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二课时)公开课
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2对数函数2.2.1第2课时对数运算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ppt
3.logaMn= nlogaM
(n∈R).
二、对数换底公式 logab=llooggccba(a>0,且 a≠1,b>0,c>0,且 c≠1); 特别地:logab·logba= 1 (a>0,且 a≠1,b>0,且 b≠1).
[双基自测]
1.lg 8+3lg 5 的值为( )
A.-3
B.-1
第 2 课时 对数运算
考纲定位
重难突破
1.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 重点:对数的运算性质.
2.能熟练运用对数的运算性质进行化 难点:换底公式的应用.
简求值.
01 课前 自主梳理 02 课堂 合作探究 03 课后 巩固提升
课时作业
[自主梳理]
一、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 a>0,且 a≠1,M >0,N>0,那么: 1.loga(M·N)= logaM+logaN . 2.logaMN=logaM-logaN .
b=log510=lg15,
∴1a+1b=lg 2+lg 5=1. 答案:1
4.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12lg3429-lg 4+lg 245;
(2)lg 52+23lg 8+lg 5·lg 20+(lg 2)2.
解析:(1)原式=lg472-lg 4+lg7
5=lg4
2×7 7×4
5=lg(
2×
忽略对数的限制条件导致错误
[典例] 若 lg(x-y)+lg(x+2y)=lg 2+lg x+lg y,求xy的值. [错解] 因为 lg(x-y)+lg(x+2y)=lg[(x-y)(x+2y)]=lg(2xy), 所以(x-y)(x+2y)=2xy,即 x2-xy-2y2=0,
课件2:2.2.1 第2课时 对数的运算
自学导引
1.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 a>0,a≠1,M>0,N>0,那么, (1)loga(MN)=_l_o_g_aM__+__l_o_g_aN___; (2)logaMN =__lo_g_a_M_-__l_o_g_a_N_; (3)logaMn=____n_lo_g_a_M______(n∈R).
3.对于多重对数符号对数的化简,应从内向外逐层化简 求值.
4.要充分运用“1”的对数等于 0,底的对数等于“1”等对 数的运算性质.
5.两个常用的推论: (1)logab·logba=1(a,b>0 且均不为 1); (2)logambn=mn logab(a,b>0 且均不为 1,m≠0).
本节内容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2(log214密 因忽略真数大于0而出错
【例 4】 已知 lg x+lg y=2lg (x-2y),求 错解:因为 lg x+lg y=2lg(x-2y),
xy的值.
所以 xy=(x-2y)2,即 x2-5xy+4y2=0,
所以 x=y 或 x=4y,即xy=1 或xy=4,
解:(1)lg 14-2lg73+lg 7-lg 18=lg (2×7)-2(lg 7-lg 3)+lg 7 -lg(32×2)=lg 2+lg 7-2lg 7+2lg 3+lg 7-2lg 3-lg 2=0.
(3)原式=2lg 5+2lg 2+lg 5(2lg 2+lg 5)+(lg 2)2=2lg 10+ (lg 5+lg 2)2=2+(lg 10)2=2+1=3.
x,得
x=llooggccba.
∵x=logab,
∴logab=llooggccba.
2.2.1 第二课时 对数的运算课件人教新课标
原式= lg(3 95 272 5 3 2 ) = lg 3 5 = 11 .
lg 81
lg 3 5
27
(2)(lg
5)2+lg
2
lg
50+
1 1
22
log 2
5
;
(3) log ( 6 4 2 - 6 4 2 ). 2
解:(2)原式=(lg 5)2+lg 2(lg 5+1)+21· 2log2 5 =lg 5(lg 5+lg 2)+lg 2+2 5 =1+2 5 . (3)因为 6 4 2 = (2 2)2 =2+ 2 ,
2
方法技能 (1)本题主要考查对数式的化简与计算.解决这类问题一般有两种 思路:一是将式中真数的积、商、幂、方根运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将它们化为 对数的和、差、积、商,然后化简求值;二是将式中对数的和、差、积、商逆 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化为真数的积、商、幂、方根,然后化简求值. (2)对数计算问题中,涉及lg 2,lg 5时,常利用lg 2+lg 5=1及lg 2=1-lg 5, lg 5=1-lg 2等解题.
