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报告概要

合集下载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课程名称:姓名:系: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职称: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电子测量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年月日实验项目列表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系:电子信息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年级:姓名:学号:实验课程:电子测量技术基础实验室号:_田406 实验设备号:10 实验时间: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实验一: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的使用1.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示波器的结构。

2)掌握波形显示的基本原理、扫描及同步的概念。

3)了解电子示波器的分类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4)掌握通用示波器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5)了解各种信号发生器如正弦信号发生器、低频信号发生器、超低频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等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以及信号选择。

2.实验原理在时域信号测量中,电子示波器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测量仪器。

它可以精确复现作为时间函数的电压波形(横轴为时间轴,纵轴为幅度轴),不仅可以观察相对于时间的连续信号,也可以观察某一时刻的瞬间信号,这是电压表所做不到的。

我们不仅可以从示波器上观察电压的波形,也可以读出电压信号的幅度、频率及相位等参数。

电子示波器是利用随电信号的变化而偏转的电子束不断轰击荧光屏而显示波形的,如果在示波管的x偏转板(水平偏转板)上加一随时间作线性变化的时基信号,在y偏转板(垂直偏转板)加上要观测的电信号,示波器的荧光屏上便能显示出所要观测的电信号的时间波形。

若水平偏转板上无扫描信号,则从荧光屏上什么也看不见或只能看到一条垂直的直线。

因此,只有当x偏转板加上锯齿电压后才有可能将波形展开,看到信号的时间波形。

一般说来,y偏转板上所加的待观测信号的周期与x偏转板上所加的扫描锯齿电压的周期是不相同的,也不一定是整数倍,因而每次扫描的起点对待观测信号来说将不固定,则显示波形便会不断向左或向右移动,波形将一片模糊。

这就有一个同步问题,即怎样使每次扫描都在待观测信号不同周期的相同相位点开始。

电子测量课程总结2

电子测量课程总结2

电子测量课程总结2第一篇:电子测量课程总结2《电子测量》课程总结(一)、绪论1.测量的基本概念(熟悉)1)测量的定义2)测量概念的内涵3)测量的组成要素4)完成一次测量过程的步骤2.计量的基本概念(熟悉)1)计量的定义和意义2)计量和测量的关系3)单位的概念和意义4)测量标准的概念5)基准的分级分类6)计量中的几个术语7)测量标准的传递的概念3.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1)测量误差的定义(熟悉)2)测量误差的来源(熟悉)3)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掌握)[1] 绝对误差[2] 修正值[3] 相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示值相对误、满度相对误差、分贝误差4.测量的量值比较原理1)基于比例变换的间接比较法(偏转法)(熟悉)[1] 比例变换原理[2] 间接比较原理2)基于差值示零的直接比较法(熟悉)[1] 差值测量原理3)减少误差的复合式比较(熟悉)[1] 微差法[2] 替代法[3] 交换法5.测量的基本实现技术(了解)1)电子测量中的变换技术2)电子测量中的比较技术3)电子测量中的处理技术4)电子测量中的显示技术(二)、测量方法与测量系统1.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1)电子测量的特点(了解)2)电子测量的内容(按被测物理量分)(了解)3)电子测量的定义(熟悉)2.测量方法的分类(熟悉)1)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的概念2)有源量测量和无源量测量的概念3)频域、时域测量的概念4)静态、稳态及动态测量的概念3.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熟悉)1)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的概念2)静态误差、动态误差的概念3)测量系统的静态性能指标[1]理想线性系统静态特性的数学模型[2] 静态特性的基本参数(熟悉)① 量程② 零位值③ 灵敏度④ 分辨力和分辨率⑤ 漂移⑥ 时漂⑦ 温漂⑧ 线性度⑨ 准确度⑩ 可靠性⑪输出电阻与输出阻抗4)电子测量仪器的技术条件及误差的表示方法(熟悉)[1] 容许误差[2] 工作误差[3] 固有误差[4] 影响误差[5] 稳定误差[6] 仪器误差的表示方法:2-58~2-614.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熟悉)1)动态特性指标的2种测量方法2)动态特性指标[1] 时域指标的内容[2] 频域指标的内容(三)、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1.测量误差的分类和测量结果的表征1)测量误差的分类(掌握)[1] 随机误差[2] 系统误差[3] 粗大误差[4] 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表达式2)测量结果的表征(掌握)[1] 准确度[2] 精密度[3] 精确度2.测量误差的估计和处理方法1)随机误差的统计特性及减少方法[1] 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了解)a)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的规律[2] 有限次测量的数学期望和标准偏差的估计值(掌握)a)有限次测量的数学期望的估计值——算术平均值b)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c)有限次测量数据的标准偏差的估计值2)系统误差的判断及消除方法[1] 系统误差的发现方法(熟悉)a)不变系差的校准发现方法b)变化系差的残差观察法3)粗大误差及其判断准则(掌握)[1] 粗大误差的判别准则a)莱特检验法4)测量结果的处理步骤(掌握)[1] 等精度测量5)测量误差的合成和分析(掌握)3.测量数据处理1)有效数字的处理(掌握)[1] 数字修约(舍入)规则[2] 有效数字[3]近似运算法则(四)、时间与频率的测量1.概述1)时间、频率的基本概念(熟悉)2)时频测量的特点(了解)2.时间与频率标准(了解)1)天文时标2)原子时标3)石英晶体振荡器3.电子计数器的组成原理和测量功能1)电子计数器的测量功能(熟悉)[1] 频率测量[2] 周期测量4.电子计数器的测量误差(掌握)1)频率测量误差分析2)周期测量误差分析3)中界频率(五)、电压测量1.概述1)特点(了解)2.交流电压的测量1)表征交流电压的基本参量(不需要记忆常见波形的波峰和波形因数)(掌握)2)交流/直流转换器的响应特性及误差分析[1] 交流电压的基本测量原理(熟悉)[2] 峰值电压表原理、刻度特性和误差分析(掌握)[3]平均值电压表原理、刻度特性和误差分析(掌握)3)模拟式交流电压表(了解其基本结构和特点)[1] 检波-放大式电压表[2] 放大-检波式电压表[3] 外差式选频电平表3.直流电压的数字化测量及A/D转换原理1)数字电压表的组成(了解)2)主要性能指标(掌握)3)逐次逼近比较式ADC(了解)(七)、信号波形测量1.概述1)主要技术指标(掌握)[1] 频带宽度BW和上升时间tr[2] 扫描速度[3] 偏转因素[4] 输入阻抗[5] 输入方式[6] 触发源选择方式2.CRT显示原理1)CRT(了解CRT的基本组成和各部分的基本作用)[1] 电子枪[2] 偏转系统[3] 荧光屏2)波形显示的基本原理(掌握)[1] 显示随时间变化的图形[2] 扫描的概念[3] 同步的概念3.模拟示波技术及通用示波器1)通用示波器的主要组成(了解基本组成和各部分的基本作用)2)通用示波器的垂直通道(了解基本组成和各部分的基本作用)4.示波器的基本测量技术(掌握)1)用示波器测量电压2)用示波器测量时间和频率(八)、信号的产生1.信号源概述1)信号源的组成(了解)2)正弦信号源的性能指标(了解)[1] 频率特性[2] 输出特性[3] 调制特性2.1)2)3)3.1)2)3)正弦、脉冲及函数发生器(了解它们的功能)正弦信号发生器脉冲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锁相频率合成信号的产生频率合成原理(熟悉)频率合成分类及特点(了解)锁相环(PLL)的基本概念(掌握)[1] 锁相环的基本工作原理[2] 锁相环的基本形式在理解的基础上熟悉,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解部分主要掌握提纲,掌握部分请不要忘记复习作业,相信各位能考出好的成绩!有疑问请联系我,短号:670396第二篇: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总结电子测量技术总结班别:信息122学号:1213232222 姓名:冯健任课老师:康实在第一章中我们可以学习到:测量是无处不在的,日常生活、工农业发展、高新技术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都离不开测量,科学的发展与进步更离不开测量。

