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洞口
隧道洞口段位置的选择

隧道洞口段位置的选择洞口是隧道进出的咽喉和施工的主要通道,也是整个隧道的薄弱环节。
洞口位置选择是否合理,将对隧道的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有重大的影响。
所以在隧道线路设计中,洞口位置的选择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决定隧道洞口位置时,应坚持“早进晚出”的原则,即隧道宜长不宜短,适当延长洞口隧道的长度,尽量避免对山体的大挖大刷,先做明洞段以便顺利进入暗洞施工阶段,反之出洞的时候就要晚一点,让隧道洞口周围的山体岩土及植被得到妥善保护,尽量维护原有的生态地貌。
在隧道施工中,洞口段围岩一般比较破碎、地质条件较差,应遵循尽量减少对岩体扰动的原则,以提高洞口段岩体和边、仰坡的稳定性。
理想的洞口位置应选择地质条件良好,地势开阔,施工方便,施工造价合理之处。
但在实际工程中难以完全满足这些要求,在选择隧道洞口位置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洞口尽可能设在山体稳定、地质条件好、地下水不大丰富的地方。
洞口部分在地质上通常是不稳定的,应当考虑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地段。
确定洞口位置时,对边、仰坡稳定应着重考虑,并结合洞外相关工程和施工难易,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以免造成难以整治的病害,危及施工和运营安全。
(2)洞口不宜设在垭口沟谷的中心或沟底低洼处,不要与水争路。
在一般情况下,垭口沟谷在地质构造上是最薄弱的一环,常会遇到断层带或褶曲带、冲积土等松散地质。
此外,地面流水都汇集在沟底,再加上洞口路堑的开挖,破坏山体原有的平衡,更容易引起塌方,甚至不能进洞。
所以洞口最好放在沟谷一侧,留出泄水通路。
(3)洞口应尽可能设在路线与地形等高线相垂直的地方。
施工中尽量使隧道正面进入山体,邻近建(构)筑物不致受到偏侧压力。
傍山隧道,限于地形有时无法做到上述要求,只能斜交进洞时也应使交角不宜太小,而且要有相应的补救措施,如采用斜洞门或台阶式洞门。
当地形等高线与线路中线斜交角为45°~60°,地面横坡较陡,地质条件较好时,可采用斜交洞门,其端墙与线路的交角不应小于45°,切忌隧道中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
隧道洞口段及划分范围

隧道洞口段及划分范围隧道洞口段是指隧道的入口和出口区域,是隧道工程中的重要部分。
隧道洞口段的划分范围涉及到隧道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对隧道洞口段及划分范围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隧道洞口段的定义隧道洞口段是指隧道的洞口附近的一段区域,包括隧道洞体以及洞口保护区域。
洞口保护区域是指洞口两侧的一段区域,用于保护洞口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二、隧道洞口段的划分原则1.安全原则:根据隧道洞口段的特点和周围环境条件,划分洞口保护区域,确保洞口的安全稳定。
2.设计原则:根据隧道的设计要求,划分洞口段的长度和位置,确保隧道的功能和使用要求。
3.施工原则:根据隧道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划分洞口段的施工区域,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4.环境原则:根据洞口周围的环境条件,划分洞口段的环境保护区域,确保洞口周围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三、隧道洞口段的划分内容1.洞口保护区域的划分:根据隧道洞口的结构和周围环境条件,划分洞口保护区域,包括洞口两侧的一段区域,用于保护洞口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洞口段的长度划分:根据隧道的设计要求和使用功能,划分洞口段的长度,包括入口段和出口段。
3.洞口段的位置划分:根据隧道的总体布置和周围环境条件,确定洞口段的位置,包括隧道的起始点和结束点。
4.洞口段的施工划分:根据隧道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划分洞口段的施工区域,包括洞口的控制区域和施工现场。
5.洞口段的环境保护划分:根据洞口周围的环境条件和保护要求,划分洞口段的环境保护区域,包括洞口周围的植被保护区和水体保护区。
四、隧道洞口段划分范围的具体内容1.入口段划分:包括入口洞口的长度和位置,入口洞口保护区域的划分,入口洞口段的施工区域划分,入口洞口周围的环境保护区域等。
2.出口段划分:包括出口洞口的长度和位置,出口洞口保护区域的划分,出口洞口段的施工区域划分,出口洞口周围的环境保护区域等。
3.地表段划分:包括入口段和出口段之间的地表区域,地表区域的长度和位置,地表区域的安全保护等内容。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是隧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隧道整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包括洞口土石方开挖、边坡、仰坡防护、截水天沟、洞门口套拱以及洞门等工程。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隧道洞口工程施工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一、洞口土石方开挖洞口土石方开挖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的第一步,它涉及到隧道洞口的宽度、高度和长度。
在开挖过程中,要根据洞口地形、地质条件正确拟定进洞方案,尽量维持原始地形、地貌,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刷坡工作量,减少地质扰动,减少施工用地。
同时,要结合洞口相邻工程及场地布置通盘考虑,妥善安排,及早完成。
二、边坡、仰坡防护边坡、仰坡防护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隧道洞口的稳定性和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常用的防护措施有锚喷(网)加固、排水沟、抗滑桩等。
三、截水天沟截水天沟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它的主要作用是收集和排除洞口附近的雨水,防止雨水侵蚀洞口和边坡,保证隧道洞口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地形、地貌和降雨情况设计合适的截水天沟,常用的截水天沟有矩形截水沟、梯形截水沟等。
四、洞门口套拱洞门口套拱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它起到稳定洞口、防止土体滑坡、保护洞口的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地质条件和隧道洞口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套拱材料和施工方法,常用的套拱材料有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
五、洞门洞门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的最后一步,它关系到隧道整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隧道洞口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洞门形式和施工方法,常用的洞门形式有翼墙式洞门、八字式洞门等。
在隧道洞口工程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不宜安排在雨季及冬期施工,以免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
2.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 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环保工作,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
4. 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隧道洞口段及划分范围

