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汉互译中误译的成因及相应对策
浅析英汉互译实践中误译问题及改进建议
![浅析英汉互译实践中误译问题及改进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f700566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3.png)
文化探索52摘要: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五大能力为主要目标,其中为提高翻译能力学生需在翻译实践中反复推敲、改进译文,以增进翻译能力,避免出现误译。
本文以《英汉对比研究》第二章《刚性与柔性》为例,探讨误译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希望对英汉互译实践有所启示。
关键词:英汉互译;误译;建议引言翻译实践不仅需要译者有良好的语言功底,掌握双语风俗习惯和文化知识,而且需要译者反复推敲改进译文,因此英汉互译过程中指导学生勤思考,多提问,常反思,对提高翻译能力大有裨益。
《英汉对比研究》一书详细分析了英汉语言文化和中西思维方式,以此书第二章《刚性与柔性》为研究文本,指导学生指出存在误译的语句,并提出更符合现代英汉语言表达习惯的改进建议,希望对翻译实践有所助益。
一、翻译中误译现象双语转换即把一种语言的文本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的文本,原文信息或多或少会损失或丧失,需要一种适当的形式进行补偿,若把补偿本身也认为是误译,是对翻译的偏见。
本文排除这种偏见,将以下几点归纳为误译问题:词语或词组选择、语法使用、语义分析、双语表达习惯等出现偏差。
二、误译及改进建议例1:All of the arrows didn’t hit the target.1.原译:所有的箭都没有射中靶子。
(全部否定)2.改译:不是所有的箭都射中靶子。
(部分否定)3.原因:all…not, not all, not...all从语法角度分析属部分否定,原句翻译出现语法失误。
例2:Tradition has it that island-city was founded in A.D. 451 when a coast-dwelling people called the Venetti fled across the lagoon before advancing Hun barbarians.原译:传说这座岛城是公元451年建立的。
那时候,野蛮的匈奴人步步逼近,居住在沿岸的那些被称为威尼替的民族,在匈奴人来到之前就逃过了环礁湖。
浅析汉英口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及应对策略
![浅析汉英口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b46f3ad284ac850ad02428b.png)
浅析汉英口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及应对策略摘要:口译是是将所感知和理解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形式转换为另外一种语言形式,进而达到完整并及时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是现代社会跨文化、跨民族交往的一种基本沟通方式。
然而,在俩种语言形式的转换过程中,译者由于缺乏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就出现了许多语用失误,导致交流受阻。
本文首先介绍了语用失误的定义,以及其分类,并阐述了口译中语用失误的主要表现形式,最后就如何避免此类失误提出应对策略,旨在交流过程中减少误解,进一步提高口译质量。
关键词:口译跨文化语用失误策略1 前言世界全球化不断的发展,世界的交流和沟通日益频繁,日益重要。
口译在此活动中扮演者极为重要的角色,充当媒介的作用,让处于不同地域和文化的人们的思想彼此间能相互交流、碰撞、融合。
在此过程中,口译人员是沟通双方的桥梁, 对活动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口译的瞬时性、现场性、即席性等特点,现实口译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语用失误,有时不能达到完满的语言交际效果而影响到整个活动的进程。
2 口译中常见语用失误及其分析:2.1 语用失误的概念及其分类:所谓语用失误,是指“不能理解话语的含义”。
换言之,说话人在言语交际中使用了符号关系正确的句子,但是说话不合时宜,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
英国语言学家托马斯将英语语用失误划分为两类。
其一是语言本身的语用失误, 指不合乎英语本族人的语言习惯, 即误用英语的表达方式; 或不懂英语的表达方式而按母语的语义和结构套用英语。
其二是社交语用失误, 指交际中因不了解谈话双方文化背景差异而影响语言形式选择的语用失误。
2.2口译中语用失误的主要表现形式:(1)词汇失误:在汉英口译过程中,针对原语的词义正确地选择英语词义,是保证口译质量的重要一环。
而译者往往忽视两者间语用意义的差别,把汉英词汇一一对应,造成语用失误。
如:我很长时间没收到她的来信了。
翻译错误分析总结
![翻译错误分析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185aee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e.png)
翻译错误分析总结在跨语言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翻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翻译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错误,这些错误不仅影响信息的准确传递,还可能导致误解和交流障碍。
为了提高翻译质量,有必要对常见的翻译错误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
一、词汇层面的翻译错误1、词汇的误选这是翻译中较为常见的错误之一。
由于英语和汉语的词汇并非一一对应,译者在选择词汇时可能会出现偏差。
例如,“heavy traffic”被翻译成“沉重的交通”,而正确的应该是“交通拥堵”。
这种错误源于译者对词汇的理解不够准确,没有考虑到具体的语境和搭配。
2、词汇的漏译在翻译过程中,有时会遗漏原文中的某些词汇,导致信息不完整。
比如,“The new policy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conomy”如果翻译成“新政策对经济有影响。
”就遗漏了“significant”(显著的)这个重要的修饰词,使句子的意思大打折扣。
3、词汇的错译错译词汇可能会完全改变原文的意思。
例如,“She has a green hand”被错误地翻译成“她有一只绿色的手。
”实际上,“green hand”在英语中是“新手”的意思。
二、语法层面的翻译错误1、时态错误英语时态丰富多样,而汉语中时态的表达相对隐晦。
因此,在翻译时容易出现时态不一致的问题。
比如,“He will come tomorrow”被翻译成“他明天来。
”没有体现出“will”所表示的将来时态。
2、语态错误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混淆也是常见的语法错误。
例如,“The book was written by him”如果翻译成“这本书被他写。
”这种翻译显得生硬,正确的应该是“这本书是他写的。
”3、句子结构错误在翻译复杂的句子结构时,容易出现成分缺失或混乱的情况。
比如,“It is important that we should learn English well”被翻译成“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学好英语。
英汉互译中不可译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
![英汉互译中不可译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72af40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5.png)
英汉互译中不可译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英汉互译中的不可译现象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一些语言或文化特有的表达无法直接用对应的词语翻译出来,因此无法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语言结构、文化差异和习惯用语等方面。
以下是对不可译现象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一、语言结构差异中英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存在差异,导致一些语法现象无法直接翻译。
例如,英语中的时态变化较多,而汉语的时态变化较少,因此英语的时态在汉语中难以准确体现。
