力,使其能够在学前教育中有效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二、课程内容1. 美术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线条、形状等美术基本概念的教学;2. 创作技巧:教授幼儿使用不同的绘画和造型材料,如颜料、纸张、黏土等,培养其使用这些材料进行创作的技巧和想象力;3. 艺术欣赏:通过观看和分析经典艺术作品,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品味;4. 手工制作:教授幼儿使用简单的手工技巧,如剪纸、折纸等,增强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5. 美术活动:组织幼儿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如画展、手工比赛等,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通过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的过程,引导幼儿研究和模仿;2. 个性化教学:针对幼儿的兴趣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美术教学内容和活动;3. 激发想象力:通过启发性问题、故事情节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 创设艺术环境:创造艺术氛围和环境,如美术角、展示墙等,激发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和热情;5. 合作研究:组织幼儿进行合作绘画、合作手工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评价方法1. 平时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注意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2. 作品展示:展示幼儿的绘画和手工作品,评价其创造性和表达能力;3. 反思记录:记录幼儿在课后对艺术活动的反思和感悟,评价其对艺术的理解和体验。

五、教材参考1. 《幼儿美术教学指导》2. 《幼儿美术教育手册》3. 《幼儿美术创作作品集》以上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旨在指导学生合理开展美术教学,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幼儿园手工创意课程教学大纲 幼儿园手工课程

幼儿园手工创意课程教学大纲 幼儿园手工课程

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幼儿园手工创意课程1.2 课程目标:通过手工创意课程的教学,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丰富幼儿的想象世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3 课程对象:幼儿园各班级的学生二、课程内容2.1 素材准备:老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各种手工制作所需的素材,包括纸张、颜料、贴纸、剪刀、胶水等。

2.2 活动形式:课程以小班教学为主,通过集体活动、小组讨论、个人参与等不同形式进行。

2.3 课程安排:每周安排一次手工创意课程,每次课程时间为1-2小时。

三、课程开展方式3.1 游戏引入:课程开始时,老师可通过一些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入主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2 示范教学:老师在课程中为幼儿进行手工制作的示范教学,讲解制作步骤和技巧。

3.3 互动参与:鼓励幼儿在制作过程中自由发挥,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

3.4 作品展示:在课程结束时,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简单的评价和共享。

四、课程评估4.1 学生评价:老师可通过观察幼儿的制作过程和作品展示,给予简单的评价和鼓励。

4.2 家长评价:定期邀请家长参观手工作品展览,听取家长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支持5.1 教学场地:确保每个班级都有专门的手工制作活动场地,保证幼儿的制作环境安全舒适。

5.2 教学器材:学校需要配备各类手工制作所需的器材和工具,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5.3 教师队伍:学校需要有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和热儿教育的教师队伍,保障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六、课程效果6.1 学生表现:通过手工创意课程的教学,观察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等方面的提高情况。

6.2 作品展示:学校定期举办手工作品展览,展示幼儿们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幼儿的创意和想象力。

七、课程改进7.1 定期评估:学校需要定期对手工创意课程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7.2 教师培训:组织相应的教师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手工制作水平和教学能力,让课程更具有效性。

2024版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2024版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2024版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

3. 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绘画和造型技能。

4.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对传统和现代艺术的理解。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技巧。

二、课程内容1. 艺术基础知识:学习绘画、色彩、造型等基本艺术知识。

2. 创意表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创意。

3. 传统文化艺术欣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如国画、剪纸等,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欣赏。

4. 现代艺术欣赏:了解并欣赏现代艺术作品,培养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5. 艺术实践技能:学习绘画、造型等艺术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6. 艺术欣赏与评论:学习欣赏艺术作品并进行评论,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三、教学方法1.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包括课堂讲解、示范教学、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2. 引导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实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3. 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活动。

4. 艺术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实践,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四、评价方法1.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质量、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学习笔记和作品集:要求学生记录学习过程和心得体会,形成学习笔记和作品集。

3. 同学互评: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评价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和批判能力。

