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年年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专升本

2023年年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专升本

2023年年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专升本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

A. 100B. 102C. 103D. 104答案:C2. 2023年全国两会分别于3月4日和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届一次会议和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分别举行。

A. 十二B. 十三C. 十四D. 十五答案:C3.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左右。

A. 5%B. 5.5%C. 6%D. 6.5%答案:B4. 下列关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B.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C.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D. 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答案:D5. 以下哪项不属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容?()A.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B.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C. 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矛盾D.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落后文化之间的矛盾答案:B(以下题目略)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意义。

答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的意义在于:(1)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

(2)明确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方向。

(3)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动力。

2. 简述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答案: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到2020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2)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成人专升本科政治试题及答案

成人专升本科政治试题及答案

成人专升本科政治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富强B. 民主C. 文明D. 自由答案:D2.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国有经济为主体B. 公有制为主体C.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 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答案:B4.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是: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以德治国C. 依法治国D. 以法治国答案:C5. 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C.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 推动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答案:B...(此处省略其他15题)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A. 公有制为主体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D. 国家宏观调控答案:ABCD2.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A. 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家庭层面的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答案:ABC...(此处省略其他2题)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意义。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2.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

答案: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坚持依法治国,确保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

2023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3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

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政治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在每题给出旳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规定旳。

1.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旳区别在于怎样回答()A.世界旳本质是什么旳问题B.世界有无统一性旳问题C.世界旳存在是怎样旳问题D.世界可否被认识旳问题2.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旳稳定状态,这是一种()A.唯物辩证法旳观点B.形而上学旳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旳观点D.相对主义狡辩论旳观点3.联络旳观点和发展旳观点是唯物辩证法旳()A.实质B.总特性C.关键D.总规律4.友好是矛盾旳一种特殊体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旳()A.绝对同B.互相分离C.互相依存D.绝对排斥5.在认识旳本责问题上,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与唯心主义认识路线旳对立体现为()A.一元论与二元论旳对立B.反应论与先验论旳对立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旳对立D.能动反应论与直观反应论旳对立6.实践是检查真理旳唯一原则.这是由于()A.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旳特点B.实践是认识旳来源C.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旳特点D.实践是认识旳目旳7.社会存在指旳是()A.社会旳物质生活条件B.生产关系旳各个方面C.社会旳物质财富D.生产力旳基本要素8.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旳内容,其中具有决定意义旳是()A.产品分派关系B.生产中人与人旳关系C.产品互换关系D.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9.上层建筑旳两个构成部分是()A.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层建筑B.意识形态和观念上层建筑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10.社会革命和改革都本源于()A.新理念和老式观念旳矛盾B.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旳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旳矛盾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旳矛盾11.在历史发明者问题上,两种主线对立旳观点是()A.决定论和非决定论B.宿命论和唯意志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12.鸦片战争后,中国贫穷落后和一切灾祸旳总本源是()A.帝国主义旳压迫B.封建主义旳压迫C.官僚资本主义旳压迫D.民族资本主义旳压迫1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旳主线区别在于革命旳()A.对象不一样B.领导权不一样C.动力不一样D.前途不一样14.毛泽东指出:“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旳地位,就没有人民旳地位、就没有共产党旳地位,就没有革命旳胜利。

成考政治成人高考(专升本)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

成考政治成人高考(专升本)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政治(专升本)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数字、”格式的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是()。

A. 物质决定意识B.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 对自然界的规律性的科学认识D. 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是世界统一的基础。

A. 物质B. 意识C. 时间D. 空间3、下列关于我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 (B) 坚持以人民为主、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C) 坚持按西方政治模式发展 (D)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政党4、下列选项中,关于dialectics的正确描述是:(A)认为事物是静止的,不会改变(B)认为事物是相互独立的,之间没有关系(C)认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存在矛盾和对立(D)认为事物只有静态变化,没有动态变化5、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同任何国家搞军备竞赛,不搞”一国两制”的参照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日本D.法国6、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以人本主义为核心C.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D.坚持以人为本7.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与自然的观点是:①人依赖于自然而存在和发展②人可以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和发展③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④人可以对自然进行任意改造和利用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①决定性影响②无关紧要的影响③促进作用或阻碍作用④完全相反的影响9、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的是()。

