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讲:郭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种“理”是无法理解、无法抗拒的, 郭象又把它叫做“命”。他说:“不知 其所以然而然,谓之命。似若有意也, 故又遣命之名,以明其自尔,而后命理 全也。”(《寓言注》)
“知不可奈何者命也,而安之则无哀乐, 何易施之有哉?故冥然以所遇为命,而不 施心于其间;泯然与至当为一,而无休 戚于其间。”(《人间世注》) “其理固当,不可逃也。故人之生也, 非误生也。生之所有,非妄有也。天地 虽大,万物虽多,然吾之所遇,适在于 是,则虽天地神明、国家圣贤,绝力至 知,而弗能违也”。(《德充符注》)
“人之所因者天也,天之所生者独化也。 人皆以天为父,故昼夜之变、寒暑之节, 犹不敢恶,随天安之,况乎卓尔独化, 至于玄冥之境,又安得而不任之哉?既 任之,则死生变化,惟命之从也。” (《大宗师注》)
六、名教与自然
1.名教即自然 “夫仁义自是人之情性,但当任之耳。 恐仁义非人情而忧之者,真可谓多忧 也。”(《骈拇注》) “夫仁义者,人之性也。”(《天运 注》) “牛马不辞穿落者,天命之固当也。苟 当乎天命,则虽寄之人事,而本在乎天 也。”(《秋水注》)
郭象是在向秀《庄子论》的基础上加以 发展而作出今本《庄子注》的。对于郭 象的《庄子注》,主要有王叔岷的《郭 象庄子注校记》,郭庆藩的《庄子集释》 也予以载记。另外,郭象还有《论语体 略》(或称《论语隐》)一书,现已佚 失,只有部分内容保留在黄侃《论语义 疏》中。
玄学与庄子 从山林到庙堂 万物自生独化说 玄冥之境 性与命 名教与自然
(1)“有”与“无”的具体规定。对 “有”这一概念,郭象沿用传统用法, 指的是个别的具体的存在物。也就是说, 它既不是作为一般存在的“有”(或 “有”的一般),也不是抽象的 “无”。 他说:“夫有之未生,以何为生乎?故 必自有耳。岂有之所能有乎?”(郭象 《庄子·庚桑楚注》)
郭象有时又把“有”称为“物”。“谁 得先物者乎哉?吾以阴阳为先物,而阴 阳者即所谓物耳。谁又先阴阳者乎?吾 以自然为先之,而自然即物之自尔耳。 吾以至道为先之矣,而至道者乃至无也, 既已无矣,又奚为先?”(《知北游 注》)
4.相因 “故天地万物凡所有者,不可一日而相无 也。一物不具,则生者无由得生,一理 不至,则天年无缘得终。”(《大宗师 注》) “夫死者独化而死耳,非夫生者生此死 也。生者亦独化而生耳。独化而足,死 与生各自成体。”(《知北游注》)
“天下莫不相与为彼我,而彼我皆欲自 为,斯东西之相反也。然彼我相与为唇 齿,唇齿者未尝相为,而唇亡则齿寒。 故彼之自为,济我之功宏矣,斯相反而 不可以相无者也。”(《庄子·秋水 注》)
“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 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徒见其戴黄屋, 佩玉玺,便谓足以缨绂其心矣;见其历 山川,同民事,便谓足以憔悴其神矣。 岂知至圣者之不亏哉?”(《逍遥游 注》)
“天下虽宗尧,而尧来尝有天下也,故 窅然丧之,而尝游心于绝冥之境,虽寄 坐万物之上,而未始不逍遥也。” (《逍遥游注》) 圣人虽过着政治生活,显得异常忙碌, 但是他的心是超脱世俗的,精神是十分 清高的。 “故圣人常游外以冥内,无心以顺有。 故虽终日见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 淡然自若。”(《大宗师注》)
一、玄学与庄子
王弼的《老子》注 阮籍的《达庄论》 郭象的《庄子》注
二、从山林到庙堂
“故圣人常游外以冥内,无 心以顺有,故虽终日见形, 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 淡然自若。”(《大宗师 注》) “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 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 (《齐物论注》)