电子测量课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课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课实验报告引言电子测量是电子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它涉及到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等各种电子参数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准确的电子测量结果是设计和实施电子系统的基础。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和掌握一些常见的电子测量实验,并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目的1. 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常用仪器和技巧;3. 验证电子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设备与仪器本次实验使用的设备和仪器有:- 示波器;- 万用表;- DC电源;- 电阻箱;- 电流源;- 电压源。

实验步骤与结果分析1. 电流测量我们首先进行了电流测量实验。

将电流源连接到待测电路中,在电流源输出恒定电流的情况下,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流值。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和实际电流源输出的电流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电压测量接下来进行了电压测量实验。

将电压源连接到待测电路中,在电压源输出恒定电压的情况下,使用示波器和万用表分别测量电压波形和电压值。

通过比较示波器和万用表测量的电压波形和电压值,验证不同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3. 电阻测量最后进行了电阻测量实验。

通过使用电阻箱连接待测电阻,并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

将测得的电阻值与实际电阻箱设置的电阻值进行比较,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常见的电子测量方法和技巧,并验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子测量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准确的电子系统设计和实施的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电子测量知识,准确地测量和分析各种电子参数,为电子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支持和指导。

电子测量技术实习报告

电子测量技术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测量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我于2023年3月至4月在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电子测量技术实习。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电子测量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技能。

二、实习目的1. 熟悉电子测量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技巧。

2. 培养动手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了解电子测量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习内容1.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理论在实习期间,我首先学习了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通过学习,我对电子测量技术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实际操作打下了基础。

2. 常用电子测量仪器实习期间,我接触了多种电子测量仪器,如数字万用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频率计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仪器进行测量。

3. 电子测量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在实习过程中,我参观了电子公司的生产线,了解了电子测量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例如,在产品组装过程中,需要使用示波器检测电路板是否正常工作;在产品调试过程中,需要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路参数是否满足要求。

4. 实际操作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以下实际操作:(1)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路板上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

(2)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波形,分析电路工作状态。

(3)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和幅度的信号,进行电路测试。

(4)协助工程师进行产品调试,解决实际问题。

四、实习收获1. 提升了电子测量技术的理论知识水平。

2. 掌握了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技巧。

3. 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了解了电子测量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五、实习总结通过这次电子测量技术实习,我对电子测量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技能。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黄淮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系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基础性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秒脉冲信号发生器实验时间 年 月 日学生姓名实验地点 同组人员专业班级电技1101班一、实验目的1. 熟悉用石英晶体和CMOS 反相器构成多谐振荡器的电路。

