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及策略开题报告(可编辑)
浙江义乌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路径及启示
![浙江义乌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路径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67903189d4d8d15abe234e99.png)
浙江义乌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路径及启示摘要浙江义乌,地处上海经济圈腹地,长三角南翼,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是一座建立在市场上的城市,她以构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而驰名世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地不断深化,义乌的民营企业依托巨大的产业群和良好发展平台以及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不仅创造了“义乌模式”这样一个经济现象,而且在其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顺应“走出去”的国家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个国际化的义乌正在为中国民营经济走向国际化提供解读的样本,无论是第一家“走出去”的民营制造企业,还是义乌民营企业国际化较为成功的实践,恰恰都是从参与国外企业外源化起步的,由参与到主导,进而实现国际化扩张的路径。
这显然是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可行路径之一,也是义乌民营企业国际化给人的启示。
[关键词] 小商品市场义乌模式走出去外源化ABSTRACTZhejiang Yi Wu City, is located in Shanghai economy circle hinderland , the long triangle south wing , is have long history and deep culture detail, is one city building on the marketplace, her build maximal small commodities market of the whole world with structure but well-known world. The field deepens unceasingly with our country reform and openness degree, the Yi Wu City non-governmentally operated enterprise encouragement and support prepared fine development platform and the government group backed up by gigantic estate, not only having created "the Yi Wu City pattern " conforming to the country strategy "stepping out" on a such economic phenomenon, moreover the road in whose make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have got a marked effect.A internationalization Yi Wu City is that Chinese non-state-operated economy make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vides the sample book understanding and explaining in course of, disregarding being that the people camp who the first "steps out" makes enterprise , Yi Wu City non-governmentally operated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comparatively more successful comparing with others carries out , spend external source being enterprise from participating in abroad exactly starting's. Realize the route that internationalization expands from participation to leading factor , then, evidently be one of feasible Chinese non-governmentally operated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 route, is also the enlightenment that Yi Wu City non-governmentally operated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 gives person at present.[Key Words] stepping out market internationalization目录一、义乌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及概况………………………………………( 1 )(一)义乌民营企业的起源 (1)(二)义乌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 2)(三)义乌民营企业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3 )1.义乌民营企业的发展概况…………………………………………( 3 )2.义乌民营企业的发展特点…………………………………………( 3 )二、义乌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路径……………………………………………( 4 )(一)义乌民营企业国际化趋势及表现…………………………………( 4 )1. 义乌民营企业国际化趋势…………………………………………( 4 )2. 义乌民营企业国际化表现…………………………………………( 5 )(二)义乌民营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 6 )1.目标地的选择………………………………………………………( 6 )2.构建、兼并与合作的选择…………………………………………( 6 )3.贸易与投资的选择…………………………………………………( 6 )(三)义乌民营经济国际化的路径创新…………………………………( 8 )1.民营经济国际化的路径创新表现…………………………………( 8 )2.推动民营经济国际化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10)(四)义乌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及应注意的问题………………( 10)1. 义乌民营企业国际化现状…………………………………………( 10)2. 义乌民营企业国际化现状的具体表现……………………………( 11)3. 义乌民营经济走向国际化需要重视的主要问题…………………( 12)三、启示及意义………………………………………………………………( 13)(一)启示…………………………………………………………………( 13)1.自身优势分析………………………………………………………( 13)2.自身劣势分析………………………………………………………( 14)(二)民营企业国际化现状与路径建议…………………………………( 15)1.民营企业国际化现状………………………………………………( 15)2.民营企业国际化路径建议…………………………………………( 16)(三)意义…………………………………………………………………( 16)1.义乌民营经济国际化路径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6)2. 转型、创新:新开放观与义乌市场国际化具有国家战略意义…( 17)3.依托市场平台,推进民营经济国际化……………………………( 18)参考文献………………………………………………………………………( 20)浙江义乌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路径及启示一、义乌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及概况(一)义乌民营企业的起源改革开放之初,义乌在全国率先放宽个体户工商登记,允许农民经商,允许开放城乡市场。
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c3efcd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62.png)
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国际化已经成为逐渐普及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对于浙江省中小民营企业来说,国际化已经成为它们拓展市场和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
然而,在实践中,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外部和内部环境问题,以及它们的国际化程度和效果都有待提高。
而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探讨浙江中小民营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二、研究内容和计划
本研究拟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国际化环境分析
通过收集和分析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以及国际市场和竞争环境等信息,了解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 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国际化现状分析
通过案例调研和实地访谈等方式,了解浙江中小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方式、策略和效果等情况。
3. 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国际化战略分析
