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计算系统设计方案
【高性能计算中心】 高性能计算中心机房设计方案
高性能计算中心机房设计方案目录1.1 总述 (3)1.1.1 设计目标 (3)1.1.2 需求分析 (3)1.1.3 系统特点 (3)1.1.4 高性能机房建设方案 (4)1.2 空调系统 (6)1.2.1 选型分析 (6)1.2.2 空调配置 (6)1.2.3 空调特点与优势 (7)1.2.4 空调性能参数 (8)1.3 机柜系统 (9)1.3.1 机柜配置 (9)1.3.2 机柜特点 (9)1.3.3 机柜规格参数 (10)1.4 机柜配电系统 (10)1.4.1 配电模块配置 (10)1.4.2 配电模块规格 (11)1.5 行级监控系统 (11)1.6 场地条件需求 (13)1.6.1 摆放要求 (13)1.6.2 机房环境 (13)1.6.3 室外场地 (13)1.6.4 UPS (14)1.6.5 电源接入 (14)1.6.6 接地 (14)1.7 配置清单 (14)2高性能计算中心机房设计方案1.1总述1.1.1设计目标高性能计算中心的建设和稳定高效运行,需要一套可靠的信息系统基础设施作为支撑保障,确保高性能计算中心机房各种电子设备的高效、稳定、可靠运行。
本方案提供一套易管理、易维护、便于扩展、高效节能的机柜级制冷、配电、布线及监控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与高性能计算IT设备配套集成一站式服务。
1.1.2需求分析本项目高性能计算中心IT设备总功耗不超过31KW,可用设备装机空间为126U。
根据IT设备功耗及装机空间需求,配置机柜、机柜行级空调、行级配电及监控系统,确保设备散热良好、气流组织有序、系统高效节能、易于控制管理。
1.1.3系统特点本机房方案采用曙光云座C1000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机柜、空调、配电和监控四个子系统模块整合的一体化方案,做到给用户一个全面的、先进的、功能满足要求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并适应高性能计算应用对机房基础设施的节能性、扩展性、智能性及建设周期的新要求。
曙光云座C1000系统具有以下几大优势。
高性能计算系统(HPC)软件实施方案
2:高性能计算平台——分系统组成
高性能计算平台——仿真计算分系统
双路计算服务器、双路GPU计算服务器、16路胖节点计算服务器组成。
硬件组成
软件配置
CAE高性能计算软件由于其计算方式的不同,对CPU、内存、IO等的要求也不同,具体分为三大类:IO密集型,通讯密集型和支持GPU加速类型。
考虑因素
应用软件兼容性Linux和Windows的互兼容性CPU兼容性厂家对操作系统的支持时间
操作系统
安装方式
Windows
图形服务器本地硬盘配置一块系统盘,全部空间都分配给c:盘。安装过程中选择带“图形界面的Windows Server”。
Linux
2路服务器本地配置一块系统盘。16路服务器本地多块配置一块系统盘。操作系统安装过程中选择“Desktop User”模式,安装完成后配置Yum,Yum源放置到/apps/rhel68下面,方便后续随时增减安装包。配置PAM动态认证插件,实现动态SSH配置,提升系统安全性。每台机器需要配置IB驱动和并行运行环境,保证并行计算可以通过IB口进行通信。并行运行环境需要配置MPICH、Open MPI和Intel MPI几种,并优先使用Intel MPI。
/opt/xcat
-
集群管理软件
/apps/<appname>
C:\(本地盘)
应用软件安装位置
计算数据区
/data
/data/<密级>/<user>
S:\(映射盘)
用户计算作业临时存储空间,不同密级的任务数据文件分开
存储规划
3:项目实施——集群时钟同步
超级计算机设计方案
超级计算机设计方案正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性能与功能需求日益增加。
传统的计算机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复杂计算任务的要求,因此超级计算机的设计与研发成为了当下科技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创新的超级计算机设计方案,以满足高性能计算的需求。
一、背景与需求分析超级计算机是一种具备超强计算能力和海量存储能力的计算机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大规模数据分析、模拟计算等领域。
然而,传统的超级计算机在面对日益庞大和复杂的计算任务时,性能和效率逐渐滞后。
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全新的超级计算机,以满足未来高性能计算的需求。
二、设计方案1. 架构设计针对超级计算机的需求,本设计方案采用“异构计算”的架构。
该架构通过将多个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和加速器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高效的计算能力。
(1)中央处理器(CPU):采用最新的多核处理器,以提供强大的通用计算能力和灵活性。
(2)图形处理器(GPU):利用GPU的并行计算优势,加速计算任务的执行速度,并实现高性能的图像渲染。
(3)领域专用加速器(FPGA):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设计和集成定制化的加速器,提供针对特定计算任务的极高效能。
2. 存储系统设计超级计算机对于存储系统的需求也非常高,因此本设计方案提出了以下存储系统设计方案:(1)高速缓存:采用多级缓存设计,以提供更快的数据访问速度和更高的缓存命中率。
(2)分布式存储:通过将存储设备分布在多个节点上,实现数据的并行读写和高速传输,从而提高整体存储系统的性能。
(3)闪存存储:利用固态硬盘(SSD)的高速读写能力,替代传统的机械硬盘,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
3. 系统互连技术为了实现高速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本设计方案采用了先进的系统互连技术,包括:(1)光纤通信:采用光纤通信技术实现节点间的高速数据传输,以支持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计算。
(2)融合互连:通过融合互连技术,实现多种不同类型设备的互联,实现高效的数据共享和通信。
设计高性能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
