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福建泉州人教版《人文地理》八年级下地理期末试卷(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福建泉州人教版《人文地理》八年级下地理期末试卷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是( )A. 一水多用B. 污水达标排放C. 跨流域调水D. 修建水库【答案】C【解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我们可以采用跨流域调水的方式,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到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来均衡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以更合理的利用水资源。
2.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 )A. 大水漫灌B. 喷灌C. 滴灌D. 生活用水,一水多用【答案】A【解析】解: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比如,在农业生产中更多地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模式取代不合理的大水漫灌,将处理过的生活污水用于浇灌绿地、冲洗厕所、浇洒道路等,收集城市雨水作为绿化用水.总之,我们要为建立“节水型社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故选:A.3.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以下是同学们对相关地理界线(图中虚线)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 ①与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B. ②是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C. ③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D. ④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①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②是我国地势二、三阶梯的分界线,③是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④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故选D。
4.下列有关秦岭~淮河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与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B. 与我国冬季1月份0℃等温线大体一致C. 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D. 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答案】C【解析】5.读京沪高速铁路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京沪高速铁路只经过了北京、上海两个省级政区B. 京沪高速铁路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有5个C. 京沪高速铁路分布在我国第二级阶梯上D. 京沪高速铁路沿线都是温带季风气候【答案】A【解析】6.我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A. 山东省B. 辽宁省C. 吉林省D. 黑龙江省【答案】D【解析】黑龙江的大庆油田、河北的华北油田、山东的胜利油田、山东与河南交界处的中原油田、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等都是我国著名的石油基地,其中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油田。
人文地理学期末模拟卷试题及答案
1.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学科特性是社会性、、;2.文化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形式文化区、、;3.最重要的人口自然构成是、;4.关于农业的起源有、两种主要学说;5.世界三大宗教是指基督教、和佛教;6. 早在30年代我国人口地理学家就提出了一条从黑龙江瑷珲现称黑河到云南的人口地理分界线;7. 按照语言谱系分类法,英语和德语都属于语系日耳曼语族;汉语属于语系; 8. 凡是能激发旅游者的 ,对旅游者有吸引力,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效益的现象和事物,均可称为旅游资源;9. 英国政治地理学家麦金德提出了“”学说;10. 近代区位论是由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创立的, 创立了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创立了比较完整的区位论;11. 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广泛最核心的思想是既满足的需要,又不对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1.在近代,对世界人文地理学影响最大的学派是——A. 德国学派B.法国学派C.美国学派D.英国学派2.汤因比的“文明”发展理论,其要点不包括——A.挑战和应战B.逆境美德 C.中庸之道 D.命定论3.一般来说,市场园艺农业的主要产品不包括——A.水果B.花卉C.油料D.蔬菜4.当前,穆斯林最多的亚洲国家是——A.中国B.伊拉克C.菲律宾D.印度尼西亚5.当前,最多拉丁美洲国家的官方语言是——A.法语B.汉语C.西班牙语D.葡萄牙语6.目前,世界最大的旅游客源地是——A.欧洲B.北美洲C.大洋洲D.非洲7.以领土规模论,美国属于——A.大国B.中等国C.小国D.特大国8.在中国,最晚形成的南方方言是——A.粤方言B.客家方言C.湘方言D.吴方言9.下列国家,宗教现象最简单的是——A.伊拉克B.印度C.俄罗斯D.以色列10.下列世界特大城市,不临海的是—— A.莫斯科 B.里约热内卢C.东京D.上海1、文化区举例说明:2、人口转变:3、城市化:4、国家政治地理学角度:5、地理物象:1、分析说明地理环境与文化活动是如何相互影响的;2、简述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3、简述国家权力要素;1、分析论述城市的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一、填空题:20空,共20分 1.区域性,综合性 2.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 3.性别构成,年龄构成 4.人口压力说,宴享说 5.伊斯兰教 6.胡焕庸,腾冲 7.印欧语系,汉藏语系 8.旅游动机,经济、社会和环境 9. “心脏地带” 10.韦伯,市场 11.当代人,后代人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5 A D C D C 6-10 A D B D A三、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文化区可举例说明: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2分,大体可分为形式文化区如汉语分布区、功能文化区国家、省市等、乡土文化区妈祖信仰分布区2分; 2、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变化和过渡,即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3分;它旨在揭示不同类型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1分; 3、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2分; 4、国家从政治地理学的角度: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干涉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的、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4分; 5、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现象映像2分,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2分;四、简答题:共3小题,每题8分,共24分 1、分析说明地理环境与文化活动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参考答案: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2分 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2分 3.