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提出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国际化所需的战略和策略,包括市场定位、组织架构、资源配置、品牌建设等方面。
4. 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国际化实践案例分析
选取几个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对它们的国际化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国际化不同策略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5. 结论和展望
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并提出对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当前和未来国际化发展的建议和展望。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分析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国际化的现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的、实用的国际化战略,以提高浙江中小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本研究对于推进浙江省经济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也有重要的意义。
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原因、研究对策
![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原因、研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0309121ccbff121dd36839e.png)
写作大纲
• • • • • • 一、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背景和途径 二、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特点 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研究对策 五、未来发展趋势 六、对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启示
一、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背景和途径
1、发展背景
•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是恢复发展阶段。 • 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是民营企业崛起阶段 • 90年代以来至今是民营企业不断提高和蓬勃发展阶段
五、发展趋势 、
• 1、企业组合不断的有地域封闭状态向空间最佳组合演变。 、企业组合不断的有地域封闭状态向空间最佳组合演变。 • 2、特色产业区城市化融为一体。 、特色产业区城市化融为一体。 • 3、特色产业区的发展将为农业化打开通道,加快形成农、 3、特色产业区的发展将为农业化打开通道,加快形成农、 工一体化或联合体。 贸、技、工一体化或联合体。 • 4、特色产业区的国际化战略取向将不断强化,通过举办 、特色产业区的国际化战略取向将不断强化, 国际性的专业博览会、交易会、展示会等形式, 国际性的专业博览会、交易会、展示会等形式,不断扩大 影响,拓展市场。最终向国际性钻也都市挺进。 影响,拓展市场。最终向国际性钻也都市挺进。
理论和实际意义
• 民营企业,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恢复发展,经80年代初 至90年代初的迅速崛起,到90年代以来的蓬勃发展至今, 经历了30多年,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发展的主 体,更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部分。这其中浙 江民营企业的发展最为迅速,浙江民营企业是市场诱致型 制度变迁下的发展,在全国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浙 江民营企业以自己的特点和最具特色的模式将发展成为东 方的意大利。经过阅读大量的国内外学者对民营企业的研 究,本文主要介绍了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原因、研 究对策、预测以及透过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对其他地区民 营经济发展的启示。各地区应根据自己的区域特点大力发 展民营企业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 理论研究的空白,对实际的民营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指导监 督的作用。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ea9fa1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c.png)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研究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
然而,由于种种的
制度、文化和环境的差异,这些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许多挑战。
因此,对于中国
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中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措施。
研究内容:
1.介绍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2.分析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所遇到的制度、文化和环境上的挑战以及对公司经营、文化、管理方式、合作模式的影响;
3.探讨中国民营企业如何应对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如何选择和管理国际化行动,如何与本地企业和政府建立良好关系,以及如何实现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转换;
4.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现有研究缺陷,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建议。
研究意义:
1.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指导意义;
2.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依据;
3.为学术界提供一些新的研究思路。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对相关文献及统计资料的分析,撰写相关的文献综述;
2.案例研究法: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企业,深入研究其国际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
及应对措施;
3.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对于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了
解及探究。
预期结果:
通过本研究,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竞争能力,促进我国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对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探讨
![对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d611cc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0.png)
对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探讨一、引言中国民营企业在经济开放的过程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
然而,随着国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和全球市场的开放,中国民营企业开始加速国际化发展步伐。
本文将探讨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二、民营企业国际化的现状和挑战1.现状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的步伐逐渐加快。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底,中国民营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海外投资总额已超过1.8万亿美元。
在这些海外投资中,大部分是通过并购、股权投资和建设海外生产基地等方式实现的。
2.挑战尽管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加快,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中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强大竞争对手。
这些竞争对手往往具有先进的技术、品牌和服务,使得中国民营企业在市场定位、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方面面临一定的差距。
其次,法律法规和文化差异。
在国际化过程中,中国民营企业需要充分了解和遵守各国的法律法规,同时还需要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
这对于企业的国际化能力和团队的跨文化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再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中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常常面临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
