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体现朗读的意境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体现朗读的意境美

内容摘要:

优秀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哪种体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意境美”,朗读的意境是朗读者运用有声语言依据稿件再造的艺术形象(符号)和它们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他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和幻想的总合。那么如何通过朗读者的再度创作,来表现这种意境美呢?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剖析。

一、理解全面细致

二、情感真挚充沛

三、状态积极集中气息与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的声音技巧的综合运用,共同营造朗读的意境美。

关键词:朗读意境美

导言:

朗读是一种审美活动,这种审美是依据稿件二度创作而得来的。不同的人朗读同一篇作品,可以令人感到其文化气息、文化品位的不同。如何使朗读产生美感,创造出意境美,使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都获得审美愉悦,本篇试从实际操作层面上加以说明。同时写这篇文章是想告诉喜爱朗读的朋友,若想使你的朗读更大程度地感染受众,需好好掌握语言表达的基本功,另外也想使更多的朋友们通过阅读本文激发出对朗读的兴趣,使大家明白朗读并非高深莫测,如果你掌握了朗读美感创作的规律,你同样能够得心应手的去进行创作。

正文:

优秀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哪种体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意境美”,何谓意境,“意境”就是特定的艺术形象(符号)和它们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他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和幻想的总和。作品中特定艺术形象的意境常常是静伏的、暗蓄的、潜在的,只有在创造者、欣赏者的头脑中,意境才浮动起来,明现出来,生发出来。①

朗读作为有声语言表达的一种形式,它是以文字语言为依据进行再创作,把文字语言转变为有目的、有思想、有感情、有对象的有声语言。文字作品的意境美正是通过朗读者的艺术再创作,才浮动起来,呈现出来,生发出来。这种创作并非只是简单的将书面语言发出声音,而是通过自己独特的有声语言形式使语言进入了民族化、风格化、意境美、韵律美的境地。试想,为什么同一篇作品,有的人朗读会使人觉得平淡无味,而有的人朗读就会使人沉浸其中,获得一种美感享受?对于朗读来说,朗读的意境是朗读者运用有声语言依据稿件再造的艺术形象(符号)和它们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他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和幻想的总合。它在朗读创造与欣赏中表现为实境与虚境的统一。它的实境是有声语言再造出来的特定形象,即“一种真且美,虽少而精,导向力很强的画面,具有能感触和捉摸的品格”;它的虚境是“不确定的颇难捉摸的部分,”“是蕴含丰富间接形象、充满特定艺术情趣、艺术氛围的‘虚’”,②它是由特定形象引发出来的情趣、意味以及某种想象联想,具有一定的空灵性,能意会但难以言表。从朗读的需要来说,情与景合、心与物合、神与形合,是我们所追求的境界。那么如何通过朗读者的再度创作,来表现这种意境美呢?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剖析。

一、理解全面细致

既然朗读是以文字语言为依据,那么对于作品的理解与感受就要全面细致。这不仅包括作品主题、基调、重点,还包括作品体裁、题材、结构、语言,直至作者的世界观、创作方法、创作特色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等等,都要充分认识和把握。

只有深入理解稿件,朗读时才能了然于胸,才有可能选择恰当准确的声音形式,将作品形之于声、达于受

众。比如我们在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时,这篇文章要传递的仅仅是怀念母亲的一种情感吗?只有了解史铁生的生平经历,通读他的其他作品,才会对其人其文有很深刻的把握,这篇文章所要传达的是一种对人生的哲学思考,母亲用自己的生命,让残疾的儿子懂得了去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价值所在。这正是此篇文章的美学特征,而有声语言表达就应该把握住这一点,而不仅仅停留在一种煽情的情感层面,这种属于人生哲学的意境美,不悟透文章是不可能用声音表达出来的。

