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土壤管理技术
幼龄茶园管理技术
幼龄茶园管理技术随着茶叶产业的不断发展,茶叶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特别是在幼龄茶园的管理方面,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层出不穷。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幼龄茶园管理技术,旨在帮助茶园经营者更好地管理幼龄茶园,并获得更好的产出。
技术一:土壤管理好的土壤是茶树生长的重要基础条件。
因此,合理高效的土壤管理是幼龄茶园管理的关键。
幼龄茶园土壤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肥料施用幼龄茶树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因此在开始的两年内要多施基础肥料,使得幼树得到足够的养分支持。
一般来说,施肥的时间应在春季和夏季,每年用量应根据土壤质量和茶树数量进行调整。
2. 土壤改良适度的土壤改良可以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这对茶树的生长非常有利。
常用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添加有机肥料、石灰和磷酸等。
3.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是幼龄茶园管理的重要环节。
要采取合理措施预防和治疗常见的茶树病虫害,包括灰霉病、红蜘蛛和松毛虫等。
在幼龄茶园防病虫的过程中,应注意合理施药,以避免对树木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4. 合理浇水茶树对水分的要求比较严格,不足或过多的水分都会影响幼树的生长。
要在季节和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合理浇水,使水分分布均匀、充分利用,并避免积水和过度干燥的情况发生。
技术二:修剪茶树是一种喜欢阳光的植物,通过适度修剪可以帮助茶树吸收更充足的阳光,促进生长。
幼龄茶园修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剪枝幼龄茶园中的茶树应该先剪去老且乱生的枝条,并留下粗壮、生长良好的枝条。
这样可以减少茶树的能量消耗,促进营养向主枝转移。
2. 排枝幼龄茶园中的茶树需要及时排除杂枝、竞争枝和病虫枝,以保证主枝的正常生长。
排枝应该在揭芽、初展叶、抽萌和新梢生长期进行,注意适当间距和干净的剪口。
3. 疏叶常规疏叶可以促进茶树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减轻枝条压力,有利于分化芽、生育新枝,加快茶叶生长和采摘。
4. 理枝幼龄茶园中的茶树需要定期进行理枝,调整树形,便于收割。
茶园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
茶园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茶园管理是茶叶生产的关键环节,对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为了确保茶园的良好管理,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我们制定了以下具体实施方案:一、土壤管理。
1.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茶树生长需要,科学施用有机肥、复合肥等,保证茶树的养分供应,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2. 土壤翻耕,定期进行土壤翻耕,保持土壤的松软通透,促进茶树根系生长,提高吸收养分的能力。
二、茶树管理。
1. 定期修剪,根据茶树的生长情况,定期进行修剪,促进新梢生长,保持茶树的形态美观,有利于采摘和管理。
2. 病虫害防治,加强对茶园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保证茶叶的安全生产。
三、灌溉管理。
1. 合理用水,根据茶树的生长需要和气候条件,科学制定灌溉计划,合理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滴灌技术,采用滴灌技术进行灌溉,减少水分的浪费,保证茶树的生长需水。
四、采摘管理。
1. 成熟期采摘,根据茶树的生长周期和气候条件,科学确定茶叶的采摘时间,保证茶叶的品质。
2. 精细采摘,采用精细采摘技术,保证采摘的茶叶嫩芽和叶片完整,提高茶叶的品质。
五、加工管理。
1. 及时加工,采摘的茶叶要及时进行加工,保持茶叶的新鲜和品质。
2. 精细加工,采用精细加工工艺,保证茶叶的外形完整、色泽鲜艳,保持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六、市场营销。
1. 品牌建设,加强茶叶品牌建设,提高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渠道拓展,开拓多种销售渠道,拓展茶叶的销售市场。
综上所述,茶园管理是茶叶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科学合理的茶园管理方案能够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增加茶农的收入,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
希望茶园管理者能够认真执行以上实施方案,不断提高茶园管理水平,推动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的技术措施
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的技术措施一、土壤改良1. 合理施肥:建设生态茶园首先要根据土壤的类型和茶树品种的生长需求,科学合理地施用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使茶树得到充分的养分供应。
2. 生物有机肥:选择适宜的有机肥料,并通过堆肥、发酵等工艺制成生物有机肥,在保障植物生长的对土壤进行改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3. 灌溉管理:采用滴灌、喷灌等现代化灌溉方式,使水分均匀地分布在茶园内的土壤中,有效减少水分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二、水资源利用1. 蓄水设施:建设生态茶园时,应合理规划蓄水设施,包括水库、水塘、水窖等,将雨水进行集中蓄存,以应对干旱期间的水源不足问题。
2. 捕集和利用雨水: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装置,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和生活用水,在节水的同时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
3. 水质保护:对生态茶园周边的水源进行保护,杜绝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对水源的污染,保障生态茶园周边的水质安全。
三、有害生物防治1. 生物防控:采用生物防治方法,鼓励益虫,对害虫进行天敌防治,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物理防治:如利用黄板捕虫、覆盖网等物理手段,对茶园内的害虫进行有效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3. 生态防治:通过植物间作物与生境、植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一种生物多样性,降低害虫的发生、传播和侵害。
