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
赞美柳如是的诗句
![赞美柳如是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b4309ca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f.png)
赞美柳如是的诗句(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赞美柳如是的诗句柳如是,是明末著名才女,她是“秦淮八艳”之一。
柳如是20句经典名句
![柳如是20句经典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7e68b51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d.png)
柳如是(1618年-1664年),本姓杨,名爱,改姓柳,名隐。
后改名是,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又号蘼芜君、影怜、我闻居士。
[16]浙江嘉兴人。
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侧室,明末清初女诗人。
1、回身不见桃花丝,独向胭脂泪如雨。
——《懊侬词》2、自鲜缭绕之才,足以穷此烂漾之熊矣。
——《男洛神赋》3、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金明池·咏寒柳》4、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金明池·咏寒柳》5、春日酿成秋日雨。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金明池·咏寒柳》6、残花和梦垂垂谢,弱柳如人缓缓归。
——《奉和牧翁陌上花三首其三》7、深林自微细,朗月出潺湲。
鸂鶒照人白,湿雾横空山。
——《皎皎明月光》8、不抱杨花凤窠里,却爱含情多结子。
愿得有力知春风,杨花朝去暮复离。
——《杨白花》9、青楼日暮心茫茫,柔丝折入黄金床。
盘螭玉燕无可寄,空有鸳鸯弃路旁。
——《清明行》10、当年宫馆连胡骑,此夜苍茫接戍楼。
海内如今传战斗,田横墓下益堪愁。
——《岳武穆祠》11、看桃子夜论鹦鹉,折柳孤亭忆杜鹃。
神女生涯倘是梦,何妨风雨照婵娟。
——《雨中游断桥》12、涌夜何人吟落木,春江一望却侵星。
遥怜处处烽烟事,长啸无心阁自凭。
——《月夜登湖心亭》13、人何在?人在玉阶行。
不是情痴还欲住,未曾怜处却多心,应是怕情深。
——《梦江南其十八》14、山樱一树迷仙井,桃叶干条渺凤钗。
万古情长松柏下,只愁风雨似秦淮。
——《西陵十首其三》15、莫道无归处。
点点香魂清梦里。
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
愿他少识相思路。
——《南乡子·落花》16、城荒弧角晴无事,天外搀枪落亦知。
总有家园归未得,嵩阳剑器莫平夷。
——《初夏感怀四首其一》17、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
珍重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阑。
——《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18、陌上花开一片飞,还留片片点郎衣。
云山好处亭亭去,风月佳时缓缓归。
——《奉和牧翁陌上花三首其二》19、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四大名妓柳如是是谁
![四大名妓柳如是是谁](https://img.taocdn.com/s3/m/ede018c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c.png)
四大名妓柳如是是谁柳如是本名杨爱,浙江嘉兴人。
“秦淮八艳之一”,也是四大名妓之一,那你知道她的其他信息吗?下面由店铺为大家介绍四大名妓柳如是,希望能帮到你柳如是是谁柳如是本名杨爱,浙江嘉兴人。
“秦淮八艳之一”自幼聪慧好学,但家庭条件不好,很小就被卖到了妓院,又被辗转贩卖。
油江南名妓徐佛收养了她,徐佛对她不算差,叫人教她读书写字。
1632年,柳如是嫁给了六十多岁的周状元,周状元常常教柳如是读诗写文。
周状元死后,柳如是被迫离开周家,重操旧业。
流落松江后经常身穿儒服,在松江与文人墨客和诗唱词,交谈时势。
再次期间她与多名男子都有过恋情,众所周知的就是松江才子陈子龙。
柳如是和陈子龙双方情投意合,长期居住在松江南楼,吟诗作对。
好景不长,陈子龙是有妻室的人,原配张氏带人闹上了南楼,柳如是不甘受辱,便离开了。
但陈子龙依旧是对柳如是痴心不改。
可惜的是陈子龙在抗清中战死了,这才没有结局。
后来,柳如是又认识了钱谦益,两年后二人再次相遇,并结为夫妇。
钱谦益娶了柳如是后,为她盖了楼宇,并在绛云楼上读书论诗,相交甚欢。
婚后育有一女。
柳如是的丈夫柳如是一生虽然与多个男人有过感情,但是她的丈夫就是钱谦益。
二十四岁的时候虽然嫁给了年过花甲的周大学士,但是柳如是当时的身份是侍妾,并不算夫妻关系。
柳如是与李待问、宋征舆也有过一段故事,但是并没有深入的发展。
与陈子龙情投意合,但是陈子龙最后战死了。
据说柳如是的择偶要求很高,当时有许多人向她求婚都被拒绝了。
最后柳如是以二十三岁的年龄嫁给了年过半百的钱谦益。
在古代,以钱谦益这样的身份迎娶青楼女子被视为伤风败俗。
可是钱谦益不顾世俗,还是以大礼的方式迎娶了柳如是,引起了相当大的社会舆论,许多人在婚礼当天,向他们投石。
然而他们的结合,更像是投合的“知己”,柳如是婚后的生活充满了文化气息。
当时的钱谦益为柳如是盖的绛云楼藏书万卷,里面都是很珍贵的书籍、古玩还有书画作品。
总之二人生活十分恬淡安适。
而时代的变化让他们也产生了分歧,钱谦益投清,而柳如是反对,甚至投合自尽。
明末清初女诗人柳如是的个人简介
![明末清初女诗人柳如是的个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ab9a4a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c.png)
明末清初女诗人柳如是的个人简介柳如是,明末清初名妓,秦淮八艳之一,虽然身处脂粉之地,柳如是却倜傥自如,不但工于书法,诗词也有较高造诣。
因其才貌出众,获得当时宋徵舆、陈子龙等著名人物的青睐。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明末清初女诗人柳如是的个人简介,欢迎大家阅读!个人介绍柳如是(1618年~1664年),明末清初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浙江嘉兴人。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
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
生平柳如是,本姓杨,名爱;改姓柳(一说原姓柳),名隐(一说隐雯。
