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之人口城市与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知识点之人口城市与环境

考点归纳

一.人口的增长与问题

1.世界人口发展的概况:

<1>自人类出现的最初二、三百万年间,人口增长非常缓慢。

<2>18世纪工业革命后,人口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

<3>二战以后,人口迅猛增长,出现了"人口爆炸"。

<4>70年代以来,由于许多国家实行控制人口增长,人口增长速度出现下降的趋势。

2.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①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拉美的国家为代表,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等使人口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

②欧洲,北美洲等发达国家,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有些国家的人口已停止增长或负增长。

3.我国的人口增长:我国历来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既使很小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会有很大的人口数量的增加。1997年我国人口约有12.6亿人。占世界总人口数的22%左右;自70年代以来,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每年净增加人口仍有1400万人之多。

4.人口增加引起的社会问题: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的发展要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由于人口过快增长,自然资源大量浪费,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给人类社会带来许多问题。

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的分布极不平衡,

<1>从大洲看:亚洲人口最多,占一半以上,亚洲连同非洲和拉丁美洲,则占世界人口的70%以上。

<2>从地区看: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东亚、南亚、西欧和美国东北部队;世界上人烟稀少的地区是北美和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带,撒哈拉、中亚和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的湿热地带,南极洲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来和巴基斯坦。

2.我国的人口分布: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别大,人口的地区分布也不平衡。以黑龙江黑河与云南腾冲连线作为我国东西部分的分界线,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特别是沿海地区更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西部地区虽地域广阔(占我国面积55%)但人口稀少(占全国人口的4%)。

3.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因为人们总选择具有优越自然条件的地区进行生产活动。<2>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对人口分面有着决定性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口分布的特点和趋势也不同,在同一社会形态下,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各地区生产力水平的差别,人口分布也不同。

三.人口的迁移

2.国内人口迁移:

<1>城市化使人口流向城市;

<2>开发国土使人口移往新开发区

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及城市化问题

1.城市形成和发展;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商业、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这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城市人口所占的比例小,人口增长缓慢。城市数量少,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大批破产农民拥进城市,使城市人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特别是二次大战以来,世界城市规模以空前速度扩展,显著的特征:一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二是大城市不断涌现,有些国家的城市互相连接,成为规模巨大的城市群和城市带。

2.城市化及其进程:

<1>特点: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2>制约因素:城市化过程是客观的历史过程,也是生产发展的过程,它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

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城市环境特点: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自然环境变化最大的地方。在城市中,由于人类活动强烈地改变了原有的自然条件,破坏了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某些环节,将产生不利于人类生存的诸多问题。

<2>产生的问题: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工业大量集中,对城市环境造成不良后果:

①环境的严重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③绿化面积小。

4.制定城市规划,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1>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城和卫星城;

<2>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

五.我国城市的发展:

1.特点:

<1>城市化的进展是一个有计划逐步发展的过程,

<2>大中城市增长快,小城市发展缓慢;

<3>城镇人口的地区分布有了一些合理的改变,但仍不平衡

2.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乡镇。

六.人类和环境

1.环境的概念及其分类: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周围事物是同某项中心事物而言的。这里所讲的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人类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

2.人类生活、生产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对人类:

①给人类社会供应物质和能量;

②给人类栖息和繁衍提供含有媒质(空气,水等)的一定空间;

③容纳,清除和改变人类新陈代谢和活动所排泄的废弃物;

④把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反馈作用)。

<2>人类对环境:

①通过使用工具进行开发性生产劳动作用于环境;

②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输入物质和能量;

③通过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活动,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

3.环境问题的产生:

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周围环境,周围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有时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甚至影响人类自下而上的种种问题,这就叫做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有一部分是自然原因形成的,包括火山爆发,山崩、地震、海啸、台风、水旱灾害等;或者自然界本来就缺少人体需要的某种化学元素,如因缺碘而出现的大脖子病等。及自然界中含有某种不适合人体需要的化学元素,如因氟含量过多引起的氟骨病等。

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更多的是关注由于人为原因而引起的:

<1>滥采滥用自然资源,如滥伐森林、滥捕滥杀野生动物,造成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失调;滥垦草原,造成土地沙漠化,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并引起地面下沉,滥采滥用矿产资源,使有害人体的元素和放射性元素任其散落地表各地,污染环境。

<2>任意排放有害物质,使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任意排放,污染和毒化环境,危害人类健康。

<3>城市人口不断膨胀,产生垃圾、污水、噪声、汽车废气、交通拥塞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

<4>某些大型工程建设不当、如修建水库大坝来注意生态平衡问题,引起土壤盐碱化,某些鱼类绝迹等。

4.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搞好国土整治工作

<3>参加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

[复习指导]

一.影响人口增加的因素

人口增长是在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共同作用下进行的,特别要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人具有两重性,即,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作为自然的人,其发展同动物一样受自然环境影响,服从生物学规律,这是因为:

<1>新陈代谢是人类生命的基础,而新陈代谢必须消耗物质和能源。

<2>人的生命过程在时间上是有限的,按照自然法则,人总要衰老以至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