四、茶叶采摘技术1. 采摘时间: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湿度较高的时候采摘,这时茶叶中的有效成分比较丰富,质量更好。
2. 采摘方法:采用手工采摘的方式,避免机械采摘对茶树的伤害和茶叶的损坏,保证采摘质量和茶叶的完整度。
3. 采摘标准:严格执行采摘标准,采摘时只采撷嫩芽及嫩叶,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和口感。
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是茶叶种植业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其中的技术措施至关重要。
通过土壤改良、水资源利用、有害生物防治和茶叶采摘技术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可以保障生态茶园的高质量茶叶生产,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促进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茶园管理技术培训课件
茶园管理技术培训课件茶园管理技术培训课件茶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也是中国的重要农产品之一。
茶园的管理对于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茶园管理者提升管理水平,本课件将介绍一些茶园管理技术。
一、茶园的选址和土壤管理茶园的选址是茶叶产量和质量的基础。
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如海拔、气候、降雨量等。
其次,要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
在茶园建设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测试,了解土壤的酸碱度、养分含量等指标,以便合理施肥和调整土壤pH值。
二、茶树的栽植和修剪茶树的栽植是茶园管理的关键环节。
在栽植茶树之前,需要对茶树进行苗木选择和繁殖。
选择健康、生长良好的茶树苗,并采用适宜的繁殖方法,如播种、扦插等。
在栽植过程中,要注意栽植的深度和间距,以保证茶树的生长和通风。
茶树的修剪是茶园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修剪可以促进茶树的分枝和茂盛生长,同时也有利于茶叶的采摘和产量的提高。
在修剪时,要注意保持茶树的主干和分枝的平衡,避免过度修剪导致茶树生长不良。
三、茶园的病虫害防治茶园的病虫害防治是茶园管理的重要内容。
茶叶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如茶蚜、茶红蜘蛛、茶叶病毒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
生物防治可以利用天敌和有益微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物理防治可以利用防虫网、陷阱等设施来阻止病虫害的入侵;化学防治可以使用农药来杀灭病虫害。
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药。
四、茶园的施肥和灌溉茶园的施肥是保证茶树生长和茶叶质量的重要环节。
茶树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因此需要定期施肥。
施肥时要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茶树的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肥料和施肥量。
常用的肥料有有机肥、复合肥和矿质肥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叶面肥来补充茶树的养分需求。
灌溉是茶园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茶树对水分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在生长旺盛的时期。
因此,要确保茶园的灌溉充足,但也要避免过度灌溉导致根部缺氧。
茶园田间管理技术大全
茶园田间管理技术大全
茶园田间管理技术大全
良种新茶园建立以后,要使茶树茁壮成长,根深叶茂,达到速生高产,持续增产的目的,关键在于全面落实茶园管理技术措施,每年进行经常性的管理工作。
根据茶树各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要求,采取适当措施,不断改造茶园土壤和环境条件以及茶树本身,使茶树内因和外因互相适应,发展其速生高产作用。
保护全苗
1、耕锄培土:新植茶园于当年1011月间,在苗距三寸范围内,用手拨草,以免锄草伤根,影响成活,三寸以外的地方,浅耕12寸,在1尺以外的行间深耕45寸,并以茶行为中心理成1尺宽,12寸高的畦。
2、遮荫护苗:在茶行的空处间种满园花、苕子或高杆绿肥,能起冬季防霜防风保水的作用。
3、引水灌溉:有水源条件的地区,在干旱严重的24月间,引水灌溉12次。
4、防止牲畜踩踏:发展新茶园的地方,要利用空地集中放牧,同时要固定专人管理等,严防牲畜践踏。
5、防治地下害虫:幼龄茶园12年生的茶苗,易遭蛴螬咬根、大蟋蟀及地老虎咬苗,发现有虫危害,及时用杀虫剂进行防治。
6、补植缺株缺行:对新植茶园进行检查,缺株断行严重的每亩不足800株的茶园,次年67月,进行补植。
茶园土壤管理
土壤是茶树生长的基础,是供给茶树必要的水分和养分的基地。
茶树生长发育好坏直接取决于土壤的性状。
因此,为了要获得茶叶速生丰产,就必须处理好茶树与土壤的相互关系,处理好用地和养地的关系。
1、茶园耕锄
①幼龄茶园的深耕:第一次在春茶生长45月进行,茶树两侧一尺范围内,浅锄除草23寸,1尺以外中耕45寸深。
第二次在夏季后78月,进行?%。
茶园土壤管理技术
茶园土壤管理技术第一节土壤覆盖技术一土壤覆盖的优点首先,茶园土壤覆盖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其次,茶园土壤覆盖可以减缓地表径流速度,促使雨水向土层深处渗透,既可防止地表水流失,又可增加土层蓄水量,起到保水抗旱的作用。
再次,茶园土壤覆盖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有利于土壤内生物的繁殖,提高土壤肥力。
最后,茶园土壤覆盖还可以稳定土壤的热变化,夏天可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并起到降温作用,具有抗旱保墒作用,冬天可保暖防止冻害,促使春茶早发。
二覆盖材料的选择和处理覆盖的有机物料:如山草、稻草、麦秆、豆秸、绿肥、蔗渣、薯藤等(图4-1)。
山草处理方法:一是暴晒,二是堆腐,三是消毒。
图4-1 茶园铺草、盖防草布及种草三铺草的时间和方法全年都可进行铺草,要按照以下两个原则进行操作。
(1)每年在高温干旱前或霜冻到来之前铺草,这样做可以起到防高温或防冻作用。
(2)选择草量多的杂草,且在其开花而又未结实或种子尚未成熟时进行。
南方茶区:由于夏季高温,可在春末或夏初铺草,以降低即将来临的高温的影响。
北方茶区:由于冷冻严重,可在秋末铺草以防严冬冻害。
其他茶区:夏季高温干旱严重、冬季冻害较小的茶区,可在8—9月份铺草,这时杂草生物量多,种子尚未成熟,铺草效果好。
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2次或3次铺草,即春末、盛夏、秋末均可进行。
四铺草要求及注意事项(1)铺草前先耕锄1次,提高土壤保水力。
(2)铺草要均匀,厚度为8~12厘米,每亩30~50担。
(3)坡地茶园应将铺草横着坡向铺放,既可抑制径流水,也可防止杂草下滑堆积下层。
(4)不能将杂草已成熟的种子带入茶园,以免增加杂草生长量。