2. 熟悉用分频器获得秒信号的方法。

二、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1. 实验仪器直流稳压电源×1、双踪示波器×1、万用电表×1、IC3 16脚插座×1、IC2 14脚插座×1、BX05模块(含有1C 、2C 、R 和石英晶体)。

2. 实验器件 CD4060、CD4013三、实验内容图4-1 秒脉冲信号发生器电路图4-2图4-1所示为秒脉冲信号发生器电路,石英晶体的固有频率为32.768kHz ,4060为十四级二进制计数/分频/振荡器,其内部有1G 、2G 二个反相器和14级二进制计数器,电阻R 连在1G 两端,用来确定1G 静态为电压传输特性中点Q ,使1G 有较大放大倍数,如图4-2所示。

当接上电源后,石英晶体与电容1C 、2C 组成振荡回路,从噪声中选出32.768kHz 正弦信号,通过2C 输入到1G 门的I u ,经1G 放大后得到O u 获得很大削顶信号。

经2G 反相器整形,从O Φ得到32.768kHz 方波,再经14级二进制分频获得频率为32.768×1432/10=32.768×310/16384=2Hz 信号再由D 触发器组成T '触发器为二分频电路,即在Q 端获得频率为1Hz 的方波信号,这即为周期为1S 的秒信号。

为防止小电容连线受分布电影响,故将1C 、2C 、R 、石英晶体等制作于BX05模块内,使连线缩短。

四、实验步骤1. 在不接电源情况下,按图4-1所示电路进行连接、要求BX05模块与4060器件连线,尽可能短。

或用屏蔽线(如图4-1所示)。

2. 将直流稳压电源调节到+5V ,关闭电源后,将各器件电源端与稳压电源相连。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标准(电子信息技术专业)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标准(电子信息技术专业)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子测量技术 El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性质:专业选修学分:2.5总学时:45,理论学时:36,实验(上机)学时:9适用专业:电子信息技术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信息、自动控制、测量仪器等专业的通用技术基础课程。

包括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误差分析和实际应用,主要电子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电参数的测试方法,该领域的最新发展等。

电子测量技术综合应用了电子、计算机、通信、控制等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开拓学生思路,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求实求真的科学作风,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研发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三、各章节主要知识点与教学要求第1章序论第一节测量的基本概念一、测量的定义二、测量的意义三、测量技术第二节计量的基本概念一、计量二、单位和单位制三、计量标准四、测量标准的传递第三节电子测量技术的内容,特点和方法一、电子测量二、电子测量的内容和特点三、电子测量的一般方法第四节电子测量的基本技术一、电子测量的变换技术二、电子测量的放大技术三、电子测量的比较技术四、电子测量的处理技术五、电子测量的显示技术第五节本课程的任务重点: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素;单位和单位制,基准和标准,量值的传递准则。

难点:量值的传递准则教学要求: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素,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理解计量的基本概念,单位和单位制,基准和标准,量值的传递准则。

理解测量的基本原理,信息获取原理和量值比较原理。

理解电子测量的实现原理:变换、比较、处理、显示技术。

第2章测量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一节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一、有关误差的基本概念二、测量误差的基本表示方法第二节测量误差的来源与分类一、测量误差的来源二、测量误差的分类第三节测量误差的分析与处理一、随机误差的分析与处理二、系统误差的判断及消除方法三、粗大误差的分析与处理第四节测量误差的合成与分配一、测量误差的合成二、测量测量不确定度及其合成三、误差分配及最佳测量方案第五节测量数据处理一、有效数字处理二、测量结果的处理三、最小二乘法与回归分析重点:测量误差的分类估计和处理,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的判断及处理,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电子测量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测量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测量课程设计报告电子测量课程设计报告电子测量与虚拟仪器课程设计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统一的一个环节,是真正锻炼学生能力的一个环节。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电子测量课程设计报告,希望能帮到你!题目:有源高通滤波器的设计一、设计思路有源滤波器是一种由RC和放大电路网络构成的滤波器。

它的特点是各级滤波器的输出阻抗与截止频率fc无关,而且这个输出阻抗可以做得很低,前后级带负载能力更强;前后级之间相互独立地设计、确定各级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以及品质因数Q值的RC参数。

滤波器的频率响应主要有五种:1、Butterworth特性2、Bessel 特性3、Chebyshev特性4、椭圆特性。

其中:Butterworth特性最大平坦;Bessel特性滤波器与阶数相同的其它滤波器相比,有最快的相应速度,但截止特性缓慢在截止频率前后形成明显的肩部;Chebyshev特性滤波器在通过区域允许的波动下截止特性具有非常大的倾斜,且各级截止频率不同;椭圆特性滤波器比Chebyshev特性有更加陡峭的衰减特性。

设计采用四阶Butterworth特性滤波器,电路结构简单,参数计算简洁,-80dB衰减。

二参数选择计算fc=20 Khz, fc= 电阻成为放大器的负载,所以下限值约为1k,而且这些电阻会因放大器的偏置电流而产生直流失调电压,由此上限应为几十k左右。