在一些国家,知识产权的侵权问题比较突出,这对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品牌保护构成了威胁。
最后,金融支持不足。
中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由于国内外金融环境的不确定性和金融机构对于民营企业的风险偏好,往往难以得到充分的金融支持。
三、促进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对策和建议1.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国民营企业应加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推动产品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知名度,从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2.优化国际化战略中国民营企业需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全球化战略,并选择合适的国际市场。
浙江民营企业的问题与建议
![浙江民营企业的问题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9c0d95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1.png)
浙江民营企业的问题与建议关于浙江民营企业的问题与建议的论文报告一、缘起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二、浙江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三、浙江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四、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战略建议五、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政府支持六、拓宽贸易和投资市场的几种途径七、浙江民营企业案例分析八、总结一、缘起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家创业家的聚集地,也是全国首个企业类型多样化的经济实验区。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浙江民营企业发展呈现出独特的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而迅速壮大。
其快速发展,不仅为浙江经济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长期发展,还推动了全国民营经济的快速崛起。
二、浙江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 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品牌的建设和营销策略的制定在企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然而大多数民营企业普遍存在品牌认知度较低、品牌知名度不高的问题。
2. 战略转型难度大: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进行不同的战略调整,但是大多数民营企业由于快速发展的特点,因此都面临着转型的困难。
3. 融资难度大: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出现融资难并购难的问题。
由于大量非国有资本主要靠吸收社会资金来完成企业发展,因此融资难度较大。
4. 通融投机风险加大:在发展初期,许多企业规模比较小、经验不足,管理和监管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或为求快速发展或片面统计表现,采取了一些偏离管理规范的操作手法。
5. 人才储备紧张:浙江民营企业在发展中普遍存在人才储备不足的现象,尤其在高端人才的储备方面,问题更为突出。
尽管政府解决人才问题有一些政策激励,但实际上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三、浙江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1.多元发展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多样性和多元化,在品种上和质量上实现高效、灵活的整体规划。
2.技术升级随着时代不断前进,企业需要不断升级领先的技术,不断开发新的产品,以满足改变的市场需求。
浙江企业国际化发展报告
![浙江企业国际化发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2c87b0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8.png)
浙江企业国际化发展报告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浙江企业国际化发展正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
本报告将对浙江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前景展望。
国际化发展现状浙江作为中国主要的经济大省之一,拥有众多实力雄厚的企业,并且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近年来,浙江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迅速推进,逐渐实现了“走出去”战略。
首先,浙江企业的国际化投资呈现出明显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过去十年间,浙江企业海外投资额年均增长超过10%,投资领域涉及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等广泛领域。
浙江企业不仅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还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开拓了新的市场机遇。
其次,浙江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浙江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建立境外分子公司、制定跨国经营战略等方式,加强了与国际市场的联系。
一些浙江企业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和供应链系统,成为全球领先企业。
最后,浙江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质量提升等手段,浙江企业在海外市场逐渐打开知名度,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一些浙江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的主流选择。
影响因素分析浙江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成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首先,浙江企业的发展实力是国际化的基础。
浙江企业拥有丰富的资金和技术资源,这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同时,浙江企业优秀的管理经验和市场洞察力,使其能够灵活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营环境。
其次,政府的支持政策是浙江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浙江省政府积极推动国际化战略,提供了政策扶持和经济补贴,为企业走出国门提供了便利条件。
政府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浙江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合作机会。
最后,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需求和机遇对浙江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的逐渐饱和,浙江企业深入挖掘国际市场潜力成为当务之急。
一些新兴领域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需求增长迅猛,为浙江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开题报告】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转型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开题报告】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转型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637bf4d4d8d15abe234ed0.png)
开题报告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转型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分析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选题的背景:在增长的迷雾中求索了30年之后,中国走到了转型的重要时刻。
从“九五”计划里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经济增长到集约的经济增长的转变,到后来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转型被提到重中之重的位置。
“十一五”规划期间,吴邦国在上海考察时曾明确指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处在关键时期,要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战略重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全会公报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这次会议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对经济发展方式做出了理论上的全新探索和拓展。