另外,一些句式和成语在中英两种语言中也不完全对等,无法直接翻译。
例如,英语中常用的“习惯句式”如“have a good day”、“take care”等在汉语中往往无固定对应。
对策:1.加强对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的了解,提高对语法差异的敏感度,避免错误的翻译。
2.学习并熟悉常见的句式和成语,在具体翻译中灵活运用,找到最合适的对应表达。
二、文化差异英汉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导致一些文化内涵在翻译中难以传达。
比如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和幽默,中国人的礼仪和尊重,这些文化差异常常无法直接用译文准确表达出来。
对策:1.加强对两国文化的了解和研究,了解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提高对文化内涵的把握。
2.采用文化转换的策略,通过适当调整翻译语言和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意思。
3.结合文化背景进行说明或注释,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翻译作品。
三、习惯用语和文化惯例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大量的习惯用语和文化惯例,这些表达方式往往是基于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而产生的,因此无法直接进行翻译。
对策:1.关注两种语言中的习惯用语和文化惯例,了解其背后的意义和用法,提高对其特殊性的认识。
2.建立翻译记忆库,记录和整理常用的习惯用语和文化惯例的翻译方法,方便在后续翻译中的参考和使用。
四、音、形、义不对称中英两种语言的音、形、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一些单词或短语无法直接在对方语言中找到准确的对应。
对策:1.学习两种语言的发音和音标,提高对音的敏感度,准确把握单词的发音。
从跨文化视角看汉英翻译错误
![从跨文化视角看汉英翻译错误](https://img.taocdn.com/s3/m/e04b62ea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6.png)
从跨文化视角看汉英翻译错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汉英翻译在国际交流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由于两种语言的差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汉英翻译中常常出现一些错误。
本文将从跨文化视角分析汉英翻译错误,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语言和文化差异导致的翻译错误1. 直译问题直译是指按照源语言的语法和词汇结构逐字逐句翻译,而忽略了目标语言的语法和惯用表达方式。
这种错误容易在文化差异较大的语言之间出现。
例如,中文中有一句话“挂羊头卖狗肉”,翻译成英文时直译为“hang a lamb head and sell dog meat”,但这在英语国家没有说法,正确的翻译是”false advertising"。
改进措施: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到目标语的语法、词汇和习惯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采用切合实际的翻译方式。
2. 人称代词问题汉语缺乏英语中丰富的人称代词和时态,因此在翻译中常常出现错误。
例如,“我”这个人称代词在中文中常常被省略,而在英语中却必须出现。
如果翻译人员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就容易出现混淆人物的情况。
改进措施:在翻译中要注意语言之间人称代词的差异,确保翻译准确、清晰、无误。
3. 语法结构问题汉语的语法结构与英语有很大差异,因此在翻译中容易出现语法错误。
例如,“我昨天去了超市,买了一箱苹果"翻译成英文时,容易误译为”I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yesterday, boug ht a box of apples”,但正确的翻译应该是”I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yesterday and bought a box of apples"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礼仪习惯也存在诸多差异。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称呼对方时通常要使用尊称,“您”、“先生”、“小姐”等,而在英语国家中则更多使用直呼名字的方式。
如果翻译人员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就容易出现误翻的情况。
翻译错误分析总结
![翻译错误分析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b9d678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69.png)
翻译错误分析总结在跨语言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翻译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然而,翻译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错误,这些错误不仅可能影响信息的准确传递,还可能导致误解甚至严重的后果。
为了提高翻译质量,减少错误的发生,对翻译错误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
一、词汇层面的翻译错误1、词汇误译词汇误译是翻译中较为常见的错误之一。
这可能是由于对源语词汇的理解不准确,或者对目标语中对应词汇的用法不熟悉。
例如,将“apple of love”直译为“爱的苹果”,而正确的译法应该是“西红柿”。
再比如,“pull one's leg”被误译为“拉某人的腿”,实际意思是“开玩笑”。
2、一词多义导致的错误很多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
如果不根据具体语境进行选择,就容易出现错误。
例如,“address”这个词,有“地址”“演讲”“处理”等意思。
如果在“Please address the problem as soon as possible”这句话中,将“address”理解为“地址”,就会造成翻译错误。
3、词汇搭配不当词汇的搭配在不同语言中往往存在差异。
如果按照源语的搭配习惯直接翻译,可能会不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
比如,“heavy rain”可以说成“大雨”,但“heavy traffic”不能说成“重交通”,而应是“交通拥堵”。
二、语法层面的翻译错误1、时态错误时态在句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达着动作发生的时间。
如果在翻译时忽略了时态的变化,就会导致信息传达不准确。
例如,“I have eaten breakfast”被翻译成“我吃早餐。
”,没有体现出“已经”的意思。
2、语态错误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使用在不同语言中也有一定的规则。
错误地使用语态会使句子逻辑混乱。
比如,“The window was broken by Tom”如果翻译成“窗户被汤姆打破。
”,就显得比较生硬,更通顺的译法可以是“窗户是被汤姆打破的。
浅谈翻译中发现所翻译材料的错误及其对策
![浅谈翻译中发现所翻译材料的错误及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49c063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d.png)
浅谈翻译中发现所翻译材料的错误及其对策中文翻译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错误,下面是一些常见错误及其对策:
1.字词翻译错误:这是翻译中最常见的错误之一、例如,直译法或字
面翻译可能会导致语法错误或不自然的表达。
对策是要理解原文的意思,
并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来翻译,同时要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上下文错误:有时,在不了解上下文的情况下进行翻译可能会导致
错误。
上下文错误可能导致误解或失去原文的含义。
对策是要仔细阅读原
文并确保理解上下文,以便正确传达原文的含义。
3.文化差异导致的错误: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一些表达在不同文化
