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好词好句】百句国学经典名言,精粹就在这一百句
好词好句申论写作常用古语名句60条
![好词好句申论写作常用古语名句60条](https://img.taocdn.com/s3/m/8feebf2a0242a8956aece492.png)
好词好句申论写作常用古语名句60条1、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荀子·儒效》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孔子3、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
——《练兵实纪·刚复害》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6、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植《赠白马王彪》7、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9、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谢觉哉10、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孔子11、识时务者为俊杰。
——孔子12、三人行,需有我师焉。
——孔子13、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
——孔子14、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6、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人。
——陈恭尹《射虎射石头》1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18、命为志存。
——朱熹19、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21、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诸葛亮2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23、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列传》24、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2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训俗遗规》26、人无远虑,需有近忧。
——孔子27、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陆游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卜居》2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30、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3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孔子3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国学精粹100句
![国学精粹100句](https://img.taocdn.com/s3/m/717a0f01eff9aef8941e0651.png)
国学精粹100句一、立志弘毅1、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卷十九《耿弇列传》2、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集》卷一《诚外生书》3、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张载集经学理窟义理》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需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集》卷一《诫子书》5、无志则不能学,不学则不知道。
故所以致道者在乎学,所以为学者在乎志。
——《陆九渊集》卷二十一《论语说》6、诚以学不立志,如植木无根,生意将无从发端矣。
自古及今有志而无成者则有之,未有无志而能有成者也。
——《王阳明全集》卷二十七《寄张世文》7、诸生为学,必先立志。
如作室者,先固其基址乃可。
志者,志於道也。
立之是敬。
匹夫不可夺志,不可夺乃是志,若其可夺,岂可谓之志?自始至终,皆是此一字。
——湛若水《湛甘泉先生集》卷六《大科训规大科书堂训》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9、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10、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庄子知北游》8、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
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只如而今,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
——《朱子文集大全》卷七十四《沧州精舍又喻学者》二、勤勉好学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3、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4、故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
义之大者,莫大於利人,利人莫大於教;知之盛者,莫大於成身,成身莫大於学。
100句国学经典名句集萃,字字珠玑、句句经典
![100句国学经典名句集萃,字字珠玑、句句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d558fc4ff242336c1eb95ea8.png)
100句国学经典名句集萃,字字珠玑、句句经典亲爱的读者,你们好:今天小编给大家从中华文明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著作中精心细选了100句名句,其出自古籍各类著名经典著作当中,其中包括《论语》、《史记》、《庄子》、《韩非子》、《菜根谭》等,真乃是包罗万象、知识丰富,让大家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希望大家喜欢!1.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菜根谭·概论》2.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篇》3.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篇》4.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明贤集·七言集》5.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殖列传》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外篇·知北游》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篇》8.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外篇·秋水》9.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篇》10.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文心雕龙·宗经》11.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了凡四训·立命之学》12.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韩非子·说林上》13.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内篇·大宗师》1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1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道经·第八章》16.祸不妄至,福不徒来。
——《史记·龟策列传》17.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里仁篇》18.君子不器。
用于申论的万能的古文句子
![用于申论的万能的古文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31360bc1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61.png)
用于申论的万能的古文句子(一)。
1.天命不可泳越,自古多少人亡。
——《晏子春秋•窗下赋》。
2.女娲补天,补的是人的天性的遗失,补的不仅仅是形象的属相,更是修养之底蕴。
——《诗经•小雅•夔州》。
3.民之初,性本善。
——《论语•颜渊》。
4.人能改变自己,这是一种创造。
——柏拉图。
5.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李白。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墨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荀子•劝学》。
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孔丘。
9.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丘。
10.智者必思,愚者只看。
——《荀子•理惑》。
(二)。
11.吾与汝父,汝与吾父,人之先祖,不可不尊也。
——《诗经•大雅•国风》。
12.日月照其所,一轮明可求。
——《诗经•大雅•序曲》。
13.所求乎哉,昔在古今忽焉在。
——《诗经•小雅•采芑》。
14.著乎苍苍,竦乎八荒。
——《诗经•大雅•桃夭》。
15.尊者之生,去而可矣。
——《诗经•大雅•桑柔》。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墨子。
17.人之初,性本恶,性相近也。
——《论语•颜渊》。
18.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荀子•八佾》。
1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老子•道德经》。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
《申论》名言警句【详细解释】
![《申论》名言警句【详细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d3d52c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6.png)
《申论》名言警句【详细解释】《申论》名言警句集成第一、居官为政之要:1、上者,民之表也。
表正,则何物不正!(孔子)释:作为领导者,是民众的表率。
表率作用好,任何事情也会好起来。
2、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汉.贾谊)释:身居大臣位置的人,应该把使民众的富裕和欢乐当作自己的责任,把民众的贫穷和苦难当成自己的罪过。
3、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荀子)释:大事不能做,小事又不去做,这是败坏国家和毁灭个人的道路。
4、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
(宋.王禹戎)释:要知道国家的事情,成败都在于人心的背向。
5、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宋.范仲淹)释:政令畅通,人民团结和睦,各种困难就都克服。
6、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人之上者,必处天下人之下。
(清.唐甄)释:所处的职位在十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十人之下,职位在百人之上,必须把自己放在百人之下,职位在天下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天下人之下。
7、水浊无掉尾之鱼,土确无葳蕤之木,政烦无逸乐之民。
(北齐. 刘昼)释:水浑浊了就没有再往回游的鱼儿,土地瘠薄了就生长不出枝叶茂盛的树木,政令烦乱了就不会有安逸快乐的民众。
8、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
(清.康熙)释:作为上级的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他的所有部属就必然服从他的管理,执行他的指令。
9、尊贤使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汉.王符)释:尊重贤良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相信忠诚的人,听得进别人的不同意见,这样才能保持安定。
10、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宋.王安石)释:自古以来,领导、驱使民众在于有信用和诚恳,要把所说的话看为比百金份量还重。
