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NO3和培养厌氧菌的几种方法
写给那些还在苦恼NO3的朋友(慎重)
简单点说吧,免的新手都看不懂。
如果你FOT,NO3可以忽略了,一两条大仙2.3天已经可以让你硝酸盐爆红了,养鱼忽略NO3。
如果你是LPS,其实NO3也可以忽略,正常养水后,设备不差,硝酸盐一般不会太高,就算爆红对软体影响真的不大。
如果你是SPS,其实NO3也不可怕,高了顶多SPS变茄色,也不会死。
一般成熟的缸,完全不用藻缸的。
纯柏林系统足以,一定要强光,强流,强蛋,少石。
有这四点,no3奇低了。
再配合不铺沙,不用滤棉。
NO3轻松为零。
对于硬骨,零不是好事。
如果你还觉得NO3是个问题。
就教你一个绝招。
添加碳源。
许多人不知道什么是碳源,我也懒得解析。
简单就是说供应给微生物细菌生长的一类营养。
碳源常见有酒精,醋,糖。
分子结构含有C。
许多人用伏特加,我只用白砂糖。
我自来水开缸,是新缸,当地NO3为50,家里有400G的RO机,要放满一缸水,估计要一天一夜。
所以选择自来水。
多次用RO水换下来还是50。
决定走添加碳源。
用法:我150L水,用小半碗白砂糖,分量巨多,哈。
(更新:注意用量太多会导致翻缸。
)时间:12小时后,整缸白茫茫,完全看不见任何。
注意:打氧,打氧,再打氧。
设备:蛋粉。
发出脏水等于一个星期多的量。
传言:虾蟹会死。
其实打氧大了,不会死的,我清洁虾和螺都没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糖不是酒精的原因?结果:24小时后,水慢慢变清,还是白茫茫。
NO3从50变为2,沙利法测试。
只需要24小时。
代价:跌KH。
养SPS可以用滴定(更新:菌种失衡。
培养出来的细菌有好大可能影响缸中的细菌,优势细菌之间的发生战争,成熟缸注意)这个是我用过的所有系统方法中最妙不可言的简单方法。
完全可以代替ATR,藻缸,去肖器,蛋白包,换水,活石,Z系统,煮豆,碳源盐,PO4*4。
降NO3不是重点,真正威胁SPS生长的是PO4。
含P元素的磷酸盐会严重影响硬骨,甚于硝酸盐。
加白砂糖后,除了吸收NO3外,PO4同时吸收。
达到降解作用。
最后简单说说原理吧。
厌氧菌的培养方法
厌氧菌的培养方法录入时间:2006/6/24 8:36:41 来源:海博生物技术部厌氧菌在有氧的情况下不能生长。
要培养厌氧菌,必须创造一个无氧的环境。
通常用培养基中加入还原剂,或用物理、化学方法去除环境中的游离氧,以降低氧化还原电势。
如疱肉培养基、硫基乙酸钠培养基,牛心脑浸液培养基等。
常用的厌氧培养方法有许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1.厌氧缸法接种好标本的平板或液体培养基试管,可放入厌氧缸内培养,厌氧缸是普通的干燥缸,用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缸内造成厌氧环境,从而将厌氧菌培养出来。
2.厌氧袋(Bio-bag)即在塑料袋内造成厌氧环境来培养厌氧菌。
塑料袋透明而不透气,内装气体发生管(有硼氢化钠的碳酸氢钠固体以及5%柠檬酸安瓿)、美兰指示剂管、钯催化剂管、干燥剂。
放入已接种好的平板后,尽量挤出袋内空气,然后密封袋口。
先折断气体发生管,后折断美兰指示剂管,命名袋内在半小时内造成无气环境。
如不突变表示袋内已达厌氧状态,可以孵育。
3.厌氧手套箱(Anaerobie glove box)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公认的培养厌氧菌最佳仪器之一。
它是一个密闭的大型金属箱,箱的前面有一个有机玻璃做的透明面板,板上装有两个手套,可通过手套在箱内进行操作,故名。
箱侧有一交换室,具有内外二门,内门通箱内先关着。
欲放物入箱,先打开外门,放入交换室,关上外门进行抽气和换气(H2,CO2,N2)达到厌氧状态,然后手伸入手套把交换室内门打开,将物品移入箱内,关上内门。
箱内保持厌氧状态,也是利用充气中的氢在钯的催化下和箱中钱残余氧化合成水的原理。
该箱可调节温度,本身是孵箱或孵箱即附在其内,还可放入解剖显微镜便于观察厌氧菌菌落,这种厌氧箱适于作厌氧细菌的大量培养研究,大量培养基可放入作预还原和厌氧性无菌试验。
金属硬壁型厌氧箱的抽气、充气、厌氧环境和温度等均系自动调节。
4.厌氧盒:原理同厌氧袋,有成品销售。
5.生物耗氧法:在一密闭的容器内放以生物(多是植物),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供细菌生长用。
水产养殖亚硝酸盐降解实用大全
水产养殖降亚硝酸盐实用方法大全刘秋生珠海市碧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众所周知,水产养殖的水环境污染和水质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是集约化高密度水产养殖常遇到的问题,亚硝酸盐可影响鱼鳃中氧的传递,引起鱼类大量死亡,养殖应高度重视。
现把各种处理方法的优劣及其原理整理汇总,供业内人士参考。
饲料残饵、肥料和鱼类排泄物等分解产生氨氮,氨氮由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组成,游离氨对水生生物有毒,铵离子基本无毒,两者并存且可以相互的转化:NH3+H2O ←→NH4++OH-,这一平衡受pH影响,pH升高时,平衡向左移,游离氨成倍增加.正常情况下NH4+会被藻类吸收利用,高密度养殖的中后期,特别这时藻类又老化的情况下,往往产生的NH4+会超出藻类吸收利用,部分NH4+通过硝化作用转化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硝酸盐、亚硝酸在反消化细菌的作用下还原转化为NO、N2等,见下图更直观。
进入大气↑NO、N2↑N2O↑残饵、粪便NH42NOH 23—↑↑反硝化作用↑亚硝化作用池塘物质转化路径图硝化作用是有两个关键的共生菌群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分别是亚硝化细菌及氨氧化细菌,利用体内的氨单加氧酶和羟胺氧化酶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氨作为其唯一的氮源;硝化细菌即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利用亚硝酸氧化还原酶将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亚硝酸盐作为其唯一的氮源。
值得一提的是,亚硝酸氧化还原酶是一个多重功能的酶,既可催化亚硝酸盐的氧化,又可催化硝酸盐的还原,不同的外界环境诱导其不同的功能,比如在缺氧的条件下它可将硝酸盐还原。
反硝化作用又称脱氮作用或硝酸盐呼吸作用,即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还原成气态氮化物(主要是N2,少量是N2O),主要包括四个步骤:NO3—→NO2-→NO→N2O →N2,分别利用了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一氧化氮还原酶、一氧化二氮还原酶。
硝化过程是耗氧的,底层溶氧量非常重要,底泥硝化作用强度随底层溶解氧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强.硝化细菌比亚硝化细菌对水体pH敏感,硝化细菌进行硝化作用的最适pH范围在8。
降低NO3和培养厌氧菌的几种方法
降低NO3和培养厌氧菌的几种方法〔注:相关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如有冒犯作者之处还望告知并谅解。
〕养虾可以说是淡水水族养殖里的最高境界之一,如果你能养好虾,养别的水族生物应该都不会遇到太多难题,而且养虾需要对整个水体的生态环境都有了解才能养的好.养虾第一步就是建立硝化系统,其实大家不管用滤筒,滴流过滤还是上过滤水妖精,有足够的滤材够硝化细菌生殖并且有足够的耐心(通常建立好的硝化系统需要1个月左右)等待硝化细菌繁殖,建立硝化系统应该都不是难题.难的是硝化系统建立以后,虾子每日吃喝拉撒,硝化细菌分解这些有机物剩下的NO3却很难除掉,NO3在自然界中是厌氧菌来分解的,自然界中的厌氧菌是藏在厚厚的河沙和淤泥的底层,因为与氧气隔绝形成厌氧区,厌氧菌就会在这里大量繁殖,分解NO3释放出氮气和氧气,可是厌氧菌在水族箱中很难培养出来,尤其养虾来说,底土铺太厚时间长了容易败坏.如果NO3堆积过多,常见的结果是母虾踢卵,小虾成活率低等要创造一个绝对的厌氧环境,本人总结下来有几个方法可以实现厌氧菌的培养.1、每周定期换水,换1/3,可以有效降低NO3,好处是简单,缺点是对于水质比较硬的地区,换水成本太高,需要用RO软水机或者桶装RO水来换.不换水的方法如下:2、买一根50米长的水管,一端接在潜水泵,一端放到虾缸中.让水流经过50米的水管流回虾缸,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氧气消耗大部分,在水管的后半段就可以培养出厌氧区,厌氧菌就会繁殖,他们就会把NO3分解掉,回到缸子中的水NO3会接近与0.注意问题:如果50米管子过细,时间长了可能会阻塞,管子要用深色的,不能用透明的,因为厌氧菌需要不能见光.入水口管子最好抬高,离水面有5公分以上的距离,以免反硝化作用不彻底产生硫化氢毁掉虾缸〔这个方法我没有试过,大家有心的可以试试,曾经有网友发帖说过效果还不错〕3、台湾KU大发明的三串滤筒法:台湾KU大曾经有发明过一个三串滤筒法,原理是前两个滤筒放满培菌滤材,让硝化细菌大量繁殖,因为硝化细菌进行硝化作用需要消耗氧气,水流流经前两个滤筒到第三个滤筒的时候氧气消耗差不多了,在第三个滤筒营造出厌氧区,用来培养厌氧菌。