背景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意义。
对策是要了解原文所属文化的背景,并适当
地调整翻译以避免文化冲突或误解。
4.语法错误:翻译中的语法错误可能会导致混淆或不准确的表达。
对
策是要熟悉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并确保译文的语法正确性。
5.漏译或误译:在阅读和翻译过程中,可能会遗漏一些信息或错误地
理解一些词汇或短语。
对策是仔细审查译文,并与原文进行比对,确保译
文准确无误。
总之,要提高中文翻译的质量,需要深入理解原文的意思和上下文,
并灵活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领域的翻译,例如法律、医学等,还需要专业知识和术语的了解。
持续学习和实践也是提高翻译质
量的关键。
汉英翻译中的语用失误与矫正方法
![汉英翻译中的语用失误与矫正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2e9ce9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0.png)
汉英翻译中的语用失误与矫正方法在国际交流和商业合作中,汉英翻译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由于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翻译过程中难免出现语用失误。
本文旨在介绍汉英翻译中常见的语用失误和矫正方法,希望能够提高翻译质量和双方沟通效果。
一、语用失误的种类1. 词汇选择不当在词汇选择上,会受到语言和文化习惯的影响。
特别是一些习惯用语或俗语,可能并不在对方的文化中存在,或者其意思与中文有所差别,导致不恰当的词汇选择。
例如,“老师”在中文中是对教师的尊称,但在英文中是专指大学教授,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 句式结构不当句式结构也是导致语用失误的常见原因之一。
中英两种语言的句式结构不同,在进行翻译时需要加以考虑。
例如,在中文中,经常会使用倒装结构,但在英文中则不常见,如果不熟悉英文的句式结构,就容易出现翻译错误。
3. 礼貌用语不当中英两种语言的礼貌用语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面对不同场合时,需要使用不同的礼貌用语表达。
例如,在中文中,使用尊称来表示对长辈或上级的尊重,但在英文中,则可能更注重使用谦虚和礼貌用语来表达尊重。
4. 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由于中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可能导致存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
这样的差异可能导致翻译错误或者误解。
例如,“知音”是一种中文文化习惯,表示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但英文并没有这样的对应表达。
二、矫正方法1. 只做原意翻译是不够的在进行汉英翻译时,仅仅将原意翻译过来是不够的。
应该根据目标语言的语境和文化背景,选择恰当的词汇和句式,使得翻译结果流畅、自然而不失原义。
2. 注重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注重语言的文化差异是至关重要的。
在翻译时,需要知道两种语言的习惯用语和礼貌用语的差异,并在相应的场合使用合适的表达方式。
3. 使用适当的语境和例子为了使汉英翻译更具有可行性和普适性,建议采用适当的语境和例子加以说明。
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可以更加清晰地表达翻译的意思,并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大学英语四级汉译英翻译语言错误及其对策研究
![大学英语四级汉译英翻译语言错误及其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525cf4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f.png)
大学英语四级汉译英翻译语言错误及其对策研究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英语在中国的地位也日益凸显。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为考察大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其汉译英部分一直备受关注。
针对大学英语四级汉译英翻译语言错误及其对策,本文将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四级汉译英翻译考试。
一、语言错误分析1. 词语选择错误在汉译英的过程中,考生往往会出现词语选择错误的情况。
汉语中的一词多义,在翻译成英语时往往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准确的选择。
很多考生在这一方面出现了困扰,导致翻译出现错误。
2. 语法结构错误英语的语法结构与汉语有明显的差异,在汉译英的过程中,考生往往容易出现语法结构错误的情况。
英语中的主谓一致、时态的使用等方面,都是考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
3. 逻辑关系错误在汉译英的过程中,考生往往会出现逻辑关系错误的现象。
在表达一个长句的时候,考生容易出现句子的逻辑关系混乱,导致整个句子表达不清晰。
4. 文化差异汉译英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考生往往因为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理解不够,而导致翻译出现错误。
一些中国特有的习惯、传统在翻译时可能会丢失,导致翻译不够准确。
二、对策建议为了避免词语选择错误,考生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词汇积累来提高词语的敏感度和准确性,在翻译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准确地选择合适的词语。
为了避免语法结构错误,考生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对语法结构的意识,理解英语句子的结构特点,从而准确地表达汉语中的含义。
为了避免逻辑关系错误,考生在翻译前可以对原文进行逻辑分析,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确保在翻译时能够准确地表达原文的逻辑结构。
4. 加强文化背景的学习为了避免文化差异的影响,考生可以通过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了解该国家的习惯、传统等,从而在翻译时更加准确地表达汉语中的文化内涵。
结论通过对大学英语四级汉译英翻译语言错误及其对策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备战四级汉译英翻译考试时,考生应该加强词语选择的训练,提高语法结构的意识,注重逻辑关系的整理,加强文化背景的学习,以期更好地备战四级汉译英翻译考试,取得更好的成绩。
翻译错误分析总结
![翻译错误分析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d0fc21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3.png)
翻译错误分析总结在跨语言交流中,翻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翻译错误时有发生,这些错误可能会导致信息传达不准确,甚至产生误解。
本文将对常见的翻译错误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提高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一、词汇层面的翻译错误1、词义选择错误在不同的语境中,一个单词可能有多种含义。
如果译者没有准确理解原文的语境,就可能选择错误的词义。
例如,“address”这个单词,常见的词义有“地址”“演讲”“处理”等。
如果在“He addressed the problem effectively”这句话中,将“address”翻译成“地址”,就完全误解了原文的意思。
2、词汇搭配不当词汇的搭配在不同语言中往往存在差异。
例如,“heavy rain”(大雨)在英语中是正确的搭配,但如果直译成“big rain”就是错误的。
同样,“make a decision”(做决定)是常见的搭配,而“do a decision”则是错误的。
3、生僻词或专业术语翻译错误某些领域存在大量的专业术语和生僻词,如果译者对相关领域不熟悉,就容易翻译错误。
比如,在医学领域,“cardiomyopathy”(心肌病)如果被错误地翻译成“心脏肌肉病”,就会显得不专业。
二、语法层面的翻译错误1、时态和语态错误英语和汉语在时态和语态的表达上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The book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languages”如果翻译成“这本书翻译了很多语言。