11、无多事、无废事、庶几无事;不徇情、不矫情、乃能得情。
( ( 清.程祖洛)释:不做多余的事,不怡误松懈该做的事,方能太平无事;不徇私情,不搞矫作虚伪的人情,才能得到真正的感情。
12、吴王事事堪误国,未必西施赛六宫。
国学经典100句必背
![国学经典100句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a3da1f6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d.png)
国学经典100句必背优化格式:国学经典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百句具有代表性的国学经典名句,供您参考和背诵:1. 君子之道,暗而不明,视之不见,听之不闻,饱食终日,行不怠焉。
——《论语》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4.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论语》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6.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7.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8.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9. 躬行节俭,以养德性。
——《大学》10.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大学》11.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于所学,又智,矢不能穷也。
——《大学》12.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13.人之相欺也,常无他故,惟以其所欲之事欺之耳。
——《中庸》1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中庸》15.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16. 心正则身修,道修则福生。
——《论衡》17. 虚心以待人,笃信以纳事。
——《论衡》18. 行己有恒,则无不利。
——《论衡》19. 不事邪门,则无危患。
——《论衡》20. 君子之学也,至于百家而不求我者,已矣夫!——《文子·报任安书序》21. 吾道一以贯之,不谓先王而后周、先秦而后法。
——《韩非子·劝学》22. 安能以蠡测海者,吾其旋涡也哉!——《韩非子·说林》23.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有之,以德行之,折简垂拱而天下治。
——《韩非子·五蠹》24.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取譬焉,犹言江河练与泥沙也。
——《管子·牧民》25. 取民以养国,不取国以养民。
——《管子·牧民》26.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管子·权修》27. 小不忍则乱大谋。
经典国学语录100句
![经典国学语录100句](https://img.taocdn.com/s3/m/1d885f5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e.png)
经典国学语录100句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2.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周易》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5.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中庸》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篇》7.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中庸》8.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中庸》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11.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1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1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1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1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1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17.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尚书·伊训》1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19.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20.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2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23.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24.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孟子》2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2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2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28.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29.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道德经》30.不慕往,不闵来,无邑怜之心,当时则动,物至而应,事起而辨。
——《道德经》3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32.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增广贤文》33.日间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100句国学经典名句大全!建议收藏
![100句国学经典名句大全!建议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41bb330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4.png)
100句国学经典名句大全!建议收藏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11、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1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1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16、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1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1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1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20、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2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22、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2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2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2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竹石》2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申论经典名言名句一百句
![申论经典名言名句一百句](https://img.taocdn.com/s3/m/23db633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4b.png)
申论经典名言名句一百句1.申论考试的经典语录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3、一日不书,百事荒芜。
——李诩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6、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王豫7、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9、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宋诗纪要》10、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苦禅11、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增广贤文》1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1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1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1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2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2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2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2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25、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26、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朱熹27、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
——朱熹28、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朱熹29、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
——朱熹30、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3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32、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朱熹33、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中国百句经典名言及注释_名言警句
![中国百句经典名言及注释_名言警句](https://img.taocdn.com/s3/m/32339b6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2.png)
中国百句经典名言及注释_名言警句中国百句经典名言及注释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来自《孙子兵法》的名句,意为只有了解自己和了解敌人,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这句话强调了对于自身和敌人的全面了解的重要性。
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这句名言鼓励人们广泛阅读和积极地去探索世界,提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3.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 意味着抓住机遇不可失去,因为时机并不会重来。
这句话告诫我们对于机遇的把握和及时行动的重要性。
4.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艰辛,告诫人们要付出努力并不断进取。
5. "君子之交淡如水。
" 意味着真正的君子之间的交情是淡薄的,没有功利和偏见。
这句话强调了真诚和无私的友谊。
6.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只有脚踏实地地走第一步,才能走得更远。