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
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菌种的选择和培养是关键步骤,直接影响处理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菌种培养方法,以及菌种的应用。
二、菌种的选择1. 厌氧菌种:适合于厌氧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去除有机物质,如厌氧消化池中的甲烷菌、硫酸盐还原菌等。
2. 好氧菌种:适合于好氧处理系统,能够氧化有机物质和氨氮,如曝气池中的硝化菌、硝化脱氮菌等。
3. 厌氧-好氧菌种:适合于厌氧-好氧处理系统,能够同时去除有机物质和氨氮,如A2O工艺中的硝化脱氮菌、磷酸盐积累菌等。
三、菌种培养方法1. 厌氧菌种培养方法:a.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如厌氧消化池中的甲烷菌可使用甲烷菌培养基。
b. 在无氧条件下,将培养基加入培养瓶中,并加入适量的菌液。
c. 将培养瓶密封,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pH值。
d. 定期观察培养瓶内的菌种生长情况,根据需要进行传代培养。
2. 好氧菌种培养方法:a.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如曝气池中的硝化菌可使用硝化菌培养基。
b. 在有氧条件下,将培养基加入培养瓶中,并加入适量的菌液。
c. 将培养瓶盖好,放入摇床或者培养箱中,以适当的摇动和通气来促进菌种的生长。
d. 定期观察培养瓶内的菌种生长情况,根据需要进行传代培养。
3. 厌氧-好氧菌种培养方法:a.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如A2O工艺中的硝化脱氮菌可使用硝化脱氮菌培养基。
b. 在厌氧条件下,将培养基加入培养瓶中,并加入适量的菌液。
c. 将培养瓶密封,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pH值。
d. 在好氧条件下,将培养液转移到好氧培养瓶中,继续培养。
e. 定期观察培养瓶内的菌种生长情况,根据需要进行传代培养。
四、菌种的应用1. 污水处理厂:将培养好的菌种投加到污水处理系统中,匡助分解有机物质、氨氮和硫酸盐等,提高处理效果。
2. 污水处理设备:将培养好的菌种固定在载体上,用于污水处理设备中的生物膜反应器,提高附着菌的活性和生物膜的稳定性。
厌氧培养方法
厌氧性细菌的分离培养法厌氧菌需有较低的氧化—还原势能才能生长(例如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需氧化—还原电势降低至0.11V 时才开始生长),在有氧的环境下,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势较高,不适于厌氧菌的生长。
为使培养基降低势,降低培养环境的氧压是十分必要的。
现有的厌氧培养法甚多,主要有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3 种方法,可根据各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而选用。
1 .生物学方法培养基中含有植物组织(如马铃薯、燕麦、发芽谷物等)或动物组织(新鲜无菌的小片组织或加热杀菌的肌肉、心、脑等),由于组织的呼吸作用或组织中的可氧化物质氧化而消耗氧气(如肌肉或脑组织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能消耗氧气,碎肉培养基的应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组织中所含的还原性化合物如谷胱甘肽也可以使氧化—还原电势下降。
另外,将厌氧菌与需氧菌共同培养在一个平皿内,利用需氧菌的生长将氧消耗后,使厌氧菌能生长。
其方法是将培养皿的一半接种吸收氧气能力强的需氧菌(如枯草杆菌),另一半接种厌氧菌,接种后将平皿倒扣在一块玻璃板上,并用石蜡密封,置37 恒温箱中培养2~3d 后,即可观察到需氧菌和厌氧菌均先后生长。
2 .化学方法利用还原作用强的化学物质,将环境或培养基内的氧气吸收,或用还原氧化型物质,降低氧化—还原电势。
(1)李伏夫(B • M Jibbob)法此法系用连二亚硫酸纳(Sodium hydrosulphite)和碳酸钠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其反应式如下:Na2S204 十Na2C03十02—Na2SO4十Na2SO3十C02 取一有盖的玻璃罐,罐底垫一薄层棉花,将接种好的平皿重叠正放于罐内(如系液体培养基,则直立于罐内),最上端保留可容纳1~2 个平皿的空间(视玻罐的体积而定),按玻罐的体积每1000cm3空间用连二亚硫酸纳及碳酸钠各30g,在纸上混匀后,盛于上面的空平皿中,加水少许使混合物潮湿,但不可过湿,以免罐内水分过多。
若用无盖玻罐,则可将平皿重叠正放在浅底容器上,以无盖玻罐罩于皿上,罐口周围用胶泥或水银封闭(如图1-5 )。
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
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有效的污水处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菌种的选择和培养是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菌种培养方法。
一、菌种选择在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菌种包括好氧菌、厌氧菌和硝化细菌等。
好氧菌主要用于有机物的降解和氧化,厌氧菌则可以在无氧环境中降解有机物,而硝化细菌则负责氨氮的氧化和硝化过程。
根据不同的处理需求,可以选择相应的菌种进行培养。
二、菌种培养方法1. 好氧菌培养方法好氧菌主要通过空气中的氧气进行代谢,因此培养时需要提供足够的氧气。
常用的好氧菌培养方法包括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两种。
液体培养:将好氧菌接种于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液体培养基中,如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
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可以提供菌种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促进菌种的生长和繁殖。
培养基中的氧气通过搅拌或通气的方式提供,保持培养液中的氧气浓度适宜。
培养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菌液可以通过离心或过滤的方式获取。
固体培养:将好氧菌接种于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固体培养基上,如琼脂培养基。
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可以提供菌种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促进菌种的生长和繁殖。
培养基表面需要保持湿润,以提供足够的水分和氧气。
培养时间一般为48-72小时,菌落可以通过刮取或转接的方式获取。
2. 厌氧菌培养方法厌氧菌主要在无氧或微氧环境中进行代谢,因此培养时需要提供相应的培养条件。
常用的厌氧菌培养方法包括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两种。
液体培养:将厌氧菌接种于不含氧气的液体培养基中,如含有还原剂的培养基。