100
100
点击进入 课时作业
所以 1 =logka, 1 =logkb, 1 =logkc.
x
y
z
所以 1 + 1 + 1 =logka+logkb+logkc=logk(abc)=0.所以 abc=1. xyz
题型三 与对数有关的方程问题 【例3】 解方程: (1)log5(2x+1)=log5(x2-2);(2)(lg x)2+lg x3-10=0.
log2 4 log2 8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1课件:2.2.1对数与对数运算运算性质
1.定义:一般地,如果 a x N a 0, a 1
那么数 x叫做 以a为底 N的对数,记作 loga N x
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2.对数的基本性质:
① 零和负数没有对数. ② loga1= 0 ③ logaa = 1
3.对数恒等式:aloga N N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2)
(2)
log M aN
loga M
loga 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两数商的对数,等于对数的差;
(3) loga M n n loga M (n R).
幂的对数等于幂指数乘以底数的对数.
例1 用logax,logay,logaz表示下列各式:
(1)
xy loga z
;
(2)
loga
x2
3
y. z
解 : 1原式 loga xy loga z
对数运算
学习目标:
1.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 2.能熟练运用运算性质解题。
重、难点:
对数的运算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自主学习P64~65,记忆对数运算性质) 对数运算性质:
如果a>0,且a≠1,M>0,N>0 ,那么:
(1) loga (M N ) loga M loga N;
两数积的对数,等于对数的和;
loga x loga y loga z
2原式 loga x2 y loga 3 z
1
loga x2 loga y 2 loga 3 z
2 loga
x
1 2
loga
y
1 3
log
a
z
例2 求下列各式的值:
(1)log2(47×25); (2) lg 5 100 ;
教学设计3:2.2.1 第2课时 对数的运算
2.2.1 第2课时对数的运算(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换底公式,会用换底公式将一般的对数化为常用对数或自然对数,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化简和证明.(2)能将一些生活实际问题转化为对数问题并加以解答.2.过程与方法:(1)结合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换底公式,并通过换底公式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 (2)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探讨,培养学生学会共同学习的能力.(3)通过应用对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确立科学思想,进一步认识数学在现实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换底公式的概念,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换底公式的能力,增强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倾听并接受别人意见的优良品质.(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换底公式及其应用.(2)对数的应用问题.2.教学难点:换底公式的灵活应用.(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式通过实例研究引出换底公式,既明确学习换底公式的必要性,同时也在公式推导中应用对数的概念和对数的运算性质,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适当地增加具体实例,便于学生理解换底公式的本质,培养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一般公式的能力.利用换底公式“化异为同”是解决有关对数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它在求值或恒等变形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解题过程中应注意:(1)针对具体问题,选择恰当的底数;(2)注意换底公式与对数运算性质结合使用;(3)换底公式的正用与逆用.(四)教学过程课后作业作业:习题2.2 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新知提升能力。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优秀公开课课件(经典课件)
新课教学
Office组件之word2007
证明:
(3)设 log a M p,
由对数的定义可以得:M a p ,
∴ M n anp log a M n np
即证得
log a M n n log a M(n R)
归纳小结:
3
3
2 log3 3
2
范例
(3) log 2 3 log3 7 log7 8 解: (3) log 2 3 log3 7 log7 8
lg 3 lg 7 lg 8 lg 2 lg 3 lg 7
lg 23
lg 2 3lg 2
lg 2
=3
Office组件之word2007
讲解范例
Office组件之word2007
例5计算: (1) lg14 2lg 7 lg 7 lg18
解法一:
3 解法二:
lg14 2 lg 7 lg 7 lg18 3
lg14 lg( 7)2 lg 7 lg18 3
lg
(
14 7 7)2 18
3
lg1 0
lg14 2 lg 7 lg 7 lg18 3
lg(2 7) 2 lg 7 3
lg 7 lg(2 32 )