隧道洞口段及划分范围隧道洞口段是指隧道管廊的入口或出口段,通常位于地面上或地下的开口部分。
隧道洞口段的划分范围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面工程:隧道洞口段涉及到地面工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开挖、支护、排水等。
首先是进行隧道洞口段的开挖工作,可以采用爆破、机械开挖等方法。
在开挖过程中,需要进行土方支护,以保证洞口段的稳定性。
同时,还要进行排水工作,防止洞口段内积水。
2. 结构设计:隧道洞口段的结构设计是隧道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洞口段的结构要能够承受地面荷载、水压力等外力作用,保证隧道的安全运行。
洞口段的结构设计涉及到土建结构设计、防水设计、抗震设计等多个方面。
其中,防水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采用沉管、构造层防水等方法。
3. 交通规划:隧道洞口段的交通规划包括进出口的位置、道路通行情况、交通组织等。
要根据周边道路的情况合理选择隧道洞口段的进出口位置,确保交通的顺畅。
同时,还要进行交通组织设计,规划进出口的道路、标线、交通信号等,确保交通安全。
4. 环境保护:隧道洞口段的建设和运行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
包括降低噪音、控制粉尘、减少颗粒物排放等。
另外,由于洞口段通常与地下水接触,因此还需要进行地下水保护,避免水质污染。
5. 安全管理:隧道洞口段的安全管理是隧道工程的重要任务。
包括洞口段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隧道防火门、应急照明等。
此外,还需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现场安全监管,确保洞口段的安全运行。
总之,隧道洞口段的相关参考内容包括地面工程、结构设计、交通规划、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等方面。
这些参考内容将有助于隧道洞口段的顺利建设和运行,提高隧道的安全性和效益性。
隧道洞口段的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精品教案

隧道洞口段的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目前国内对隧道洞口段的设计大多考虑了预加固措施,这里详细阐述了洞口段围岩预加固的措施以及隧道洞口段施工开挖的方法,指出坚持施工原则,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法,对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至关重要。
关键词:隧道洞口;预加固;施工方法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公路、铁路建设中出现了较多的山区隧道。
根据施工经验,山区隧道地质条件大都复杂多变,特别是洞口段围岩一般较为破碎,地质条件差,开挖边仰坡又破坏了山体原有平衡,因此洞口往往是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地段。
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法实现顺利进洞,对于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 隧道洞门的作用及主要形式国内外工程技术人员都非常重视隧道洞口段的施工,许多国家的隧道设计、施工规范中,都对洞口段的设计与施工设有专门条款。
近年来国外大多提倡隧道进洞顺延山坡坡度,尽量不扰动洞口段岩体的稳定性,采取无洞门的“趋自然状态”形式。
国内设计和施工时着重强调“早进晚出”及“保持边仰坡稳定”,要求及时施做洞门,通常采用在预加固结构保护下进行施工。
隧道洞门的作用为保持洞口仰坡和路堑边坡的稳定;汇集和排除地面水流;便于进行建筑艺术处理。
洞门的主要形式有:(1)环框式洞门。
将衬砌略伸出洞外,增大其厚度,形成洞口环框,适用于洞口石质坚硬、地形陡峻而无排水要求的场合。
(2)端墙式洞门。
适用于地形开阔、地层基本稳定的洞口;其作用在于支护洞口仰坡,并将仰坡水流汇集排出。
(3)翼墙式洞门。
在端墙的侧面加设翼墙而成,用以支撑端墙和保护路堑边坡的稳定,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的洞口;翼墙顶面和仰坡的延长面一致,其上设置水沟,将仰坡和洞顶汇集的地表水排入路堑边沟内。
(4)柱式洞门。
当地形较陡,地质条件较差,且设置翼墙式洞门又受地形条件限制时,可在端墙中设置柱墩,以增加端墙的稳定性,这种洞门称为柱式洞门。
它比较美观,适用于城郊、风景区或长大隧道的洞口。
(5)台阶式洞门。
在傍山地区,为了降低仰坡的开挖高度,减少土石方开挖量,可将端墙顶部作成与地表坡度相适应的台阶状,称为台阶式洞门。
隧道洞口防护规范要求解析

