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风波》简案
徐州五中李艳霞
教学目标:
1、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学习本词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品读诗词,理解人物思想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理解“归”和“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含义。
教学过程:
导入:
人们常说苏轼是千年一遇的旷世奇才,是中国文化史上少有的全才。余秋雨先生称苏轼为“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苏轼的作品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精神世界之中。学习苏轼的诗词让我们受益的不仅是他诗词的艺术魅力,还有他通过诗词所呈现出的人格魅力。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首《定风波》,去进一步领悟他这双重的魅力。
一、初读诗词,体会情感
1、请同学们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谈谈朗读诗词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学生畅谈,教师适当补充,最后通过课件强调总结补充。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要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情感(情感: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
2、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诵本词,然后在小组内合作讨论,每组指出本组认为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并示范朗诵一句。
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小组内交流朗读注意点,然后每组推选一位代表课堂展示,示范朗读。
3、本词的“风雨”仅仅是自然界的风雨吗?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词的背景:“乌台诗案”,课件展示:
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招致改革派的不满,当时有人故意曲解他的诗句,大做文章,说他做诗讽刺新法。最终,苏轼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坐牢103天,濒临被杀的境地,后神宗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贬其为黄州团练副使。
教师:黄州团练副使是一闲差,这一贬官对本来怀着经世济民思想的苏轼来说无疑是一沉重的打击。那么苏轼又是以怎么的心情或者精神状态面对这一打击的呢?(引出下一个课堂环节)
二、再读诗词,研读人物形象
1、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词中苏轼的形象并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
学生再读诗词,畅所欲言,通过对词语的品读来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豁达情怀。
2、词中的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学生再读诗词,交流展示,通过对语句的品读来感受人物形象,理解本词的思想内容。
预期学生的讨论将集中在这两句的赏析上: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教师注意适度点拨。
3、如果我们想把全词作者的情感浓缩到词中的一个字上,你会选哪个字?为什么?
学生再读诗词,交流展示,进一步挖掘作者精神深处的超脱和自由的思想。
学生会讨论到“归”字上,教师课件引出:苏轼的“归”是归向何处?归山水,归朝廷,归佛门,归自我?
最后大家讨论总结:归自我:处变不惊、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
三、分析思想产生的原因
1、黄州,是苏轼的人生低谷(课件):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念奴娇》:感叹人生的短促,年华的易逝。
似花还是非花,却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悲叹自身的孤独寂寞,无人怜惜。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醒。----《卜算子》:表达自己孤寂处境,高洁自许。
学生大声朗读课件展示内容。
教师:是什么让苏轼走出人生的低谷,成熟地面对生活的呢?
学生畅谈,同学之间交流质疑,教师点拨。
师生归结:寄情山水、躬耕东坡、礼佛问道
2、展示课件,辅助学生理解人物思想:
课件展示1: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余秋雨《苏东坡突围》课件展示2: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课件展示3: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就说:“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
四、探讨本词的表现手法
学生谈想法,教师引导,归结:双关、以小见大
五、拓展延伸
读了《定风波》,你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
学生畅谈,教师正面引导。
六、作业
研读《唐诗宋词选读》中的其它苏轼诗词,跟本词比较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