选题的意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浙江面临着国际国内宏观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面临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而浙江民营企业更是在这情况下,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和要素价格波动的双重压力,面临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自身竞争优势弱化的双重压力。
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民营企业的发展转型升级。
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影响越来越深。
工业生产和企业效益明显回落,我们只有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才能有效应对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把危机转化为机遇。
其次,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实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中部地区快速崛起,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和海峡西岸等城市群和经济圈建设加快,形成了区域经济竞相发展态势。
论浙江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战略决策
![论浙江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战略决策](https://img.taocdn.com/s3/m/53b08202844769eae009ed77.png)
浙江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战略决策浅析摘要:浙江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加入WTO 后主动迎接挑战的战略措施,但是浙江民营企业如何开展走向际化的道路呢。
所以本文结合浙江民营企业的实际出发,介绍浙江民营走向企业国际化的形式、动因以及开展国际化的必要性,最后具体介绍浙江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切入点以及国际化拓展的战略选择,对进一步拓展有关浙江民营企业如何进行国际化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引言浙江省是典型的民营经济大省,是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
随着市场竞争全球化,民营经济所面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已成为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浙江民营企业从传统的贸易代表处、专业市场的形式发展到如今在境外建立生产基地、海外并购、海外上市等形成的国际化。
然而,对浙江的民营企业而言,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民营企业学会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以及在国际分工中找到自身的优势定位,还需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总体上,浙江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还处在初级阶段,还需做出理性的分析和战略选择。
一、浙江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形式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形式主要有外向型和内向型,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外向型的国际化经营,即一个原来土生土长的国内企业,逐渐走向世界的发展演变过程。
从最初我们常说的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打入国外市场的过程;然后是在国外市场的渗透过程,即国外落在生根,发展壮大,逐渐在世界各国占领当地市场的过程;最后是全球化组合,这就需要民营企业在第二步成功的基础上,以求增强企业全球体系的整体战略优势。
还有一种是国际战略联盟进入模式,即规模较大、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常常借助这种模式作为其国际化起点,它偏重于“战略”,是与企业长期计划相一致的活动。
如表1:浙江省民营企业主要出口商品分类所示,今后浙江民营企业主要商品出口比例不均,水海产品只占民营企业出口比重的2.3%,而服装及衣着附件就占了17.7%,不合适现象严重,所以今后浙江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还要加大机电类商品的出口以及水海产品的出口,减少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增加科技含量。
民营企业国际化现状及路径分析
![民营企业国际化现状及路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cde35c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c.png)
民营企业国际化现状及路径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民营企业国际化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的现状,探讨其路径及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民营企业国际化现状1.1 国际化进程加速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加速了对海外市场的探索和拓展。
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国内市场已趋饱和,许多民营企业寻求通过海外市场来寻求新的增长点。
另一方面,中国领导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措施,为其提供了有利条件。
1.2 困境与挑战并存然而,在国际竞争中,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着一系列困境与挑战。
首先是品牌建设方面的问题。
相对于跨国公司,在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等方面仍存在差距。
其次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虽然中国民营企业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突破,但整体上仍然较为薄弱。
此外,国际贸易壁垒、文化差异、政治风险等因素也给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带来了不小的阻碍。
二、民营企业国际化路径2.1 市场导向在选择国际化路径时,民营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
首先,要充分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特点,以便制定相应的市场进入策略。
其次,要加强对目标市场的市场调研和分析,掌握当地法规、文化习俗等信息,为企业在当地市场取得成功提供有力支持。
2.2 创新驱动创新是民营企业国际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在产品、服务、管理等方面都应具备创新能力。
通过持续不断地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2.3 资源整合资源整合是民营企业实现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民营企业可以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借助其品牌、技术、渠道等资源,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当地企业进行合作,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2.4 人才培养人才是民营企业国际化的核心竞争力。
民营企业应注重培养和引进具有国际化背景和经验的管理人才,提升组织的管理水平和国际化能力。
同时,要加强员工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语言能力培训,为员工在国际化进程中提供支持。
(完整版)浙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毕业设计论文
![(完整版)浙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毕业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e252d20376baf1ffd4fad07.png)
摘要中国要突破当前资源、环境以及各大国外企业的封锁与障碍,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整合当前所拥有的资源,逐渐将企业发展到跨境、跨国经营,从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环境上看,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是非常迫切的事情。
只有通过全球范围内整合人才、资金和自然资源,中国才能够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提升自身的企业发展环境,进而提升整个国家的竞争力。
浙江经济快速发展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而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又是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也是浙江体制和机制优势的集中体现。
现阶段,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发展大趋势,浙江民营企业逐渐放眼全球,走跨国经营发展之路。
