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指导手册
钢结构工程公司安全标准化建设管理体系指导手册

钢结构工程公司安全标准化建设管理体系指导手册平安规范化树立管理体系指点手册汇编编号:〔〕编制:〔〕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2021年X月X日实施日期:2021年X月X日发布令本厂«山东省临沂市平安消费规范化树立管理指点手册汇编»〔后称«指点手册»〕是依据国度平安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规范,结合我厂的实践状况,予以编制。
经XXX审定同意,现予以发布实施。
本厂全体在职员工以及各大承包商及相关方必需遵照执行。
本制度汇编于2021年X月1日发布,2021年X月1日起实施。
特此令厂长(签名):〔盖章)2021年3月1日目录发布令 01 总那么 (4)2 编制依据 (4)3 范围 (5)4 平安管理制度 (5)4.1 岗位平安责任制管理制度 (5)4.2 平安经费保证管理制度 (6)4.3 员工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8)4.4 厂方平安责任保险管理制度 (11)4.5 员工不测损伤综合保险管理制度 (12)4.6 识别和获取适用厂区平安法律法规、规范规范管理制度 (12)4.7 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 (14)4.8 员工平安宣传平安管理制度 (16)4.9 员工平安培训管理制度 (18)4.10 特种作业人员平安管理制度 (20)4.11 平安防范管理制度 (21)4.12 治安防控管理制度 (24)4.13 门卫值班平安管理制度 (25)4.14 保安平安管理制度 (26)4.15 厂区出入平安管理制度 (28)4.16 厂区周边环境综合管理管理制度 (29)4.17 平安管理任务指导小组管理制度 (31)4.18 我厂平安员管理制度 (32)4.19 员工平安员管理制度 (34)4.20 平安任务会议管理制度 (36)4.21 树立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38)4.22 厂区平安管理制度 (39)4.23 危房报告管理制度 (41)4.24 计算机室平安管理制度 (42)4.25 实验室平安管理制度 (43)4.26 其他各功用室管理制度 (45)4.27 设备设备平安管理制度 (50)4.28 水、电、气平安管理制度 (51)4.29 设备设备验收、撤除、报废管理制度 (52)4.30 风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55)4.31 施工和检维修平安管理制度 (59)4.33 员工日常平安行为管理制度 (65)4.34 风险作业平安管理制度 (68)4.35 消费及其他任务惯例管理制度 (69)4.36 集会及大型活动平安管理制度 (74)4.37 课间活动平安管理制度 (75)4.38 体育活动平安管理制度 (77)4.39 厂区暴力事情平安管理制度 (79)4.40 防楼道踩踏平安管理制度 (80)4.41 楼道教员平安监视岗管理制度 (82)4.42 日常与节假日值班管理制度 (83)4.43 防溺水平安管理制度 (86)4.44 家校共育管理制度 (87)4.45 员工平安信息管理制度 (90)4.46 家访任务管理制度 (91)4.47 食堂平安管理制度 (93)4.1 食堂平安管理 (93)4.2 从业人员安康管理 (93)4.3 从业人员培训管理 (94)4.4 从业人员团体卫生管理 (94)4.5 从业人员任务服管理 (95)4.6 食品及原辅料推销索证索票管理 (96)4.7 食品贮存管理 (97)4.8 粗加工切配餐饮平安管理 (97)4.9 烹调加工平安管理 (98)4.10 备餐平安管理 (99)4.11 食品留样管理 (99)4.12 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管理 (99)4.13 食品用设备设备管理 (100)4.14 食品平安反省管理 (101)4.15 食品添加剂运用管理 (102)4.16 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 (103)4.17 食堂卫生反省管理 (103)4.18 食品平安报告及处置管理 (104)4.19 库房管理 (104)4.20 食堂卫生责任清查管理 (105)4.21 食堂树立管理 (105)4.22 食堂防投毒管理 (106)4.23 食堂从业人员晨检管理 (107)4.24 生活饮用水卫生平安管理 (107)4.25 食堂消防管理 (108)4.48 交通平安管理制度 (108)4.50 厂区周边巡查、揭发管理制度 (111)4.51 平安警示标志管理制度 (112)4.52 相关方平安管理制度 (114)4.53 消防平安管理制度 (117)4.54 平安反省及隐患排查管理管理制度 (118)4.55 员工职业安康管理制度 (123)4.56 员工安康管理制度 (126)4.57 疾病控制管理制度 (127)4.58 员工晨检管理制度 (129)4.59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130)4.60 事故管理制度 (134)4.61 平安规范化绩效评定管理制度 (141)4.62 平安任务考核与奖惩管理制度 (143)4.63 信息管理与报送管理制度 (145)4.64 风险物品管理制度 (146)4.65 宿舍平安管理制度 (147)4.66 上放学平安管理制度 (149)4.67 幼儿园及低年级员工交接收理制度 (150)4.68 消毒卫生管理制度 (152)4.69 平安任务指导机构管理制度 (153)4.70风险化学品平安管理制度 (155)4.71员工实习实训平安管理制度 (158)4.72校车平安管理制度 (163)4.73防汛平安管理制度 (165)4.74自然灾祸事情管理制度 (167)4.75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170)4.76应急救援物资管理制度 (173)4.77应急照应制度 (175)4.78平安事故调查处置与报送制度 (176)1 总那么〔1〕为了增强我厂平安管理,防止和增加平安事故,保证厂内人员人身和财富平安,促进我厂安康可继续开展。
某公司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

某公司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1. 引言1.1 目的本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某公司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各项工作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
1.2 背景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通过建立和执行标准化文件,可以确保某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和质量。
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将明确标准化建设的流程和要求,为相关人员提供操作指南。
2. 标准化建设流程2.1 制定标准在制定标准之前,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了解行业标准和竞争情况,确定标准的范围和内容。
制定标准需要经过评审和审批,并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更新。
2.2 实施标准标准的实施是指将制定好的标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实施标准之前,需要开展培训,确保相关人员了解标准的要求和操作方法。
实施标准的过程中,需要监控和评估标准的实施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2.3 审核标准标准的审核是指对制定好的标准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标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审核需要由专门的团队或专家进行,对标准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
2.4 改进标准标准的改进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和用户反馈对标准进行更新和改进。
改进标准需要通过评审和审批,并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更新。
3. 标准化建设要求3.1 组织架构某公司应建立标准化建设管理部门或小组,负责标准的制定、实施、审核和改进工作。
该部门或小组应包括专业的标准化人员,并与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协作和沟通。
3.2 培训和宣传某公司应定期组织标准化培训,确保相关人员了解标准的要求和操作方法。
同时,还应加强标准化的宣传,提高员工对标准化建设的重视和参与度。
3.3 监控和评估某公司应建立标准化建设的监控和评估机制,通过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
3.4 持续改进标准化建设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某公司应定期评估标准的实施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标准进行改进和更新。