培养基中的还原剂可以消耗氧气,创造无氧环境,提供菌种的生长条件。
培养基中的其他营养物质可以提供菌种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培养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菌液可以通过离心或过滤的方式获取。
固体培养:将厌氧菌接种于不含氧气的固体培养基上,如含有还原剂的琼脂培养基。
培养基中的还原剂可以消耗氧气,创造无氧环境,提供菌种的生长条件。
厌氧细菌的培养及应用方法
厌氧细菌的培养及应用方法简介厌氧细菌,是一类在无氧环境下生长和繁殖的微生物。
它们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被广泛用于环境修复、发酵工业以及医学领域等各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厌氧细菌的培养方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是一类在无氧环境下生长和繁殖的微生物。
它们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被广泛用于环境修复、发酵工业以及医学领域等各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厌氧细菌的培养方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厌氧细菌的培养方法厌氧细菌的培养方法相较于其他微生物的培养略有不同,需要提供无氧环境,满足其生长和繁殖的需求。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厌氧细菌培养方法:1. 封闭式培养法:将厌氧细菌接种于装有适宜培养基的培养瓶中,然后用橡胶塞密封瓶口,以保证培养过程中无氧环境的维持。
封闭式培养法:将厌氧细菌接种于装有适宜培养基的培养瓶中,然后用橡胶塞密封瓶口,以保证培养过程中无氧环境的维持。
2. 氮气充气法:在培养瓶中先充入氮气,将气泡排除后加入培养基和厌氧细菌。
通过氮气的充气可以去除培养瓶内的氧气,创建无氧环境。
氮气充气法:在培养瓶中先充入氮气,将气泡排除后加入培养基和厌氧细菌。
通过氮气的充气可以去除培养瓶内的氧气,创建无氧环境。
3. 厌氧室培养法:专门的厌氧室内装备有无氧环境所需的设备和仪器,可提供可控的厌氧条件,适合大规模厌氧细菌的培养。
厌氧室培养法:专门的厌氧室内装备有无氧环境所需的设备和仪器,可提供可控的厌氧条件,适合大规模厌氧细菌的培养。
厌氧细菌的应用厌氧细菌在多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领域:1. 环境修复:厌氧细菌可以通过降解有机废弃物、重金属离子还原等方式,帮助清除污染物,修复环境。
环境修复:厌氧细菌可以通过降解有机废弃物、重金属离子还原等方式,帮助清除污染物,修复环境。
2. 发酵工业:某些厌氧细菌具有产生特定有机物质的能力,可用于发酵工业中的生物合成过程,如乙醇、乳酸等物质的生产。
发酵工业:某些厌氧细菌具有产生特定有机物质的能力,可用于发酵工业中的生物合成过程,如乙醇、乳酸等物质的生产。
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
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菌种的选择和培养方法对于污水的有效处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
二、菌种选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菌种对于有效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物质至关重要。
常用的菌种包括厌氧菌、好氧菌和硝化菌等。
根据污水的特性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合的菌种进行培养。
三、菌种培养方法1. 厌氧菌的培养方法厌氧菌是在无氧条件下生长的菌种,其培养方法如下:(1)制备培养基:将适量的蛋白胨、葡萄糖和其他必需营养物质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铵作为还原剂,调节pH值为7.0-7.2。
(2)灭菌处理:将制备好的培养基装入培养瓶中,密封后进行高压灭菌处理,确保培养基无菌。
(3)接种培养:将待培养的厌氧菌接种到灭菌的培养基中,放置在恒温摇床上进行培养,温度控制在35-37摄氏度,培养时间根据菌种的生长速度而定。
2. 好氧菌的培养方法好氧菌是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的菌种,其培养方法如下:(1)制备培养基:将适量的蛋白胨、葡萄糖和其他必需营养物质溶解在去离子水中,调节pH值为7.0-7.2。
(2)灭菌处理:将制备好的培养基装入培养瓶中,密封后进行高压灭菌处理,确保培养基无菌。
(3)接种培养:将待培养的好氧菌接种到灭菌的培养基中,放置在恒温摇床上进行培养,温度控制在25-30摄氏度,培养时间根据菌种的生长速度而定。
3. 硝化菌的培养方法硝化菌是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的菌种,其培养方法如下:(1)制备培养基:将适量的硝酸盐、磷酸盐和其他必需营养物质溶解在去离子水中,调节pH值为7.0-7.2。
(2)灭菌处理:将制备好的培养基装入培养瓶中,密封后进行高压灭菌处理,确保培养基无菌。
(3)接种培养:将待培养的硝化菌接种到灭菌的培养基中,放置在恒温摇床上进行培养,温度控制在20-25摄氏度,培养时间根据菌种的生长速度而定。
四、菌种培养的监测与控制在菌种培养过程中,需要进行菌种的监测与控制,以确保培养的菌种的纯度和活性。
厌氧菌的培养方法
厌氧菌的培养方法厌氧菌是一类不能在氧气存在下生长和繁殖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在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包括环境保护、生物能源生产等。
因此,为了研究和应用这些厌氧菌,科学家们发展了多种厌氧菌的培养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用的三种厌氧菌的培养方法。
一、利用情境气氛培养厌氧菌情境气氛培养是培养厌氧菌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原理是通过调节培养基的气氛来控制氧气浓度。
在培养厌氧菌时,一般会采用以下方法之一来制备情境气氛。
1.预氧化法:将培养容器密封,置于28-37°C的恒温灭菌箱中。
然后通过注入一定比例的高纯度二氧化碳-氧气混合气体,使容器内的气氛变为厌氧情境。
这种方法适用于厌氧菌培养基中氧气浓度较低的情况。
2.双液低压法:将培养基分成两个相隔的容器,分别加入不同的培养液。
然后将两个容器封口并贴膜,用胶带封好。
经过一段时间后,在密封的容器内会形成低压情境。
这种方法适用于厌氧菌培养基中氧气浓度较高的情况。
通过以上两种情境气氛培养方法,可以模拟出适合厌氧菌生长的条件。
二、利用厌氧培养器培养厌氧菌厌氧培养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培养厌氧菌的装置,其原理是通过封闭式容器和气氛控制系统,实现在厌氧情境下的培养。
常用的厌氧培养器有以下两种类型:1.商用厌氧培养器:通常有专门的培养室和压力控制系统,可以产生适合厌氧菌生长的气氛。
在这种培养器中,可以根据菌株的特性进行相应的操作和调节。
2.自制厌氧培养器:由于商用的厌氧培养器设备较为昂贵,对于一些实验室来说并不实际。
因此,一些实验室会开发自己的厌氧培养器。
自制培养器的原理和商用培养器类似,只是在设计和制作上有所差异。
利用厌氧培养器进行培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气氛控制:厌氧培养器应能够调节培养基的气氛,包括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供应和排除。
2.温度调节:厌氧培养器应能够保持恒定的培养温度,一般为28-37°C。
3.培养基搅拌:适当的培养基搅拌可以增加氧气的溶解度,并促进菌体的生长和分散。
厌氧菌
厌氧菌在有氧的情况下不能生长。
要培养厌氧菌,必须创造一个无氧的环境。
通常用培养基中加入还原剂,或用物理、化学方法去除环境中的游离氧,以降低氧化还原电势。
如疱肉培养基、硫基乙酸钠培养基,牛心脑浸液培养基等。
