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

合集下载

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

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

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总81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XXX市辖区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XXXXXXX测绘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五年九月XXX市辖区市辖区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项目承担单位(盖章):审核意见:审核人:年月日设计负责人:主要设计人:年月日审批单位(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日期:年月日目录1、项目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项目来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项目目的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作业范围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项目期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项目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项目自然地理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已有资料情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1控制点...............................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2图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3、引用文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法律与法规 .................................. 错误!未指定书签。

贵港市农村宅基地地籍测绘和权属调查技术设计讲解

贵港市农村宅基地地籍测绘和权属调查技术设计讲解

贵港市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二期工程权属调查技术设计书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院二〇一四年十月贵港市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二期工程权属调查技术设计书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院二〇一四年十月贵港市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二期工程权属调查技术设计书审批单位:设计单位:审批者:设计者:总工程师:日期:日期:前言为贯彻落实国土资发〔2011〕178号文件精神,做好广西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根据广西实际,广西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农业厅联合转发《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2〕62 号),明确了我区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分两期工程进行部署推进。

2013年1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广西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二期工程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3〕6号)确定了完成任务的内容和时间要求。

为做好广西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二期工程)检查验收工作,确保成果质量,制定本验收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院委托,承担了贵港市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二期工程权属调查。

依据合同要求,计划于2014年10月开始,至2014年月结束。

调查区概况工作范围本次土地权属调查的范围为贵港市本级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二期工程的调查区域,面积约29平方公里。

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工作底图的制作,填写地籍调查表,绘制宗地图和地籍图。

已有资料情况图件:贵港市土地利用现状图。

工作内容和计划工作内容1)调查底图制作:地籍图2)上图:附基本属性3)完成宗地图和地籍图绘制4)宗地图和地籍图打印投入人员、设备及进度计划为了高质量按时完成本次贵港市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二期工程权属调查工作,拟投入经验丰富的技术队伍和先进的仪器设备。

不动产多测合一测绘技术设计书

不动产多测合一测绘技术设计书

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多测合一”测绘技术设计书测量单位:****有限公司日期: 2022年11月02日目录一、项目概述 (3)1.1 任务来源 (3)1.2测区围 (3)1.3任务量 (3)1.4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3)1.5已有资料情况 (3)1.6作业依据 (4)二、精度指标 (5)三、作业方法与测绘仪器设备、软件: (6)四、测绘人员 (6)五、测绘设计方案 (6)5.1规划条件核实外业测绘 (6)5.2规划条件核实内业测绘 (7)5.3不动产外业测绘 (8)5.4不动产内业测绘 (8)5.5工程进度计划 (9)六、技术成果 (9)一、项目道述1.1 任务来源2022年10月19日受*****有限公司委托,我承接了*****1、2栋的测量任务。

本公司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开展测量工作。

1.2测区围该项目位于****新城路,东至(临)新城路,西至(临)山坡脚,南至(临)****小区,北至(临)人行道,为商住地块。

1.3任务量该项目共有建筑 5栋,建筑约6万平方米,测绘任务包括:规划条件核实测绘(1:500地形图、宗地图、竣工图、地下管线平面图、消防平面示意图、绿地面积图、建筑分层面积图、人防工程面积图)不动产测绘(房产分层分户图绘制、房产面积测算、房产分户以及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

1.4测区自然地理概况该项目为城区内新建小区,四周有市政道路和住宅小区,属城区商业住宅区。

项目土地权属清晰,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建筑物密度适中。

1.5已有资料情况(1)本项目的房屋用地文件;(2)各建筑的规划审批、验收文件;(3)建筑施工平面图(含施工图电子文档);(4)各建筑的房屋预售文件;(5)预售面积测绘报告。

1.6作业依据(1)《城市测量规》,CJJ/T8-2011(2)《房产测量规》GB/T17986-2000(3)《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13)(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2007 )(5)《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 73(6)《贵州省房产测绘管理实施细则》(7)贵州省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多测合一”技术导则(试行)二、精度指标《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2000 将房屋商铺的测算精度分为三个等级,本工程按一级房产面积测量精度执行,它适用于大城市的市区、中小城市的中心区的商品房、商铺以及其他上市房屋。

丰顺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项目技术设计书(初稿)

