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教案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教案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教案第一章:空间直角坐标系1.1 坐标轴与坐标平面学习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定义与构成理解坐标轴与坐标平面的概念掌握坐标轴与坐标平面的表示方法1.2 坐标点与坐标表示学习坐标点的表示方法掌握坐标点的坐标表示规则理解坐标点在坐标平面上的位置关系第二章:向量代数2.1 向量的定义与表示学习向量的定义与性质掌握向量的表示方法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与坐标表示之间的关系2.2 向量的运算学习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掌握向量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的规则与性质理解向量运算与几何意义之间的关系第三章:空间解析几何3.1 点、直线与平面方程学习点的坐标表示与几何性质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截距式与一般式方程理解直线方程的解析表示与几何意义3.2 空间解析几何的基本公式学习空间解析几何的基本公式掌握空间解析几何公式的推导与运用方法理解空间解析几何公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四章:向量空间与线性变换4.1 向量空间的基本概念学习向量空间、子空间与线性相关的概念掌握向量空间的基底与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向量空间的基本性质与运算规则4.2 线性变换与矩阵学习线性变换的定义与性质掌握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方法理解线性变换与矩阵之间的关系与应用第五章:空间解析几何的应用5.1 空间解析几何在几何图形分析中的应用学习利用空间解析几何分析几何图形的位置关系掌握利用空间解析几何解决几何图形问题的方法理解空间解析几何在几何图形分析中的重要性5.2 空间解析几何在坐标变换中的应用学习坐标变换的基本概念与方法掌握利用空间解析几何进行坐标变换的规则与技巧理解坐标变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与意义第六章:空间距离与角度6.1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学习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掌握空间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方法理解空间距离公式的几何意义6.2 空间角度的计算学习空间角度的定义与表示方法掌握空间角度的计算规则理解空间角度计算在几何中的应用第七章:向量的投影与叉积7.1 向量的投影学习向量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方法掌握向量投影的计算规则理解向量投影的几何意义7.2 向量的叉积学习向量的叉积定义与计算方法掌握向量叉积的几何意义与运算规则理解向量叉积在空间几何中的应用第八章:空间曲线与曲面8.1 空间曲线的基本概念学习空间曲线的定义与表示方法掌握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理解空间曲线的几何性质与特征8.2 空间曲面的基本概念学习空间曲面的定义与表示方法掌握空间曲面的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理解空间曲面的几何性质与特征第九章: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9.1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学习空间几何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空间几何体表面积的计算规则理解空间几何体表面积计算的几何意义9.2 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学习空间几何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掌握空间几何体体积的计算规则理解空间几何体体积计算的几何意义第十章:空间解析几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0.1 空间解析几何在工程中的应用学习空间解析几何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案例掌握利用空间解析几何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理解空间解析几何在工程中的重要性10.2 空间解析几何在科学计算中的应用学习空间解析几何在科学计算领域中的应用案例掌握利用空间解析几何进行科学计算的方法理解空间解析几何在科学计算中的作用与意义重点和难点解析六、空间距离与角度: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和角度计算是空间解析几何的基础,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和计算方法。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12077PPT学习教案
a = M1M2 = OM2 OM1
a
M2
= (x2 i+ y2 j + z2 k)
o y
k) (x1 i + y1 j + z1
x
= (x2 x1) i + (y2 y1) j + (z2 z1) k (2)
即 a = {x2 x1 , y2 y1 , z2 z1} 为向量a的坐标表示 式记 ax = x2 x1 , ay = y2 y1 , az = z2 z分1 别为向量 a 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 称为a的坐标.
oAe 1 B
u
AB ( AB)e .
第13页/共57页
定理 在u轴上取定一点o作为坐标原点.设 A,B,
是u轴上坐标依次为 u1, u2 的两个点,e 是与u轴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证明 AB (u2 u1 )e.
证 OA u1,
e
A
o
1 u1
B
u2
u
故
OA
u1e ,
AB OB OA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12077
会计学
1
1、向量的概念
M2
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向量表示:a 或 M1M2
M1
向量的以模M:1为向起量点的,大M小2.为| a终| 或点|的M有1M向2线|段.
单位向量:模长为1的向量. a0
或
M1
M
0 2
零向量:模长为0的向量. 0
第1页/共57页
2、向量的加减法与数乘
ax2 a y2 az2 bx2 by2 bz 2
ab
axbx a yby azbz 0
第36页/共57页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1,2)陈建英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第一节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1、2)教学目的: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点的坐标;掌握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 教学重点:空间中的点与三个有序实数的一 一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点的坐标是空间点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教学形式:讲授法 教学时间:90分钟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立体几何中长方体的对角线计算公理及其常用的公理。
二、新授课第一节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一﹚空间直角坐标系1.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的概念,如(图7-1)(1)坐标轴:横轴X 轴、纵轴Y 轴和竖轴Z 轴三条。
右手法则(遵守右手法则时各种坐标系的画法) 点O 称为坐是原点(2)坐标面:xOy 面、yOz 面和zOx 面。
(图7-1)2.空间内点的坐标,如(图7-2) (1)M 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2)点M 的坐标M (,,)x y z ;例1 作出点P (2,-3,4)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例2求点M (-1,3,-2)在各坐标轴上的投影及在各坐标面上的垂足的坐标。
(图7-2) 3.八个卦限,如(图7-3)第一卦限0,0,0;x y z >>> 第二卦限0,0,0;x y z <>> 第三卦限0,0,0;x y z <<> 第四卦限0,0,0;x y z ><>第五卦限0,0,0;x y z >>< (图7-3)第六卦限0,0,0;x y z <>< 第七卦限0,0,0;x y z <<< 第八卦限0,0,0;x y z ><<例3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指出下列各点位置的特点 O (0,0,0); A (0,-1,0); B (5,0,-2); C (-2,3,4)4.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如(图7-4)该长方体的各棱长分别为 212121,,x x y y z z ---。
《高等数学》第六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电子讲稿)
205第六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在平面解析几何中,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建立了平面上的点与二元有序实数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可以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这为一元微积分学提供了直观的几何背景.空间解析几何也是按照类似的方法建立起来的,并为研究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提供直观的几何背景.本章先引进向量的概念,根据向量的线性运算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然后利用坐标讨论向量的运算,并利用向量工具讨论空间中的平面和直线、空间曲线和曲面的有关内容.第一节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一、向量的概念在研究力学以及其他应用科学时,常会遇到这样一类量,它们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例如力、力矩、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这一类量叫做向量(或矢量).在数学上,用一条有方向的线段(称为有向线段)来表示向量.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以A 为起点、B 为终点的有向线段所表示的向量记作AB −−→(图6-1).向量也可用黑粗体字母表示,也可在字母上加箭头表示,例如,a ,r ,F 或a →,→r ,→F .由于一切向量的共性是它们都有大小和方向,所以在数学上我们只研究与起点无关的向量,并称这种向量为自由向量,简称向量.因此,如果向量a 和b 的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同,则说向量a 和b 是相等的,记为=a b .相等的向量经过平移后可以完全重合.向量的大小叫做向量的模.向量a ,→a ,AB −−→的模分别记为||a ,||→a ,||AB −−→.模等于1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模等于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0或→0.零向量的起点与终点重合,它的方向可以看作是任意的.与a 的模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向量,称为a 的负向量,记作-a .设a 和b 为非零向量,在空间中任取一点O ,作OA −−→=a ,OB b −−→=,规定不超过π的AOB ∠(即0AOB ≤∠≤π)称为向量a 和b 的夹角(图6-2),记作(,)∧a b 或(,)∧b a .如果a 和b 中有一个为零向量,规定它们的夹角可在0与π之间任意取值.若(,)0∧=a b 或π,即向量a 和b 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则称这两个向量平行,记作a //b .可认为零向量与任何向量都平行.若(,)∧=a b 2π,则称向量a 与b 垂直,记作a ⊥b .也可认为零向量与任何向量都垂直.当两个平行向量的起点放在同一点时,它们的终点和公共的起点在一条直线上.因此,两向量平行又称两向量共线.206 类似还有向量共面的概念,设有(3)k k ≥个向量,当把它们的起点放在同一点时,如果k 个终点和公共起点在一个平面上,就称这k 个向量共面.二、向量的线性运算1.向量的加法向量的加法运算规定如下:设有两个向量a 与b ,任取一点A ,作AB −−→=a ,再以B 为起点,作BC −−→=b ,连接AC ,(图6-3),那么向量AC −−→=c 称为向量a 与b 的和,记作+a b ,即=+c a b .上述作出两向量之和的方法叫做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向量加法还满足如下平行四边形法则(图6-4):当向量a 与b 不平行时,平移向量a ,使a 与b 的起点重合,以a ,b 为邻边作一平行四边形,从公共起点到对角的顶点C 的向量等于向量a 与b 的和+a b .向量的加法满足下列运算规律: (1)交换律 +=+a b b a ;(2)结合律 ()()++=++a b c a b c .由于向量的加法符合交换律与结合律,故n 个向量12,,n a a a (3)n ≥相加可写成12+++n a a a ,并按向量相加的三角形法则,可得n 个向量相加的法则如下:使前一向量的终点作为次一向量的起点,相继作向量12,n a a a ,再以第一向量的起点为起点,最后一向量的终点为终点作一向量,这个向量即为所求的和.我们规定两个向量b 与a 的差为()-=+-b a b a (图6-5). 特别地,当=b a 时,有()-=+-=a a a a 0.显然,任给向量AB −−→及点O ,有AB AO OB OB OA −−→−−→−−→−−→−−→=+=-,因此,若把向量a 与b 移到同一起点O ,则从a 的终点A 向b 的终点B 所引向量AB −−→便是向量b 与a 的差-b a .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有+≤+a b a b 及 -≤+a b a b , 其中等号在b 与a 同向或反向时成立.2.向量与数的乘法向量a 与实数λ的乘积记作λa ,规定λa 是一个向量,它的模为207λλ=a a .当0λ>时,向量λa 与a 的方向相同,当0λ<时,向量λa 与a 的方向相反.当0λ= 时,0λ=a ,即λa 为零向量,这时它的方向可以是任意的. 特别地,当1λ=±时,有1,(1)=-=-a a a a . 向量与数的乘积运算满足下列运算规律:(1)结合律 ()()()λμμλλμ==a a a ; (2)分配律 ()λμλμ+=+a a a ;()λλλ+=+a b a b .向量加法与数乘运算统称为向量的线性运算.●●例1 化简13525-⎛⎫-+-+ ⎪⎝⎭b a a b b . 解 13525-⎛⎫-+-+ ⎪⎝⎭b a a b b 51(13)1525⎛⎫=-+--+⋅ ⎪⎝⎭a b 522=--a b . ●●例2 设在平面上给了一个四边形ABCD ,点K 、L 、M 、N 分别是边AB 、BC 、CD 、DA 的中点,求证:KL NM −−→−−→=.证 如图6-6所示,连结AC ,则在BAC ∆中,KL −−→=12AC −−→;在DAC ∆中,NM −−→=12AC −−→.所以KL NM −−→−−→=. 设≠0a ,则向量||aa 是与a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记为a e .于是||=a a a e .由向量的数乘运算知向量λa 与a 平行,因此有如下定理:设向量≠0a ,那么,向量b 平行于a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实数λ,使λ=b a .证 条件的充分性是显然的,下面证明条件的必要性.设b //a .取||a b ||||=λ,当b 与a 同向时λ取正值;当b 与a 反向时λ取负值,即λ=b a .这是因为此时b 与a 同向,且λλ===ba a ab a. 再证明实数λ的唯一性.设λ=b a ,又设μ=b a ,两式相减,得()λμ-=0a ,即 0λμ-=a .因0≠a ,故0λμ-=,即λμ=.定理获证.定理1是建立数轴的理论依据,我们知道,给定一个点及一个单位向量就确定了一条数轴.