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2分 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2分2 2、简述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参考答案:1.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条件有气候、地形、土壤、水体、矿产资源等,并且这些因素往往以复杂的方式彼此结合在一起共同起作用;3分2.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有巨大的影响,但他们只提供了人口分布的可能性,对人口分布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社会因素,包括: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交通条件等;5分 3、简述国家权力要素; 参考答案:影响国家权力的因素多种多样,十分复杂,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八个要素:领土空间、自然资源、人口规模、经济水平、军事力量、科学技术、国民士气、政府质量;每一个要素简述一下;正确简述一个要素得1分五、论述题:共1小题,共16分 1、分析论述城市的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参考答案: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首先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5分区域经济地理条件如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未来的开发潜力等都可以影响区域的城市发展;6分城市的地理位置是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点,有利的结合即有利的城市地理位置,必然促进城市的发展;5分。
人文地理试题库及答案
人文地理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A. 自然环境B. 人类社会C. 人类活动D.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答案:D2.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主要是指()。
A. 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B.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C. 城市面积的扩大D. 城市经济的增长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A. 经济因素B. 政治因素C. 宗教因素D. 自然环境答案:D4.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A. 古埃及B. 古巴比伦C. 古印度D. 古希腊答案:D5. 以下哪个城市不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A. 北京B. 西安C. 南京D. 纽约答案:D6.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金砖国家”成员国()。
A. 巴西B. 俄罗斯C. 印度D. 加拿大答案:D7.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G20成员国()。
A. 中国C. 墨西哥D. 瑞士答案:D8. 以下哪个城市不是中国的直辖市()。
A. 北京B. 上海C. 天津D. 广州答案:D9.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A. 中国B. 法国C. 英国答案:D10.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国()。
A. 哈萨克斯坦B. 巴基斯坦C. 土耳其D. 加拿大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人口地理学B. 城市地理学C. 经济地理学D. 政治地理学E. 社会文化地理学答案:ABCDE12. 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包括()。
A. 经济发展水平B. 政策导向C. 科技进步D. 人口增长E. 环境保护答案:ABCDE13.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人口迁移()。
A. 战争B. 自然灾害C. 经济发展D. 教育机会E. 家庭因素答案:ABCDE14. 以下哪些国家属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国()。
A. 中国B. 俄罗斯C. 土耳其D. 印度E. 哈萨克斯坦答案:ABCDE15. 以下哪些城市属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人文地理试卷(答案)1
《人文地理学》试卷(A)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选对得2分,不选或者选错者不得分。
)1.拉采尔的人地关系理论被称为——DA.人地相关论B.生态论C.适应论D.环境决定论2.文化的扩展扩散不包括——AA.接触扩散B.等级扩散C.刺激扩散D.迁移扩散3.原产地在中国的农作物是——AA.大豆B.马铃薯(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带)C.甘蔗(新几内亚或印度)D.辣椒(墨西哥、秘鲁)4.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麦加目前位于——AA.沙特阿拉伯B.以色列C.伊拉克D.埃及5.不属于印欧语系的语言是——BA.英语B.日本语C.西班牙语D.印地语6.目前,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大洲是——BA.欧洲B.亚洲C.非洲D.大洋州7.以领土规模论,巴西属于——DA.大国B.中等国C.袖珍国D.特大国8.汉语方言中语言岛现象最显著的是——BA.吴方言B.客家方言C.赣方言D.闽方言9.宗教最单一的国家是——CA.美国B.印度C.梵蒂冈D.印度尼西亚10.下列国家,民族数量最少的是——A.日本 1B.巴基斯坦 4C.俄罗斯 130+D.中国 56二、填空题(10分,每小题2分)1.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是(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2.近代政治地理学的主要创建者是德国的地理学家(拉采尔)。
3.适度人口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之别。
4.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
5.文化景观既有(时间)变化,也有(空间)变化。
四、简述题(30分,每小题10分)1.功能文化区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功能文化区是按照人类社会的某项功能组织起来的文化区,在空间结构上具有固定的、确切的边界和一个发挥指挥与协调作用的中心。
特征:突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2.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自然因素:⑴气候适宜的气温、光照、湿度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⑵地形地形影响人类的适宜工作和居住场所⑶土壤土壤影响农业生产,从而影响人口分布⑷水体适宜的水源和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生产的基本条件⑸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有利于经济发展,矿产资源的意义具有历史性社会经济因素:⑴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社会化生产有利于人口增长,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人口再生产。
初三地理人文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地理人文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1.图是世界著名宗教建筑的照片,从建筑风格看它属于()A.伊斯兰教的清真寺B.基督教的教堂C.东南亚佛教的佛塔D.中国道教的道观【答案】B【解析】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宗教建筑物。
如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