设计高性能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高性能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是现代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大规模计算和高度并行的应用场景下,设计一个高性能的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何为高性能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并提出一种设计思路,以实现高性能并行计算。
高性能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在硬件层面上如何组织计算单元、内存和互联网络等组件,以实现各处理单元之间的高效通信和并行计算能力。
一种常见的高性能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是多核处理器集群。
多核处理器集群由多个处理器核心组成,每个核心可以同时处理不同的指令,从而实现并行计算。
每个处理器核心拥有自己的缓存和寄存器,通过共享内存或者消息传递机制进行通信。
通过合理地设计处理器核心的数量和互连网络的结构,可以实现高性能的并行计算。
在设计高性能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是处理器核心的设计。
处理器核心是计算机的计算和控制单元,其性能直接决定了并行计算机的性能。
为了实现高性能的并行计算,处理器核心需要具备高性能的浮点计算单元、多级缓存、乱序执行和分支预测等特性。
此外,处理器核心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功耗和散热等问题,以保证在高负载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其次是内存子系统的设计。
内存的访问延迟和带宽是限制高性能并行计算的重要因素。
为了减少内存访问的延迟和提高带宽,可以采用多级缓存、高速内存和内存一致性机制等技术手段。
此外,还可以通过将数据和任务分布到不同的内存节点上,以实现更好的负载均衡和并行计算效率。
第三是互连网络的设计。
互连网络负责连接处理器核心和内存节点,为它们提供高效的通信通道。
在设计互连网络时,需要考虑带宽、延迟、拓扑结构和路由算法等因素。
常用的互连网络拓扑结构包括全互连、多维互连和树状互连等,而路由算法则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计算需求来选择。
最后是编程模型和软件支持。
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需要与相应的软件开发环境相匹配,以提供方便快捷的并行编程接口和工具。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架构设计与优化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架构设计与优化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是指能够快速高效地运行计算任务,并且能够满足大规模复杂计算的需求的计算机系统。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架构设计和优化对于提高计算任务的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探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架构设计和优化。
一、硬件架构设计和优化(一)内存架构设计与优化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内存架构对于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内存的架构方面,目前常用的有两种架构:共享内存和分布式内存。
共享内存架构指的是多个处理器共享同一块内存,处理器之间共享数据。
而分布式内存架构则意味着不同处理器之间有自己的内存,需要通过网络进行通信。
在内存的优化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内存带宽:通过增加内存带宽提高内存的传输速度,以确保在大型复杂计算任务中能够快速高效地传递数据。
2.优化内存访问:通过优化内存访问,可以避免因为不必要的内存访问导致的性能下降。
3.增加内存容量:通过增加内存容量,可以避免因为内存不足导致的性能下降。
(二)处理器架构设计与优化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器架构对于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处理器架构主要包括两方面:单个处理器的性能和多个处理器之间的协同效应。
在处理器的性能设计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处理器的核数:通过增加处理器的核数提高系统的并行计算能力,以确保在大型复杂计算任务中能够快速高效地处理数据。
2.增加处理器的运算速度:通过增加处理器的运算速度提高单个处理器的计算能力,以确保在单个处理器的计算任务中能够快速高效地处理数据。
在处理器之间的协同效应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处理器之间的通信:通过优化处理器之间的通信,可以提高处理器之间的协同效应。
2.增加处理器的互连方式:通过增加处理器之间互连的带宽和速度,可以提高处理器之间通信的效率,以提高系统的协同效应。
(三)存储器架构设计与优化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架构对于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摘要: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科学计算的快速发展,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的概念、设计原则、关键技术以及优化方法。
同时,还将讨论如何提高集群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计算需求。
第一部分: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的概述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是由多台计算机互联而成的计算平台,用于完成大规模数据处理和科学计算任务。
它通常包括主节点和若干个计算节点,每个计算节点都配备有多个处理器和大容量内存。
集群系统提供了分布式计算和存储能力,能够实现高效的数据处理和计算任务。
