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对经济统计学专业的认识

对经济统计学专业的认识

对经济统计学专业的认识一、经济统计学专业的概述经济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收集、处理和分析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数据的学科。

它是应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种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量化分析的一门交叉性学科。

经济统计学专业主要涉及经济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及预测等方面,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在宏观、微观层面上对经济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高素质人才。

二、经济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1.数理基础课程: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为后续课程提供坚实的数理基础。

2.计量经济学:介绍如何利用统计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定量研究。

3.时间序列分析:介绍如何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预测和分析。

4.应用回归分析:介绍如何利用回归模型对变量之间关系进行建模和预测。

5.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介绍如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大规模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

6.统计软件应用:介绍如何使用SPSS、SAS、R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经济统计学专业的就业前景1.金融机构: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需要对市场趋势和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2.政府部门:政府部门需要对宏观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可以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工作。

3.企业咨询公司:企业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可以为企业提供数据分析和预测服务。

4.科研机构:科研机构需要开展与经济相关的研究,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可以参与到相关研究项目中。

四、经济统计学专业的就业能力要求1.数理基础扎实:数理基础是经济统计学的重要基础,必须具备扎实的数学和统计学知识。

2.数据处理能力强: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包括数据清洗、变量选择、模型构建等方面。

3.熟练掌握统计软件:掌握SPSS、SAS、R等统计软件的使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分析准确度。

4.沟通能力强: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需要与其他部门合作,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2023经济统计学专业学什么

2023经济统计学专业学什么

2023经济统计学专业学什么经济统计学专业学什么(1)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25学分左右。

专业基础课程应至少开设以下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和会计学。

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可增开其他专业基础课程。

(2)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21学分左右。

专业必修课程采取“4+4+X" 模式,第一个“4" 是指既是专业基础课又是专业必修课的4门课程;第二个“4”是指必须开设的4门专业必修课,“X”是指学校根据培养目标选开的进入专业必修课的课程。

既是专业基础课又是专业必修课的课程,可适当增加学时、学分,学分统计在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必修课程中,但不重复统计。

专业选修课程18学分左右,且应当与专业必修课程形成逻辑上的拓展和延续关系。

学校可根据培养目标提供备选课程供学生选择。

鼓励将内容相关或相近的课程组成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但学生不能只在一个模块中选课,应在多个模块中选够选修课程。

经济统计学需要具备什么能力1.经济统计学要掌握数学、物理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和演算能力;2.经济统计学要掌握系统的力学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力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分析方法;掌握一定的工程背景知识,初步学会建立简单力学模型的方法;3.经济统计学要经济统计学要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课程;4.经济统计学要对该专业范围内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5.经济统计学要了解国家科技、产业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6.经济统计学要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经济统计学专业就业好不好统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好,工作待遇也很高。

主要到政府统计部门、经济管理部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信息咨询公司等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者到沿海经济开发区求职,企业、工厂也大量需求这方面的人才。

《统计学》教学大纲

《统计学》教学大纲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定义:《统计学》是一门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数据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其中用到了大量的数学及其它学科的专业知识,它的使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是经济学专业本科的必修课程之一。

(二)编写依据:根据XXXXX学院XXXX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8年7月修订)修订培养目标而制定的。

(三)目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能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了解统计学对认识社会的作用;能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会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能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有关情况,学会各种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