”就没有体现出现在完成时和被动语态。
2、句子结构错误英语句子结构较为复杂,常常包含从句、短语等。
如果译者没有理清句子的结构,就可能导致翻译错误。
比如,“The man who is standing over there is my teacher”如果翻译成“那个男人谁站在那里是我的老师。
”就完全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3、词性错误在翻译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词性使用不当的情况。
汉英翻译中的语用失误
![汉英翻译中的语用失误](https://img.taocdn.com/s3/m/22fa492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7.png)
汉英翻译中的语用失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翻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
汉英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在商务、文学、科技等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语言差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汉英翻译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之一便是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因转换语言和文化差异等原因,翻译者在表达意思时使用了不当的语用方式,从而产生误解或甚至引起冲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汉英翻译中的语用失误。
一、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导致语用失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由于中文和英文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翻译者在翻译时可能会出现一些误解。
比如,在汉语中,“讲究人情”的意思是人际关系更加重要,而在英语中,“讲究人情”可能会被误译为重视礼仪和形式。
此外,在中文中,关注人物的身份和地位是较为常见的,而在英文中,则更注重个体。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结合文化背景和习惯惯例来进行翻译,才能更好地传达意思,减少语用失误的发生。
二、语言差异语言差异是造成语用失误的另一个因素。
中英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和语调、语气上都存在差异,这也就决定了汉英翻译过程中容易出现语义差异。
比如,在中文中,“听不懂”更强调的是个体能力,而在英文中,“听不懂”则更可能是听到的信息不够明确。
此外,在英文中,虚词的使用比中文更为频繁。
翻译时需要注意虚词搭配和语境,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三、性别歧视在翻译中,性别歧视也是常见的语用失误之一。
由于两种语言在语法和句式上的不同,翻译中可能会出现性别歧视的问题。
例如,在英文中,“he”和“she”是常见的代词,但在中文中通常用“他”来代替这两种情况。
因此,在翻译中,需要注意使用准确的代词或者重新建立句子,避免性别歧视的出现。
四、语用规范语用规范也是导致语用失误的一个方面。
在中英两种语言中,语用规范有所不同。
例如,在英语中,“thank you”和“you're welcome”是常用的礼貌用语,而在中文中则更加重视礼仪和形式。
中英文翻译中的常见误译和避免方法
![中英文翻译中的常见误译和避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211ac6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2.png)
中英文翻译中的常见误译和避免方法中英文翻译是一门需要经过长期学习和实践才能达到熟练掌握的技能。
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常见的误译,这不仅影响着翻译的准确度,也会给读者带来误解和困扰。
本文主要探讨中英文翻译中的常见误译和避免方法。
一、常见误译1. 词义不准确在翻译中,词义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
有时候,一个词在中文中有多种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下有所变化,但是在英语中就没有这样的情况。
如果没有正确理解每个词的确切含义,就很难做到准确翻译。
2. 文化差异翻译中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词在中文中是很常见的,但是在英语中却很少出现;同样,有些英语词汇在中国文化中也很少使用。
如果没有认真研究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就很容易出现误译。
3. 句法不通顺在翻译过程中,一个句子的结构、语法和用词都需要合乎英语的语法规则。
如果翻译出来的句子不通顺或者语法有错,就无法表达原本的含义。
4. 疏漏有时候,翻译人员会疏忽某些细节,这可能导致他们没有完全理解原文。
这样就会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容易出现误解。
二、避免误译的方法1. 学习语言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学好语言。
只有在掌握了足够的语言知识后,才能进行准确的翻译。
如果没有足够的语言水平,就难以体会到每个词和语句的含义。
2. 学习当地文化在翻译过程中,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不同之处,可以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含义。
3. 掌握上下文理解上下文是保证正确翻译的关键之一。
翻译人员需要仔细研究整个文章或者段落,了解作者的诉求和意图,这样才能保证翻译的正确性。
4. 校对翻译完成后,一定要进行校对。
在校对过程中,要注意检查语法、句子结构、用词是否准确等方面。
任何一个小疏漏都可能导致整个文本的意思产生误解。
总体来说,中英文翻译需要翻译人员具备良好的语言和文化素养。
只有理解原文的充分含义,才能更好地呈现给读者。
随着翻译技能的不断提高,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难点和问题。
翻译中的常见翻译错误和解决方法
![翻译中的常见翻译错误和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4c87b6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c.png)
翻译中的常见翻译错误和解决方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翻译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在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翻译错误,比如语言糅杂、失传与转移等。
这种翻译错误会对交流造成影响,甚至给双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本文将会讨论翻译中的常见翻译错误和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帮助翻译者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一、语言糅杂由于语言之间的相似之处、语法等规则的相同性,人们经常会将其他语言中的单词或短语与目标语言中的单词或短语混合在一起,从而产生语言糅杂的问题。
例如,法语中的“la mode”,翻译为汉语应该是“时尚”,但是有些人会翻译成“时髦”的意思,这就是明显的语言糅杂。
解决方法:1. 深入学习目标语言语法和词汇,了解其独特的语言规则和用法;2. 在进行翻译之前,对原文进行全文阅读,确保全面理解原文。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只是把每个单词的意思翻译过去,而应该理解它们在上下文中的含义;3. 学会利用语境进行翻译,避免简单将原文词汇进行转换。
二、失传与转移失传与转移是翻译中常见的问题。
比如,源语言是英语的一篇文章,其中出现了一些缩写词,而目标语言文化与源语言文化不同,可能并不知道这些缩写词的具体含义,因此,翻译时就可能出现失传和转移问题。
解决方法:1. 翻译人员可以使用参考资料或网络资源,查询缩写词的具体含义;2. 对于翻译中出现的缩写词或未知词汇,可以进行逐一翻译,并在文中标注注解,给读者更多的信息;3. 在进行翻译之前,需要对原文进行仔细分析,对一些特定的缩写词或专业术语提前进行研究,避免出现翻译漏洞。