lg 2 lg 7 2(lg 7 lg 3) lg 7 (lg 2 2 lg 3)
0
讲解范例
Office组件之word2007
例5计算: (2) lg 243
lg 9
(3) lg 27 lg 8 3lg 10 lg1.2
解:
lg 243 lg 35 (2) lg 9 lg 32
DL教育 最新高考 高中数学课件(可改)第二章 2.2.1 第2课时对数的运算
● (2)分析问题中的变量,并根据各个不等关系列出常量与变量x,y之间的不等式;
● (3)把各个不等式连同变量x,y有意义的实际范围合在一起,组成不等式组。
● 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2 ● 一、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 当命题“若A则B”为真时,A称为B的充分条件,B称为A的必要条件。 ● 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常用判断法 ● 1.定义法:判断B是A的条件,实际上就是判断B=>A或者A=>B是否成立,只要把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按逻辑关系画出箭头示意图,再利用定义判断即可 ● 2.转换法:当所给命题的充要条件不易判断时,可对命题进行等价装换,例如改用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 ● 3.集合法 ● 在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间的关系判断有困难时,可从集合的角度考虑,记条件p、q对应的集合分别为A、B,则: ● 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 ● 若A?B,则p是q的必要条件。 ● 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 若A?B,且B?A,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三、知识扩展 ● 1.四种命题反映出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结合实际问题,理解其关系(尤其是两种等价关系)的产生过程,关于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也可以叙述为: ● (1)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命题的逆命题; ● (2)同时否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的否命题; ● (3)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 2.由于“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四种命题的关系的深化,他们之间存在这密切的联系,故在判断命题的条件的充要性时,可考虑“正难则反”的原则,即在正面判断较难时,可转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D&L精品教育
第二章 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
课件11:2.2.1 第2课时 对数的运算
[规律总结] 灵活运用对数运算法则进行对数运算,要注意法则 的正用和逆用.在化简变形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比较和分析, 从而选择快捷、有效的运算方案进行对数运算.
跟踪练习
求下列各式的值:
(1)log318-log36; (2)log 1 3+2log 1 2;
12
12
(3)lg2 8+4 3+log2 8-4 3;
于是 log3645=lloogg11883465=lloogg1188
9×5 18×2
=log11+89+loglo18g2185
=lo1g+189l+ogl1o81g98185=log21-89+loglo18g9185=a2+ -ba.
误区警示
已知 lgx+lgy=2lg(x-2y),求 log 2yx的值.
[解] (1)原式=2lg5+2lg2+2+3=2(lg5+lg2)+5=7. (2)原式=(log23+lloogg2298)(log322+lloogg3389+log32) =(log23+23log23)(2log32+32log32+log32) =(53log23)(92log32)=125.
[解析] log38-2log36=log323-2(log32+log33)=3log32-2(log32+1) =3a-2(a+1)=a-2.故选A.
[答案] A
4.2log525+3log264-8ln1=________.
[解析] 原式=2×2+3log226-8·ln1=4+3×6-0=22.
4.计算:log89·log332=________.
[解析] 运用换底公式,得 log89·log332=llgg98·llgg332=23llgg32·5llgg32=130.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1课件:2.2.1 第二课时 对数的运算
lg 125 lg 25 lg 法二:原式= lg 2 + lg 4 +lg
5 lg 2 lg 4 lg 8 · + 8 lg 5 lg 25+lg 125
3lg 5 2lg 5 lg 5 lg 2 2lg 2 3lg 2 13lg 5 3lg 2 =13. = + + · + + = 3lg 2 · lg 2 2lg 2 3lg 2 lg 5 2lg 5 3lg 5 lg 5 (2)因为log189=a,18b=5,所以log185=b,于是 log189+log185 a+b log1845 log189×5 法一:log3645= = = = . log1836 182 2log1818-log189 2-a log18 9 lg 9 法二:因为 =log189=a,所以lg 9=alg 18, lg 18 同理得lg 5=blg 18, lg 9+lg 5 alg 18+blg 18 a+b lg 45 lg9×5 所以log3645= = = = = . lg 36 182 2lg 18-lg 9 2lg 18-alg 18 2-a lg 9
提示:能.令am=M,an=N, ∴MN=am n.