丰顺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项目技术设计书(初稿)
北斗镇:地处榕江北河上游,位于丰顺县中西部,北邻丰良镇,西连汤西镇,西北与八乡山镇、五华县接壤,东南与原附城镇交界,距县城9公里。全镇面积91平方公里,有山地面积10.5万亩,耕地面积5930亩,其中水田2589亩,旱地面积1758亩,全镇共辖8个村委会,总户数3808户,总人口16481人。
浦寨镇:位于丰顺县最南端,距县城汤坑镇15公里、东邻揭东县的龙尾镇、玉湖镇;西邻揭西县的五经富、大洋镇;北接汤南、汤西镇。总面积9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212亩,其中水田13968亩,旱地624亩。镇政府所在地为于埔北管理区新街。镇政府辖埔南、埔北、采芝、横坑、万安、埔西、学枫、茅园、塔下9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委会,有46个村委会,全镇7156户,39232人;其中:农业人口37854人,非农业人口1378人。
根据合同要求,主要技术服务内容为:依据土地登记、土地调查的法律法规,到各镇场开展农村土地承包培训服务、档案清理,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和空间位置,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内容、程序及信息化系统,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变更、注销等制度,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资料归档。
具体包括:
(1)按照《农村承包土地调查技术规范》要求,独立进行包组镇场范围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绘工作。
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5.《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
6.《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
7.《地籍测绘规范》(CH5002-94)
8.《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9.《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
三、
(四)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完整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

完整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

完整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一、项目概述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维护农民财产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测绘工作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其成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到确权登记发证的质量和效率。

本技术设计书旨在为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工作提供详细的技术指导和操作规范,确保测绘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成果的质量可靠。

二、作业依据1、《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2、《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3、《房产测量规范》(GB/T 179861-2000)4、《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5、《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6、项目所在地相关的技术要求和规定三、测区概况测区位于_____,地理位置为_____,面积约为_____平方千米。

测区内地形以_____为主,地势_____,交通_____。

测区内农村居民点分布_____,房屋建筑结构以_____为主。

四、已有资料分析利用1、控制点成果:收集测区内及周边的高等级控制点成果,包括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作为本次测绘的起算依据。

2、地籍图、地形图:收集测区内已有的地籍图、地形图等资料,进行分析和比对,为本次测绘提供参考。

3、其他相关资料:收集测区内的土地利用规划、村庄规划等相关资料,了解测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和规划要求。

五、主要技术指标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_____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_____。

2、高程系统:采用_____高程基准。

3、比例尺:地籍图比例尺为 1:500,房产图比例尺为 1:500 或1:1000。

4、精度要求界址点精度: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5cm,相邻界址点间距中误差不超过±5cm。

房屋测绘精度:房屋边长测量中误差不超过±005m,房屋面积测量中误差不超过±008m²。

六、测绘仪器设备1、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用于控制点测量和界址点测量。

农村宅基地测绘技术设计书(可编辑)

农村宅基地测绘技术设计书(可编辑)

农村宅基地测绘技术设计书农村宅基地测绘技术设计书1、测绘工作内容在以上测绘范围内,按农村宅基地要求完成以下各项工作:⑴ D级GPS控制测量(满足新测1:500地形图首级控制要求);⑵ E级GPS控制测量(满足新测1:500地形图首级控制要求);⑶一、二级控制测量(满足新测1:500地形图;⑷包括D、E级GPS控制点和一级控制点的水准联测;⑸测区原有地形图块图、控制数据转换到广西控制网平差后系统;(6)编写有关文字报告: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成果分析报告、有关专题调查报告;2、作业技术依据2.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以下简称《规程》);2.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2.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教材》(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2.5《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2.6《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2.8《全球定位系统 GPS 测量规范》(GB/T18314-2009)2.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2.10《城市测量规范》(CJJ8-1999);2.11《1:500、1:1000、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DB33/T552-2005);2.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2.13《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16818-2008);2.14《地籍图图式》(CH5003-94);2.15《地籍测绘规范》(CH5002-94);2.16《地形数据库与地名数据库接口技术规程》(GB/T17797-1999);2.17《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7798-1999);2.18《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2.19《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国土[籍]字第26号);2.20《土地登记登记办法》(国土资源部第40号,2007);2.2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国土调查办发〔2007〕2.22《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17941-2008);2.23《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2.24《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1001-2006);2.25《技术设计书》。