隧道洞口防护规范要求解析隧道洞口作为隧道的入口部分,必须具备一定的防护规范,以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和通行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对隧道洞口防护规范的要求进行解析和探讨。
一、洞口规范要求隧道洞口的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洞口标识标牌隧道洞口应设置相应的标识标牌,以便驾驶员和行人能够迅速识别。
标识标牌应包括隧道名称、最高限速、禁止通行车辆类型等信息,同时应符合交通管理部门的规定。
2. 照明设施洞口照明设施的设置应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效果,确保洞口区域的视觉环境良好。
照明设施应符合国家标准,同时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 排水系统隧道洞口应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以确保在雨水或其他液体积聚时能及时排除,避免对行车和行人造成安全隐患。
排水系统的设计应合理,确保排水通畅。
二、安全设施要求隧道洞口的安全设施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隧道洞口围护设施隧道洞口应设置相应的围护设施,以防止机动车辆的违规行为及行人的非法闯入。
围护设施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墙、护栏等形式,同时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2. 火灾报警装置隧道洞口应设置火灾报警装置,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及时报警,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和处理。
火灾报警装置应配备良好的灵敏度和可靠性,以确保能够及时感知火灾。
3. 通风设施隧道洞口应设置相应的通风设施,以保持洞口区域的空气流通,并能在烟雾较大、空气质量较差时提供足够的通风效果。
通风设施的设置应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理。
三、应急设施要求隧道洞口的应急设施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气体和烟雾探测装置隧道洞口应设置气体和烟雾探测装置,以及时感知洞口区域的气体和烟雾情况,并进行报警和处理。
探测装置的设置应合理,能够覆盖到洞口的各个区域。
2. 应急电话和灭火设备隧道洞口应设置应急电话和灭火设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联络相关人员,并进行及时的灭火处理。
应急电话和灭火设备应位于洞口附近,便于使用和操作。
隧道明洞及洞口专项方案

目录1、编制根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编制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施工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总体施工工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施工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施工机械配置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6、人力资源配置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8、质量控制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隧道总体实测项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隧道明洞实测项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隧道明洞防水层实测项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隧道施工中的洞口处理和支护技术

隧道施工中的洞口处理和支护技术隧道在建设过程中,洞口处理和支护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洞口处理和支护技术的目的主要是确保洞口的稳定和安全,为施工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
在隧道施工中,洞口处理和支护技术需要根据洞口的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
本文将详细介绍隧道施工中的洞口处理和支护技术。
首先,洞口处理是指对隧道洞口的边坡进行处理,以保证边坡的稳定和安全。
洞口处理主要包括凿除爆破块、加固爆破块、打土方等工作。
在进行洞口处理时,需要根据洞口的地质条件和施工方法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
对于易崩塌的边坡,可以采取加固爆破块的方法,通过注浆等工艺对边坡进行加固。
对于边坡土方量较大的隧道,可以采取打土方的方法,将边坡土方清理干净,以保持洞口的稳定。
其次,洞口支护技术是指对隧道洞口进行支护的技术。
洞口支护技术的目的是防止洞口塌方或发生其他安全事故。
在进行洞口支护时,需要根据洞口的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法。
目前常用的洞口支护技术包括喷锚支护、锚杆支护、地钻槽支护等。
喷锚支护是指在洞口周围钻孔并喷注锚杆和喷浆,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护体系。
锚杆支护是指钻孔后注入锚杆,通过锚杆的拉力来保证洞口的稳定。
地钻槽支护是指在洞口周围开挖一定深度的地钻槽,并在槽内设置支撑结构,以增加洞口的稳定性。
此外,在进行洞口处理和支护技术时,还需要考虑施工工艺和安全措施。
施工工艺是指洞口处理和支护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
在进行洞口处理时,需要有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并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在进行洞口支护时,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支护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还需要根据洞口的情况设置合适的安全措施,如安装警示标志、设置围挡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洞口处理和支护技术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和设计。
洞口处理和支护技术的选择要考虑洞口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施工方法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支护和处理的效果。
隧道开洞口流程