电容C若选的太大,对应的R过小,会不满足要求,C 一般满足大于100pF且小于10nF。

所以选择C=1 nF,对应的R=8.2k。

根据Butterworth特性归一化表表1阶数 2 4 6 8增益G 一级 1.586 1.152 1.068 1.038 二级 2.235 1.586 1.337三级 2.483 1.889四级 2.610 选取R5=62 k,R6=(1.152-1)R5=9.42k 计算R5-R8的阻值如下:R7=20k,R8=(2.235-1)R7=24.7k三元件清单调试部分一、接线调试1、按照原理图接线完毕后,测量各连接点是否开路。

第1章电子测量基础知识概要

第1章电子测量基础知识概要

指示值代替实际值,所以引入了示值相对误差 x
x
x x
100%
【例1.1】 用电压表测量某一电压,电压表的读数值为9.6V,再 用标准电压表测量该电压时,测量值为10V,求测量的绝对误差 x
、修正值和相对误差 解:1)测量结果的绝对误差 u
由定义
u u u0 9.6 10 0.4 (V )
1.2 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1. 测量误差的定义
测量是为了获取被测量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
任何一次测量,测量值总是存在误差。这个误差就是测量误差。
2. 测量误差的来源 测量误差主要由四个方面的来源:
1)仪器误差 仪器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本身所存在的固有误差。
2)影响误差 影响误差是由于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压力、干扰等)
Ax (dB)
20 lg
Ax
20lg( A A)
20lg[ A(1
A)] A
20lg A 20lg(1 A) A[dB] 20lg(1 A)
A
A

dB
Ax (dB)
A(dB)
20 lg(1
A) A
由此可见, dB 是 Ax 和A的分贝数的差,称为分贝误差,单位
为分贝。 若设
Ax A
一般来说,系统误差是变化的,它的变化特点可以是累进的、 周期的或按某种复杂规律变化的,这些规律往往可以用解析式、数 据表格、曲线来表达,在系统误差中,不随测量条件变化的误差称 为恒值系差。测量值随测量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误差称为变化的系差, 简称为变值系差。
(2)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 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测量仪器方面的因素:
1. 频率的测量 1)测量原理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精选全文完整版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程类别:任意选修课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24学时 1.5 学分一、课程性质、教学目标《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程的任务主要是讨论电子测量中的基本概念,主要物理量(电压、频率、时间、相位、)元件参数、阻抗的测量原理、方法,以及常用仪器(示波器、信号源、计数器)的原理。

使学生具有电子测量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

其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为: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测量误差基本理论,能进行测量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

课程教学目标2:掌握波形、电压、频率(时间)、频域及数域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课程教学目标3:了解电子测量中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目标4: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课程教学目标5:了解计算机在电子测量中的应用(智能仪器、自动测试系统、虚拟仪器、虚拟测试等)。

课程教学目标6:对国内外电子测量新技术的发展有所了解。

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的矩阵关系注:以关联度标识,课程与某个毕业要求的关联度可根据该课程对相应毕业要求的支撑强度来定性估计,H:表示关联度高;M表示关联度中;L表示关联度低。

二、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习、答疑等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电子测量技术基础的基本方法,常用电子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为今后从事科学实验工作奠定基础。

三、先修课程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测量误差与结果的处理;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原理;电压测量,时间和频率的测量,阻抗测量。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尊重客观认知规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示讲、示演,了解电子测量技术基础的基础知识;通过电子课件、实物展示、等多种手段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2学时)1.教学内容(1) 电子测量的内容和特点;(2) 电子测量的一般方法;(3) 计量的基本概念。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信息、自动控制、测量仪器等专业的通用技术基础课程。

该课程包括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误差分析,主要电子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电参数的测试方法,该领域的最新发展等。

电子测量是现代科学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从事现代电子科学研究的必备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标志性课程。

其特点是综合性强、实践性突出、应用面广泛。

电子测量技术综合应用了电子、计算机、通信、控制等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开拓学生思路,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求实求真的科学作风,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研发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一)理论知识目标(1) 掌握近代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测量误差分析和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3) 熟悉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应用技术。

(4) 掌握正确选用测量仪器的基本方法。

(二)实践技能目标(1) 能够制订先进、合理的测量和测试方案。

(2) 能够正确选用测量仪器。

(3) 能够正确操作测量仪器。

(4) 能够正确处理测量数据。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一)绪论1、主要内容测量和电子测量;电子测量的内容与特点;电子测量的一般方法;电子测量仪器概述;计量的基本概念。

2、教学要求了解常用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的分类;掌握计量的概念;掌握电子测量的概念、特点;掌握电子测量常用仪器和常用方法。

3、作业要求《思考与练习1》中的1.1,1.3,1.5。

4、实践性教学内容及要求列举常用电子测量的实例,归纳电子测量方法及仪器的类别。

(二)测量误差和测量结果处理1、主要内容误差的相关概念;测量误差的来源;误差的分类;随机误差分析;系统误差分析;系统误差的合成;测量数据的处理;测量方案选择等。

2、教学要求掌握误差的相关概念、分类、表示方法及公式;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掌握随机误差分析方法,会熟练计算,掌握数学期望值、残差等的计算;掌握正态分布、平均分布,会熟练计算,能使用贝塞儿公式,掌握有限次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掌握系统误差分析方法和合成方法,熟练相关计算;熟练消弱系统误差的典型测量技术、原理、计算。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电子测量技术实验实验目的:1. 熟悉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2. 掌握基本的电子测量技术,包括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的测量。

3. 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实验原理:电子测量技术是利用电子仪器对电子电路中的电参数进行定量分析的技术。