xxx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设计书.doc

xxx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设计书.doc

xxx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技术设计书xxxxxxx2012年7月xxx农村集体土地所有确权登记发证技术设计书测绘专业任务承担单位(盖章):设计负责人:审核意见:主要设计人:审核人:2012年7月 2012年7月批准单位或部门(盖章):批准意见:批准人:2012年7月目录1 概述 (5)1.1任务来源 (5)1.2目的、任务量 (5)1.3作业范围及内容 (6)1.4工期要求 (6)2 自然地理概况及已有资料 (6)2.1自然地理概况 (6)2.2已有资料及成果分析 (7)3 引用文件 (7)4 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8)4.1数学基础 (8)4.2分幅及编号 (9)4.3调查路线和方法 (9)4.4调查单元 (9)4.5宗地代码 (9)4.5计量单位 (9)5 权属调查 (11)5.1宗地划分 (11)5.2宗地编码 (11)5.3政府通告及通知指界 (12)5.4界址调查 (13)6 地籍图测绘 (16)6.1一般规定 (16)6.2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图测绘 (16)6.3宗地图的编制 (16)7 成果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17)7.1建设的内容和要求 (17)7.2库体建设 (18)7.3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20)8 检查与验收 (21)8.1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的检查制度 (21)9 成果资料整理 (21)9.1一般规定 (21)9.2成果资料分类 (21)10、提交成果和资料清单 (22)10.1地籍区和地籍子区划分成果 (22)10.2权属调查成果(以地籍子区为单位按宗地进行整理) (22)10.3土地调查面积统计汇总表 (22)10.4图件成果 (22)10.5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成果 (23)10.6土地登记发证档案成果 (23)10.7文字成果 (23)附录1: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告附录2:XX县(市、区)土地权属界址调查通知附录3:村民代表身份证明书附录4: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明书附录5:指界委托书附录6:违约缺席定界通知书附录7: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附录8:所有权宗地草图和宗地图样式附录9:所有权宗地图样式附录10:地籍调查表xxx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项目技术设计书1 概述1.1 任务来源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和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的文件精神,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赣府厅发【2011】20号),为落实上级文件精神,xxx决定于2012年7月正式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

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

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一、引言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农村发展的需要,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

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涉及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对于实现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测绘技术角度出发,介绍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的相关内容。

二、测绘技术在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中的地位和作用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是通过对农村土地使用权等不动产权利的登记、鉴定、评估等程序,确认土地和房屋等不动产的权属和权利状况,并发放相应的证明文件。

测绘技术在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土地测量土地测量是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的基础工作之一。

通过测量土地的面积、边界、地形和地貌等信息,能够更准确地确定农村土地的权属范围,并为后续的登记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2. 不动产界址标志的测绘不动产界址标志是确认农村土地权属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测绘界址标志,能够在实地上明确界线的位置和范围,确保土地权属的明确和依法保护。

3. 不动产登记地籍调查图绘制不动产登记地籍调查图是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的重要成果之一。

通过测绘技术,可以将农村的实地情况准确地反映在地籍调查图上,包括土地边界、地块面积、与周边地块的关系等信息,为确权登记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的要求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是农村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中的重要文件,要求设计书内容准确完整、排版清晰美观、表达流畅。

1. 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信息的收集与整理首先,需要收集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所需的信息,包括土地界址、权属人、建筑物信息等。

然后,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确保其准确性和全面性。

2. 农村不动产测量的规划和实施根据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的需求,编制测绘规划,确定测量的范围和方法,并组织实施测量工作。

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不动产地籍调查图绘制根据测量结果,绘制不动产地籍调查图。

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和地上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技术设计书模板

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和地上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技术设计书模板