(四)学时数与学分数:本课程理论36学时,实践/实验18学时,共54学时,3学分。

(五)适用对象:经济学专业, 2018-2021年级学生。

(六)课程编号:KY1811B06二、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知识点:统计的起源、统计学的发展历史第二节统计学的性质与特点知识点:统计的含义、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与特点、统计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三节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工作过程知识点: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统计工作的过程第四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知识点:总体和总体单位、标志与指标、变异与变量、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流量与存量第五节统计指标的形成及表现形式知识点:统计指标的形式、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第二章数据的搜集第一节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知识点:统计调查的意义、要求和种类、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第二节搜集资料的方式和方法知识点:搜集资料的方式、搜集资料的方法第三章数据的图表展示第一节数据的预处理知识点:数据审核、筛选、排序第二节品质数据的整理与展示知识点:分类数据的整理与图示、频数及其分布表、条形图、饼图、顺序数据的整理与图示、累积频数及其分布表第三节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展示知识点:分组数据、组中值、组距、直方图、雷达图、线图第四节合理使用图表知识点:SPSS基本操作实践第四章数据的概括性度量第一节集中趋势的度量知识点:集中趋势、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第二节离散程度的度量知识点:异众比、四分位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第三节偏态与峰态的度量知识点:偏态及其测度、峰态及其测度第四节SPSS实践操作知识点:描述性统计上机实践第五章概率与概率分布、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第一节概率与概率分布知识点: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的统计定义、离散型和连续性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第二节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知识点:统计量的概念、常用的统计量、抽样分布、卡方分布、t分布、F分布第三节样本均值的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知识点:样本均值的分布、中心极限定理第六章参数估计第一节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知识点:估计量与估计值、点估计与区间估计、评价估计量的标准第二节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知识点:一个总体均值、比例、方差的区间估计第三节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知识点:两个总体均值之差、比例之差、方差比的区间估计第四节样本量的确定知识点:估计总体均值的样本量的确定、估计总体比利时样本量的确定第五节 SPSS实践操作知识点:推断统计的上机实践第七章假设检验第一节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知识点:假设问题的提出、假设的表达式、两类错误、假设检验的流程、利用P值进行决策、单侧检验第二节一个总体参数的检验知识点:检验统计量的确定、总体均值的检验、总体比例的检验、总体方差的检验第三节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知识点:检验统计量的确定、两个总体比例之差的检验、两个总体方差比的检验、检验中的匹配样本第四节检验问题的进一步说明知识点:关于检验结果的解释、单侧检验中假设的建立第五节SPSS实践操作知识点:推断统计的上机实践第八章分类数据分析第一节分类数据与卡方统计量知识点:分类数据、卡方统计量第二节拟合优度检验知识点:案例分析第三节列联分析:独立性检验知识点:案例分析第四节列联表中的相关测量知识点:相关系数的定义、公式及应用第五节SPSS实践操作知识点:推断统计的上机实践第九章方差分析第一节方差分析引论知识点:方差分析及其有关术语、基本思想和原理、基本假定第二节单因素方差分析知识点:数据结构、分析步骤、关系强度的测量、多重比较第三节双因素方差分析知识点:双因素方差分析机器类型、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第四节 SPSS实践操作知识点:推断统计的上机实践第十章指数第一节基本问题知识点:指数的概念、分类、编制问题第二节简单指数与加权指数的应用知识点:简单指数案例分析、拉氏与帕氏指数的案例分析第三节典型指数介绍知识点: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概念、计算及其作用四、实践/实验教学(一)项目名称:学生团队统计报告(二)目的要求:为促进学生掌握并运用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规定由学生团队(原则上要求3-6人)自行选择统计对象,合力完成统计报告并于学期第十八周上交电子版。

统计学专业的课程学习计划

统计学专业的课程学习计划

统计学专业的课程学习计划一、课程概述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的收集、分析、解释和呈现的学科。

它是现代科学及社会研究中基础性的学科之一,也是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医学等领域的基础。

统计学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是高校中非常重要的专业之一。

二、课程目标1. 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2. 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和工具;3. 熟练应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提高数据分析和解释能力;5. 培养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

三、课程设置1. 统计学基础(1)统计学基本概念(2)数据类型和数据搜集方法(3)数据的描述和总结(4)概率和概率分布2. 统计学方法(1)统计推断(2)参数估计(3)假设检验(4)方差分析(5)回归分析3. 统计学应用(1)财务统计学(2)医学统计学(3)经济统计学(4)社会统计学(5)环境统计学4. 统计学工具(1) SPSS软件的使用(2) R语言的使用(3) Python数据分析包的使用四、教学要求1. 教师要求(1)具有扎实的统计学理论知识;(2)掌握统计学软件和编程语言;(3)在应用领域有一定实践经验;(4)积极了解统计学前沿的研究成果。

2. 学生要求(1)具备较好的数学基础;(2)具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3)善于合作和沟通;(4)积极参与课程实践活动和研究项目。

五、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等;2. 考试成绩: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3. 课程设计:包括实验报告、数据分析等;4. 学术论文:包括选题、研究报告等。

六、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实践操作:通过案例分析和数据分析实践,加深对统计学知识的理解;3. 学术讨论:通过学术论文讨论和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辅助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和教学平台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七、课程安排1. 第一学期(1)统计学基础(2)统计学方法2. 第二学期(1)统计学应用(2)统计学工具八、实践环节1. 数据分析实践:通过给定的数据集,进行实际的数据分析,撰写分析报告;2. 学术研究项目:参与统计学相关的学术研究项目,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素养。

经济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经济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经济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经济学研究方法是经济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学者们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的分析工具,以探究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

以下是一份详细具体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者和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课程概述1.课程名称:经济学研究方法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学时:32学时4.学分:2学分5.预修课程:经济学原理、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教学目标1.理解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2.掌握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3.学会运用数学、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经济分析;4.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