设点O 及单位向量i 确定了数轴Ox ,对于数轴上任一点P ,对应一个向量OP −−→,由OP //i ,根据定理1,必有唯一的实数x ,使OP x −−→=i ,(实数x 叫做数轴上有向线段OP −−→的值),并知OP −−→与实数x 一一对应.于是点P向量OP x −−→=i 实数x ,从而数轴上的点P 与实数x 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据此,定义实数x 为数轴上点P 的坐标.208 由此可知,数轴上点P 的坐标为x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OP x −−→=i .三、空间直角坐标系在空间取定一点O 和3个两两垂直的单位向量i ,j ,k ,就确定了3条都以O 为原点的两两垂直的数轴,依次记为x 轴(横轴)、y 轴(纵轴)、z 轴(竖轴),统称为坐标轴.它们构成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称为Oxyz 坐标系或[];,,O i j k 坐标系.通常把x 轴和y 轴配置在水平面上,而z 轴则是铅垂线,它们的正向通常符合右手规则,即用右手握住z 轴,其余四指从正向x 轴以π2角度转向正向y 轴时,大拇指所指的方向为z 轴的正向,如图6-7所示.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两个坐标轴可以确定一个平面,这种平面称为坐标面.x 轴及y 轴所确定的坐标面叫做xOy 面,另两个由y 轴及z 轴和z 轴及x 轴所确定的坐标面分别叫做yOz 面和zOx 面.3个坐标面把空间分成八个部分,每一部分叫做卦限,含有3个正半轴的卦限叫做第一卦限,在xOy 面的上方,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着第二卦限、第三卦限和第四卦限.在xOy 面的下方,与第一卦限对应的是第五卦限,按逆时针方向分别是第六卦限、第七卦限和第八卦限.八个卦限分别用字母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表示(图6-8).设M 为空间一点,过点M 作3个平面分别垂直于x 轴、y 轴和z 轴,它们与x 轴、y 轴、z 轴的交点依次为P 、Q 、R (图6-9),这3点在x 轴、y 轴、z 轴上的坐标依次为x ,y ,z .于是空间点M 就唯一地确定了一个有序数组(,,)x y z .反之,若已知一个有序数组(,,)x y z ,我们可以在x 轴上取坐标为x 的点P ,在y 轴上取坐标为y 的点Q ,在z 轴上取坐标为z 的点R ,然后通过P ,Q ,R 分别作与x 轴、y 轴、z 轴垂直的平面,由这3个平面得到唯一的交点M (图6-9).用上述方法,我们建立了空间点与三元有序数组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这组数,,x y z 叫做点M 的坐标,并依次称,x y 和z 为点M 的横坐标、纵坐标和竖坐标.点M 通常记作(,,)M x y z .记OM −−→=r ,则=r OM OP PN NM OP OQ OR −−→−−→−−→−−→−−→−−→−−→=++=++,设OP x −−→=i ,OQ y −−→=j ,OR z −−→=k ,则OM x y z −−→==++r i j k .上式称为向量r 的坐标分解式,x i ,y j ,z k 称为向量r 沿3个坐标轴方向的分向量.有序数,,x y z 称为向量r 在坐标系Oxyz 中的坐标,记作r (,,)x y z =.向量OM −−→=r 称为点M 关于原点O 的向径.上述定义表明,一个点与该点的向径有相同209的坐标.记号(,,)x y z 既表示点M ,又表示向量OM −−→.究竟何时表示点,何时表示向量要看具体的情况.坐标面上和坐标轴上的点,其坐标各有一定的特征.例如:点M 在xOy 面上,则0=z ;类似地,点M 在yOz 面上,则0=x ;点M 在zOx 面上,则0=y .如果点M 在x 轴上,则0==y z ;同样,点M 在y 轴上,有0z x ==;点M 在z 轴上,有0x y ==.如果点M 为原点,则x =y 0z ==.四、利用坐标作向量的线性运算利用向量的坐标,可得向量的加法、减法以及向量与数的乘法的运算如下:设(,,)x y z a a a =a ,(,,)x y z b b b =b ,即x y z a a a =++a i j k , x y z b b b =++b i j k ,则加法:()()()x x y y z z a b a b a b +=+++++a b i j k ; 减法:()()()x x y y z z a b a b a b -=-+-+-a b i j k ; 数乘:()()()x y z a a a λλλλ=++a i j k (λ为实数) 或(,,)x x y y z z a b a b a b +=+++a b , (,,)x x y y z z a b a b a b -=---a b ,(,,)x y z a a a λλλλ=a .由此可见,对向量进行加、减及与数相乘,只需对向量的各个坐标分别进行相应的数量运算就行了.由定理1可知:若≠0a 时,向量//b a 相当于λ=b a (λ为实数),即(,,)(,,),x y z x y z b b b a a a λ= 也相当于向量的对应坐标成比例,即.y x zx y zb b b a a a == ●●例3 求解以向量为未知元的线性方程组53,32-=⎧⎨-=⎩x y a x y b ,其中(2,1,2)=a ,(1,1,2)=--b .解 如同解二元一次线性方程组,可得23,35=-=-x a b y a b .以a 、b 的坐标表示式代入,即得2(2,1,2)3(1,1,2)(7,1,10)x =---=-, 3(2,1,2)5(1,1,2)(11,2,16)=---=-y .●●例4 已知两点111(,,)A x y z 和222(,,)B x y z 以及实数1λ≠-,在直线AB 上求一点M ,使AM MB λ−−→−−→=.解法1 如图6-10所示,由于AM OM OA −−→−−→−−→=-,MB OB OM −−→−−→−−→=-,因此 ()OM OA OB OM λ−−→−−→−−→−−→-=-,210 从而 1()1OM OA OB λλ−−→−−→−−→=++ 121212( , , )111x x y y z z λλλλλλ+++=+++,这就是点M 的坐标.解法2 设所求点为(,,)M x y z ,则111(, , )AM OM OA x x y y z z −−→−−→−−→=-=---,222(, , )MB OB OM x x y y z z −−→−−→−−→=-=---.依题意有AM MB λ−−→−−→=,即111222(,,)(,,)λ---=---x x y y z z x x y y z z , 则有111222(,,)(,,)(,,)(,,)λλ-=-x y z x y z x y z x y z ,故) , ,(11) , ,(212121z z y y x x z y x λλλλ++++=,从而 λλ++=121x x x ,121y y y λλ+=+,λλ++=121z z z .点M 叫做有向线段AB −−→的λ分点,当1λ=时,点M 是有向线段AB −−→的中点,其坐标为221x x x +=,221y y y +=,221z z z +=.五、向量的模、方向角、投影1.向量的模与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设向量r =(,,)x y z ,作OM −−→=r (图6-9),则OM OP OQ OR −−→−−→−−→−−→==++r ,按勾股定理可得||||OM −−→==r因为OP x −−→=i ,OQ y −−→=j ,OR z −−→=k ,所以||,||,||OP x OQ y OR z −−→−−→−−→===,于是得向量模的坐标表示式222||z y x ++=r .设有点111(,,)A x y z ,222(,,)B x y z , 则222111212121 (,,)(,,)(,,)−−→−−→−−→=-=-=---AB OB OA x y z x y z x x y y z z ,于是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AB AB −−→==●●例5 求证:以(1,2,3)A ,(2,1,4)B ,(4,2,1)C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证 因为2222(21)(12)(43)3AB =-+-+-=, 2222(41)(22)(13)41AC =-+--+--=, 2222(42)(21)(14)38BC =-+--+--=,211所以,2233841AB BC +=+=,又因为241AC =,根据勾股定理可知,ABC ∆是直角三角形.●●例6 设点P 在x轴上,它到点1P 的距离为到点2(0,1,1)P -的距离的两倍,求点P 的坐标.解 因为点P 在x 轴上,故可设点P 的坐标为(,0,0)x ,则1PP =,2PP =由于122PP PP=,即,解之得1x =±.从而所求点P 的坐标为(1,0,0)或(1,0,0)-.●●例7 已知两点(1,0,3)A 和(3,1,1)B ,求与AB −−→方向相同的单位向量e . 解 因为 (3,1,1)(1,0,3)(2,1,2)AB OB OA −−→−−→−−→=-=-=-,所以,||3AB −−→=,从而 =e 1(2,1,2)3||ABAB −−→−−→=-. 2.方向角与方向余弦非零向量r =(,,)x y z 分别与x 轴、y 轴、z 轴的夹角αβγ、、称为向量r 的方向角(图6-11).c o s,c o s ,c o s αβγ称为向量r 的方向余弦.则||cos ,||cos ,||cos x y z αβγ===r r r .cos ||x α=r ,cos ||y β=r ,cos ||zγ=r .从而1(cos , cos , cos )||r αβγ==r e r . 上式表明,以向量r 的方向余弦为坐标的向量就是与r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r e ,而且有222cos cos cos 1αβγ++=.●●例8 已知两点A )和 (1, 3, 0)B ,求向量AB −−→的模、方向余弦和方向角. 解因为(12, 32, 0(1, 1, AB −−→=---=-, 所以||2)2AB −−→=,从而(cos , cos , cos )||ABAB αβγ−−→−−→=,即 1cos 2α=-,1cos 2β=,cos γ=,故 α=23π,β=3π,γ= 34π.212 ●●例9 设向量12P P −−→与x 轴和y 轴的夹角分别为3π和4π,而且122|PP |−−→=,如果点1P 的坐标为(1,0,3),求点2P 的坐标.解 设点2P 的坐标为(,,)x y z ,则12P P −−→的坐标为(1,0,3)x y z ---,又设向量12P P −−→的方向角为α、β、γ,由题设可得α=3π,1cos 2α=,β=4π,cos β= 因为222cos cos cos 1αβγ++=,所以1cos 2γ=±.即γ=3π或γ=23π.由121cos x |PP |α−−→-= 可得12x -12=,解之得2x =,由120cos y |PP |β−−→-= 可得02y-=y = 由123cos z |PP |γ−−→-=可得32z -12=±,解之得4z =或2z =. 故点2P的坐标为或.3.向量在轴上的投影设点O 及单位向量e 确定u 轴(图6-12).任给向量r ,作OM −−→=r ,再过点M 作与u 轴垂直的平面交u 轴于点M '(点M '叫作点M 在u 轴上的投影),则向量OM −−→'称为向量r 在u 轴上的分向量.设OM −−→'λ=e ,则数λ称为向量r 在u 轴上的投影,记作Pr j u r 或()u r . 按此定义,向量a 在直角坐标系Oxyz 中的坐标,,x y z a a a 就是a 在3条坐标轴上的投影,即Pr j ,Pr j ,Pr j x x y y z z a a a ===a a a .投影的性质:性质1 ()cos u a a ϕ=(即Pr j cos u a a ϕ=),其中ϕ为向量a 与u 轴的夹角. 性质2 ()()()u u u a b a b +=+(即Pr j ()Pr j Pr j u u u a b a b +=+).性质3 ()()u u a a λλ=(即Pr j ()Pr j u u a a λλ=).习 题 6-1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设a −−→=AB ,AD −−→=b ,试用a 和b 表示向量MA −−→、MB −−→、MC −−→、MD −−→,其中M 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2.若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用向量方法证明它是平行四边形.2133.求起点为(1,2,1)A ,终点为(19,18,1)B --的向量AB −−→与12AB -的坐标表达式.4.求平行于(1,1,1)=a 的单位向量.5.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指出下列各点在哪个卦限?(1,1,1),(1,1,1),(1,1,1),(1,1,1)A B C D ------6.求点(,,)M x y z 与x 轴,xOy 平面及原点的对称点坐标.7.已知点(,,)A a b c ,求它在各坐标平面上及各坐标轴上的垂足的坐标(即投影点的坐标).8.过点(,,)P a b c 分别作平行于z 轴的直线和平行于xOy 面的平面,问它们上面的点的坐标各有什么特点?9.求点(2,5,4)P -到原点、各坐标轴和各坐标面的距离.10.求证以1(4,3,1)M 、2(7,1,2)M 、3(5,2,3)M 3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11.在yOz 坐标面上,求与三个点(3,1,2),(4,2,2),(0,5,1)A B C --等距离的点的坐标. 12.z 轴上,求与点(4,1,7)-A ,点(3,5,2)-B 等距离的点. 13.求λ使向量(,1,5)λ=a 与向量(2,10,50)=b 平行. 14.求与y 轴反向,模为10的向量a 的坐标表达式.15.求与向量(1,5,6)=a 平行,模为10的向量b 的坐标表达式. 16.已知向量6410=-+a i j k ,349=+-b i j k ,试求: (1)2+a b ; (2)32-a b .17.已知两点A ,(3,0,4)B ,求向量AB −−→的模、方向余弦和方向角.18.设向量的方向角为α,β,γ.若已知π3α=,2π3β=.求γ.19.已知3点(1,0,0)A =,(3,1,1)B ,(2,0,1)C ,求:(1)BC −−→与CA −−→及其模;(2)BC −−→的方向余弦、方向角;(3)与BC −−→同向的单位向量. 20.设23=++m i j k ,23=+-n i j k ,34=-+p i j k ,求向量23=+-a m n p 在x 轴上的投影和在y 轴上的分向量.21.一向量的终点为点(2,1,4)B --,它在x 轴,y 轴和z 轴上的投影依次为3,-3和8, 求这向量起点A 的坐标.22.已知向量a 的两个方向余弦为2cos 7α=,3cos 7β=,且a 与z 轴的方向角是钝角.求cos γ.23.设有三个力12=-F i k ,2234=-+F i j k ,3=+F j k 作用于同一质点,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角.214 第二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一、向量的数量积1.数量积的定义设一物体在常力F 作用下沿直线从点1M 移动到点2M ,以s 表示位移12M M −−→. 由物理学知道, 力F 所作的功为cos θ=W F s , 其中θ为F 与s 的夹角(图6-13).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问题的求解都归结于求两个向量a 和b 的模||a 、||b 及它们的夹角θ的余弦的乘积,我们称之为向量a 和b 的数量积,记作a b ⋅(图6-14),即cos θ⋅=a b a b .由数量积的定义可以知道,力F 所作的功是力F 与位移s 这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即W =⋅F s ,下面我们来讨论数量积的一些性质.2.数量积的性质性质 1 当a ≠0时,Pr j ⋅=a a b a b ;当b ≠0时,Pr j ⋅=b a b b a .这就是说,两向量的的数量积等于其中一个向量的模和另一个向量在这个向量上的投影的乘积.由向量投影的定义即可证明,证明略.性质2 2⋅=a a a .证 因为向量a 与自身的夹角0θ=,所以 2cos θ⋅==a a a a a .性质3 两个向量a 与b 垂直的充要条件是0⋅a b =.证 若向量a 与b 中至少有一个为零向量时,由于零向量的方向可以看作是任意的,故可以认为零向量与任何向量都垂直,上述结论显然成立.如果向量a 与b 均不为零向量时,则a 与b 均不为零,故当0⋅=a b 时一定有cos 0θ=,从而θ=π2,即a ⊥b ; 反之,如果a ⊥b ,那么π2θ=,cos 0θ=,于是cos 0θ⋅==a b a b . 3.数量积满足的运算规律(1) 交换律 a b b a ⋅=⋅.(2) 分配律 ()a b c a c b c +⋅=⋅+⋅.(3) 结合律 ()()a b a b λλ⋅=⋅, ()()()a b a b λμλμ⋅=⋅ (λ、μ 为常数). 证 下面只证明分配律()a b c a c b c +⋅=⋅+⋅,余下的证明留给读者. 当0c =时,上式显然成立,当0c ≠时,由性质1及投影的性质有()P r ()(P r P r )c c c j j j +⋅=+=+a b c c a b c ab Pr Prc c j j =+=⋅+⋅c a c b a c b c .●●例1 试用向量证明三角形的余弦定理.215证 设在ABC ∆中,BCA θ∠=,=BC a ,CA b =,AB c =(图6-15),要证2222cos θ=+-c a b ab .记CB −−→=a ,CA −−→=b ,AB −−→=c , 则有 =-c a b ,从而2()()2=⋅=-⋅-=⋅+⋅-⋅c c c a b a b a a b b a b222cos(,).