(5)对茶树生长抑制强的杂草,不宜作为铺草草料。
第二节耕作松土技术一耕作松土的作用茶园不同于大田,对其耕作松土有利也有弊。
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疏松土层,防止表土板结,增强通透性,提高土壤渗水透气能力,有利于根系生长。
对于衰老茶树,耕作松土还能起到使根系更新的作用。
(2)把肥力较高的表土、杂草和枯枝落叶翻入下层,把下层生土翻到表面,经过风化,促使土壤不断熟化,可提高土壤肥力。
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的技术措施
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的技术措施
1. 土壤改良:通过添加有机肥料和适量的矿质肥料,改善茶园的土壤结构和肥力,
提高土壤的水持力和通透性,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
2. 合理灌溉:根据茶树的需水量和生态环境特点,采用合理的灌溉方法,例如滴灌
或喷灌,减少土壤水分流失和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3. 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例如合理选择防治药剂,定期巡视和清理茶园
内的杂草和病虫害源,提高茶树的自然抗病虫害能力。
4. 种植技术:通过合理的茶树品种选择和种植密度安排,提高茶树的产量和品质。
采取合理的修剪和摘心措施,保持茶树的良好形态和生长状态。
5. 茶叶采摘和加工:采用科学的采摘方法和加工工艺,尽量减少茶叶的损伤和营养
成分的流失。
要确保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保证茶叶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6. 绿化保护:在茶园周围种植适宜的绿化植物,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茶园免
受大气污染和粉尘侵害。
并且要合理设置通风和遮阳设施,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
7. 农药和化肥使用控制:尽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选择环保低毒的农药和有
机肥料,合理使用施肥和农药时间,防止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
8. 天然生物控制:引入天敌和益虫,促进生态平衡,通过天然的生物控制方式,减
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9. 可持续发展:在茶园经营管理中,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资源,推广节能
减排的技术和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以上技术措施,我们可以建设出标准化生态茶园,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茶叶品质,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也能增加茶农收入,改善茶农的生活条件,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茶叶的茶园土壤改良与保护
茶叶的茶园土壤改良与保护茶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广泛食用的饮料。
茶叶作为一种农产品,其质量和产量与栽培茶园的土壤质量息息相关。
因此,茶园土壤的改良与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茶叶的茶园土壤改良与保护的方法和重要性。
第一节:茶园土壤现状分析茶园土壤通常分为红壤、黄壤和黑土三种类型。
这些土壤对茶叶的生长和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然而,由于长期大规模种植和不合理的农业活动,茶园土壤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土壤酸化、养分流失和土壤侵蚀等。
第二节:茶园土壤改良方法1. 有机肥料的施用:有机肥料富含有机质和养分,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团聚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2. 矿质肥料的合理使用: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茶叶需求,科学选择矿质肥料,并注意适量使用,避免养分过剩导致土壤污染。
3. 翻耕和措施:合理的翻耕可以改善土壤通透性和保水能力,促进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
同时,在茶园土壤中采用覆盖物和保持地被植被等措施可以减缓土壤侵蚀速度。
4. 微生物肥料的利用:利用生物技术研制的微生物肥料有助于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
第三节:茶园土壤保护措施1. 水土保持:茶园在山坡地等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应采取梯田种植、沟槽固土和合理的排水系统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2. 土壤酸化控制:合理选择土壤 pH 值适宜的茶树品种,通过灌溉水质调节和精确施肥等措施,控制土壤酸化的程度。
3. 防止化学污染:禁止使用含有重金属和有毒物质的农药和化肥,避免土壤被污染,影响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4. 合理轮作和休耕制度:茶园在连续种植一定时期后,应采用合理的轮作和休耕制度,减缓土壤疲劳现象,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第四节:茶园土壤改良与保护的重要性茶园土壤的合理改良和保护对茶叶的质量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好的土壤质量可以提供茶叶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促进根系发育。
同时,保护茶园土壤可以减少茶园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细则
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细则一、茶园基本情况。
茶园位于海拔800米至1200米的山地,土壤肥沃,气候湿润,适宜茶树生长。
茶园总面积为200亩,主要种植绿茶和红茶。
二、茶园管护目标。
1. 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确保茶叶供应。
2. 保护茶园生态环境,促进茶树健康生长。
3. 提升茶园整体景观,吸引游客参观和购买茶叶。
三、茶园管护措施。
1. 土壤管理。
定期进行土壤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合理施肥。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
2. 茶树管理。
定期修剪茶树,保持树形整齐,促进新梢生长。
防治茶树病虫害,定期喷洒农药,保持茶树健康。
3. 灌溉管理。
根据季节和降雨情况,科学制定灌溉计划,确保茶树水分供应充足。
4. 病虫害防治。
定期巡查茶园,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防止病害蔓延。
5. 茶园景观。