三、文化误解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些词语的含义是不同的。
处理这些文化误解时需要注意,因为误解会导致交流的失败或错误的理解。
解决方法:1. 在进行翻译时需要对源语言的文化背景,相应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都有一定了解。
2. 翻译人员需要向双方用户解释文化差异,并做一些针对性的调整。
浅谈英汉互译中误译的成因及相应对策
![浅谈英汉互译中误译的成因及相应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ee082df7f1922791788e807.png)
浅谈英汉互译中误译的成因及相应对策[摘要] “忠实于原文”在古今中外大多数的翻译理论中均成为翻译的首要原则与标准。
译者也孜孜不倦,尽量避免误译。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翻译错误在所难免。
本文拟就误译的成因进行归纳、分析及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误译;成因;对策[Abstract] “Fidelity to the original” has always been considered as the primary principle and criterion in most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translators have tried their best to avoid mistranslation. However, translating errors and defects are inevitable due to kinds of causes. The text aims at summarizing, analysizing and discussing the causes of mistranslation, on the basic of which,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Key words] mistranslation; causes; countermeasures引言误译,顾名思义,指在翻译中因错误理解而出现的错误表达。
尽管人们都认识到,翻译应尽可能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译者也孜孜不倦,尽量避免误译。
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及译者自身技术方面的欠缺,误译便在所难免。
[1]其实,翻译中出现这样那样的误译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即使误译出现在名人笔下。
日本的一位翻译家曾经打过一个不俗的比方:“翻译作品中肯定有误译存在,这如同空气中含着氧气一样。
”我们要提高翻译水准,假如只有正面的“吸收”,而没有反面的“提醒”,这是一种意义不完整的学习,是一种“缺乏免疫力”的学习。
大学英语四级汉译英翻译语言错误及其对策研究
![大学英语四级汉译英翻译语言错误及其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3378af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6.png)
大学英语四级汉译英翻译语言错误及其对策研究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变得越来越重要。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国内学生证明自己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四级考试的汉译英翻译部分,学生们常常会犯一些语言错误。
本文通过对四级考试中汉译英翻译语言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帮助学生们提高汉译英的翻译水平。
一、引言二、汉译英翻译常见语言错误分析1. 语法错误在汉译英翻译中,学生们常常会出现语法错误,主要表现在动词时态、语态、主谓一致等方面。
学生们可能会将汉语中的被动语态直译成英语的主动语态,或者使用错误的时态形式。
这些语法错误会导致翻译的不准确和不通顺。
2. 词汇错误词汇错误也是学生在汉译英翻译中常见的问题。
学生可能会选择错误的词汇或者短语来翻译汉语原文,导致翻译的意思不准确或者歧义。
3. 句式错误句式错误也是影响学生翻译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学生们可能会直译汉语句式结构,使得英语翻译句子不符合英语语法规范,影响翻译质量。
4. 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错误由于中英文化差异的存在,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可能会忽视原文中的文化内涵,导致翻译结果与原文意思不符合。
三、改进汉译英翻译的对策研究1. 加强语法和词汇的学习针对语法和词汇错误,学生们应该加强语法和词汇的学习,掌握好英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和常用词汇,提高词汇量和语法水平。
2. 多练习翻译熟能生巧,多练习翻译是提高汉译英翻译水平的有效途径。
通过大量练习,可以帮助学生们熟悉英语表达习惯,提高翻译水平。
3. 注重背景知识的积累汉译英翻译过程中,学生们应该注重背景知识的积累,了解原文所涉及的文化内涵,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和翻译原文。
4. 汉译英翻译技巧的培养学生们需要培养一定的汉译英翻译技巧,例如使用同义词替换、灵活运用被动语态、掌握好英语句式等,以提高翻译质量。
四、结论汉译英翻译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提高汉译英翻译水平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英语四级的翻译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英语四级的翻译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4e57b3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a.png)
英语四级的翻译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在英语四级考试中,翻译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很多学生容易犯错误的地方。
本文将列举一些常见的翻译错误,并提供纠正方法,帮助大家提高翻译能力。
一、词语误译1. 盲目使用词典很多学生在翻译时过于依赖词典,这会导致词语的误解。
因为词典中的释义可能有多种,而且没有考虑到上下文的影响。
正确的方法是多读英语文章,增强对英语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2. 词性错误有时候词性的错误也很常见,比如将名词翻译成动词,反之亦然。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学习词汇时要掌握其常见的搭配和用法,并注意上下文的语法结构。
3. 文化差异翻译中还会遇到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译问题。
比如中文中经常使用的成语、俗语,在英文中可能没有一个完全对应的词语或表达。
这时候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合理地转化为英文表达。
二、语法错误1. 直译语法很多学生在翻译时倾向于直译中文的语法结构,这导致语法错误。
英语语法与中文有很大的差异,翻译时需要根据英文的语法习惯进行调整。
在翻译使用复杂句型时要特别注意语序和语法关系。
2. 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常见的翻译错误,比如将复数主语误译为单数形式。
正确的方法是根据主语的单复数形式,调整动词的形式。
3. 词序倒置中文的语序与英文有较大区别,中文常用主谓宾的顺序,而英文则更倾向于主谓宾的顺序。
在翻译中要注意调整词序,使之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三、语意错误1. 原因和结果倒置在表达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时,中文和英文的表达顺序是相反的。
中文习惯上先表达结果再表达原因,而英文习惯上是先表达原因再表达结果。
2. 遗漏关键信息有时候在翻译时会遗漏一些关键信息,导致翻译的意思不准确。
在翻译时要仔细理解原文的意思,并确保将所有必要的信息都包含在翻译中。
3. 不当使用专业术语在翻译专业文献或领域内的文章时,要注意正确理解和运用专业术语。
不当使用专业术语可能会导致翻译的语意错误。
总结:翻译是一门技巧活,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积累。