=+-a b a b a b即2222cos θ=+-c a b ab .4.数量积的坐标表示设 ()x y z a ,a ,a a =,()x y z b ,b ,b =b ,则按数量积的运算规律可得()()x y z x y z x x x y x z y x y y y z z x z y z z a a a b b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i j k i j ki i i j i k j i j j j k k i k j k k因为i j k 、、是两两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所以0⋅=⋅=⋅=⋅=⋅=⋅=i j j i j k k j k i i k ,1⋅=⋅=⋅=i i j j k k .从而a b ⋅=++x x y y z z a b a b a b .这就是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式.5.两向量夹角的余弦的坐标表示设(,)θ∧=a b 则当,≠≠00a b 时, 由数量积的定义cos θ⋅=⋅a b a b 有cos ||||a b a b a b θ++⋅==⋅a ba b . ●●例2 已知(1,1,4)=-a ,(1,2,2)=-b ,求(1)⋅a b ; (2)a 与b 的夹角; (3)a 在b 上的投影. 解 (1)⋅a b 111(2)(4)2=⋅+⋅-+-⋅9.=-(2)因为cos a b a b a b θ++==θ=3π4. (3)因为||Prj ⋅=b a b b a ,所以 P rj 3||⋅==-b a ba b . 二、向量的向量积1.向量积的定义在研究物体转动问题时,不但要考虑这物体所受的力,还要分析这些力所产生的力矩. 设O 为一根杠杆L 的支点,有一个力F 作用于这杠杆上P 点处. F 与OP −−→的夹角为θ(图6-16).由力学规定,力F 对支点O 的力矩是一向量M , 它的模sin |||OP |||θ−−→=M F , 而M 的方向垂直于OP −−→与F 所决定的平面, M 的指向是按右手规则从OP −−→以不超过π的角转向F 来确定的(图6-17).216设向量c 是由两个向量a 与b 按下列方式定出:(1)c 的模:sin θ=c a b ,其中θ为a 与b 间的夹角;(2)c 的方向:垂直于a 与b 所决定的平面,c 的指向按右手规则从a 转向b 来确定(图6-18).那么,向量c 叫做向量a 与b 的向量积,记作⨯a b ,即=⨯c a b.根据向量积的定义,力矩M 等于OP −−→与F 的向量积,即OP −−→=⨯M F .2.向量积的性质性质1 ×0a a =.性质2 两个向量//a b 的充要条件是×0a b =.证 若向量a 与b 中至少有一个为零向量时,由于零向量的方向可以看作是任意的,故由于可以认为零向量与任何向量都平行,上述结论显然成立.如果向量a 与b 均不为零向量时,则a 与b 均不为零,故当×0a b =时一定有sin 0θ=,从而0θ=或πθ=,即//a b ;反之,如果//a b ,那么0θ=或πθ=,则sin 0θ=,于是×0a b =.3.向量积的运算规律(1)反交换律 ⨯=-⨯a b b a .(2)分配律 ()+⨯=⨯+⨯a b c a c b c .(3)结合律 ()()()λλλ⨯=⨯=⨯a b a b a b (λ为数).4.向量积的坐标表示设x y z a a a =++a i j k ,x y z b b b b =i +j +k , 按向量积的运算规律可得()()x y z x y z x x x y x z y x y y y z z x z y z z a a a b b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i j k i j k i i i j i k j i j j j k k i k j k k由于⨯=⨯=⨯=0i i j j k k ,,,⨯=⨯=⨯=i j k j k i k i j ---⨯⨯⨯,j i =k,k j =i,i k =j ,所以()()()y z z y z x x z x y y x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i j k .217为了帮助记忆, 利用三阶行列式, 上式可写成x yz x yza a ab b b ⨯=i jk a b . ●●例3 设向量2a i j k =+-,23b j k =+.计算a b ⨯,并计算以a ,为b 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解 121023i j ka b ⨯=-211112230302i j k --=-+832i j k =-+.根据向量积的模的几何意义,a b ⨯的模在数值上就是以a ,b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而其面积S 为S ||=⨯a b●●例4 求同时垂直于向量(=-a解 记368(803)010,,=⨯=-=--i j kb a j ,故同时垂直于向量a 与y 轴的单位向量为803),,±=--b b . ●●例5 用向量方法证明:三角形的正弦定理sin a A =sin bB =sin c C. 证 如图6-19所示,在ABC ∆中,设−−→=BC a ,CA −−→=b ,−−→=AB c ,且=a a ,b =b ,c =c , 则0++=a b c ,从而()=-+c a b ,因此()⨯=-+⨯=-⨯=⨯0c a a b a b a a b ,同理可得⨯=⨯b c a b ,所以⨯=⨯=⨯b c c a a b .故 ⨯=⨯=⨯b c c a a b ,即 sin sin sin bc A ca B ab C ==,于是sin a A =sin bB =sin c C. 三、向量的混合积*1.向量的混合积的定义已知3个向量a 、b 、c ,向量a b ⨯与向量c 的数量积()⨯⋅a b c 称为这3个向量的混合积,记为[]abc .2.混合积的坐标表示设 (,,)x y z a a a =a ,(,,)x y z b b b =b ,(,,)x y z c c c =c ,因为218 xy z x y za a ab b b ⨯=ij ka b yz x yx zyz x yx z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i j k . 再按两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可得[]()=⨯⋅abc a b c yz x yx zxy zy z x yx za a a a a a c c cb b b b b b =-+xy zx y z x y za a ab b bc c c =. 由上述坐标表达式不难验证 []()()()=⨯⋅=⨯⋅=⨯⋅a b ca b c b c a c a b . 3.向量的混合积的几何意义向量的混合积[]()=⨯⋅abc a b c 的绝对值表示以向量,,a b c 为棱的平行六面体的体积.如果向量,,a b c 组成右手系(即c 的指向按右手规则从a 转向b 来确定),那么混合积的符号是正的;如果向量,,a b c 组成左手系(即c 的指向按左手规则从a 转向b 来确定),那么混合积的符号是负的.下面我们来解释这一问题.一方面,设−−→OA =a ,−−→OB =b ,−−→OC =c ,按向量积的定义,向量积a b f ⨯=是一个向量,它的模在数值上等于向量a 和b 为边所作的平行四边形OADB 的面积,它的方向垂直于这平行四边形的平面,且当,,a b c 组成右手系时,向量f 与向量c 朝着这平面的同侧(图6-20);当,,a b c 组成左手系时,向量f 与向量c 朝着这平面的异侧.所以,如设f 与c 的夹角为α,那么当,,a b c 组成右手系时,α为锐角;当,,a b c 组成左手系时,α为钝角.由于[]()cos α=⨯⋅=⨯abc a b c a b c .所以当,,a b c 组成右手系时,[]abc 为正;当,,a b c 组成左手系时,[]abc 为负.另一方面,以向量,,a b c 为棱的平行六面体的底(平行四边形OADB )的面积S 在数值上等于a b ⨯,它的高h 等于向量c 在向量f 上的投影的绝对值,即h Prj cos α==f c c ,所以平行六面体的体积==V Sh []cos α⨯=a b c abc .由上述混合积的几何意义可知,若混合积[]0abc ≠,则能以,,a b c 三向量为棱构成平行六面体,从而,,a b c 三向量不共面;反之,若,,a b c 三向量不共面,则必能以,,a b c 为棱构成平行六面体,从而[]0abc ≠.于是有下述结论:三向量,,a b c 共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们的混合积[]0abc =,即0x y zx y z xyza a ab b bc c c =. ●●例6 已知[]2=abc ,计算[()()]()+⨯+⋅+a b b c c a .解 [()()]()+⨯+⋅+a b b c c a [)]()=⨯+⨯+⨯+⨯⋅+a b a c b b b c c a219()()()0=⨯⋅+⨯⋅+⋅+⨯⋅a b c a c c c b c c ()()()0+⨯⋅+⨯⋅+⋅+⨯⋅a b a a c a a b c a 2()=⨯⋅a b c 2[]=abc 4=.●●例7 已知(1,1,2)A -,(5,6,2)B -,(1,3,1)C -,(,,)D x y z 4点共面,试求D 点的坐标所满足的关系式.解 A B C D 、、、 四点共面相当于−−→AB 、−−→AC 、AD −−→三个向量共面,而(450)−−→=-,,AB ,(043)−−→=-,,AC ,(112)−−→=-+-,,AD x y z ,由3个向量共面的充要条件可知:1124500043-+--=-x y z . 即 151216350++-=x y z 为所求的关系式.习 题 6-21.已知向量(112),,=a ,(010),,=b ,(0,0,1)=c ,求(1)⋅a b ,⋅a c ,⋅b c ;(2)⨯a a ,⨯a b ,⨯a c ,⨯b c .2.已知向量(100),,=a ,(221),,=b ,求⋅a b ,⨯a b 及a 与b 的夹角余弦.3.已知π5,2,(,)3∧===a b a b ,求23a b -.4.证明下列问题:(1)证明向量(101),,=a 与向量(-111),,=b 垂直; (2)证明向量c 与向量()()a c b b c a ⋅-⋅垂直.5.求点(1M 的向径OM −−→与坐标轴之间的夹角. 6.求与=++a i j k 平行且满足1⋅=a x 的向量x .7.求与向量324=-+a i j k ,2=+-b i j k 都垂直的单位向量.8.在顶点为(1,-1,2)A 、(5,-6,2)B 和(1,3,-1)C 的三角形中,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以及AC 边上的高BD .9.已知向量2222, , ||||||().≠≠⨯=-⋅00证明a b a b a b a b10.证明:如果++=0a b c ,那么⨯=⨯=⨯b c c a a b ,并说明它的几何意义. 11.已知向量23,3=-+=-+a i j k b i j k 和2=-c i j ,计算下列各式:(1)()()⋅-⋅a b c a c b ; (2)()()+⨯+a b b c ; (3)()⨯⋅a b c ; (4)⨯⨯a b c .第三节 曲面及其方程一、曲面方程的概念类似于在平面解析几何中把平面曲线看作是动点的运动轨迹,在空间解析几何中,任何曲面都可以看作点的几何轨迹.在这样的意义下, 如果曲面S 与三元方程(,,)0F x y z = (1)220 有下述关系:(1) 曲面S 上任一点的坐标都满足方程(1),(2) 不在曲面S 上的点的坐标都不满足方程(1), 那么,方程(,,)0F x y z =就叫做曲面S 的方程,而曲面S 就叫做方程(1)的图形(图6-21).下面我们来建立几个常见的曲面的方程.●●例1 建立球心在0000()M x ,y ,z 、半径为R 的球面的方程. 解 设(,,)M x y z 是球面上的任一点(图6-22),那么0M M =R ,即R或 2222000()()()R x x y y z z -+-+-=. (2) 这就是球面上的点的坐标所满足的方程.而不在球面上的点的坐标都不满足这个方程. 特别地,如果球心在原点,那么球面方程为2222x y z R ++=.●●例2 求与原点O 及0(2,3,4)M 的距离之比为1:2的点的全体所组成的曲面方程.解 设(,,)M x y z 是曲面上任一点,根据题意有0||1||2MO MM =,即12=, 整理得: 22224116(1)339x y z ⎛⎫⎛⎫+++++= ⎪ ⎪⎝⎭⎝⎭.与方程(2)比较可知,该方程表示球心在点24,1,33⎛⎫--- ⎪⎝⎭求球面上的点的坐标所满足的方程,而不在此球面上的点的坐标都不满足这个方程,所以这个方程就是所求球面的方程.以上表明作为点的几何轨迹的曲面可以用它的点的坐标间的方程来表示,反之,变量x 、y 和z 间的方程通常表示一个曲面.因此在空间解析几何中关于曲面的研究,有下列两个基本问题:(1) 已知一曲面作为点的几何轨迹时,建立这曲面的方程;图6-22图6-21221(2) 已知坐标x 、y 和z 间的一个方程时,研究这方程所表示的曲面的形状. 上述两个例子是从已知曲面建立其方程的例子,下面举一个由已知方程研究它所表示的曲面的例子.●●例3 方程222240x y z x y ++-+=表示怎样的曲面? 解 通过配方,原方程可化为222(1)(2)5x y z -+++=,与方程(2)比较可知,原方程表示球心在点0(1,2,0)M -、半径为R = 一般地,设有三元二次方程2220x y z Dx Ey Fz G ++++++=,这个方程的特点是缺xy ,yz ,zx 各项,而且平方项系数相同,如果能将方程经过配方化成2222000()()()x x y y z z R -+-+-=的形式,那么它的图形就是一个球面.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些特殊的曲面.二、旋转曲面以一条平面曲线绕其所在平面上的一条直线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叫做旋转曲面,旋转曲线和定直线分别叫做旋转曲面的母线和轴.设在yOz 坐标面上有一已知曲线:(,)0C f y z =,把该曲线绕z 轴旋转一周,就得到一个以z 轴为轴的旋转曲面(图6-23),下面求该旋转曲面的方程.设111(0,,)M y z 为曲线C 上的任一点,那么有11(,)0=f y z , (3)当曲线C 绕z 轴旋转时,点1M 也绕z 轴旋转到另一点(,,)M x y z ,这时1z z =保持不变,且点M 到z 轴的距离1d y .将1z z =,1y =3)式,即得旋转曲面的方程为()0f z =,即将曲线C 的方程(,)0f y z =中的y改成,便得曲线C 绕z 轴旋转所成的旋转曲面的方程.同理yOz 坐标面上的已知曲线(,)0f y z =绕y 轴旋转一周的旋转曲面方程为(0f y,=.同理xOy 坐标面上的已知曲线(,)0=f x y 绕x 轴旋转一周的旋转曲面方程为(,0f x =.●●例4 直线L 绕另一条与L 相交的直线旋转一周,所得旋转曲面叫圆锥面.两直线的交点叫圆锥面的顶点,两直线的夹角π(0)2αα<<叫圆锥面的半顶角.试建立顶点在坐标原点,旋转轴为z 轴,半顶角为α的圆锥面(图6-24)222 的方程.解 yOz 面上直线L 的方程为cot z y α=,因为z 轴为旋转轴,L 为母线,所以只要将方程cot z y α=中的y改成即可得到所要求的圆锥面方程z α=或 2222()z a x y =+,其中cot a α=.显然,圆锥面上任一点M 的坐标一定满足此方程.如果点M 不在圆锥面上,那么直线OM 与z 轴的夹角就不等于α,于是点M 的坐标就不满足此方程.三、柱面给定一曲线C 和一定直线L (L 不在曲线C 所在的平面内),如果一动直线平行于定直线L 并沿着曲线C 平行移动所生成的曲面叫做柱面,其中,曲线C 叫做柱面的准线,动直线叫做柱面的母线.下面仅讨论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设准线C 为xOy 面内的一条曲线,其方程为(,)0F x y =,沿C 作母线平行于z 轴的柱面(图6-25).在柱面上任取一点(,,)M x y z ,过M 点作一条与z 轴平行的直线,则该直线与xOy 平面的交点为0(,,0)M x y ,由于0M 在准线C 上,所以有(,)0F x y =.即M 点的坐标应满足方程 (,)0F x y =. 反之,如果空间一点000(,,)M x y z 满足方程(,)0F x y =,即00(,)0F x y =,则000(,,)M x y z 必在过准线C 上一点00(,)x y 而平行于z 轴的直线上,于是点000(,,)M x y z 必在柱面上.所以,方程(,)0F x y =在空间就表示母线平行于z 轴的柱面.例如方程222x y R +=表示母线平行于z 轴,准线是xOy 平面上以原点为圆心、以R 为半径的圆的柱面(图6-26),称其为圆柱面,类似地,曲面222x z R +=、222y z R +=都表示圆柱面.方程22y x =表示母线平行于z 轴,以xOy 坐标面上的抛物线22y x =为准线的柱面,该柱面叫做抛物柱面(图6-27).一般地,只含,x y 而缺z 的方程(,)0F x y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表示母线平行于z 轴的柱面,其准线为xOy 面上的曲线C :(,)0F x y =.类似地,只含,x z 而缺y 的方程(,)0G x z =和只含,y z 而缺x 的方程(,)0=H y z 分别表示母线平行于y 轴和x 轴的柱面.223图6-29例如,方程0-=x z 表示母线平行于y 轴的柱面,其准线是xOz 面上的直线0-=x z ,所以它是过y 轴的平面.四、二次曲面与平面解析几何中介绍的二次曲线相类似,我们把三元二次方程所表示的曲面叫做二次曲面.把平面叫做一次曲面.怎样了解三元方程(,,)0F x y z =所表示的曲面的形状呢? 方法之一是用坐标面和平行于坐标面的平面与曲面相交,考察其交线的形状,然后加以综合,从而了解曲面的形状.这种方法叫做截痕法.另外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所谓的伸缩变形的方法,即通过把空间图形伸缩变形形成新的曲面的方法:设S 是一个曲面,其方程为(,,)0F x y z =,S '是将曲面S 沿x 轴方向伸缩λ倍所得的曲面,显然,若(,,)x y z S ∈,则(,,)x y z S λ'∈;若(,,)x y z S '∈,则1,,x y z S λ⎛⎫∈ ⎪⎝⎭.因此,对于任意的(,,)x y z S '∈,有1,,0λ⎛⎫= ⎪⎝⎭F x y z ,即1,,0F x y z λ⎛⎫= ⎪⎝⎭是曲面S '的方程.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典型的二次曲面.1.椭圆锥面由方程22222x y z a b+=所表示的曲面称为椭圆锥面(图6-28).我们先用截痕法来讨论其图形.以垂直于z 轴的平面z t =截此曲面,当0t =时得一点(0,0,0);当0t ≠时,得平面z t =上的椭圆1)()(2222=+bt y at x .当t 变化时, 上式表示一族长短轴比例不变的椭圆,当||t 从大到小并变为0时,这族椭圆从大到小并缩为一点.综合上述讨论,可得椭圆锥面. 另外,我们也可以用伸缩变形的方法来讨论其图形.把圆锥面2222x y a z +=沿y 轴方向伸缩a b倍,也可得到椭圆锥面的方程为2222()a x y a z b +=,即 22222x yz a b+=.2.椭球面由方程2222221x y z a b c++=所表示的曲面称为椭球面(图6-29).把xOz 面上的椭圆22221x z a c +=绕z 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曲面称 为旋转椭球面,其方程为222221x y z=a c ++,再把旋转椭球面沿y 轴 方向伸缩a b 倍,便得椭球面2222221x y z a b c++=.另外,把球面2222x y z a ++=沿z 轴方向伸缩a c 倍,得旋转椭球面222221x y z a c++=,再沿y 轴方向伸缩a b倍,也可得椭球面2222221x y z a bc++=.。