很多优秀作品都是语言精练含蓄、以一当十,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就是文字语言的内在语。内在语就是文章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表露出来和没有直接表露出来的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③朗读时我们必须深入挖掘探讨语言的内在含义,反复推敲,找出那激发作者创作的真正意图。如果抓不住文章的内在语,表达时就会出现偏差,体现出来的感情就不准确、不真挚,文章的意境也就体现不出来。

比如《补旧》这篇文章,写彭德怀被组织上安排住到吴家花园,里面有几段与警卫员的对话,彭总说:“以前,什么活儿没干过,什么苦没吃过?如今住到圆明园,皇帝老子住过的地方啊!”仅从字面上理解就会得出,彭总说这番话时是一种很知足的心态,“皇帝老子住的地方,如今我能住在这里,能不知足吗?”如果这样片面理解,那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是有悖于人物真实感情的。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彭总因为说真话而被软禁在“皇帝老子住过的地方”,受到政治上的冷落,乃至最后被迫害致死。抓住了这个历史背景和文字背后的内在语,那么在表述这段话时就不应该是很知足的语气,而是一种无奈、一种自嘲、一种对中国百姓受浮夸风之苦又无从摆脱的痛惜。这么深入理解了作品之后,朗读时情和声与文章的内涵相吻合,就会细致地传达出这种韵味,听众就会明白为什么彭总会遭到“四人帮”迫害,说真话是多么难啊!联想到当今社会,这样,这种“真”又是多么难等可贵啊!就能够使观众产生共鸣,文章的意境也就自然呈现出来。

二、情感真挚充沛

理解得再深刻,而如果表达时感情冷漠、木然,这还算不上语言艺术的再创作。我们理解作品的目的是为了朗读,我们要把这种理解转为自己的播读愿望,产生跃跃欲试、非说不可的欲望。所以朗读者要让自己在深入开掘作品的基础上,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的状态中,才可能使诸多感受、多层体验升华、飞动,并把种种技巧巧妙综合融汇到语流中去。如何调动自己的情感,使之随着作品而运动起来呢?个人的人生体验和阅历固然是一种积累,能够帮助朗读者更快地进入角色,但不是每一篇文章里所体现的情感都是我们所体验过的,在更多情况下,思想情感是需要采用一些手段和方法来酝酿的,较常用的就是情景再现。

比如在朗读《草地夜行》这篇作品时,开头写“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这是一个十几岁的红小鬼的视线所至。我们就要思考作品展现的是什么样一种意境?我们在朗读时该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红军长征的历史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我们无法去亲身体验爬雪山、过草地的真实情景,但可以设身处地的通过情景再现的手段,一点点把感情蓄积起来。在茫茫的草海里,一个可能还没有枪高的小鬼,正一个人一步一挨的往前走,又累又饿又困,但无论怎么走,这茫茫的草海还是一眼望不到边,只有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看不到尽头,从电视镜头景别来看,这是一幅远景,画面辽阔而又阴霾,天快黑了又要下雨了,一望无际的草地中间有一个小小的身影在移动。在这样一个场景,该是一种怎样的感情,这么一再现,情感马上就调动起来了,我们既要表现出红军过草地的艰辛,但又不能是一种过于感伤的情怀,否则后面的赞美坚定的情绪就会被压制。尤其是开头基调得定准,是一种平缓的、叙述的语气,为后面的情节作铺垫。

我们还可以以诗词为例,由于诗词的语言极度简练,往往把感情的变化和内容转换的过程省略,这就需要通过想象,把这些跳跃部分予以补充和丰富,把它衔接连贯起来,想到的内容应该比写出来的语句丰富得多,使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没有空白点,才能传达出深远的意境。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字面上是景物的描写,但却充分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感情。“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在我们的脑海中呈现出的是这样一幅画面:船渐渐远去,最后连帆影也看不见了,只有浩浩江水向天际流去,送别人依依不舍的伫立遥望,目送神往。诗人的深情寓于景中,这幅画面使我们深深体会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