A、自由主义B、行为主义C、实用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 1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A、多样性和层次性B、时间和空间的无穷性C、普遍联系和永恒变化D、深刻的本质和现象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中国共产党的党章中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成人高考成考政治(专升本)试卷及答案指导(2025年)

成人高考成考政治(专升本)试卷及答案指导(2025年)

2025年成人高考成考政治(专升本)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 物质B. 意识C. 精神D. 思维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概念主要指的是:A. 主观想象活动B. 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C. 抽象的理论思考D. 个人的心理活动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的核心在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辩证法的基本范畴?A、质量互变B、对立统一C、否定之否定D、价值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根本特性是:A、独立性B、客观实在性C、运动性D、社会历史性6、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存在范畴的是:A、社会心理B、社会意识C、生产方式D、政治法律制度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是()A. 揭示本质,指导实践B. 反映历史,推动发展C. 服务生活,提高素质D. 分析现象,创造未来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A. 体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B. 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C. 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 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9、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这一观点强调了什么?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物质C. 物质与意识平行发展D. 物质与意识相互转化 10、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下列哪一项最能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A. 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矛盾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不同。

B. 只有在社会领域存在矛盾,在自然界不存在真正的矛盾。

C.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所有矛盾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D. 矛盾可以被完全消除,当一个矛盾解决了,就不再有新的矛盾产生。

202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

202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

2023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一、选择题:1~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

在每题给出旳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规定旳,将所选项前旳字母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号旳信息点上。

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无产阶级旳世界观B、科学旳世界观C、理论化、系统化旳世界观 D、人们自发形成旳世界观2、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各门详细科学旳关系属于A、一般和个别旳关系B、整体和部分旳关系C、本质和现象旳关系D、内容和形式旳关系3、把水、火、土、气等详细物质形态当作世界本原旳观点,是一种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B、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C、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D、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4、下列选项中,阐明了要坚持“两点论”,全面看问题旳是A、高岸为谷、深谷为陵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D、监听则明,偏信则暗5、面对消极腐败旳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从哲学上看,这是由于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B、一定旳原因引起一定旳成果C、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D、量变积累到一定旳程度会引起质变6、“在对现存事物旳肯定旳理解中同步包括着对现存事物旳否认旳理解,即对现存事物旳必然灭亡旳理解”。

这是一种A、形而上学观点B、唯物辩证法观点C、相对主义观点D、激辩论观点7、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旳关系是A、认识中“源”和“流”旳关系B、认识中内容和形式旳关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旳关系D、实践和理论旳关系8、一种完整旳认识过程需要通过两次飞跃,下列各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旳是A、从知觉到表象B、从判断到推理C、从认识到实践D、从实践到认识9、人口原因在社会发展中旳作用是A、决定社会革命与否产生B、决定国家旳贫富强弱C、决定社会制度旳性质D、制约和影响社会旳发展10、现代生产力系统中旳准备性原因是A、自然科学B、劳动者C、教育D、经营管理11、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源于对立阶级之间A、经济利益旳对立B、政治立场旳冲突C、思想观念旳差异D、生活方式旳不一样12、判断一种生产关系与否先进旳主线标志是A、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B、开放旳市场经济还是封闭旳自然经济C、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D、增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1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旳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4、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旳指导思想旳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六大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15、当今时代旳主题是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C、改革与开放D、发展与创新16、从社会性质上看,近代中国社会属于A、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7、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旳领导者是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都市小资产阶级18、邓小平从中国旳详细国情出发,提出社会主义旳最终目旳是A、解放生产力B、发展生产力C、实现共同富裕D、建成小康社会19、中国改革开放旳实践证明,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旳政治基石是A、四项基本原则B、人人平等原则C、和平共处原则D、公平正义原则20、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鲜明旳特点是A、解放思想B、改革开放C、自主创新D、依法治国21、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分派方式旳是A、经营方式B、管理方式C、生产方式D、决策方式22、股份制是公有制旳重要实现形式,判断股份制企业旳性质,关键看其A、资产构成B、经营权掌握在谁旳手里C、管理模式D、控股权掌握在谁旳手里2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获得举世瞩目旳伟大成就。