[整理]11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1.1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教学目的:1、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理解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2、掌握向量的运算(线性运算、数量积),掌握两个向量垂直和平行的条件。
3、理解单位向量、方向数与方向余弦、向量的坐标表达式,熟练掌握用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运算的方法。
4、掌握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及其求法。
5、会求平面与平面、平面与直线、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夹角,并会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平行、垂直、相交等)解决有关问题。
6、会求点到直线以及点到平面的距离。
§1. 1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理解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2.掌握向量的线性运算、掌握单位向量、方向余弦、两向量的夹角、向量的坐标表达式以及用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运算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向量的运算一、向量概念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这一类量叫做向量.在数学上,用一条有方向的线段(称为有向线段)来表示向量.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向量的符号:以A为起点、B为终点的有向线段所表示的向量记作→AB.向量可用粗体字母表示,也可用上加箭头书写体字母表示,例如,a、r、v、F或→a、→r、→v、→F.自由向量:由于一切向量的共性是它们都有大小和方向,所以在数学上我们只研究与起点无关的向量,并称这种向量为自由向量,简称向量.因此,如果向量a和b的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同,则说向量a和b是相等的,记为a =b.相等的向量经过平移后可以完全重合.向量的模:向量的大小叫做向量的模.向量a、→a、→AB的模分别记为|a|、||→a、||→AB.单位向量:模等于1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零向量:模等于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0或→0.零向量的起点与终点重合,它的方向可以看作是任意的.向量的平行:两个非零向量如果它们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就称这两个向量平行.向量a与b平行,记作a // b.零向量认为是与任何向量都平行.当两个平行向量的起点放在同一点时,它们的终点和公共的起点在一条直线上.因此,两向量平行又称两向量共线.类似还有共面的概念.设有k(k≥3)个向量,当把它们的起点放在同一点时,如果k个终点和公共起点在一个平面上,就称这k个向量共面.二、向量的线性运算1.向量的加法向量的加法: 设有两个向量a 与b , 平移向量使b 的起点与a 的终点重合, 此时从a 的起点到b 的终点的向量c 称为向量a 与b 的和, 记作a +b , 即c =a +b .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当向量a 与b 不平行时, 平移向量使a 与b 的起点重合, 以a 、b 为邻边作一平行四边形, 从公共起点到对角的向量等于向量a 与b 的和a +b .向量的加法的运算规律:(1)交换律a +b =b +a ;(2)结合律(a +b )+c =a +(b +c ).由于向量的加法符合交换律与结合律, 故n 个向量a 1, a 2, ⋅ ⋅ ⋅, a n (n ≥3)相加可写成a 1+a 2+ ⋅ ⋅ ⋅+a n ,并按向量相加的三角形法则, 可得n 个向量相加的法则如下: 使前一向量的终点作为次一向量的起点, 相继作向量a 1, a 2, ⋅ ⋅ ⋅, a n , 再以第一向量的起点为起点, 最后一向量的终点为终点作一向量, 这个向量即为所求的和.负向量: 设a 为一向量, 与a 的模相同而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a 的负向量, 记为-a .2.向量的减法:我们规定两个向量b 与a 的差为b -a =b +(-a ).即把向量-a 加到向量b 上, 便得b 与a 的差b -a .特别地, 当b =a 时, 有a -a =a +(-a )=0.显然, 任给向量→AB 及点O , 有→→→→→A O OB OB O A AB -=+=,因此, 若把向量a 与b 移到同一起点O , 则从a 的终点A 向b 的终点B 所引向量→AB 便是向量b 与a 的差b -a . 三角不等式: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有|a +b |≤|a |+|b |及|a -b |≤|a |+|b |,其中等号在b 与a 同向或反向时成立.3.向量与数的乘法向量与数的乘法的定义:向量a 与实数λ的乘积记作λa , 规定λa 是一个向量, 它的模|λa |=|λ||a |, 它的方向当λ>0时与a 相同, 当λ<0时b -ab -a b a b -ab ac A BC BC与a 相反.当λ=0时, |λa |=0, 即λa 为零向量, 这时它的方向可以是任意的.特别地, 当λ=±1时, 有1a =a , (-1)a =-a .运算规律:(1)结合律 λ(μa )=μ(λa )=(λμ)a ;(2)分配律 (λ+μ)a =λa +μa ;λ(a +b )=λa +λb .例1.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 设−→−AB =a , −→−AD =b .试用a 和b 表示向量−→−MA 、−→−MB 、−→−MC 、−→−MD , 其中M 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解:由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所以a +b −→−−→−==AM AC 2, 即 -(a +b )−→−=MA 2,于是 21-=−→−MA (a +b ). 因为−→−−→−-=MA MC , 所以21=−→−MC (a +b ). 又因-a +b −→−−→−==MD BD 2, 所以21=−→−MD (b -a ). 由于−→−−→−-=MD MB , 所以21=−→−MB (a -b ). 向量的单位化: 设a ≠0, 则向量||a a 是与a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 记为e a . 于是a =|a |e a . 向量的单位化:设a ≠0, 则向量||a a 是与a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 记为e a . 于是a = | a | e a . 定理1 设向量a ≠ 0, 那么, 向量b 平行于a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存在唯一的实数λ, 使 b = λa .证明: 条件的充分性是显然的, 下面证明条件的必要性.设b // a . 取||a b ||||=λ, 当b 与a 同向时λ取正值, 当b 与a 反向时λ取负值, 即b =λa . 这是因为此时b 与λa 同向, 且|λa |=|λ||a ||b ||a a b ==|||||. 再证明数λ的唯一性. 设b =λa , 又设b =μa , 两式相减, 便得(λ-μ)a =0, 即|λ-μ||a |=0. 因|a |≠0, 故|λ-μ|=0, 即λ=μ.给定一个点及一个单位向量就确定了一条数轴. 设点O 及单位向量i 确定了数轴Ox , 对于轴上任一点P , 对应一个向量→OP , 由→OP //i , 根据定理1, 必有唯一的实数x , 使→OP =x i (实数x 叫做轴上有向线段→OP 的值), 并知→OP 与实数x 一一对应. 于是 点P ↔向量→OP = x i ↔实数x ,从而轴上的点P 与实数x 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据此, 定义实数x 为轴上点P 的坐标.由此可知, 轴上点P 的坐标为x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OP = x i .BC D三、空间直角坐标系在空间取定一点O 和三个两两垂直的单位向量i 、j 、k , 就确定了三条都以O 为原点的两两垂直的数轴, 依次记为x 轴(横轴)、y 轴(纵轴)、z 轴(竖轴), 统称为坐标轴. 它们构成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 称为Oxyz 坐标系. 注: (1)通常三个数轴应具有相同的长度单位;(2)通常把x 轴和y 轴配置在水平面上, 而z 轴则是铅垂线;(3)数轴的的正向通常符合右手规则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 任意两个坐标轴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这种平面称为坐标面.x 轴及y 轴所确定的坐标面叫做xOy 面, 另两个坐标面是yOz 面和zOx 面.卦限:三个坐标面把空间分成八个部分, 每一部分叫做卦限, 含有三个正半轴的卦限叫做第一卦限, 它位于xOy 面的上方. 在xOy 面的上方, 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着第二卦限、第三卦限和第四卦限. 在xOy 面的下方, 与第一卦限对应的是第五卦限, 按逆时针方向还排列着第六卦限、第七卦限和第八卦限. 八个卦限分别用字母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表示.向量的坐标分解式:→k j i r z y x OM ++==.称为向量r 的坐标分解式, x i 、y j 、z k 称为向量r 沿三个坐标轴方向的分向量.向量r 与三个有序x 、y 、z 之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 ,(z y x z y x OM M ↔++==↔k j i r .有序数x 、y 、z 称为向量r (在坐标系Oxyz )中的坐标, 记作r =(x , y , z ); 有序数x 、y 、z 也称为点M (在坐标系Oxyz )的坐标, 记为M (x , y , z ).向量→OM =r 称为点M 关于原点O 的向径. 上述定义表明, 一个点与该点的向径有相同的坐标. 记号(x , y , z )既表示点M , 又表示向量→OM .坐标面上和坐标轴上的点, 其坐标各有一定的特征. 例如: 点M 在yOz 面上, 则x =0; 同相, 在zOx 面上的点, y =0; 在xOy 面上的点, z =0. 如果点M 在x 轴上, 则y =z =0; 同样在y 轴上,有z =x =0; 在z 轴上 的点, 有x =y =0. 如果点M 为原点, 则x =y =z =0.四、利用坐标作向量的线性运算设a =(a x , a y , a z ), b =(b x , b y , b z )即 a =a x i +a y j +a z k , b =b x i +b y j +b z k ,则 a +b =(a x i +a y j +a z k )+(b x i +b y j +b z k )=(a x +b x )i +(a y +b y )j +(a z +b z )k=(a x +b x , a y +b y , a z +b z ).a -b =(a x i +a y j +a z k )-(b x i +b y j +b z k )=(a x -b x )i +(a y -b y )j +(a z -b z )k=(a x -b x , a y -b y , a z -b z ).λa =λ(a x i +a y j +a z k )=(λa x )i +(λa y )j +(λa z )k=(λa x , λa y , λa z ).利用向量的坐标判断两个向量的平行: 设a =(a x , a y , a z )≠0, b =(b x , b y , b z ), 向量b //a ⇔b =λa , 即b //a ⇔(b x , b y , b z )=λ(a x , a y , a z ), 于是z z y y x x a b a b a b ==.例2 求解以向量为未知元的线性方程组⎩⎨⎧=-=-by x a y x 2335, 其中a =(2, 1, 2), b =(-1, 1, -2).解 如同解二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可得x =2a -3b , y =3a -5b .以a 、b 的坐标表示式代入, 即得x =2(2, 1, 2)-3(-1, 1, -2)=(7, -1, 10),y =3(2, 1, 2)-5(-1, 1, -2)=(11, -2, 16).例3 已知两点A (x 1, y 1, z 1)和B (x 2, y 2, z 2)以及实数λ≠-1,在直线AB 上求一点M , 使→→MB AM λ=.解 由于→→→OA OM AM -=, →→→OM OB MB -=,因此 →→→→)(OM OB OA OM -=-λ,从而 →→→)(11OB OA OM λλ++= . ) 1 ,1 ,1 (212121λλλλλλ++++++=x x x x x x , 这就是点M 的坐标.当λ=1, 点M 的有向线段→AB 的中点, 其坐标为221x x x +=, 221y y y +=, 221z z z +=. 五、向量的模与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设向量r =(x , y , z ), 作→r =OM , 则 →→→→OR OQ OP OM ++==r ,按勾股定理可得 222||||||||||OR OQ OP OM ++==r ,设 →i x OP =, →j y OQ =, →k z OR =, 有 |OP |=|x |, |OQ |=|y |, |OR |=|z |,于是得向量模的坐标表示式 222||z y x ++=r .设有点A (x 1, y 1, z 1)、B (x 2, y 2, z 2), 则 →→→OA OB AB -==(x 2, y 2, z 2)-(x 1, y 1, z 1)=(x 2-x 1, y 2-y 1, z 2-z 1),于是点A 与点B 间的距离为 →212212212)()()(||||z z y y x x AB AB -+-+-==. 例4 求证以M 1(4, 3, 1)、M 2 (7, 1, 2)、M 3 (5, 2, 3)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解 因为 | M 1M 2|2 =(7-4)2+(1-3)2+(2-1)2 =14,| M 2M 3|2 =(5-7)2+(2-1)2+(3-2)2 =6,| M 1M 3|2 =(5-4)2+(2-3)2+(3-1)2 =6,所以|M 2 M 3|=|M 1M 3|, 即∆ M 1 M 2 M 3为等腰三角形.例5 在z 轴上求与两点A (-4, 1, 7)和B (3, 5, -2)等距离的点.解 设所求的点为M (0, 0, z ), 依题意有|MA |2=|MB |2,即 (0+4)2+(0-1)2+(z -7)2=(3-0)2+(5-0)2+(-2-z)2. 解之得914=z , 所以, 所求的点为)914 ,0 ,0(M . 例6 已知两点A (4, 0, 5)和B (7, 1, 3), 求与→AB 方向相同的单位向量e .解 因为→)2 ,1 ,3()5 ,0 ,4()3 ,1 ,7(-=-=AB ,→14)2(13||222=-++=AB , 所以 →→)2 ,1 ,3(141||-==AB AB e . 六、两向量的数量积F 所作的功为W = |F | |s | cos θ ,其中θ 为F 与s 的夹角.