隧道开洞口流程隧道是人类开凿地下工程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开挖隧道的第一步就是开洞口。
开洞口的过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隧道开洞口的流程。
第一步,确定洞口位置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确定洞口位置。
这个位置需要考虑到隧道的长度、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交通运输等因素,以及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
确定洞口位置需要进行详细的勘察和测量,确保位置准确无误。
第二步,进行预备工作在确定好洞口位置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预备工作。
首先,需要清理洞口周边的杂草、树木等障碍物,以便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其次,需要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周围行人和车辆注意安全。
同时,还需要进行地面标高的测量,以便确定洞口开挖的深度。
第三步,进行爆破隧道开洞口的最主要方法是爆破。
爆破是通过在地面上布置炸药,然后引爆炸药,将地面炸开,形成洞口。
在进行爆破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爆破设计,确定爆破的方案、炸药的量和位置、引爆方式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现场安全检查,确保爆破的安全性。
第四步,进行挖掘在进行了爆破后,需要进行洞口的挖掘。
挖掘需要使用挖掘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将地面上的土石方便地挖掘出来。
在进行挖掘时,需要注意挖掘的深度和宽度,以及挖掘的速度和方向。
同时,还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和监测,确保挖掘的安全性。
第五步,进行支护在进行了洞口的挖掘后,需要进行支护工作。
支护是为了防止地面坍塌、防止泥水涌入、增加洞口的稳定性等。
支护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钢架支撑、混凝土加固、锚杆支护等。
在进行支护时,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洞口的大小、形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支护工法。
第六步,进行检查验收在进行了以上的步骤后,需要对洞口进行检查验收。
检查验收的目的是为了检查洞口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洞口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
在进行检查验收时,需要进行洞口的光线检查、尺寸检查、支护质量检查、地质监测等,确保洞口的质量和安全性达到要求。
通过以上的步骤,隧道的洞口开挖工程就完成了。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隧道洞口工程施工的第一步是进行洞口的开挖。
隧道洞口的开挖是隧道工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开挖隧道洞口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和设备,同时要根据地质勘察报告中的地质条件进行合理的控制开挖速度和方法。
在开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隧道洞口周围的地质情况,对于软弱地层要采取支护措施,确保隧道洞口的稳定。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的第二步是进行支护工程。
隧道洞口的支护是隧道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支护工程的施工质量关系到隧道的安全和稳定。
在进行支护工程之前,需要对隧道洞口周围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确定支护措施和支护结构。
常用的支护结构有喷射混凝土支护、钢架支护、锚杆支护等。
支护工程的施工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同时要注意支护的质量和稳定性。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的第三步是进行施工工程。
隧道洞口的施工是将支护后的洞口进行进一步的加固和封闭,确保隧道洞口的稳定和安全。
在进行施工工程之前,需要对支护工程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支护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
施工工程的施工包括洞口的加固、封闭和排水等工序,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的最后一步是进行封闭工程。
隧道洞口的封闭是隧道工程中的最后一步,它是保证隧道洞口使用和安全的关键。
在进行封闭工程之前,需要对施工工程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
封闭工程的施工包括封闭材料的浇筑、洞口的平整和清理等工序,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封闭工程的质量和使用性。
总的来说,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是隧道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隧道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使用性。
在进行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设备,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同时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验收,确保隧道洞口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只有在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的情况下,才能保证隧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隧道洞口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隧道洞口施工方案施工方法1. 引言隧道洞口施工是隧道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隧道的安全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隧道洞口施工的方案和施工方法,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2. 施工前准备工作在进行隧道洞口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现场的道路畅通,无障碍物和无需移动的建筑物;•确定施工界限: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洞口施工的范围和界限,标明施工的起始点和终点;•安全措施: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措施,如设置警示标志、围挡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设备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施工设备、工具和材料,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组织人力:确定施工所需的人力资源,包括工地管理人员、工程师和施工工人等。
3. 洞口支护施工洞口支护施工是隧道洞口施工的关键环节,它对隧道结构的稳定和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洞口支护施工的一般步骤:3.1 前期准备•挖掘洞口: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计划,使用挖掘机或其他挖掘设备进行洞口的挖掘,确保洞口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清理洞口:清理洞口,清除洞口内的泥土、碎石和其他杂物,使洞口底部干净平整;•安装导向架:在洞口的两侧安装导向架,用于引导支护结构的施工,确保支护结构的准确安装。
3.2 支护结构施工•安装钢支撑:根据设计要求,使用钢支撑进行洞口的支护。
根据设计图纸,确保钢支撑的型号、尺寸和数量的正确安装;•固定锚杆:在支护结构中安装锚杆,用于增加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锚杆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方式;•注浆:根据设计要求,在支护结构内进行注浆,增加支护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安装防水层:根据设计要求,安装防水层,防止地下水渗入隧道洞口;•其他辅助工作: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进行其他辅助工作,如安装通风设备、照明设备等。
4. 洞口完工验收洞口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的达标。
验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洞口尺寸和位置的准确性:核实洞口的尺寸和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检查支护结构的稳定性,确保其能够承受设计负荷;•防水层的完整性:检查防水层的完整性,确保地下水不会渗入洞口;•其他辅助设施的功能性:对其他辅助设施如通风设备、照明设备等进行功能性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安全措施的落实: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确保工人安全。
隧道工程洞口与明洞施工规范

隧道工程洞口与明洞施工规范
1、在进行洞口施工之前,必须先清理洞口上方及侧方可能发生滑塌的表土、灌木及山坡危石等杂物。
2、洞口的截、排水系统应在挖洞之前完成,并且与路基排水系统相连,以免冲刷路基的坡面、桥台锥体、农田建筑物等。
土质截水沟和排水沟应当随着挖掘进行且与之同时砌筑。
3、对于石质边、仰坡的开挖,应使用预留光爆层法或预裂爆破法,不允许采用深眼大爆破或集中药包爆破的方式进行开挖。
4、洞口边、仰坡的坡面防护措施应符合相关要求,并且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监测边、仰坡的变形情况。
5、开挖洞口时,必须先进行支护,自上而下逐层开挖,并配套进行层层支护。
不得采用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的方式。
对于陡峭、高边坡的洞口,需要根据设计和现场需求设置安全棚、防护栏杆或安全网,并在危险区段采取加固措施。
确保洞口工程能够尽早完成。
6、如果洞口附近存在建筑物或构筑物,并且使用爆破掘进的方式进行开挖,应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并监测振动波速以及建筑物的沉降和位移情况。
7、洞口施工时,必须采取措施保护周围的建筑物、现有线路以及洞口附近的交通道路。
8、最好避开雨季、融雪期或严寒季节进行洞口开挖。
9、在明洞开挖之前,必须对洞顶及其周围进行防水和排水处理。
10、明洞应自上而下开挖。
石质地段开挖应控制爆破炸药用量,开挖后应立即施作边坡防护。
11、开挖松软地层边、仰坡应随挖随支护。
12、衬砌强度未达到设计的70%、防水层未完成时,不得回填。
13、明洞槽不宜在雨天开挖。
隧道施工洞口安全管理规定(5篇)