7.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 意味着在困难时刻,才能看出真正的友情和情感。
这句名言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和稳定。
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这句话强调了要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必须使用好工具和装备。
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意味着天地万物都在不断运行和发展,以此鼓励人们要不断奋斗和进步。
10.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这句名言告诫人们不要担心在前进的道路上没有知己,因为世间也没有不识君的人。
这句话强调了人际关系和社交的重要性。
11.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意味着宁愿做纯粹而完美的个体,不愿意低俗和庸俗。
这句名言强调了坚守自己的原则和追求卓越的态度。
12.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 意味着永远追求更高更深的境界和目标。
申论写作名言警句(治国篇)
![申论写作名言警句(治国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64b3b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d.png)
申论写作名言警句(治国篇)申论写作名言警句(治国篇)公务员招录中申论就是针对当前存在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对策。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申论写作名言警句(治国篇),欢迎阅读。
治国篇1、天下为公。
(孙中山)2、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3、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列子·说符》)4、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管子》)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7、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1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1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 )1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13、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陈子昂《感遇诗》)1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16、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8、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19、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意林》引《物理论》)释:构,架屋。
简,通“柬”,选择。
佐,辅助的人。
20、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21、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释: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
逸,安心。
使,经常忙碌。
22、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
国学经典语录100句
![国学经典语录100句](https://img.taocdn.com/s3/m/418d955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4.png)
国学经典语录100句1、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道德经》2、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史记》3、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
《史记》4、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诗经》5、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论语》6、灵雨既零,命彼倌人。
星言夙驾,说于桑田。
《诗经》7、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易经》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德经》9、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10、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诗经》11、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楚辞》12、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史记》13、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易经》14、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易经》1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论语》16、能受国之诟,是为社稷主。
《道德经》17、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诗经》18、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
《史记》19、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道德经》2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21、魂茕茕兮不遑寐,目眽眽兮寤终朝。
《楚辞》22、泽无水,困。
君子以致命遂志。
《易经》23、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诗经》2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25、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26、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道德经》27、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28、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道德经》29、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3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31、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
《道德经》32、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100句国学经典名句集萃
![100句国学经典名句集萃](https://img.taocdn.com/s3/m/8abec5ec83d049649a66581d.png)
100句国学经典名句集萃1、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冯梦龙》2、功名富贵笑谈中,回首一场春梦。
——《汤显祖》3、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论语》4、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增广贤文》5、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
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
——《罗贯中》6、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礼记》7、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德经》9、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
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罗贯中》10、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曾国藩》11、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测之人情。
——《洪应明》12、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
——《王实甫》13、在家千日好,出门处处难。
——《增广贤文》14、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增广贤文》15、勤俭节约,未有不兴。
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16、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冯梦龙》1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18、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曹雪芹》19、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增广贤文》20、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与命争衡。
——《罗贯中》2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22、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辛弃疾》23、闲来只把青山画,卖得桃花当酒钱。
——《唐寅》2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25、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汤显祖》26、人生世上,只须合眼放步,以听造物者之低昂而已。
——《蒲松龄》27、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战国策》28、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顾炎武》29、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增广贤文》30、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好词好句申论写作常用古语名句集锦
![好词好句申论写作常用古语名句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ba6c4a3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7.png)
好词好句申论写作常用古语名句集锦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解读] 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
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
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
恒:常常。
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解读]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
我们的生活,办事情,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各行其是,准会乱了套。
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
3、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解读] 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衣食丰足,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
治理国家的人,首先要考虑老百姓的生活。
廪(lǐn):粮仓。
实:充实。
4、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经解》[解读] 事情开始时有很小的差错,若不及时纠正,最后就会造成大的错误。