据图可知:图中所示的是基督教堂,是基督教的宗教建筑,十字架是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2.下列语言中,不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A.汉语B.葡萄牙语C.英语D.阿拉伯语【答案】B【解析】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必然工具,目前世界上共有2000多种语言,现在使用得比较多的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这6种语言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3.读埃及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埃及的城市分布形态呈A.团块状B.条带状C.点状D.环状【答案】B【解析】城市的形成主要是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埃及地处热带沙漠地区,气候干旱,水源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制约性因素,埃及境内唯一一条大河是尼罗河,因此埃及的城市主要沿尼罗河,呈带状分布,故本题选B。
【2】影响埃及城市分布形态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地势C.水源D.植被【答案】C【解析】埃及纬度位置低,大部分地区位于回归带上,气候干旱,水源成为埃及城市分布的限制性因素,同时也制约着工业的发展,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中东。
4.下列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A.北美洲北部B.北非C.南美洲南部D.西欧【答案】D【解析】世界上的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在人口分布上存在不均匀的特点,人口稠密区大部分位于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如西欧地区,这里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人口分布最为均匀,也是人口稠密地区之一;北美洲北部纬度高,气温低,人口分布少,北非地区由于气候干旱,人口也很稀少,南美洲南部地势陡峭,自然条件差,人口也稀疏,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稠密地区.5.下列属于人口稠密的地区是A.非洲沿海地区B.北美洲东部C.中亚地区D.南美洲亚马孙平原【答案】B【解析】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主要集中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带,如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洲的东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是人口稠密地区,而非洲沿海地区大多以沙漠为主,气候干旱,人口稀少;中亚地区离海远,气候恶劣,人口也较少,南美洲亚马孙平原气候过于湿热,人口也稀少,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人口稠密区.6.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人文地理学试题(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试题(大学期末复习资料)人文地理学试题(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之间地关系。
2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群在空间上的分布。
3乡土文化区: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认识。
4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
5文化景观(人文景观):是居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求,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6地理人种: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有一定的影响,导致地理区范围内的人群具有一定的共性。
这些人群称为地里人种。
7人口转变: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过度。
8民间文化(民俗):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
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9语系:分类的最大单位,是由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分化的若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
10基督教: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统称(其中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和其他一些较小教派) 11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作用于旅游目的地的人口创造物。
都称之为旅游资源。
12政治地理单元(政治区、政治空间组织):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
有的地理学家称之为政治区,也有的称为政治空间组织。
13地理物象: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识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象) 14行为空间: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15 适度人口:是指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并带来最大社会效益的相对稳定的人口。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超星答案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超星答案《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期末考试(20)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这里一共有三份试题的答案1中国在分封制时期,()的赋税制度限制了商业的发展。
(1.0分)1.0 分A、初税亩B、贡赋制C、编户赋税D、租调徭役制我的答案:B2解放初期,上海人口已达到()多万。
(1.0分)1.0 分A、400B、500C、600D、700我的答案:B3国民党时期,政治集团里军统的人选主要来自()。
(1.0分)A、绍兴B、湖州C、奉化D、江山我的答案:D4国民党时期,政治集团里侍卫官的人选主要来自()。
(1.0分)0.0 分A、绍兴B、湖州C、奉化D、江山我的答案:B5秦国与赵国之间爆发的大规模战役(),秦国战胜赵国,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而告终。
(1.0分)1.0 分A、邯郸之战B、长平之战伊阙之战D、破赵之战我的答案:B6作为中国地域文化特点之一的民居,其特点是()。
(1.0分)1.0 分A、民居必须适合当地环境B、民居必须为平民所承受C、民居必须具有强烈的地方性D、以上都对我的答案:D7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发生第二次人口转变,这次转变为()。
(1.0分)1.0 分A、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B、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C、低出生、高死亡、低增长D、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我的答案:B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包括()。
(1.0分)1.0 分A、对家庭造成负面影响B、加速中国人口老龄化C、致使民众生育意愿降低D、导致人口负增长我的答案:D9北宋时期的“南人北人”,其划分的主要差别是()。
(1.0分)1.0 分A、经济B、民族C、方言D、地形我的答案:C10中国历史上,移民对地区开发的作用有()。
(1.0分)1.0 分A、移民为农业社会的地区开发提供充分的劳动力B、移民推动地区的重新开发C、移民推动近代城市的发展D、以上都对我的答案:D11中国历史上统计的人口数量第一次突破1亿是在()。
《人文地理学》期末试题
咸宁学院资环学院 2009年秋季学期2008级地理教育本科《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闭卷)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人文地理学2、城市化3、综合国力4、文化5、国家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地理环境由无机的、有机的、社会的三个方面要素构成,分别受自然规律、生物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
()2、李特尔被公认为近代人文地理学开山大师,拉采尔被视为政治地理学的开创人。
()3、白兰士的人地关系思想可概括为可能论或者或然论。
()4、文化决定论是一种极其有害的思想。