据陈寅恪《柳如是别传》载:“至若隐遁之意,则当日名媛,颇喜取以为别号。
如黄皆令之‘离隐’,张宛仙之‘香隐’,皆是例证。
盖其时社会风气所致……即于名字别号一端,亦可窥见社会风习与时代地域人事之关系。
”)字靡芜,后改名是,字如是。
又以佛典中有“如是我闻”之语而号“我闻居士”;与钱谦益(字牧斋,世称虞山先生,常熟人。
明朝官至礼部右侍郎。
降清后,托官数月,病狱而已。
)结婚后,钱取柳姓郡望,称河东君,另寓“美人”。
柳如是幼年不幸,身世不清(初生地有浙江嘉兴与江苏吴江等说,扑朔迷离,今殊难考据。
至于柳如是何故沦落风尘,有周采泉臆测“歹徒所掠”说,并无实据)。
幼年卖与盛泽归家院名妓徐佛家为养女,受徐教养。
明崇祯四年辛未14岁时,有吴江故相周道登买于勾栏。
初为周府妇人侍婢,得周老夫人欢心,后周道登强索为妾,未及一年,因周府群妾加害,几被处死,周老夫人阻而逐出周府,卖于娼家。
明崇祯五年壬申(公元1632年)柳如是流落松江,改旧名,自号“影怜”,表浊世自怜意。
在松江与复社、几社、东林党人交往,常着儒服男装,文与诸人纵谈时势、和诗唱歌。
历史人物柳如是的简介
![历史人物柳如是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ee9fe0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7.png)
历史人物柳如是的简介历史人物柳如是的简介柳如是,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
后嫁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的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为侧室。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
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
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柳如是改名的故事被后人称为秦淮八艳之首的柳如是,从史料上可考的是她原姓杨,名爱儿,后自己给自己改了个姓,姓柳,又改自己的字,最后当她读到了宋代辛弃疾的诗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句诗词时当即决定改自己的字为“如是”二字。
原来,柳如是生于公元1618年即万历四十六年,后被江南名妓徐佛精心教养,柳如是擅长诗词,喜欢吟诗作对,为人温柔善良,善解人意,被当时许多的文人公子所推崇。
柳如是成长于明清两代交际之时,明末清初,正是当时社会动乱不堪的一个年代。
正逢乱世,各种战乱迭出,柳如是感怀于世事无常,认为自己虽是辗转流离风尘的女子,也不应该顾影自怜,自怨自艾。
柳如是饱读诗书,且为人正直勇敢,其气魄与认知是当时女子所不能比拟的。
当她看到如此变故的社会时,索性就将自己改名改姓,以此明志。
柳如是不是单单就在姓名上表示自己的决心,她更有实际行动支持,表明她无愧于自己的姓名中所蕴含的意义。
那是正值满清入关,明代义军奋勇反抗之际,柳如是大力支持民间的义军做抗争。
并在满清攻占南京时,柳如是更是想要投江自尽,以表自己绝不向清廷降服的决心,虽被丈夫钱谦益阻止,但她爱国的心却没有停止过。
柳如是的人物评价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
清代才女柳如是及其诗作解读
![清代才女柳如是及其诗作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03c7c68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0.png)
清代才女柳如是及其诗作解读引言女性在古代的文学界往往被边缘化,但在清代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女性才子——柳如是。
柳如是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不拘一格的创作风格,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深入探究柳如是的生平事迹,并对她的诗作进行解读,以展现这位清代才女的独特魅力。
生平事迹出身与早年经历柳如是,字柳林,号农夫,自号纨素居士,生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
她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文人,家境优渥,这为她的后来文学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柳如是自幼聪慧异常,喜欢阅读各类书籍,并显示出了非凡的文学天赋。
她的父亲对她寄予了极高的期望,并亲自指导她的学业,使她得以在文学道路上得到锤炼和成长。
才气出众与志向柳如是青年时期已经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出众的文学造诣。
她擅长诗词和散文写作,行文犀利而不失婉约,语言优美而富有节奏感。
她的作品被赞誉为“一代才女之佳作”。
柳如是对文学的热爱使她立志做一名才女,不仅追求艺术上的卓越,更关注社会时事和民生疾苦。
她常常用自己的笔触记录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的喜怒哀乐,以期唤起社会对于女性权益的关注。
作品创作与才华荟萃柳如是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涵盖了多个题材和风格。
她以婉约甜美的笔触叙述了自然景色,以雄浑激越的语气描绘了历史人物。
她的作品遵循了古代文人的创作规律,同时又散发出独特的才女风范,兼具了清代女性文学家的柔情和刚毅。
柳如是的作品充满了思想性和艺术性,她以细腻而深情的笔墨描绘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和情感的流转。
她通过唯美的文字构筑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文学世界,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独立自主、有着情感丰富内心世界的女性形象。
影响与遗产柳如是以她的卓越才华和不凡的个人魅力震撼了整个文坛。
她的作品广泛流传,并对后来的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柳如是的文学风格被后来的许多文人学者所借鉴和推崇,她的作品也成为了清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之一。
柳如是在她短暂的一生中,以她卓越的才华和坚持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后世女性树立了榜样。
