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摘要: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师生关系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教学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有很好的帮助。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它像一根彩带拉近了师生心灵的距离,使学生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使教师工作动机由职业需要上升为职责需要。只有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才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师生交往;师生关系;育人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104-01
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师生关系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教学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有很好的帮助。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它像一根彩带拉近了师生心灵的距离,使学生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使教师工作动机由职业需要上升为职责需要。
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有神的目光,真诚的信任和鼓励,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只有当你真正成为充满人格魅力的教师,才会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会使你担当的教育角色发出耀眼的光彩。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转变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网络已经
普级到每家每户的信息化时代。在这个时代,倡导多元化和个性化,再加上独生子女大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学生的个性变得非常强,而且非常要面子。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师生关系认真处理。
在现在的日常教学生活中,学生越来越容易顶撞甚至辱骂老师,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是师生双方的问题,但是教师却是占主导,处于主动的角色地位,所以我想作为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点:1.我们要真正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这个是每一位老师都懂,都知道的基本道理。但是真正做到的并不多,也可能理论我们懂得很多,但运用起来并不一定能得心应手,况且现在的学生受社会影响非常大,他们幼稚不成熟的心理往往被社会媒介所引导,除了我们常说的独立性很强,叛逆性很重,希望得到平等民主对待的基本特点外,也呈现出太多的个性和不稳定性,所以我们除了要多读些有关青少年心理方面的理论外,更主要是要走到他们当中去,去感知他们的心理,把握他们的脉搏,其实只要你是真心实意地与他们交流,从中你是可以总结出这一代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规律的。也只有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怎么想的,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作为教师必须把尊重学生作为自己师德修养的必修课,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一定避免把成年人之间开玩笑式的语气和语言用到学生身上。成人之间一些善意的玩笑可以说无伤大雅,也可以活跃调节一下生活气氛,但是作为学生不一样,他们毕竟还不成熟,
分不清你这句玩笑是真是假,尤其在批评个性强、死要面子的学生时更要避免玩笑式的语气,不要认为那样会显得轻松幽默,其实那样他会认为你是在取笑他,如果再在全班同学面前,那可能就会激怒他。
3、许多时候,教师在抱怨学生不识好歹,不服管理时,在根子上仍是站在以往以老师为主体的主体思维的角度来看待学生,所以很多情况下教师与学生的冲突也是起源于维护自己权威而高高在
上的态度、语气和做法,而如今这样是越来越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真正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必须从主体思维向对话思维转变,即倡导以对话为内在精神,教师、学生、知识不再是一个个独立、封闭的个体,他们在开放而又宽松的情境中进行着对话、沟通和交往。所以说,对话精神的引入,使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接受教育,从学生那里了解他们思想、心理发展状况、知识结构等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方法,所谓”教学相长”也在于此。而作为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使教师和学生在平等交换意见的过程中,达成融洽、和谐,从而有利师生良好关系的形成。与大多数的同学尚且要转变原来的主体思维,何况对于个性强的学生,当你以一种强势凌驾于他,把你的意志强加于他时,遭到的必然是激烈的对抗。如果不从观念上真正接受对话思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只能是貌合神离,表面平静友好,其实却隐含危机与裂缝。故而,只有真正把对话思维植入大脑时,我们才能打好营造良好师生关系
的基石。
4、最后,我们在一再强调处理好与那些个性强的同学的关系时,务必把他们当成真正的朋友,而且自己一定要当他们的良友、诤友,不能为了讨学生欢心,而一味地放纵,即使发现他们的不良行为或者出现了错误也不管不问。
只有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才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我们勇敢挑战自己的能力,采取更为灵巧多样的方法走近那些个性强,不易相处的学生,成为他们受益终身的朋友,也让我们的教育多些完美,少些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