()5、人地关系论就是人地关系各种理论、思想的汇总。
()6、按性能和作用我们可将光源划分为硬资源和软资源。
()7、人口是一个综合概论,它包括了时间与空间、数量与质量、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8、自然资源的丰饶程度对国家安全及国家实力的影响愈显重要。
()9、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传统观念不是科学的环境观。
()10、生产力水平越高,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因素作用越强,自然因素作用弱。
()11、近60多年来,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基本未变。
()12、旅游地有等级之分,共分四级。
()13、政治地图有三个层面:国际层面、国家层面、国内层面,其中国家层面是研究的重点。
()14、拉采尔的政治地理思想深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15、领土的形状和大小对一国国力和国家安全有很大影响。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54分)1、简述文化隔膜机制。
2、马汉的“海权论”主要观点及该理论的影响。
3、中国目前国内旅游客流间流动规律。
4、经济全球化对城市化的影响。
5、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6、简述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征。
7、简述人口迁移的形成机制。
8、简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9、简述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从分类角度)四、论述题(1×11分=11分,任选一题)1、论人口结构与人口增长的关系。
2、论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后果。
咸宁学院资环学院 2009年秋季学期2008级地理教育本科《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闭卷)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综合国力2、文化3、人文地理学4、城市化5、国家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地理环境由无机的、有机的、社会的三个方面要素构成,分别受自然规律、生物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
人文地理试题及解析答案
人文地理试题及解析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自然地理环境B. 人文地理环境C.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D. 地理信息系统2. 城市化的主要标志不包括:A. 人口向城市集中B. 城市面积扩大C. 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D.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3. 以下哪项不是文化景观的表现形式?A. 建筑B. 语言C. 宗教D. 气候4.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包括:A. 经济因素B. 政治因素C. 自然灾害D. 所有以上选项5.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拥有者?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巴西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快于________的增长速度。
8. 文化扩散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9.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________数量。
10. 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________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城市化对环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12. 描述文化景观在人文地理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
14. 分析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五、案例分析题(20分)15. 以一个具体的城市为例,分析其城市化过程中的人文地理特征。
解析答案一、选择题1. 正确答案:C.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2. 正确答案:C. 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3. 正确答案:D. 气候4. 正确答案:D. 所有以上选项5. 正确答案:D. 巴西(注:此题答案可能随时间变化而变化,需根据最新数据判断)二、填空题6. 正确答案:定性研究、定量研究、GIS分析7. 正确答案:城市用地8. 正确答案:扩散、迁移、传播9. 正确答案:人口10. 正确答案:经济活动三、简答题11. 城市化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土地资源紧张、城市热岛效应等负面影响。
人文地理学期末试题
人文地理学期末试题▲问答题1. 举例说明我国地名景观的类型有哪些?1〕反映自然环境方面山水地名、示位地名主要是反映地点的相对位置。
我国自古就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水南为阴,水北为阳〞2〕反映历史方面许多地名反映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如:北京的霍州营、长子营、河津营等〔山西移民〕。
移民地名:如海南地名--17%历史政区:地名是历史政区的穿承3〕反映经济活动方面反映商业、集市贸易特点的地名有:茶店、酒店、牛街、马街、柴树店等反映自然资源的有:金沙江、锡矿山、铁岭、盐田、盐城、葡萄沟等反映水运的有:天津、孟津、风陵渡、通辽以店、铺、驿站为名的:驻马店、三十里铺、二站、三站等4〕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如在壮侗语族分布族地区,称“田〞为“那〞,以“那〞作地名的在广西、广东、云南均有。
——那陈、那琴、那岭:那务、那霍:那洒、那街等。
——据统计,粤西徐闻56 个,海康30 个,阳江65 个。
傣族中“勐〞代表村,蒙古族“浩特〞代表城、“塔拉〞代表草场、草原、草甸。
5)反映祥瑞或祈福意愿方面如:陕西的长安、绥德、安康、靖边。
青海的平安、共和、同德、贵德等。
现已成为人们最喜爱的一类地名,在许多城市的小区、道路、开发区多贯之以好听、好意的名称2. 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人口迁移的特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改革开放前——从人口稠密的东南半壁向人口稀疏的西北半壁迁移,政府组织和调控。
改革开放后一一发生逆转。
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所致:政策、经济、历史等3. 简述领土形状的类型及其政治地理意义。
形状:(1)狭长型国家:如挪威、瑞典、意大利、智利、越南等(2)紧凑型国家:如乌拉圭、比利时、波兰、苏丹、柬埔寨、肯尼亚等(3)蝌蚪型国家:如泰国、扎伊尔、南非、缅甸等(4)松散型国家: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5)穿孔型国家:如圣马力诺被意大利包围、莱索托被南非包围等(6)飞地:如美国的阿拉斯加州等政治地理意义为:紧凑型国家便于管理和控制延伸型国家延伸局部一般难于管理和控制狭长型及松散型国家多因联系不便而使国家管理及防务较为困难穿孔型及飞地型国家也因两国关系容易产生摩擦而给国家外交制造麻烦4. 什么叫地理物象?它有什么特点?地理物象是指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像〕。
初二地理人文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地理人文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1.关于我国地理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物产资源丰富B.我国的地区差异不明显C.我国自然灾害小D.经济建设成就巨大,现在是发达国家【答案】A【解析】我国自然环境多种多样,资源丰富,各个地区差异十分明显,自然灾害多发,经济建设成就巨大,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故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2.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的许多商品进入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同时,国外进口的商品在我国的市场上也日益丰富了起来,据此,回答问题。