万事开头难,开头必须谨慎;搞科学研究必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否则就会造成重大损失。
毫厘:为计量小单位,形容极少或极小。
缪(miù):错误。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战国·楚·屈原《卜居》[解读] 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
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解读] 拥有真理,合乎正义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违背真理、非正义的就很少得到帮助。
它告诉我们,真理和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解读] 如果只是独自一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讨论,就会孤陋寡闻。
事实证明,学习伙伴有益于学习的进步。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国学经典精辟100句
![国学经典精辟100句](https://img.taocdn.com/s3/m/b8fae8c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7.png)
国学经典精辟100句修身养性修身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
要陶冶身心,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治国理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以德治国,就会形成“众星拱北”之势。
齐家教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要注重家庭伦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支持。
交友处世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与他人处,敬而有礼。
诚实守信是做人之本,是交友处世之根。
诗词文赋诗词歌赋皆以抒情言志为主,通过阅读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
礼仪道德礼之用,和为贵;礼的本质是和谐,是人际关系的平衡。
道德仁义礼智信,缺一不可。
忠孝节义忠孝节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诚信责任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责任是与诚信相伴的品质,勇于承担责任是一个人必备的品质。
仁爱慈善仁者爱人,厚德载物。
以仁爱之心待人处世,则能赢得别人的敬重和爱戴。
慈善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可以帮助他人也能提升自己的心灵。
勤奋学习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只有不断进步才能不断成功。
博学多才求知识、学本领不以博为荣,而应以能否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综合素质为荣。
格物致知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这是提高自己知识水平的必由之路。
尚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崇尚自然,返璞归真。
不强求、不虚华,保持纯真朴实的本性。
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谐相处。
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目标。
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始终保持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断追求进步和超越。
厚德载物有大德才能承载大任,要有担当和奉献精神,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心存敬畏心存敬畏才能行有所止、言有所慎;心存敬畏才能洁身自好、秉公守法。
心存敬畏是人生的必修课。
知足寡欲知足者常乐,寡欲者清廉。
要学会知足常乐、清心寡欲;不被欲望所左右。
勤俭节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珍惜劳动成果、崇尚勤俭节约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淡泊名利淡泊名利才能心境宽广、悠然自得;不为名利所累才能更好地追求事业与人生价值。
国学经典名句100条
![国学经典名句100条](https://img.taocdn.com/s3/m/d21a50f776a20029bd642dc5.png)
国学经典名句100条正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1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15、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16、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样.”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18、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1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2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译文】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2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2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听从.”2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重视和谐而不强求完全相同,小人强求完全相同而不重视和谐.”25、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26、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译文】孔子说:“说得多,做得少,君子以此为耻辱.”27、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易做到.”2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29、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译文】孔子说:“君子端庄而不争执,会群而不拉帮结伙.”3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3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3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别人.”3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单凭语言来荐举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3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我所不情愿强加给自己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35、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36、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37、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38、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论语》【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节制礼乐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广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恣淫乐为快乐,以放荡无度为快乐,以宴玩荒淫为快乐,都是有害的.”39、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年轻时,血气未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方刚,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贪得.”4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所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点要考虑的:看的要考虑是否明白,听的要考虑是否清楚,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态度要考虑是否谦恭,语言要考虑是否忠诚,做事要考虑是否敬业,疑问要考虑如何向人请教,心里不平时要考虑是否有所患,得到利益时要考虑不要忘义.”41、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译文】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42、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弟子规》【译文】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43、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译文】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44、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弟子规》【译文】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45、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弟子规》【译文】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46、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弟子规》【译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47、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弟子规》【译文】青少年未成年不可以饮酒.成年人饮酒也不要过量,试看醉汉疯言疯语,丑态毕露,惹出多少是非?48、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弟子规》【译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49、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弟子规》【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50、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弟子规》【译文】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51、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弟子规》【译文】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52、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弟子规》【译文】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53、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眦《弟子规》【译文】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如果别人有能力,不能轻视,更不能妒忌.54、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译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55、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弟子规》【译文】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5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