咸丰县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技术方案郑州新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O一七年二月目录1.1项目来源 (8)1.2基本情况 (8)1.2.1 区域概况 ................................................................................................................... - 8 -1.3总体目标和任务 (9)1.3.1 确权登记发证范围..................................................................................................... - 9 -1.3.2 工作目标 ................................................................................................................... - 9 -1.3.3 区域类型划分.......................................................................................................... - 10 -1.3.4 工作任务 ................................................................................................................. - 10 -1.5作业依据 (11)1.5.1 法律法规 ................................................................................................................. - 11 -1.5.2 规范性文件 ............................................................................................................. - 11 -1.5.3 基础数据及资料 ...................................................................................................... - 12 -1.6总体技术路线、方法和程序 (12)1.6.1 技术路线 ................................................................................................................. - 12 -1.6.2 技术方法 ................................................................................................................. - 13 -1.6.3 作业流程 ................................................................................................................. - 13 -1.7数学基础与土地分类 (14)1.7.1 坐标系统 ................................................................................................................. - 14 -1.7.2 计量单位 ................................................................................................................. - 15 -1.7.3 土地分类 ................................................................................................................. - 15 -1.8编码规则 (15)1.8.1 地籍区和地籍子区的划分与编码............................................................................. - 15 -1.8.2 宗地代码结构.......................................................................................................... - 15 -1.8.3 宗地代码编制方法................................................................................................... - 16 -1.8.4 编制已有宗地编码对应表........................................................................................ - 16 -1.8.5 界址点号编制.......................................................................................................... - 17 -第二章准备工作....................................................................................................................- 18 -2.1组织准备 (18)2.2技术准备 (18)2.2.1 制定工作规定和技术设计书 .................................................................................... - 18 -2.2.2 收集资料 ................................................................................................................. - 18 -2.2.3 业务培训 ................................................................................................................. - 19 -2.3底图编制 (20)第三章通告...........................................................................................................................- 21 -4.1方法概述 (21)4.1.1 土地权属调查.......................................................................................................... - 22 -4.2.2 地籍测量 ................................................................................................................. - 22 -4.2调查单元的划分 (22)4.2.1 宗地划分的基本方法 ............................................................................................... - 22 -4.2.2 需单独设宗情形 ...................................................................................................... - 23 -4.2.3宅基地使用权宗地的设立规则 ................................................................................. - 23 -4.3土地权属调查 (24)4.3.1 调查内容 ................................................................................................................. - 24 -4.3.2 土地权属状况调查................................................................................................... - 24 -4.3.3 界址调查 ................................................................................................................. - 25 -4.3.4 宗地草图的绘制 ...................................................................................................... - 28 -4.3.5 地籍调查表的填写................................................................................................... - 29 -4.3.6 土地权属争议原由书的填写 .................................................................................... - 29 -4.3.7 宗地实景照片的拍摄 ............................................................................................... - 29 -4.3.8 调查的实施 ............................................................................................................. - 29 -4.4地籍测量 (31)4.4.1 已有资料分析利用................................................................................................... - 31 -4.4.2 技术路线 ................................................................................................................. - 31 -4.4.3 地籍控制测量.......................................................................................................... - 32 -4.4.5 界址点测量 ............................................................................................................. - 34 -4.4.6 地籍图测制 ............................................................................................................. - 35 -4.4.7 面积量算 ................................................................................................................. - 40 -第五章土地登记....................................................................................................................- 41 -5.1土地登记申请 (41)5.1.1一般规定 .................................................................................................................. - 41 -5.1.2申请提交资料........................................................................................................... - 41 -5.1.3 土地登记申请的受理和审查 .................................................................................. - 42 -5.1.4申请主体 .................................................................................................................. - 42 -5.1.5土地登记申请的代理................................................................................................ - 43 -5.1.6申请书的填写........................................................................................................... - 43 -5.2权属审核 (43)5.2.1权属主体的认定 ....................................................................................................... - 43 -5.2.3宗地自然状况的审核................................................................................................ - 44 -5.2.3土地权属状况审核.................................................................................................... - 44 -5.2.4不予登记或暂缓登记................................................................................................ - 46 -5.2.5打印土地登记审批表................................................................................................ - 46 -5.2.6土地登记审查办结时限 ............................................................................................ - 47 -5.3.1公告要求 .................................................................................................................. - 47 -5.3.2异议处理 .................................................................................................................. - 47 -5.4注册登记 (48)5.4.1审批 ......................................................................................................................... - 48 -5.4.2建立登记簿 .............................................................................................................. - 48 -5.4.3填写《土地归户卡》................................................................................................ - 48 -5.5核发证书 (48)5.5.1通知 ......................................................................................................................... - 48 -5.5.2验证 ......................................................................................................................... - 48 -5.5.3发证 ......................................................................................................................... - 48 -6.1数据库内容 (50)6.2基本要求 (50)6.3数据建库 (50)6.3.1数据库建设的流程.................................................................................................... - 50 -6.3.2 数据库建设的主要步骤.......................................................................................... - 51 -6.3.3数据采集及要求 ....................................................................................................... - 52 -6.3.4 地籍测量数据预处理 ............................................................................................. - 53 -6.3.5数据及资料检查 ....................................................................................................... - 55 -6.3.6数据转换 .................................................................................................................. - 56 -6.3.7拓扑生成 .................................................................................................................. - 57 -6.3.8数据处理 .................................................................................................................. - 57 -6.3.9资料扫描 .................................................................................................................. - 57 -6.3.10数据建库 ................................................................................................................ - 58 -6.4数据库质量检查 (58)6.5图件编制与统计报表输出 (59)第七章成果及要求...............................................................................................................- 61 -7.1成果内容 (61)7.1.1 数据成果 ............................................................................................................... - 61 -(3)咸丰县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情况统计表。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技术设计书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技术设计书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项目(二、三)标段技术设计书**二〇一三年三月报告名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项目(二、三)标段技术设计书工程编号:提交单位:**大队长:**总工程师:***审定:审核工程负责:编写:提交日期:**年**月**日资质等级: ** 证书编号:**单位地址:*****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项目技术设计书1、概述1.1基本情况简介**位于**盆地中部,**的前身是**县,汉武帝建元6年置县,已有2139年的历史了。