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包括示波器、万用表、频率计等。

本实验主要通过这些仪器对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进行测量,以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及性能指标。

实验设备:1. 示波器2. 万用表3. 频率计4. 信号发生器5. 待测电路板及相关连接线实验步骤:1. 检查实验设备是否完好,确保所有仪器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根据实验要求,搭建待测电路,并连接相应的测量仪器。

3. 使用示波器测量电路中的波形,记录波形的幅度和频率。

4.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记录测量值。

5. 使用频率计测量信号的频率,记录频率值。

6. 分析测量结果,与理论值进行比较,计算误差。

7. 根据实验结果,调整电路参数,优化电路性能。

实验结果:1. 示波器测量结果显示,波形幅度为X伏特,频率为Y赫兹。

2. 万用表测量结果显示,电路中的电压为Z伏特,电流为A安培。

3. 频率计测量结果显示,信号频率为B赫兹。

误差分析:1. 示波器测量误差可能来源于仪器的校准精度以及操作者读数的准确性。

2. 万用表测量误差可能来源于仪器的内部误差以及接触不良。

3. 频率计测量误差可能来源于信号源的稳定性以及测量环境的干扰。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掌握了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操作,并对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进行了准确的测量。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比,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电路设计基本正确,性能指标符合预期。

通过误差分析,我们了解到了测量误差的来源,为今后的实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实验心得:在本次实验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电子测量技术在电子电路分析中的重要性。

通过实际操作,我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各种电子测量仪器,还学会了如何分析测量结果,评估电路性能。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总结(精选8篇)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总结(精选8篇)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总结(精选8篇)电子测量技术基础总结(精选8篇)电子测量是指以电子技术理论为依据,以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为手段,对电量和非电量进行的测量。

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电子测量技术基础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总结篇1一、工程概况主斜井下部车场周边情况分别为:西为正在回采的10103工作面,南北为未开拓区,相应地表为季节性农田,对掘进基本无影响。

主斜井下部车场起算坐标为:X=4140298.226,Y=518008.528,顶标高为953.619,落底高程924.100,先以120°方位,倾角20°掘进约84米后,平巷掘进10米,再调整8次方位后约124米与主斜井贯通。

由掘进一工区于20XX年1月20日开始施工,施工至42m下山后由掘进五工区施工50米,后由川煤矿基本建设公司于20XX年6月18日继续施工,后由四川煤矿基本建设公司编制贯通措施,完成贯通措施。

为了保证该巷道的准确贯通,技术科承担了主斜井下部车场的贯通测量工作。

20XX年9月8日实现了对向贯通。

二、测量概况1.井下导线测量1.1井上下起始边的检校测量采用索佳陀螺仪对井上下起始边进行检校,在该起始边可靠的前提下,作为导线测量的起始边。

1.2井下导线测量井下导线采用尼康全站仪7"导线精度施测,水平角观测两个侧回,边长观测两个侧回,并进行往返观测,各种测量数据限差符合技术要求,平差计算导线坐标。

2.井下高程测量我矿副井井下高程测量以井下车场水平起始基准为高程基点,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施测,观测垂直角2个侧回,测斜距,精确量取仪器高。

三、贯通精度根据所采用的精量仪器角中m=±7",及测距仪侧边平均中误差m1=±15mm,计算获得理论上的水平方向误差为Mxk预=±0.230(m)。

顺利贯通以后,进行了导线联测,测得最后边的方位角中误差m1=±15mm,计算获得理论上的水平方向误差为Mxk预=±0.230(m)。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电子测量技术实验实验目的:1. 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3. 学会利用电子测量技术进行电路参数的测量和分析。

实验设备:1. 多用电表2. 示波器3. 信号发生器4. 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元件5. 电路板及相关连接线实验原理:电子测量技术是利用电子仪器对电子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频率、时间等参数进行测量的技术。

本实验通过使用多用电表、示波器等仪器,对电路中的参数进行测量,以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和性能指标。

实验内容及步骤:1. 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值。

- 校准多用电表,选择合适的量程。

- 将待测元件接入多用电表,记录测量结果。

2. 使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

- 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设置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

- 观察示波器显示的波形,记录波形参数。

3. 测量电路的频率响应。

- 搭建待测电路,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

- 改变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观察示波器上波形的变化,记录不同频率下的波形参数。

4. 分析测量结果。

- 对比理论值和测量值,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 根据测量结果,评估电路的性能。

实验结果:1. 电阻、电容和电感的测量值与理论值基本一致,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2. 信号波形清晰,幅度和频率与设置值相符。

3. 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平滑,符合设计预期。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电子测量的基本方法和仪器的使用,能够对电路中的参数进行准确测量。

实验结果表明,所搭建的电路性能良好,与设计预期相符。

通过实验,我们加深了对电子测量技术的理解,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注意事项:1. 在使用电子测量仪器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在测量过程中,注意仪器的量程选择,避免超量程测量。

3.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实验器材,确保仪器和元件完好无损。

本次实验报告到此结束,感谢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协助。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引言: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电子设备的测量、测试和校准等方面。

本实验报告将对电子测量技术进行探讨和总结,包括测量仪器的使用、测量误差的分析和校准方法的介绍。

一、测量仪器的使用在电子测量中,常用的测量仪器有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和多用表等。

示波器是一种用于观察和测量电压波形的仪器,它能够直观地显示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等信息。