4. 标准化建设管理指南4.1 制定标准的流程4.1.1 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收集和分析市场信息,了解相关行业标准和竞争情况;•确定标准的范围和内容。
标准化创建指导手册【可编辑范本】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指导手册目录:一.安全生产标准化概念二.创建达标的主要文件三.创建达标的主要依据四.创建达标的工作模式五.创建达标的工作流程六.创建达标的核心内容七.标准化组合运行模式八.创建达标的三个环节九.创建班组岗位的达标十.建立标准化管理档案十一.创建达标的工作措施十二.附件前言为了相对统一规范指导全市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给企业在达标创建过程中提供借鉴思路和方法原则,搞好企业创建与部门机构评审的衔接,有效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长效管理,特制定本《手册》。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概念所谓安全生产标准化,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二、创建达标的主要文件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24号);4。
《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安委[2011]4号);5。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中华全国总公会共青团中央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岗位达标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四[2011]82号);6。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93安全生产标谁化评审标准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号);7、江苏省安监局《关于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苏安监〔2011〕107号)。
三、创建达标的主要依据AQ3013—2008《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T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淮化评审标准));江苏省和常州市出台的安全标准化达标评审办法及相关实施指南。
体系建设 操作手册

体系建设操作手册一、引言体系建设是指组织在实施经营管理活动时,按照一定的规范和程序,构建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以确保组织的持续发展和有效运营。
本操作手册旨在为组织成员提供关于体系建设的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建设体系的目的、内容和步骤,以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目的。
二、体系建设的概念和意义1. 体系建设的概念体系建设是指构建一套合理、完善的制度、规章和流程,以确保组织内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通过体系建设,组织可以实现对经营活动的有效监控和管理,提高绩效和竞争力。
2. 体系建设的意义(1)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建立完善的体系,可以规范管理流程,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2)确保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可以在制度层面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
(3)实现持续改进:体系建设可以为持续改进提供有力支持,帮助组织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
三、体系建设的内容和要点1. 体系建设的内容(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符合ISO9001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可控。
(2)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符合ISO14001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保障对环境影响的可持续改进和管理。
(3)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符合OHSAS18001标准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员工工作安全。
(4)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符合ISO27001标准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防范信息安全风险。
2. 体系建设的要点(1)明确目标:确定体系建设的目标和范围,明确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组织人员参与: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和人员需积极参与体系建设,协同合作。
(3)制定规章制度: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流程,保障体系的实施和执行。
(4)持续改进:体系建设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持续关注和评估体系的运行状况,不断完善和优化。
四、体系建设的步骤和方法1. 梳理流程:对组织的各个管理流程进行梳理,理清各个环节的关键步骤和相关人员职责。
2. 制定标准: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制定符合组织实际情况的管理标准和实施细则。
企业标准化体系手册

企业标准化体系手册企业标准化体系是指企业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建立起来的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
它包括了企业的各项标准、流程、规范和指导文件,旨在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本手册将详细介绍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运行和改进,以及相关的重要流程和要点。
一、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1.1 企业标准化体系的意义。
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企业规范管理流程,强化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效率。
其次,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缺陷率,提升客户满意度。
最后,它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1.2 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步骤。
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
首先,企业需要明确标准化的目标和范围,确定标准化的重点和重要性。
其次,企业需要建立标准化的组织和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然后,企业需要编制标准化的文件和流程,明确各项标准和规范。
最后,企业需要进行标准化的培训和推广,确保全员参与和执行。
二、企业标准化体系的运行。
2.1 企业标准化体系的运行机制。
企业标准化体系的运行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机制。
首先,企业需要建立标准化的监督和检查机制,确保标准的执行和落实。
其次,企业需要建立标准化的反馈和改进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最后,企业需要建立标准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强化标准的执行和执行。
2.2 企业标准化体系的运行要点。
企业标准化体系的运行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要点。
首先,企业需要加强标准化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员工的标准化意识。