常用的厌氧培养方法有许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1.厌氧缸法:接种好标本的平板或液体培养基试管,可放入厌氧缸内培养,厌氧缸是普通的干燥缸,用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缸内造成厌氧环境,从而将厌氧菌培养出来。
2.厌氧袋:即在塑料袋内造成厌氧环境来培养厌氧菌。
塑料袋透明而不透气,内装气体发生管、美兰指示剂管、钯催化剂管、干燥剂。
放入已接种好的平板后,尽量挤出袋内空气,然后密封袋口。
先折断气体发生管,后折断美兰指示剂管,命名袋内在半小时内造成无气环境。
如不突变表示袋内已达厌氧状态,可以孵育。
3.厌氧手套箱: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公认的培养厌氧菌最佳仪器之一。
它是一个密闭的大型金属箱,箱的前面有一个有机玻璃做的透明面板,板上装有两个手套,可通过手套在箱内进行操作,故名。
箱侧有一交换室,具有内外二门,内门通箱内先关着。
欲放物入箱,先打开外门,放入交换室,关上外门进行抽气和换气达到厌氧状态,然后手伸入手套把交换室内门打开,将物品移入箱内,关上内门。
箱内保持厌氧状态,也是利用充气中的氢在钯的催化下和箱中钱残余氧化合成水的原理。
该箱可调节温度,本身是孵箱或孵箱即附在其内,还可放入解剖显微镜便于观察厌氧菌菌落,这种厌氧箱适于作厌氧细菌的大量培养研究,大量培养基可放入作预还原和厌氧性无菌试验。
金属硬壁型厌氧箱的抽气、充气、厌氧环境和温度等均系自动调节。
4.厌氧盒:原理同厌氧袋,有成品销售。
5.生物耗氧法:在一密闭的容器内放以生物,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供细菌生长用。
我没见过。
6.焦性末食子酸法:在一洁净的玻片上铺上纱布或滤纸,均匀撒上焦性末食子酸,然后再混入NaHCO3粉末或NaOH溶液,迅速将已接种细菌的平板倒扣在上面,用融化的白蜡封边,造成一个封闭空间。
海水怎样降低NO3
海水怎样降低NO3海水特性海水是与淡水完全不同的两种水质,它不但表现在水的化学特性不同,还表现在动与静的差别。
海水潮起潮落,永无休止。
海水观赏鱼很难在淡水中生活,淡水观赏鱼也很难在海水中生活,因此海水观赏鱼饲养的前提,是充分了解海水的特性。
(1)水温:海水观赏鱼对水温的要求较淡水热带鱼要高,它们对水温的变化很敏感,所能适应的温度变化范围很窄。
天然海水的水温多在25—28℃,水温日温差的变化很小。
水族箱中的海水水温应控制在 27—28℃,水温日温差应控制在1℃左右。
在海水观赏鱼水族箱中,同时饲养有活体珊瑚,海葵等无脊椎动物,它们的生长水温为26—30℃,如果水温高于30℃,无脊椎动物的生命受到影响,如果水温低于25℃时,无脊椎动物的活力减弱,也会影响到海水鱼的健康,因此海水水温的稳定,是饲养好海水观赏鱼的前提。
(2)盐度和比重:盐度是指单位体积中所含盐分的数量,不同地域的海水,不同水温的海水,盐度是不同的。
比重是指海水的密度除以蒸馏水的密度。
由于蒸馏水的密度等于1,所以海水的比重永远大于1。
海水的盐度和比重,在不同的水温中,数值是变化的。
如在珊瑚礁海域,在水温25℃时,测得天然海水的比重介于1.022—1.023间,天然海水的盐度介于3.3—3.5%间。
所以水族箱中饲养海水观赏鱼时,海水的比重应控制在1.022—1.023,海水的盐度应控制在3.3—3.5%间。
实际上,海水的盐度是很难测定的,它是通过液体比重计和导电度计的数值推算出来的。
导电度法是使用电导仪测定海水中的带电离子的数量,以此来推断海水的盐度,但在实际饲养中应用较少。
比重法是依据海水的密度与纯水的比值来推算海水的盐度,它在海水观赏鱼的饲养中应用较普遍。
测试时要注意当时的水温,只有在同一水温测得的数值才可以比较,这样控制了海水比重的稳定,也就是控制了海水盐度的变化。
(3)酸碱度(PH):海水的碱性较强,天然海水的PH值经常稳定在 7.9—8.4之间。
厌氧菌的采集、送检、培养、分离鉴定及注意事项
厌氧菌在有氧的情况下不能生长。
要培养厌氧菌,必须创造一个环境中的游离氧,以降低氧化还原电势。
如疱肉培养基、硫基乙酸钠培养基,牛心脑浸液培养基等。
常用的厌氧培养方法有许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1.厌氧缸法:接种好标本的平板或液体培养基试管,可放入厌氧缸内培养,厌氧缸是普通的干燥缸,用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缸内造成厌氧环境,从而将厌氧菌培养出来。
2.厌氧袋:即在塑料袋内造成厌氧环境来培养厌氧菌。
塑料袋透明而不透气,内装气体发生管、美兰指示剂管、钯催化剂管、干燥剂。
放入已接种好的平板后,尽量挤出袋内空气,然后密封袋口。
先折断气体发生管,后折断美兰指示剂管,命名袋内在半小时内造成无气环境。
如不突变表示袋内已达厌氧状态,可以孵育(较为推荐)。
3.厌氧手套箱: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公认的培养厌氧菌最佳仪器之一。
它是一个密闭的大型金属箱,箱的前面有一个有机玻璃做的透明面板,板上装有两个手套,可通过手套在箱内进行操作,故名。
箱侧有一交换室,具有内外二门,内门通箱内先关着。
欲放物入箱,先打开外门,放入交换室,关上外门进行抽气和换气达到厌氧状态,然后手伸入手套把交换室内门打开,将物品移入箱内,关上内门。
箱内保持厌氧状态,也是利用充气中的氢在钯的催化下和箱中钱残余氧化合成水的原理。
该箱可调节温度,本身是孵箱或孵箱即附在其内,还可放入解剖显微镜便于观察厌氧菌菌落,这种厌氧箱适于作厌氧细菌的大量培养研究,大量培养基可放入作预还原和厌氧性无菌试验。
金属硬壁型厌氧箱的抽气、充气、厌氧环境和温度等均系自动调节。
4.厌氧盒:原理同厌氧袋,有成品销售。
5.生物耗氧法:在一密闭的容器内放以生物,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供细菌生长用。
我没见过。
6.焦性末食子酸法:在一洁净的玻片上铺上纱布或滤纸,均匀撒上焦性末食子酸,然后再混入NaHCO3粉末或NaOH溶液,迅速将已接种细菌的平板倒扣在上面,用融化的白蜡封边,造成一个封闭空间。
焦性末食子酸与碱反应后耗氧。
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
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任务之一。
菌种的选择和培养是有效处理污水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菌种培养方法。
二、菌种选择1. 好氧菌:好氧菌需要氧气进行生长,常用的好氧菌有硝化菌和硫化菌。
硝化菌能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硫化菌能将硫化物转化为硫酸盐。
2. 厌氧菌:厌氧菌在无氧环境下生长,常用的厌氧菌有产甲烷菌和硝化菌。
产甲烷菌能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气体,硝化菌能将亚硝酸盐转化为氮气。
三、菌种培养方法1. 好氧菌培养方法:a. 准备培养基:将适量的无机盐溶解在蒸馏水中,加入有机物质作为碳源,如葡萄糖或乳糖。
b. 菌种接种: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基需预先灭菌。
c. 培养条件:在适宜的温度和pH下培养,通入适量的氧气。
d. 培养时间:根据菌种的生长速度,培养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
e. 菌种保存:将培养好的菌种保存在冷冻液氮中或制备菌种冻干粉。
2. 厌氧菌培养方法:a. 准备培养基:将适量的无机盐溶解在蒸馏水中,加入有机物质作为碳源,如乙酸或丙酸。
b. 菌种接种: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基需去除氧气,可以通过加入还原剂或用氮气气氛替换氧气。
c. 培养条件:在适宜的温度和pH下培养,保持无氧环境。
d. 培养时间:根据菌种的生长速度,培养时间一般为24-72小时。
e. 菌种保存:将培养好的菌种保存在无氧条件下,可以用液氮冷冻或制备菌种冻干粉。
四、菌种培养监测1. 菌落计数:将培养好的菌种接种到琼脂平板上,经过一段时间后,用菌落计数器统计菌落数量,以评估菌种培养的效果。
2. 生物量测定:通过测量菌种培养液中的菌体重量或菌体光密度,可以定量评估菌种的培养效果。
3. 代谢产物测定:通过测量菌种培养液中的代谢产物浓度,如硝酸盐、硫酸盐或甲烷气体浓度,可以评估菌种的代谢活性。
五、结论污水处理中的菌种培养方法对于提高污水处理效果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适当的菌种和合适的培养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
NOx生产机理及降低的办法