三、万物自生独化说
1.“无不能生有” “无既无矣,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 又不能为生。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而 自生耳。”(《齐物论注》) “此所以明有之不能为有而自有耳,非 谓无能为有也。若无能为有,何为无乎? 一无有则遂无矣,无者遂无,则有自歘 生明矣。”(《庚桑楚注》)
“故造物者无主,而物各自造。物各自 造而无所待焉,此天地之正也。”(郭 象《庄子·齐物论注》)
3.自生
“夫庄老之所以屡称无者,何哉?明生物 者无物,而物自生耳”。(《在宥注》) “非唯无不得化而为有也,有亦不得化 而为无矣。是以夫有之为物,虽千变万 化,而不得一为无也。”(《知北游 注》)
五、性与命
1.足性
郭象从崇有论出发,认为万有各有自己 的规定性。此规定性,他称之为“性” 或“理”。他说:“性分各自为者,皆 从至理中来,故不可免也,是以善养生 者,从而任之。”(郭象《庄子·达生 注》))
“性各有分,故知者守知以待终,愚者 抱愚以至死,岂有能中易其性者也?” (齐物论注) “苟各足于其性,则秋毫不独小其小, 而大山不独大其大矣。”(《齐物论 注》 )
“天地阴阳,对生也;是非治乱,互有 也。”(《秋水注》) “故虽区区之身,乃举天地以奉之。故 天地万物,凡所有者,不可一日而相无 也。”(《大宗师注》)
尽管事物之间都在为了自己,象东西方 那样互相对立,但各个相反的事物之间, 在客观上却是互相支持着的。
虽有对立事物之间的联系,但各个事物 却是自存的。彼此相因是互相为“缘”, 而非所待之“故”。 “彼我相因,形景俱生,虽复玄合,而 非待也。„„故罔两非景之所制,而景 非形之所使,形非无之所化也。” (《齐物论注》)
“有不得化为无”有两层含义: (1)就某一个个别存在物来说,一旦形 成后,就要化下去,没有穷尽,即所谓 “一变成形则化尽无期”。这即是说, 无论怎样变化,也是作为个别存在物在 变化,怎么变化也不能变为虚无。 (2)就万有的总和来说,是永远的存在, 物质世界是长存不灭的,即“自古无未 有之时而长存”,没有一个什么也没有 的时候,亦即所谓的“天地长存乃无未 有之时”。
(1)天地万物的生成和变化都是自然而 然的,“天地以万物为体,而万物必以 自然为正。自然者,不为而自然者也。” (《齐物论注》)“自然即物之自尔耳” (《知北游注》);“(天)不运而自 行也,(地)不处而自止也,(日月) 不争所而自代谢也。皆自尔。”(《天 运注》) (2)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都是各自独 立、互不相关而突然发生的。
2.“造物者无主,物各自造” 郭象说:夫天籁者,岂复别有一物哉!即众 窍比竹之属,接乎有生之类,会而共成一天 耳。无即无矣,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 不能为生。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而自生耳。 自生耳,非我生也。我既不能生物,物亦不 能生我,则我自然矣。自己而然,则谓之天 然。天然耳,非为也,故以天言之。所以明 其自然也,岂苍苍之谓哉!而或者谓天籁役 物,使从己也。夫天且不能自有,况能有物 哉!故天者,万物之总名也。莫适为天,谁 主役物乎?故物各自生而无所出焉,此天道 也。(《齐物论注》)
“万物万情,趣舍不同,若有真宰使之 然也。起索真宰之朕迹,而亦终不得, 则明物皆自然,无使物然也。”(《齐 物论注》) 在郭象看来,不仅“无”不能生“有”, 没有造物主存在,就是事物的运动变化 也不能归结为“无”或“造物主”的推 动。
Biblioteka Baidu
“无则无所能推,有则各自有事。然则 无事而推行是者谁乎哉?各自行耳。” (《天运注》) “大块者,无物也。夫噫气者,岂有物 哉?气块然而自噫耳。物之生也,莫不 块然而自生,则块然之体大矣,故遂以 大块为名。”(《齐物论注》)
“夫物未尝以大欲小,而必以小羡大, 故举小大之殊各有定分,非羡欲所及, 则羡欲之累可以绝矣。”(《逍遥游 注》)
Have A Break!