数量积: 对于两个向量a 和b , 它们的模 |a |、|b | 及它们的夹角θ 的余弦的乘积称为向量a 和b 的数量积, 记作a ⋅b , 即a ·b =|a | |b | cos θ .数量积与投影:由于|b | cos θ =|b |cos(a ,^ b ), 当a ≠0时, |b | cos(a ,^ b ) 是向量b 在向量a 的方向上的投影数量积的性质:(1) a·a = |a | 2.(2) 对于两个非零向量 a 、b , 如果 a·b =0, 则 a ⊥b , 如果a ⊥b , 则a·b =0.如果认为零向量与任何向量都垂直, 则a ⊥b ⇔ a ·b =0.数量积的运算律:(1)交换律: a·b = b·a(2)分配律: (a +b )⋅c =a ⋅c +b ⋅c .(3) (λa )·b = a·(λb ) = λ(a·b ),(λa )·(μb ) = λμ(a·b ), λ、μ为数.例1证明三角形的余弦定理.证: 设在ΔABC 中, ∠BCA =θ (图7-24), |BC |=a , |CA |=b , |AB |=c , 要证c 2=a 2+b 2-2 a b cos θ .记→CB =a , →CA =b , →AB =c , 则有c =a -b ,从而 |c |2=c ⋅ c =(a -b )(a -b )=a ⋅ a +b ⋅ b -2a ⋅ b =|a |2+|b |2-2|a ||b |cos(a ,^b ),即 c 2=a 2+b 2-2 a b cos θ .数量积的坐标表示:设a =(a x , a y , a z ), b =(b x , b y , b z ), 则a·b =a x b x +a y b y +a z b z .两向量夹角的余弦的坐标表示:设θ=(a , ^ b ), 则当a ≠0、b ≠0时, 有222222||||cos zy x z y x z z y y x x b b b a a a b a b a b a ++++++=⋅=b a b a θ. 提示: a·b =|a ||b |cos θ . 例2 已知三点M (1, 1, 1)、A (2, 2, 1)和B (2, 1, 2), 求∠AMB .解 从M 到A 的向量记为a , 从M 到B 的向量记为b , 则∠AMB 就是向量a 与b 的夹角.a ={1, 1, 0},b ={1, 0, 1}.因为a ⋅b =1⨯1+1⨯0+0⨯1=1,2011||222=++=a ,2101||222=++=b .所以 21221||||cos =⋅=⋅=∠b a b a AMB . 从而 3π=∠AMB . 例3.设液体流过平面S 上面积为A 的一个区域, 液体在这区域上各点处的流速均为(常向量)v . 设n 为垂直于S 的单位向量(图7-25(a )), 计算单位时间内经过这区域流向n 所指一方的液体的质量P (液体的密度为ρ).解 单位时间内流过这区域的液体组成一个底面积为A 、斜高为| v |的斜柱体(图7-25(b )).这柱体的斜高与底面的垂线的夹角就是v 与n 的夹角θ , 所以这柱体的高为| v | cos θ, 体积为A | v | cos θ = A v ·n .从而, 单位时间内经过这区域流向n 所指一方的液体的质量为P =ρA v ·n .§1. 2 曲面及其方程曲面方程的概念在空间解析几何中, 任何曲面都可以看作点的几何轨迹. 在这样的意义下, 如果曲面S 与三元方程F (x , y , z )=0有下述关系:(1) 曲面S 上任一点的坐标都满足方程F (x , y , z )=0;(2) 不在曲面S 上的点的坐标都不满足方程F (x , y , z )=0,那么, 方程F (x , y , z )=0就叫做曲面S 的方程, 而曲面S 就叫做方程F (x , y , z )=0的图形.研究曲面的两个基本问题:(1) 已知一曲面作为点的几何轨迹时, 建立这曲面的方程;(2) 已知坐标x 、y 和z 间的一个方程时, 研究这方程所表示的曲面的形状.例1 建立球心在点M 0(x 0, y 0, z 0)、半径为R 的球面的方程.解 设M (x , y , z )是球面上的任一点, 那么|M 0M |=R .即 R z z y y x x =-+-+-202020)()()(, 或 (x -x 0)2+(y -y 0)2+(z -z 0)2=R 2.这就是球面上的点的坐标所满足的方程. 而不在球面上的点的坐标都不满足这个方程. 所以(x -x 0)2+(y -y 0)2+(z -z 0)2=R 2.就是球心在点M 0(x 0, y 0, z 0)、半径为R 的球面的方程.特殊地, 球心在原点O (0, 0, 0)、半径为R 的球面的方程为x 2+y 2+z 2=R 2.例2 设有点A (1, 2, 3)和B (2, -1, 4), 求线段AB 的垂直平分面的方程.解 由题意知道, 所求的平面就是与A 和B 等距离的点的几何轨迹. 设M (x , y , z )为所求平面上的任一点, 则有|AM |=|BM |,即 222222)4()1()2()3()2()1(-+++-=-+-+-z y x z y x .等式两边平方, 然后化简得2x -6y +2z -7=0.这就是所求平面上的点的坐标所满足的方程, 而不在此平面上的点的坐标都不满足这个方程, 所以这个方程就是所求平面的方程.例3 方程x 2+y 2+z 2-2x +4y =0表示怎样的曲面?解 通过配方, 原方程可以改写成(x -1)2+(y +2)2+z 2=5.这是一个球面方程, 球心在点M 0(1, -2, 0)、半径为5=R .一般地, 设有三元二次方程Ax 2+Ay 2+Az 2+Dx +Ey +Fz +G =0,这个方程的特点是缺xy , yz , zx 各项, 而且平方项系数相同, 只要将方程经过配方就可以化成方程(x -x 0)2+(y -y 0)2+(z -z 0)2=R 2.的形式, 它的图形就是一个球面.§1.3 平面及其方程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平面方程的几种形式及其求法。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教案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教案第一章:空间直角坐标系1.1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定义与性质学习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定义与性质,理解坐标轴的相互关系。
通过实例演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与表示方法。
1.2 点、向量与坐标学习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理解坐标与点的关系。
学习向量的定义与表示方法,掌握向量的坐标表示。
第二章:向量代数2.1 向量的基本运算学习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运算,掌握运算规则与性质。
学习向量的点积与叉积运算,理解其几何意义与计算方法。
2.2 向量的数量积与角度学习向量的数量积(点积)的定义与性质,掌握计算方法。
学习向量的夹角(角度)的定义与计算方法,理解其几何意义。
第三章:空间解析几何3.1 直线与方程学习直线的解析几何表示方法,理解直线方程的定义与形式。
学习直线的点斜式、截距式、一般式方程,掌握方程的转换方法。
3.2 平面与方程学习平面的解析几何表示方法,理解平面方程的定义与形式。
学习平面的点法式、截距式、一般式方程,掌握方程的转换方法。
第四章:空间几何图形4.1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学习直线与平面的平行、相交、垂直位置关系的定义与判定方法。
学习直线与平面交线的求法,理解交线的几何性质。
4.2 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学习平面与平面的平行、相交、垂直位置关系的定义与判定方法。
学习平面与平面交线的求法,理解交线的几何性质。
第五章:空间解析几何的应用5.1 空间距离与角度学习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掌握距离的计算方法。
学习空间两点间的夹角公式,理解夹角的计算方法。
5.2 空间解析几何在几何中的应用学习空间几何问题的解析几何方法,解决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的交点问题。
学习空间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应用解析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六章:空间向量与线性方程组6.1 向量组的线性组合学习向量组的线性组合的定义与性质,理解线性组合与向量加法的关系。
学习向量组的线性相关的概念,掌握线性相关的判定方法。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教案
第八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第一节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教学目的:将学生的思维由平面引导到空间,使学生明确学习空间解析几何的意义和目的。
使学生对(自由)向量有初步了解,为后继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1.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3.向量的概念4.向量的运算教学难点:1.空间思想的建立 2.向量平行与垂直的关系 教学内容:一、向量的概念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在数学上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向量,其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其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
在数学上只研究与起点无关的自由向量(以后简称向量)。
2. 量的表示方法有: a 、i 、F 、OM 等等。
3. 向量相等b a =:如果两个向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说(即经过平移后能完全重合的向量)。
4. 量的模:向量的大小,记为a。
模为1的向量叫单位向量、模为零的向量叫零向量。
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
5. 量平行b a //:两个非零向量如果它们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零向量与如何向量都平行。
6. 负向量: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向量,记为a - 二、向量的线性运算1.加减法c b a =+: 加法运算规律:平行四边形法则(有时也称三角形法则),其满足的运算规律有交换率和结合率见图7-42.c b a =- 即c b a =-+)(3.向量与数的乘法a λ:设λ是一个数,向量a 与λ的乘积a λ规定为0)1(>λ时,a λ与a 同向,||||a a λλ= 0)2(=λ时,0a =λ0)3(<λ时,a λ与a 反向,||||||a a λλ=其满足的运算规律有:结合率、分配率。
设0a 表示与非零向量a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那么aa a 0=定理1:设向量a ≠0,那么,向量b 平行于a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实数λ,使b =a λ例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设a =AB ,b =AD ,试用a 和b 表示向量MA 、MB 、MC 和MD ,这里M 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
高中数学教案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的应用
高中数学教案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的应用高中数学教案: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的应用第一部分:引言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的知识。
这些知识不仅在数学上具有重要的应用,还在物理、工程等领域有广泛的实际应用。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的概念,并掌握其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第二部分:向量的基本概念与运算2.1 向量的基本概念向量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
在此部分,我们将介绍向量的定义、零向量、负向量以及向量的模长和方向角等概念。
2.2 向量的运算向量的运算包括向量的加法、减法、数量乘法以及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等。
通过练习和实际问题的分析,学生将掌握向量的运算法则和技巧。
第三部分:空间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3.1 空间直角坐标系在空间解析几何中,我们需要引入三维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点、向量和直线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我们将学习坐标轴的方向、坐标的表示方式以及直线方程的建立等内容。
3.2 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在三维空间中,点和直线是最基本的几何要素。
在此部分,我们将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点与直线的关系以及平面与直线的交点等概念。
3.3 平面的方程与位置关系平面是空间解析几何中的重要概念,它可以由点和法向量确定。
我们将学习平面的一般方程、截距式方程以及平面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等内容。
第四部分: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的应用4.1 向量的几何应用向量在解决几何问题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我们将介绍向量共线、向量垂直以及向量和平面的夹角等内容,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向量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
4.2 空间解析几何的实际应用空间解析几何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部分将引导学生探索空间几何在物理、工程和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部分:教学活动设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示例分析、练习题讲解、实践探究以及小组合作等,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教案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教案
一、矢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实数张量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2.掌握空间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及定义,掌握空间解析几何的性质及关系。
3.理解空间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及定义,理解矢量代数的基本概念及定义。
4.掌握矢量代数的基本概念及定义,掌握矢量代数的基本算法及实例分析。
5.掌握常见的几何形状和曲线的推导运算,推导图形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及角度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要素,学习建模的方法及过程。
2.养成独立学习、自主思考的习惯,练习解题能力及应用能力。
3.加强个别学习,形成组织学习,自学,互学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二、教学内容
(一)矢量代数
1.实数张量的定义及基本性质:实数张量是一种关系的概括,它描述了一组数字之间的关系,它的基本性质包括变换的对称性、可加性和逆变换。
2.矢量代数的定义及基本性质:矢量代数是由实数张量和实数矩阵组成的数学模型,它可以用来刻画几何物体的几何特征,矢量代数的基本性质包括平行性、正交性和判定性。