积极开展茶园景观设计,打造独特的茶园风光,吸引游客参观。
定期修剪景观植物,保持茶园整体景观的美观。
6. 安全管理。
加强茶园安全管理,确保工作人员和游客的安全。
四、茶园管护效果评估。
1. 每年对茶叶产量和品质进行评估,制定下一年度管护计划。
2. 定期对茶园生态环境进行评估,确保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3. 监测游客参观和购买情况,评估茶园景观效果。
五、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细则总结。
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细则是茶园管理的重要指导文件,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保护茶园生态环境,提升茶园整体景观,促进茶园可持续发展。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方案细则的要求进行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管护措施,以达到最佳的管护效果。
茶园土壤改良与肥料施用技术
茶园土壤改良与肥料施用技术茶叶是我国传统的优质农产品之一,而茶园土壤的改良和合理肥料施用技术对于茶叶的生长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茶园土壤改良和肥料施用技术的相关知识,帮助茶农提高产量和茶叶品质。
一、茶园土壤改良技术1.1 有机质添加茶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对茶叶生长非常关键。
有机质的添加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常见的有机质添加物有农家肥、腐熟的畜禽粪便等。
在茶园的土壤上施加适量的有机质,可以增加土壤保水能力,提高土壤肥力。
1.2 矿质添加茶叶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养分,如氮、磷、钾等。
可以通过适当的矿质添加来满足植物的需求。
常见的矿质添加物有磷酸二铵、砂糖磷钙、硫酸钾等,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和茶叶生长的需要来合理选择添加物。
1.3 酸碱调节茶叶生长对土壤pH值有一定的要求。
过酸或过碱的土壤会影响茶叶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可以通过添加石灰、硫酸等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使其处于适宜的范围内。
具体的调节方法需要根据土壤pH值进行合理判断。
二、茶园肥料施用技术2.1 施肥时机茶园的肥料施用时机要掌握得当,以适应茶叶生长的需要。
一般来说,茶树生长旺盛的时期是春季和秋季,这两个时期是施肥的关键时机。
春季施肥可以促进茶叶生长,秋季施肥可以提高芽叶的品质。
2.2 施肥量和施肥比例茶园施肥的量和比例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茶叶的生长需求来确定。
过量施肥会导致茶树生长过旺,不利于芽叶的产生,而过少施肥则会导致茶叶的养分不足。
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平衡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施肥比例,保持合理的养分供应。
2.3 施肥方法茶园的施肥方法应具体根据土壤和茶叶的特点来选择。
常见的施肥方法有基肥施用、穴施、追肥等。
基肥施用一般在种植前进行,穴施是在茶树旁挖坑施肥,追肥则是在茶树生长期间进行补充养分。
2.4 有机肥和化肥的配合使用有机肥和化肥能够互补优势,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能力,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
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茶园是茶叶生产的基地,对茶园的管护管理直接关系到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为了更好地实施茶园管护管理,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制定了以下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
一、土壤管理。
1.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茶树生长需要,科学施用有机肥、无机肥和微量元素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茶树产量和品质。
2. 土壤保墒,采取覆盖、间茬种植、植物秸秆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
二、病虫害防治。
1. 定期巡视,每周对茶园进行一次全面巡视,及时发现病虫害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生物防治,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天敌、利用天敌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三、茶树修剪。
1. 适时修剪,根据茶树生长情况,及时进行枝条修剪,保持茶树的通风透光和生长势。
2. 疏芽疏叶,在生长旺盛期,进行适量的疏芽疏叶,促进新梢的生长,提高新梢的质量。
四、水资源管理。
1. 合理灌溉,根据气候和土壤水分状况,科学制定灌溉计划,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茶树的生长需水。
2. 水土保持,加强茶园的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五、茶园环境管理。
1. 清理杂草,定期清理茶园内的杂草,保持茶园的整洁和良好的生长环境。
2. 环境监测,定期对茶园的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六、安全生产管理。
1. 安全教育,定期对茶园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安全设施,加强茶园内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七、信息化管理。
1. 信息采集,建立茶园信息采集系统,对茶园的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等进行及时、准确的采集。
2.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为茶园管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力地提高茶园的管理水平,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促进茶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希望广大茶园管理者和工作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共同努力,为茶叶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茶园的土壤怎么管理?
茶园的土壤怎么管理?茶园的土壤管理非常重要,对茶叶的品质影响非常大,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茶园的土壤怎么管理?1.常规成年茶园的土壤耕锄(1)耕锄的时期与深度成年茶园耕锄的时间和深度因各地自然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水平的不同差异较大,但均可分为春夏季的浅耕和秋冬季的深中耕。