随着浙江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民营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如何有效提升浙江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着眼点。
为此,浙江民营企业应充分挖掘自身的竞争优势,积极走出国门,开展跨国经济活动。
关键词:浙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经济目录摘要 (I)第1章绪论 (1)1.1 跨国经营的概述 (2)1.2 跨国经营的类型 (2)1.3 跨国经营的发展阶段 (3)第2章浙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优势与不足 (3)2.1 浙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优势 (3)2.2 浙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缺陷和不足 (4)2.2.1 国际化经营人才缺乏 (4)2.2.2管理能力不足 (4)2.2.3 经营融资困难 (5)第3章浙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5)3.1 前阶段的主要贸易形势 (5)3.2 现阶段的经营模式 (6)3.2.1 创建海外商城.立志在全球发展 (6)3.2.2 设立海外分公司.实现境内境外加工一体化 (6)3.2.3 已形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群体 (7)第4章浙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对策 (8)4.1 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强创新 (8)4.2 加快人才培养,重新人才整理 (9)4.3 完善管理机制,树立服务意识 (9)4.4 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国际品牌 (9)第5章结论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第1章绪论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民营企业在跨国经营中会有更多的发展机遇,但面临的环境将更复杂,竞争更趋激烈。
浙江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浙江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ffc2a839ec3d5bbfc0a743a.png)
开题报告浙江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对策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20世纪70年代末期,企业国际化开始在发展中国家兴起,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除了带有具有学习发达国家先行跨国公司的踪迹之外,还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
中国企业真正向海外扩张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大型国有企业在政府政策及资金的支持下开始尝试以出口、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开始缓慢地向海外扩张,但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在很长时间内由于其合法地位得不到确认,一直在体制外寻求国际化发展空间,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民营企业在出口及对外投资方面依然无法取得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待遇与权利,但是当时民营企业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尽力地拓展向海外扩张的空间与步伐。
随着改革的深入,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确认,中小民营企业国际化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实现企业的国际化。
浙江是中国民营经济大省,浙江民营企业中有95%以上的企业属于中小型民营企业范畴。
近几年,民营经济的发展大大推动了浙江省经济的腾飞。
但是浙江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业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我国民营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品牌缺失严重、企业本身经验不足、竞争能力差、政府政策的扶持力度也不够,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步伐。
浙江民营企业也越来越多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本文笔者研究的论题就是针对浙江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经营。
因此,本论文选择浙江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的主要论题,并对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为民营企业提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合理建议。
本论文试图通过上述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拓展有关浙江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广度与深度,具备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垄断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的理论体系,由美籍加拿大学者海默 (Stephen H.Hymer)(1960)提交给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一项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先提出来的。
论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及策略开题报告(可编辑)
![论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及策略开题报告(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f7e0784a960590c69fc376c0.png)
论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及策略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论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及策略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研究意义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和国际化的努力,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经济主体。
民营企业国际化不仅是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而且也是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指标。
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近年来国内经济界的热门话题之一.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达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虽然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大型企业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真正要使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加快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才是最好出路。
可以说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经济的未来。
在我国中小企业中,浙江民营企业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舞台上都堪称典范。
在开放经济的形势下,浙江众多的民营企业广泛运用和和充分发挥各类比较优势,获得了众多产品的出口优势,实现了传统比较优势的深化,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然而,由于全球经济发展态势的不断变化,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处于国际化经营初级阶段的浙江民营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浙江民营企业能否延续昔日的辉煌,取决于它的国际化战略能否成功和国际市场竞争优势能否获得。
因此,分析现阶段的现状和适时采用相应的国际化战略极为重要。
本文即是通过分析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对浙江民营企业这一我国较有代表性的经济群体的国际化战略进行研究,为他们在国际化道路上的发展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预期目标本文主要通过对浙江民营企业在国际化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浙江民营企业应如何更好地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探索出更适合浙江民营企业的独特的国际化发展道路。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为浙江民营企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实施国际化战略的过程中提供有效建议.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跨国公司的著名教授刘易斯?威尔斯LouisT —We 11s在《第三世界跨国公司》一书中,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优势性质十分特殊,这种技术优势是投资企业母国市场环境的反映,其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拥有为小市场需求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