信号发生器则是用于产生各种特定频率和幅度的信号,以便进行测试和校准。

多用表则广泛应用于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参数的测量。

二、测量误差的分析在电子测量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测量结果往往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误差的来源包括测量仪器的精度、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人为操作的不准确等。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需要了解误差的类型和产生原因。

常见的误差类型有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本身的不准确性或者测量环境的变化引起的,而随机误差则是由于测量过程中的偶然因素导致的。

三、校准方法的介绍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我们需要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

校准是通过与已知准确值进行比较,确定测量仪器的误差并进行修正的过程。

常用的校准方法包括零点校准、量程校准和线性校准等。

零点校准是将测量仪器的零点偏差调整到准确值,以消除系统误差。

量程校准则是通过调整测量仪器的量程范围,使其能够准确测量不同幅度的信号。

线性校准则是通过与已知线性关系的信号进行比较,确定测量仪器的非线性误差并进行修正。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示波器对一个正弦信号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我们可以得到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等参数。

同时,我们还可以计算出测量结果的误差,并通过校准方法进行修正。

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校准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结论: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电子设备的测试和校准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测量技术实习报告

电子测量技术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测量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电子测量技术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测量方法。

2. 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3.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基本原理学习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测量误差、测量方法等。

通过学习,我们对电子测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 电子测量仪器使用实习中,我们接触了多种电子测量仪器,如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等。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会了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3. 实际操作在掌握了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后,我们进行了实际操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号源的使用: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信号,并用示波器观察波形。

(2)电压、电流的测量: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等参数。

(3)频率、相位测量:使用示波器测量信号频率、相位等参数。

(4)电路调试:通过调整电路元件,使电路达到预期的性能。

4. 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成小组进行实际操作,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团队协作,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合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习收获1. 掌握了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测量方法。

2. 熟练掌握了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3. 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实习总结通过这次电子测量技术实习,我对电子测量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我国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感谢实习期间指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与支持,让我在实习过程中收获颇丰。

电子测量综合实训报告

电子测量综合实训报告

本次电子测量综合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功能和使用,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实训,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熟悉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3. 学会使用万用表、示波器、频率计等电子测量仪器;4. 掌握电子元器件的测量方法;5. 学会分析测量结果,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训内容1. 电子测量技术基本原理本次实训首先介绍了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测量误差、测量方法、测量仪器的分类等。

2. 常用电子仪器使用方法(1)万用表的使用:实训过程中,学生学习了万用表的基本结构、量程选择、测量方法等,并进行了实际操作练习。

(2)示波器的使用:实训中,学生了解了示波器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学会了如何观察信号波形、测量信号幅度、频率等。

(3)频率计的使用:实训过程中,学生掌握了频率计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了如何测量信号的频率。

3. 电子元器件测量实训中,学生学习了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元器件的参数,并进行了实际操作练习。

4. 测量结果分析及问题解决实训过程中,学生分析了测量结果,学会了如何处理测量误差,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准备工作:实训前,学生预习了相关理论知识,熟悉了实训内容。

2. 实训操作:实训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训步骤进行操作,掌握了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3. 数据记录与分析: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认真记录了测量数据,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误差原因。

4. 交流讨论:实训结束后,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实训心得,总结经验教训。

四、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掌握了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2. 学生学会了使用万用表、示波器、频率计等常用电子仪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会了分析测量结果,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

电子测量实训报告范本(3篇)

电子测量实训报告范本(3篇)

第1篇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电子测量实训,使同学们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1年10月10日至2021年10月20日三、实训地点XX大学电子实验中心四、实训内容1. 电子测量基本原理与仪器2. 常用电子测量仪器操作3. 信号测试与测量4. 电路参数测量5. 误差分析五、实训过程1. 电子测量基本原理与仪器(1)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方法及测量误差(2)学习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特点及应用(3)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 常用电子测量仪器操作(1)万用表的使用(2)示波器的使用(3)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4)频率计的使用3. 信号测试与测量(1)信号测试的基本方法(2)信号的频率、幅度、相位等参数的测量(3)信号波形分析4. 电路参数测量(1)电阻、电容、电感的测量(2)电路的阻抗、导纳、传输函数等参数的测量(3)电路的失真度、噪声等参数的测量5. 误差分析(1)误差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3)误差的测量与处理方法六、实训结果与分析1. 电子测量基本原理与仪器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方法及测量误差。

了解了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特点及应用,为后续实训打下了基础。

2. 常用电子测量仪器操作(1)万用表的使用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万用表的使用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

(2)示波器的使用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示波器的使用方法,能够观察信号的波形、幅度、频率等参数,分析信号的特性。

(3)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能够产生各种波形、频率、幅度等参数的信号,用于测试和验证电路的性能。

(4)频率计的使用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频率计的使用方法,能够准确测量信号的频率,为电路的频率特性分析提供依据。

3. 信号测试与测量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信号测试的基本方法,能够测量信号的频率、幅度、相位等参数,并进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测量是通过实验方法对客观事物取得定量信息即数量概念的过程。

电子测量是指以电子技术为基本手段的一种测量技术,是测量学和电子学相互结合的产物。

电子测量除具体运用电子科学的原理、方法和设备对各种电量、电信号及电路元器件的特性和参数进行测量外,还可通过各种敏感器件和传感装置对非电量进行测量,这种测量方法往往更加方便、快捷、准确,有时是其他测量方法所不能替代的。