五、教材选择1. 综合教材:选择符合课程标准的综合教材,包括艺术知识、艺术作品欣赏和实践指导等内容。

2. 辅助教材: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辅助资料和教辅材料,以丰富教学内容。

六、课程时间安排1. 每周安排2-3节美术课,每节课45分钟。

2. 课程持续时间为一学期,根据学期安排具体内容和教学进度。

美术手工制作老师教案

美术手工制作老师教案

美术手工制作老师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美术手工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掌握美术手工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 培养学生对美术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美术手工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2.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美术手工制作的概念和意义;2. 美术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3. 美术手工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4. 美术手工制作的实践活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美术手工制作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美术手工制作的概念和意义。

2. 概念讲解,讲解美术手工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美术手工制作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工具和材料介绍,介绍美术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让学生了解不同工具和材料的用途和特点。

4. 技能和方法示范,老师针对不同的美术手工制作项目,进行技能和方法的示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制作技能和方法。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他们动手制作各种美术手工制作作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6. 总结提高,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提出改进建议,提高学生的美术手工制作水平。

五、教学手段。

1. 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美术手工制作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示范教学,老师针对不同的美术手工制作项目,进行技能和方法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他们动手制作各种美术手工制作作品,巩固所学的技能和方法。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美术手工制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制作技能和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但也发现一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存在动手能力不足的情况,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训练。

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多加练习,培养他们对美术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初中美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4

初中美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4

初中美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4
1. 课程目标
-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 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技能和表现能力
- 培养学生对美术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课程内容
2.1 素描
- 学习基本素描技巧和表现方法
- 掌握人物、静物、风景等物体的素描技巧
2.2 水彩画
- 学习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 创作简单的水彩画作品
2.3 剪纸
- 学习剪纸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 创作简单的剪纸作品
2.4 手工制作
- 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 创作简单的手工制作作品,如折纸、拼贴等
2.5 艺术欣赏
- 学习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作品,如绘画、雕塑、建筑等- 了解艺术家的作品和艺术流派
3. 课程要求
- 学生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完成作品创作和展示
- 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和课堂笔记
- 学生需积极参加美术展览和比赛等活动,展示个人作品
4. 评价标准
- 课堂参与度和表现
- 作品质量和创意
- 考试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
- 参与美术展览和比赛等活动情况
以上为初中美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4的内容概述,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对美术文化的理解与欣赏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素描、水彩画、剪纸、手工制作和艺术欣赏等方面,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展示作品,完成作业和课堂笔记,积极参加美术展览和比赛等活动。

评价标准包括课堂参与度和表现、作品质量和创意、考试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参与美术展览和比赛等活动情况。

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该标准旨在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创造力和艺术技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小学美术教学。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其能够欣赏、理解和鉴赏艺术作品。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其能够进行艺术创作。

3. 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使其能够运用各种艺术媒介进行表达。

4.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艺术发展的基本知识。

二、课程内容1. 视觉艺术- 研究绘画、雕塑、摄影等视觉艺术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 研究欣赏和分析各种视觉艺术作品,了解其艺术特点和风格。

2. 手工艺术- 研究剪纸、折纸、编织等手工艺术的基本技巧和制作方法。

- 研究欣赏和分析各种手工艺术品,了解其制作工艺和文化背景。

3. 建筑艺术- 研究建筑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了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 研究欣赏和分析各种建筑作品,了解其建筑风格和文化价值。

4. 舞蹈艺术- 研究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表现方法,培养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

- 研究欣赏和分析各种舞蹈作品,了解其舞蹈风格和文化内涵。

5. 戏剧艺术- 研究戏剧的基本表演技巧和表现方式,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

- 研究欣赏和分析各种戏剧作品,了解其戏剧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

三、课程要求1. 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和创造力。

2. 每位学生应参与到艺术实践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学校应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艺术资源,鼓励学生参与艺术活动。

4. 老师应具备艺术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表达。

结论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造力和艺术技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通过学习视觉艺术、手工艺术、建筑艺术、舞蹈艺术和戏剧艺术,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同时,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艺术实践。