隧道施工洞口安全管理规定为了规范隧道施工洞口值班室等各类工作,促使隧道管理工作达到“可防可控”的目标,确保施工安全,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特制订本管理规定。
1.各工区成立洞口值班管理小组,以值班调度为组长,其他相关人员(施工队长、技术质检安全管理人员、洞口值班人员等)为组员。
管理小组负责洞口值班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对进出洞人员登记制度进行日常检查和督导落实工作。
2.洞口值班室,设____名专职人员进行值班。
值班人员负责隧道进出洞人员的登记工作,随时掌握洞内人员信息;负责隧道内各工作面当前施工工序告知;负责隧道出洞人员的安全检查,是否携带炸药、雷管等;负责隧道洞口的警戒工作,尤其在洞内进行爆破作业时,严禁人员及车辆进入隧道;负责对进入隧道物资的检查,尤其是炸药、雷管等必须应由爆破员及安全员随同,方可运入洞内。
3.进洞人员一律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品,洞口值班人员对进入隧道的人员有安全告知义务,凡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品者,洞口值班人员有权禁止其进洞。
任何人员不准酒后进洞。
4.上级领导检查工作和外来人员参观,应与项目部领导联系,按规定配戴防护用品,并由现场值班领导带领进洞。
5.进洞工作人员实行进洞挂牌、出洞摘牌制度。
6.项目部、监理、业主、上级领导及其他非施工作业人员进出洞检查工作时,应在《进出洞登记簿》上进行登记,并应注明进洞事由、进出洞时间。
7.禁止汽油车、摩托车,自行车进入隧洞。
8.禁止与施工无关人员进入隧道。
9.进洞人员及车辆应服从现场管理人员指挥,人员须靠边行走,车辆须限速行驶,并应注意现场安全警示标识,确保安全。
10.进洞人员不准在设有危险标志的地段和部位停留。
隧道内遇有险情或报警信号发出后,必须服从有关人员的指挥,有秩序的撤出危险区。
11.洞口值班人员值班时必须佩戴袖标;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检查进出洞口人员的登记情况是否属实。
12.凡发现未严格执行进出洞登记制度,对违规人员每次处罚____元。
隧道洞口段及划分范围

隧道洞口段及划分范围隧道洞口段是指隧道出入口之间的区域,也是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隧道工程中,隧道洞口段的划分范围是指从隧道洞口开始到隧道内部固定结构物(如盾构机尾部、侧壁护砌等)之间的区域。
隧道洞口段的划分范围对于隧道工程的施工、设计和安全运行都具有重要影响,以下是对相关参考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一、隧道洞口段的作用隧道洞口段是隧道与地表相连接的部分,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连接道路交通:隧道洞口段是隧道与道路交通的连接部分,它可以将隧道与道路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车辆能够顺利进出隧道,实现连续、畅通的交通运输。
2.过渡区域:隧道洞口段通常是地表与隧道内部环境的过渡区域,其结构形式和材料选择上需要考虑与地下环境的适应性,起到过渡缓冲的作用。
3.安全防护:隧道洞口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通过设置警示标志、防撞墙、护栏等设施,提醒驾驶员注意隧道洞口的存在,保证车辆安全进入或离开隧道。
二、隧道洞口段的划分范围隧道洞口段的划分范围需要根据具体的隧道工程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确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前厅区域:隧道洞口段的前厅区域位于隧道洞口的外部,通常是道路与隧道之间的区域,包括隧道洞口前的车辆通行区域、停车区域等。
前厅区域能够提供给驾驶员方便进入或离开隧道的条件,也是设置交通信号灯、警示标志等交通设施的区域。
2.洞口结构区域:隧道洞口段的洞口结构区域是指隧道洞口内部的区域,通常包括洞口墙、洞口门、洞口护坡等固定结构物。
洞口结构区域是连接洞口段和隧道正常运行区域的过渡部分,需要根据洞口结构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3.洞口通风区域:隧道洞口段的洞口通风区域是指洞口段内的通风设施和通风管道等部分,其作用是保证隧道内部空气的流通,减少尾气排放和污染物的堆积,起到通风换气的效果。
4.洞口照明区域:隧道洞口段的洞口照明区域是指洞口段内的照明设施和灯光装置等部分,其作用是为驾驶员提供足够的光线,使驾驶员能够清晰地看到洞口和隧道的情况,提高行车安全性。
隧道施工洞口安全管理规定

隧道施工洞口安全管理规定隧道施工洞口的安全管理是保障隧道施工作业安全的重要环节,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规范隧道施工洞口的安全管理,有效提高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制定一系列的规定是必要的。
本文将对隧道施工洞口安全管理规定进行细致地论述。
一、隧道施工洞口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隧道施工洞口作为整个施工作业的入口和出口,是施工的要点和关键部位。
对隧道施工洞口的安全管理必须高度重视,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保证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
只有确保洞口的安全,才能够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人和设备的安全,避免项目进度的延误和经济损失。
二、隧道施工洞口安全管理规定的内容1. 符合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隧道施工洞口的安全管理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要求。
施工单位要制定符合法律法规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明确洞口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施工作业的合法合规进行。
2. 安全交底和教育培训施工单位要对洞口工作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和教育培训,使其了解隧道施工洞口的风险和安全措施,掌握应急处理和自救技能,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施工单位要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洞口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3. 洞口标识和警示设施隧道施工洞口必须设置醒目的标识和警示设施,包括标志牌、警示线、警示灯等。
标识和警示设施要清晰明确,提醒人员注意施工作业的进行,引导车辆、行人绕行。
对于夜间施工,要加强施工区域的照明和警示,确保夜间施工的安全进行。
4. 施工现场管理隧道施工洞口的施工现场要进行有效管理,确保施工作业的有序进行。
施工单位要制定施工管理规划,明确洞口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岗位责任到人。
对于施工设备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隐患。
施工现场要保持清洁整齐,防止杂物堆放和脏乱现象的出现。
5. 安全防护设施隧道施工洞口必须配备适当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防护栏、防护网、防护挡板等。
安全防护设施要符合标准要求,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隧道洞口施工流程

