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文章经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共被拒9次,接受sci文章5篇,会议ei 1篇。

我是03级硕士,刚进实验室的时候,老板刚刚建组,我的任务是首先完成测试设备的搭建,包括硬件的组合和软件程序的编制。这也就意味着上面没有师兄带,组里发文章的氛围不浓。我本科是化工背景,后来来编程搭设备,有一定难度,再加上硕士第一年上课,所以很快就到了05年上半年,也就是研二下学期,还不知道文章是怎么一会回事儿。但是同学已不断有文章涌现,逐渐感到压力。后来硕博连读了,依然感觉不到文章的影子,系里要求3SCI 才能毕业,加上来自周围同学的压力,心里很慌。

文章一:

在上述背景下,着重把设备软硬件写了一下,再做点简单的实验,堆砌起来,写了中文的。投到一篇国内一个电子类SCI文章,交了审稿费。很快被拒,原因内容不适合。紧接着换了一个光电类EI文章,交了审稿费,一个月左右被拒。又换到学校学报,EI检索,交了审稿费,一个月左右没消息,催稿,被拒。拒了这3次之后,心理没底了。不敢再投了,可能文章确实太差了。最后那次的审稿费都没敢想老板报销。心里依然很感激老板的支持,让一投再投这篇小破文章。文章放了2个月,大概到了05年10月份了,我也是博一上学期了,看到一个相关的会议,会议说了EI page one检索,投了过去。同意接受,老板报销了昂贵的审稿费,至此,第一篇文章得以了结,了结一桩心事。拒了3次。

文章二[未发出]:

同样的背景,着急,是在上篇投稿过程中做的实验,文章写完了,投到Chem. Phys. Lett., 这个杂志确实不错,1个月,返回意见,2个审稿人都是拒稿。老板comfort。后来和老板详细讨论这篇工作,老板问了几个问题,我都不能回答,憋得满脸通红,多年过去了,依然清晰记得当年的情景。实验结论是这种方法在这个实验方面不可行,只是出现了一种很常见的现象。老板讲文章确实没什么意义,基本上一无是处。说实话,那时候觉得心里不平衡,抱怨很多,为什么没有师兄带,为什么让我搭实验设备,做这样没名没利的事情。感觉很彻底被打击了。觉得发文章怎么这么难。

后来这篇文章没有再投,同学建议改投更低的期刊或者译成中文的再投,也没有去做。于是不了了之,扔到垃圾桶里了。

后来想,其实老板问的很对。只是那个时候心理着急的有点扭曲,看到别人发文章,就想投。没有考虑文章的质量,没有静下来思考。

后来,主动跟老师要求去参加了一个我们方向的大型国内会议。

听了一些有启发的报告,觉得发文章并非那么难。会议中也得到了一些老师和前辈师兄的开导和建议。

文章三:

会议结束后,大致05年12月份,很快地做了一系列在会议中联系的合作实验,数据返回给合作者。合作者很快写了文章并投到J. Phys. Chem. B, 寒假过后回到实验室,文章修改并接受,我是第二作者。

于是觉得离文章其实并不遥远。06年3-4月份,做自己的实验,并写成了文章。经过老师的多次修改,文章在6月份投到J. Phys. Chem. B。投这个杂志,主要是周围同学也都有中的,再加上前面中的那篇JPCB也不觉得有多好。一个月后,审稿意见回来,编辑说只收到一个审稿人的意见,因为也到了一个月,所以先发回来,拒稿,很坚决地拒稿。

后来改投到ChemPhysChem, 35天后,两个审稿意见,一个大改,一个拒稿,编辑拒稿。这个时候,有位老外教授访问组里,是老板以前的老板,领域内大牛,那时候他退休了。帮着看文章,给了建议和要补的实验。做完了实验,老教授觉得结果不错,并且帮着将结果与讨论部分完全进行了重写,重新投到了ChenPhysChem,一个月审稿意见回来,一个小改,一个拒稿,编辑拒稿。老外教授回了欧洲,email发给他审稿结果,老外帮着写了一个rebuttle,投稿编辑部,再投到ChenPhysChem,审稿意见回来,一个不用改直接接受,一个说小改后接受

,编辑仍然拒稿(也换了一个编辑),并措辞激烈。重新联系老教授,老教授看了,也安慰我。说他们不喜欢我们的文章,就算了。改投吧。

这个时候已经是07年3月份了,寒假结束,回到实验室。将目前这稿重新投到JPCB, 2天后拒稿,和上次同一个编辑。

没辙了,07年4月份左右,投到一个2点几的杂志,一个月后,大改。也是觉得对这篇很疲倦,其中有些问题也很难回答,过了半个多月才提交修改稿,记得是一天下午5点多投的修改稿,投完请师弟吃的晚饭。吃完饭回来,一看状态接受了。师弟邀功说,多亏请他吃饭。