由于**城处在资水,就是现在的沱江北面,所以叫**。

**是**省**市下辖的一个区,五普常住人口93万,城区非农人口20万。

2005年11月,经**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5]37号)批准,同意**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

具体批复如下:**水文**境内有沱江、花溪谷、蒙溪、九曲河、清水河等一江七河十八溪流灌全境,老鹰湖、鲤鱼湖等大小人工湖泊星罗棋布。

**气候****气候温和,冬暖春早,夏无酷署,年平均气温17.3摄氏度,年均日照1233小时,年均降雨量965.8毫米,年均无霜期303天。

自然资源**物华天宝,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物产丰富,是国家和省粮食、花生、海椒、柑桔及瘦肉型商品猪出口基地;地势起伏不大,海拔在390—460米之间,岗丘杂陈,连绵起伏,沱江纵贯全境,是发展现代农业(蔬菜、经济林木、中药材、花卉)的理想基地。

**围绕“服务城市,扩大开放,广交朋友,协同发展”的思路,提出了“建设城郊型经济强区”和“丘陵经济示范区”的总体目标。

目前,全区100万人民正在服务城市、经营城市上大做文章。

当前,**的工作方针是,实施“工业强区、农业稳区、商贸活区、科教兴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努力把**建设成为城郊型丘陵经济示范区,建设成为特色文化先进区和丘区新型工业化的模范。

围绕全区总体目标,**正在实施以车产业、食品加工产业、医药产业、轻化工产业为主体的“五大产业带”建设。

许昌县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

许昌县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

201210-0045B-0201许昌县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一标)河南科普信息技术工程X X2012年11月24日201210-0045B-0201许昌县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审批单位(盖章):设计单位(盖章):审批意见:主要设计人:审批人:年月日年月日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1项目启动背景1项目地理概况1工作范围和任务11.4项目工期2技术标准及数学基础2法律法规、政策依据2技术依据3数学基础4工作原那么及流程41.6.1 工作原那么41.6.2 工作流程6人员及软硬件配置计划8人员配置计划8软硬件配置计划8已有资料情况9第二章项目实施方案9准备工作92.1.1 组织准备92.1.2 方案制定92.1.3 宣传培训10.4 通告发布102.1.5 工作底图制作102.1.6 仪器表格准备10集体土地使用权调查11基本单元11一般规定11预编宗地代码12调查内容12实地权属调查13界址点设置和界址边勘丈15 宗地草图绘制17地籍调查表填写18资料整理19控制测量19一级GPS控制测量19图根控制测量23地籍地物要素测量24界址点测量24地物、地貌要素测绘26集体土地使用权地籍图29行政区划要素29地籍要素292.5.3 地物、地貌要素30 数学要素302.5.5 图廓要素30界址点编号31地籍子区图的编辑31标准分幅地籍图的制作31 宗地图的制作33地籍索引图的制作33地籍调查结果公示与确认33 土地登记发证34土地登记申请34权属审核34土地登记公告35注册登记、核发证书35已有土地登记结果的处理35资料的整理及组卷35集体土地使用权数据库建设36总体要求36基本内容及要求36数据库建设原那么37建库流程图38数据库建设准备38图形数据转换41扫描文件的采集与处理42元数据的采集与处理43数据入库43数据库合并及处理44数据库维护44面积量算与汇总统计44扫描文件入库45系统运行测试45表格成果输出45成果汇总整理46数据汇总46图件编绘46文字报告编写46第三章项目质量控制46总体原那么46具体措施47检查制度47检查内容47过程质量管理48验收制度49第四章提交成果49数据成果49图件成果49文字成果50土地登记成果50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信息系统成果50许昌县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第一章项目概况启动背景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 号)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豫发〔2010〕1号)以及《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 号)、《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河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意见的通知》(豫政〔2011〕77 号)的有关要求,结合许昌县实际情况,特开展本次许昌县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不动产登记调查技术设计书

不动产登记调查技术设计书
2.作业依据....................................................................................................................................... 3 3 数学基础.......................................................................................................................................4 4 已有资料.......................................................................................................................................5
**市 不动产权籍调查试点 年 11 月
**市 不动产权籍调查试点项目
技术设计书
审批单位: 审批意见:
审 批 者: 审批日期:
设计单位: 设 计 者: 审 核 者: 审 定 者: 设计日期:
目录
1 任务概况.......................................................................................................................................1 1.1 任务来源............................................................................................................................1 1.2 目的意义............................................................................................................................1 1.3 调查区域概况...................................................................................................................2 1.4 主要任务............................................................................................................................2 1.4.1 地籍调查与房产调查..............................................................................................2 1.4.2 已登记宗地核查......................................................................................................2 1.4.3 未登记宗地调查......................................................................................................2 1.4.4 建立权籍调查管理数据库......................................................................................3 1.5 项目安排............................................................................................................................3