因此,电子测量不仅用于电学各专业,也广泛用于物理学、化学、光学等科学领域。

目前,电子测量技术已成为电子科学领域重要且发展迅速的分支学科。

本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包括:电子测量基本概念、测量误差与测量结果处理、信号发生器、电子示波器、频率时间测量、相位差测量、电压测量、阻抗测量;实践部分包括:指针式万用表(MF-47)的制作、调试、测量。

理论部分:1、电子测量基本概念:电子测量是指以电子技术理论为依据,以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为手段,对电量和非电量进行的测量。

对电量的测量分为电能量测量、电信号特性测量、电路元件参数测量、电子设备性能测量。

非电量的测量则是利用各种敏感元件和传感装置将非电量转换成电信号,再利用电子测量设备进行测量。

电子测量具有测量频率范围广、量程宽、速度快、易于实现自动化和自能化、影响因素多,误差处理复杂的特点。

测量方法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按测量过程可分为: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

选择测量方法时要综合考虑被测本身特性、测量准确度、测量环境、测量设备等因素。

根据获得的测量结果评价测量仪器的性能,主要包括:精度、稳定度、灵敏度、线性度、动态特性。

精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相一致程度,其含义是:精度高,表明误差小;精度低,表明误差大。

精度可用紧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三个指标加以表征。

稳定度指外界条件恒定条件下,仪器示值变化大小,通常用稳定度和影响量两个参数来表征。

灵敏度表示测量仪器对被测量变化的敏感程度。

线性度是测量仪器输入和输出特性之一,表示输出量随输入量的变化规律。

动态特性表征仪器输出响应随输入变化的能力。

2、测量误差和测量结果处理:测量仪器仪表的测得值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异成为测量误差。

误差有两种表示方法: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定义为: ,Δx 为绝对误差,x 为测量值,A0为被测量真值与绝对误差绝对值相等但符号相反的值称为修正值,用符号c 表示。

相对误差分为实际相对误差、示值相对误差、满度相对误差。

实际相对误差定义为 ,示值相对误差定义为: ,满度相对误差定以为: 仪器量程内最大绝对误差ΔXm 与测量仪器满度值(量程上限值)Xm 的百分比值即 我国电工仪表的准确度等级s 就是按满刻度误差分级的,依次划分为0.1、0.2、0.5、1.0、1.5、2.5、5.0 七个等级。

测量误差主要来源于:仪器误差、方法误差、使用误差、影响误差。

仪器误差是仪器使用过程中元器件老化、磨损等而使仪器设备带有的误差。

方法误差是指所使用测量方法不当,或测量理论依据不严密等原因造成的误差。

使用误差是由于测量设备操作不当而造成的误差。

影响误差主要是指各种环境因素与要求条件不一致而造成的误差。

虽然产生误差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按其基本性质和特点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

测量结果的处理就是从测量所得到的原始数据中求出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并计算其精确程度。

有效数字处理是处理测量数据的一种常用方法,对于等精度测量结果可按以下步骤处理:利用修正值等方法对测得值进行修正,求出算术平均值,列出残差,按贝塞尔公式计算标准偏差,检查和剔除粗差,判断有无系统误差,算出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写出最终结果。

3、信号发生器:提供测试用电信号的装置统称为信号发生器。

信号发生器是电子测量领域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电子仪器。

信号发生器由振荡器、变换器、输出级、指示器、电源五部分组成。

振荡器是信号发生器的核心,用于产生不同频率和波形的信号。

变换器可以是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调制器或整形器。

输出级基本功能是调节输出信号的电平和输出阻抗。

指示器用来监视输出信号。

电源提供信号发生器各部分的工作电源电压。

信号发生器按输出信号频率范围可划分为低频、超低频信号发生器、射频信号发生器、扫频信号发生器。

在各类信号发生器中,正弦信号发生器是最普通、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其性能指标有:频率范围、频率准确度、频率稳定度、由温度、电源、负载变化引起的频率变动量、失真度、输出电平、调制特性。

低频信号发生器中产生振荡信号的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是文氏振荡器。

0x x A ∆=-0100%A x A γ∆=⨯100%x x x γ∆=⨯%100%m m mxs x γ∆=±=±⨯图1图1所示的文氏振荡桥电路中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 t 和电阻R f 构成了电压负反馈电路。

热敏电阻R t 阻值随环境温度升高或流过的电流增加而减小,当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输出电压增大时,由于该电压也直接接在R t、R f 串联电路,流过R t 的电流也随之增加而导致R t 阻值降低,负反馈加大,放大器总增益降低,是输出电压减小,达到稳定输出信号振幅的目的,在振荡器起振阶段,由于R t 温度低,阻值大,负反馈小,放大器实际总增益大于3,振荡器容易起振。

扫频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输出信号频率随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反复变化的正弦信号发生器,主要用于直接测量各种网络频率响应特性。

点频法测量幅频特性就是用测量仪器在各个频率点上测出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振幅比和相位差。