其次,企业需要加强标准化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标准化能力。
最后,企业需要加强标准化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标准的执行和执行。
三、企业标准化体系的改进。
3.1 企业标准化体系的改进方法。
企业标准化体系的改进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
首先,企业需要建立标准化的改进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
企业标准化管理手册

企业标准化管理手册1. 引言企业标准化管理手册是为了规范和指导企业内部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而制定的文档。
本手册旨在明确企业各项工作的标准、规程和流程,并提供操作指南,以确保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岗位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工作。
2. 目标和原则2.1 目标•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标准化管理,减少重复劳动和冗余步骤,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质量:通过规范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提供一致的结果,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降低风险:通过标准化管理和流程控制,减少错误和事故的发生,降低企业的风险。
•加强团队协作:通过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和流程,加强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2 原则•一致性: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程进行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的一致性。
•可行性:制定的标准和流程必须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执行,确保可行性。
•持续改进:标准和流程应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以适应市场和企业的变化。
•适度灵活:标准和流程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需求。
3. 标准化管理体系3.1 组织结构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由以下部分组成:•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审查标准和流程,监督执行情况。
•标准化管理部门:负责推进标准化管理工作,提供培训和支持。
•各部门和岗位:按照标准和流程进行工作,确保执行效果。
3.2 标准制定流程•需求确定:根据实际需求确定需要制定的标准和规程。
•资源评估:评估制定标准的所需资源和实施成本。
•制定草案:编写标准的草案,包括标准的内容和执行细则。
•内部审查:由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查和修改,确保符合要求。
•外部审查:将标准草案提交给相关部门或专业机构进行审查。
•批准发布:经过审查和修改后,正式发布并推广执行。
4. 标准化管理流程4.1 流程定义流程是标准化管理的核心,它定义了各项工作的步骤、责任和要求。
每个流程都应包含以下内容:•流程名称:描述该流程的名称和目的。
•流程图:使用流程图表示流程的步骤和流转关系。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指导手册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指导手册1.引言企业安全生产是保障员工和社会大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
为了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本手册旨在提供一套操作性强、实用可行的指导原则,以帮助企业建立和维护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2.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2.1 管理体系的构建2.1.1 领导层的参与与责任领导层应明确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确立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分工。
同时,领导层应进一步做好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提升工作。
2.1.2 安全生产政策与目标企业应制定明确的安全生产政策和目标,并向全体员工进行公告,确保员工能够清楚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2.1.3 风险管理与评估通过风险评估,企业应识别出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2.2 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2.2.1 安全培训与教育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与教育,确保员工对安全生产规程和操作程序的熟悉程度,并提醒员工安全行为的重要性。
2.2.2 安全设备与装备企业应定期对安全设备和装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并确保其完好可用。
此外,企业还应购置新型的安全设备和装备,以提高安全生产的效率。
2.2.3 安全生产监测与检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监测与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有效进行。
3.安全生产应急处理3.1 应急演练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活动,以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并逐步完善应急预案。
3.2 事故报告与调查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企业应立即进行事故报告,并成立调查组进行深入调查,找出事故原因,以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3.3 事故记录与分析企业应建立事故记录与分析的档案,用于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调整和改进安全生产措施,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4.结论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企业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本手册仅为指导性文件,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标准体系实施指南

谢谢大家!
听课辛苦了。
下面休息若干分钟。
224
由于企业规模大小不同,生产服务形式有异,企
业可以根据总的要求,结合各企业实际,制定出适合 本组织的工作标准。只要工作标准符合了整体要求即 可。在制定工作标准时,首要解决的是:使工作标准 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查性和可考核性,而不要把制定 工作标准的统一格式当作重点。
215
8.4.2 名 称
工作标准的名称应简短明确,反映标准的主题。 工作标准的名称一般由岗位名称或职务名称加“工作 标准”、“作业标准”或“作业指导书 ” 字样组成。 示例1:立车车床工岗位 —— 立车车床工作业标准 示例2:超声波探伤工岗位 —— 超声波探伤工作业指 导书 示例3:车间副主任职务 —— 车间副主任工作标准 示例4:技术科科长职务 —— 技术科科长工作标准 示例5:公司副经理职务 ——副经理工作标准 示例6:工厂厂长职务 —— 厂长工作标准 示例7:饭店前厅服务员岗位—前厅服务员作业指导书
218
3)实践证明,一些企业曾有过的“部门工作标 准”,即使制定了,也没有太多的实际价值。“部门” 是“组织”的一个层次,本身也是一个“组织”, “部门工作标准”既不能代表以 “事”为对象的管理 标准(程序文件等),也不能代表以“人”为对象的工 作标准(作业指导书等),更不能代表以“物”为对象 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
6) 对每个岗位按作业顺序列出工作(作业) 的细节,明确输入、转换的各环节和输出的内容, 其中包括物资、人员、信息和环境等方面应具备 的条件,并与其他工作(作业)接口处相互协调。 应明确每个环节转换过程中各项因素,以及要达 到的要求,说明需要注意的任何例外或特殊情况, 必要时辅以程序或流程图;
7) 企业可运用工业工程制定工作(作业)标 准的方法.