+
由对数的定义知logaM=m,logaN=n,loga(MN) =m+n, ∴loga(MN)=logaM+logaN.
[导入新知] 对数的运算性质 若a>0,且a≠1,M>0,N>0,那么: (1)loga(M· N)= logaM+logaN , M (2)loga N = logaM-logaN , (3)logaMn= nlogaM (n∈R).
[类题通法] 解对数方程的方法 根据目前的知识我们只能求解两种简单的对数方程: (1)等号两边为底数相同的对数式,则真数相等; (2)化简后得到关于简单对数式(形如lg x)的一元二次方程, 再由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解得x. [注意] 大于零. 在解方程时,需检验得到的x是否满足所有真数都
21-22版:2.2.1 第2课时 对数的运算(步步高)
√A.a-2
B.5a-2
C.3a-(1+a)2
D.3a-a2
解析 log38-2log36=log323-2log3(2×3) =3log32-2(log32+1) =3a-2(a+1) =a-2.
12345
4.lg 0.01+log216的值是_2__. 解析 lg 0.01+log216=-2+4=2.
换底公式的应用 典例 (1)若 log37·log29·log49a=log412,求 a 的值.
解 由已知得llgg 73·2llgg23·2llgga7=-2llgg22, ∴lg a=-12lg 2=lg 22,∴a= 22.
(2)计算(log43+log83)·(log32+log92).
loga
x yz .
解 ∵ yzx>0,y>0,∴x>0,z>0, ∴loga yzx=loga x-loga(yz)=12logax-logay-logaz.
命题角度2 用代数式表示对数 例3 已知log189=a,18b=5,求log3645.
解 方法一 ∵log189=a,18b=5,∴log185=b, 于是 log3645=lloogg11883465=lloogg1188198××52=log11+89+loglo18g2185 =1+al+ogb18198=a2+ -ba. 方法二 ∵log189=a,18b=5,∴log185=b, 于是 log3645=lloogg11883465=lloogg1188198××52 =2lloogg118891+8-lolog1g81589=2a-+ab.
第二章 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
学习目标
XUE XI MU BIAO
课件3:2.2.1 第2课时 对数的运算
提示
对.利用换度公式:log36=llgg
63=lg
2+lg lg 3
3=a+b b.
典题例证技法归纳
题型探究
题型一 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例1 将下列指数式化为对数式,对数式化为指数式:
(1)2-7=1218;(2)10-1=0.1;
(3) log 1 32 =-5;(4)lg0.001=-3.
(2)∵14-2=16,∴ log 1 16 =-2.
4
(3)∵ log 1 8 =-3,∴12-3=8.
2
(4)∵log3217=-3,∴3-3=217.
题型二 求解含对数式的方程 例2 求下列各式中 x 的值:(1)log2(log5x)=0;
(2)logx27=34;(3)x=log84.
【解】 (1)∵log2(log5x)=0,∴log5x=1,
1
11
(3)log2125·log332·log53
=log25-3·log32-5·log53-1
=-3log25·(-5log32)·(-log53)
=-15·llgg52·llgg23·llgg35=-15.
方法感悟
方法技巧 1.logaN=b 与 ab=N(a>0 且 a≠1,N>0)是等价 的,表示 a,b,N 三者之间的同一种关系,可以 利用其中两个量表示第三个量. 2.利用对数运算法则求值,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 一种是将式中真数的积、商、幂、方根运用对数的 运算法则将它们化为对数的和、差、积、商,然后 化简求值;另一种是它的逆运算.
2.2.1 第二课时 对数的运算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运算性质进行对数的有关运算. 难点:换底公式的应用.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高一(人教A版)第二章数学课件: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第2课时对数及运算)
x loga|x| (3)loga|xy|=loga|x|· loga|y|;(4)log y= . loga|y|
a
A.1 C.3
B.2 D.4
2014-6-4
研修班
22
【错解】 D
【错因】 产生错解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准确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
(1)logax2=2logax,不能保证x>0; (3)(4)虽保证了真数大于零,但是公式应用有误.