点频法原理简单,需要设备并不复杂,但操作繁琐,容易遗漏特性突变点。

扫频法在测量过程中信号源输出信号的频率按特定规律自动连续且周期性重复,利用检波器将输出包络检出送到示波器上显示,就得到了被测电路幅频特性曲线。

扫频法可实现网络频率特性的自动或半自动测量,得到的频率特性曲线是连续变化的。

4、电子示波器:电子示波器是一种用荧光屏显示电量随时间变化过程中的电子测量仪器。

电子示波器由垂直偏转Y通道、水平偏转X通道、Z通道、示波管、幅度校正器、扫描时间校正器、电源几部分组成。

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分,由电子枪、偏转系统、荧光屏三部分组成。

电子枪用于发射电子并形成很细的高速电子束;偏转系统决定电子束如何偏转;荧光屏的作用是显示偏转电信号的波形。

垂直偏转通道由输入电路、阻抗变换器、延迟线和放大器组成;水平偏转通道包括三部分:触发电路,其中包括触发方式选择和脉冲整形电路;时基发生器,由闸门电路、扫描发生器、电压比较器和释抑电路组成;水平放大器。

校正器是示波器内设的标准,用来校准或检验示波器X轴和Y轴标尺的刻度,一般Y轴校正单位为电压、X轴校正单位为时间。

示波器有几项重要性能指标分别是:频带宽度、扫描频率、扫描方式、偏转灵敏度。

双线和双踪示波器可以在一个示波管荧光屏上同时显示出两个信号波形,用来比较被测系统的输出和输入信号。

5、频率时间测量: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周期性过程重复、循环、振动的次数。

频率测量的方法主要有模拟法和电子计数法。

电子计数法测频原理实质上是将被测信号频率f x和已知时基信号频率f c相比,将相比结果以数字形式显示。

数字式频率计主要有三部分组成。

时间基准T产生电路,用于提供准确的计数时间T;计数脉冲形成电路,作用是将被测的周期信号转换为可计数的窄脉冲;计数显示电路,计数被测周期信号重复次数,显示被测信号频率。

电子计数测频方法引起的相对误差由量化误差和标准时间误差两部分组成。

量化误差是在相同主门开启时间T内,计数器计得数值不一定相同产生的。

标准时间误差在数值上等于晶振频率的相对误差。

要提高频率测量的准确度,可采取提高晶振频率的准确度和稳定度、扩大闸门时间、倍频被测信号频率等措施。

模拟法测频主要包括:电桥法测频、谐振法测频、拍频法测频、差频法测频、李沙育图形测频法。

计数式频率计测量频率优点是:测量方便、快速、直观、测量精度高;缺点是要求较高的信噪比,不能测量调制波信号频率,造价较高。

因此,在要求测量精确度很高或要求简单、经济的场合,有时采用模拟法测量频率。

6、相位差测量:两个频率相同的正弦量间的相位差是常数,等于两正弦量的初相之差。

测量相位差的方法主要有:示波器测量、将相位差转换成时间间隔进行测量、将相位差转换成电压进行测量、零示法测量。

用示波器测量相位差有两种方法:直接比较法和椭圆法。

直接比较法是将两路信号分别接到双踪示波器Y1通道和Y2通道,适当调节扫描旋钮和Y增益旋钮,使荧光屏显示出图2所示上下对称波形图2(1)其误差主要来源于:①示波器水平扫描的非线性,即扫描用的锯齿电压呈非线性。

②双踪示波器两垂直通道一致性差而引入了附加的相位差。

③人眼读数误差。

频率相同的两个正弦量信号分别接入示波器的X 通道和Y 通达,一般情况下示波器荧光屏上显示的李沙育图形为椭圆,而椭圆的形状和两个信号的相位差有关,基于此点用来测量相位差的方法称为椭圆法。

u1加于Y 通道,u2加于X 通道。

如图3所示,可以得出可以计算出相位差:图3相位差转换为时间间隔测相位差有两种方式:模拟式和数字式。

模拟式直读相位计原理框图如图4所示AC AB T T t t t t o o A C A B o ⨯≈∆⨯=--⨯=360360360ϕ⎪⎭⎫ ⎝⎛-+=ϕϕsin cos 22x X x X Y y m m m )arcsin()arctan(00mm X x Y y ±=±=ϕ图4 其中: 式中I 0为平均电流,I m 为导通电流。

数字式相位计应用电子计数器来测量周期T 和两同频正弦波过零点时间差 ΔT ,由(1)式换算成相位差。

为测量方便, 取 则 模拟式直读相位计电路简单,操作方便,但测量的是长时间内相位差平均值,不能测出瞬时相位值,误差较大。

数字式相位计只能测量低频信号相位差,且要求的精确度越高,能测量的频率越低。

相位差转化成电压进行测量是利用非线性器件把被测信号的相位差转换为电压增量,在电压表的表盘刻上相位刻度,由电表指示可直接被测信号相位差。

转换电路主要有差接式相位检波电路、平衡式相位检波电路。

零示法原理如图5所示,它以一台精密移相器与被测相移值作比较来确定被测信号间的相位差。

测量时调节精密移相器,使之抵消被测信号间原有的相位差使平衡指示器示零,由精密移相器表针指示可直读两被测信号间的相位差值图5m I T T I ∆=0mI I 0360⋅=︒ϕT n T N f c ∆==N n T T ︒︒=∆⋅=360360ϕb b c Tf T f N 1036010360⋅=⋅⋅==︒︒bn -⋅=10ϕ7、电压测量:电压是一个基本物理量,电压测量是电子测量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