①春季耕锄。
时间是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高山茶区(海拔1200米以上)可到4月上旬。
此次浅耕一般是结合施春肥进行,耕深7~10厘米。
目的是疏松土壤,提高地温,补给营养,促进春茶萌发生长。
②夏季耕锄。
一轮茶结束(约在5月中下旬)结合追施夏肥进行,耕深10~15厘米。
茶园经过春季的采摘和其他农事活动,土壤表层已被人的多次践踏而板结,妨碍了空气的流通和雨水的渗透,而这时又是杂草生长旺盛期,因此夏季耕锄极为重要。
③伏耕。
夏末秋初(7月下旬至8月上旬)当第二轮茶结束时配合施秋肥进行,耕深10~15厘米。
这时气温高,光照强,还往往伴随干旱,适时耕作对彻底杀灭杂草,促进土壤硝化细菌活动,加速有机物质分解具有显著作用。
④秋耕。
秋末冬初(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当地上部停止生长时结合施冬肥进行,耕深15~20厘米。
这次耕翻不仅可以将杂草随同基肥翻入土中增加土壤有机营养,促进根系生长,同时还加速土壤的自然风化,使肥分释放,土壤结构改良,为次年春芽(越冬芽)的大量形成奠定物质基础。
成年老茶园秋冬季的深中耕,可以每年一次。
但对根系密布行间,尚在壮年期的茶园,则不必年年冬耕,可每隔2年一次,以免大量损伤根系,影响树势发育和下年春茶产量。
(2)耕锄方法和工具耕锄方法合理与否对茶树生长和水土保持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劳动工效也有很大影响。
在锄草时靠近茶树下的地面应浅削,尽量减少对茶根的损伤,密集于丛脚的夹窝草宜用手连根拔除。
除去的杂草应积于行间,借助晴天的烈日晒死或运出园外,制作堆肥。
锄草方法与水土保持关系很大,在坡地茶园,如顺坡耕锄草,将扩大表土沟蚀,引起冲刷,故应沿等高线(或梯面)进行。
春季茶园管理实施方案
春季茶园管理实施方案春季是茶园管理的重要时期,合理的管理措施将直接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下面将就春季茶园管理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土壤管理。
春季是茶园土壤养分的补充和管理的关键时期。
首先要对茶园进行土壤酸碱度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施肥。
一般来说,春季适合施用有机肥,有机肥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同时,要及时进行土壤松土,促进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茶树的生长。
二、修剪管理。
春季是茶树的生长旺盛期,也是修剪的最佳时机。
要根据茶树的生长情况,进行适当的修剪。
对于老枝、病枝、虫枝要及时清理,保持茶树的通风透光。
同时,要适当修剪茶树的分枝,保持树形整齐,有利于光照的均匀分布,促进花芽分化和茶叶的生长。
三、病虫害防治。
春季是茶树病虫害易发期,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首先要及时清理茶园周围的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地。
其次要定期喷洒农药,防治茶树常见的病虫害,如茶蠟蟬、茶小翅蝽等。
同时,要加强对茶园的巡视,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四、灌溉管理。
春季是茶树的生长期,水分的供给对茶树的生长至关重要。
要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
避免出现干旱或积水的情况,保持土壤的适度湿润。
同时,要注意灌溉的均匀性,保证茶园各处茶树的水分供应均衡。
五、茶园周边环境管理。
春季茶园周边环境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加强茶园周边的清洁工作,保持茶园的整洁。
同时,要注意茶园周边的环境卫生,避免垃圾和污水对茶园的污染。
此外,要加强对野生动物的防护,避免野兽对茶园的破坏。
总结:春季茶园管理实施方案涵盖了土壤管理、修剪管理、病虫害防治、灌溉管理和茶园周边环境管理等多个方面。
只有做好这些管理工作,才能保证茶树的健康生长,最终获得高产高质的茶叶。
希望茶园管理者能够认真贯彻执行以上方案,确保茶园的良好管理,取得丰收的成果。
6 茶园土壤管理
第一节 茶园耕作 第二节 茶园水分管理 第三节 茶园施肥 第四节 茶园土壤肥力培育与维护
茶园土壤管理:
泛指一切与茶园土壤有关的栽培活动,其目 的和作用主要是加强营养元素的供应,提高 土壤肥力,加强水土保持,为茶树根系生长 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一节 茶园耕作
一、耕作效应
1、耕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减少土壤板结,增加土壤通透性 增加土壤孔隙度,加速雨水渗透,提高土壤含水量 土壤耕作对茶园水土流失影响很大,深耕结合茶园 铺草,可有效地防止茶园水土流失。
第一节 茶园耕作
一、耕作效应
2、对茶树根系生长的影响
耕作会造成断根现象,给茶树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耕作深度越深,幅度越宽,伤根量越大。 根系断根再生能力最强是在8月,其次是秋季10月 和春季3月,冬季12月断根再生能力最差。
中下旬进行,耕作深度为10cm,除去杂草的根系 3)夏茶后浅耕 一般在6月下旬7月中旬进行,耕作深度为7-
8cm
第一节 茶园耕作
二、茶园耕作技术
2、非生产季节的耕作-深耕
1)深耕的作用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提高土壤肥力
2)深耕方法 耕作深度为10-25cm
第一节 茶园耕作
二、茶园耕作技术
3、深翻改土 在秋茶采摘结束后(10—11月份)进行,耕作深度 17—25cm,结合施有机肥,应尽量少伤根系。
第三节 茶园施肥
一、茶树对矿质营养的需求特性 4、低氯性 含量:茶树老叶含氯量一般低于0.5%,芽叶低于 0.2%。当老叶含氯量超过0.8%,芽叶低于0.4%时, 就会表现出氯害症状。 氯害形成原因:在茶园中施用过量的含氯化肥容易 造成“氯害”。 幼年茶树对氯离子极为敏感,最易发生氯害。 肥料施用:在茶园特别是幼年茶园施肥时,应尽量 选择不含氯离子的肥料。
茶园管理措施
茶园管理措施引言茶园管理是指对茶园进行综合管理,以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茶园管理的有效措施对茶叶的生长、发育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茶园管理措施,包括土壤管理、灌溉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摘管理等。
1. 土壤管理良好的土壤管理对于茶叶的生长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土壤管理的措施:•茶园的土壤应保持良好的通气性和排水性,可通过适当的翻耕和平整土壤来实现。
•土壤的肥力应保持在适宜的水平,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料和矿物肥料来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
•避免果树或其他作物与茶树混种,以免争夺养分和水分资源。
2. 灌溉管理茶树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水分供应。
以下是一些灌溉管理的措施:•根据不同的茶园地区和天气条件,确定合理的灌溉水量和频率。