初中手工课美术教案

初中手工课美术教案

初中手工课美术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材:《初中美术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工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耐心和细致程度。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手工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3. 生活中的美和创作灵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手工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手工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分享对手工艺术的看法和感受。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如剪纸、折纸、泥塑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手工艺术品。

三、实践环节(1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种手工艺术形式进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帮助。

四、总结与展示(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工艺术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家的手工制作经历。

二、深入学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

2. 学生讨论如何将生活中的美融入到手工艺术创作中。

三、实践环节(10分钟)1. 学生根据上节课的学习和讨论,进行更深层次的手工艺术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帮助。

四、总结与展示(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工艺术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手工艺术的掌握程度和创作能力的提升。

2. 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体现。

3. 学生对生活中的美和创作灵感的发现和运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手工艺术制作方面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和热情,他们在实践中积极动脑、动手,创作出了许多有创意的作品。

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简介本文档旨在制定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以指导小学生的美术研究和发展。

以下是该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2. 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文化意识。

3. 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批判能力。

课程内容1. 素描和造型- 研究基本素描技法,如线条、明暗、透视等。

- 探索不同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如铅笔、炭笔、铅笔色彩等。

- 培养观察和表现能力,绘制简单的静物、风景等。

2. 水彩和色彩- 研究水彩的基本技法,如湿笔、干笔、渐变等。

- 探索色彩的运用和组合,理解色彩的表现力。

- 进行简单的水彩创作,如静物、风景、人物等。

3. 手工和构思- 研究手工制作的基本技法,如剪纸、折纸、拼贴等。

- 发展创意思维和构思能力,进行简单的手工创作。

- 运用不同材料和工具,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4. 艺术欣赏和批判- 研究欣赏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建筑等。

- 研究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要素和特点。

- 培养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批判思维。

课程要求1. 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

2. 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4. 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5. 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总结通过制定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我们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创造力和艺术素养,同时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批判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素描和造型、水彩和色彩、手工和构思以及艺术欣赏和批判。

课程要求注重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培养创造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美术与幼儿美术创作(手工制作)课程标准优选全文

美术与幼儿美术创作(手工制作)课程标准优选全文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XX职业技术学院《美术与幼儿美术创作(手工制作)》课程标准制定时间:修订时间:适用专业:开设单位:制订人:修订人:教研室主任:系部主任:教务科技处编制《美术与幼儿美术创作(手工制作)》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是第四学期开设的一门课程,后续课程为环境创设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从事幼儿园环境创设、美术教育和辅助其他教学工作,同时具备基本的造型规律与方法、提高平面造型的能力以及手、眼、脑协调活动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遵循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长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多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坚持产教融合、全面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课程目标是学生幼儿园幼儿园环境创设和美术教育和辅助其他教学工作的职业能力开发,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遵循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同时充分考虑学生对理论知识及实际经验的掌握和应用的原则,课程实施学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更好掌握与幼儿园环境创设及美术教育工作和辅助其他教学工作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课程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知识、能力、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手工制作教学实践,充分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技巧;2.能辅助教学组织、教学设计,合理实施教学。

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手工技巧,具有较好的手工制作能力;2.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造型规律与方法、提高平面造型的能力以及手、眼、脑协调活动的能力。

3.能敏锐地发现、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艺术创作;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1.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手工技能和造型技巧,能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熟练运用这些技能进行教学活动;2.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和自主性。

四、课程内容标准⒈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设计一览表⒉教学单元(项目)设计教学单元(项目)设计一览表五、考核方式及评价办法本课程为过程化考核,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全国版)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全国版)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全国版)1. 引言本课程标准旨在为全国范围内的小学美术教育提供指导和参考,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提高美术技能,并促进全面发展。

2. 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培养审美兴趣和美术鉴赏能力;- 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和表现手法;- 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观察力、表达力和沟通能力;- 增强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3. 内容标准3.1 美术鉴赏学生将能够:- 识别和描述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 分析美术作品的风格、主题和技法;- 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看法。