浙江省民营企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浙江省民营企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55dfbbbf90f76c661371ad5.png)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经济学浙江省民营企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改革开放30多来,浙江民营企业迅速成长,不断长大,为浙江的经济社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它利用其产业集群优势,组合成的庞大的专业性企业群体,是浙江对外投资的重要依托和坚实基础;在一些竞争性领域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家电等行业,利用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价值;它利用其对市场的敏感反应,捕捉市场信息,把握机会,及时供应市场上所需的产品。
民营企业的发展为大批下岗职工和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再就业的机会,极大程度地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对于稳定社会和发展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贡献。
但是,民营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政策限制与支持力度,企业的融资能力,国内各企业之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以及随着市场的国际化和竞争的全球化,跨国公司的进入,对国内的民营企业带来了更大的风险与压力;同时,由于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产权问题、管理问题、企业家素质问题、人才问题和资金问题、投资方式,也极大的限制了其发展。
企业自身及周围环境对其的影响因素,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通过对浙江民营企业的现状、问题的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主要是从企业的内部展开,为企业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应对各环境对其的影响、压力,在行业中占有优势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本次选题的目的所在。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研究目标:通过对浙江民营企业的现状、问题的分析,结合国内外各学者对于民营企业发展的研究的借鉴及经验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对民营企业发展比较有利的对策。
主要内容:一、引言二、民营企业的概述及作用(一)民营企业的概念(二)民营企业在浙江发展中的具体作用三、浙江民营企业的现状四、浙江民营企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一)浙江民营企业品牌意识不强,产品品牌效应弱(二)管理体制问题(三)浙江民营企业融资难(四)浙江民营企业人员流失现象严重(五)浙江民营企业产业结构层次低五、对其发展的建议(一)加强品牌意识,做好品牌建设(二)打破家族经营管理模式,实现科学化管理(三)拓宽融资渠道(四)“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政策(五)促使产业转型升级六、结论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研究方法及研究手段本课题主要采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即通过文献索引法,调查分析法,总结归纳、图书查询法获得相关文献资料,结和国内外学者对民营企业的观察研究所得的经验资料,对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得到更深的了解,并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浙江省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对策
![浙江省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e1ab08684868762caaed577.png)
二、浙江省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对策(一)解决过分依赖国外市场的对策(1)立足内需。
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应该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立足内需深化出口,在无法估计经济危机何时到来的情况下,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使企业能够更好的生存下去。
增强商品的流通性。
不在一个市场供应,可寻找多个市场进行供应。
从长远发展的目光出发,让企业在国内创造自己的品牌,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形成良好的商誉。
企业不被优胜劣汰,才能在更加激烈的国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更好的走向国际市场。
(2)政府的干预。
市场本身存在的缺陷要靠政府及时出台政策已给予调解,使经济能平稳、健康的迅速发展。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浙江省一些名声较好的民营企业难以生存,政府适时出台了一些合法、合理的政策,帮助这些名声较好的企业度过难关。
如‘不处罚,不追缴,不吊销’的三不政策,是政府在这特殊时期对民营企业实行的优惠政策,使企业能够想办法回笼资金,在国内寻找市场,能够更好的生存下去,同时也减少了大部分的失业人员,避免造成省内人员资源滞留,进一步减少了失业人口聚集等问题。
政府对民营企业出台的优惠政策让民营企业不再过分依赖出口,刺激国内的消费,提高GDP的增长。
(二)针对土地、电力资源问题的对策(1)提高原有土地的利用率。
鼓励已经投产的企业,在不占用新土地的前提下,充分发掘自身土地的潜力,在扩大生产规模时尽可能向空中发展。
如严格限制单层厂房,提高厂房的容积率,建造多层、高层厂房。
提高新分配土地的利用率。
浙江省的粗放型产业结构是导致土地短缺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土地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因地制宜的进行产业选择,有意识地从“制造业高地”向“高科技产业基地”转型。
在新分配土地的利用上,用高科技、高税收、高就业、高效益、高投入、少耗能、少占地的产业替代传统的高能耗、土地资源高占用率的重化工、冶金、装备制造业等产业。
完善城乡土地制度。
为强化对政府在处置土地时的约束,需要对城乡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创新,主要在于获取增量土地的行为。
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与对策分析【开题报告】
![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与对策分析【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f9dceb0caaedd3383c4d3eb.png)
开题报告国际经济与贸易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与对策分析势和区位优势是不同的,对国际直接投资有着直接的影响。
他提出了直接投资发展周期模型,把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动态化。
1.3技术地方化理论Sanjaya Lall(1983)提出了关于第三世界跨国公司的技术地方化理论,他认为,虽然第三世界跨国公司得技术特征表现在规模小,标准技术和劳动密集型等方面,但这些技术的形成却包含着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动,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特定优势",强调企业技术引进的再生过程。
1.4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John A. Cantwell and Paz Estrella Tolentino提出第三世界国家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他们认为技术创新仍然是一国产业和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1.5跨国公司理论的其他流派及其发展随着跨国公司对全球政治经济的影响日益扩张,国际直接投资问题已成为国际经济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
美国学者Aliber(1970)以国际金融市场为分析焦点,提出了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观点。
美国学者赫斯特(Horst, 1971)以企业行为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跨国公司平行联合体模型。
加拿大学者Copithorne (1971)建立了跨国公司垂直联合体模型。
日本学者Kiyoshi Kojima(1978)提出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Homin Chen和Tain-Jy Chen(1988)通过对中国台湾企业的行为分析,指出其中小企业更热衷于外部网络联系。
Bartlett and Ghoshal(1998)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作了扩展,提出了三位一体的跨国投资模式。
Liu(1998)对内部化理论进行了间接的验证和补充,他认为完全市场条件下,跨国公司内部化的决策本身就是在向市场提供信息。