【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贸易,各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B.经济的全球化,使得我国无须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C.经济的全球化,使得我国必须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D.加强与各国、各地区经济合作的同时,我国还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答案】B【解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密切,经济逐渐全球化,全球化的经济要求我国必须加强同世界上其它国家的经济交往,同时还需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故选B。
【2】昆明的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这说明A.是交通运输的发展缩小了世界的距离B.我国鲜花保鲜技术还未成熟C.这是我国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结果D.是国际互联网缩小了世界的距离【答案】A【解析】鲜花属于容易变质的物体,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鲜花能够在第一时间到达世界各地,这说明,交通运输缩小了世界的距离,故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经济全球化。
3.读下面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轮廓图,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以上四个国家中,与中国接壤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A【解析】我国面积辽阔。
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陆上与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14个国家接壤。
据图可知:甲为印度;乙为澳大利亚;丙为美国;丁为巴西,其中只有印度与我国接壤,故本题选A。
人文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文地理学》试题3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包括社会性、2、 在文化的扩散过程中,扩展扩散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等级扩散、4、现代农业类型有:牲畜育肥农业、 和谷物农业六种。
3、佛教根据传播方向及教义的不同可分为 、南传佛教和、市场园艺农业、 5、第一次工业革命称之为革命称之为石油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称之为 ,第三次工业 6、 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有7、 世界语言主要有 ___________言和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_____________ 禾廿 、汉藏语系、_、乌拉尔-阿尔泰语系、非洲语 8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差别较大,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 ____________________9、 世界上主要的旅游目的地有地中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南亚和10、 民俗的内涵有四个特点,分别是地方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和集团性。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2、人口迁移3、环境感知4、旅游动机1、文化(泰勒)5、形式文化区6、政治地理单元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相同之处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2、用图示法说明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型3、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4、旅游交通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5、兰迪人口转变的“三个序列”1、o 《人文地理学》试题3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区域性 综合性(2分)2、接触扩散 刺激扩散(2分)3、北传佛教 藏传佛教(2分)4、种植园农业 乳品业 大牧场农业(3分)5、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2分)6集聚力 离散力(2分)7、印欧语系 闪含语系(2分)8 限制人口增长 鼓励人口增长(2分)9、加勒比海 阿尔卑斯山 (2分)10、民族性 约束性(2分) 二、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 文化文化或者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 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2分)。
人文地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C. 江西 D. 江苏
5. 下列属于中国四大名园的是 ( ABC )
A. 避暑山庄 B. 苏州留园
C. 苏州拙政园 D. 沧浪亭(苏州四大名园)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 30分)
10.有“红色故都”之称的是___瑞金_________,黄山四绝闻名于世,其中又以___奇松_________为最。
11.江南最大的湖石是苏州留园内的_冠云峰___________,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是___纳木错. _________。
12. 西宁市是__青海__________省省会。寒山寺因唐朝诗人____张继________的《枫桥夜泊》而名扬中外。
C. 英国 D. 意大利
14. 拥有“诗一般的情调,画一般的美丽”迷人风光的是( C )
A. 雅加达 B. 万隆
C. 巴厘岛 D. 日惹
15.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举办日期是每年的伊斯兰教历 ( A )
7.有“陶都”之称的是江苏___宜兴_________,有“北方瓷都”之称的是_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_或唐山(有争议)__。
8.位于湖北钟祥市境内的明代帝王陵墓是明___显_________陵。
9.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是_湖南省___________省_____张家界_______国家森林公园。
A. 3 B. 4
C. 1 D. 5
4. 有“华北屋脊”之称的是 ( D )
A. 华山 B. 恒山
C. 嵩山 D. 五台山
5. 我国七大古都中,被称为“千年古都”的是 ( C )
A. 12月10日 B. 10月12日
C. 11月12日 D. 12月11日
高中地理《人文地理》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人文地理》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1.表格中的四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2.具有甲地区城市化状况特征的国家多分布在()A.非洲B.欧洲C.北美洲D.大洋洲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了下列哪一种人地关系的思想()A.地理环境决定论B.相互影响,相互作用C.可持续发展论D.人定胜天下图为我国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年龄性别结构金字塔图(返迁指流动人口返回原地工作、生活的行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由图可知()A.流动人口中男性人口总体多于女性B.同年龄段女性流动人口比男性多C.返迁人口中男性人口年龄小于女性D.同年龄段男性返迁人口比女性少5.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不断增多且年龄明显偏小,主要是因为()A.身体素质更好B.个人教育需求C.就业机会增多D.婚姻家庭需要据《晋书》记载,汉晋时期,山东有东莞郡治,在刘裕北伐行动后,东莞郡治逐渐在地图上消失,却在珠江三角地区诞生了一个“东莞郡”。
完成下面小题。