专升本成考政治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成考政治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成考政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C.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以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完全公有制D. 完全私有制4.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A. 以市场为基础,以计划为指导B. 以市场为导向,以计划为补充C. 完全市场调节D. 完全计划调节6.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A. 宪法B. 刑法C. 民法D. 行政法7. 我国的基本国策包括()A. 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B. 改革开放、科技创新、教育优先C. 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共同繁荣D. 以上都是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要求是()A.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D. 以上都不是9.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A. 五位一体B. 四位一体C. 三位一体D. 二位一体10.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关系是()A. 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B. 分配制度决定基本经济制度C. 两者相互独立D. 两者相互影响答案:1-5 A D A A B;6-10 A D A 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25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5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5年成人高考成考政治(专升本)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的统一。

A、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B、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C、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D、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2、下列关于实践与认识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没有反作用B、认识决定实践,实践对认识没有反作用C、实践与认识相互独立,没有相互作用D、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C. 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理论D.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4、下列关于实践的观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是: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 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唯一手段D.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B. 历史唯物主义C. 群众路线D. 实事求是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的意义是什么?A.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B. 揭示了认识的客观性C. 指出了真理的本质D. 以上都是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主观映象B. 主观创造C. 主观感受D. 主观经验8、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这一概念的核心含义是:A. 人对自然界的改造活动B. 社会生产活动C.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D. 以上都是9、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根本原因在于:A.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是:A.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为主导B.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民主专政C. 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指导的发展道路D.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文化2、邓小平理论中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论断,其主要目的是:A. 强调经济发展在所有工作中的首要地位B. 反对“左”的错误倾向C.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D. 强调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3、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纲领是:A. 恢复民族资本主义B. 发展国家资本主义C. 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 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A. 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 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利于现代化建设、有利于稳定发展C. 有利于稳定经济、有利于调整结构、有利于改善民生D. 有利于政治稳定、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进步5、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提出中国革命分为两个步骤,其中第一步是()。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特征是()。

A. 实践性B. 科学性C. 革命性D. 真理性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全是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

A. 经济建设B. 政治建设C. 文化建设D. 社会建设4. 下列关于“中国梦”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B. 追求个人财富和成功C. 建立世界霸权D. 实现全球统一5.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A. 人民当家作主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C. 全民参与政治D. 集中统一领导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

A.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B. 国家对经济实行高度计划C. 国有企业主导经济发展D. 完全自由的市场竞争7.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私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C. 外资经济为主导D. 混合所有制经济8. 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

A. 法律的制定B. 法律的实施C. 法律的遵守D. 法律的随意变更9.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理念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强权政治C. 单边主义D. 霸权主义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指()。

A. 建党一百年和建国一百年B. 改革开放一百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百年C. 新中国成立一百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百年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意义。

2. 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在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性。

3. 描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主要特点。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024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卷

2024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卷

2024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卷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A. 物质
B. 意识
C. 精神
D. 理念
(答案)A
二、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A. 实事求是
B. 群众路线
C. 独立自主
D. 艰苦奋斗
(答案)D
三、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 革命和建设的关系
C.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D. 党的建设和领导
(答案)A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是?
A. 改革开放
B. 党的十八大
C. 党的十九大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答案)C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
A. 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以上都是
(答案)D
六、新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
A. 改革
B. 共享
C. 进步
D. 发展
(答案)B
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A.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C. 以上都是
D.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答案)C
八、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
A. 国有经济
B. 集体经济
C. 非公有制经济
D. 公有制经济
(答案)D。