正确的翻译方法是多读英文原文,提高对英文的理解和用法,同时要注重上下文和语境的分析,避免机械翻译和直译的错误。
英汉翻译误译成因例析及技巧
![英汉翻译误译成因例析及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6bcb8bcbe23482fb5da4c4f.png)
英汉翻译误译成因例析及技巧摘要通过具体实例对学生翻译实践中所出现的典型错误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提出了提高学生翻译实践能力和水平的对策,旨在帮助学生克服翻译中的困难,提高英汉翻译水平。
一、引言翻译是英语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五种技能之一。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到“在注意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应该突出说、写、译能力的培养”。
“然而,据调查,对外语专业的毕业生来说,他们的外语水平主要体现在口笔译能力上,听、说、读、写几种能力最终都要从翻译能力上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翻译能力是学生外语语言和知识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穆雷,1999年)。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翻译能力相当薄弱,译文语义不连贯,用词不当,语法不清等错误层出不穷。
本文将针对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典型误译进行具体分析,旨在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提高翻译实践水平。
二、误译成因分析翻译工作需要译者精通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两种语言,要有丰富的百科知识,要掌握翻译理论和常用的翻译技巧,要有塌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陈永国,2005年)。
由于大多数学生译者缺乏以上四方面的素养,在翻译实践中,他们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误译。
通过对我校英语专业本、专科学生多年以来翻译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和归纳,可以得出学生的误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词义理解不当英语词汇丰富,一词多义现象很多且不断有新的词义出现。
学生由于对词理解不当而造成的误译现象非常多。
例1:He is a homely woman.很多学生译为“她是一个家庭妇女”。
实际上homely是“长相一般”之意,故译为“她是一个相貌平平的妇女”。
例2:For the balance of the section,let’sspeakinstraight-forward and elementary terms to describe the function and formof the electronic computer.绝大多数学生将balance理解为“平衡”。
浅析翻译过程中误译的原因
![浅析翻译过程中误译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fba4778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04.png)
浅析翻译过程中误译的原因
中文翻译过程中误译的原因有多种,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原因:
1.语言障碍:不同语言之间存在差异,语法、词汇等方面都可能有不同,翻译人员可能会因为对目标语言不够熟悉而产生误译。
2.文化差异: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翻译时需要考虑文化背景和传统习惯,如果翻译人员对目标语言的文化不了解,就容易产生误译。
3.内容理解不准确:翻译人员对原文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或错误,导致翻译结果与原文的意思不一致,从而产生误译。
4.语义多义性:一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下具有多个意思,如果翻译人员没有正确理解文本的语境,就容易产生误译。
5.语言表达不准确:有些语言表达方式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对应的准确表达,翻译人员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可能会选择近似的表达,但这可能导致误传或误解。
6.时间和压力限制:翻译工作通常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种压力可能影响翻译人员的准确性和思考深度,从而导致误译的发生。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误译原因,翻译过程中还存在其他复杂因素,如个人经验、专业知识等,这些因素也可能对翻译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在翻译工作中,翻译人员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技巧,以尽量避免误译的发生。
大学英语四级汉译英翻译语言错误及其对策研究
![大学英语四级汉译英翻译语言错误及其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fe415d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9.png)
大学英语四级汉译英翻译语言错误及其对策研究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成为国际交流和学术研究的主要语言之一。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中国广泛应用,汉译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部分。
许多学生在汉译英时常常犯一些语言错误。
本文将探讨大学英语四级汉译英翻译中常见的语言错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帮助学生提高汉译英的能力。
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学生们对外语学习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在所有外语中,英语是最受追捧的一门。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评价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指标,其中汉译英是考核学生翻译能力的重要内容。
许多学生在进行汉译英时,存在着一些常见的语言错误。
这些错误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翻译得分,也反映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一些薄弱环节。
有必要对大学英语四级汉译英中的语言错误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学生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二、常见的语言错误1. 词汇错误在汉译英中,学生常常会出现词汇选择错误的情况。
他们可能会误用同义词替换原文的实际含义,或者选择与原文意思不符的词汇。
这种错误会导致翻译不准确,甚至出现与原文相悖的意思。
2. 语法错误学生在进行汉译英时,经常出现语法错误。
他们可能会犯过去式和现在式的混淆,缺乏连贯的主谓一致性,或者误用动词时态和语态等。
这些错误会导致翻译的不通顺和不连贯。
3. 结构错误在大学英语四级汉译英中,学生还常常出现结构错误。
他们可能会采用中文的表达方式来翻译英文,导致语言结构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使得翻译变得生硬和不自然。
4. 语义错误由于中英文的词义和表达方式存在差异,学生在进行汉译英时,往往出现语义错误。
他们可能会理解偏差,而翻译出与原文实际含义不符的内容。
三、对策研究1. 增强词汇积累为了避免词汇错误,学生应通过大量阅读和翻译积累更多的英语词汇。
他们还可以利用单词书和语境法来提高词汇量,从而避免在汉译英中犯词汇错误。
2. 学习语法知识学生应加强对英语语法的学习,熟悉动词时态、语态和主谓一致等基本语法知识,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运用这些知识,从而避免在汉译英中出现语法错误。
汉译英教学中的误译分析及其启示