企业标准体系实施指南

企业标准体系实施指南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在管理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管理的基石,也是企业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保证。
企业标准体系实施指南旨在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本指南将从标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企业标准体系的实施提供有益的指导。
一、标准体系的建立。
1.明确标准体系的目标和范围。
企业在建立标准体系之前,需要明确标准体系的目标和范围,确定标准体系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包括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等。
只有明确了标准体系的目标和范围,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建设和实施。
2.编制标准体系文件。
企业需要编制相关的标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确保标准体系文件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标准体系文件是标准体系的基础,对于标准体系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培训相关人员。
在建立标准体系之后,企业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标准体系的内容和要求,掌握标准体系文件的操作方法,提高标准体系的实施效果。
二、标准体系的实施。
1.全员参与。
标准体系的实施需要全员参与,只有全员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标准体系的有效运行。
企业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如会议、培训、奖惩等,激励和引导员工积极参与标准体系的实施。
2.持续改进。
标准体系的实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需要不断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确保标准体系的持续有效性和适应性。
三、标准体系的持续改进。
1.建立绩效评价体系。
企业需要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对标准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2.借鉴他人经验。
企业可以通过参观考察、交流合作等方式,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吸取他人的教训,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的标准体系。
3.加强内外部沟通。
企业需要加强内外部沟通,与员工、客户、供应商等各方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各方的需求和反馈,为标准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

组成——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以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 (5.1a))
2、企业标准体系
1
企业方针 企业标准化管理 企业适用的法律、
2
目标 规定和基础标准 法规和规章
3
技术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体系
20143 定额 管理
218 财务 管理
219 人力 资源 管理
208 包装搬运贮存管理
209 安装交付管理
210 服务管理
211 能源管理
216 体系评价管理
215 信息管理
214 环境管理
212 安全管理
213 职业健康管理
20124 合同 管理
独立的 管理标准体系
2181财务 管理
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 ——上、下层次的标准 ——同层次的标准 ——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与其他管理体系
与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标准
(4)协调性
领导作用
过程方法(PDCA)
合格评定
5
系统管理(整体功能)
关键控制点(CCP)
持续改进
6
借鉴先进管理模式的思想理念:
(5)科学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定义——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3.4)
203 采购管理
205 质量管理
204 生产管理
202 设计开发与创新管理
206 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
2014 财务成本定额管理
20122销售 管理
20113环境方针与目标
207 测量、检验、试验管理
2012市场营销管理
2013 合同 管理
20112质量方针与目标
标准体系指导

标准体系指导一、制定目标标准体系的建立是为了规范和统一某一领域内的技术和业务活动,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
在制定标准体系时,应明确体系的目标,包括提高标准化的水平、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产品质量等。
二、体系构建原则标准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1.目的性原则:标准体系的构建应围绕制定的目标展开,确保体系的各项工作都为实现目标服务。
2.系统性原则:标准体系应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标准之间应相互协调、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
3.层次性原则:标准体系的结构应清晰,层次分明,便于管理和使用。
4.开放性原则:标准体系应保持开放,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新。
5.实用性原则:标准体系应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方便企业和组织进行标准化工作。
三、体系框架设计在明确标准体系的目标和构建原则后,需要进行体系框架的设计。
框架设计是整个标准体系的基础,应充分考虑标准体系的构成要素和相互关系,明确体系的层次结构和分类原则。
在设计框架时,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流程图等方法,将各个标准按照其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分类和整理。
四、体系内容确定在框架设计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确定标准体系的内容。
内容确定包括标准的制定、修订、废止等环节,应充分考虑标准的适用范围、技术要求、实施措施等方面。
在确定内容时,可以采用调查研究、专家咨询、试验验证等方法,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五、标准审查与批准制定好的标准需要经过审查和批准才能正式发布实施。
审查工作应由专业的标准化机构或专家进行,对标准的合规性、技术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审查通过的标准需经相关管理部门批准后才能发布实施。
六、标准实施与监督标准发布实施后,需要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标准的执行和实施效果。
监督工作可以通过定期检查、专项抽查等方式进行,对标准的符合程度、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评估。
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并跟进整改效果。
同时,应加强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企业和组织对标准的认知度和执行力。
体系建设 操作手册

体系建设操作手册体系建设操作手册是一种详细而精确的指南,用于指导组织或企业在建立和实施各种体系时的步骤和方法。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体系建设操作手册的结构和内容:1. 引言- 介绍体系建设的目的和背景- 解释为什么需要建立该体系- 概述操作手册的结构和内容2. 目标设定- 确定建立体系的目标和预期结果- 定义关键绩效指标和评估方法- 制定时间表和里程碑3. 规划阶段- 进行现状分析和需求评估- 制定体系建设计划- 确定资源需求和分配4. 设计阶段- 制定体系的架构和组织结构- 确定体系的各项要素和流程- 制定相关政策、程序和指南5. 实施阶段- 建立体系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培训和教育相关人员- 开展试点工作和测试6. 运行和监控阶段- 确定体系的运行方式和周期- 建立监控和评估机制- 定期审查和改进体系7. 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 进行周期性的绩效评估和审查- 分析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实施改进措施并持续监控效果8. 文档和记录管理- 确定体系的文档和记录管理要求- 制定文档编制和控制流程- 确保文档和记录的可追溯性和保密性9. 培训和沟通- 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 进行内部和外部的沟通和宣传- 提供持续的培训和支持10. 风险管理和持续改进- 确定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和障碍 - 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和流程11. 结论- 总结体系建设的成果和效果- 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感谢参与体系建设的人员和机构以上是一个体系建设操作手册的大致结构和内容,具体的操作手册需要根据具体的体系建设项目和组织的特点进行调整和完善。