成考政治成人高考(专升本)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成考政治成人高考(专升本)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政治(专升本)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C、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强调物质决定意识B、强调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以上都是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实践决定认识B. 真理是客观的C.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D.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概念指的是:A. 人类的社会实践B. 个人的日常生活C. 科学实验活动D. 文学艺术创作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实用主义B. 唯物主义C. 唯心主义D. 人本主义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属于:A. 唯物辩证法B. 唯物主义C. 唯心主义D. 逻辑实证主义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C. 历史唯物主义D. 自然辩证法8、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外部矛盾B. 内部矛盾C. 自然规律D. 社会发展规律9、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 研究对象不同B. 世界观与方法论不同C. 历史观与认识论不同D.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10、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观点是:A. 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B. 哲学的基本内容C. 哲学的最高原则D. 哲学的最终目的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表述,错误的是()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B.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C.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D.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2、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的著名论断是:A. 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B.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C.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D.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A. 邓小平理论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科学发展观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的著名论断是:A. 人民战争的思想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C. 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D. 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A. 邓小平理论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科学发展观D. 以上都是7、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B.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C.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D.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第二个重大阶段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A. 邓小平理论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科学发展观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9、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针,其核心思想是()A.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B.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C. 坚持党的领导D.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A.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B.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C. 坚持党的组织路线D. 坚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A.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 全面深化改革C. 全面依法治国D. 全面从严治党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是: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D.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B.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C.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D.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4、以下哪项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A. 全面深化改革B. 全面依法治国C. 全面从严治党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A.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 全面深化改革C. 全面依法治国D. 全面从严治党6、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是:A.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B.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C.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7、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

2024年青海省成考(专升本)大学政治考试真题含解析

2024年青海省成考(专升本)大学政治考试真题含解析

2024年青海省成考(专升本)大学政治考试真题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的______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A.阶级分析方法B.综合分析方法C.辩证思维方法D.田野调查方法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这主要取决于()(A)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B)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C)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3、______是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A.党的基本路线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改革开放理论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4、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民主党派在国家中的主要作用是()(A)合作共事(B)参政议政(C)自我教育(D)沟通关系5、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正确的观点是______。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C.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D.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6、按照主体的需要和尺度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这属于()(A)真理性问题(B)法律性问题(C)客观性问题(D)价值性问题7、“拔苗助长”的典故是()(A)否定主观能动性的表现(B)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C)体现内因是事物发展根据的表现(D)体现外因是事物发展条件的表现8、连接北京和雄安的______全线开通运营后,北京西站至雄安区间最快的旅行时间为50分钟,大兴机场至雄安新区最快19分钟可抵达。

A.京雄铁路B.京雄城际铁路C.京雄高铁D.京雄地铁9、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______是核心。

A.政党制度B.立法司法制度C.国家政权D.行政制度10、下列说法中符合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是______。

A.眉毛胡子一把抓B.白马非马C.天不变,道亦不变D.物极必反11、摩擦生热,水涨船高……这些现象表明______。

A.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B.因果联系是一种必然联系C.原因和结果是不确定的D.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转化12、______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202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及答案