![汉译英教学中的误译分析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1c0eb1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3d.png)
汉译英教学中的误译分析及其启示汉译英教学中的误译分析及其启示随着中英文翻译技术的发展,汉译英教学已成为一种广泛接受的教学方式。
然而,汉译英教学中的误译仍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给汉译英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误译分析的角度,探讨汉译英教学中的误译,并从中提出一些启示。
首先,汉译英教学中的误译主要是由语言知识不足和翻译技巧不足引起的。
语言知识不足包括词汇量不足、语法知识不足和文化知识不足。
翻译技巧不足包括翻译策略的选择不足、翻译技巧的应用不足和翻译结果的评估不足。
其次,误译也可能是由于学习者对汉译英教学的理解不足引起的。
学习者对汉译英教学的理解不足,可能是由于对汉译英教学的基本原理和目标的不了解,以及对汉译英教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的不了解。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汉译英教学中的误译主要是由于语言知识不足和翻译技巧不足以及学习者对汉译英教学的理解不足引起的。
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汉译英教学的质量,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翻译技巧,同时也要加强对汉译英教学的理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汉译英教学的基本原理和目标,更好地掌握汉译英教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
Analysis and Implication of Mis-translation in Chinese-English Teaching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technology, Chinese-English teaching has become a widely accepted teaching method. However, mis-translation in Chinese-English teaching is still a common problem, which brings great challenges to Chinese-English teaching.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better,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is-translation in Chinese-English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s-translation analysis and puts forward some implications.First of all, the mis-translation in Chinese-English teaching is mainly caused by insufficient language knowledge and translation skills. Insufficient language knowledge includes insufficient vocabulary, insufficient grammar knowledge and insufficient cultural knowledge. Insufficient translation skills include insufficient choice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insufficient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skills and insufficient evaluation of translation results. Secondly, mis-translation may also be caused by learners'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English teaching. Learners'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English teaching may be due to their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objectives of Chinese-English teaching, as well as the learning methods and steps of Chinese-English teaching.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is paper show that the mis-translation in Chinese-English teaching is mainly caused by insufficient language knowledge and translation skills, as well as learners'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English teaching. Therefore,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inese-English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language knowledge and translation skills, and at the same time strength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English teaching, so that students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objectives of Chinese-English teaching and master the learning methods and steps of Chinese-English teachi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英汉互译中误译的成因及相应对策[摘要] “忠实于原文”在古今中外大多数的翻译理论中均成为翻译的首要原则与标准。
译者也孜孜不倦,尽量避免误译。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翻译错误在所难免。
本文拟就误译的成因进行归纳、分析及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误译;成因;对策[Abstract] “Fidelity to the original” has always been considered as the primary principle and criterion in most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translators have tried their best to avoid mistranslation. However, translating errors and defects are inevitable due to kinds of causes. The text aims at summarizing, analysizing and discussing the causes of mistranslation, on the basic of which,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Key words] mistranslation; causes; countermeasures引言误译,顾名思义,指在翻译中因错误理解而出现的错误表达。
尽管人们都认识到,翻译应尽可能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译者也孜孜不倦,尽量避免误译。
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及译者自身技术方面的欠缺,误译便在所难免。
[1]其实,翻译中出现这样那样的误译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即使误译出现在名人笔下。
日本的一位翻译家曾经打过一个不俗的比方:“翻译作品中肯定有误译存在,这如同空气中含着氧气一样。
”我们要提高翻译水准,假如只有正面的“吸收”,而没有反面的“提醒”,这是一种意义不完整的学习,是一种“缺乏免疫力”的学习。
