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名词解释 文档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WHO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护理程序:是指导护理人员以满足护理对象的身心需要,恢复或增进护理对象的健康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实施计划性、连续性、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理论与实践模式。
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以及生命过程的反映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结果是应由护士负责的。
护理目标:是针对护理诊断而提出的,期望护理对象在接受护理活动后达到的健康状态或行为的改变,也是评价护理效果的标准。
护理措施:是护士协助患者实现护理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手段,规定了解决健康问题的护理活动方式与步骤,也称为护瞩。护理计划:是将护理诊断、目标、措施等各种信息按一定规格组合而形成的护理文件。
实施:是将护理计划付诸行动,实现护理目标的过程。
63.评价:是将实施护理计划后所得到的患者健康状况的信息与预定的护理目标逐一对照,按评价标准对护士执行会程序的效果、质量作出平定的过程。
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体。
内环境:指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
外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组成。
湿度是指相对湿度指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一定温度的条件下,所含水蒸汽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
分级护理是根据对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患者自理能力的评估,按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所制定的不同护理措施及遵医嘱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
主动卧位指病人身体活动自如,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取舒适卧位,并能随意变更卧床姿势。
被动卧位指病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患者自身无变换卧位的能力。见于极度衰弱、昏迷、瘫痪者。
被迫卧位指患者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所需而被迫采取的卧位。
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组织溃烂、坏死。
剪切力是因两层组织相邻表面间的滑行,产生相对性的移位所引起的.
瘀血红润期:皮肤出现红、肿、热、麻木或有触痛,解除压力30分钟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
炎性浸润期:受压表面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皮肤因水肿而变薄,表皮有水泡形成,此时极易破溃,破溃后,可显露出潮湿的疮面,病人有疼痛感。
浅度溃疡期:此期表皮水疱逐渐扩大,水疱破溃后,可显露潮湿红润的疮面,有黄色渗出液流出;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疼痛加剧。
坏死溃疡期:为压疮严重期。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感染可向周边及深部扩展,可深达骨面。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严重者细菌入侵易引起败血症,造成全身感染。
疼痛是伴随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主观感受,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
疼痛阈指人体所能感觉到的最小疼痛称为疼痛阈。
疼痛的耐受力指个体所能忍受的疼痛强度和持续时间称为疼痛耐受力(pain tolerance)。
数字评分法:将一条直线等分10段,一端“0”代表无痛,另一端“10”代表极度疼痛。
文字描述评分法:将一条直线等分5段,每个点均有相应的描述疼痛的文字,其中一端表示“没有疼痛”,另一端表示“无法忍耐的疼痛”。
视觉模拟评分法:用一条直线,不作任何划分,仅在直线的两端分别注明不痛和剧痛。患者根据自己对疼痛的实际感觉在线上标记疼痛的程度
面部表情测量图:适用于3岁以下的儿童。
睡眠性呼吸暂停是一种在睡眠间发生自我抑制、没有呼吸的现象,可分为中枢性和阻塞性呼吸暂停两种类型。
活动受限又称制动,指身体活动力或任何一部分活动由于某些原因而受到限制。
全范围关节运动指根据每一特定关节可活动的范围,对此关节进行屈曲和伸展的运动,是维持关节可动性的有效锻炼方法。分主动性ROM、被动性ROM
等长运动指肌肉收缩而肌纤维不缩短,可增加肌肉的张力而不改变肌肉的长度。
等张运动指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缩短,即肌肉长度改变因而肢体活动,此运动可增加肌肉力量,并促进关节功能。
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感染原传到新宿主的途径和方式。
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外,通过直接或间接传播途径感染给医院内其他人或环境而引起的感染。内源性感染是指患者自身携带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并非杀灭微生物微生物。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或杀灭全部微生物的过程。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热力消毒灭菌法是指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其死亡的方法。
化学消毒灭菌法是利用液体或气体的化学药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和管理方法。无菌物品指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
无菌区域是指经过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
有菌区域是指未经灭菌处理或经灭菌处理后被污染的区域,又称非无菌区。
隔离是将传染病病人、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
清洁区是指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半污染区是指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污染区是指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
终末消毒处理是指对出院、转科或死亡病人及其所住病室、用物、医疗器械等进行的消毒处理。
潜热是指当1g100 °C水蒸汽变成1g100 °C的水时,释放出2255J539cal)的热能。
生命体征指体温、脉搏、呼吸与血压的总称。
继发效应:用冷或用热超过一定时间后(1分),产生与生理效应相反的作用,这种现象就称之为继发效应。
体温:人体产生热量和消耗热量,两者相互保持平衡,使身体能维持一定的温度称为体温。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临床对发热程度划分(以口腔温度为例):低热 37.3~38.0℃、中等热 38.1~39.0℃、高热 39.1~41.0℃、超高热 41℃以上。稽留热的典型症状: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达数天或数月,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多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等。
弛张热的典型症状:体温在39℃以上,24h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多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
间歇热的典型症状: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等。
不规则热的典型症状:发热无一定规律,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等。
体温过低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加导致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体温过低。当体温低于35 ℃时称体温不升。
.冷、热疗法-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的收缩和舒张,改变机体各系统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脉搏指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动脉内的压力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导致动脉管壁产生有节律的搏动,称为动脉脉搏,简称脉搏。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为60~100次/分。缓脉:指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低于60次/分。速脉:指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大于100次/分。
间隙脉:指在规律或不规律的脉搏间隙中漏去一次搏动,脉律发生不规则、不均匀。
洪脉:当左心室收缩力强,CO多。血管充盈度好,脉压差较大时脉搏强大。
细脉:当左心室收缩力若,CO少,外周阻力大,脉压差较时,脉搏若而小。
交替脉:当心室的收缩强弱交替时出现强弱交替的脉搏。
水冲脉:当CO大,脉压差大时,出现脉搏骤起骤降,急促有力。
间歇脉是指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1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代偿间歇),称间歇脉。
脉搏短绌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为脉搏短绌。特点有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
奇脉(paradoxical pulse)指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
血压是指心脏收缩和舒张时,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所施加的侧压力,称为血压。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收缩压是指在左心室收缩时,流经主动脉的血液对动脉管壁所形成的最大压力,称为收缩压。
舒张压是指当心室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所产生的最低压力称为舒张压。
高血压指在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成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
低血压是指血压低于90/60~50mmHg且有明显的血容量不足的临床表现如脉搏细速、心悸、头晕等称为低血压。
呼吸: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气,并把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这种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
呼吸过速是指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但仍然有规则,也称气促
呼吸过慢是指呼吸频率低于10次/分,但仍然有规则。
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是一种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在经历一段呼吸暂停(5~20)秒后,
又开始重复以上过程的周期性变化,其形态犹如潮水起伏
间停呼吸又称毕奥呼吸指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即呼吸和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称为间停呼吸。点头呼吸:又称胸锁乳突肌呼吸,在呼吸时,头随呼吸上下移动,时呼吸中枢衰竭的表现。
叹息样呼吸:间断一段时间后做一次大呼吸,伴叹息样。
蝉鸣样呼吸:由于细支气管、小支气管堵塞,吸气时出现高调的啸鸣音。
鼾声呼吸:由于气管或大支气管内有分泌物积聚,呼吸深大带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