美国学者Porter (2002)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是动态变化的,国内企业的激烈竞争促进其竞争力的提高,使其有能力走向国外。
【文献综述】浙江省民营企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文献综述】浙江省民营企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1b66d2a4431b90d6c85c7ed.png)
文献综述经济学浙江省民营企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杨冬娥(2008)在对民营企业发展情况的研究过程当中,认为目前民营企业的现状主要是企业规模较小,产品结构不合理,大多数企业的产品都是档次较低的小商品,种类上多以生活类产品为主,高档商品、名牌商品、生产投资类商品数量过少;其次是家族制管理民营企业发展,在家族制管理模式下,民营企业缺乏制度创新的动力。
邱虹(2009)却提出影响民营企业发展当中主要问题还在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浙江民营企业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而其盈利模式是“四低打天下”—低成本、低价格、低技术和低附加值,且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大多数企业开发新产品以仿造为主,科技含量高,其产品缺少创新性和独特性。
王一翔(2010)认为,目前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是阻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关键的因素是资本市场的借贷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过半数的民营企业选择从国有银行贷款,融资渠道非常狭窄,而民间的借贷市场缺乏正规的存款保险制度,借贷风险比较高,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到经营风险。
Alexander Schieffer Ronnie Lessem(2007)觉得民营企业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解决社会问题,其创业意识应该与社会经济具有合法意义,这样能和谐发展整个社会,而如今许多的企业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忽视其本应有的责任,所以导致有些企业的发展反而会对社会带来一些影响,甚至是不良的。
Ramon H. Myers(2008)认为在中国还尚未建立一个用于记录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资产的标准会计制度。
随着多年来制度的改革,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和谐的局面,彼此间也就了较为好的联系与相互互补。
但是,改革仍没有较为的彻底,也没得到较为有效的结果,腐败和低效的管理模式,仍然存在在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上,基于这些原因,会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力的发展速度。
二、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王辉(2008)运用交易费用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路径依赖等相关综合理论综合地分析了浙江民营企业的模式,将其发展阶段分为家庭工厂阶段、家族企业阶段和走向现代企业阶段,并且认为浙江民营企业要逐渐走向成熟,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同时还需我国民营企业法律的不断完善,对其发展变迁提供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及策略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论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及策略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研究意义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和国际化的努力,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经济主体。
民营企业国际化不仅是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而且也是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指标。
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近年来国内经济界的热门话题之一。
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达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虽然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大型企业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真正要使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加快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才是最好出路。
可以说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经济的未来。
在我国中小企业中,浙江民营企业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舞台上都堪称典范。
在开放经济的形势下,浙江众多的民营企业广泛运用和和充分发挥各类比较优势,获得了众多产品的出口优势,实现了传统比较优势的深化,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然而,由于全球经济发展态势的不断变化,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处于国际化经营初级阶段的浙江民营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浙江民营企业能否延续昔日的辉煌,取决于它的国际化战略能否成功和国际市场竞争优势能否获得。
因此,分析现阶段的现状和适时采用相应的国际化战略极为重要。
本文即是通过分析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对浙江民营企业这一我国较有代表性的经济群体的国际化战略进行研究,为他们在国际化道路上的发展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预期目标本文主要通过对浙江民营企业在国际化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浙江民营企业应如何更好地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探索出更适合浙江民营企业的独特的国际化发展道路。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为浙江民营企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实施国际化战略的过程中提供有效建议。
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跨国公司的著名教授刘易斯?威尔斯LouisT -We 11s在《第三世界跨国公司》一书中,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优势性质十分特殊,这种技术优势是投资企业母国市场环境的反映,其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拥有为小市场需求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
2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当地采购和特殊产品。
3低价产品营销战略。
约翰逊和麦特森Johanson; Mattsson, 1988提出了企业国际化的网络模型, 应用网络理论分析产业内企业的跨国经营行为,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是企业在国际市场网络中建立、发展网络关系的过程。
西方学者开始从各个角度进行理论探索,提出各种企业国际化经营策略的理论。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迈克尔.A.希一特(2004)在《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一书中提出了三种国际化经营战略。
分别是:国际化成本领先战略、国际差异化战略和国际化集中战略。
克里斯托弗.巴特利和萨曼托.戈夏尔在《跨国管理》(2008)中说道,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是想从全球扩展中受益,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能够做到以下几点:(1)从自己独特的技能和核心能力中获取更大回报;2通过把某种价值创造活动设在效率最高的地点而实现区位经济Location economics;3实现更大的经验曲线经济experience curve economics ,从而降低价值创造。
克里斯托弗.巴特利和萨曼托.戈夏尔还解释了成本压力和顾及地域差别的压力是如何影响企业对国际化经营战略的选择。
国内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迅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学者在吸收国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问题也展开了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
刘耕(2001)认为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外贸经营权、国际化人才缺乏、经营模式粗放和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4。
赵优珍(2003)以浙江省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民营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认知误区、融资困境、信息闭塞和技术水平及技术创新能力较低。