隧道洞口施工流程一、截水沟施工洞口边仰坡边缘线5米以外设臵洞顶截水沟。
洞顶截水沟位臵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布设,采用人工开挖和人工砌筑,自低处向高处分段开挖和砌筑,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臵沉降缝,沉降缝设臵距离为15m~20m。
并必须在边、仰坡施工前完成,确保坡面稳定。
a、基坑开挖开挖时严格按照图纸尺寸开挖,先用机械简单在截水沟测定中线开槽,再用人工整平基坑并夯实,基槽底面应夯实到图纸规定的压实度,对于基槽底面土质不符要求的,应及时开挖换填土,进行加固,沟底与沟壁坚实平顺,不欠挖。
b、浆砌施工进行铺砌时,截水沟浆砌片石工程咬扣应紧密,嵌缝饱满、密实,勾缝平顺无脱落,缝宽大体一致。
当截水沟的位臵、断面、尺寸、坡度、标高均符合图纸要求。
为防止水流下渗和冲刷,截水沟应进行严密的防渗和加固处理。
地质不良地段和土质松软、透水性较大或裂隙较多的岩石路段,对沟底纵坡较大的土质截水沟及截水沟的出水口,均应采取措施防止渗漏和冲刷沟底及沟壁。
二、边仰坡开挖洞口土方采用挖掘机分层开挖,自卸汽车运至弃碴场;石方采用浅孔控制弱爆破,挖掘机或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至弃碴场。
1)隧道明洞、洞门开挖前,首先施工洞口边仰坡外的截、排水沟,以避免对边坡冲刷,导致边坡落石、失稳坍塌。
明洞及洞门段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由上而下进行。
遇个别较大孤石或少量硬质岩,风钻钻孔、微药量解体,风镐修凿轮廓或非电控制光面爆破,不得扰动边坡,影响边坡稳定。
装载机或挖掘机装碴,自卸汽车直接运输到规定地点卸碴。
边坡开挖坡度按设计图放坡,当开挖到暗洞超前支护相应标高时,立即进行超前支护施工。
结合边坡地形稳定程度,坡面用锚杆、钢筋网、喷混凝土作为临时防护,以确保施工安全。
2)边仰坡刷坡自上而下分层进行,每层高度2~3m,随开网喷支护。
做好坡面喷混凝土防护层与原坡面衔接,防止坡面风化,引起水土流失、导致边仰坡防护受到损坏。
隧道明洞、洞门开挖,避免在雨天进行。
三、边仰坡防护(1)砂浆锚杆施工a、机械钻孔潜孔钻安装完成后,根据测量放样孔位,用地质罗盘控制钻孔方向,严格认真进行孔位调整,确保钻机安放支架牢固稳定,在造孔过程中不允许出现晃动。
隧道洞口施工方案

隧道洞口施工方案隧道洞口施工方案是关于隧道工程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隧道入口的设计与施工,对于隧道的安全和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隧道洞口施工方案的重要性、施工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隧道洞口施工方案的重要性隧道洞口作为隧道工程的起始点,是连接隧道和外部环境的重要部分。
洞口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隧道的通行能力、安全性和舒适度。
因此,隧道洞口施工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首先,隧道洞口需要满足通行能力的要求。
合理设计的洞口能够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降低阻力,保证隧道内的空气流通,减少尾气积聚和能耗。
合理设置的洞口也能够保证隧道的排水能力,避免洪水灌入隧道内部。
其次,隧道洞口还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
合理设计的洞口能够降低洞口附近的风险,防止风险因素对隧道使用产生影响。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洞口周围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最后,隧道洞口的美观度也需要得到重视。
洞口作为隧道的门面,能够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并提高周边环境的整体美观度。
因此,在施工方案中,需要注重洞口的材料选择、颜色搭配等方面。
二、隧道洞口施工方案的步骤1. 洞口设计:首先,需要对隧道洞口进行详细的设计,包括洞口的形状、尺寸、高度、宽度等。
设计方案应考虑隧道通行能力、安全性和美观度等要求,并满足相关工程规范和标准。
2. 土方开挖:根据设计方案,对隧道洞口的土方进行开挖。
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挖掘,确保洞口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 洞口支护:在开挖后,需要进行洞口的支护工作。
根据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支护方式,如钢支撑、混凝土衬砌等,以确保洞口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洞口装修:在完成洞口支护后,进行洞口的装修工作。
这包括洞口的清理、平整、喷涂等,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美观效果。
5. 附属设施建设:除了洞口本身的施工外,还需要建设洞口附近的相关设施,如照明设备、标识牌、护栏等。
这些设施对于隧道的安全和通行效果也起着重要作用。
隧道洞口段及划分范围