企业标准化管理手册

企业标准化管理手册什么是企业标准化管理?企业标准化管理是指以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为基础,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控制和管理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实现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企业标准化管理对于公司的品牌建设、市场开拓、产品质量、员工培养等诸多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什么需要企业标准化管理手册?企业标准化管理手册是企业进行标准化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它既是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载体,也是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指导书。
企业标准化管理手册通过明确企业标准化管理的目的、方针、责任、程序、标准和规范,以推进企业标准化发展,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
企业标准化管理手册的编写步骤第一步:制定企业标准化管理手册编写方案在制定企业标准化管理手册编写方案时需要全面考虑企业的特点、目标、现状等,明确编写手册的目的和要求。
方案确定后需要与企业领导沟通并征求意见,以保证编写手册的全面性和实用性。
第二步:明确企业标准化管理的要求明确企业标准化管理的要求是编写手册的重点。
需要从企业的视角出发,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企业的经营目标、工作流程、工作内容、职责和义务等,出企业的总体要求、职能要求和技术要求等,为编写手册提供明确的目标。
第三步:制订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制订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是编写手册的重要环节。
它包括标准化体系的组成部分、标准化工作的组织架构、标准化管理流程、标准化工作的检查和评估等。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制定对于标准化管理的规范化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第四步:编写企业标准化管理手册企业标准化管理手册的编写是企业标准化管理中最为核心的工作。
手册中应包含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职责和权利、主要管理对象、工作流程、管理标准和操作规程等,以及与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相关的应急措施和经验。
第五步:实施和维护企业标准化管理手册企业标准化管理手册的实施和维护需要由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努力。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企业内部的资源分配、安排和配合,以确保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有效执行。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教材

持续改进,抓好复审工作
1、有序地深入开展标准化工作
2、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
3、提高标准编制质量(试验研究、科技成果)
4、持之以恒,一丝不苟地抓好标准的贯 彻实施
5、认真评价总结,深入宣传学习,增强
依据标准规范工作的自觉性 安排复审工作
THE END
及时上报材料ຫໍສະໝຸດ 六、试点中的有关问题 1、存在问题 2、处理好几个关系
关键、重要物资
• 价格高 • 需先行研制试验
• 生产、订货周期 长
• 供货紧缺
• 损坏影响大、难 修复
评定标准:
• 质量稳定、符合要求
• 使用中无问题、满意 度高
• 价格合理、公道
• 供货及时、品种数量 随时满足要求
• 售后服务有保障
• 信息常沟通、不搞突 然袭击
分级管理:
• A——凭证免检;长 期合作
——监控什么 (技术标准)
制订监控程序 (监控体系)
——明确分工、职 责、程序及接口
(管理标准)
确定操作规程
——怎么监控
(工作标准)
展开
3、标准要有可操作性 标准化工作导
则
• 目的性原则——明确由谁干、干什么、 何时干、何地干、怎么干 要求
(例外、特殊或紧急状况)
• 性能原则——尽可能量化 • 可证实性原则——检查考核方法
201 经 营 综 合 管 理
202
设计 开发 与创 新管 理
203 采购 管理
204 生产 管理
205 质量 管理
206 设备 与基 础设 施管 理
207 测量 、检 验、 试验 管理
208 包装 搬运 贮存 管理
209 安装 交付 管理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指导手册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指导手册一、适用范围本企业标准体系指导手册规定了简易模式企业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表。
本企业标准体系指导手册适用于中、小型企业,为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提供技术帮助和借鉴。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3017-2008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 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GB/T 15498-2003 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GB/T 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三、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简化版)GB/T13017-200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规定,企业标准体系可根据企业需求,采用不同的企业标准体系结构,给出了三种标准体系结构图。
其中,简易模式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为其一。
针对中小企业标准化基础薄弱、标准化知识相对匮乏等情况,本指导手册在GB/T13017-200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规定的简易模式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简化版),供中小企业参考。
(一)创新理念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简化版)遵循标准化的简化、统一、协调、优化原理,旨在提倡以标准化理念解决问题,实现1:1000 的目标,力争对全市企业标准体系建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二)设置原则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简化版设置的主要依据:1.标准化法律、法规、《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企业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2.GB/T13017-200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图9;3.因企制宜、简便易行、有用管用、循序渐进。
(三)结构关系1.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简化版),见图1:图1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简化版)2.技术标准体系结构图,见图2:环境技术你准安全技术标准 能源技术标准服务技术标准 安装'交付技术稳准.检垃、显枚和亶方法技半成品技术标准工艺技弟标准 产品惨淮 设计技术标准图2技术标准体系结构图见3.管理标准体系结构图,见图3:环境Moe 用企业用会吕累法 图3管理标准体系结构图4.工作标准体系结构图,见图4: 职业量以曷用 质量9盘储图4工作标准体系结构图(1)纳入企业标准体系的基本单元是标准。
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指导手册 中电投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指导手册政策与法律部2013年9月目录目录............................................................... 前言............................................................... 第一篇标准化基础知识............................................................. 第一节标准化建设的意义..............................................一、标准化对于企业有何重要意义?.....................................二、企业标准化的作用是什么?.........................................三、开展标准化建设有何必要性?.......................................四、当前电力企业标准化建设背景和现状如何?........................... 第二节标准化基本术语................................................一、什么是标准?.....................................................二、什么是企业标准?.................................................