这篇文章共收到5次拒信,自信心严重受摧残,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加上之前被拒的4次,被同学和师弟们称为“拒无霸”。从心里感谢很nice的老教授的建议,鼓励和重写文章。实在感激。

文章四:

这篇文章和文章三现象很相似,不过方法不一样,是在文章三之前接受的(大概07年1月),也是为了保险起见,因为之前没有SCI文章,毕业依然遥遥无期。将文章写好后,投到一个国内的英文SCI文章,文章半个月就小修改接受了。这是最容易的一篇文章了。

文章五:

这个工作,是在06年7-8月做的,很快写了文章,9月将文章投到一个1点几的文章,也是求稳,老板说应该很快就会中。结果一晃就是8个月,中间催了2次编辑,一次回应再审,一次没回复。选的区域编辑是韩国的,后来07年5月初老板带我去做一个与韩国的联合项目,去了韩国之后,再次催了编辑,说我在首尔,第二天收到接受信,不用修改,并祝在首尔呆的愉快。这是最爽的一次。后来和同学讲起,同学说估计编辑怕你提刀过去。

所以到07年6月,已经是有3篇SCI了。心里有点底了,毕业不用愁了。后来在老板和各方面的帮助之下,有机会到欧洲去做工作一年。

文章六:

这篇工作是在欧洲做的,老板给的题好,工作新颖,再加上前面工作的基础,和对工作的认识,再加上这里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虽然中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在这里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和建议之下,文章在08年5月顺利发表在APL上,投稿到审稿4周。

文章七:

这篇工作是前面工作的延续,投稿到APL上,到接受20天。

到这里,我想我的经历和很大一部人很象。都经历了那个心里慌得很,着急到睡不着的时候。前两天,师弟也跟我讲到这样的情况。版上也有人在说这样的情况。希望大家也坚持住,不要怕被拒,我总共是收到了9次拒信。可能后来我也是比较幸运的,只要坚持,幸运总是会光顾的。

我很感谢我的导师,虽然在实验工作上给的建议不多,但一直以来给我支持和鼓励,也是一直坚持往下走的很大的动力之一。感谢在我困难的时候老教授的鼓励和帮我修改文章。也及其感谢在欧洲工作时候老板和同事慷慨的建议和帮助。其实在外面做工作也是不大容易的,语言和环境,相处都是做工作的前提。

总之,现在想想,确实觉得幸运。当初的不断被拒,还好坚持了下来。

也请各位仍在困境中的朋友坚持住,云开雾散就在前面。

共勉。。

祝各位好运。

2008我的四篇SCI的经历

2006年10月份进入了实验室,开始从什么也不懂慢慢摸索,无论是文献储备还是实验仪器,完全是个门外汉。于是开始边看文献,边熟悉实验过程。因为做纳米,所以实验过程的熟悉倒是很快,主要是文献的积累花大量的时间。

刚开始做实验,从模仿做起。慢慢的摸到了点门道,就开始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实验。第一篇文章,2007年5月份成稿的,一开始投了几个高的杂志,都是审了后拒的,历经约4个月,2007年9月17日投到JPCC,10月24号返回一个审稿人的意见,大修,运气挺好,修改意见都是比较好改的,都是加个XRD,红外之类的。11月1号投出修改稿,11月11号编辑来信接收了。甚是兴奋!第一篇文章就这样发表在JPCC。

第二篇文章,也是发表在JPCC,这篇文章的工作,是接着第一篇文章的工作往下做的。做纳米的人也许都有这种感觉,一个工作发表了,就可能不想接着做下去了,其实这点是要斟酌的。一来接着前面的工作做,思路会更顺畅一些,整个工作也能系统一些。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我第二篇工作实验花的时间并不多,因为是接着第一篇文章的工作往下做,所以实验的成功率也很高。2007年12月底成稿。当然那时心里的确是觉得这篇文章的分量没有上一篇那么搞,成稿时也就直接投了JPCC,投稿时间是2008年1月3号。2月4号,返回一个审稿意见,小修:加3篇文献,都是同一个作者的,估计是审稿人;解释一下一个反应物的作用。当时已经回家了,所以老板帮忙改了下,2月5号投出修改稿。2月12号编辑回信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