隧道洞口段及划分范围
隧道洞口段是隧道工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设计和施工直接影响着隧道的安全性和通行效果。
在隧道洞口段的划分范围中,通常包括进口段、山体开口段、中间段和出口段等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设计要求。
首先是进口段,这是隧道的起始部分,也是连接隧道与地面交通的重要区域。
进口段的设计要考虑到交通流量的集散,车辆的加减速以及行人的安全通行。
此外,进口段还需要考虑到隧道口的防水、排水和通风等设施的设置,以保障隧道的正常使用。
接着是山体开口段,这部分主要是隧道在山体内的开口部分,需要进行边坡的加固和支护工程。
山体开口段的设计要考虑到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确保隧道口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山体开口段,还需要设置防撞墙和护栏等设施,以避免车辆意外冲出隧道口。
隧道的中间段是连接进口段和出口段的重要部分,其设计要考虑到隧道的曲线、坡度和通风等要求。
中间段通常会设置紧急停车带、应急通道和应急电话等设施,以应对突发情况。
在中间段还需要设置照明和标线等设施,以提高隧道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最后是出口段,这是隧道的结束部分,也是连接隧道与地面交通的重要区域。
出口段的设计要考虑到车辆的减速和融入地面交通流的要求,确保隧道出口的安全通行。
在出口段,还需要设置导流带、
引导标志和交通信号等设施,以引导车辆有序驶出隧道。
总的来说,隧道洞口段及其划分范围的设计和施工需要综合考虑地质、交通、安全等多方面因素,确保隧道的安全通行和良好运行。
只有科学合理地划分隧道洞口段,并根据不同部分的特点进行精心设计,才能打造出安全、高效的隧道工程。
洞口与明洞施工