第二部分: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的设计原则1. 任务划分和负载均衡:将大规模任务划分为多个子任务,并将这些子任务分配到不同的计算节点上,以实现负载均衡,提高整个集群系统的效率。
2. 通信和数据传输:设计高效的通信机制和数据传输协议,以减少通信开销,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和效率。
采用高速网络和多路径传输技术,可以提高通信带宽和传输速度。
3. 存储和数据管理:采用分布式存储和数据管理技术,将数据均匀地分布在不同的存储节点上,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并行处理,提高数据访问的效率。
4. 容错和可靠性:设计容错和冗余机制,以应对节点故障和数据丢失等问题。
采用备份和恢复策略,可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第三部分: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的关键技术1. 并行计算技术:通过使用并行算法和并行编程模型,将大规模计算任务划分为多个并行的子任务,并通过多个计算节点同时执行,以提高计算速度和效率。
2. 分布式存储技术: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和对象存储技术,将数据分散存储在不同的存储节点上,并通过网络进行访问。
3. 多核计算与加速器技术:利用多核处理器和加速器(如GPU、FPGA)来提高计算能力和效率。
通过并行化计算任务和利用加速器的性能优势,可以快速完成大规模计算任务。
4. 虚拟化和容器技术:采用虚拟化和容器技术,将计算节点进行虚拟化,提供灵活的资源分配和管理机制,以实现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和可扩展性。
【高性能计算中心】高性能计算中心建设方案总体设计
【高性能计算中心】高性能计算中心建设方案总体设计高性能计算中心建设方案总体设计1目录21.1建设目标根据用户的实际应用需求,拟扶植高机能计算系统一套,该系统包罗以下指标:计算系统主要由刀片集群组成,辅以大批的SMP胖节点和前后处理节点,其中刀片集群峰值达到16.12TFLOPS,胖节点峰值达到1.17TFLOPS。
建设存储系统一套,需要使用稳定可靠并行存储系统,总容量达到288TB,访问带宽达到3.0GBps。
扶植文件服务器存储系统一套,需要使用稳定可靠的磁盘阵列服务器,总容量达到21TB。
前后处理节点4台,每台配置高端显卡。
收集系统应根据应用需求,配置最先进的FDR 56 Gbps Infiniband收集,为了包管可管理性和可靠性,应配置单一大端口Infiniband交换机。
管理收集考虑机能和布线的最佳挑选,使用万兆上联方案。
根据用户应用需求,配置功能强大作业调度系统,并配置可实现与现有应用集成的webportal,可实现基于图形化的互动作业,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1.2方案选型说明1.2.1高性能计算系统选型本次投标的高性能计算系统为曙光的整体解决方案,XXX(以下简称“XXX”)是一家在天津注册,在XXX 和XXX大力推动下,以国家“863”计划重大科研成果为基础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
XXX做为国内抢先的高机能计算解决方案供应商,具有丰富的高机能项目经验和齐全的高机能计算解决方案,承担了多个国家重大超等计算机的扶植事情,其扶植的“曙光4000A”,“曙光5000A”和“曙光星云”等多个系统的扶植,多次入选全球Top500计算排行榜的前列。
曙光在国内高性能计算市场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从2009年至今,连续4年夺得中国TOP100排行榜的第一名,超过了国内国际所有竞争对手。
曙光作为一个自主创新的国产的高机能计算解决方案供应商,也更符合本项目的自助可控、保密的要求。
31.2.2存储系统选型本次投标的并行存储系统为曙光Parastor200存储系统,存储系统作为高性能计算系统的存储介质,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第一位的。
高性能计算(HPC)资源管理和调度系统解决方案
网络安全:整个系统只需要在防火墙上针对特定服务器开放特定端口,就可以实现正常的访问和使用,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数据安全性:通过设定ACL(访问控制列表)实现数据访问的严格控制,不同单位、项目、密级用户的数据区严格隔离,保证了数据访问的安全性。用户任务的安全性。排他性调度策略,虚拟机隔离用户账户的安全性。三员管理:系统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审计管理员三个权限分离,互相监督制约,避免权限过大。审计系统。保证所有与系统安全性相关的事件,如:用户管理(添加、删除、修改等)、用户登录,任务运行,文件操作(上传,下载,拷贝,删除,重命名,修改属性)等都能被记录,并通过统计分析,审查出异常。密级管理。支持用户和作业的密级定义。
基于数据库的开放式调度接口
案例 用户自定义调度策略:需要根据用户余额来对其作业进行调度,如果用户余额不足,该用户的作业将不予调度。 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需求可以自定义作业的准备阶段,在数据库中为该阶段定义一存储过程用来检测用户余额信息表,根据作业所对应的用户余额来返回结果,例如: Step 1. 根据数据库开放schema配置该自定义调度策略 表 POLICY_CONF:POLICY_NAME | POLICY_ENABLEmy_policy_01 | true Step 2. 为自定义调度策略my_policy_01自定义作业准备阶段 表JOB_PREPARE_PHASE: POLICY_NAME | READY_FUNC | REASON_IDX my_policy_01 | check_user_balance | 4 check_user_balance 为方案中所描述的存储过程,其接口需要满足作业准备阶段自定义的接口要求,其实现细节如下:
现有的LSF集群系统不用作任何改动,包括存储、操作系统、LSF、应用程序和二次开发的集成脚本等。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整合的难度和工作量。也有利于保护现有的投资。同时考虑到了作业以及相关数据的转发。降低了跨集群作业管理的难度。数据传输支持文件压缩和断点续传,提高了作业远程投送的效率和稳定性。支持https加密传输,安全性更强。
高性能分布式计算与存储系统设计与实现
高性能分布式计算与存储系统设计与实现分布式计算与存储系统是一种能够利用多台计算机资源,实现高性能计算和存储的系统。