NOx生成机理在NOx中,一氧化氮约占90%以上,二氧化氮占5%~10%,产生机理一般分为如下3种:(1)热力型NOx,燃烧时,空气中氮在高温下氧化产生,其中的生成过程是一个不分支连锁反应。
其生成机理可用捷里多维奇(ZELDOVICH)反应式表示,即O2+N→2O+N,O+N2→NO+N,N+O2→NO+O在高温下总生成式为N2+O2→2NO,NO+0.5O2→NO2随着反应温度T的升高,其反应速率按指数规律增加。
当T<1500℃时,NO的生成量很少,而当T>1500℃时,T每增加100℃,反应速率增大6~7倍。
(2)快速型NOx,快速型NOx是1971年FENIMORE 通过实验发现的。
在碳氢化合物燃料燃烧在燃料过浓时,在反应区附近会快速生成NOx,由于燃料挥发物中碳氢化合物高温分解生成的CH自由基可以和空气中氮气反应生成HCN和N,再进一步与氧气作用以极快的速度生成NOx,其形成时间只需要60ms,所生成的NOx与炉膛压力的0.5次方成正比,与温度的关系不大。
(3)燃料型NOx,指燃料中含氮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进行热分解,继而进一步氧化而生成NOx。
由于燃料中氮的热分解温度低于煤粉燃烧温度,在600~800℃时就会生成燃料型NOx。
在生成燃料型NOx过程中,首先是含有氮的有机化合物热裂解产生N,CN,HCN等中间产物基团,然后再氧化成NOx。
由于煤的燃烧过程由挥发份燃烧和焦炭燃烧两个阶段组成,故燃料型NOx的形成也由气相氮的氧化和焦炭中剩余氮的氧化两部分组成。
NOx生成特点在这3种途径中,快速型NOx所占的比例不到5%,在温度低于1300℃时,几乎没有热力型NOx。
对常规燃煤锅炉而言,NOx主要通过燃料型生成途径而产生。
由NOx的生成机理可以看出,NOx的生成及破坏与以下因素有关[3]:⑴煤的燃烧方式、燃烧工况,其生成量依赖于燃烧温度水平;⑵煤种特性,如煤的含氮量,挥发份含量等;⑶炉膛内反应区烟气的气氛,即烟气内氧气,氮气,NO和CHi的含量;⑷燃料及燃烧产物在火焰高温区和炉膛内的停留时间。
厌氧菌的培养方法
厌氧菌的培养方法厌氧菌是一类不能在氧气环境下生长的微生物,其培养方法与其他菌种有所不同。
为了成功培养厌氧菌,我们需要采取特殊的培养条件和方法。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厌氧菌的培养方法。
一、厌氧培养条件的建立1. 气氛控制:培养厌氧菌的关键是防止氧气的进入。
常用的气氛控制方法包括密封法、气体置换法和用稀有气体混合气体置换法。
其中,密封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我们可以将培养基置于密封的容器中,并注入一定量的气体,如氮气、氩气或二氧化碳等,从而构建无氧环境。
2. pH控制:厌氧菌对pH值较为敏感,一般要求pH值在6.8至7.4之间。
所以,在培养厌氧菌时,我们需要对培养基的pH进行调节。
3. 温度控制:不同的厌氧菌对温度的要求各有不同,一般在25至37之间。
在培养过程中,应根据具体菌株的要求进行控制。
4. 无氧条件维持: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保持无氧条件,避免氧气的进入。
一般可以选择在无氧罐中进行培养,该罐内有还原剂(如碘化钠、甲酚等)与氧气发生反应,将氧气消耗掉。
二、厌氧菌的预培养方法在真正进行厌氧培养之前,我们需要进行预培养,以提高成功培养的几率。
1. 培养基制备:根据具体菌株的不同要求配制培养基。
2. 保护性缓冲层:在培养基上覆盖一层液体密度较高的液体,如厌氧缓冲液、灌封液等。
这层液体可以形成一个保护层,避免氧气的进入。
3. 器具处理:将要使用的器具(如培养瓶、移液管等)经过高温高压灭菌或用灭菌包装。
4. 预培养条件:在厌氧罐或无氧条件下,将培养基接种菌种。
一般预培养时间较短,一般为12至24小时。
5. 初代接种:将预培养的菌种移植到新的含有适宜的培养基的无氧培养容器中。
三、厌氧菌的分离和纯化为了获得纯种的厌氧菌,我们需要对菌落进行分离和纯化。
常用的方法包括传代分离法和稀释分离法。
1. 传代分离法:将初代接种中的菌落进行分离。
一般使用无菌的毛细管或环陆法将菌落划入含有适宜培养基的无氧培养容器中。
2. 稀释分离法:将菌落分散在适宜培养基中,再将分散液进行稀释,以期获得稀释液中只有一个菌落的稀释液。
如何去除地下水中的NO3
如何去除地下水中的NO3—N1 引言由于农业氮肥的过量使用、含氮工业与生活废水的不达标排放、固体废物淋滤下渗等原因,造成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严重.欧盟环境署在2003年调查发现:西班牙有80%、英国有50%、德国有36%、法国有34%、意大利有32%的地下水体中硝酸盐氮浓度的平均值大于25 mg·L-1.在比利时、埃及等国家过量使用氮肥50~75 kg·hm-2.在我国,超过一半地区浅层地下水遭到硝酸盐氮的污染,严重影响地下水水质,而农业生产过程中,氮肥的平均利用率不到40%,是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主要原因.地下水中NO3--N的去除方法大致分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处理三种.应用最多的是物理化学方法,其中零价纳米铁由于来源广、表面积大、强氧化性等优点得到广泛的研究,但是在场地修复中发现纳米铁容易团聚、氧化,限制其在地下水中的应用,因此需对纳米铁进行改性.目前提高其分散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方法大致有两种:①采用分散剂对纳米铁进行表面改性,分散剂可以包覆在纳米铁表面,有效地减少其团聚及氧化,目前采用较多的是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丙烯酸(PAA)、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等.Pijit Jiemvarangkul等采用PVP、PAA以及大豆蛋白等3种聚合电解质对纳米铁进行改性,明显提高了其稳定性及迁移能力,增大了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反应区域;②在纳米铁上负载其他金属,构成双金属结构.这样既能减少纳米铁的氧化,又能构成微电解结构,提高反应活性,目前研究最多的负载金属为Pd、Cu、Pt等.S. Mossa Hosseini等在纳米铁表面负载金属铜构成纳米Fe/Cu颗粒,发现添加2.5% Cu的Fe/Cu颗粒在与NO3--N反应200 min后仍有较高的去除效率,说明纳米铁的表面形成一层铜的氧化物保护膜,防止纳米铁被氧化.此外为了进一步减小其团聚现象,可将改性后的纳米铁附着在有较大比表面积的固相材料上,采用较多的为活性炭、壳聚糖、膨润土等.Babak Kakavandi等将Fe/Ag纳米粒子附着在活性炭上,减小了Fe/Ag 纳米粒子的团聚.在反应过程中,活性炭不仅能吸附污染物,而且还与Fe/Ag纳米粒子构成微电解结构,进而提高了处理效率.虽然上述两种方法提高了纳米铁的反应效率,但是往地下水中引入化学表面活性剂和重金属可能会造成潜在的污染风险.为了达到既能减少纳米铁的团聚、提高分散稳定性,又不造成二次污染的目的,采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纳米铁进行改性.生物表面活性剂由于具有较强的分散性能,又容易被微生物降解,广泛应用在食品、化妆品、农业和石化等行业,但是将其应用在地下水污染修复中研究还比较少见.茶皂素是从油籽茶饼中提取出的产品,其基本结构是由糖体、有机酸和配基组成的,属于五环三萜类皂甙,其中甙元是β-香树素的衍生物,是一种天然表面活性剂.无患子果实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无患子皂苷,为天然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是一种生物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目前研究最多的是从假单胞菌中提取,同时也是一种应用技术最为成熟、研究时间最长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试验采用茶皂素、无患子、鼠李糖脂3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纳米铁进行改性并附着在活性炭上,去除水中NO3--N.通过批试验、沉降试验、迁移试验分析其对纳米铁/炭复合材料的改性作用及对NO3--N去除效率的影响,为应用在地下水污染修复中提供新思路.2 材料与方法2.1 试剂与仪器七水合硫酸亚铁、无水乙醇、硝酸钠、氨基磺酸(天津市光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硼氢化钠、1,10-邻菲啰啉(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活性炭(重庆茂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以上药品均为分析纯.