三、什么是基础标准?.................................................四、什么是技术标准?.................................................五、什么是管理标准?.................................................六、什么是工作标准?.................................................七、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之间的关系?.........................八、什么是标准化?...................................................九、什么是企业标准化?...............................................十、什么是企业标准体系?............................................. 十一、什么是企业标准体系表?......................................... 十二、企业标准体系表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哪些?......................... 十三、企业标准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十四、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5项原则是什么?............................. 十五、什么是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 十六、什么是企业标准体系水平确认?................................... 十七、标准化法律法规有哪些?......................................... 十八、标准如何分类?................................................. 十九、常见的标准代号含义是什么?..................................... 二十、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各指什么?................. 二十一、标准化建设的PDCA的过程?.................................... 第三节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基础知识............................一、什么是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二、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目的是什么?.............................三、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工作依据的标准和文件主要有哪些?.......四、申请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应具备哪些条件?.......................五、申请确认时应提供哪些材料?.......................................六、试点确认的程序是什么?...........................................七、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现场确认采取哪些方法?.........................八、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评分标准和确认等级?...........................九、评价计分方法是如何实施?......................................... 第四节与标准化有关的其他相关知识....................................一、ISO、IEC、ITU是指什么?.........................................二、ISO 9000族(GB/T19000族)质量管理标准是指什么?.................三、ISO 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是指什么?.............................四、OHSAS 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系列标准是指什么?...................五、整合管理体系的概念是什么?.......................................六、“三标”整合的原则是指什么?.....................................七、“三标”整合的方法具体哪些?.....................................八、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存在怎样的对应关系?.......................九、何谓采标?采标证书的作用是什么?.................................十、企业使用采标标志应具备什么条件?................................. 十一、企业使用采标标志应办理那些手续?............................... 十二、企业如何争取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 第二篇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工作................................................. 第一节试点工作的前期准备............................................一、企业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的程序具体有哪些步骤?.....................二、企业标准化建设具体有哪些工作?...................................三、如何科学合理的设立标准化组织机构及职责划分?.....................四、如何确保前期调研及培训工作取得实效?.............................五、如何编制标准化规划和标准化工作计划?............................. 第二节企业标准体系建立工作的组织和开展.............................一、清理标准和相关文件有哪些要点?...................................二、企业标准体系表中包含哪几个子体系?...............................三、企业标准体系要符合哪些要求?.....................................四、标准制定、修订、复审的流程具体是什么?...........................五、如何有效推动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六、企业标准制定有哪些具体的要求?...................................七、企业标准编写规则有哪些参考依据?.................................八、标准的结构形式有哪些?...........................................九、企业标准制定中常见问题有哪些?...................................十、企业标准编号需要注意哪些?....................................... 十一、引用的外来标准是否需要重新编号?............................... 第三节标准体系试运行及试点确认......................................一、如何建立标准化运行机制?.........................................二、标准体系试运行阶段的宣贯培训要点是什么?.........................三、如何确保各项标准执行落地?.......................................四、企业标准监督检查如何实施?.......................................五、标准化评价有哪几种形式?.........................................六、评价确认后企业实施的改进工作有哪些?............................. 第三篇标准化建设疑难解析......................................................... 第一节标准与制度...................................................一、什么是规章制度?.................................................二、制度的主要功能有哪些?...........................................三、规章制度和管理标准有哪些共性?...................................四、规章制度和管理标准的区别是什么?.................................五、如何正确处理规章制度与管理标准的关系?...........................六、部分制度转化为标准有何必要性?...................................七、是否所有制度都能转化为标准?.....................................八、可转化为管理标准的制度有哪些?...................................九、不宜转化为管理标准的制度有哪些?................................. 第二节流程与制度、标准.............................................一、什么是业务流程...................................................二、流程式管理与传统的职能式管理的区别是什么?.......................三、流程管理与标准化的关系?.........................................