描写柳如是的议论段
![描写柳如是的议论段](https://img.taocdn.com/s3/m/81f3d45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40.png)
柳如是:风华绝代的传奇女子柳如是,明清易代之际著名歌妓与才女。
本名杨爱、杨影怜,后改名柳隐;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句,故自号如是;又称“河东君”。
一位青楼女子,死后多年受诸多专家学者热捧,甚至国学大师陈寅恪为她写传。
她为何能够穿越历史而鲜活,并成为男人心中的女神?◇草根逆袭,位列秦淮八艳之首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年,柳如是出生于浙江嘉兴的书香世家,早受启蒙。
因家遭变故,其人生历尽坎坷。
先是被人口贩子转辄拐卖。
崇祯元年(1628年),被吴江盛泽归家院收养,堕入娼门。
在江南名妓徐佛的精心调教下,柳如是不几年就才艺出众,且能诗词、书画。
崇祯四年(1631年)柳如是虚岁十四,被罢职故相周道登买为侍婢。
期间,周又亲教柳读诗学文,点拨启发,使柳的诗画水平大有长进。
后因周府群妾争宠,屡屡加害于柳,遂被逐出周府。
明末秦淮河畔、苏杭等地,花业兴旺。
柳如是被逐周家后,重操青楼旧业。
独张艳帜,自备画舫,浪迹吴越间,开始浮家泛宅的游妓生涯,很快在花界成名,成为江南名妓。
郁达夫称,就文学和艺术才华,她可以称为“秦淮八艳”之首。
其《尺牍》,清人认为“艳过六朝,情深班蔡”。
她的书画也极负盛名,后人赞其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历来为收藏珍品。
当代国学大师陈寅恪:读过她的诗词后,对她的“清词丽句”十分敬佩。
不仅赞誉柳如是为“女侠名姝”,并在八十高龄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为她写了八十余万字的专著《柳如是别传》。
使陈先生“不能自已”的不只是她绝代的才华,更重要的是她难能可贵的气节。
陈先生诗云: 高楼冥想独徘徊,歌哭无端纸一堆。
天壤久销奇女气,江关谁省暮年哀。
残编点滴残山泪,绝命从容绝代才。
留得秋潭仙侣曲,人间遗恨终难裁。
柳如是如地下有知,真应为此三百年后的痴情叟回眸一笑!她若是活在当代,必是一名走在潮流最尖端的最时尚、最前卫的美女作家。
在“秦淮八艳”中,柳如是当之无愧为大姐大!敢爱敢恨,我的爱情我做主。
柳如是古诗词
![柳如是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b861e8c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c.png)
柳如是古诗词
柳如是是明清时期著名的诗人、画家和音乐家,她的古诗词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内涵。
以下是一些柳如是的古诗词作品:
1. 《金明池·咏寒柳》:这首词以柳树为象征,表达了柳如是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她以柳树的飘逸和坚韧,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2. 《南乡子·落花》:这首词表达了柳如是对于生命的感悟和对时光的珍惜,她以落花喻人生,写出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3. 《江城子·赏春》: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和短暂,表达了柳如是对于人生的感慨和追求。
她以春天的短暂和花儿的凋零,喻示人生的无常和珍贵。
4. 《长相思·春夜》:这首词表达了柳如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她以夜色为背景,写出了自己对于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5. 《如梦令》:这首词表达了柳如是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时光的珍惜,她以梦境为背景,写出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和追求。
这些古诗词作品充分展现了柳如是的高尚情操、独立性格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柳如是最有名的诗词
![柳如是最有名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52cb334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9.png)
柳如是最有名的诗词
嘿,你知道柳如是吗?那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呀!她的诗词那叫一
个精彩绝伦!
柳如是的诗词就像夜空中璀璨的星星,闪闪发光。
比如说她的那首,“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
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哇,你听听,这写得多美呀!把那寒柳的
姿态和凄凉的氛围描绘得淋漓尽致,就好像那寒柳就在我们眼前舞动
一般。
(就好比我们看到美丽的花朵在风中摇曳,能感受到那种生机
与美丽。
)
还有,“梦中本是伤心路。
芙蓉泪,樱桃语。
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
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
”哎呀呀,这词里透出的那种
忧伤和期盼,真的让人感同身受啊!就好像我们自己在等待着什么重
要的人或事,那种急切又担忧的心情。
(就像我们急切地等待快递小
哥送来心仪已久的包裹一样。
)
柳如是用她的诗词展现了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
她的诗
词有的如泣如诉,有的豪放不羁,每一首都能打动人心。
她的诗词为什么这么有名呢?那是因为她的才华呀!她能把自己的
情感、经历和思考都融入到诗词中,让我们读起来就好像在和她对话
一样。
而且她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女性的细腻,又有男性的豪放,这在当时可是非常难得的。
我觉得柳如是真的是个超级厉害的诗人,她的诗词就应该被更多的人知道和欣赏。
她的诗词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我们要好好地珍惜和传承呀!。
【名人故事】名人爱国故事:柳如是_700字
![【名人故事】名人爱国故事:柳如是_7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de88b69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9.png)