李丽2003认为,民营企业国际化要制定合理的国际化战略,主要包括: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关键;开展国际竞争与合作,这是民营企业国际化的途径;扩展海外直接投资,这是民营企业国际化的经营战略;政府科学、合理支持,这是民营企业国际化的重要保证。
胡振化2004认为,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有三种可供选择的模式,分别为出口、对外投资和许可证交易,但究竟选择哪种模式进行国际化经营是民营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马亚明、张岩贵(2006)著的《策略竞争与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一书讲到,由于跨国公司的涌入,当地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使巳被打破,他们必须面对强大的外来竞争者,他们几乎没有什么竞争优势了。
在投资主导型国际分工和全球竞争的现代经济环境下,这些当地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而对外直接投资是他们挤入市场、占领市场、保有自己市场占有率的一种有效策略手段。
曾春花(2008)认为,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所具有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快速反应和决策优势、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集群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补缺优势等。
我国民营企业进行国际化所具有的劣势,主要有以下几点:1外部环境问题。
第一,缺乏正常的融资渠道。
第二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第三 ,国内企业无序竞争。
2民营企业自身素质问题。
第一 ,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第二 ,大多数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程度较低。
第三 ,国际化经营的发展能力较差。
第四,高素质的国际经营人才稀缺。
崔建军、胡振华(2009)认为,推进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路径有:(1)及时把握国际市场动态、实施信息化战略。
(2)选择合适的海外投资方式、实施合作联盟战略。
(3)充分利用东道国资源,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
(4)提高核心竞争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李洪伟(2009)认为,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对策主要有:(1)通过企业兼并重组,为建设国际化大企业打基础。
(2)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3)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4)重视优秀人才的培养、招揽及使用。
(5)加强国家对国际化经营的管理支持,为国际化经营创造条件。
(6)建立著名品牌,提高企业形象策划水平。
通过对国内外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的历史回顾,我们既可以看到它们的相似性又可以看到它们的差异性。
国内的研究是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关于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
通过对比我们还可以看到国内外的研究都极具区域特色。
3.参考文献[1]崔建军,胡振华.论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路径[J].科技创新导报,2009(5)[2]曾春花.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探讨[J].经济经纬,2008(2)[3]李洪伟.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4)[4]刘耕.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的若干思考[J].经济问题,2001(7).[5]赵优珍.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国际化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3(10).[6]龚振,尹蒙.TCL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研究[J].特区经济,2006(12).[7]李凝,胡日东.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纵横,2007(2).[8]许晖.加速国际化??拓展国际市场战略[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9]马亚明、张岩贵.策略竞争与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0]迈克尔.A希特Michael A.Hitt,R杜安.爱尔兰R.Duane Ireland ,罗伯特.E霍斯基森Robert E.Hoskisson著.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M].吕巍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1]光亚.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EB/OL].////0>.[12]Johanson,J.And J.-E. Vahlnc.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Firm-Four Swedish Case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75.[13]Johanson,//.tsson.Internationalization in Industrial Systems-A Network Approach[J]. 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2008.[14]Lawrence S. Welch, Reijo K. Luostatinen. Inward-outward Connection in Internationalization[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1993.[15]Vernon. 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Product Cycle Quarterly of Economics, 1966.[16]T.Hout, //.ter, //. Global Firms Win Out[M].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82.二、研究方案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企业国际化相关理论1.1 企业国际化内涵1.2 企业国际化经营动因1.2.1 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内部动因1.2.2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外部动因1.3 企业国际化进入方式2 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的现状和特点2.1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分析2.2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特点2.2.1 浙江民营企业经济中的个体企业规模较小 2.2.2 浙江民营企业的技术水平普遍不高2.2.3浙江民营企业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3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SWOT分析3.1 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优势分析3.2 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劣势分析3.3 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机遇分析3.4 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挑战分析4 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案例分析4.1 吉利集团简介4.2 吉利收购沃尔沃4.3 从案例中得到的启示5 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策略分析5.1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政策支持5.1.1 建立健全民营企业的法律支持体系5.1.2 为民营企业提供可靠的融资渠道5.1.3 以优惠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创业与发展5.2 民营企业的自身努力是实现国际化经营的关键5.2.1 努力增强自身实力5.2.2 树立国际化经营观念,制定合适的国际化经营策略5.2.3 树立国际市场营销观念5.3 浙江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策略选择5.3.1 全球市场边角化策略5.3.2 与跨国公司配套的专业化生产策略5.3.3 特色经营策略5.3.4 “贴牌”经营策略结论参考文献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实施方案本文以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解决对策为结构顺序,分别分析讨论了我国宏观的国际化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然后在宏观背景下,分别分析了微观的中小企业及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