石英砂(利源建材公司),鼠李糖脂(大庆沃太斯化工有限公司),茶皂素、无患子(西安嘉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纯氮,试验用水为超纯水.紫外分光光度计(TU-1901,中国)、可见分光光度计(T6,中国)、扫描电镜(JSM-7500F,日本)、X射线衍射仪(DX-700,中国)、简易蠕动泵(AB08,中国)、水浴恒温振荡器(SHZ-82,中国)、酸度计(PHS-3C+,中国)、电动搅拌器(JJ-1B,中国).2.2 试验方法2.2.1 纳米铁/炭复合材料的制备试验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铁,并将其负载在活性炭上构成纳米铁/炭复合材料.反应方程式如下:Fe(aq)2++ 2BH4(aq)- + 6H2O(l) →Fe(s)0↓ + B(OH)3(aq) + H2(g)↑具体操作为:量取140 mL除氧超纯水和66 mL无水乙醇,混合形成醇水体系并转移至三口烧瓶内,将烧瓶固定于电动搅拌器上,启动搅拌器并调节转速至500 r·min-1. 称取1.8 g硼氢化钠固体、5 g七水合硫酸亚铁.将七水合硫酸亚铁溶于醇水体系中,待完全溶解后,利用加料器以20 mL·min-1速度向烧瓶中匀速加入新配制的硼氢化钠溶液.搅拌约10 min 后,向烧瓶中倒入0.4 g活性炭后继续搅拌20 min,将制得的纳米铁/炭复合材料先用无水乙醇洗涤材料3次,再用脱氧去离子水洗涤2次后保存于无水乙醇中.所有容器、溶液在使用前均用氮气吹脱除氧,活性炭为经过研磨过筛后粒径为75 μm的颗粒状分析级煤质炭.2.2.2 改性纳米铁/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改性纳米铁/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则是在溶解七水合硫酸亚铁之前将生物表面活性剂先溶于醇水体系,其他步骤与纳米铁/炭的制备相同.2.2.3 纳米铁/炭去除水中硝酸盐批试验配制60 mg·L-1 NO3--N的硝酸钠溶液,移取200 mL该溶液至血清瓶,通氮气除氧10 min后,加入纳米铁/炭复合材料,密封血清瓶,置于水浴恒温震荡器,温度控制在25 ℃,利用医用注射器吸取5 mL反应液,经0.22 μm滤头过滤后保存,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NO3--N的含量.选取纳米铁/炭投加量0.5 g、1.0 g、1.5 g、2.0 g来考查其投加量对NO3--N 去除效率的影响.选取鼠李糖脂、茶皂素、无患子的投加量分别为反应前材料投加总质量的0.1%、0.4%、0.7%、1.0%、1.3%来考查生物表面活性剂投加量对纳米铁/炭去除硝态氮的影响.2.2.4 纳米铁/炭沉降试验沉降试验是用来评估纳米铁/炭的稳定性.制备浓度为1 g·L-1的纳米铁/炭和3种改性纳米铁/炭溶液各200 mL.在室温下,以转速为500 r·min-1的搅拌速度搅拌均匀后静置,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每隔2 min测定1次悬浮液的吸光值(Jiemvarangkul et al.,2011),做出吸光度(不同时间的吸光度A与初始吸光度A0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用A/A0比值表示所制备材料的稳定性,A/A0比值越大,其悬浮液稳定性越强.2.2.5 纳米铁/炭迁移试验纳米铁/炭的迁移能力直接影响地下水反应带的修复效果,试验采用图 1所示的模型进行,用来研究表面活性剂对纳米铁/炭迁移性能的改变,选用的有机玻璃柱高30 cm,内径3 cm,柱两端设有布水板并衬有纱布,柱中填充材料为粒径0.5~1 mm、密度1.5 g·cm3-、孔隙度为0.48的石英砂.图 1迁移试验模型纳米铁浆液由蠕动泵迁移至玻璃柱下方进水口,从上方出水口迁移出,并收集出水样液.试验具体运行参数见表 1.表 1 模拟试验运行参数试验分别考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投加量对纳米铁/炭穿透率的影响.具体操作为:先往有机玻璃柱中自下而上注入超纯水,待出流口稳定后,注入纳米铁/炭浆液,注入完成后用超纯水冲洗,直到出流液中检测不到纳米铁为止,出流液每30 mL收集1次,采用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铁浓度,计算纳米铁/炭中纳米铁出流总量与注入总量质量比,得出迁移率.3 结果3.1 纳米铁/炭投加量选取试验如图 2所示,随着纳米铁/炭投加量的增加,对NO3--N的去除效率逐渐提高.在反应40 min时,投加0.5 g纳米铁/炭的去除率为51.7%;投加1 g纳米铁/炭的去除率为93.3%;投加1.5 g纳米铁/炭的去除率为95.5%;投加2 g纳米铁/炭的去除率为1 00%.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随着投加量增加,去除速率不断提高.选取1.5 g为纳米铁/炭的最佳投加量,以便更清楚地反应其去除规律.图 2不同投加量纳米铁/炭对硝态氮去除率的影响3.2 不同投加量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纳米铁/炭的改性作用如图 3a所示,随着鼠李糖脂的投加量增加,改性材料对NO3--N的去除效率先升高再降低.当投加量为0.7%时,反应10 min的去除效率就达到100%,此时去除效率最高,继续增加投加量,反而降低了纳米铁/炭的活性,可能原因是加入少量生物表面活性剂后,在纳米铁表面形成一层膜,阻隔了纳米铁团聚,减少了其氧化程度,从而增强了对NO3--N的去除效率;但是当表面活性剂的投加量继续增加,导致纳米铁表面的膜厚度增加,减小了传输电子的能力,降低了还原能力,最终减小了对NO3--N去除效率.图 3b中茶皂素与图 3c中无患子均出现类似的规律,分别在1.0%、0.7%时改性纳米铁/炭的去除NO3--N效率达到最高.图 3不同投加量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硝态氮去除率的影响3.3 4种纳米材料的去除效率选取鼠李糖脂、茶皂素、无患子的投加量依次为0.7%、1.0%、0.7%,4种纳米材料对硝态氮的去除效率对比见图 4.经过三种生物表面活性剂改性后的纳米铁/炭对硝态氮的去除效率明显提高,去除效果由高到底依次为鼠李糖脂、无患子、茶皂素,在10 min时去除率分别为100%、66.32%、59.77%.相比其余两种表面活性剂,由于鼠李糖脂纯度较高,并且在改性过程中产生大量泡沫,改性效果最好(苏燕等,2015).图 4 4种材料对硝态氮去除率的影响3.4 纳米铁/炭的表征及分析图 5为纳米铁/炭及3种改性纳米铁/炭的SEM表征图,片状结构为活性炭,吸附在表面的粒子为纳米铁.图 5a未改性纳米铁/炭中纳米铁粒子没有很好地附着在活性炭上,且团聚比较明显;图 5b中经过茶皂素改性的纳米铁/炭能够很好地附着在活性炭上,团聚现象明显改善,可清晰看到纳米铁颗粒;图 5c为经过鼠李糖脂改性过的纳米铁/炭,纳米铁的分散程度和在活性炭上的附着程度都是最好的,纳米铁粒径大致在60~100 nm;图 5d为无患子改性的纳米铁/炭,纳米铁能够很好地负载在炭上,但是团聚现象仍存在.图 5 4种材料的SEM表征图对4种材料也做了XRD表征,见图 6.在2θ为2 6.8°、44.8°处分别都有活性炭和零价铁的特征衍射峰,铁的特征峰对应晶格面(110),说明结晶时沿一定方向生长.与纳米铁/炭的谱图相比,改性纳米铁/炭复合材料的XRD谱图中活性炭的特征峰强度接近纳米铁/炭的活性炭特征峰,但铁的特征峰没有纳米铁/炭的Fe衍射峰特征性强,这也从侧面验证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纳米铁进行了包覆,才检测不出明显的Fe的特征衍射峰.图 6 4种材料的XRD图3.5 不同介质中纳米铁/炭的氧化试验表 2为不同纳米铁/炭材料在不同介质中存放一定时间,再投入到NO3--N溶液中反应2 h时的去除率.表 2 不同介质中不同纳米铁/炭材料的氧化试验当制备出的纳米铁/炭材料直接用于试验,反应2 h后可以完全去除水中的NO3--N,而暴露在空气中2 h后的去除率降低到14.16%,材料存放到第20 d已经完全失活,即使经过改性的纳米铁/炭在空气中也极易被氧化.在水中,纳米铁的氧化得到有效缓解,存放2 h 后纳米铁/炭的去除率降低到74.32%,存放30 d的去除率仍有34.67%.在乙醇中的抗氧化效果最为明显,存放2 h后的去除率高达96.54%,存放30 d,纳米铁/炭的去除率也能达到70.75%.同时发现,最初1 d内保存在各个介质中的改性纳米铁/炭反应活性高于未改性的纳米铁/炭,但在10 d到30 d内,反应活性反而低于未改性的纳米铁/炭.