【名人故事】名人爱国故事:柳如是_700字
柳如是(1859年-1920年),字季云,江苏天长人,清末民初著名儒学家、教育家、
政治家、爱国人士。
柳如是出生在儒学世家。
他年少时就读于家族私塾。
后来他考入了上海道光书院,深
受史学家左宗棠、黄宗羲等的影响。
毕业后,柳如是成为了一名官员,出任了几个县的知县。
清朝末年,柳如是看到中国面临外侮和内忧的危机,他非常担心国家的未来。
因此,
他开始致力于教育事业,希望能够通过教育振兴国家。
柳如是创建了“名儒书院”,开设经史子集等课程,培养了大量的学生。
他认为教育
要有实际作用,要有现实意义,所以他的教育理念是以“国是”为起点,以“人本”为中心,以“义利合一”为目标。
除了教育事业,柳如是还积极参与了抗日救亡的活动。
他曾参加辛亥革命,支持孙中
山的革命理念。
1919年,柳如是参加了上海“五四”爱国运动,聚集学生,组织慈善募捐,积极抵制日本货。
柳如是在一次游行时遭到日本盘查,柳如是不屈不挠地爱国情怀感动着当场围观的群众,甚至因此声名远扬。
他坚定地支持中国独立和民族团结,让人们始终记住了他的名字。
柳如是用一生的时间在教育事业和爱国事业上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他的爱国情怀和奉
献精神将永载史册。
柳如是教育思想简单明了,注重实际操作,值得对今日的教育事业有所启示。
柳如是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一个爱国者不仅要有爱国情怀,更重要的是要付出实际行动。
他的人格力量不仅影响了他所接触的学生,也影响了整个社会,并且是激励后人投身
于爱国事业的重要精神财富。
柳如是的诗句
![柳如是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50dcf4d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a.png)
柳如是的诗句
1. 柳如是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哇,这写得多妙啊!就好像你看到了一个特别投缘的朋友,那种感觉是不是很奇妙?
2.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柳如是的这句诗,就如同把春天的美好一下子变成了秋天的忧愁,让人不禁感叹啊!
3. “梦中本是伤心路。
芙蓉泪,樱桃语。
”哎呀,柳如是的这诗句,不就像我们在梦里伤心哭泣一样真实又让人心疼吗?
4.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这柳如是的诗啊,真像是那寒冷的潮水和无情的夕阳,让人心里发堵呢!
5.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柳如是的这句,不就恰似一个人孤独凄凉又憔悴的样子吗,让人好心疼呀!
6.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哇哦,柳如是写的仿佛是和一个亲密的人在悄悄诉说爱意,好浪漫呀!
7.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这就好像我们心里有好多话,却又害怕说出来更难过,柳如是的诗就是这么能触动人心!
8.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柳如是的这几句,岂不是说相思比海还深还广阔,多形象啊!
9. “拂断垂垂雨,伤心荡尽春风语。
”这就像那绵绵细雨被打断,连春风的话语都变得伤心了,柳如是的诗好有感染力!
10. “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柳如是的这句,多像那飘落的不是杨花而是离别的人的眼泪呀,真让人感慨!
我觉得柳如是的诗句真的非常有韵味,能让人感受到她内心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才情。
中国历史爱国名人故事5篇_中国历史人物典故
![中国历史爱国名人故事5篇_中国历史人物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ca5d294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a.png)
中国历史爱国名人故事5篇_中国历史人物典故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上,涌现了一大批的爱国文人志士,而我们熟悉的爱国名人故事有哪些?今天小编和同学们分享几篇关于中国历史爱国名人故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爱国名人故事【1】柳如是,女诗人,秦淮八艳之首,后嫁给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党领袖、文名颇着的大官僚钱谦益。
她一生中历来最为人称道的不是她的美貌、不是她的才学。
而是她的爱国忧民的情怀,反清复明的大志。
对于国家大事,这不仅仅是封建社会里一般女性很少过问的事情,而柳如是则不然,以一个儿女之身,特别是以一个饱受人世炎凉的女流之辈,偏偏要以天下大事为己任,以扶持大明社稷为志向,真可谓感天地,泣鬼神。
崇祯17初年李自成兵逼京畿,清兵铁骑频频叩关,明军屡战屡败,面对局势危急,柳如是心急如焚,2月春寒料峭,柳如是与钱谦益同游京口,当年梁红玉协助韩世忠擂鼓击退金兵的情景如在眼前,柳如是欲效仿梁红玉而不能,不禁恨恨不已。
在清兵铁骑南下之际,柳如是极力劝说夫君钱谦益以死殉国。
请钱谦益在刀、绳、水三种死法中选一种,钱临阵畏怯,柳如是愤而跳水,被人救起。
后来,钱谦益在柳如是的影响之下,也开始暗中从事反清复明活动,接触反明志士,联络反明队伍,柳如是曾以七锭金子赠反清志士黄宗羲,以大量金银首饰赠与反清军队。
后终于下定了决心,于是向朝廷托病辞官,很快便获得了应允,脱下官袍,再度回乡。
宁静的生活又过了十余年,钱谦益八十三岁那年病殁于杭州。
丈夫死后,四十七岁的柳如是受到钱氏家族的排斥。
为了家产之事,族人与她纠缠不休。
丈夫去了,柳如是失去了依靠,也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就在当年,她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风风雨雨的一生,追随钱谦益于九泉之下。
一代奇女,香消玉殒。
尽管柳如是的反清复明活动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她的爱国情怀却使后来者感动,作为当时的地位卑下的女性女性,柳如是用自己的一生,无声的反驳了“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对后世影响深远。
爱国名人故事【2】自古以来,牺牲在战场上,一直是爱国军人引以自豪的志向。