农村宅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设计书

农村宅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设计书

目录1 工程概况- 3 -1.1调查区域简介-3-1.2调查区域围和工作量-4-1.2.1调查区域围-4-1.2.2需要完成的工作量-4-1.3分阶段实施方案-4-2 技术路线- 5 -2.1已有资料分析利用72.2图幅分幅与测量基准72.2.1成图比例尺、图幅规格等高距72.2.2测量基准72.3测量精度与方法82.4采用的主要技术82.4.1GPS技术82.4.2数字测绘技术82.4.3数字地籍技术82.4.4完整的图属一体化技术82.5成果数据要求93 引用技术标准93.1法律与法规93.2规章与规性文件93.3规章与规性文件104 控制测量104.1平面控制测量104.1.1控制网布设方案104.1.2GPS E级网设计114.1.3GPS E级点选埋124.1.4GPS控制网测算124.1.4.1GPS控制网外业观测124.2高程控制测量144.2.1高程控制网设计144.2.2高程基准144.3图根控制测量14图根控制点的布设144.3.2图根控制点埋设144.3.3图根控制点编号154.3.4图根控制网观测155 数字地籍、地形测量175.1地籍、地形测量根本精度要求175.2地形要素测绘容及取舍18控制地的表示及高程注记取位规定18居民点和垣栅的测绘18交通及附属设施的测绘18管线及附属设施的测绘19水系及附属设施的测绘19地貌和土质的测绘19植被的测绘19注记要求195.3界址点测量205.4地籍图编制的方法20农村宅基地地籍图的容20宅基地地籍图的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20地籍图分幅编号,图式、图廓格网、注记及整饰215.5地籍编号21地籍登记区编号21宗地编号21界址点编号225.6宗地图编制要求22宗地图容22宗地图绘制226. 权属调查236.1权属调查的任务236.2调查要求236.3调查步骤246.4有关问题的处理266.5考前须知267. 农村宅基地地籍调查数据库建立277.1业数据处理技术路线287.2图形数据建库的要求287.3图像数据的建库要求297.4坐标系投影变换307.5属性数据要求307.6图层要求307.7质量检查与控制308 质量保证措施338.1生产设备保障348.2作业技术力量保证348.3加强过程检查348.4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348.5做好技术培训工作358.6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方法359 平安生产与文明测绘359.1平安生产措施359.1.1人员平安措施359.1.2仪器设备平安措施369.1.3成果资料措施379.2文明测绘3710 成果资料提交3811 附件39附件1:土地登记申请书39附件2:法定代表人明书41附件3:委托书41附件4:土地权属来源证明42附件5:地籍调查表42附件6:土地登记审批表52附件7:GPS外业观测记录手簿581 工程概况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开展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认真做好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明晰产权,规管理,依法保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确保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顺利进展,国土资源厅联合财政厅共同制定了"自治区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并于2010年8月通过公开招标形式,确定由苍穹数码测绘中标第6标段。