202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及答案

202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40小题。

每题2分,共80分。

在每题给出旳四个选项中。

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规定旳。

1.世界观是( )A.人们对人生旳总体见解和主线观点B.人们对自然界旳总体见解和主线观点C.人们对整个世界旳总体见解和主线观点D.人们对社会旳总体见解和主线观点答案:C2.哲学基本问题旳第二方面内容是( )A.自然和社会有无同一性旳问题B.时间和空间有无同一性旳问题C.物质和运动有无同一性旳问题D.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旳问题答案:D3.列宁旳物质定义表明,物质旳唯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B.空间广延性C.无限多样性D.客观规律性答案:A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句话体现旳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旳动力B.量变是质变旳必要准备C.现象是事物本质旳体现D.实践是检查真理旳原则答案:B5.一切认识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旳,这阐明( )A.认识归根究竟是从实践中获得旳B.每个人旳认识都依赖于直接经验C.书本知识并不是从实践中获得旳D.只要参与实践就能获得对旳认识答案:A6.在认识论上,一切唯物主义都坚持( )A.实践论B.反应论C.矛盾论D.先验论答案:B7.真理旳相对性是指真理旳( )A.客观性、无限性B.客观性、一元性C.有条件性、有用性D.有条件性、有限性答案:D8.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旳是( )A.地理环境B.人口数量C.生产方式D.人口素质答案:C9.社会形态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旳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旳统一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旳统一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旳统一答案:A10.阶级斗争是( )A.人类社会发展旳主线动力B.人类社会发展旳唯一动力C.阶级社会发展旳直接动力D.阶级社会发展旳最终动力答案:C11.无产阶级政党旳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旳理论根据是( )A.人民群众是一种历史范围B.人民群众是历史旳发明者C.人口原因是社会存在旳必要条件D.人口原因是社会发展旳必要条件答案:B1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旳关系是( )A.互相替代B.互相包括C.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D.互相补充答案:C13.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所遭受旳最大旳压迫是( )A.封建地主阶级旳压迫B.民族资本主义旳压迫C.官僚资本主义旳压迫D.帝国主义旳民族压迫答案:D1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存在着进步势力、中间势力和顽固势力,党对顽固势力采用旳方略方针是( )A.孤立B.发展C.消灭D.争取答案:A15.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旳标志是( )A.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B.1952年土地改革完毕C.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毕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答案:D。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政治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政治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政治(专升本)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两大历史前提是:A.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B.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启蒙思想C.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浪漫主义D. 英国古典哲学、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空想社会主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B.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C. 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区别D.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资产阶级哲学的根本对立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物质性B. 精神性C. 多样性D. 运动性4、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最能体现辩证法的核心思想?()A. 一切事物都是静止不变的B. 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C. 存在就是被感知D. 万物皆由原子构成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实用主义D. 主体性哲学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观点是()A. 哲学的基本观点B.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C. 哲学的最高观点D. 哲学的根本观点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B、革命性和先进性的统一C、实践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8、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决定物质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9、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A. 观点的前瞻性B. 理论的革命性C. 方法论的实证性D. 表达的规范性 10、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决定认识”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A. 认识起源于实践的需要B.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022年专升本政治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a4版本)

2022年专升本政治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a4版本)

2022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试题政治一、选择题:1~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自然与社会存在中抽象出的共同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可知性C.时空限定性D.运动性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A.阶段性的统一B.条件性的统一C.多样性的统一D.历史性的统一3.从本质上看,唯物辩证法是()A.绝对的和永恒的B.批判的和革命的C.神圣的和最终的D.诡辩的和保守的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A.全盘否定B.自我否定C."回复"D.“扬弃”5.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其基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以及A.社会历史性B.主观创造性C.主体多元性D.目标单一性6.价值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A.积极意义B.绝对意义C.消极意义D.相对意义7.社会存在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以及A.物质生产方式C.政治文化建设8.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政党C.立法司法制度() () () ()B.社会风俗D.历史传统B.国家政权D.行政制度9.社会领域中存在着很多矛盾,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A.社会主要矛盾B.社会基本矛盾C.次要矛盾D.非基本矛盾10.在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B.政治关系C.产品分配和消费关系D.家庭关系11.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发表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思想的提出和阐述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2.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的会议是()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瓦窑堡会议13.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A.城市小资产阶级B.农民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14.在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的相互关系中,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A.土地革命B.农村革命根据地C.武装斗争D.城市隐蔽战线15.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历史时期是指()A.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时期B.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时期C.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D.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16.《论十大关系》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前五方面主要讨论的是A.经济领域问题C.政治生活问题17.贯穿邓小平理论的思想路线是A.放下包袱,轻装上阵C.开动脑筋,集思广益() B.国际战略问题D.思想文化问题() B.开拓创新、与时俱进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可概括为A.“抓革命,促生产”B.“一要吃饭,二要建设”C.“两手抓,两手都要硬”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集中概括为: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A.当前利益B.长远利益C.根本利益D.全部利益20.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形成的科学发展观,其基本要求是A.推动经济社会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2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A.“一根红线”B.“两个大局”C.“四个全面”D.“五位一体”2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是()A.工业化B.中国梦C.小康社会D.天下大同23.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步走”战略安排的第二步是()A.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B.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C.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4.立足新发展阶段,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及答案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2016年成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答案一、选择题:1~40小题。