6.引起汉晋时期山东东莞郡治消失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7.与广东省比,影响山东省环境承载力相对较低的主要自然资源是()A.土地资源B.淡水资源C.矿产资源D.生物资源读山东省西南部地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明清时期,济宁工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丰富B.交通便捷C.地势平坦开阔D.地处三省交界处9.济宁成为京杭运河最北端港口的原因有()①济宁以北地区海洋运输发达②济宁以南地区铁路运输落后③济宁以南地区内河航运发达④济宁以北地区京杭运河淤塞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10.由图可知,现阶段济宁比枣庄()A.城市等级高B.交通通达度高C.城市人口少D.服务种类多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某企业已发展成为全球知名数字企业,并催生大量相关数字企业,推动数字产业发展成为城市新兴的支柱产业。
人文地理学期末试题
人文地理学期末试题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什么是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关注人类的文化、社会和经济活动对地理空间的塑造和影响。
它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改变。
2. 解释人类活动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主要包括城市用地规划、交通运输网络、住宅和商业区的分布等方面。
人们的居住、工作、娱乐等行为决定了城市的功能布局,而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则影响了城市规模和人口分布。
3. 简述人文地理学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人文地理学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帮助我们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预测和解决环境问题。
其次,它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最后,它有助于理解各类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促进跨学科研究。
4. 举例说明全球化对地理景观的影响。
全球化对地理景观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
例如,全球化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推动城市空间的扩张和发展。
同时,全球化还导致了文化和经济交流的增加,使得城市的文化多样性增强,商业活动呈现全球化趋势。
二、论述题(共60分)请从以下两个选题中选择一个进行论述。
选题一:城市化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选题二:全球气候变化对人文地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以选题二为例,具体论述如下:全球气候变化对人文地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对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文地理学在研究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影响和应对策略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气候变化对人文地理的影响1. 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加剧海岸侵蚀和威胁沿海城市。
2.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干旱、洪涝等,给农业和城市建设带来巨大影响。
3. 气温升高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影响自然景观和生态平衡。
4. 气候变化引发人口流动和资源争夺,可能导致社会矛盾和政治冲突。
二、应对策略1. 制定国际合作机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如《巴黎协定》等国际协议的签署和落实。
人文地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人文地理课考试题目一、简答(6′×10 = 60′)1、低碳经济(不确定)答:“低碳经济”一词最早见诸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主要有如下要素:特征是低能耗、低污染;关键是节能减排;尺度是全球范围;范畴是生产和消费两大领域;途径是技术创新、产业调整、体制革新;目的是寻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From 百度:(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2、低碳城市的构成内容答:1)新能源利用。
可概述为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
狭义地讲,指氢能、风能、水能、生物能、海洋能、燃料电池等可再生能源;广义地讲,包括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采用低污染的能源,如天然气、清洁煤和核能等。
2)清洁技术。
包括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清洁生产是从资源开采、产品生产、产品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
3)绿色规划。
一方面,在产业规划中,要加快改造高碳产业、高碳工艺,提高企业准入条件和排放标准;另一方面,在交通规划中,要控制私人交通出行的数量,降低单位私人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
4)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的建设包括: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的建立;;建筑节能设计与评价技术、供热计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与产品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等;推广建筑节能等。
5)绿色消费。
倡导和实施一种低碳的消费模式,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在维持高标准生活的同时尽量减少使用消费能源多的产品。
从日常生活做起,节省含碳产品的使用,实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3、人居环境的构成系统答:1)自然系统a)自然指气候、水土地、动植物、地理、地形、资源、环境评价及土地利用等。
人文地理试题
1.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A.气候条件B.土壤类型(答案)C.经济发展水平D.社会文化因素2.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推动力量是?A.农业的发展B.工业和服务业的兴起(答案)C.自然资源的丰富D.人口的减少3.下列哪项不属于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内容?A.语言和宗教的分布B.风俗习惯的地域差异C.气候类型的划分(答案)D.文化景观的形成与演变4.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包括?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地球自转速度(答案)5.下列哪项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A.城市人口数量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答案)C.城市面积大小D.城市经济总量6.下列哪项不属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A.实地考察B.统计数据分析C.实验室模拟实验(答案)D.问卷调查与访谈7.下列哪项是全球化对地方文化的主要影响?A.地方文化的消失(答案之一,但更全面的表述可能是“地方文化的同质化与多元化并存”)B.地方文化的完全保留C.地方文化与外界隔绝D.地方文化仅受自然环境影响8.下列哪项不是聚落形成的主要条件?A.适宜的自然条件B.便利的交通条件C.充足的劳动力资源D.高度的科技发展水平(答案)9.下列哪项是衡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主要指标?A.老年人口数量B.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答案)C.青年人口数量D.人口自然增长率10.下列哪项不是人文地理学关注的主要问题?A.人口分布与迁移B.城市化进程与影响C.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预防(答案)D.文化地域差异与传播。