可能原因是,暴露在空气中时,尽管改性纳米铁/炭中表面活性剂对纳米铁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被氧化,但对于反应活性,起主导作用的仍是表面活性剂对纳米铁的分散作用,还原能力增强,从而越容易被氧化,去除速率降低也越快,但对比3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在乙醇中的氧化情况,发现分散性最好的鼠李糖脂改性纳米铁/炭的去除速率降低的最慢.可能原因是,对于存放在乙醇中的改性纳米铁/炭,影响反应活性的主导因素是纳米铁/炭之间的团聚作用,而不是氧化作用.鼠李糖脂对纳米铁/炭改性分散效果最好,从而反应活性要高于其余两种改性纳米铁/炭.图 7中a未改性纳米铁/炭材料在介质水中存放1 d的SEM表征图,纳米铁粒子团聚严重,影响负载效果.经过鼠李糖脂改性后的纳米铁/炭7b在介质水中存放1 d后纳米铁粒子分散较为明显,能够清晰看到活性炭上负载着纳米铁粒子,此时的去除率仍高于未改性的纳米铁/炭.图 7纳米铁材料在介质水中存放1d后的SEM表征图3.6 纳米铁/炭沉降试验纳米铁/炭的悬浮稳定性是由沉降试验来测定的,图 8为4种纳米铁/炭材料80 min内固体悬浮物的变化.图 8 4种材料沉降试验改性纳米铁/炭悬浮稳定性的平均值是纳米铁/炭的2倍,其中鼠李糖脂的改性作用最为明显.测定后期A/A0的比值有微弱的回升,可能原因是测定时与空气接触时间过久导致纳米铁被氧化,影响到吸光度的测定.3.7 纳米铁/炭迁移试验纳米铁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能力直接影响地下水中NO3--N污染修复效果,所以探究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纳米铁/炭迁移能力的改善也是有必要的.在试验过程中,纳米铁/炭和投加0.1%鼠李糖脂改性的纳米铁/碳在迁移过程中发生堵塞,图 9中,投加0.4%以上鼠李糖脂的纳米铁/炭在有机玻璃柱中的迁移率均在35%以上,而且在投加量为0.4%到1.3%范围内,随着鼠李糖脂投加量的增加,改性纳米铁/碳迁移效果越来越好.主要原因是,纳米铁是纳米级的,但活性炭不是纳米级的,形成的纳米铁/炭的迁移能力受到活性炭的影响而降低.生物表面活性剂除了对纳米铁改性外,同样对活性炭进行了改性,减小了纳米铁/炭的粒径,从而有利于提高迁移能力.图 10中,当茶皂素、无患子、鼠李糖脂的投加量分别为1.0%、0.7%、0.7%时,经过无患子改性后的纳米铁/炭迁移效果最佳.具体参见污水宝商城资料或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厌氧菌的培养方法
D
4
2.1 Gas-pak法
D
5
原理
气体发生袋:
柠檬酸和碳酸氢钠 +H2O
CO2
硼氢化钠 111+11H2O
H2
触媒 :
钯粒
H2O
厌氧罐中的O2
厌氧指示剂
D
6
厌氧指示剂
亚甲基兰 指示剂 卢卡斯固体厌氧指示剂 布鲁氏指示剂
D
7
亚甲基兰 指示剂
6%葡萄糖水溶液
2
0.1N氢氧化钠水溶液
0.1
1
厌氧 无色 残存有氧气 蓝色
D
10
Gas-Pak罐的使用操作程序
平皿培养基装入平皿架中置厌氧罐内; 打开内盖居中金属网袋,装入触媒钯粒; 打开锡箔纸袋,取出厌氧指示剂片; 剪开气体发生袋一角,注入10毫升水,迅
速紧闭罐盖,置培养箱中培养。 约经5~10分钟后,放入厌氧指示剂片。
D
11
2.2.1 简易厌氧罐
D
28
4.2 冷冻保存:
20%脱脂牛奶0.5ml分注在带螺旋塞的玻 璃瓶中,经110℃、15分钟高压灭菌,冷却后, 先用毛细吸管取半固体高层培养基24~48h生 长茂盛部位的厌氧菌液0.5ml,加入玻璃瓶中, 直接置于-80℃冰库中保存。
厌氧菌较理想的保存方法是液氮保存法。 将108以上浓菌液置脱纤维羊血、脱纤维兔血 或羊血牛奶各半的分散剂中,先在干冰中预 冻,然后连容器一起放入液氮罐中。
厌氧菌的培养方法
祁红兵
D
1
物理方法包括遮断空气法、煮沸法、真空法、空 气置换法、气体喷射法或转管法等
化学方法包括焦性没食子酸法、铁丝绒法、保险 粉法等
生物学方法包括与需氧菌共生好氧法、燕麦发芽 法等
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
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其目的是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者转化为无害物质,以保护水环境和人类健康。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菌种的选择和培养是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
二、菌种选择在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菌种有好氧菌、厌氧菌和硝化菌等。
好氧菌能够利用氧气进行有机物的氧化降解,厌氧菌则在缺氧或者无氧条件下进行有机物的降解,而硝化菌则负责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
根据具体的污水处理需求,选择适当的菌种进行培养。
三、培养基配制1. 好氧菌培养基配制:将适量的葡萄糖、氯化铵、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等溶解于蒸馏水中,调节pH值至7.0摆布,加热煮沸,然后冷却至室温后即可使用。
2. 厌氧菌培养基配制:将适量的葡萄糖、酵母粉、胰蛋白胨、硫酸铵等溶解于蒸馏水中,调节pH值至7.2摆布,加热煮沸,然后冷却至室温后即可使用。
3. 硝化菌培养基配制:将适量的葡萄糖、硝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等溶解于蒸馏水中,调节pH值至7.8摆布,加热煮沸,然后冷却至室温后即可使用。
四、菌种培养1. 好氧菌培养:取一定量的好氧菌样品接种到已配制好的好氧菌培养基中,摇匀后放入恒温培养箱中,温度设置为28℃,培养时间普通为24小时。
2. 厌氧菌培养:取一定量的厌氧菌样品接种到已配制好的厌氧菌培养基中,摇匀后放入恒温培养箱中,温度设置为37℃,培养时间普通为48小时。
3. 硝化菌培养:取一定量的硝化菌样品接种到已配制好的硝化菌培养基中,摇匀后放入恒温培养箱中,温度设置为25℃,培养时间普通为72小时。
五、菌种检测1. 菌落计数:从培养好的菌种中取适量样品,通过稀释平板法将菌液均匀涂布在含有琼脂的培养基上,经过一段时间后,可通过菌落的形成和数量来进行菌种的检测和计数。
2. 生物学特性检测:通过对菌种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代谢产物等进行检测,可以进一步确认所培养的菌种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低NO3和培养厌氧菌的几种方法(注:相关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如有冒犯作者之处还望告知并谅解。
)养虾可以说是淡水水族养殖里的最高境界之一,如果你能养好虾,养别的水族生物应该都不会遇到太多难题,而且养虾需要对整个水体的生态环境都有了解才能养的好.养虾第一步就是建立硝化系统,其实大家不管用滤筒,滴流过滤还是上过滤水妖精,有足够的滤材够硝化细菌生殖并且有足够的耐心(通常建立好的硝化系统需要1个月左右)等待硝化细菌繁殖,建立硝化系统应该都不是难题.难的是硝化系统建立以后,虾子每日吃喝拉撒,硝化细菌分解这些有机物剩下的NO3却很难除掉,NO3在自然界中是厌氧菌来分解的,自然界中的厌氧菌是藏在厚厚的河沙和淤泥的底层,因为与氧气隔绝形成厌氧区,厌氧菌就会在这里大量繁殖,分解NO3释放出氮气和氧气,可是厌氧菌在水族箱中很难培养出来,尤其养虾来说,底土铺太厚时间长了容易败坏.如果NO3堆积过多,常见的结果是母虾踢卵,小虾成活率低等要创造一个绝对的厌氧环境,本人总结下来有几个办法可以实现厌氧菌的培养.1、每周定期换水,换1/3,可以有效降低NO3,好处是简单,缺点是对于水质比较硬的地区,换水成本太高,需要用RO软水机或者桶装RO水来换.不换水的方法如下:2、买一根50米长的水管,一端接在潜水泵,一端放到虾缸中.让水流经过50米的水管流回虾缸,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氧气消耗大部分,在水管的后半段就可以培养出厌氧区,厌氧菌就会繁殖,他们就会把NO3分解掉,回到缸子中的水NO3会接近与0.注意问题:如果50米管子过细,时间长了可能会阻塞,管子要用深色的,不能用透明的,因为厌氧菌需要不能见光.入水口管子最好抬高,离水面有5公分以上的距离,以免反硝化作用不彻底产生硫化氢毁掉虾缸(这个方法我没有试过,大家有心的可以试试,曾经有网友发帖说过效果还不错)3、台湾KU大发明的三串滤筒法:台湾KU大曾经有发明过一个三串滤筒法,原理是前两个滤筒放满培菌滤材,让硝化细菌大量繁殖,因为硝化细菌进行硝化作用需要消耗氧气,水流流经前两个滤筒到第三个滤筒的时候氧气消耗差不多了,在第三个滤筒营造出厌氧区,用来培养厌氧菌。