[2]本文分析英汉互译中“误译”的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提高译者在翻译上的“免疫力”,使之得到启发,促使思考,从错误中学习,从而发现和领悟英汉互译的要旨,融会贯通,最终走出翻译误区。
一.文化误译文化误译是指由于各国的物质生活、宗教文化、历史传统、政治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道路等各方面的文化差距而在翻译过程中引起的误解和误释。
文化误译对两文化之间的正常交流有很大的影响和障碍。
[3]因此,我们必须予以重视。
文化误译又可进一步分为无意识的文化误译及有意识的文化误译两类。
1.无意识的文化误译无意识的文化误译是指译者因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而引起的误译。
这种误译与译者驾驭语言的能力及掌握文化背景知识的水平息息相关。
(1)A s with Black Power the burgeoning Red Power movement has two compoments, one cultural ,the other political. (Lu Naisheng ,1993)像黑人权力一样,正在蓬勃兴起的红色权力运动包括文化和政治两部分。
此句中译者模仿“Black Power(黑人权力)”译法,自作聪明地将“Red Power”译作“红色权力”,值得商榷。
因为在中国,红色被赋予了很强的政治色彩。
“红色权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红色政权”(red political power)或者“共产党政权”(power of Communist Party)。
事实上,这句话中的“Red”表示“印第安人”,“Red Power”则表示“印第安人运动”(Indians movement)。
[4](2)A:听说你在此次比赛中一举夺魁,恭喜你啊!B:惭愧,惭愧!A:I heard that you ranked the first in the contest. Congratulations!B:I feel shamed.中国人在受到赞扬时常说;“惭愧,惭愧!”直译为I feel shamed . 这令西方人大惑不已,因为他们不知道“惭愧,惭愧!”汉语谦逊之词,根本就无丢脸羞耻之意。
英美人士在受到赞扬时欣赏时欣然接受:Thank you very much !例句中将“惭愧,惭愧”译作“I feel shamed “实属无意识的文化误解,因为这样的译文会让西方人士丈二摸不着头脑。
[5]正确的译法应该是将“惭愧,惭愧”译作“Thank you very much ”。
以上误译实例均由译者缺乏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所引起的。
当源语言涉及到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时,译者必须小心谨慎,争取通过目标语言将源语言的文化信息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要做到这一点,译者本身应进行大量的广泛的阅读,通过阅读中西方各类的文学名著,报刊杂志,小说月报等,广泛吸收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
另外,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也可通过咨询相关专家及查阅各类词典获取所需要的文化知识,以免在翻译过程中犯文化的错误。
2,有意识的文化误译有意识的文化误译是指译者为了达到政治,军事,商业等方面的目的,故意扭曲原意,令读者误入歧途。
比如60年代我国曾提出“备站”口号,意思是做好打仗准备,以防外来入侵,故译成被动的句式be prepared against war 。
但国外某些媒体故意将之译成,to prepare for war ,给世人以中国准备发动战争的印象。
[6]在翻译中,中国的主权身份不可错位。
但台湾一些新闻报纸业故意将台湾问题译作Taiwan issue “,这便是一种有意识的文化误译。
因为issue 一词意思为a matter that is dispated between two or three parties “台湾问题”应译为Taiwan question. [7]二技术误译技术误译这样由译者在语言层面上的疏忽与粗心大意所引起的。
主要包括由基础知识薄弱而引起的误译,因误解字义而引起的误译以及因脱离语境,胡乱猜译而引起的误译。
1.因基础知识薄弱而引起的误译。
这里的基础知识包括语法、固定搭配、惯用法、专业术语等。
打开漳州师范学院的主页,屏幕上方会显现出Z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这么一行字。
笔者认为将“漳州师范学院”译作Z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值得商榷。
先不说University表示大学而非学院,单是Normal University这个组合就有强行拼凑之嫌。
遍览国内外版的英汉辞书,未发现Normal 一词含师范teacher training 的意思。
通常所见的是normal school ,据Webster’s Third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normal school 一词源于法语école normale, the first school so named in France was intended to serve as a model for other teacher training schools (如此命名的第一所法语学校,旨在把它作为教师培训学校的样板),该词典的进一步释义是:a school for the training chiefly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主要培养小学教师)。
由此释义我们可以推见:normal school 相当与我们目前的“师范学校”,而normal school系英语中的外来语,与其它外来语一样,它有其固定的搭配及意义,不可随意分拆。
那么“师范学院”应如何译呢?Webster’s Third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收入了teachers college 的释义与我国目前“师范学院”的实际情况较吻合。
所以,“漳州师范学院”应译为Zhangzhou Teachers College. [8]2.因误解字义而引起的误译笔者在一次问卷调查中,发现许多人将white wine译成“白酒”这便是由误解字义而引起的误译实例。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增补版》中对wine的解释如下:alcoholic drink made from the fermented juice of grapes. 这里的wine 为“葡萄酒”,而white wine 为“白葡萄酒”。
3.脱离语境,胡乱猜译引起的误译英国有句成语No context, no text (没有语境,不成篇章)。
英国著名语言家Firth说:“Each word used in a new context is a new w ord.”我国著名学者林语堂对语境作了如下评论:“单靠查字典去翻译,译出来与原文意旨必然相讹。
字是死的,有了上下文才是活的[9]。
这些话语言简意赅,说明了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上下文和语境中,可以表达各种不同的意思。
例如:The police were ordered to stop drinking after midnight 可以作四种不同的解释:(1)警察奉命阻止人们半夜后饮酒。
(2)警察奉命半夜后停止饮酒。
(3)半夜后警察奉命阻止人们饮酒。
(4)半夜后警察奉命停止饮酒。
[10]这句话作何解释应视具体情境而定。
再如“讨厌”二字,原义为“讨厌,不喜欢”,但如果出现在男女朋友之间,可能表达的刚好是相反的意思,即“喜欢”。
对于此类语句的翻译,如果脱离了语境,很容易会产生误译。
三.背景文化知识欠缺与译者自身技术欠缺相结合产生的误译联合国安理会曾经就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由哪一方发动而展开辩论,当时以色列辩护方的发言说:“This is the last day in the year (Y om Kippur) when Israel would have started a war.”笔者在对此句话的问卷翻译中,发现了如下的译文:“这是一年中最后一天,他们本来是可以发动战争的”。
这便是因译者缺乏背景文化知识与翻译技巧而产生的误译。
因为last 在很多情况下意思是“最不可能,最不适合的”,而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最后的”。
This is the last person that I’d like to see 就不能译为“这是我想见的最后一个人”,而应译为“这是我最不想见到的人”。
而且,句中的Y om Kippur 是赎罪日——犹太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犹太人当天都在家休息,政府、军队、工厂、学校和各行各业都停止工作,因此,以色列在那天是决不会发动战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