人文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文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中国古代的五岳是指()。
A.黄山、华山、泰山、湘峰、衡山B.泰山、华山、衡山、黄山、恒山C.华山、泰山、嵩山、恒山、黄山D.嵩山、恒山、华山、黄山、泰山答案:C2.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
A.阿拉伯半岛B.南极半岛C.斯堪的纳维亚半岛D.印度半岛答案:B3.下列哪个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A.撒哈拉沙漠B.蒙古戈壁沙漠C.大砂漠D.华北沙漠答案:A4.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句中的“床前”和“地上”意味着()。
A.学富五车B.清贫苦学C.卧薪尝胆D.破釜沉舟答案:B5.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人口减少B.商品丰富C.地壳运动D.经济衰退答案:C6.下列河流中最长的是()。
A.尼罗河B.雅鲁藏布江C.长江D.密西西比河答案:A7.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
A.马里亚纳海沟B.波斯湾海沟C.巴拿马海沟D.里海沟答案:A8.下列哪个国家不属于南美洲()。
A.阿根廷B.巴西C.智利D.南非答案:D9.下列哪个城市是阿拉伯世界的金融中心()。
A.开罗B.迪拜C.亚历山大D.利雅得答案:B10.下列哪个国家位于欧洲()。
A.摩洛哥B.埃及C.巴基斯坦D.葡萄牙答案:D11.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湖是()。
A.巴尔喀什湖B.维多利亚湖C.尼加拉湖D.苏必利尔湖答案:A12.下列哪个古城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A.重庆B.南京C.西安D.武汉答案:C13.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
A.珠穆朗玛峰B.喜马拉雅山C.乞力马扎罗峰D.肯亚山答案:B14.下列国家中不属于北欧国家的是()。
A.挪威B.瑞典C.芬兰D.冰岛答案:D15.下列城市哪座是中国的省会城市()。
A.上海B.广州C.杭州D.成都答案:D16.下列哪个是国际标准时间的起源地()。
A.伦敦B.巴黎C.柏林D.日内瓦答案:A17.世界上最大的洲是()。
A.欧洲B.亚洲C.非洲D.大洋洲答案:B18.全球最大的温带雨林位于()。
人文地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人文地理学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人文地理学只研究()的空间分布,以及它的形式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
A、自然现象B、人文现象C、社会现象D、政治现象2.美国地理学者森普尔和享丁顿被认为是美国()论的代表。
A、环境决定论B、或然论C、二元论D、生态论3.中国的游记类著作以明末的()最为著名。
A、老残游记B、大唐西域记C、佛国记D、徐霞客游记4.()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A、冯·洪堡B、白兰士C、李特尔D、白吕纳5.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主要与四个哲学方法论流派有关,其中之一是()。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理性主义D、直觉主义6.文化的结构主要由三个层次组成,即物质、精神文化和()文化。
A、社会B、制度C、政治D、经济7.尽管影响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个人需求B、宗教信仰C、经济因素D、地域因素8.人口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这是处于()阶段。
A、低位静止B、高位静止C、后期扩张D、早期扩张9.农业起源理论的宴享学说是由()提出的。
A、博塞洛普B、海登C、索尔D、巴罗斯10.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大体有()类。
A、三类B、四类C、五类D、六类11.最初的人种划分是以()为主。
A、血型B、毛发C、肤色D、眼色12.共同的()是构成民族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A、风俗B、语言C、文字D、习惯13.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及北非、西亚的一些语言都属于()语系。
A、闪—含语系B、汉—藏语系C、尼日利亚—刚果语系D、印欧语系14.宗教既是()的重要组成,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A、逻辑思维B、形象思维C、社会形态D、意识形态15.伊斯兰教为公元7世纪初()于阿拉伯半岛创建的一神教。
A、安拉B、逊尼C、穆罕默德D、什叶16.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除环境感知,最大效益原则外,还有()。
A、旅游行为B、旅游心理C、旅游习惯D、旅游偏好17.人类的外在行为是以()为基础的。
人文地理试题及解析答案
人文地理试题及解析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 气候因素B. 经济因素C. 政治因素D. 宗教因素答案:B解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因为人们往往会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生活水平而迁移。
2.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是()A. 自然增长B. 机械增长C. 移民增长D. 政策增长答案:B解析: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是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
3.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不包括()A. 土地利用变化B. 环境污染加剧C. 生物多样性增加D. 资源消耗增加答案:C解析: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污染加剧和资源消耗增加,但不包括生物多样性增加。
4.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是()A. 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B. 多中心向单中心发展C. 无明显变化D. 从分散到集中答案:A解析: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是从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
5. 城市化对经济的影响不包括()A. 促进经济增长B. 提高就业率C. 增加失业率D.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答案:C解析:城市化对经济的影响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不包括增加失业率。
6. 城市化对文化的影响不包括()A. 文化多样性增加B. 文化同质化C. 文化创新D. 文化保护答案:D解析:城市化对文化的影响包括文化多样性增加、文化同质化和文化创新,但不包括文化保护。
7. 城市化对政治的影响不包括()A. 政治参与度增加B. 政治稳定性增强C. 政治分裂D. 政治决策效率提高答案:C解析:城市化对政治的影响包括政治参与度增加、政治稳定性增强和政治决策效率提高,但不包括政治分裂。
8. 城市化对交通的影响不包括()A. 交通拥堵加剧B. 公共交通发展C. 交通设施改善D. 交通成本降低答案:D解析:城市化对交通的影响包括交通拥堵加剧、公共交通发展和交通设施改善,但不包括交通成本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地理学》试题3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包括社会性、和。
2、在文化的扩散过程中,扩展扩散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等级扩散、和。
3、佛教根据传播方向及教义的不同可分为、南传佛教和。
4、现代农业类型有:牲畜育肥农业、、、市场园艺农业、和谷物农业六种。
5、第一次工业革命称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称之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称之为石油时代。
6、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有和。
7、世界语言主要有、汉藏语系、、乌拉尔-阿尔泰语系、非洲语言和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8、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差别较大,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和。