译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5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译文】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5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译文】常用来表示记取过往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后来行事的借鉴.59、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译文】走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要后及时补救.60、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译文】指在一个陷阱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对手争强好胜,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敌人.61、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译文】仁慈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智”的一面.6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译文】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6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译文】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逊虚心会得到好处.6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译文】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6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6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译文】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学之后才会知道困惑的地方.67、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译文】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6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译文】广博的学习知识,仔细地询问知识,谨慎的思考知识,明确地分辨知识,全心全意地用知识.69、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译文】接受了别人的礼品而不思回报,是失礼的行为.礼,原是礼节礼貌.现在人们通常指礼物.7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译文】这句话告诫人们指责不要太苛刻,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否则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与之打交道,就像水过于清澈养不住鱼儿一样.7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译文】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人要生存,要有作为,要有出息,就要敢于直面内忧外患,就要历经一番艰辛困苦的磨难,就要历经一番肉体至精神的人生锤炼.7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译文】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7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译文】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时也尊敬别人的父母和老人;爱护自己的幼小儿女,同时也爱护别人的幼小儿女.7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译文】没有圆规和直尺,就做不出真正“圆”或“方”的形状来.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7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7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译文】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7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译文】不停地刻,金块和石头都可以被雕刻.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7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译文】青,从蓝草中取得,颜色却比蓝更深,比喻后生晚辈通过学习和积累,学习超过前辈. 79、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译文】马不停地走十天(也能走很远的距离),他的成功在于不断行走.比喻先天条件差的,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80、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译文】水既能托载着船前进,也能使船倾覆.这句话深刻地指出,凡事都具有两重性,好的事情如不加以适当引导就会造成坏的结果,坏的事情如经合理疏导则可以引出好的结果.81、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译文】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8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译文】真实可信的言词不漂亮,漂亮的言词是不真实可信的.8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译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8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译文】君子交友讲究志同道合,不求私利,他们的交情看起来像水一样淡.小人以利为先,他们交友往往亲密狎昵,他们的交情就象醇酒一样甘甜,却不讲道义.85、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译文】了解自己,了解敌人,百战都不会失败.即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86、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译文】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87、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商君书》【译文】行动迟疑不决办不成事,做事犹豫不能成功.8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译文】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8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译文】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90、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译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比喻做事须谨慎,不能出一点点差错.91、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译文】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老年人越是年长,精神应当越壮豪.9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译文】真诚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坚如金石的东西,也要被打开.9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译文】少壮年华时不努力学习,待到年老时就只能悲伤了.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94、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答宾戏》【译文】不可以骗取功名,不应该虚假名声.9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译文】即使是很小的坏事也不做;但即使是再小的好事也要做.96、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9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志》【译文】指不辞辛劳,勤勤恳恳,小心谨慎,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9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志》【译文】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9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少傅箴》【译文】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100、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译文】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VIP专享]【申论好词好句】百句国学经典名 言,精粹就在这一百句
![[VIP专享]【申论好词好句】百句国学经典名 言,精粹就在这一百句](https://img.taocdn.com/s3/m/8fc1a626a45177232e60a23f.png)
阅读原文阅读681 2 举报【申论好词好句】百句国学经典名言,精粹就在这一百句2014-11-19 河北华图教育河北华图教育ID:hebhuatu公考资讯一手发布,备考资料最全下载!回复“9”,马上下载资料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原文阅读681 2 举报【申论好词好句】百句国学经典名言,精粹就在这一百句2014-11-19 河北华图教育河北华图教育ID:hebhuatu公考资讯一手发布,备考资料最全下载!回复“9”,马上下载资料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
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14、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
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
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
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
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
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颧雀楼》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
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
--《荀子》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58、学而不化,非学也。
--宋·杨万里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59、好学而不贰。
--《左传》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秦伯》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晋·葛洪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66、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宋·陆九渊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晋·陶渊明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