高等数学教案-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高等数学教学教案第8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授课序号01教 学 基 本 指 标教学课题 第8章 第1节 向量及其运算 课的类型 新知识课 教学方法 讲授、课堂提问、讨论、启发、自学 教学手段 黑板多媒体结合教学重点 数量积、向量积、混合积,两个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教学难点 两个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参考教材 同济七版《高等数学》下册 作业布置大纲要求 1.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理解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2.掌握向量的运算(向量运算、数量积、向量积、混合积),了解两个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3.理解单位向量、方向数与方向余弦、向量的坐标表达式,掌握用表达式进行向量运算的方法.教 学 基 本 内 容一.空间直角坐标系1.直角坐标系,点叫做坐标原点.2.在直角坐标系下,数轴统称为坐标轴,三条坐标轴中每两条可以确定一个平面,称为坐标面,分别为三个坐标平面将空间分为八个部分,每一部分叫作一个卦限,分别用Ⅰ、Ⅱ、Ⅲ、Ⅳ、Ⅴ、Ⅵ、Ⅶ、Ⅷ表示.3.数组为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其中分别称为点的横坐标、纵坐标和竖坐标.二.空间两点间的距离设,为空间两点,则与之间的距离为.三.向量的概念1. 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或矢量).O Oxyz 111(, , )M x y z 222(, , )N x y z M N 212212212)()()(z z y y x x d -+-+-=Oxyz Oz Oy Ox ,,zOx yOz xOy ,,(, , )x y z M Oxyz z y x ,,M2. 向量的模:向量的长度称为向量的模,记作或.3. 单位向量:模为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4. 零向量:模为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0,规定:零向量的方向可以是任意的.5. 相等向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记作.规定:所有的零向量都相等.6.负向量:与向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的负向量(或反向量),记作.7. 平行向量: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一组向量称为平行向量(或共线向量).8. 共面向量: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一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零向量与任何共面的向量共面.四.向量的线性运算1. 向量的加法定义 对向量,,从同一起点作有向线段、分别表示与,然后以、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则我们把从起点到顶点的向量称为向量与的和,记作.这种向量求和方法称为平行四边形法则.若将向量平移,使其起点与向量的终点重合,则以的起点为起点,的终点为终点的向量就是与的和,该法则称为三角形法则.对于任意向量,,,满足以下运算法则:(1)(交换律). (2) (结合律). (3).2.向量的减法定义 向量与的负向量的和,称为向量与的差,即.特别地,当时,有.若向量与的起点放在一起,则,的差向量就是以的终点为起点,以的终点为终点的向量.3.数乘向量定义 实数与向量的乘积是一个向量,记作,的模是,方向:当时,与同向;当时,与反向;当时,.对于任意向量,以及任意实数,,有下列运算法则:(1) . (2) . (3) .向量的加法、减法及数乘向量运算统称为向量的线性运算,称为,的一个线性组合.特别地,与同方向的单位向量叫做的单位向量,记作,即. 定理 向量与非零向量平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实数,使得.a AB10b a =a a -a a b A AB AD a b AB ADABCD A C ACa b b a +b a a b c a b a b c a +b =b +a ()()a +b +c =a +b +c 0a +=a a b -b a b ()--a b =a +b b =a ()-0a +a =a b a b b a λa λa λa λa 0λ>λa a 0λ<λa a 0λ=λ0a =a b λμ()()λμλμa =a ()+λμλμ+a =a a ()+λλλ+a b =a b λμa +b a b (, )R λμ∈a a a e ||a ae a =a b λλa =b例7 已知向量,,求.例8 已知三角形的顶点分别是,求三角形的面积.授课序号02教 学 基 本 指 标教学课题 第8章 第2节 空间平面和直线 课的类型 新知识课 教学方法 讲授、课堂提问、讨论、启发、自学 教学手段 黑板多媒体结合教学重点 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及其求法,平面与平面,平面与直线,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夹角教学难点 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平行、垂直、相交等)解决问题参考教材 同济七版《高等数学》下册作业布置大纲要求 1.掌握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及其求法.2.会求平面与平面,平面与直线,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夹角,并会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平行、垂直、相交等)解决有关问题.3.会求点到直线以及点到平面的距离.教 学 基 本 内 容一.空间平面方程1.平面方程的各种形式(1)若一个非零向量垂直于平面,则称向量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2)平面的点法式方程:过点,法向量为的平面方程为.(3)平面的三点式方程:过三点的平面方程为 称为平面的三点式方程.(4)平面的截距式方程:过三点,,的平面的方程为}2,1,3{--=a }1,2,1{-=b b a 2⨯ABC (1,1,1)(1,2,3)(2,3,4)、、A B C ABC n ∏n ∏0000(, , )M x y z {, , }A B C n =000()()()0A x x B y y C z z -+-+-=(,,)(1,2,3)k k k k M x y z k =1112121213131310x x y y z z x x y y z z x x y y z z ------=---(, 0, 0)A a (0, , 0)B b (0, 0, )C c (0)abc ≠例8将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化为点向式方程和参数方程.例9求直线和的夹角. 例10求直线与平面的夹角.授课序号03教 学 基 本 指 标教学课题 第8章 第3节 空间曲面和曲线 课的类型 新知识课教学方法 讲授、课堂提问、讨论、启发、自学 教学手段 黑板多媒体结合教学重点 以坐标轴为旋转轴的旋转曲面及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方程教学难点 空间曲线在坐标平面上的投影及其方程参考教材 同济七版《高等数学》下册 作业布置大纲要求 1.理解曲线方程的概念,了解常用二次曲面的方程及其图形,会求以坐标轴为旋转轴的旋转曲面及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方程. 2.了解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3.了解空间曲线在坐标平面上的投影,并会求其方程.教 学 基 本 内 容一.空间曲面定义 如果曲面与方程满足如下关系: (1) 曲面上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方程; (2) 以满足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面上. 则称方程为曲面的方程,而称曲面为此方程的图形.几个常见的曲面方程.1.球面(1)以坐标原点为球心,以为半径的球面方程为.(2)以为球心,以为半径的球面方程为. (3)一般方程.2310,32120,x y z x y z -+-=⎧⎨+--=⎩113:141x y z l -+==-220:20x y l x z ++=⎧⎨+=⎩300x y z x y z ++=⎧⎨--=⎩10x y z --+=∑(, , )0F x y z =∑(, , )0F x y z =(, , )0F x y z =∑(, , )0F x y z =∑∑R 2222R z y x =++000(,,)x y z R 2222000()()()x x y y z z R -+-+-=0222=++++++D Cz By Ax z y x组称作空间曲线的一般方程.2.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对于空间曲线,若上的动点的坐标可表示成为参数的函数随着的变动可得到曲线上的全部点,此方程组叫做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3.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1)设空间曲线的一般方程为消去变量之后所得到的方程,表示一个母线平行于轴的柱面,因此,此柱面必定包含曲线.以曲线为准线,母线平行于轴的柱面叫做关于面的投影柱面.投影柱面与面的交线叫做空间曲线在面上的投影曲线,该曲线的方程可写成(2)消去方程组中的变量或,再分别与或联立,我们便得到了空间曲线在或面上的投影曲线方程:或(3)确定一个空间立体或空间曲面在坐标面上的投影.一般来说,这种投影往往是一个平面区域,我们称它为空间立体或空间曲面在坐标面的投影区域..投影区域可以利用投影柱面与投影曲线来确定.三.二次曲面1.椭圆锥面由方程所确定的曲面称为椭圆锥面.2.椭球面(,,)0,(,,)0.F x y z G x y z =⎧⎨=⎩C C x y z ,,t ⎪⎩⎪⎨⎧===),(),(),(t z z t y y t x x t C C (,,)0,(,,)0.F x y z G x y z =⎧⎨=⎩z (,)0H x y =z C C z xoy xoy C xoy (,)0,0.H x y z =⎧⎨=⎩(,,)0,(,,)0F x y zG x y z =⎧⎨=⎩x y 0x =0y =C yoz xoz (,)0,0,R y z x =⎧⎨=⎩(,)0,0.T x z y =⎧⎨=⎩22222x y z a b+=由方程 ()所确定的曲面称为椭球面,称为椭球面的半轴,此方程称为椭球面的标准方程.3.单叶双曲面由方程()所确定的曲面称为单叶双曲面.4.双叶双曲面由方程()所确定的曲面称为双叶双曲面.注 方程和也都是单叶双曲面;方程和也都是双叶双曲面.5.椭圆抛物面由方程 ()所确定的曲面称为椭圆抛物面.6.双曲抛物面由方程 ()所确定的曲面称为双曲抛物面.双曲抛物面的图形形状很象马鞍,因此也称马鞍面.四.例题讲解例1建立球面的中心是点,半径为的球面方程. 例2 方程表示怎样的曲面? 例3 分析方程表示怎样的曲面?例4 双曲线型冷却塔是电厂、核电站的循环水自然通风冷却的一种建筑物, 如图8.24所示.试分析双曲线型冷却塔外表面的数学模型.1222222=++cz b y a x 0, 0, 0a b c >>>, , a b c 1222222=-+cz b y a x 0, 0, 0a b c >>>1222222-=-+c z b y a x 0, 0, 0a b c >>>1222222=+-c z b y a x 1222222=++-cz b y a x 1222222-=+-c z b y a x 1222222-=++-cz b y a x 2222by a x z +=0, 0, 0a b c >>>2222by a x z -=0, 0, 0a b c >>>),,(0000z y x M R 024222=+-++y x z y x 222R y x =+8.24 图8.25坐标面上的双曲线分别绕绕另一条与相交的直线旋转一周,所得旋转曲面叫圆锥面.两直线的交点为圆锥面的12222=-by c z L。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教案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教案第一章:空间直角坐标系1.1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定义与性质学习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定义与性质,理解坐标轴的相互关系。
通过实例熟悉坐标轴上的点与向量的表示方法。
1.2 点的坐标表示学习如何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坐标。
掌握坐标的互换与坐标轴间的角度关系。
1.3 向量的坐标表示学习向量的坐标表示方法,理解向量的模与方向。
通过实例熟悉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
第二章:向量的运算2.1 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学习向量的加法与减法运算,理解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
通过实例熟练运用加法与减法运算。
2.2 向量的数乘学习向量的数乘运算,理解数乘对向量模与方向的影响。
通过实例熟练运用数乘运算。
2.3 向量的点积与叉积学习向量的点积与叉积运算,理解点积与叉积的定义与性质。
通过实例熟练运用点积与叉积运算。
第三章:空间解析几何3.1 点与向量的关系学习点与向量的关系,理解点在向量上的投影。
通过实例熟悉点与向量的运算与关系。
3.2 直线与平面的解析表示学习直线与平面的解析表示方法,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通过实例熟练运用直线与平面的解析表示。
3.3 空间几何图形的位置关系学习空间几何图形的位置关系,理解平行、相交与包含的关系。
通过实例熟悉空间几何图形的位置关系判断。
第四章:空间向量的应用4.1 空间向量的投影学习空间向量的投影,理解投影的定义与性质。
通过实例熟练运用向量的投影。
4.2 空间向量的夹角学习空间向量的夹角,理解夹角的定义与性质。
通过实例熟练运用向量的夹角。
4.3 空间向量的距离学习空间向量的距离,理解距离的定义与性质。
通过实例熟练运用向量的距离。
第五章:空间解析几何的应用5.1 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学习如何求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交点,理解交点的求法。
通过实例熟练运用求交点的方法。
5.2 空间点到直线的距离学习如何求空间点到直线的距离,理解距离的求法。
通过实例熟练运用求距离的方法。
高等数学武大社教案09第九章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第九章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一、教学目标1.熟悉向量、数量积、向量积的概念;2.掌握用向量解决空间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平面与直线的方程;3.了解曲面方程、空间曲线的方程及其建立的方法.二、课时分配本章节共6个小节,共安排12个学时.三、教学重点1.数量积;2.向量积;3.以坐标轴为旋转轴的旋转曲面;4.平面方程及直线方程的求法.四、教学难点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方程和空间曲线在坐标平面上的投影方程.五、教学内容第一节空间直角坐标系一、空间直角坐标系通常过空间一点O作三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它们以O为原点,并取相同的长度单位.这三条数轴分别称为x轴(横轴)、y轴(纵轴)和z轴(竖轴),统称为数轴.它们的正方向符合右手规则:以右手握住z轴,让右手的四指从x轴的正方向逆时针旋转π/2角度到y轴正方向时,则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即为z轴的正方向.一般将x轴和y轴放在水平面上,z轴垂直于水平面.这样的三条坐标轴就构成了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记Oxyz坐标系.点O称为坐标原点,x轴、y轴和z轴统称为坐标轴.每两条坐标轴确定一个平面,称为坐标面.由x轴和y轴所确定的平面称为xOy坐标面.类似有yOz坐标面和zOx坐标面.三个坐标面将空间分成八个部分,每一部分称为一个卦限,其中第Ⅰ,Ⅱ,Ⅲ,Ⅳ卦限位于xOy面上方,含有x轴、y轴、z轴正方向的部分为第Ⅰ卦限,从第Ⅰ卦限开始逆时针依次为第Ⅱ,Ⅲ,Ⅳ卦限;第Ⅴ,Ⅵ,Ⅶ,Ⅷ卦限位于xOy面下方,分别与第Ⅰ,Ⅱ,Ⅲ,Ⅳ卦限对应.在空间任取一点M,过点M分别作垂直于坐标轴的三个平面,分别交x轴、y轴、z轴于点P,Q,R,设点P,Q,R在坐标轴的坐标分别为x,y,z.于是点M 就唯一确定了一组有序三元数组(x,y,z).反之,给定一有序三元数组(x,y,z),在x轴、y轴和z轴上分别确定以x,y,z为坐标的三个点P,Q,R.过这三个点分别作垂直于x轴、y轴和z轴的平面,这三个平面的交点M,便是由有序的三元数组(x,y,z)在空间确定的唯一的点.这样就建立了有序三元数组(x,y,z)与空间点M的一一对应关系,我们称有序三元数组(x,y,z)为点M的坐标,记作M(x,y,z).并称x,y,z分别为点M的横坐标、纵坐标和竖坐标.特别地,坐标原点O的坐标为(0,0,0),x轴、y轴、z轴上的点的坐标分别为(x,0,0),(0,y,0),(0,0,z),xOy坐标面、yOz坐标面、zOx坐标面上的点的坐标分别是(x,y,0),(0,y,z),(x,0,z).