在使用换底公式时,底数的取值不唯一,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3)关于换底公式的另外两个结论: ①logac·logca=1;②logab·logbc·logca=1.
2014-6-4
研修班
21
设x,y为非零实数,a>0,a≠1,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个数为(
)
(1)logax2=2logax;(2)logax2=2loga|x|;
(1) (2) (3) loga(MN)=logaM+log .aN loga(M/N)=
logaM-.logaN
logaMn= nlogaM (n∈R).
2.对数换底公式 logcb logab=log a (a>0,a≠1,b>0,c>0,c≠1); c 特别地:logab· logba=1(a>0,a≠1,b>0,b≠1).
2014-6-4 研修班 16
(1)本例的解法均利用了换底公式,关于换底公式: ①换底公式的主要用途在于将一般对数化为常用对数或自然对 数,然后查表求值,解决一般对数求值的问题. ②换底公式的本质是化同底,这是解决对数问题的基本方法. 解题过程中换什么样的底应结合题目条件,并非一定用常用对数、 自然对数. (2)求条件对数式的值,可从条件入手,从条件中分化出要求的 对数式,进行求值;也可从结论入手,转化成能使用条件的形式; 还可同时化简条件和结论,直到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2019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二章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1
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二课时)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A版必修1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I)》中2.2.1节《对数与对数运算》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探究对数的运算性质及换底公式,并会用其进行简单的证明和计算.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对数的概念、指数与对数之间的关系,并且利用指数与对数的关系推导出了对数的运算性质,本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探究讨论对数的换底公式.从指数与对数的关系出发,证明对数换底公式,有多种途径,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去探究,对学生的正确证法要给予肯定;证明得到对数的换底公式以后,要引导学生利用换底公式得到一些常见的结果,并处理一些求值转化的问题.1.教学重点:对数运算性质及其推导过程.2.教学难点:对数的运算性质点的灵活运用(1)温故知新;复习:对数的定义及对数恒等式(>0,且≠1,N>0),指数的运算性质.设计意图:对数的概念和对数恒等式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学习新知前的简单复习,不仅能唤起学生的记忆,而且为学习新课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2)问题探究:问题1:在上课中,我们知道,对数式可看作指数运算的逆运算,你能从指数与对数的关系以及指数运算性质,得出相应的对数运算性质吗?如我们知道,那如何表示,能用对数式运算吗?提问:你能根据指数的性质按照以上的方法推出对数的其它性质吗?让学生探究,讨论;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那么(1);(积的对数)(2);(商的对数)(3).(幂的对数)2.换底公式:若,则。
进行探究换底公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由“归纳一猜想”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但是发现数学结论的有效方法,让学生体会“归纳一猜想一证明”是数学中发现结论,证明结论的完整思维方法,让学生体会回到最原始(定义)的地方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策略.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发散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字母的认识和利用,体会从“变”中发现规律.通过本环节的教学,进一步体会上一环节的设计意图.例3、用换底公式化简:(1);(2).总结:同底的对数之间的运算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进行,但同一个式子中出现不同底的对数时,要善于利用对数的换底公式化为同底对数进行运算。
高中数学 2.2.1第2课时 对数的运算 新人教A版必修1
C.2
D.4
【解析】 log29·log34=llgg 92·llgg 43=2llgg23·2llgg32=4.
【答案】 D
4.lloogg2293=________. 【解析】 lloogg2293=log39=log332=2. 【答案】 2
•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 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自 主 学 习
易
误
• 第2课时 对数的运算
警 示
· 基 础 知 识
• [学习目标]
·
规
范
1. 理 解 对 数 的 运 算 性
指 导
质.(重点)2.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
合
作 探
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难点)3.会运 课
究
时
· 重
用运算性质进行一些简单的化简与证明(易
作 业
难
疑 点
混点).