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

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

XXX市辖区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XXXXXXX测绘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五年九月XXX市辖区市辖区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项目承担单位(盖章):审核意见:审核人:年月日设计负责人:主要设计人:年月日审批单位(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日期:年月日目录1、项目概述 (1)1.1项目来源 (1)1.2项目目的 (1)1.3作业范围 (1)1.4项目期限 (1)2、项目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 (2)2.1项目自然地理概况 (2)2.2已有资料情况 (2)2.2.1控制点 (2)2.2.2图件 (2)3、引用文件 (2)3.1法律与法规 (2)3.2行政规章 (3)3.3技术规程及标准 (3)4、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4)4.1坐标系统 (4)4.1.1平面系统与投影方法 (4)4.1.2高程系统 (4)4.2比例尺 (4)4.3分幅与编号 (4)4.4 地籍编号 (5)4.4.1 宗地代码 (5)4.4.2 界址点编号 (5)4.5 界址点精度 (5)4.6计量单位及精度 (6)5、设计方案 (6)5.1 软、硬件配置要求 (6)5.1.1 硬件配置要求 (6)5.1.2 软件配置要求 (7)5.2 技术路线和工作流程 (7)5.2.1 技术路线 (7)5.2.2 工作流程 (8)5.3 前期准备 (11)5.3.1 组织建设 (11)5.3.2 工作计划 (11)5.3.3 资料收集 (11)5.3.4 表册准备 (11)5.3.5 软硬件准备 (12)5.3.6 宣传培训 (12)5.4 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 (12)5.5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 (13)5.5.1 权属调查 (13)5.5.2 地籍图编绘 (17)5.5.3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建设 (21)5.5.4 土地登记发证 (24)5.6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 (26)5.6.1 地籍控制测量 (27)5.6.2 1:1000地形要素图测绘 (29)5.6.3权属调查 (36)5.6.4 地籍测量 (39)5.6.5 农村地籍数据库建设 (42)5.6.6 成果数据整理 (44)5.7房屋调查与测量 (45)5.7.1作业方法 (45)5.7.2房产平面图要素测量 (45)5.7.3数据处理与图形编辑 (46)5.7.4房屋调查 (48)5.7.5房屋面积计算 (49)5.8成果提交 (51)5.8.1控制测量成果 (51)5.8.2权属调查成果 (52)5.8.3注册登记发证成果 (52)5.8.4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信息系统成果 (52)5.8.5其他表格和文字成果 (52)5.8.6数据成果 (53)5.9 质量保障措施 (53)5.9.1 组织管理措施 (53)5.9.2 资源保证措施 (54)5.9.3 质量控制措施 (55)5.9.4 数据安全措施 (56)5.10 进度安排 (56)5.11 安全生产 (59)5.12 附录 (59)1、项目概述1.1项目来源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及XXXX省国土资源厅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为实现农村地籍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城乡地政统一管理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马鞍山实际情况,在XXX市辖区选取4个行政村(34.41平方公里),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地籍调查、确权登记发证、地籍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市辖区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XXXXXXX测绘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五年九月XXX市辖区市辖区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测绘技术设计书项目承担单位(盖章):审核意见:审核人:年月日设计负责人:主要设计人:年月日审批单位(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日期:年月日目录1、项目概述 (1)1.1项目来源 (1)1.2项目目的 (1)1.3作业范围 (1)1.4项目期限 (1)2、项目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 (2)2.1项目自然地理概况 (2)2.2已有资料情况 (2)2.2.1控制点 (2)2.2.2图件 (2)3、引用文件 (2)3.1法律与法规 (2)3.2行政规章 (3)3.3技术规程及标准 (3)4、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4)4.1坐标系统 (4)4.1.1平面系统与投影方法 (4)4.1.2高程系统 (4)4.2比例尺 (4)4.3分幅与编号 (4)4.4 地籍编号 (5)4.4.1 宗地代码 (5)4.4.2 界址点编号 (5)4.5 界址点精度 (5)4.6计量单位及精度 (6)5、设计方案 (6)5.1 软、硬件配置要求 (6)5.1.1 硬件配置要求 (6)5.1.2 软件配置要求 (7)5.2 技术路线和工作流程 (7)5.2.1 技术路线 (7)5.2.2 工作流程 (8)5.3 前期准备 (11)5.3.1 组织建设 (11)5.3.2 工作计划 (11)5.3.3 资料收集 (11)5.3.4 表册准备 (11)5.3.5 软硬件准备 (12)5.3.6 宣传培训 (12)5.4 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 (12)5.5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 (13)5.5.1 权属调查 (13)5.5.2 地籍图编绘 (17)5.5.3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建设 (21)5.5.4 土地登记发证 (24)5.6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 (26)5.6.1 地籍控制测量 (27)5.6.2 1:1000地形要素图测绘 (29)5.6.3权属调查 (36)5.6.4 地籍测量 (39)5.6.5 农村地籍数据库建设 (42)5.6.6 成果数据整理 (44)5.7房屋调查与测量 (45)5.7.1作业方法 (45)5.7.2房产平面图要素测量 (45)5.7.3数据处理与图形编辑 (46)5.7.4房屋调查 (48)5.7.5房屋面积计算 (49)5.8成果提交 (51)5.8.1控制测量成果 (51)5.8.2权属调查成果 (52)5.8.3注册登记发证成果 (52)5.8.4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信息系统成果 (52)5.8.5其他表格和文字成果 (52)5.8.6数据成果 (53)5.9 质量保障措施 (53)5.9.1 组织管理措施 (53)5.9.2 资源保证措施 (54)5.9.3 质量控制措施 (55)5.9.4 数据安全措施 (56)5.10 进度安排 (56)5.11 安全生产 (59)5.12 附录 (59)1、项目概述1.1项目来源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及XXXX省国土资源厅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为实现农村地籍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城乡地政统一管理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马鞍山实际情况,在XXX市辖区选取4个行政村(34.41平方公里),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地籍调查、确权登记发证、地籍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我单位通过参加XXX市国土资源局公开招标的《XXX市辖区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农村地籍调查测绘服务》项目,并中标第二标段暨XXX市XXX区XXXXX镇XXXX 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与村庄地籍调查(试点)项目。