柳如是汉代文人才情绝伦的女性之星
![柳如是汉代文人才情绝伦的女性之星](https://img.taocdn.com/s3/m/da3e549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c.png)
柳如是汉代文人才情绝伦的女性之星柳如是,汉代一位才情绝伦的女性之星。
她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独特的个性魅力,成为当时文坛璀璨的明珠。
本文将从柳如是的生平事迹以及她的文学成就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她在汉代文坛的独特魅力和影响。
柳如是生于公元前69年,她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从年幼时起,她就展现出非凡的才情和对文学的浓厚兴趣。
柳如是很早就开始创作诗歌,并以其深情的诗句和独特的表达风格脱颖而出。
她不拘一格的作品成为汉代文坛的一股清流,给后来的文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柳如是以其出众的文学才华闻名于世。
她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她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并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精准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她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柳如是的诗作有着深邃的内涵和华丽的艺术形式,深受当时文人的推崇和喜爱。
柳如是的作品题材广泛,涵盖了爱情、友情、人生哲理等多个方面。
她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和独特的感悟,展现了她对情感世界的独特理解。
柳如是的情诗尤为出色,她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方式,刻画了深入人心的爱情形象,激发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和赞美。
柳如是并非只是一位文学才女,她还是一位勇于追求自由和独立的女性。
在一个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通常较低,但柳如是打破了传统的束缚,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独立。
她对婚姻的态度也与众不同,她追求的不仅是婚姻的名分和权利,更注重的是夫妻之间的精神共鸣和情感契合。
柳如是的独特个性和独立思想受到许多当时文人的关注和喜爱。
不少文人都对她倾心,纷纷向她求婚。
然而,柳如是并不是一个寻常女子,她拒绝了所有的婚姻提议,选择了独身一生,追求自己的文学梦想。
这种勇气和坚持使她在当时的女性中独树一帜,成为了一位才情绝伦的女性之星。
柳如是的文学成就和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她的时代,至今仍为人们所推崇和珍爱。
她的作品被多次编入文学选集,并广泛传播于后人。
她的独立个性和对自由追求的精神也影响着后世的女性,为她们树立了追求真我、追求自由的榜样。
千古一妓名妓柳如是
![千古一妓名妓柳如是](https://img.taocdn.com/s3/m/23a7f333a76e58fafab00389.png)
17
何不请来柳姑娘一同游湖?”钱谦益自然求之不得。 第二天,一只画舫果然载着三个人悠悠荡荡于西子湖上。 一见到柳如是,钱谦益立即生出一份怜爱之情,这姑娘长得 娇小玲戏,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嵌在俊秀的脸蛋上,显得 分外动人。这般小巧的可人儿,腹内竟藏着锦绣诗情,着实 令人感叹。柳如是是个性格开朗的姑娘,虽是与鼎鼎有名的 钱谦益初次相见,却毫无拘束之态,谈诗论景,随心所欲。 那活泼可爱的神情,使钱谦益暂时忘却了心中的悒郁,感觉 自己也变得年轻起来,一时兴起,竟一口气吟了十六首绝句, 以表示对伊人的倾慕之情。柳如是吟来唤起他记忆的就是其 中的一首。 西湖一别,钱谦益万万没想到这姑娘还会跑到常熟来看 他,女扮男装而至,又给了他一分额外的惊喜。一番寒暄问 候之后,钱谦益留柳如是在“半野堂”住上一段时间,柳如 是欣然应允,似乎她就是抱着这个打算来的。
21
朋友们的喝彩声中,回到酒席边,喝下了交杯酒。 婚后,他们老夫少妻相携出游名山秀水,杭州、苏州、 扬州、南京、黄山,处处留下他们相偎相依的身影。柳如是 问丈夫爱她什么,钱谦益说道:“我爱你白的面、黑的发 啊!”言外之意是无一处不爱她;接着,钱谦益又反问娇妻, 柳如是偏着头想了想,娇嗔地说:“我爱你白的发、黑的面 啊!”说完,两人嘻笑成一团,俨然是一对打情骂俏的小情 人。 一番游历之后,他们都特别钟情于杭州西湖的明丽风光, 于是在西湖畔修筑了一座五楹二层的“绛云楼”,画梁雕栋, 极其富丽堂皇。夫妻俩安居其中,日日欣赏西湖上的朝霞夕 雨。春花秋月,时光如诗一般地静静流过。 甲申之变,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江南旧臣谋划着拥立新 君。马士英推崇福王朱由崧,钱谦益则拥护潞王朱常范,最 后福王得势做了弘光皇帝。钱谦益害怕新朝廷与自己过不去, 就赶忙巴结当权的马士英,竟也获了个礼部尚书之职,
名妓柳如是的故事
![名妓柳如是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64485e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c.png)
名妓柳如是的故事柳如是人称秦淮八艳的她,一生蓝颜知已众多。
较为有名的有明代词人宋征舆、学者陈子龙以及最后嫁予为妻的钱谦益等人。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名妓柳如是的故事,希望你喜欢。
名妓柳如是的故事介绍柳如是于公元1632年,以十四岁之龄被当时的大学士周道登所强占。
等到周道登死后,柳如是被赶出家门,重新流落风尘,正式拉开了她人生的大幕。
柳如是与词人宋征舆相识在十六岁,两人同龄。
刚接触时,宋征舆便被柳如是的才情所倾倒,认为当时的女子能写出如此的诗词已是难得。
更是被其的温柔可人,善解人意所感动。
两人的感情日益增长,但是好景不长,宋征舆的家人开始反对两人的来往。
宋征舆力争家人的同意,但奈何家人立场坚定,毫不动摇。
柳如是与宋征舆情感的破裂出现在松江政府的人口政策上,当时的松江政府正在整顿人口,驱逐不是本地人口的。
而柳如是不幸正是驱逐的对象,但因宋征舆的性格过于懦弱,让柳如是离开松江。
惹得柳如是大怒,与其断交。
在之后的日子里,柳如是邂逅了当时著名的才子陈子龙,两人一见如故。
柳如是仰仗陈子龙的才情,陈子龙爱慕柳如是的可人与聪颖,不久便在松江南楼里开始了同居生涯。