• 一、对数的运算性质
方法
2:因为
log189=a,即lg
2lg 3 2+2lg
3=a,
所以 lg 2=2(1-aa)lg 3,
又
18b=5,即
b=lg
lg 5 2+2lg
, 3
所以 lg 5=2ablg 3, 所以 log3645=2llgg52++22llgg33=4(12a- ab+a)2 +2=a2+ -ba.
• logab=______(a>0,且a≠1;c>0, 且c≠1,b>0). 1
• 特别地:logab·log=__(a>0,a≠1,b>0, b≠1).
• 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 (1)积 、商的对数可以化为对数的和 、
差• (4(.)2由)(l换og底a(公x)式y)可=得lolgogaaxb·=lollooggga((y--.22())ba.(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教案: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二)
3 【解析】(1)方法一:
3
1
原式= 1 (lg 25 lg 7 2 ) 4 lg 2 2 lg(7 2 5) 2
2
3
= 5 lg 2 lg 7 2 lg 2 lg 7 1 lg 5
2
2
----------------------------------------------------------------------------
提出
探究:在上课中,我们知道,对数式
可看作指数运算的逆运算,你能从指数与
问题 对数的关系以及指数运算性质,得出相应
的对数运算性质吗?如我们知道
am an amn ,那 m n 如何表示,能用
m
n
loga
M N
(3)
N
n 0时,令则N loga M n , M a n
b
b n loga M , 则M a n
N
b
a n an
N b
即 loga
M N
loga M
loga
N
当 n =0 时,显然成立.
loga M n n loga M
是发现数学 结论的有效 方法,让学 生体会“归纳 一猜想一证 明”是数学中 发现结论, 证明结论的 完整思维方 法,让学生 体会回到最 原始(定义) 的地方是解 决数学问题 的有效策 略.通过这 一环节的教 学,训练学 生思维的广 阔性、发散 性,进一步 加深学生对 字母的认识 和利用,体 会从“变”中 发现规 律.通过本 环节的教学, 进一步体会
--------------------------------------------------------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优秀公开课教案
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 ;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对数恒等式:
探究活动4
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 ;(3)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对数恒等式:
本练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本例1和
例2后思考完成,从而熟悉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
探究活动由学生独立完成,通过思考,然后小组讨论自己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类比、分类、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1)对数的定义;
(2)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教学难点:推导对数性质。
课型
教法
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引例1.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1)取4次,还有多长?
(2)取多少次,还有0.125尺?
分析:
(1)这是同学们熟悉的指数模型,易得
(2)可设取x次,则有
引例2.2002年我国GDP为a亿元,如果每年平均增长8%,那么经过多少年GDP是2002年的2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的学习体验数学的严谨性,培养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分析、严谨认真的良好思维习惯和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
(2)感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认知过程;
(3)体验数学的科学功能、符号功能和工具功能,培养直觉观察、探索发现、科学论证的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教学重难点
章节题目
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
(2).理解和掌握对数的性质;
(3).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认识对数模型,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
2.2.1对数与运算第二课
2
3)3
7log
7
2
课时练 P45 随堂检测 1—6
教学反思
☆ 不忘初心,善始善终。
太原市第五十九中学校
log3 3 log3 27 log3 81 log3(3* 27)
log 1
2
1 32
log 1
2
1 4
log 1
2
1 8
log
(1
1 2
32
?
1) 4
loga MN loga M loga N 是否一定成立?
第页
根据核心素养要求和学生学情
设计教学过程
二、新课教学 (一) 推导对数运算性质、
练 习 : 计 算 ( 1 ) 2 log5 10 log5 0.25 ( 2 )
log2
7 48
log2
12
1 2
log2
42
三、课堂小结
1. loga MN loga M loga N
2.
loga
M N
loga M loga N
3. loga M n n loga M
( a>0且a 1, M>0,N>0 ,n∈R)
☆ 目标须启智明德,过程能精准施策。
太原市第五十九中学校
课时尾页
计算下列对数式的值
达标检测设计Βιβλιοθήκη (1)4lg 2 3lg 5 lg 1 5
(2)lg 27 lg 8 lg 1000 lg 1.2
(3)2log 3
2
-
log 3
32 9
(二) 归纳对数运算性质
1. loga MN loga M loga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