洞口与明洞施工洞口是隧道进出的咽喉和施工中的主要通道,是整个隧道的薄弱环节。
隧道洞口工程主要包括边、仰坡土石方,边、仰坡防护,端墙、翼墙等洞门圬工,洞口排水系统,洞口段洞身衬砌,等。
一、洞口施工1.洞口施工要求(1)洞口开挖和进洞施工宜避开雨期、融雪期及严寒季节。
(2)边坡和仰坡以上可能滑塌的表土、灌木及山坡危石等应清除或加固。
(3)不良地质段应在进洞前按设计要求对地表及仰坡进行加固防护。
(4)洞口边坡及仰坡应自上而下开挖,不得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
洞口有邻近建(构)筑物时,应采取微震动控制爆破。
当地质条件不良时应采取稳定边坡和仰坡的措施。
(5)应随时检查边坡和仰坡的变形状态,发现不稳定现象,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6)洞口边、仰坡排水系统施工应在雨季之前完成。
(7)隧道排水应与洞外排水系统合理连接,不得侵蚀软化隧道和明洞基础,不得冲刷路基坡面及桥涵锥坡等设施。
(8)应对地表沉降和拱顶下沉进行监控量测,并适当增加量测频率。
(9)洞口永久性挡护工程应紧跟土石方开挖及早完成。
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2.洞口边、仰坡开挖及防护边、仰坡开挖及防护施工工艺流程如图6-1所示。
3.洞口段施工隧道进出口段(洞口段)暗挖施工可能给洞顶地表和仰坡造成不良影响。
洞口段关键的工序就是进洞开挖。
隧道进洞前应对边仰坡进行妥善防护或加固,做好排水系统。
洞口段施工方法应考虑施工机具设备、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地形条件、洞外相邻建筑、隧道自身构造特点等诸多因素。
根据地层情况,洞口段可分为以下几种施工方法:(1)洞口段为Ⅰ~Ⅲ级的良好围岩时,可采用全断面直接开挖进洞,初始10~20 m区段的开挖,爆破进尺应控制在2~3m。
拱部可施作局部锚杆支护,墙、拱采用素喷混凝土支护。
洞口3~5m区段可以挂网喷混凝土及设钢拱架予以加强。
(2)洞口段围岩为Ⅲ~Ⅳ级时,宜采用正台阶法进洞,爆破进尺控制在1.5~2.5 m,采用拱、墙系统锚杆和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支护,必要时设钢拱架加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隧道结构景观设计探讨
1 城市隧道景观设计的意义
随着广州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的压力与日俱增,为了缓解交通拥堵的状况,修建了大量的交通基础设施,使得广州市的交通由单一的路网状体系转变为立体的路网体系。
伴随着这种趋势,城市隧道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以往城市隧道设计只注重结构安全性,使用功能的完备性及经济、合理的建造工法选择等方面的要求,而忽视了隧道景观方面的设计,造成了隧道工程成为城市道路景观带中薄弱环节,更是出现了大量形式雷同、景观单调的隧道,使得隧道景观在感官上变得枯燥、乏味、缺乏生气。
由于人们对艺术的向往,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隧道景观设计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2 城市隧道景观设计的内容和目的
2.1 城市隧道景观设计内容
广州市车行隧道多采用明挖顺作法修建,断面形式为矩形框架结构,因此在结构形式上就决定了隧道中部为埋深较大的暗埋段,两端为埋深较小的敞开段。
根据这种隧道结构形式,其景观设计的内容主要有:
(1)收集隧道景观设计要素
城市隧道景观设计应充分了解隧道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人文特点以及周围的建筑风貌。
所涉及的要素也多种多样,主要为隧道结构形式、小品建筑、洞口顶棚、交通标识、照明和绿化等,通过造型、装饰、绿化和色彩等手法,使人们在视觉上形成一个统一、协调的隧道景观实体。
(2)隧道遮阳棚艺术造型设计
洞口遮阳棚通常修建在隧道敞开段与暗埋段的交接处,这是光线强弱变化最为明显的区域,因此顶棚的设计一方面可以遮挡一部分光线,使明暗交接区域的亮度变化趋于缓和;另一方面遮阳棚的艺术造型也是隧道景观与周围道路建筑景观衔接的重要构筑物,是该隧道的标志性景观,所以洞口遮阳棚艺术造型设计为城市隧道景观设计的关键。
(3)隧道洞口区域的绿化
城市隧道的结构形式,决定了在隧道敞开段施展绿化的空间相对狭小,即中间绿化带、敞开段侧墙,以及顶棚等位置。
由于空间限制,不能种植大型的景观绿化植物,故可采用爬山虎、凌霄、络石、常春藤等蔓生植物攀缘在侧墙及顶棚之上,形成“绿墙”景观,以提高隧道工程环境质量,同时起到美化城市,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4)隧道装饰及照明
隧道照明既有功能照明作用,又有景观亮化意义,其目的是为了使隧道内外亮度平稳过渡,避免出现“黑洞”和“白洞”效应,保证了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隧道装饰应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气息,其中的雕刻、纹饰、色彩、线脚以及构件排列、组合的秩序等等,都成为提高隧道的艺术风格、增加文化内涵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同时设计者的意识、信念和价值观通过这种形式而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2.2 城市隧道景观设计目的
景观设计的是为了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提高该区域的商业、文化和生态价值。
因而在设计中应抓住其关键因素,提出基本思路。
城市隧道设计应该以满足隧道使用功能要求为基础,以加强隧道景观效果为关键。
而隧道景观设计的目的概括起来如下:
(1)保持城市道路景观体系的连续性
城市道路景观是城市景观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宽阔整洁的道路、奔驰的车流,往往会使人心情舒畅,会对城市留下美好的印象。
城市隧道作为城市道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注重隧道景观和道路风景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减少视觉的冲突和对比,从而使人们心里感受平稳地从一个景观区过渡到另一个景观区,因此加强隧道景观设计,能有效保持城市道路景观的连续性。
(2)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及舒适性
隧道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受设计速度、交通量、线性等影响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应从光线亮度的角度,考虑人的视觉适应过程,使隧道出入口与洞内亮度平缓过渡。
在隧道出入口交接处一定范围内,加强洞内的照明水平,同时从景观的角度在洞外构筑艺术性的顶棚,以减弱自然光强度,这样使光线由强到弱,再由弱到强的这个过程变得相对平缓,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3)美化城市环境
隧道景观设计应以所处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人文特点以及周围的建筑风貌为基础,再进行景观艺术设计,使隧道景观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并充分反应该城市或地区历史文化特点和
时代精神,使得隧道成为城市道路景观一道独具特色的城市风景。
如图1所示,南京市西安门隧道洞门顶部防撞栏采用弧形的古城墙设计,无形中隧道就将六朝古都南京浓厚的历史气息凝聚在其中了,同时采用弧形的防撞栏设计,与传统的直线型防撞栏相比,结构变得灵活、轻快。
图1 南京市西安门隧道
3 城市隧道景观设计示例分析
图2 广州市金穗路隧道洞口景观图3 广州市黄埔大道隧道洞口景观
在图2金穗路隧道和图3黄埔大道隧道中,对洞口段景观的处理手法都比较单调、生硬、雷同。
隧道洞口段缺少遮阳棚的过渡,使得“黑洞”效应较为明显,在感官上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极大地影响了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倘若结合岭南艺术文化风格以及隧道周边环境等因素,对其遮阳棚的进行艺术照型设计,隧道与周围道路,建筑景观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将会大大提高,相信将会成为广州道路交通设施中一个亮点,同时也将更好地传承广州的历史文化特点和人文气息。
图4 杭州市解放路隧道西出口景观图5 杭州市解放路隧道东
出口景观
在图4中,隧道西出入口连接的是风景如画的西湖,为与西湖景观相协调,隧道的遮阳顶棚呈流线型,与西湖水的柔美交相呼应,隧道曲线与水的动感完美交融。
图5隧道东出口中,中隔墙由一个单供组成,形成一个清晰而抽象的造型,具有强烈的动态雕塑形态,与道路路面的绿色空间形成呼应。
图6 上海市翔殷路隧道出口一景观图7 上海市翔殷路隧道出口二景
观
在图6和图7中,翔殷路隧道出口中,洞口段侧墙为抽象船头造型,顶部遮阳棚采用张拉膜和网架结构组合,仿佛一艘大船扬帆起航,使得隧道富有动感和现代气息。
同时由于张拉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遮阳棚对洞口段光线的过渡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图8 沈阳市五爱隧道洞口景观图图9 苏州市独墅湖隧道洞口景
观
在图8五爱隧道和图9独墅湖隧道洞门景观中,值得肯定的是两个隧道敞开段都设置了中间绿化带和侧墙顶部的花槽,使得隧道显得绿意盎然,充满生机。
同时独墅湖隧道敞开段结构横撑与遮阳棚融为一体,既保证了结构的安全又起到遮阳棚光线过渡的作用。
顶棚呈“M”性,横撑由长逐渐变短,这样使得隧道内的自然光强度有一个平缓的过渡过程。
综上所述,隧道景观设计对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以及对整个城市的景观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设计者应该从思想上认识隧道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将景观设计融入到设计中,以提高设计产品的品质,美化城市环境。
4结语
城市隧道在满足其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应该成为展示城市特色,反映城市品质的景观建筑之一。
隧道洞门景观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结构、建筑、景观等多方面的知识,在其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人文气息,以及隧道所处环境的具体情况等,对隧道景观进
行整体的定位,然后再对遮阳棚、绿化、装饰和照明等进行细部处理,使隧道景观更好地融入到城市景观体系之中,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优美宜人、舒适和谐的行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