四、流程与管理制度/管理标准的关系?.................................. 第三节标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一、如何正确梳理标准体系和其他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二、如何解决标准体系文件与其他体系文件对同一事项重复规定或重叠的矛盾?..................................................................... 第四节集团公司标准化建设答疑.......................................一、集团标准是否分级?...............................................二、集团下属单位的企业标准体系板块是否必须与集团公司标准体系板块一一对应?…………………………………………………………………………………三、集团公司标准化信息平台有哪些功能?包含哪些信息?未来是否将推广至二三级单位?…………………………………………………………………………四、集团公司对各单位标准化建设的经费管理的具体要求有哪些?...........五、集团公司如何对各单位实施监督检查?...............................六、集团下属单位的标准如何上升为集团公司标准?.......................前言根据集团公司“统一基础标准”的要求,为全面实现标准化管理,全面提升管控能力和水平,近年来集团公司以试点先行,自下而上的方式,推进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工作,指引二、三级单位在新形势下有效运用标准化建设,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焦作市建立标准体系作业指导书.doc

焦作市食品企业标准体系建立作业指导书焦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建立健全食品标准体系,既是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遏制假冒伪劣行为,保证消费者权益的需要,也是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焦政【2007】30号)中要求:食品、环保等涉及安全卫生的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要在2010年前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食品药品标准化专项推进工作的意见》(焦政办【2008】107号)也指出:“主要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健全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并严格实施。
鼓励食品药品生产企业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提高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和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食品企业通过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用标准化的手段规范企业的原辅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过程、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仓储运输过程,完善食品生产加工的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用标准规范管理,用标准指导生产,用标准保证质量,食品质量安全就有了基础和保障。
考虑到我市食品企业中标准化人才奇缺,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对不少企业来讲,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为此焦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有关标准化工作人员编写了这本指导书,以期对我市食品企业建立健全食品标准化体系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促进焦作市食品企业标准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第一章食品企业如何建立标准体系 (1)第二章食品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 (5)第三章食品企业标准体系图 (8)第四章食品企业标准明细表 (13)第一章食品企业如何建立标准体系一、食品企业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目的企业标准体系是促进企业内的标准组成达到科学合理、完整有序的基础。
有了企业标准体系,就有了一个眉目清晰的整体性标准化工作蓝图,它使我们对本企业的标准构成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一目了然,这不仅为编制制修订标准计划提供依据,而且也为企业提供了一套必须遵循的层次清楚的企业标准目录,使企业标准化系统发挥更大的功能,更有效地满足生产、经营和管理对标准化的需要,从而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提高企业运行的整体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指导手册一、适用范围本企业标准体系指导手册规定了简易模式企业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表。
本企业标准体系指导手册适用于中、小型企业,为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提供技术帮助和借鉴。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3017-2008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GB/T 15496-2003 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 15497-2003 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GB/T 15498-2003 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GB/T 19273-2003 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三、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简化版)GB/T13017-200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规定,企业标准体系可根据企业需求,采用不同的企业标准体系结构,给出了三种标准体系结构图。
其中,简易模式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为其一。
针对中小企业标准化基础薄弱、标准化知识相对匮乏等情况,本指导手册在GB/T13017-200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规定的简易模式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简化版),供中小企业参考。
(一)创新理念— 1 —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简化版)遵循标准化的简化、统一、协调、优化原理,旨在提倡以标准化理念解决问题,实现1:1000的目标,力争对全市企业标准体系建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二)设置原则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简化版设置的主要依据:1.标准化法律、法规、《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企业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2.GB/T13017-200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图9;3.因企制宜、简便易行、有用管用、循序渐进。
(三)结构关系1.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简化版),见图1:图1 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简化版)2.技术标准体系结构图,见图2:— 2 —图2 技术标准体系结构图见3.管理标准体系结构图,见图3:图3 管理标准体系结构图4.工作标准体系结构图,见图4:— 3 —图4 工作标准体系结构图(1)纳入企业标准体系的基本单元是标准。
包括:a)现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b)未来2-3年拟制修订的企业标准。
(2)企业标准体系以技术标准为主体,以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相配套。
管理标准体系应保证技术标准体系的实施,工作标准体系应确保技术标准体系和管理标准体系的实现。
(3)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简化版)未采用层次结构表述方法,主要基于同一事项不应同时存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且每个标准适用范围不应无限扩大,有助于企业对标准体系的理解、建立和实施。
— 4 —(4)未单独设置基础标准。
主要基于企业标准体系由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三大块构成,且包括了基础标准,未单独列出,避免引起混淆。
且多数基础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通用技术语言标准、量和单位标准、数值与数据标准等)仅适用于标准制修订,在标准的实施和监督过程中并不直接运用基础标准,不宜过多强调基础标准的适用层级和作用,防止不恰当地扩大适用范围、夸大其作用。