设点M(x,y,z),则点M关于xOy面的对称点的坐标为(x,y,-z),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x,-y,-z),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x,-y,-z).类似地,可得到点M关于其他坐标面及坐标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二、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给定空间两点M1(x1,y1,z1),M2(x2,y2,z2),过点M1,M2各作三个平面分别垂直于三个坐标轴,这六个平面构成一个以M1M2为对角线的长方体.由初等几何和平面解析几何知识,求得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为|M1M2|=√212212212如果点M2为坐标原点,即x2=0,y2=0,z2=0,则得点M1(x1,y1,z1)与坐标原点O的距离公式为|OM1|=√x12+y12+z12第二节向量的概念及基本运算一、向量的概念我们常常遇到一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如力、速度、加速度等.我们称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为向量.向量有两个要素:大小和方向.它可用有向线段来表示,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指向表示向量的方向.二、向量的线性运算由力学上合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我们来定义向量的加法运算.定义1以定点O为起点作向量a和b,以它们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则以O 为起点作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向量c称为a与b的和,记作a+b.向量相加也可以用三角形法则:以b的起点连接a的终点,则由a的起点到b的终点的向量c就是a与b的和.如果空间有多个向量相加,只要将它们依次由前一个向量的终点为起点作下一个向量,则由第一个向量的起点到最后一个向量的终点的向量即为所求的和向量.定义2实数m与向量a的乘积是一个向量,记作ma,其模为|m||a|,其方向为:当m>0时,ma与a同向;当m<0时,ma与a反向;当m=0时,ma=0,方向任意.这种运算也简称为向量的数乘.三、向量的坐标表示式设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向量a,将a平行移动使其起点为坐标原点O,终点为M(a1,a2,a3),过M点分别作垂直于x轴、y轴、z轴的平面,交三坐标轴于点P,Q,R,根据向量的加法法则,有a =OM⃗⃗⃗⃗⃗⃗ =OP ⃗⃗⃗⃗⃗ +OQ ⃗⃗⃗⃗⃗⃗ +OR ⃗⃗⃗⃗⃗ 设i,j,k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正向的单位向量,则有OP ⃗⃗⃗⃗⃗ =a 1i,OQ⃗⃗⃗⃗⃗⃗ =a 2j,OR ⃗⃗⃗⃗⃗ =a 3k 从而向量a 可表示为a =a 1i +a 2j +a 3k 或记为a ={a 1,a 2,a 3}上式称为向量a 的坐标表示式(或坐标分解式),其中a 1,a 2,a 3称为向量a 的坐标.四、两向量的数量积定义3设任意两向量为a 与b ,它们的夹角为θ,称乘积|a ||b |cosθ为向量a 与b 的数量积,记作a ·b,即a ∙b =|a ||b |cosθ于是有W =F ∙AB ⃗⃗⃗⃗⃗向量的数量积有如下的运算规律.(1)交换律:a·b=b·a.(2)结合律:(λa)·(μb)=(λμ)(a·b).(3)分配律:a·(b+c)=a·b+a·c.利用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式,可得两向量夹角的余弦的坐标表达式及两向量互相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坐标表示式.【例3】设|a|=1,|b|=2,a与b的夹角为π/4,求(a-b)·(2a+b).【解】(a−b)∙(2a+b)=2|a|2+a∙b−2a∙b−|b|2=2×1−1×√2×cos π4=2−1−2=−1五、两向量的向量积定义4设有两个向量a,b,它们的夹角为θ,由a,b可确定一个向量c,其模为|c|=|a||b|sinθ,其方向垂直于向量a与向量b所确定的平面,它的指向按右手规则从a转向b来确定,则称这样所确定的向量c为向量a与b的向量积,记作a×b,即c=a×b.由此可见,|a×b|等于以a,b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向量积又称“叉积”或“外积”.由定义4可知,力F对支点O所产生的力矩M=OP×F.向量积的运算符合下列规律.(1) 反交换律:a×b=-b×a,表示交换律对向量积不成立.(2) 结合律:(λa)×b=λ(a×b)(λ为数).(3) 分配律:(a+b)×c=a×c+b×c.第三节空间平面及其方程一、平面的点法式方程在几何学中,通过一定点M0(x,y,z),且与一非零向量n={A,B,C}垂直的平面是唯一确定的.若设平面上一动点M(x,y,z),我们来建立动点所满足的轨迹方程,此即平面方程.A(x-x0)+B(y-y)+C(z-z)=0.由点M的任意性可知,平面上点的坐标都满足上述方程,而不在此平面上的点其坐标不满足该方程,因此,上述方程就是所求的平面方程,称它为平面的点法式方程,其中的非零向量n称为平面的法向量.一个平面的法向量并不是唯一的,任何一个与该平面垂直的非零向量都可以作为该平面的法向量.【例1】求过点M(1,-2,2)且法向量为{2,3,-1}的平面方程.【解】因n={2,3,-1},于是由平面的点法式方程,得所求平面方程为2(x-1)+3(y+2)-(z-2)=0即2x+3y-z+6=0二、平面的一般式方程将平面的点法式方程中的括号去掉,并记D=-(Ax0+By+Cz),则该方程可改写成Ax+By+Cz+D=0.所以,平面方程是关于x,y,z 的三元一次方程.反之,任何一个关于x,y,z 的三元一次方程Ax+by+Cz+D=0(A,B,C 不全为零)一定表示一平面,事实上,若假设M(x 0,y 0,z 0)是该方程的一组解,即Ax 0+By 0+Cz 0+D=0.解出D=-(Ax 0+By 0+Cz 0),并代入方程Ax+By+Cz+D=0,整理得A(x-x 0)+B(y-y 0)+C(z-z 0)=0.这正表示一个通过点M(x 0,y 0,z 0),以n={A,B,C}为法向量的平面方程. 我们称方程Ax+By+Cz+D=0为平面的一般式方程.【例2】求通过三点A(0,1,2),B(3,-1,2),C(-1,3,4)的平面方程. 【解】AB ⃗⃗⃗⃗⃗ ={3,-2,0},AC ⃗⃗⃗⃗⃗ ={-1,2,2},而平面的法向量n ⊥AB ⃗⃗⃗⃗⃗ ,且n ⊥AC ⃗⃗⃗⃗⃗ ,则n =AB ⃗⃗⃗⃗⃗ ×AC⃗⃗⃗⃗⃗ =|i j k3−20−122|={−4,−6,4} 又因为平面过点A(0,1,2),于是所求平面方程为-4x-6(y-1)+4(z-2)=0即-4x-6y+4z-2=0化简,得-2x-3y+2z-1=0三、平面的截距式方程利用平面的一般式方程,我们来讨论平面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些特殊位置.(1)若D=0,方程为Ax+By+Cz=0,平面过原点;(2)若C=0,方程为Ax+By+D=0,因为n={A,B,0}⊥k ,平面平行z 轴或垂直于xOy 面.特别地,当C=D=0时,方程为Ax+By=0,平面通过z 轴.(3)若A=B=0,方程为Cz+D=0,因n={0,0,C}∥k,所以,平面垂直于z轴或平行于xOy面.特别地,当A=B=D=0时,方程z=0,此为xOy面.(4)若A,B,C,D均不为零,方程可化为x/-D/A+y/-D/B+z/-D/C=1.设a=-D/A,b=-D/B,c=-D/C,方程为x/a+y/b+z/c=1,平面与x轴、y轴、z轴分别有交点(a,0,0),(0,b,0),(0,0,c),此方程称为平面的截距式方程,数a,b,c分别称为平面在x轴、y轴、z轴上的截距.四、两平面的夹角设两平面π1:A1x+B1y+C1z+D1=0和π2:A2x+B2y+C2z+D2=0,则平面π1和π2的法向量分别为n1={A1,B1,C1}和n2={A2,B2,C2},称法向量之间的夹角θ或π-θ为平面π1与π2的夹角.由两向量垂直和平行的充要条件可得π1和π2垂直A1A2+B1B2+C1C2=0.π1和π2平行A1A2=B1B2=C1C2.【例4】求过点M0(1,4,3)且平行于平面π1:x+4y-z=0的平面π2的方程.【解】平面π1的法向量n=(1,4,-1).因为π1∥π2,所以可取n 为平面π2的法向量.根据平面的点法式方程有x-1+4(y-4)-(z-3)=0即x+4y-z-14=0五、点到平面的距离设平面π:Ax+By+Cz+D=0,现求平面外一点P(x 0,y 0,z 0)到该平面的距离. 在平面π上任取一点M(x,y,z),作向量PM={x-x 0,y-y 0,z-z 0},它在π的法向量n={A,B,C}上的投影为(PM ⃗⃗⃗⃗⃗⃗ )n=PM ⃗⃗⃗⃗⃗⃗ ∙n 0=PM ⃗⃗⃗⃗⃗⃗ ∙n |n |=A (x −x )+B (y −y )+C (z −z )√A 2+B 2+C 2=−(Ax +By +Cz )+Ax +By +Cz√A 2+B 2+C 2=−(Ax +By +Cz )−D √A 2+B 2+C2点到平面的距离为:d =|(PM ⃗⃗⃗⃗⃗⃗ )n |=|Ax +By +Cz +D |√A 2+B 2+C 2第四节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一、空间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一般地,空间直线可以用不平行的两个平面的交线来表示.设有两个不平行的平面其方程为A 1x +B 1y +C 1z +D 1=0,A 2x +B 2y +C 2z +D 2=0,则联立方程组{A 1x +B 1y +C 1z +D 1=0A 2x +B 2y +C 2z +D 2=0(A 1,B 1,C 1与A 2,B 2,C 2不成比例)称此为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二、空间直线的点向式方程设直线上任意一点M(x,y,z),作向量M0M={x-x,y-y,z-z},那么有s∥MM,由两向量平行的条件,可得该直线的方程为x−x0l =y−y0m=z−z0n上述方程称为直线的点向式方程(或对称式方程),其中s={l,m,n}称为直线的方向向量,而l,m,n称为方向数.若方向数l,m,n中有一个为零,如l=0,方程x-x0/0=y-y/m=z-z/n应理解为{y−y0m=z−z0nx=x0这时因s={0,m,n}⊥i,所以该直线垂直于x轴或平行于yOz面.若直线方程为x-x0/l=y-y/0=z-z/0,此即y=y,z=z,该直线平行于x轴或垂直于yOz面.三、空间直线的参数式方程在直线的点向式方程中,如果令比值为t,则有{x=x0+lty=y0+mtz=z0+ntt∈(−∞,+∞)其中,t为参数,称为直线的参数式方程.四、三种直线方程的相互转化1. 点向式转化成一般式设直线点向式方程中方向向量的坐标分量l,m,n都不等于0,分列两个等号为两个等式,得{n(y−y0)−m(z−z0)=0n(x−x0)−l(z−z0)=0或{ny−mz+(mz0−ny0)=0nx−lz+(lz0−nx0)=0所得到的两个方程表示过点M0(x,y,z),分别平行于x轴和y轴的平面.也就是说,以连续两个等号连接的等式组表示的直线,实际上表示了分列成两个等式后所表示的平面的交线.2. 一般式转化成点向式设相交成直线l的平面π1,π2的方程如前,则它们的法向量n 1={A1,B1,C1},n2={A2,B2,C2},因为n1⊥l,n2⊥l n1×n2∥l,所以可取s=n1×n2=(|B1C1B2C2|,−|A1C1A2C2|,|A1B1A2B2|)为l的方向向量.任取z=z,代入上式,解方程组{A1x+B1y=−(C1z0+D1)A2x+B2y=−(C2z0+D2)得解(x,y),点M(x,y,z)为交线l上一点.于是交线l的点向式方程为x−x0|B1C1B2C2|=y−y0−|A1C1A2C2|=z−z0|A1B1A2B2|3. 点向式转化成参数式当点M在直线l上变动时,动向量M0M={x-x,y-y,z-z}与方向向量s={m,n,p}的坐标成比例.现以t表示比值,即x−x0 m =y−y0n=z−z0p=t转化为参数方程为{x=x0+mty=y0+ntz=z0+ptt∈(−∞,+∞)【例2】将{x−y+z=22x+3y−z=1化为直线的点向式方程和参数式方程.【解】先求直线上一点,不妨设y=0,代入直线一般式方程,有{x+z=22x−z=1,解得x=1,z=1,由此得直线上一点M(1,0,1).又直线为两平面的交线,其方向向量s必同时垂直于两平面的法向量n1={1,-1,1},n2={2,3,-1},可取s=n1×n2=|i j k1−1123−1|={−2,3,5}于是,直线的点向式方程为x−1−2=y3=z−15参数式方程为{x=1−2ty=3tz=1+tt∈(−∞,+∞)五、两直线的夹角设空间两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s1={l1,m1,n1},s2={l2,m2,n2},称它们的夹角θ或π-θ为该两直线的夹角.因而有L1与L2垂直⟺l1l2+m1m2+n1n2=0L1与L2平行⟺l12+m12+n12cosθ=|s1∙s2||1||2|=|l l+m m+n n|√l12+m12+n12∙√l22+m22+n22六、直线与平面的夹角设平面π的法向量n={A,B,C}和直线L的方向向量s={l,m,n},以及它们的夹角θ,称π/2-θ或θ-π/2为直线L与平面π的夹角.则有π与L垂直⟺A+B+Cπ与L平行⟺Al+Bm+Cn=0cosθ=|n∙s||n|∙|s|=|Al+Bm+Cn|√A2+B2+C2∙√l2+m2+n2【例4】求直线x−21=y−31=z−42与平面2x+y+z-6=0的交点.【解】直线的参数式方程为{x=2+ty=3+tz=4+2t,代入平面方程并解得t=-1,于是,求得直线与平面的交点为(1,2,2).【例5】一直线过点(3,-4,0),且同时平行于平面2x+3y-z+1=0和平面x-4y+2z=0,求此直线的点向式方程.【解】由题意,直线的方向向量s同时垂直于两平面的法向量n1={2,3,-1}和n2={1,-4,2},从而可取s=n1×n2=|i j k23−11−42|={2,−5,−11}于是求得直线的点向式方程为x−3 2=y+4−5=z−11第五节曲面及其方程一、曲面方程的概念一般空间曲面也是满足某约束条件的点的轨迹∑.在建立了坐标系后,以M (x,y,z)表示动点,以F(x,y,z)=0表示构成∑的约束条件,则称x,y,z的三元方程F(x,y,z)=0为曲面∑的方程.在坐标系中描出满足三元方程的点,得到的就是曲面∑的图像.空间解析几何对曲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①据已给定的条件,求动点的轨迹,即建立曲面的方程;②已知曲面的方程,研究曲面的形状和几何性质.二、球面球面是空间中到定点M(球心)的距离为常数R(半径)的动点M的轨迹∑.若已经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M0坐标为(x,y,z),动点M的坐标为(x,y,z),则根据空间两点距离公式,有M(x,y,z)∈∑⇔(x−x0)2+(y−y0)2+(z−z0)2=R2或∑={(x,y,z)|(x−x0)2+(y−y0)2+(z−z0)2=R2}上式称为球面∑在给定坐标系中的方程,简称球面方程.特别地,当定点M是原点时,球面方程为x2+y2+z2=R2.【例1】方程x2+y2+z2-4x+2z=0表示怎样的曲面?【解】通过配方,把原方程写成(x-2)2+y2+(z+1)2=5,由此可知该方程表示球心为(2,0,-1)、半径为5的球面.三、柱面若动点在直线L上移动,同时直线L又沿给定曲线Γ平行移动(简称动直线L沿定曲线Γ平行移动),称这样的动点所形成的轨迹∑为柱面.定曲线Γ称为柱面的准线,动直线L称为柱面的母线.【例2】指出下列方程所表示的曲面,并作出示意图.(1)(x−1)2+(z+2)2=9(2)x 2a2+y2b2=1(3)z2=−y+a(4)−x 2b2+z2a2=1【解】(1) 方程缺变量y,所以方程表示准线为xOz平面的圆{(x−1)2+(z+2)2=9y=0,母线平行y轴的圆柱面,其图像如图所示.(2) 方程缺变量z,所以方程表示准线为xOy平面的椭圆{x2a2+y2b2=1z=0,母线平行于z轴的椭圆柱面,其图像如图所示.(3)方程缺变量x,所以方程表示准线为yOz平面的抛物线{z2=−y+1x=0,母线平行于x轴的抛物柱面,其图像如图所示.(4) 方程缺变量y,所以方程表示准线为xOz平面的双曲线{−x2b2+z2a2=1y=0,母线平行于y轴的双曲柱面,其图像如图所示.四、旋转曲面若动点在曲线Γ上移动,同时曲线Γ又绕定直线l旋转(简称曲线Γ绕一条定直线l旋转一周),称这样的动点所形成的轨迹∑为旋转曲面,称曲线Γ为旋转曲面的母线,称定直线l为旋转曲面的轴.考虑用如下一类特殊的旋转面∑:母线Γ在某坐标平面上,旋转轴是该坐标面两坐标轴之一,通过类似的推导,∑的方程都可从母线方程按上述相同的规律得到.具体结果如下表所示:【例4】求出下列旋转曲面Σ的方程:(1)xOy平面上的椭圆x 2b2+y2a2=1绕x轴和y轴旋转;(2)xOz平面上的抛物线x2=az绕对称轴旋转;(3)yOz平面上的双曲线−y 2b2+z2a2=1绕实轴和虚轴旋转;(4)xOy平面上直线y=ax+b绕x轴和y轴旋转. 【解】(1) 绕x轴、y轴旋转所得旋转面的方程依次为x2 b2+y2+z2a2=1,x2+z2b2+y2a2=1称此曲面为旋转椭球面(见图(a)).(2)绕对称轴(z轴)旋转所得旋转面的方程为x2+y2=az 称此曲面为旋转抛物面(见图(b)).(3)绕实轴(z轴)旋转所得旋转面的方程为−x2+y2b2+z2a2=1称此曲面为双叶旋转双曲面(见图(c));绕虚轴(y轴)旋转所得旋转面的方程为−y2b2+x2+z2a2=1称此曲面为单叶旋转双曲面(见图(d)).(4)绕x轴旋转所得旋转面的方程为±√y2+z2=ax+b,即y2+z2=(ax+b)2是顶点在(−ba,0,0)的圆锥面(见图(e))绕y轴旋转所得旋转面的方程为y=±a√x2+z2+b,即(y−b)2=a2(x2+z2)它是顶点在(0,b,0)的圆锥面.