每小题2分,共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世界观是( C)A.人们对人生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B.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D.人们对社会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内容是(D )A.自然和社会有无同一性的问题B.时间和空间有无同一性的问题C.物质和运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3.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A.客观实在性B.空间广延性C.无限多样性D.客观规律性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B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C.现象是事物本质的表现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5.一切认识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这说明( A)A.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实践中获得的B.每个人的认识都依赖于直接经验C.书本知识并不是从实践中获得的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正确认识6.在认识论上,一切唯物主义都坚持(B )A.实践论B.反映论C.矛盾论D.先验论7.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D)A.客观性、无限性B.客观性、一元性C.有条件性、有用性D.有条件性、有限性8.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C )A.地理环境B.人口数量C.生产方式D.人口素质9.社会形态是(A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10.阶级斗争是(C )A.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C.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D.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11.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是(B )A.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C.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D.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1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是(C )A.相互替代B.相互包含C.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D.相互补充13.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所遭受的最大的压迫是(D )A.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B.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C.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D.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1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存在着进步势力、中间势力和顽固势力,党对顽固势力采取的策略方针是(A )A.孤立B.发展C.消灭D.争取15.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标志是(D )A.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B.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C.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6.毛泽东指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

具体到科学文化领域所采取的方针是(A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团结一批评一团结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17.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和科学的态度是(B )A.坚持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B.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C.马克思主义理论神圣不可侵犯D.靠引证马克思关于某一问题的某一论述来解决问题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现实依据是(B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B.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C.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D.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19.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C )A.自然资源状况B.人口数量与结构C.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D.科学技术发展水平2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所制定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C )A.总体小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1.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其性质是(D )A.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B.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变革C.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2.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D )A.教育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C.科技体制改革D.经济体制改革23.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紧紧围绕(C )A.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B.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进行C.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进行D.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行24.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这一体系的特点是(A)A.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B.互联互通、多元平衡、安全高效C.互利共赢、各方协商、安全高效D.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合作25.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当前,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必须(A )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C.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规范收入分配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对外开放2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C )A.辅助性作用B.替代性作用C.决定性作用D.补充性作用27.现阶段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决定因素是(C )A.公有制经济的资产规模B.公有制经济的市场竞争力C.公有制的性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2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B )A.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C.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总目标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2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A )A.集体主义B.为人民服务C.诚实守信D.爱国主义30.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要( B)A.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B.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C.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D.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3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时代精神的核心是(C )A.爱国主义B.求真务实C.改革创新D.艰苦奋斗32.国家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措施体现了(B )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B.再分配注重公平C.初次分配注重公平D.再分配注重效率33.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这是由于( A)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B.南北发展差距不断扩大C.人口增长失控,资源被破坏,环境恶化D.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引起的战争此起彼伏34.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C )A.实现两岸三通B.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发展两岸经贸关系35.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由(D )A.党的纲领决定的B.党的路线决定的C.党的指导思想决定的D.党的性质决定的36.2015年7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15年底前我国一项社会保障措施将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支付比例超过50%。

这项措施是(C )A.疾病保险B.慢性病保险C.大病保险D.工伤保险37.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纪念抗战胜利(B )A.50周年B.70周年C.60周年D.80周年38.2015年9月16日,第34届亚奥理事会代表大会决定中国的一个城市获得2022年亚运会举办权。

这个城市是(A )A.杭州B.北京C.上海D.广州3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6年1月27Et发表声明,宣布该组织2010年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正式生效。

中国正式成为IMF( B)A.第一大股东B.第三大股东C.第二大股东D.第四大股东40.2016年6月23日,欧洲一个国家就是否脱离欧盟举行全民公投,公投结果有超过半数的投票者赞同脱欧。

这个国家是(D )A.意大利B.法国C.德国D.英国二、辨析题:41~4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

然后说明理由。

41.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之一。

答案:错误。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区分为民族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两部分。

(2)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与新生产力相联系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对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积极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必须给予保护。

(3)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严重地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4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只要生产力发展了,就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答案:错误。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而要实现共同富裕,除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之外,还包括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社会生产力发展成果为人民所享有的要求。

只有完整地把握这两层意思,才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理解。

三、简答题:43-45小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

43.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怎样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答案:(1)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问相互交融、相互作用,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2)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

(3)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4)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4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案:(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第一,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第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第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45.简述我国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答案:(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

(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4)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四、论述题:46小题,20分。

46.辩证否定观包括哪些内容?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如何坚持辩证否定观?答案:(1)辩证否定观的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