3.2 绘画技能学生将能够:- 使用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等工具进行绘画;- 掌握线条、形状、色彩和构图的基本技巧;- 创作出生动、有创意的绘画作品。

3.3 手工制作学生将能够:- 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进行手工制作;- 运用纸张、布料、塑料等材料创作作品;- 发展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4 雕塑学生将能够:- 使用泥、木、石等材料进行雕塑创作;- 掌握雕塑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 创作出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的作品。

4. 实施建议4.1 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辅导、评价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2 教学资源教师可利用美术教材、作品集、网络资源等多种教学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4.3 教学评价教师应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美术素养和作品质量。

5. 附录5.1 课程标准编制说明本课程标准是根据我国教育法和美术教育相关政策制定的,旨在为小学美术教育提供统一的指导和参考。

5.2 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本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旨在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教学指导和建议,以保证美术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以上为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全国版)的简要概述,具体内容和实施细节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制定和完善。

小学新版美术课程标准(完整Word版本)

小学新版美术课程标准(完整Word版本)

小学新版美术课程标准(完整Word版本)简介本文档介绍了小学新版美术课程的标准,旨在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指导,确保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符合最新的要求。

目标- 提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美术教育-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对美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内容1. 素描与画法- 掌握基本素描技巧- 熟悉不同画法的特点和应用- 运用素描和画法进行创作2. 彩色绘画- 学习颜色的基本理论和搭配- 掌握不同绘画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运用彩色绘画进行表现和创作3. 手工制作- 学习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 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 运用手工制作进行创作和设计4. 美术欣赏- 学习欣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 分析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和主题内容- 培养对艺术的感知和理解能力5. 传统文化-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学习传统绘画和工艺技法- 通过创作传统艺术作品,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教学方法- 结合理论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示范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开展小组合作创作评价方式- 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考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表现能力- 通过作品展示和口头表达等方式进行评价总结小学新版美术课程标准旨在通过素描与画法、彩色绘画、手工制作、美术欣赏和传统文化等内容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应结合教学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全国版)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全国版)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全国版)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全国版)
目标
该文档旨在确立小学美术课程的标准,帮助学校和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观。

课程内容
1. 绘画与创作
- 研究基本绘画技巧,如画笔运用、色彩搭配等
- 进行创意绘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手工制作
- 研究使用不同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如剪纸、折纸、黏土等
-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装饰艺术
- 研究室内外装饰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装饰能力
4. 文化艺术的理解与鉴赏
- 研究各种艺术形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音乐、舞蹈、戏剧、传统绘画等
- 发展学生对文化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课程标准
1. 知识与技能
- 学生应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如色彩、构图、透视等
- 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能
2. 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 学生应培养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 学生应能够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3. 合作与交流
- 学生应学会与同学合作,分享和交流自己的创造成果
- 学生应学会接受和给予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4. 文化意识和价值观
- 学生应培养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认同感和兴趣
- 学生应树立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观
考核方式
1. 课堂表现
- 老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创作能力等
2. 作品展示
-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和手工制作作品
3. 口头答辩
- 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口头解释和描述
注意:本文档为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具体实施细则需根据学校和地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调整和制定。

6.绘画与手工课程标准

6.绘画与手工课程标准
1.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学习运用对称、重复、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提高想象力与操作能力。
2.尝试使用适合的绘画与手工材料进行涂画和制作,初步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参与造型活动,体验活动过程的乐趣,调整情绪和行为。
(一)“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说明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表达情感和思想, 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学习领域。造型这个概念具有广泛含义,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是指运用绘画以及泥塑、拓印、拼贴等手工制作的手段和方法,表现视觉形象的活动。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
一、课程性质
绘画与手工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一般性课程。本课程具有以下性质:
视觉性。强调视觉感知能力的培养,在比较色彩、造型、构图、材料质地等过程中,让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发展审美情趣。
活动性。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动手操作。教师根据培智学校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身心特点创设条件,促使每一位学生能够参与绘画与手工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
(三)联系生活 关注文化
本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绘画与手工和生活的关联,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的魅力,促进人文素养的提升。
(四)激发潜能 改善功能
本课程注重激发学生潜能,通过探究学习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表现个性与创意,促进学生手眼协调、精细动作等能力的发展,调整情绪,表达情感,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第二部分
一、总目标
通过“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领域的学习,提高视觉、观察、绘画、手工制作能力,初步学会发现美、感受美和表现美,发展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学会调整情绪和行为,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小学美术特长生手工制作教学计划