三、教学内容1.经济学研究方法概述- 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概念与意义- 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分类与发展2.实证经济学研究方法- 假设与理论构建- 经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计量经济学模型与方法- 经济预测与政策评估3.规范经济学研究方法- 伦理学与价值观- 规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经济政策分析与评价- 社会福利函数与公平效率分析4.数学工具与经济分析- 微分与积分- 线性代数与矩阵论- 最优化方法- 差分方程与动态系统5.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方法- 描述性统计与概率分布- 假设检验与置信区间- 回归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6.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经济增长分析- 宏观经济政策研究- 市场结构与竞争分析- 发展经济学与转型经济研究四、教学方法1.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2.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方法;3.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4.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统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统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统计学原理》教学大纲前言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现在《统计学》课程已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应使学生理解统计原理,掌握统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增强学生搜集、整理和分析数据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信息量化分析的素养和技能。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色2.理解统计学的研究方法3.了解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教学内容]1.统计数据与统计学2.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3.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一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目的要求]1.掌握数据的计量尺度与数据的类型,2.初步掌握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理解数据搜集、分类汇总的基本方法,3.掌握次数分布表与图的制作方法。

[教学内容]1.数据的计量与类型2.统计数据的搜集3.统计数据的整理第二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目的要求]1.掌握集中趋势各测度值的计算方法、特点和应用场合;2.掌握离中趋势各测度值的计算方法、特点和应用场合。

[教学内容]1.绝对数与相对数2.集中趋势的描述3.离散程度的描述第三章、概率与概率分布[目的要求]1.了解掌握推断统计的基础知识2.掌握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教学内容]1.概率基础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四章、时间数列分析[目的要求]1.掌握时间数列的水平、速度分析方法;2. 了解时间数列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分析以及循环变动分析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1.时间数列分析基础2.长期趋势分析3.季节变动分析4.循环波动与不规则波动分析第五章、指数[目的要求]1.理解指数的概念及其分类;2.掌握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3.理解指数体系的概念,掌握指数因素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1.指数的性质与分类2.加权指数3.指数体系4.几种常用的重要指数第六章、参数估计[目的要求]1.了解掌握统计推断的基本原理,抽样分析的重要概念2.掌握参数估计的基本方法以及参数估计量的评价标准3.介绍几种重要的区间估计[教学内容]1.统计推断的基本概念2.参数估计基本方法3.总体均值和总体比例的估计4.两个总体均值及两个总体比例之差的估计第七章、假设检验[目的要求]1.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2.掌握参数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步骤;3.掌握常用的参数显著性检验的方法;4.理解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的联系。

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方法探析

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方法探析
号 为此 需 重点 讲 清 楚 它 主 要 是 研 究 变 量 间 的相 关 关 系 的 .
门通 用的方法论科学越来越成 为人们定量地认识社会 、 了 解 自然的强有 力工 具.使统计学作为财经院校各专业基础 铁心潭的地位 日益巩固。教育部社政 司原 司长戚海 良曾说 过:语言学 、 心理学和统计学是 2 世纪中国最有发展前途 1 的三大 学科 ”: 同样在 国外 . 统计学 是大学里最受重视 的学 科 .统计学发展得如何是衡量某一大学学 术水平的重要指 标 可 以相信 . 财经类院校非统计专业 学生 学习和掌握《 统 计学》 这个工具 , 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科 研将会带 来很 大的
义是什么? 是一个新概念 , 这 必须讲清楚 。
维普资讯
二 、 本 方法条 理化 。 之一 目了然 基 使
在讲 清楚 基 本 原 理 的前 提 下 . 具 体 的解 题 步 骤 . 它 对 把
条理 化 , 做 什 么 , 先 后做 什 么 . 步 一 步 清 清楚 楚 。例 如 “ 一 假
维普资讯
文/ 金方 田
张小 斐
摘 薹: 统计 学 是财 经类院校非统计学专业 的一门 《
学 . 程 的 学 习 过 程 中厩 要 利 用 矩 阵 代 数 这 门 工 具 , 需 要 课 又
重要课程。 几年 受计算机 、 近 信息论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
后 , 自然 地 把 它 推 广 到 一 般 , 把 它 的 计 算 步骤 归纳 为 : 很 并 1建 立原 假 设 与 备 择 假 设 : 、 2 选 择 检 验 统 计 量 , 给 出 在 原 假 设 为 真 时 检 验 统 计 、 并 量 的抽 样 分 布 : 3 确 定 显 著性 水 平 , 据显 著性 水 平 确 定 临 界 值 。 找 、 根 并