•避免水分过量或过少对茶树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可通过土壤湿度监测和科学测定灌溉水量来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含量。
•合理安排灌溉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灌溉。
3. 施肥管理合理的施肥管理可以提高茶树的养分供应,促进茶叶的生长和发育。
以下是一些施肥管理的措施:•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茶树需求,选择合适的有机肥料和矿物肥料进行追肥。
•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
•根据茶树生长周期和养分需求,合理安排施肥的时间和频率。
4. 病虫害防治茶园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对茶园进行病虫害防治是茶园管理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一些病虫害防治的措施:•定期巡视茶园,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但要遵循相关法规和安全操作规范,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鼓励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引入天敌等,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采摘管理采摘是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环节,正确的采摘管理可以保证茶叶品质的稳定和提高。
以下是一些采摘管理的措施:•选择合适的采摘时间,通常在新梢生长旺盛时采摘茶叶。
•采用手工采摘或机械采摘,根据茶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用的采摘方式。
茶园土壤管理—茶园耕作技术(茶树栽培管理课件)
春季后常修剪枝条,可起到很好的茶园覆盖作用,同 时也可有效增加茶园肥力,尤其是有机质的含量。
间作绿肥幼龄茶园和重修剪、台刈茶园行间空间较大,可以适 当间作绿肥,这样不仅增加茶园有机肥来源,而且可使杂草生长的 空间大为缩小。
地膜覆盖
在新植茶园,地膜覆盖可有 效提高茶园保肥、保湿能力,同 时也可有效控制杂草生长。据日 本的研究认为,地膜覆盖除杂草 的效果要好于铺草。国内研究表 明,幼龄茶园地膜覆盖可起保水、 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不同颜色 地膜覆盖对地下温度、水分分布 影响差异大,夏季,高温与光照 强烈时,地表膜下温度会达灼伤 茶树的高温。
春茶前中耕
春山挖破皮
春茶前中耕春茶前中耕是增产春茶的重要措施。结合施催芽肥 的春季中耕时间就相应要提前到2月上中旬。
春茶后浅锄 这次浅锄是在春茶采摘结束后进行的。 浅锄安排在追肥施用后进行为好,这样可使施于表面的 速效肥被送入土层中。
及时浅锄
除了上述3次耕锄外, 由于茶树生产季节长,还应根据 杂草发生情况,增加1~2 次浅锄, 特别是 8~9月,气温高,杂草开 花结籽多,一定要抢在秋季植被 开花之前,彻底消除,减少第二 年杂草发生。幼年茶园,由于茶 树覆盖度小,行间空隙大,杂草 容易滋生,而且茶苗也容易受到 杂草的侵害,故耕锄的次数应比 成年茶园多,否则易形成草荒, 茶苗生长受影响。
使用除草剂时应谨慎,根据不断变化的安全使用标准,选择合 适的除草剂与用量。推荐最适使用时候是茶园新植时,这样省工高 效,除草效果又好,茶叶中残留风险小。
行间铺草
行间铺草行问铺草的
目的是减轻雨水、热量对 茶园土壤的直接作用,改 善土壤内部的水、肥、气、 热状况,同时对茶园杂草 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茶 园铺草越厚,减少杂草发 生的作用也就越大。
茶园的各种管理制度
茶园的各种管理制度一、茶园的基本管理1. 土地选择和准备:茶园的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适宜的pH值和含水量。
在选择土地时要避免冷湿、阴暗的地方,要选择阳光充足、空气流通良好的地方。
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地进行翻耕、平整、施肥等准备工作。
2.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茶树品种。
常见的茶树品种有大叶种、小叶种、乌龙茶、红茶等。
在选择品种时要综合考虑生长周期、耐病虫害性等因素。
3. 茶园的布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布局茶树的种植密度、行距等参数,以便于管理和采摘。
4. 施肥管理:茶树需要充分的营养供应才能生长茂盛,提高产量和品质。
根据土壤的情况和茶树的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等。
5. 灌溉管理:根据气温和降水情况,合理安排灌溉,保持茶树的水分供应充足。
6. 病虫害防治:定期对茶园进行病虫害调查,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持茶树的健康生长。
7. 茶园的清理和修剪:定期清理茶园的杂草和残枝,修剪茶树,保持茶园的整洁和通风畅通。
二、茶园的采摘管理1. 采摘时间:根据不同的茶树品种和茶叶类型,合理选择采摘时间。
一般来说,春季为茶树生长的旺季,是采摘新芽的最佳时机。
2. 采摘方法:采摘时要选择成熟的嫩芽,避免伤及茶树,保持采摘的速度和力度均匀。
3. 采摘工具:选择适合的采摘工具,如手动剪刀、手工采摘篮等,避免使用损坏茶叶的工具。
4. 采摘规范:严格按照采摘规范操作,保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5. 采摘员的培训:为采摘员提供专业的培训,提高其采摘技术和认知水平。
三、茶园的加工管理1. 采摘后处理:采摘完成后,要及时将茶叶送到加工厂进行加工处理,避免茶叶过长时间暴晒和受潮。
2. 加工方法:根据茶叶的类型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包括晒青、揉捻、杀青、干燥等步骤。
3. 加工设备的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加工设备,确保加工设备的正常运转,保证茶叶的质量。
4. 加工环境的卫生管理:保持加工场所的整洁和卫生,避免外界杂质的污染。
茶园管理-
茶园管理茶园管理是茶叶生产的重要环节,茶园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下面就茶园管理相关的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探讨。
一、茶园环境管理(一)土壤管理茶树对土壤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茶树所需的土壤应该是酸性土壤,pH值在4.5-6.5之间,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因此,茶园应该做好土壤的保护和改良工作,常见的土壤保护和改良措施有:1.施肥:农家肥、畜禽粪、沼液、有机肥等,能够改善土壤的肥力。
2.耕地:作为一种传统的土壤处理方法,耕地能够改善土壤的透气性。
3.翻天覆地:这种方法是把整块的土地翻过来,再翻到原来位置上,以此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盐碱状况。
(二)水源管理茶叶生长需要充足的水源,所以茶园的水源要保证充足,同时,还要注意水质的好坏,避免使用污染的水源造成茶叶品质的下降。
茶园的水源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水源管理:建造水塘、水库等,储存雨水和运河水,供茶园使用。