小学美术特长生手工制作教学计划

小学美术特长生手工制作教学计划一、教学目的:
1. 促进小学美术特长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2. 培养小学美术特长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小学美术特长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1. 篮子编织
2. 陶塑制作
3. 静物拼贴
4. 纸艺
5. 书法
三、教学方法:
1. 课前展示作品,介绍技法步骤。

2. 按步骤带领学生操作,给予必要指导。

3.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不同主题。

4. 学生互相讨论问题和优点,师生相互提问。

5. 完成作品后展示互相评价,总结经验教训。

四、教学安排:
每周进行一次2-3个学时的手工制作课。

前期重在掌握基本技法,后期注重创新设计。

期末展览总结大作业。

五、评估方法:
过程考核40%:观察操作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产品考核60%:完成度、新颖度和创意程度
以上是初步的"小学美术特长生手工制作教学计划"的一些建议,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调整和优化。

美术(手工)课程标准

美术(手工)课程标准

平罗县职业教育中心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标准1.前言手工课是幼师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之一,是幼教专业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学习一些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又要把所学到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在以后所从事的幼儿教育中,发挥起一定的作用。

手工制作是一种培养创造意识、设计思维、手脑协调能力的活动,也是幼儿教学活动主要内容,手工制作是中职幼教专业学生今后从事幼教工作必备的技能,中职幼教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熟练、灵活的掌握这一技能。

幼儿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内容,大体包括绘画与手工两大部分。

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要运用绘画知识与技能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同时还要动手为幼儿制作大量的玩具、教具,并结合季节、节日及时地更换幼儿活动场所的布置。

新的教育观念更强调教师要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协作精神以及动脑、动手、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为突出手工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为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从事幼儿教育的人才,我们制定了这套手工教学课程标准。

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从事幼儿教育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掌握玩具、教具的制作,并结合季节、节日及时地更换幼儿活动场所的布置,具备手脑协调的操作能力,并为学习《幼儿园玩教具制作》课程作好准备,能胜任幼儿教师岗位。

前导课程有:《幼儿简笔画》,前期应与其同时开设,后续课程有:《幼儿园玩教具》1.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幼儿美术(手工)教育为主线构建“有效、有趣、有用”的三有化课程。

按手工课程标准设计学习过程,为了满足学前教育专业教学需要,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教材建设,培养幼儿教师人才,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专业的幼儿美术教师。

立足这一目的,本课程结合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依据教学大纲制定了五条课程目标。

(2023年版)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详解

(2023年版)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详解

(2023年版)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详解一、序言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我国对小学美术课程进行了全新的改革。

2023年版的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提升创新思维,引导孩子们自由发挥,体验美术的魅力。

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孩子们应熟练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比如色彩理论、构图技巧、素描等,能够运用美术语言进行有效的表达。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孩子们运用美术的方法和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通过素描、水彩等方式来表达自我。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孩子们对美的欣赏和追求,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三、课程内容新课程标准分为五个主题模块:1. 自然这一模块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引导孩子们观察自然,感知自然的美,体验和自然的互动。

2. 生活这一模块通过实地考察、创作等方式,让孩子们发现和表达生活中的美。

3. 社会这一模块通过集体创作、主题研究等方式,引导孩子们理解社会,体验和社会的互动。

4. 情感表达这一模块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鼓励孩子们表达内心的情感,体验和情感的互动。

5. 美术欣赏这一模块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孩子们的审美眼光,形成良好的审美惯。