研究生统计学教案

研究生统计学教案

研究生统计学教案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统计思维;-培养学生的数理逻辑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教学内容:-统计学概述:统计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等;-描述统计学:数据的整理与描述、数据的图形表示、概率与统计、常见分布及其性质等;-推断统计学: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质量控制、市场调研、医学实验设计等。

3.教学方法:-讲授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使学生理解统计学的概念和方法,并能运用于实际问题中;-问题导向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统计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教学评价:-统一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互动: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提问和参与讨论情况,评估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实践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实践项目,综合运用所学的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评估学生的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5.教材与参考资料:-参考资料:6.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统计学概述;-第二周:数据的整理与描述;-第三周:数据的图形表示;-第四周:概率与统计;-第五周:常见分布及其性质;-第六周:参数估计;-第七周:假设检验;-第八周:方差分析;-第九周:回归分析;-第十周:统计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十一周:复习备考。

7.教学资源:-教室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实践项目需要的数据集、软件工具。

8.教学重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原理和应用;-实践项目的设计和数据分析。

9.教学难点:-推断统计学中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原理;-实践项目的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

10.实践项目:-题目:市场调研与产品定价;-内容:学生需设计一项市场调研项目,并采集数据;然后利用所学的统计学知识,分析市场调研数据,确定产品的最佳定价策略。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简介、教案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简介、教案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331050课程名称:《统计学》总学时数:54实验或上机学时:12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基础、会计学。

后续课程: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学、市场营销学等。

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搜集数据,分析数据,以便得出正确认识结论的方法论科学。

它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并通过统计所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作用,描述社会经济现象数量之间的联系关系和变动规律。

本课程在非统计专业的本科教学中,一般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开设。

2、教学目标及意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做好定量分析。

用统计学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们专业的应用技能,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类问题的实证研究、科学决策和经济管理的需要。

同时,也为学习计量经济学、国际投资学、市场营销学等其他分支学科课程奠定基础。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共计8章:第一章总论 Introduction第二章统计调查Statistical surveys第三章统计整理Statistical Date Arrangement第四章统计指标分析Statistical Indicator Analysis第五章统计抽样Sampling第六章统计相关与回归分析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第七章时间数列分析Time series analysis第八章统计指数Index numbers analysis教学要求:考虑到财经类专业把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本课程的内容既包括统计方法,也包括必要的社会经济指标核算的基本知识。

经济统计学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doc

经济统计学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doc

经济统计学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
什么
经济统计学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
经济统计学专业主干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市场调查、抽样技术与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应用时间序列分析、非参数统计、贝叶斯统计、应用回归分析、金融统计计算、统计软件与应用、数据挖掘与统计应用、统计预测与决策、试验设计等。

经济统计学专业主要课程:
统计学导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计算、回归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国民经济核算、计量经济学、抽样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

经济统计学专业专业课程:
数理统计学、实验设计、计算机基础、描述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统计软件、质量管理统计方法、统计调查与分析、统计预测与决策、企业统计、非参数统计、保险精算原理、国民经济核算、会计学、金融学原理等。

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课程:
上机操作、计算机应用、统计软件应用、社会调查、科研训练及统计建模等。

统计学课程教案

统计学课程教案
三、是非标志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第三节 分布形状的描述
一、分布形状和形状指标 二、偏度系数 三、峰度系数
主要
参考资料
【1】《统计学》(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系列),徐建邦等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
【2】《统计学》(修订第二版),高嘉英等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3】《统计学原理。(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第一版),黄良文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6月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使学生能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能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有关经济问题,为国民经济的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字资料,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因此,在教学上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统计指标的核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数量分析能力。在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对该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能力和综合使用能力。
第四节 各种抽样组织形式的参数估计
一、简单随机抽样二、分层抽样 三、等距抽样
四、整群抽样 五、多阶段抽样
主要
参考资料
【1】《统计学》(修订第二版),高嘉英等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2】《统计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第一版),袁卫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3】《工商统计学》(第三版),道格拉斯(美)等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
6、什么是连续变量?什么是离散变量?两者有何区别?
教学后记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认识并了解统计数据收集的意义、种类和统计调查的方式与方法,掌握调查方案的制定 ,对问卷设计进行实践。明确统计整理在统计研究中承前启后的地位 ,掌握分组的方法和技术,认识统计分布是统计整理的重要表现形式 ,学会统计表的编制并能熟练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摘要】改革是这个时代永恒的主题,统计学教学也不例外。