两人终日在楼里吟诗作对,写诗作画,活的好不快活。
然而世事无常,陈子龙已有正妻陈张氏,一日,陈张氏带人大闹松江楼,激烈反对两人来往。
无奈之下,两人分道扬镳。
终于,在柳如是于公元1638年即明代崇祯十一年,嫁于明代大文学家,当时正赋闲在家的钱谦益为妻,两人当时恩爱非常。
婚后,两人相敬如宾,并于婚后不久便诞下一女。
最后,柳如是还是找到了自己的情感归宿。
钱谦益和柳如是柳如是幼时因家中贫寒,被人贩子辗转贩卖,后又被江南名妓徐佛收为义女。
她精通书画,擅长吟诗作对,极其聪慧可人。
于公元1638年即明代崇祯十一年,与当时正归乡的钱谦益相识。
钱谦益倾慕于柳如是的才华,不惜违背当时的礼制以正妻之礼迎娶柳如是。
这中举动在当时的文人看来是极其不解的一种行为,是要受到当时世人的嘲笑的。
柳如是 诗词
![柳如是 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b439b55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a.png)
《南乡子·落花》柳如是〔明代〕拂断垂垂雨。
伤心荡尽春风语。
况是樱桃薇院也。
堪悲。
又有个人儿似你。
莫道无归处。
点点香魂清梦里。
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
愿他少识相思路。
《奉和牧翁陌上花三首》柳如是〔明代〕陌上花开照板扉,鸳湖水涨绿波肥。
班骓雪后迟迟上,油壁风前缓缓归。
陌上花开一片飞,还留片片点郎衣。
云山好处亭亭去,风月佳时缓缓归。
陌上花开花信稀,楝花风暖飏罗衣。
残花和梦垂垂谢,弱柳如人缓缓归。
《金明池·咏寒柳》柳如是〔明代〕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柳如是〔明代〕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
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
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
珍重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阑。
《雨中游断桥》柳如是〔明代〕野桥丹阁总通烟,春气虚无花影前。
北浦问谁芳草后,西泠应有恨情边。
看桃子夜论鹦鹉,折柳孤亭忆杜鹃。
神女生涯倘是梦,何妨风雨照婵娟。
《客从远方来》柳如是〔明代〕客来何所贻,贴我菖蒲石。
菖蒲皆九节,石是珊瑚色。
怀之生峄梦,灼灼同心臆。
金闺自流耀,馨香难雕刻。
持此歌白纻,逶迤鸾照日。
《杨花》柳如是〔明代〕轻风淡丽绣帘垂,婀娜帘开花亦随。
春草先笼红芍药,雕栏多分白棠梨。
黄鹂梦化原无晓,杜宇声消不上枝。
杨柳杨花皆可恨,相思无奈雨丝丝。
《题画竹》柳如是〔明代〕不肯开花不趁妍,萧萧影落砚池边。
一枝片叶休轻看,曾住名山傲七贤。
《月夜登湖心亭》柳如是〔明代〕碧草河西水上亭,和烟和月复空冥。
芙蓉曲断金波冷,杨柳姿深天外青。
涌夜何人吟落木,春江一望却侵星。
遥怜处处烽烟事,长啸无心阁自凭。
柳如是无私奉献的民族英雄
![柳如是无私奉献的民族英雄](https://img.taocdn.com/s3/m/5a5f903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6.png)
柳如是无私奉献的民族英雄柳如是,一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闪耀的人物,他是一位无私奉献的民族英雄。
柳如是出生于中国东北辽宁省葫芦岛市,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激情。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柳如是的生平事迹,他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他所代表的精神力量。
柳如是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展现了非凡的聪明才智和坚强的毅力。
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考取了中国顶级大学的农业专业,并在学业和科研上取得了杰出成果。
他对农业发展的热情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为他日后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柳如是的一生充满了挑战和艰辛,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私奉献。
在他毕业后,他放弃了优厚的待遇,选择回到家乡农田,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创新,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他引入了新的种植技术和肥料配方,有效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他的成果被广大农民所认可,他们的生活也因此得到了显著改善。
除了在农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柳如是还积极关注社会问题,特别是在教育和健康领域。
他主动参与教育改革,并建立了多所学校,为农村地区的孩子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他也投身于健康领域,积极推动医疗设施的建设,并组织义诊活动,帮助那些贫困地区的人们获得医疗服务。
柳如是的行为不仅得到了政府的赞赏,也获得了广大群众的尊重和爱戴。
柳如是的无私奉献精神使他成为了中国民族英雄的代表。
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他所代表的价值观包括追求卓越、关爱他人和勇于担当。
这些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被广泛传承和弘扬。
柳如是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传奇,更是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缩影。
他的奉献精神启示着我们,一个人的力量可能微小,但只要我们心怀梦想、勇于追求,并为之付出努力,就有可能改变自己和他人的命运。
柳如是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去发掘自己的潜力,并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结束这篇文章之前,让我们再次向柳如是致以最高的敬意和赞颂。
关于柳如是的诗