1.2项目目的完成XXXX村区域范围内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宅基地使用权调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村庄房屋调查,建立村庄地籍数据库。

为XXXX村区域内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提供二年技术跟踪服务(自本项目最终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1.3作业范围XXXX村隶属于XXX市XXXX区XXX镇,面积约13.01平方公里。

1.4项目期限(1)合同签订之日起120日内完成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形成外业调查成果;(2)合同签订之日起150日内完成外业调查成果的检查验收;(3)合同签订之日起210日内完成数据库建设与检查验收;(4)合同签订之日起240日内完成数据资料整理归档与移交工作;(5)合同签订之日起300日内配合各区政府完成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2、项目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2.1项目自然地理概况本项目第二标段XXXX村隶属于XXXX省XXX市XXXX区XXX镇,位于XXX镇西南,南部为姑溪河水域,境内水网交错,地形主要以水塘和田地为主。

居民地约由19个自然村组成,分布较散,居民地周围树木较多,境内道路错综复杂主要由薛花乡村公路、村村通水泥路和乡间小路组成,作业正值夏季,雨水较多,给调查和测量带来很大困难。

2.2已有资料情况2.2.1控制点选取了测区附近已有的XXX市D级控制点5个(GD047、GD048、GD049、GD050、GD057)作为首级控制点,经我单位实地检查,控制点埋石保存良好,无损坏现象,通过我单位的检验,可以利用。

坐标为1980西安坐标系(利用已有1954年北京坐标系成果,通过XXX市坐标转换系统转换获得)。

2.2.2图件XXXX省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2000正射影像图,套合行政村界线作为本次集体土地所有权外业调查工作底图。

3、引用文件3.1法律与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4)XX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5)《XXXX省土地权属争议处理条例》;(6)《土地调查条例》。

3.2行政规章(1)《土地登记办法》(2007,国土资源部第40号令)等;(2)《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1995,国土[籍]字第26号);(3)《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2003,国土资源部17号;(4)《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01号);(5)《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检查验收办法》(国土资厅发[2012]54号);(6)《XXXX省集体土地范围内民宅登记发证工作指导意见》(建房[2011]260号)。

3.3技术规程及标准(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2007,TD/1014-2007);(2)《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3)《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2000);(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GB/T21010-2007);(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H/T1004-2005);(6)《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H/T1001-2005);(7)《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73-2010);(8)《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9)《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10)《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试行)》(2015.5)(11)《地籍测绘规范》(1994,CH5002-94);(12)《地籍图图式》(1994,CH5003-94);(13)《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17160-2008);(14)《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15)《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1984,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6)《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国土资厅发〔2011〕57号);(17)《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1015-2007);(18)《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1016-2007);(19)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国土部最新颁布标准);(20)《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21)《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2)《XXXX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方案》;(23)经批准的本项目技术设计书。

4、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4.1坐标系统4.1.1平面系统与投影方法平面坐标系统(1)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采用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3)宅基地使用权调查采用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4)房屋调查采用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集体建设用地调查、宅基地调查、房屋调查成果,利用市国土局提供的XXX 市坐标转换参数,将已有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与1980西安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进行相应的转换。

投影方法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中央子午线117°00′。

4.1.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2比例尺(1)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图采用1:5000比例尺。

(2)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图采用1:1000比例尺。

(3)宅基地使用权地籍图采用1:1000比例尺。

4.3分幅与编号(1)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图采用标准分幅,其图幅编号、图名在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基础上进行细化。

(2)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图采用正方形分幅(50cm×50cm)。

图幅编号按照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X 坐标在前,Y 坐标在后,中间用短横线连接。

图内的主要村民小组名称为图名。

村民小组被分割为多个图幅时加顺序号表示,如:陶墅1、陶墅2……。

(3)宅基地使用权地籍图采用正方形分幅(50cm×50cm)。

图幅编号按照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X 坐标在前,Y 坐标在后,中间用短横线连接。

图内的主要村民小组名称为图名。

村民小组被分割为多个图幅时加顺序号表示,如:陶墅1、陶墅2……。

(4)房屋调查成果包含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成果和宅基地使用权成果中。

4.4 地籍编号4.4.1 宗地代码(1)宗地代码采用五层19位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县级行政区划、地籍区、地籍子区、土地权属类型、宗地顺序号。

(2)编码方法按照《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执行。

4.4.2 界址点编号(1)集体土地所有权及地籍数据库中界址点编号在地籍子区范围内统一编号,界址点编号采用1、2…表示,并保证界址点号唯一,如果为实测界址点,加前缀J表示,如为图解界址点,加前缀T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