好处是:因为滤筒水流速度较快,流到第三个滤筒时仍然速度不减,不会因为脱氮作用不彻底产生硫化氢不足的地方:第一、滤筒的容积要足够大,这个足够大是一个很虚的概念,这个要和你的缸子的容积大小匹配,比如说我用三个AT-3338带一个一米的缸子.对于一个60的缸子可能三个3338有点大,但是对于一个1米5的缸子可能3338又不够--这里只是举个例子具体大小要在实际应用中总结,二、是取决于滤材,如果有足够的空间没有好的滤材也不行,如果滤材不好培菌效果有限也无法在滤筒里产生足够的硝化细菌,我用的是伊罕的石英球和陶瓷环.但是具体滤材要多少,这个KU大也没有给答案,因为大家具体应用的缸的尺寸和环境各异,没有办法统一三,跟虾口的数量有关,这个应该很好理解,虾越多产生的废物越多,硝化作用下来的NO3也就越多.四,NO3是厌氧菌-脱氮菌在无氧条件下通过脱氮作用将NO3分解成氮气和氧气,但是如果在绝对无氧的环境下,脱氮菌就会开始以硫化物为食产生硫化氢,硫化氢就会毁掉虾缸,三串滤筒的好处是水流速度快到最后一个滤筒也能带去少量氧气和足够的NO3源,所以不至于产生硫化氢,但是不好的地方是你也不知道他具体会带多少氧气进到第三个滤筒,如果带的太多了第三个滤筒仍然是硝化菌的天下,进行的还是硝化作用.第三个滤筒仍然会成为又一个硝化菌的培菌桶.或者是在第三个滤筒里形成的厌氧区域很小,不足以处理大量的NO3.五,脱氮作用需要反应时间,但是滤筒水流速度较快,所以效果好坏大家还需要通过实践观察.原帖与大家分享:水晶蝦要養的美白,缸內的硝酸鹽一定要很低,換水可減低硝酸鹽的累積,但同時也會把一些”浮游”益菌給換掉,除了換水之外要如何降低?自然界中有個循環俗稱氮循環:有機物(飼料、糞便)>>氨>>(亞硝酸菌)>>亞硝酸>>(硝酸鹽菌)>>硝酸鹽>>(厭氧菌)>>氮氣厭氧菌生存在低氧的環境下,水晶蝦、硝化菌都需大量的氧氣,水中有充分的氧氣,造成培育厭氧菌極為困難,就是有的話也不足需求,所以一般的缸子到硝酸鹽氮循環就止,傳統下來培養厭氧菌的概念就是鋪厚厚的底床,但蝦缸用的是土,土不像石或砂,厚土會敗壞,不適用來培養厭氧菌。
最佳培養厭氧菌的地方還是在筒子裡!以下自己長期研究厭氧菌的一些心得供大家參考1. Eheim 2215串三個(一個馬達+二個前置):用多量的菌類去”消耗”氧氣,才能讓最後一個筒子有厭氧菌生存的環境。
2. 用品質好的濾材:硝化菌越多,最後筒內的氧氣會越少。
3. 設缸時用品牌好和多量的菌類並維持硝酸鹽在最低(太高就換水)4. 處理缸內的有機物質,有機物質的累積會導致硝酸鹽過高而無法降低。
)RO杯外面用黑色胶纸粘上,以免透光,用来培养厌氧菌一般培养厌氧菌需要碳源,很多人用白球,好处是现成的很容易买到,缺点是价格很贵,如果嫌这个东西贵可以定期往RO杯里加点糖水,切忌要少加,加多了系统会破坏.注意事项:培养厌氧菌大概需要2周-4周左右时间,这个期间硝酸盐去除器最好不要直接用于虾缸,因为硝酸盐去除器会经历一个NO2飙高,和NO3飙高的过程,等出水口测不到NO3的时候再放到虾缸运行另外去除器要用黑色胶布包好,厌氧菌不喜光. 入水口的管子一样要离水面高一些,防止反硝化作用不彻底产生硫化氢毁掉虾子当NO3接近0时适当调高入水的速度,从原先每秒入水1-2滴改为10滴-这个水流速度是前辈总结的,但是说实在话这个速度很难控制,速度太快,化除器会变成另一个硝化细菌的培菌筒,速度太慢形成无氧区产生硫化氢不管是现成的硝酸盐化除器还是自制的硝酸盐化除器都要配合氧化还原电位指示测试器-ORP笔用起来才比较安全(ORP值在负50-负200左右是化除器有效运作的合理范围,如果ORP值小于负200,有毒的硫化氢就会产生),有的商品化的硝酸盐去除器自带这样的设备.如果自D的话需要谨慎对待.以免硫化氢问题出现有关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原理和化学公式,前辈都有总结,我这里也不写那么多了,下面转帖一下前辈总结的帖子,如果有钻研精神的网友可以仔细阅读,对了解整个水体NH3,NH4,NO2,NO3,转化原理会对硝化过程和脱氮过程有更深理解,并且对各种化除NO3的各种原理和方法有更深刻的认识:氮(N)是生物重要的化学元素,它由两种有机物形成:蛋白质和核酸。
自然界的氮是以氮气(N2)的形式存在空气中,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很多,但生物无法直接利用它。
一些菌类(主要是蓝、绿藻类(cyanobacteria))能够吸收氮,加以合成氮基化合物,这个过程叫氮固定。
藻类被一些生物吃掉,这些生物又再被其他生物生物吃掉,最后的氮化合物就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扩展起来。
当这些氮化合物被释放(尸体,生物脱落物、排泄物)时,它们就被细菌分解,分解的主要产物之一就是氨(NH3)。
氨于水中与水结合,就形成氢氧化铵(NH4OH)。
这是毒性比较大的物质,能使鱼类血液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功能。
当水体中氨的浓度超过0.2ppm时就会造成鱼类急性死亡,浓度高的氢氧化铵是烈性腐蚀剂。
氨的毒性随温度,PH值和水中的盐分而有所不同。
由于氨水呈碱性,在越呈酸性(PH<7)的水中,氢氧化铵就越被压制。
反之在越呈碱性(PH>7)的水中,它的毒性就越大。
氨可以被亚硝化细菌分解,转变成亚硝酸(NO2-),这个过程成为亚硝化,公式如下:2NH3+3O2--->2HNO2+2H2O+热HNO2(亚硝酸)也溶于水,释放亚硝酸根离子(NO2-)。
高浓度的亚硝酸盐对植物和动物也是有害的,但它会被硝化细菌继续分解成硝酸盐(NO3-),这个过程成为硝化:2HNO2+O2--->2HNO3+热这样的话,含氮的有机物就会被分解为毒性较弱。
在水族箱中,氮通过这个过程慢慢被分解为无害的硝酸盐。
但硝酸盐又是植物的营养剂,会导致藻类的大量生长。
所以,通过换水来降低硝酸盐的浓度。
在缸中种植植物,也会吸收相当多的硝酸盐。
硝化细菌存在于水族箱的任何地方,但它在光线不强,水流缓慢,溶氧丰富的地方更容易繁殖。
因为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都是好氧菌,所以,充足的氧气对氮循环非常重要。
如果水中缺氧,硝酸盐会被厌氧细菌再次转化回亚硝酸盐和氨,这个过程叫反硝化(NO3- +2e+2H+ --->NO2- +H2O)。
这种反硝化反映非常可怕,自然界中也有这种情况发生,像已知的河流反坑现象,同样的现象发生在鱼缸中就会使宠鱼的生命受到威胁,甚至死亡,这个问题要值得重视。
反硝化过滤反硝化过滤或脱氮过滤装置被用以防止和降低海水缸中硝酸盐含量的增长。
通过反硝化作用,非自养性细菌(厌氧菌)将硝酸盐分解成为单分子氮(N2)和氧,氮气被排入空气中,自由氧在缺氧环境中会使厌氧菌将有机物质氧化;此过程称为硝化呼吸。
厌氧菌喜欢水中的自由氧,促使无氧条件下厌氧菌的硝化呼吸作用。
从能量角度而言,对它们无好处。
要建立起充分的缺氧环境,就必须提供额外的有机碳给菌落群,但不能与氮或磷结合。
要使反硝化作用活跃应保持环境处于缺氧条件下,而反硝化作用的终产物却有氧气生成,使得缺氧状态不易保持,因此需要额外提供有机碳促使厌氧菌通过硝化呼吸消耗掉反硝化作用生成的氧,从而保证整个大环境的缺氧状态。
反硝化过滤搞不好会引起大的事故发生,建立起无氧环境需要很长的时间。
只有水中溶氧被耗竭,厌氧菌的新陈代谢达到高峰时,反硝化过滤才真正起作用。
在此之前,必须精确补充与被消耗硝酸盐等量的有机碳(促进厌氧菌硝化呼吸)。
把握有机碳(乙醇、乳糖、醋酸等)的正确添加量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只有通过准确监测水体氧化-还原电势才能进行可控制。
当测量值高于-50mv时,表明反硝化作用尚未开始,水体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较高。
只有当氧化-还原电势值低于-50mv时,才意味着反硝化过滤已开始运作。
然而,一旦电势值低过-200mv,就会有浓烈的臭鸡蛋味散发出来!(H2S,硫化氢,剧毒!!!)记住要不惜一切代价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可以通过提高流量来增加O2和硝酸盐的供给防止产生细菌性硫酸盐降解。
水流量极低时,会迫使厌氧菌完全消耗掉硝酸盐后转向消耗分子氧。
(而水流量太大或有机碳供给不足时,出口水体便显现亚硝酸性)。
流量掌控以使整缸水在1-2周内被循环一次为适中。
由于经过功能良好反硝化过滤的水体中是不含硝酸盐的,因此这个流量完全能保证在水族箱中稳定一个低的硝酸盐含量。
经反硝化处理后的出水应绕经滴流过滤或蛋白除沫器以除去可能存在的有毒产物或中间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