四、评价方式新课程标准强调过程性评价,注重孩子们的参与和体验。

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以及作品集的形式进行,旨在全面、准确地反映孩子们的研究情况。

五、总结2023年版的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将美术教育与生活紧密结合,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注重美术教育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上的作用,是我国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美术课第一节手工作品教案

美术课第一节手工作品教案

美术课第一节手工作品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认识不同材料的特点,培养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2. 了解手工艺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了解手工艺术的基本概念;2. 掌握基本的手工艺术技巧;3. 完成一件简单的手工作品。

三、教学难点。

1. 学生对不同材料的特点进行判断和选择;2. 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

1. 准备各种手工艺材料,如纸张、剪刀、胶水、颜料等;2.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如手工艺术的图片、视频等;3. 确保教室内有足够的工作空间。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手工艺术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手工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展示一些手工艺品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10分钟)。

教师讲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如纸张、剪刀、胶水、颜料等,让学生了解各种材料的用途和特点。

3. 实践(40分钟)。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手工艺品制作教程,让学生根据教程进行实践操作。

同时,老师在旁边指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5分钟)。

学生完成手工艺品后,老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交流。

5. 总结(5分钟)。

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想,同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六、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整理今天制作的手工艺品,并写一份心得体会。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手工艺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培养他们的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

通过今天的实践活动,学生们都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在交流合作中增进了团队合作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让他们在手工艺术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和成长。

小学美术教育课程标准2024

小学美术教育课程标准2024

小学美术教育课程标准20241. 引言本课程标准旨在为我国小学美术教育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小学美术教育,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参考。

2. 课程目标2.1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技法和艺术史,培养绘画、雕塑、设计等技能,提高艺术表达能力。

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和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审美评价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团队协作和审美评价能力。

3. 课程内容3.1 美术基本概念与技法介绍美术的基本概念、绘画、雕塑、设计等技法,使学生掌握美术的基本表现手段。

3.2 艺术史与欣赏通过介绍国内外著名艺术家和作品,使学生了解艺术发展的历程,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3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实践,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美术活动组织各种美术活动,如绘画比赛、手工制作、美术展览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展示能力。

4. 课程实施与评价4.1 教学建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评价方法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美术素养和技能水平。

5.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美术教材、网络资源、社会实践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6. 课程标准的修订本课程标准将根据教育改革和美术教育的发展,定期进行修订,以适应新的教育需求。

以上为小学美术教育课程标准2024的基本内容,希望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有益的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罗县职业教育中心学前教育专业
《手工》课程标准
1.前言
手工课是幼师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之一,是幼教专业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学习一些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又要把所学到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在以后所从事的幼儿教育中,发挥起一定的作用。

手工制作是一种培养创造意识、设计思维、手脑协调能力的活动,也是幼儿教学活动主要内容,手工制作是中职幼教专业学生今后从事幼教工作必备的技能,中职幼教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熟练、灵活的掌握这一技能。

幼儿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内容,大体包括绘画与手工两大部分。

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要运用绘画知识与技能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同时还要动手为幼儿制作大量的玩具、教具,并结合季节、节日及时地更换幼儿活动场所的布置。

新的教育观念更强调教师要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协作精神以及动脑、动手、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为突出手工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为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从事幼儿教育的人才,我们制定了这套手工教学课程标准。

1.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从事幼儿教育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掌握玩具、教具的制作,并结合季节、节日及时地更换幼儿活动场所的布置,具备手脑协调的操作能力,并为学习《幼儿园玩教具制作》课程作好准备,能胜任幼儿教师岗位。

前导课程有:《幼儿简笔画》,前期应与其同时开设,后续课程有:
《幼儿园玩教具》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幼儿美术(手工)教育为主线构建“有效、有趣、有用”的三有化课程。

按手工课程标准设计学习过程,为了满足学前教育专业教学需要,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教材建设,培养幼儿教师人才,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专业的幼儿美术教师。

立足这一目的,本课程结合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依据教学大纲制定了五条课程目标。