尽管统计学教学多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现阶段,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培养具有较高统计应用能力的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统计学教学面临着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艰巨任务。

因此,必须通过课程建设研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改革;统计学;教学;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推进和国际交往的扩大,社会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趋势发展,经济学人才的培养逐渐向具有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近几年,教育界的同仁已经开始借鉴国外经济学教学理念即要求学生具备
较高的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这就对经济学专业统计学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几年,专家学者结合国内社会和经济发展现状,研究了具有中国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有效结合以及如何进行多媒体教学。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研究
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反映学科与实践发展的最新动态,适应改革开放对人才知识与素质结构提出的新要求,形成科学的课程内容体系,以求更好的体现经济学专业所具有的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特点。

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统计学》教学过
程中,应当注重经济类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并以此为基点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了调整,形成了以三大统计阶段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结构与内容。

1、统计学基本知识的讲授。

主要介绍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形成与发展过程、统计学的几大代表理论、统计学的基本任务和职能等,目的是让学生对统计学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2、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的讲授。

主要是对统计调查方法、调查手段、数据整理技术、如何进行分组作业等内容进行讲解,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统计过程的前两个步骤,即统计调查与整理。

3、统计分析方法的讲授。

重点讲授综合指标、动态数列、统计指数、抽样调查、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等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目的是培养和加强学生解决社会经济具体问题的能力。

上述三大块内容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统计学基本知识是学习统计学的基础,而统计分析方法则是统计学的最核心内容。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
1、提高教材质量,增加教学材料的信息量
大力提高“面向21世纪”规划教材或高等教育出版社重点教材的使用比重,保证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

双语教学课程全部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同时提高自编教材的质量和水平,修订和编写出适应我专业培养人才需要的系列配套教材,最终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教材新体系。

当然,除了现有的固定教材外,教学中还需要采用辅助材料,即课堂补充材料。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充实教学内容;增加
学科的趣味性。

这些材料来源可以摘自近期期刊、重要会议纪要、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相关学科的教材、网络媒体等。

2、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统计学是关于大量资料的搜集、整理、传输和开发利用的方法论科学。

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基础课,承担着为其它各门专业课提供相关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的重要任务,通过统计学的学习,着重提高学生运用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改革“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实验数据分析、统计调查等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阅读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即把课外自学与课堂讲授、课外调查与实验分析、课内实践与课外科研三种方法灵活运用于教学过程中。

讲授与自学——夯实基础;调查与分析——突破重难点;课内实践与论文科研——培养能力,做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

统计学的教学应以互动形式为主,逐渐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与教师共同探讨问题,分析数据。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把该课程内容构造在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

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突出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理利用实验课时,调整实验难易度,加大学生实践机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能力;结合案例教学,比如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用几何平均数计算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运用标志变异指标考察投资组合的风险大小等。

深入
浅出的介绍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并用excel、spss等软件进行分析。

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使统计学的课堂不再是教师1块黑板、1支粉笔、1本教材、1张嘴巴就能将一门专业课程从头讲到尾。

3、拓宽培养途径,重视第二课堂的开发
开展学术讲座、科技活动及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将所学理论知识具体运用到社会实践中,从而发现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规律。

这一切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以传授知识为手段,以达到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使之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教师和学生观念的转变,加上教师的潜心钻研,我校统计学的课程设置更为合理、科学,也逐步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达到了复合型经济类人才的培养要求。

4、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在教学手段上,《统计学》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在吸收国内外《统计学》课件优点的基础上,用powerpoint制作了一套质量较高的课件。

在课件中以excel作为计算工具,实现powerpoint文档与excel文档的超级链接。

同时,我们积极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获得了许多统计处理软件及教学课件,有利于我们不断改进,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觉得具有时代感、新鲜感,可接近,易于接受。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上也提供了许许多多的统计资源。

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利用网络这一现代手段学习统计学,我们除了提供一些统计网站给学生参考之外,还将部分多媒体教室与校园网连接,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直接调用网络数据,如一些统计信息、统计案例、国外的统计课件等等,使信息量大大增加,有效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今后,网络教学是我们发展的一个方向。

综上所述,只有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学习,最终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曾五一.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统计研究,2010,02.
[2]邱东,宋旭光.中国经济统计学60年[j].统计研究,2010,01.
[3]李晓毅.高校统计学教学改革与统计人才优化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9,10.
项目名称:经济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编号:jy201104);项目名称:湖北省教育厅《应用型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建设》(编号:201029)。

作者简介:李晶(1983—),女,湖北襄阳人,经济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统计学、金融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