2.水质管理:通过处理、过滤等方法提高水质,如过滤、氧化、消毒、加食醋等方法,去除水中的色泽、异味、异色、线藻、蓝绿藻等,提高水的净化效果。
3.节水措施:通过安装滴灌管、积土积水等措施,降低农业用水的损耗。
(三)气象管理茶树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气候条件,因此,茶园管理者应该关注当地的气候状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常见的气象管理措施有:1.预报灾害:一旦出现气候灾害,及时组织茶园内人员抢救。
2.避免气温过低:在极端低温天气下,使用覆盖布等措施保护茶树。
3.避免气温过高:使用遮阳棚等措施避免炎热天气对茶树的影响。
二、茶园树木管理(一)修剪及矫正茶树生长迅速,因此,茶园管理者需要及时地修剪和矫正茶树的生长,保证茶树不失去生长方向,保证茶叶产量。
常见的修剪和矫正方式有:1.接穗矫正:对茶树生长不良的部位进行接穗矫正。
2.顶芽矫正:对茶树顶部进行修剪,保持茶树整体树冠的均衡生长。
3.干枝修剪:及时清理茶园内的枯枝落叶,保持茶园内的清洁。
(二)除草和施肥茶园管理需要保证茶树的生长环境整洁卫生,保证茶树的生长环境。
茶树高效栽培技术方法
茶树高效栽培技术方法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通过采用高效栽培技术方法可以提高茶树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介绍一些茶树高效栽培技术方法,以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管理茶园,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一、土壤管理良好的土壤管理是茶树高效栽培的基础。
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土壤质量:1.保持土壤湿润:茶树喜欢湿润的环境,因此保持土壤湿润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通过合理灌溉和覆盖保湿材料的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
2.合理施肥:合理的施肥可以提高茶树的营养状况,增加产量和品质。
农民可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合理配置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并注意施肥的时机和方式。
3.有机肥的利用:有机肥对土壤改良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农民可以适量施用农家肥或者其他有机肥来改善土壤状况。
二、修剪管理茶树的修剪管理对于增加产量和控制病虫害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茶树修剪管理的技巧:1.整枝修剪:茶树整枝修剪主要是修剪茶树的主干和分枝,保持树冠的均衡和通风透光。
可以选择在秋季或者冬季进行整枝修剪,避免影响茶芽的生长。
2.病虫害枝条的修剪:茶树常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及时修剪和清除带病虫害的枝条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蔓延。
3.冬季修剪:茶树在冬季进入休眠期,这时可以适当进行冬季修剪,通过短截除枝,促进新梢的生长,增加下一年的产量。
三、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茶树生产的一大难题,以下是一些茶树病虫害防治的方法:1.合理使用农药:农民需要根据病虫害的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
注意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2.生物防治:可以利用一些天敌和有益昆虫对抗茶园中的害虫,如释放蜘蛛、蚜虫天敌等。
这种方法对于有机茶园或者希望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农民来说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3.定期巡视和清除病虫害:定期巡视茶园,及时发现和清除病虫害,可以防止病虫害的扩散和侵害。
四、科学采摘科学采摘有助于茶树的再生和生长,以下是一些科学采摘的方法:1.合适的采摘时间:选择茶树龄期适合的茶叶采摘时间,避免过早或过迟采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园土壤管理技术一块茶园从种植茶树起到实现丰产,先要经过培养树冠的幼龄时期。
这个幼龄时期,一般长达四、五年,随着树龄增大,树冠和根系逐渐向行间扩展。
在头几年,茶行之间空隙很大,阳光和雨水能直接作用到地面,易使土壤发生风化和侵蚀,杂草也易滋生。
幼龄茶园土壤,由于种茶前的土地整理和深耕填土,使大量生土进入表土层中,这种生土土性"发僵",含有效养分少,需要尽快地加以熟化改良。
随后茶树进入成龄期,茶行之间的空间逐渐变小,甚至封行郁闭,根系已在行间土壤中交错分布。
这时每年要在茶树上采去很多新梢,需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和养分。
同时,由于采茶作业频繁,表土易踏实板结,因此,对于这两个不同时期的茶园,土壤管理的任务应有所不同。
幼龄茶园主要是如何快速熟化行间土壤,使生土变成活土,同时还要防止土壤侵蚀和消灭杂草,使茶树生长健壮,根系深扎,提早投产成园。
成龄茶园主要是如何造成一个松软肥厚的耕作层,使活土进一步变成油土,提高供水水供肥能力,成为茶树高产稳产优质的基础。
施肥和灌溉是茶园两项重要的土壤管理内容,有其完整的技术体系。
1、茶园耕作茶园耕作是一项有悠久历史的茶园管理作业,不少茶园把它作为增产茶叶的措施来进行。
据研究,耕作对于提高茶园土壤肥力的作用主要是:第一,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通透性。
耕作使土壤变得疏松,孔隙率增大,特别是使大孔隙占有的比例增加。
这种在孔隙既是容纳空气的场所,又是水分和空气进入土壤的通道。
雨水(或灌溉水)落到地面,在重力的作用下,排挤大孔隙中的空气,渗入土壤下层而被保蓄起来,地表径流就大为减少。
水分下渗完毕,鹇空气就重新充满于大孔隙中。
这种良了的通气透水条件,加强了土壤与大气的气体交换,使土壤中的好气微生物活动旺盛,物质分解转化加快,有效养分的数量增多。
茶树根系也由于物质分解转化加快,有效养分的数量增多。
茶树根系也由于呼吸作用的加强而提高了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力。
第二,熟化土壤,加厚耕作层。
把表层较肥的土壤,连同其中的杂草,肥料、有机残落物翻入下层,供根系吸收利用。
把下层生土翻到表层,经受日晒、雨淋和冻融的强烈风化作用,使"发僵"的土块解体酥散,并与熟土、有机物相混合,微生物得以繁衍其间,于是生土就被熟化活土,活土进一步演化成油土,一个松软肥厚的耕作层便建造起来。
耕作对于增加茶园土壤有效养分是有作用的。
群众说:"锄头底下三分水,锄头底下三分肥",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但是茶园土壤耕作也有其不利方面,这就是耕作会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会使坡地茶园的表层土壤结持力降低而易被大雨冲刷侵蚀;深耕会使土壤失水过多;深度较大的耕作会伤断茶树根系等等。
因此,对茶园耕作的利弊必须有全面的认识,既不能因为土壤免耕法的兴起而否定耕作对提高茶园土壤肥力的积极作用,进而否定茶园耕作的必要性,也不能过于强调耕作对于土壤肥力和茶树根系生长的有利方面而忽视其不利方面。
那种"锄头响,茶树长"的说法是言过其实,不正确的。