2.理、命 郭象谈“性”时,往往又和“理”联系 起来。他说:“理有至分,物有定极, 各足称事,其济一也。”(《逍遥游 注》)郭象十分强调理的必然性,“不 得已者,理之必然者也,体至一之宅, 而会乎必然之符者也。”(《人间世 注》)
(2)“无不能生有说”的论证。郭象说: “无不能生物,而云物得以生,乃所以 明物生之自得。任其自得,斯可谓德 也。”(《天地注》) “一者有之初,至妙者也。至妙,故未 有物理之形耳。夫一之所起,起于至一, 非起于无也。”(《天地注》)
(3)万物既非无所生,亦不能归于虚无。 郭象说:“夫有不得变而为无,故一受 成形,则化尽无期也。”(郭象《庄 子·田子方注》)“非唯无不得化而为 有也,有亦不得化而为无矣。是以夫有 之为物,虽千变万化而不得一为无也。 不得一为无,故自古无未有之时而常存 也。”(郭象《庄子·知北游注》)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 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 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任诞》)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 须臾,日月为扃牖,人荒为庭衢。行无 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 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惟洒是 务,焉知其余。”
刘伶在描写人喝醉之时的精神状况时说: “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怳 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 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 情。俯观万物,扰扰然若江海之载浮萍。 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一种绿 色小虫子)。”(《晋书·卷四十九》, 《刘伶传》)
四、玄冥之境
“玄冥”是《庄子》书中原有的一个术 语,用以描述一种混沌不分的状态或一 种不知不觉、不分是非、不分彼此的精 神境界。郭象对“玄冥”的解释与《庄 子》有所不同,他说:“玄冥者,所以名 无而非无也。”(《大宗师注》)
“是以涉有物之域,虽复罔两,未有不 独化于玄冥之境者也。故造物者无主而 物各自造。物各自造而无所待,此天地 之正也。”(《齐物论注》)
七、思考题
谈谈郭象的独化论思想? 性与命在郭象哲学中有什么不同? 郭象关于名教与自然的理论?
Next Time:慧远与僧肇
提前阅读重点文献 阅读参考书目的相 关部分
2.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 “夫称君子者,心无措乎是非,而行不 违乎道者也。何以言之?夫气静神虚者, 心不存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 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 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 物情。物情顺通,故大道无违;越名任 心,故是非无措也。”(嵇康《释私 论》)
“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丧, 显于公坐,饮酒食肉,宜流之海外,以 正风教。”文王曰:“嗣宗毁顿如此, 君不能共忧之,何谓?且有疾而饮酒食 肉,固丧礼也!”籍饮啖不辍,神色自 若。(《世说新语·任诞》) 刘孝标的注引干宝《晋纪》说:“何曾 尝谓阮籍曰:‘卿恣情任性,败俗之人 也。’”
“万物万情,趣舍不同,若有真宰使之 然也。起索真宰之朕迹,而亦终不得, 则明物皆自然,无使物然也。”(《齐 物论注》) “物之生也,莫不块然自生”;“得生 之难,而犹上不资于无,下不待于知, 突然而自得此生矣!又何尝营生于已生, 以失其自生哉!”(《天地注》)
“自生”有两层含义: (1)与“为生”相对为文,即“自生耳, 非为生也”(《在宥注》)。“自”, 即自然而然,无目的无意识。 (2)与“它生”相对为文,即所谓“天 籁者,岂复别有一物哉”,物各自生而 无所出焉”(《齐物论》) ,也即是所 谓“万物各反所宗于体中而不待乎外”。
事实上,正因为万物各自独化而无所待, 才彼此相因。因此,“夫相因之功,莫 若独化之至也。”(《大宗师注》)
3.万物独化 郭象在“自生”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 “独化”概念。“若待蛇蚹蜩翼,则无 特操之所由,未为难识也。今所以不识, 正由不待斯类而独化故耳。”(《齐物 论注》)独化说有两个方面的意思:
第十五讲:郭象
The Philosophy of Guoxiang
郭象,字子玄,少有才理,好《老》 《庄》,能清言。太尉王衍每云:“听 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州郡 辟召,不就。常闲居,以文论自娱。后 辟司徒掾,稍至黄门侍郎。东海王越引 为太傅主簿,甚见亲委,遂任职当权, 熏灼内外,由是素论去之。永嘉末病卒, 著碑论十二篇。 ——《晋书·郭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