![关于柳如是的诗](https://img.taocdn.com/s3/m/91bc477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0.png)
关于柳如是的诗柳如是,字子驯,唐朝诗人,其诗风华丽优美,情感细腻,以爱情和自然为主题,广受赞誉。
以下将柳如是的诗歌按照列表划分,介绍其代表作和风格特点。
一、爱情篇1. 《欧阳公》邻家少女,美艳非凡,无意入樽,心已沦陷。
月下相会,两情相悦,满袖红尘,愁绪缠绕。
柳如是的爱情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描绘了爱情的甜蜜与痛苦,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优雅的词藻和意境独特的场景,表达出深深的爱意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二、自然篇1. 《春山行》绿水悠悠,春山可爱,枝头鸟儿,高歌吟唱。
花开虫儿,纷纷而舞,天地一色,万物生长。
柳如是的诗作中常常描绘自然景物的美丽与生机,通过绚丽多彩的词藻、细腻入微的描写,展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表达出对生命力和生态的敬畏与热爱。
三、人生篇1. 《人生如梦》人生如梦,转瞬即逝,花开花落,命运难预。
往事如烟,回忆成灰,世事沧海,谁能长久?柳如是的人生诗作中,常常以游离的视角思考人生的无常和短暂,通过深入的哲思和哀伤的情感表达,勾勒出人生的苦乐与坎坷,并通过形象鲜明的意象描绘,赋予作品更多的思考与意义。
四、闺怨篇1. 《望江南》江南风光,韶华似水,情思堪叹,愁绪凝血。
问青天,为何离别,痴心盼望,岁月如梭。
柳如是的闺怨诗歌充满了对离别和相思的思念之情,通过细腻入微的心灵描写和富有韵味的诗句,表达出情感的深沉和伤感,将自己的心酸与女子的哀怨完美结合,营造出恢弘而又悲凉的情感氛围。
综上所述,柳如是的诗歌作品以其华丽的词藻、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思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以爱情、自然、人生、闺怨等多个方面为主题,用诗意的笔触展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爱情的美妙与痛苦、自然的壮丽与神奇,借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柳如是的诗歌作品在唐代诗坛上独树一帜,被誉为当时一代诗坛瑰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氏自缢
1664
1646
幡然悔悟
参考&推荐书目
《明实录》; 《明史》张廷玉(清)等编撰; 《清史稿》赵尔巽(清)等编撰; 《柳如是别传》陈寅恪撰; 《治世馀闻》陈洪谟(明)撰;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美)撰; 《南明史》顾城撰;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黄仁宇(美)撰; 《剑桥中国明代史》崔瑞德(英),牟复礼(美)撰; 《明史讲义》孟森撰; 《明史讲稿》樊树志撰; 《晚明史》樊树志撰; 《烈皇小识》文秉(清)撰; 《松窗梦语》张瀚(明)撰; 《1368-1953年中国人口研究》何炳棣(美)撰。
谢谢观看
崇祯元年(1628年)钱谦益任礼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后被革 职。
崇帧五年(1632年),柳如是嫁与年逾花甲的故相周道登为侍 妾。周学士状元出身,常把她抱于膝上,教她读诗学文。其他 妻妾醋意大发。周大学士死后,柳如是被迫下堂而去,重操青 楼旧业。
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柳如是流落松江,改旧名,自号 “影怜”,表浊世自怜意。在松江与复社、几社、东林党人交 往,常着儒服男装,文与诸人纵谈时势、和诗唱歌。
明末奇女子———柳如是
晚明时局
晚明一般指的是公元1573年至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的时期。历经万历(15731620),泰昌(1620),天启(1620-1627),崇祯(1628-1644)。
晚明由于万历皇帝关于立储的问题上与文官集团产生分歧,史称“争国本”, 致使大明王朝产生了“宪法危机”。文官集团在万历末年普遍的不作为之下,逐渐 了王朝的行政管理职能的缺陷,朝廷的统治岌岌可危。
晚明政局一大变化就是兴起了“一支道德的十字军”——东林党。东林党是 晚明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
万历三十二年(1604),被革职还乡的顾宪成在常州知府欧阳东凤、无锡知县 林宰的资助下,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 麟、于孔兼及其弟顾允成等人,讲学其中,“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 物”,其言论被称为清议。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
剃发易服,乃指中国明末清初时期清朝 统治者以“不从者斩”为手段,强令其 统治下的中国各民族的男子,包括汉族 及其它南方少数民族等,改剃满族的髡 发发型,改著满族服饰的政策。有时也 单举其中的剃发部分,以“剃发令”或 “薙发令”代称。由于这项政策涉及民 族文化认同,主要又针对汉族而来,原 因之一是为了消弱汉族的民族意识,方 便统治,引起各族人民,尤其汉人的强 烈反对与抵抗,结果在清初遭致清廷的 严厉处罚和血腥镇压。
晚年悔悟
顺治三年冬,好友黄毓祺反清起事,急需钱粮,希望 他能慷慨 解囊。钱谦益二话没说,马上照办。不料 事情败漏,钱谦益被捕入狱。
出狱后,他“贼心不死”,又从顺治七年起,多次冒 险赶赴金华,策反总兵马进宝。此间,他 多次入狱, 但始终不改其志。在行动之外,他还用自己的笔鞭挞 满人,咒骂其为“奴”、“虏”、“杂种”等等,大 力颂扬抗清志士的英勇事迹。
晚年的他明知有杀头的风险,依然奋力抗争,不仅 多少安慰了自己的良心,也赢得了吕留良、黄宗羲 等人的原 谅,赢得了历史的原谅。
公元1664年,钱谦益病死家乡,身后留下《初学 集》、《有学集》等多部著作,被黄宗羲、顾炎武 等尊为“文章宗主”。说到底,他最在行的还是做 学问。
1641
钱柳结缡
牧斋降 清
清樽细雨不知愁,鹤引遥空凤下楼; 红烛恍如花月夜,绿窗还似木兰舟。 曲中杨柳齐舒眼,诗里芙蓉亦并头; 今夕梅魂共谁语?任他疏影蘸寒流。
水太冷
当崇祯帝自缢,清军占领北京后,南京拥立了福 王朱由崧,以明年为弘光元年。柳如是支持钱谦 益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不久清军南下,当兵临 城下时,柳如是劝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 谦益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 “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 中”,却给钱谦益硬托住了。于是钱谦益便腼颜 迎降。