宜将基础标准主要纳入技术标准体系,列在靠前序号;将管理标准体系相关的基础标准(不包括纳入技术标准体系的基础标准)纳入管理标准体系,列在靠前序号。
(四)适用范围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简化版)适用于标准数量较少、标准化对象较为简单的中小型企业。
(五)结构图剪裁原则企业应根据实际需求,对结构图中所列方框进行分析,宜作相应的裁剪或做新的组合,避免一层不变、照搬硬套。
四、企业标准体系表标准体系表是现有和今后发展应该有的标准的全面蓝图。
(一)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组成1.标准体系结构图;2.标准体系表(技术标准体系表、管理标准体系表、工作标准体系表);3.标准明细表;— 5 —4.标准统计表;5.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二)建立企业标准体系表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企业应明确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方针,这既是建立标准体系的目的,又是任务,企业标准体系应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方针建立。
企业标准体系根据企业的需要,既可以是全面的,又可以是局部的。
例如,为了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确保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某个、某些方面,或兼而有之。
若企业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针,建议不推荐其建立标准体系,避免为标准化而标准化。
2.系统性原则企业标准体系的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的三部分,不可缺少。
相关体系的构成要素应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来确定。
例如,来样加工企业不一定有设计方面的要素,食品企业不一定有要安装、交付方面的标准。
同时,不宜简单将一个标准化对象分为技术标准事项、管理标准事项,更不应对“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的“号”入座。
应尽可能将标准化对象的技术事项和管理事项整合成为一个标准,精简标准数量,提高标准质量和适用范围,并只纳入一个标准体系,以达到整合、优化、增效的目的。
3.协调性原则— 6 —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间要协调,避免重复和交叉。
企业标准体系应与其他管理相协调并提供支持。
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应与已发布实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相协调,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规定。
标准体系内各单元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又相互依赖,它们之间任何一个发生变化,其它相关单元都应作相应地动态调整和改变。
4.适用性原则纳入标准体系的标准要切实管用。
避免不加分析和辨识,只要是标准都纳入到企业标准体系。
如果是可有可无的,或者是多年未使用的标准,不应纳入标准体系,不能把标准体系作为库存标准的目录。
不宜建立面面俱到,大而全的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与技术标准无关的规章制度可并行存在,不宜将规章制定均转化为企业标准。
(三)标准体系表的标准构成1.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对“技术要求”所作的规定,即对企业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技术标准的实施有助于产品(服务)质量的形成,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标准通常包括生产对象、生产条件、生产方法以及包装贮运等技术要求,以标准、规程、规范、守则、操作卡、作业指导书等形式存在,是企业标准体系的主要部分。
— 7 —构成技术标准体系的标准,以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为顺序的技术标准和能源、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信息等技术标准为主,包括:(1)企业所采用和贯彻的国家标准;(2)企业所采用和贯彻的行业标准;(3)企业所采用和贯彻的地方标准;(4)企业所制定的企业标准,以及拟制修订的企业标准。
建立技术标准体系时,宜将上述与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服务等环节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集中起来,按照基础标准、产品标准等模块分类管理。
模块的多少,以企业实际情况而定,并符合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剪裁原则。
2.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是对“事(事项)”所作的规定,即对企业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有助于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管理标准通常以管理活动主题与程序、控制、办法、制度等组合。
(1)管理标准编写的要求:----职责、权限;----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明确每个过程由谁干、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何时干、何地干、怎么干);----报告和记录(管理活动所形成的报告、记录格式、签发、传递路线和保存期限等);— 8 —----附录(必要时)。
(2)构成管理标准体系的标准以企业标准为主体,包括: ----与管理事项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管理标准,以管理基础标准居多;----本企业制定的管理标准。
宜以企业的管理规定、管理制度为基础,通过整合提高,按照标准的要求,增加可操作、能考核的条款,提升为管理标准。
哪些领域需要制定管理标准以及制定多少,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而定,并符合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剪裁原则,但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办法》为各企业管理标准体系中的必备内容。
可探索将标准体系中的管理标准与技术标准进行整合。
例如,将采购的技术标准与管理标准整合为采购标准,或将检验、试验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同产品标准相整合,服务技术标准与管理标准相整合,安装、交付技术标准与管理标准相整合,等等。
3.工作标准工作标准是对“人(岗位)”所作的规定,即对企业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有助于促进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工作标准通常以工作标准(岗位责任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范、规程)、岗位职务(岗位职位)说明书等形式存在。
工作标准编写的要求:----职责、权限;— 9 —----岗位人员资格要求(文化水平、操作水平、管理知识等);----工作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附录、记录及表格(必要时)。
(四)标准明细表标准明细表是根据标准体系表结构图的编排顺序,将纳入标准表的所有标准子体系所包涵的标准,用表格的形式依次列出来。
1.标准明细表的一般格式如表1:表1 标准明细表的一般格式(1)体系代码一般用“J”或“1”表示技术标准,用“G”或“2”表示管理标准,用“Z”或“3”表示工作标准。
在企业标准体系内,体系代码编号方法应统一。
由企业根据需要或习惯自行确定,按照“J、G、Z”或“1、2、3”编号。
例如:a)Q/XXXJ1—2013或Q/XXX11—2013表示XXX企业的第1个技术标准的编号。
b)Q/XXXG2—2013或Q/XXX22—2013表示XXX企业的第2个管理标准的编号。
c)Q/XXXZ3—2013或Q/XXX33—2013— 10 —表示XXX企业的第3个工作标准的编号。
d)Q/XXX 4—2013表示第4个发布实施的企业产品标准的编号。
各个体系的标准应按照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再企业标准的顺序排列。
同类标准按照标准顺序号排列。
例如,国家标准之间、地方标准之间按照标准顺序号排列;行业标准之间先按照标准代号的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顺序排列,再按照标准顺序号排列;企业标准之间按照标准顺序号排列。
(2)“宜定级别”则对应于尚未制定的标准。
(3)“评审意见”表示对标准应在一定期限(比如,3年或5年)进行评审,以确定该标准是否继续有效、需要修订或作废,并提出实施意见,审核结果用“评审意见”表示(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可提出建议)(4)“备注”表示待制定或待收集。
2.标准明细表的简化格式如表2:表2 标准明细表的简化格式(五)标准统计表标准统计表的格式根据统计目的,可设置不同的标准类别及统计项,反映出企业标准体系中的标准构成、数量、水平、是否需要制修订或收集的状态。
企业标准体系统计表一般格式如表3:— 11 —(六)企业标准体系编制说明编制说明是对标准体系表的编制思路、原则、使用方法和实施要求等作出文字说明,其内容一般包括:1.编制体系表的依据及要达到的目标。
2.与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GB/T 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的差异和原因,与企业实际的符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