9、世界上主要的旅游目的地有地中海、、东南亚和。
10、民俗的内涵有四个特点,分别是地方性、、和集团性。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文化(泰勒)2、人口迁移3、环境感知4、旅游动机··················密···················封·····················线··················第2页共4页5、形式文化区6、政治地理单元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相同之处2、用图示法说明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型3、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4、旅游交通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5、兰迪人口转变的“三个序列”··················密···················封·····················线··················第3页共4页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人口迅速增长引发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人文地理学》试题3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区域性综合性(2分)2、接触扩散刺激扩散(2分)3、北传佛教藏传佛教(2分)4、种植园农业乳品业大牧场农业(3分)5、蒸汽时代电气时代(2分)6、集聚力离散力(2分)7、印欧语系闪含语系(2分)8、限制人口增长鼓励人口增长(2分)9、加勒比海阿尔卑斯山(2分)10、民族性约束性(2分)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文化文化或者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2分),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2分)。
2、人口迁移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2分),是以寻求新的居住地为目的的非暂时性人口移动(2分)。
3、环境感知广义是指个体周围的环境在其头脑中形成的映像,以及这种映像被修改的过程(2分);狭义是指环境质量在个体头脑中形成的印象(2分)。
4、旅游动机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或者动力,是旅游行为形成的基础。
5、形式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现象(1分),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1分),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和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2分)。
6、政治地理单元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条件下形成(1分)、由具体政治组织或者集团支配(2分)、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称为政治地理单元(1分)。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相同之处(1)两者在发展过程中,既随着环境变化而发生,又保持其特性的稳定性;(1分)··················密···················封·····················线··················第4页共4页(2)两者都在演化中,都是通过对新的性状和新的文化的产生而实现其变化以增强适应性;(1分)(3)在新的取代旧的过程中,都是通过竞争与选择实现的;(1分)(4)在竞争与选择中,环境起着关键作用。
(1分)每点1分,详细解释再给1分。
2、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型(1)中心商务区(2)过渡带(3)工人家庭带(4)中产阶级住宅带(5)通勤带每点1分3、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1)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2)经济发展水平;(3)经济活动方式;(4)交通运输条件。
每点1分,详细解释酌情给分。
4、旅游交通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1)旅游交通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2)旅游交通能够调节旅游业的发展速度;(3)旅游交通是旅游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4)旅游交通促进旅游地区的经济发展。
每点1分,详细解释再给1分。
5、兰迪人口转变的“三个序列”(1)第一序列即原始阶段,人口增长的典型特征是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和极低的自然增长率;(1分)(2)第二序列即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两者较原始阶段为低)和低自然增长率;(1分)(3)第三阶段即现代阶段,先是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率却持续不变、人口增长加速,后来是出生率也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转入低。
(3分)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人口迅速增长引发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引发的问题<1> 对资源的压力从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方面论述;(4分)<2> 引起的环境问题从空气污染、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臭氧层遭到破坏、和水体污染等方面论述;(4分)<3> 引起的社会问题(2分)(2)应对措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1>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造成危害的发展;(2分)<2> 结合资源与环境具体分析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分,酌情给分)2、试述关于人地关系的理论与思想的主要观点:(1)环境决定论:核心思想是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代表人物是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和美国地理学者森普尔及亨丁顿;代表作是《人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和《美国历史及其地理条件》和《气候与文明》;缺陷是过于强调环境的作用,忽略了热的主观能动性。
(4分)(2)人地相关学派:核心思想是人和地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环境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它们能否为人类利用取决于人类的选择能力;代表人物是法国学者白兰士和白吕纳;代表作是《人地学原理》;缺陷是没有提出积极有效的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4分)··················密···················封·····················线··················第5页共4页(3)区域学派:核心思想是区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代表人物是德国学者赫特纳和美国地理学者哈特向;代表作是《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
(3分)(4)景观学派:核心思想是应当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感觉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代表人物是:施吕特尔和苏尔。
(2分)(5)文化决定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人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而且可以按照人类的愿望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认为在人地关系中,人起着决定作用,人又受制于文化,所以被称为文化决定论。
(2分)2、试述关于人地关系的理论与思想的主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