特别地,若b=0,母线为经过原点的直线y=ax,则绕x或y轴旋转而成的圆锥面的顶点都在原点(见图(f)),则以x轴为旋转轴所得旋转面方程为a2x2=y2+z2以y轴为旋转轴所得旋转面方程为y2=a2(x2+z2)五、二次曲面若其方程为x,y,z的二次方程,则称它为二次曲面.可以证明,所有的二次曲面如果有意义,那么它的图像只有五类:椭球面、抛物面、双曲面(单叶或双叶)、锥面以及我们还没有学过的双曲抛物面(标准的方程形式为x2a2-y2b2=±z,只是曲面的位置不那样规范).第六节空间曲线及其方程一、空间曲线的概念及其方程空间曲线可以看作两个相交曲面的交线.设两曲面的方程分别为F(x,y,z)=0和G(x,y,z)=0,它们的交线为Γ,则曲线上的点的坐标必同时满足这两个曲面方程,而不在曲线Γ上的点一定不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方程,因此联立方程组{F(x,y,z)=0 G(x,y,z)=0就是空间曲线的方程,称为空间曲线的一般方程.【例1】考查方程组{x2+y2+z2=25z=3表示的曲线Γ.【解】第一个方程表示球心在原点,半径为5的球面,第二个方程表示平行于xOy面的平面,Γ为球面与平面的交线.若将z=3代入球面方程,该方程组也可等价地表示为{x2+y2=16z=3其中,第一个方程表示母线平行于z轴的圆柱面,方程组表示柱面与平面的交线,是一个圆心在点(0,0,3)、半径为4的圆周.二、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1. 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曲线对一般的空间曲线Γ,以Γ为准线,作母线平行于z轴的柱面∑z ,称∑z与xOy坐标面的交线Lz 为Γ在xOy坐标面上的投影曲线(简称投影),称柱面∑z为Γ关于xOy坐标面上的投影柱面.类似地,若柱面的母线平行于x轴或y轴,得到的是Γ在yOz坐标面或xOz坐标面上的投影Lx ,Ly及相应的投影柱面∑x,∑y.2. 从曲线的一般方程求投影曲线的方程为了求出空间曲线Γ在xOy坐标面上的投影Lz的方程,只要能把Γ表示成方程{f(x,y)=0 g(x,y,z)=0即可.因为方程f(x,y)=0表示母线平行于z轴的柱面∑z,这样就把Γ表示成了∑z 与另一个曲面g(x,y,z)=0的交线,∑z正好是Γ关于坐标面xOy的投影柱面,因此{f(x,y)=0z=0即为Γ在xOy坐标面上的投影Lz的方程.【例4】求球面x2+y2+z2=2z与旋转抛物面3z=2(x2+y2)的交线Γ在xOy 坐标面上的投影.【解】应该在两个方程之一中消去z.即在方程组{x 2+y 2+z 2=2z 3z =2(x 2+y 2)中,第一个方程乘以2减去第二个方程,得2z 2=4z-3z化简并解此方程,得z=1/2,z=0(舍去).将z=1/2代入方程组中的第二个方程(或第一个方程)中,这样就求得x 2+y 2=34.所以交线Γ的方程可写为{x 2+y 2+z 2=2z x 2+y 2=34或{x 2+y 2=343z =2(x 2+y 2) 所以交线Γ在xOy 坐标面上的投影曲线的方程为{x 2+y 2=34z =0.这是xOy 坐标面上的一个圆.。
高数第八章-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教案
《高等数学上》(总学时数: 80 学时)教案目录81419141016.. 111112....2第 8 章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1学时)章节名称第 7 章微分方程计划学时12学习内容新课内容向量及其线性运算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平面与直线曲面与空间曲线向量的坐标空间解系几何的产生是数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成就。
代数学的优越性至于推理方法的程序化,鉴于这种优越性,人们产生了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的基本思想。
我们可以把数学学习者研究的两个基本对象数和形结合起来,于是既可以用代数方法来研究解决几何问题——分析这是解析几何的基本内容,也可以用几何方法来解决代数问题。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该课程是必修课程,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掌握空间几何学的基本概念和空间图形的基本特征及性质讲解法、演示法、对比法、练习法培养学生解决数学空间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向量的运算(加法、剑法、数量积、向量积)、两向量夹角余弦及其两向量平行、垂直的充要条件、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平面的点法式和直线的点法式方程,及掌握平面和直线间的关系,解决措施解决措施由向量的概念引入向量的运算问题。
通过演示法和练习法,让学生掌握解决相应的空间解析几何的知识。
教学难点两向量夹角余弦及其两向量平行、垂直的充要条件、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平面的点法式和直线的点法式方程,及解决措施解决措施通过演示法和练习法,让学生掌握解决相应的空间解析几何的知识。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高等数学课程学习的特点,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生趣,在乐趣中学习,在思考中提高。
同时组织有效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反复再现空间几何图像,巩固教学设计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阅读相关资料,让他们在主动思路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促进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第一节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教学目的:将学生的思维由平面引导到空间,使学生明确学习空间解析几何的意义和目的。
使学生对(自由)向量有初步了解,为后继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1.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3.向量的概念4.向量的运算教学难点:1.空间思想的建立 2.向量平行与垂直的关系 教学内容:一、向量的概念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在数学上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向量,其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其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
在数学上只研究与起点无关的自由向量(以后简称向量)。
2. 量的表示方法有: a 、i 、F 、OM 等等。
3. 向量相等b a =:如果两个向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说(即经过平移后能完全重合的向量)。
4. 量的模:向量的大小,记为a。
模为1的向量叫单位向量、模为零的向量叫零向量。
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
5. 量平行b a //:两个非零向量如果它们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零向量与如何向量都平行。
6. 负向量: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向量,记为a - 二、向量的线性运算1.加减法c b a =+: 加法运算规律:平行四边形法则(有时也称三角形法则),其满足的运算规律有交换率和结合率见图7-42.c b a =- 即c b a =-+)(3.向量与数的乘法a λ:设λ是一个数,向量a 与λ的乘积a λ规定为0)1(>λ时,a λ与a 同向,||||a a λλ= 0)2(=λ时,0a =λ0)3(<λ时,a λ与a 反向,||||||a a λλ=其满足的运算规律有:结合率、分配率。
设0a 表示与非零向量a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那么aa a 0=定理1:设向量a ≠0,那么,向量b 平行于a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实数λ,使b =a λ例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设a =AB ,b =AD ,试用a 和b 表示向量MA 、MB 、MC 和MD ,这里M 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
(见图7-5) 图7-4解:→→==+AM AC 2b a ,于是)(21b a +-=→MA 由于→→-=MA MC , 于是)(21b a +=→MC 又由于→→==+-MD BD 2b a ,于是)(21a b -=→MD由于→→-=MD MB , 于是)(21a b --=→MB三、空间直角坐标系1.将数轴(一维)、平面直角坐标系(二维)进一步推广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三维)如图7-1,其符合右手规则。
即以右手握住z 轴,当右手的四个手指从正向x 轴以2π角度转向正向y 轴时,大拇指的指向就是z 轴的正向。
2. 间直角坐标系共有八个卦限,各轴名称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坐标面分别为xoy 面、yoz 面、zox 面。
坐标面以及卦限的划分如图7-2所示。
图7-1右手规则演示 图7-2空间直角坐标系图 图7-3空间两点21M M 的距离图3.空间点),,(z y x M 的坐标表示方法。
通过坐标把空间的点与一个有序数组一一对应起来。
注意:特殊点的表示a)在原点、坐标轴、坐标面上的点;b)关于坐标轴、坐标面、原点对称点的表示法。
4.空间两点间的距离。
若),,(1111z y x M 、),,(2222z y x M 为空间任意两点, 则21M M 的距离(见图7-3),利用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为:2222122212212NM pN p M NM N M M M d ++=+==而 121x x P M -=12y y PN -=122z z NM -=所以21221221221)()()(z z y y x x M M d -+-+-==特殊地:若两点分别为),,(z y x M ,)0,0,0(o222z y x oM d ++==例1:求证以)1,3,4(1M 、)2,1,7(2M 、)3,2,5(3M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证明: 14)21()13()74(222221=-+-+-=M M6)23()12()75(222232=-+-+-=M M6)13()32()45(222213=-+-+-=M M由于 1332M M M M =,原结论成立。
例2:设P 在x 轴上,它到)3,2,0(1P 的距离为到点)1,1,0(2-P 的距离的两倍,求点P 的坐标。
解:因为P 在x 轴上,设P 点坐标为)0,0,(x ()113222221+=++=x x PP ()21122222+=+-+=x x PP212PP PP = 221122+=+∴x x 1±=⇒x所求点为:)0,0,1(,)0,0,1(-四、利用坐标系作向量的线性运算1.向量在坐标系上的分向量与向量的坐标通过坐标法,使平面上或空间的点与有序数组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同样地,为了沟通数与向量的研究,需要建立向量与有序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设a =21M M 是以),,(1111z y x M 为起点、),,(2222z y x M 为终点的向量,i 、j 、k分别表示 图7-5沿x ,y ,z 轴正向的单位向量,并称它们为这一坐标系的基本单位向量,由图7-5,并应用向量的加法规则知:)(1221x x M M -=i + )(12y y -j +)(12z z -k或a = a x i + a y j + a z k上式称为向量a 按基本单位向量的分解式。
有序数组a x 、a y 、a z 与向量a 一一对应,向量a 在三条坐标轴上的投影a x 、a y 、a z 就叫做向量a 的坐标,并记为a = {a x ,a y ,a z }。
上式叫做向量a 的坐标表示式。
于是,起点为),,(1111z y x M 终点为),,(2222z y x M 的向量可以表示为},,{12121221z z y y x x M M ---=特别地,点),,(z y x M 对于原点O 的向径},,{z y x OM =注意:向量在坐标轴上的分向量与向量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有本质区别。
向量a 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三个数a x 、a y 、a z ,向量a 在坐标轴上的分向量是三个向量a x i 、 a y j 、 a z k . 2.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 设},,{z y x a a a =a ,},,{z y x b b b =b 即k j i a z y x a a a ++=,k j i b z y x b b b ++=则(1) 加法: k j i b a )()()(z z y y x x b a b a b a +++++=+ ◆ 减法: k j i b a )()()(z z y y x x b a b a b a -+-+-=-◆ 乘数: k j i a )()()(z y x a a a λλλλ++= ◆ 或},,{z z y y x x b a b a b a +++=+b a},,{z z y y x x b a b a b a ---=-b a},,{z y x a a a λλλλ=a◆ 平行:若a ≠0时,向量a b //相当于a b λ=,即},,{},,{z y x z y x a a a b b b λ=也相当于向量的对应坐标成比例即zzy y x x a b a b a b == 五、向量的模、方向角、投影设},,{z y x a a a =a ,可以用它与三个坐标轴的夹角γβα、、(均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π)来表示它的方向,称γβα、、为非零向量a 的方向角,见图7-6,其余弦表示形式γβαcos cos cos 、、称为方向余弦。
1. 模222z y x a a a ++=a2. 方向余弦由性质1知⎪⎪⎩⎪⎪⎨⎧=====γγββααcos cos cos a a a a a a z y x ,当0222≠++=z y x a a a a 时,有⎪⎪⎪⎪⎩⎪⎪⎪⎪⎨⎧++==++==++==222222222cos cos cos z y x z z z y x y y z y x xx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γβα ◆ 任意向量的方向余弦有性质:1cos cos cos 222=++γβα ◆ 与非零向量a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为:}cos ,cos ,{cos },,{1γβα===z y x a a a aaa a 0例:已知两点M 1(2,2,2)、M 2(1,3,0),计算向量21M M 的模、方向余弦、方向角以及与21M M 同向的单位向量。
解:21M M ={1-2,3-2,0-2}={-1,1,-2}2)2(1)1(222=-++-=21cos -=α,21cos =β,22cos -=γ 32πα=,3πβ=,43πγ= 设0a 为与21M M 同向的单位向量,由于}cos ,cos ,{cos γβα=0a即得}22,21,21{--=0a3. 向量在轴上的投影(1) 轴上有向线段的值:设有一轴u ,AB 是轴u 上的有向线段,如果数λ满足=λAB 与轴u 同向时λ是正的,当AB 与轴u 反向时λ是负的,那么数λ叫做轴u 上有向线段AB 的值,记做AB ,即AB =λ。
设e 是与u 轴同方向的单位向量,则e λ=AB(2) 设A 、B 、C 是u 轴上任意三点,不论三点的相互位置如何,总有BC AB AC += (3) 两向量夹角的概念:设有两个非零向量a 和b ,任取空间一点O ,作a =OA ,b =OB ,规定不超过π的AOB ∠称为向量a 和b 的夹角,记为),(b a ∧(4) 空间一点A 在轴u 上的投影:通过点A 作轴u 的垂直平面,该平面与轴u 的交点'A 叫做点A 在轴u 上的投影。
(5) 向量AB 在轴u 上的投影:设已知向量AB 的起点A 和终点B 在轴u 上的投影分别为点'A 和'B ,那么轴u 上的有向线段的值''B A 叫做向量AB 在轴u 上的投影,记做AB j u Pr 。
2.投影定理性质1:向量在轴u 上的投影等于向量的模乘以轴与向量的夹角ϕ的余弦:ϕPr AB j u =性质2:两个向量的和在轴上的投影等于两个向量在该轴上的投影的和,即2121a a a a j j j u Pr Pr )(Pr +=+性质3:向量与数的乘法在轴上的投影等于向量在轴上的投影与数的乘法。
即a a j j u Pr )(Pr λλ=小结:本节讲述了空间解析几何的重要性以及向量代数的初步知识,引导学生对向量(自由向量)有清楚的理解,并会进行相应的加减、乘数、求单位向量等向量运算,空间直角坐标系(轴、面、卦限),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