这五条目标分别涉及的是平面纸工、立体纸工、泥工、废旧物利用、幼儿园环境布置。

教材编写、教师授课、教学评价都应在依据这一目标定位进行。

依据上述课程目标定位,本课程从五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与设计,以使课程内容更加规范系统。

技能及其学习要求采取了“能(会)利用不同材质、材料制作平面、立体、半立体形式的作品”的形式进行描述,知识及其学习要求则采取了“能描述制作方法及要领”和“能理解作品的用途及创新方法”,的形式进行描述,即区分了两个学习层次,“描述”指学生能熟练识记知识点,“理解”指学生把握知识点的内涵及及其关系。

综合培养职业能力。

本课程是一门以幼儿手工教学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其教学要以实际动手操作为主要方法,实行演示+指导式教学。

教学可在实际体验
情境中进行。

在学习情境中,建议多讲解、演示,实施循序渐进式教学。

可设计的项目包括平面纸工、立体纸工、泥工等项目。

每一个项目的学习都以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为载体,以各种材料、材质为中心整合所需相关技法,实现多种形式作品的制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制作技能。

本课程总课时为96学时。

2.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

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感态度情: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过程与方法: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张的独特作用。

3.课程内容和要求
4实施建议
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

为了更好地实施本《标准》,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 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比较。

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
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 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

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惟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 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 引导学生利用计
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 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4. 1教材编写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手工)》课程,为一、二年级的必修课,其中一年级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每周均为4课时;二年级第一学期每周为2课时。

以每学期17周计算,总学时数为96课时。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手工)》必修课程设置了一下五个章节内容:
第1章:平面纸工
第2章:立体纸工
第3章:泥工
第4章:废旧物利用
第5章:幼儿园环境布置
以上5个章节内容中,“平面纸工”安排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内完成,以每周4课时,6周计算完成(开学新生军训、节假日及部分简笔画的学习);“立体纸工”安排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内完成,每周4课时,6周计算完成;“泥工”安排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内完成,每周4课时,5周计算完成;“废旧物利用”安排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内完成,每周4课时,3周计算完成;“幼儿园环境布置”安排在二年级的第一学期内完成,以每周2课时,8周计算。

4.2教学方法
1.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尤其在欣赏教学中,更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起讲述、比较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要改变以往欣赏教学中,单纯传授式的教学方式。

2.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观察、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制作,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

要改变以往教学中,单纯强调技能学习或放任自流的教学方式。

3.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可通过创作或共同来完成一个项目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尤其在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期间,应鼓励学生积极为幼儿园做一些有关环境布置的工作,或者指导幼儿园的小朋友开展各种美术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录像、电视等,或利用黑板、画纸以及其他材料进行示范、演示,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4.3教学条件
1.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条件
必备的美术学习工具和材料,包括绘画工具、各种纸材和泥工工具,各种生活废旧物。

2.美术教学的基本材料和设置
在美术教学中,必备的美术教学设备与器材包括素描、水彩画等绘画工具;泥工工具、材料等;美术专用教室,储藏教具、材料、工具的场所以及展示学生美术作品的场所;可供美术课使用的计算机软件等。

4.4课程资源
1.丰富美术教学的图书和影像资源
学校美术图书馆中的美术书籍和其他美术资源,包括学生参考书、教师参考书、美术书籍和杂志、幻灯片和光盘等,可供教室备课和上课、学生收集、查阅资料以及自学或合作学习时使用。

2.拓展校外的美术教学资源
教师应广泛利用美术馆、图书馆、公园、村庄等校外的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

3.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
教师可以运用自然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和社会文化资源(如文体活动、节庆、纪念日、传说、故事、民族与民间艺术以
及人类文化的遗物。

遗迹等)进行美术教学。

4.5评价方法
美术课程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的重要环节。

目前,我们对学生作业的评价,采用平时作业占30%,期末作业占70%的评价方式。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学习档案袋,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评价,教师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再作评价,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作品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5.其它说明
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学期教育专业。

起草人:安丽媛
工作单位:平罗县职业教育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