对于茶园耕作的深度过深,次数过多,大量投放劳力而未能取得预期增产效果的做法,必须注意改变。
我国茶区广大,各地土壤气候条件不同,茶园类型复杂,进行茶园耕作的深度、时期、次数、方法等也就很不一致但从其对于土壤和根系的影响来看,可以区分为浅耕和深耕两大类。
(1)浅耕土壤耕翻深度一般浅于12厘米。
其主要作用在于疏松茶园表层土壤,同时兼除杂草。
由于深度较浅,对茶树根系损伤不多。
幼龄茶园行间比较空旷,土壤直接受到日晒雨淋,容易形成板结层。
条栽密植成龄茶园,虽然树冠覆盖度大,使阳光雨水对土面的作用减弱,但却由于全年要进行多次采茶、施肥、治虫等作业,从而把行间中部的表层土壤人为踏压成很紧实的板结层。
板结层的厚度虽不大(在行中央最板结的部位,厚度一般不超过10厘米),足以阻碍雨水和空气进入土壤,茶树根系和好气微生物的活动就会受到影响。
采用浅耕的方法,可以把板结层破除,使土壤恢复疏松状态。
当经过降雨或再次踏压之后,又会重新出现板结层,又要浅耕加以破除。
这样的情况在茶园中是经常反复出现的。
因此,在生产上,茶园浅耕于一年中就要多次进行。
每季茶叶追肥之前,结合除草,进行一次浅耕,伏早开始时进行浅耕,还可以减少下层土壤水分上升蒸发,提高耐旱能力。
浅耕应及时进行,且宜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以不误农时。
人工用齿耙进行浅耕,工作质量很好,但劳动效率太低,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茶园的浅耕作业,这在一些大的茶场中,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早在六十年代,就开始用牛耕的办法对条栽茶园进行浅耕,提高了工效而质量较差。
七十年代以来,不少单位对茶园耕作机械化进行试验研究,多数以手扶拖拉机作为动力,将其轮式改成履带式,提高了牵引爬坡能力,并使之在原地能作大角度转弯。
对于犁具也作了一些改进,以适合茶园耕作的需要。
但还处于中间试验阶段。
(2)深耕土壤耕翻深度一般多在15厘米以上,以至超过30厘米或更深。
深耕能把浅耕不到的下层土壤翻耕疏松,从而大大改善通气透水状况,提高蓄水供肥供水能力。
在深耕同时结合施用有机肥料,就能加快熟化土壤,形成松软肥厚的耕作层,且能对下面心土层发生有利影响,因此,深耕对于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对不同耕作深度引起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的测定结果说明,黄泥土茶园在耕作之后一个月,深耕23厘米的要比浅耕10厘米的更能改善10-23厘米土层中的水、气条件,使这层土壤含水量增加3.5%,空气增加8.3%,孔隙率增加7.4%。
深耕既具有为茶树生长创造良好土壤环境条件的一面,又具有操作茶树根系,削弱茶树树势的一面。
根据我们观察,在土壤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即使是五年生直播茶树,其根系已很发达,0-40厘米土层中,吸收根占全株吸收根总量的51.7%,输导根占全株输导根总量的73.4%。
水平分布在高根颈30厘米范围内以输导根为主,60厘米内以吸收根为主,在150厘米宽的整个行间土壤都有根系交错分布。
随着茶树树龄的增长,伸向行间根系的数量还将会继续增加。
在这样的行间进行深耕,就不可避免地会使相当数量的吸收根和小部分输导根受到伤断,从而削弱茶树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力,使茶树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甚至会引起当季或下季产量的降低。
但是茶树具有在断根伤口上再发新根的能力,经过一定时间之后,断口愈合并抽发新根,逐渐形成新的根系,从而使被伤断的根系不仅在数量上得到恢复甚至超过,而且在质量上也得到更新和提高。
我们观察结果表示,在杭州地区,八月上旬断根,经过一个月后,断口上再发新根10条,总长(包括各级分支根长度)90厘米,两个月后新根据总长671厘米,六个月后新根总长3903厘米,一年之后断口上的新根总长达到71912厘米。
可见,茶树根系的再发能力是很强的。
但是从断口愈合到再发新根直到新根在数量上恢复或超过断根之前的水平,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
这个过程所需时间的长短则与耕作技术、土壤气候条件以及茶树年龄、生长状况等是密切相关的。
综上所述,茶园深耕只有在伤断根系数量较少又能在较短时期内再生超过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发挥有利作用的,达到促进茶树生长增加茶叶产量的目的。
①深耕深度在茶树行间,深耕深度及其范围大小,与茶树根系伤断数量的多少直接相关。
深度越大,越是靠近茶树根颈被耕断的茶根就会越多。
同样的深耕深度,对于根系分布状况不同的茶园,伤断根系数量的多少也会不同。
条栽密植茶园,行间根系分布较多,深耕时会伤断较多根系。
丛栽茶园,多有深耕基础,根系分布在树冠边缘和较深土层中,深耕伤断就少。
种茶前未进行深耕、有效土层薄、根系分布浅的茶园,深耕时伤断就多。
因此,茶园适宜的深耕浓度应当随着茶园类型、种植方式、种植密度、土壤条件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做到"因园制宜"。
据我们调查,一般丰产茶园耕作层厚度多在25厘米以上。
因此,可以认为,对于一般条栽茶园,其深耕深度25厘米是比较适宜的。
实际上,一般行距为150厘米的条栽茶园,可以进行深耕的部位,只是行中央宽度为30-40厘米的"条幅",而从条幅两旁到茶树根基间的部位,深度就要逐渐减小,以至不耕。
幼龄茶园为了加速熟化行间土壤,以形成松软肥厚的耕作层和有效地消灭杂草,并促使茶树根系向深层分布,即使在种苛前经过深耕的,也要逐步向行中央进行深耕。
丛栽茶园,仍可用原来习惯深度进行耕作,但深耕部位只宜在权冠外缘。
那些由于水土流失而致土层过薄而茶根裸露的茶园,只宜培泥加土和砌坎保土,不宜深耕。
那种土层深厚而心土层粘硬结实,在种茶之前未曾深耕破除,以致根系不能深扎,茶树生长不良的茶园,在进行树冠更新的当年秋季,可以行间进行一次深度30-50厘米的"深耕",以求彻底打破心土硬结层,同时施入大量有机肥料改良土壤,并加强树冠培育。
这样,只要经过二、三年之后,即可大大改变茶园面貌而大幅度提高茶叶产量。
②深耕时期在一年中的不同时期,茶树根系的生长活动是不同的,深耕时期应适合茶根的生长特性,以使被伤断的根系能很快再发,及早恢复并超过原来的水平。
对于成龄茶园的深耕时期,还应当做到对当季当年的茶叶产量没有多大影响。
此外,气候条件也必须考虑。
茶树在年生育周期中,根系生长一般出现3-4个高峰,大体是与地上部的生长高峰交替出现。
其中级以全年茶季接近结束以前的秋茶末期,随着茶树生长逐渐由地上部转向地下部而出现的生长高峰最为明显。
这个时期茶树根系发生的数量最多,伸长最快,是根系的旺发期。
如果能早于个根系旺发期之前进行茶园深耕,那么这些被伤炀的根系即可充分利用整个根系旺发期来再发新根,在较短时期内即可有很大恢复。
所谓"七挖金、八挖银"(指农历七、八月深耕)的传统经验正是指八、九月间,这从茶树根系生长特性和锄草压肥这两方面来看,是合理的。
如果在根系旺发期的初期进行深耕,还可以争取到大半个旺发期,也是有利于根系较快恢复的。
如果推迟到根系旺发的中期或后期进行深耕,非但已使根系旺发期过去了大半,断根在冬前抽发的新根数量就会大大减少,并且还会把在根系旺发初期刚发出的大量新根也切断了,这对茶树是极为不利的。
这个根系旺发期开始出现时期的迟早是不相同的,北方早些,南方迟些,高山早些,平地迟些。
据观察,杭州地区这个根系旺发期大约开始于九月中、下旬,到了十一月以后,随着地温的降低根系生长也就逐渐减弱。
因此,从有利于根系的再生恢复来看,杭州地区的最适宜深耕时期应当是在八月底九月上旬。
但是在这个时期只有那幼龄茶园以及不采秋茶或少采秋茶的茶园可以深耕。
采收秋茶的茶园要到秋茶采收基本结束,即在九月下旬到址月下旬进行深耕,也是比较适宜的,然而这个时期已处于根系旺发期的初期和中期了,因此必须力求抓紧及早进行,不要拖到十月份以后,越迟越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