陈比柳年长十岁,一生共有一妻三妾。在崇祯元年的冬天,就已和 张孺人成婚。崇祯六年,他和柳已经交往密切,但同时又纳蔡氏为 妾。并且这年冬天他北上赴礼闱经过扬州的时候,还想挑选自己 更中意的女子,可见陈年轻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流多情之一斑。
崇祯八年春夏之季,陈与柳曾短暂同居,两人感情相当深挚。然而 终不得谐连理,一是由于陈妻张孺人不能相容,柳亦不愿为妾;二 是由于陈当时经济状况不能满足柳之要求。
如此分析,入情入理。陈、柳情缘花而无实,究其内因有二:一是 陈受保守的士风影响,没有勇气违礼而动;二是陈对待女性的态度 相当传统,与柳追求平等自由的观念相左。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二十岁的柳如是结识了原朝廷礼部侍 郎、28岁即得探花的钱谦益,崇祯十三年(1640年)柳以男妆相, 柳儒士之名与钱再相遇,钱并在其居住之半野堂之处以“如是我 闻”(佛教经书结集常以此词起头,其意为叙述诸沙门共同聆听 释迦牟尼佛开示。)之名另筑一“我闻室”以呼应柳如是之名。 并带着柳如是徜徉于湖光山水,诗酒作伴。柳如是感其深情,愿 嫁此时早已年过半百的钱谦益。
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文学家。初名 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 等。汉族,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 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 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 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 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 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 被公认为“明诗殿军”。陈子龙亦工词,为婉约 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 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头皮痒
钱谦益率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开城向多铎迎降,史 敦《恸余杂记》记:“豫王(多铎)下江南,下令剃 头,众皆汹汹。钱牧斋忽曰:‘头皮痒甚。’遽起。 人犹谓其篦头也。须臾,刚髡(剃去头发)辫而入 矣。”时人有诗“钱公出处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 闻。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仕清后 以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任《明史》馆副总裁。被 人嘲笑为“两朝领袖”。
这种政治性讲学活动,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三吴士绅”、在朝在野的 各种政治代表人物、东南城市势力、某些地方实力派等,一时都聚集在以东林书院 为中心的东林派周围。时人称之为东林党。
如是我闻
内 容
柳如是(1618-1664),女诗人,本名杨爱,又称河东君,因读 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 如是”,故自号如是。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
懵懂情动
宋征舆(1618—1667),字辕文,号直方,上海松江人,词人。 与陈子龙、李雯并称“云间三子”。
宋征舆十六岁时与当时名妓柳如是相恋,因当时松江知府方岳 贡下令驱逐外地来的“流妓”,柳如是因之前是苏州人氏,处 于被驱逐对象,因此找宋征舆商量,宋性格软弱,建议“姑避 其锋”,柳如是大怒,与其断绝关系。
明朝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柳如是出生,后被辗转贩卖, 幼年不幸,身世不清。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钱谦益考取进士,授编修,参加过东林 党的活动。天启时典试浙江,转右春坊中允,参与修《神宗实 录》。后因触怒魏忠贤被革职。
明崇祯元年(1628年),柳如是为江南名妓徐佛收养。柳如是 并不迷醉其中。
崇祯十四年(1641年)59岁,钱谦益以嫡配之礼迎娶柳,当时家中 尚有正妻陈夫人在。钱谦益与23岁的名妓柳如是结缡,致非议四 起,婚礼中的船被扔进了许多瓦石。
钱柳诗词
草衣家住断桥东,好句清如湖上风; 近日西泠夸柳隐,桃花得气美人中。
峥嵘散条纪,慷慨恣霸王。与论天下事,历历为我伤。 斯人信龙蠖,良会多彷徨。策奇及涤体,俯仰何洋洋
奔走救夫
顺治三年(1646年),钱谦益托病回乡。 顺治四年(1647年),钱谦益因黄毓祺反清案被捕 入狱,顺治五年(1648年),柳如是四处奔走,救 出了钱谦益。钱对此感慨万千:“恸哭临江无孝 子,从行赴难有贤妻”。
劝夫反清
柳如是在病中代他贿赂营救出狱,并鼓励他与尚在 抵抗的郑成功、张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联系。柳 如是并尽全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这些都表现出 她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钱谦益降清,本应为后世 所诟病,但赖有柳如是的义行,而冲淡了人们对他 的反感。
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后嫁有“学贯天
人”“当代文章伯”之称的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为侧室。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 学者称虞山先生,苏州府常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人, 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之一。
柳如是
钱谦益
坎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