它通过将任务或数据分发到多台计算机上,同时进行并行处理,以提高计算和存储的速度和效率。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高性能分布式计算与存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首先,一个高性能分布式计算与存储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重要的特征:1. 可扩展性:系统应能够很容易地扩展到大规模计算和存储的需求,以适应不断增长的数据量。
2. 可靠性:系统应具备高度可靠性,即使在部分节点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并且能够自动进行故障恢复。
3. 高吞吐量:系统应能够处理大量的并发请求,并能够提供高吞吐量的处理能力,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4. 高性能:系统应具备较低的延迟和较快的响应速度,以提供高性能的计算和存储服务。
在实现高性能分布式计算与存储系统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方面:1. 数据分布与负载均衡:在分布式系统中,如何将数据分布到不同的节点上,并保持负载均衡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通常采用哈希函数来分配数据,以确保数据能够均匀地分布到不同的节点上,并最大限度地减少通信开销。
2. 数据一致性与容错性:在分布式系统中,由于网络延迟和节点故障等原因,数据的一致性和容错性是非常重要的。
采用一致性哈希算法和副本机制可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容错性。
3. 并行计算与任务调度:分布式计算系统中,任务的并行计算和调度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将任务分解为多个小任务,并分配给不同的节点进行并行计算,可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效率。
4. 存储系统设计:在分布式存储系统中,如何设计存储结构以提高读写性能和容错性是一个关键问题。
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对象存储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等技术可以实现高性能的存储系统。
在实际设计和实现高性能分布式计算与存储系统时,可以借鉴以下一些开源框架和技术:1. Apache Hadoop:Hadoop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计算框架,可以提供高性能的分布式计算和存储能力。
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存储系统设计方法
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存储系统设计方法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存储系统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它涉及到数据的存储、读写速度和可靠性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存储系统设计方法,包括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设计、数据管理策略以及硬件优化等方面。
一、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设计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存储系统一般采用分层次的设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性能需求。
在这种设计中,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层次:原始存储设备、文件系统、缓存层和应用层。
1. 原始存储设备原始存储设备是存储系统的最底层,通常是硬盘或者固态硬盘。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性能和容量两个方面的需求,并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
2. 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存储系统的中间层,负责将原始存储设备的数据组织为文件和目录的形式,并提供对文件的读写操作。
在设计文件系统时,需要考虑到并行性、高可用性和容错性等方面的要求。
3. 缓存层缓存层是存储系统的上层,它主要用于缓存频繁访问的数据,以提高访问速度。
在设计缓存层时,需要考虑缓存大小、替换策略和一致性维护等因素。
4. 应用层应用层是存储系统的最上层,它直接面向用户应用程序,并提供访问接口。
在设计应用层时,需要考虑到应用程序的特点和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接口和功能。
二、数据管理策略数据管理策略是高性能计算平台存储系统设计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存储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设计数据管理策略时,需要考虑到数据访问的并行性、负载均衡、容错性和一致性等方面的要求。
1. 并行性高性能计算平台通常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因此并行性是存储系统设计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可以通过数据分块、数据分布和数据复制等策略来提高并行性,以便多个计算节点同时访问数据。
2. 负载均衡负载均衡是指将数据均匀地分布到不同的存储设备上,以便实现并行访问和提高性能。
在设计负载均衡策略时,需要考虑到数据的访问模式和预测算法,并采取相应的调度和分配策略。
3. 容错性容错性是指在存储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曙光GPGPU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
曙光GPGPU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2010年5月目录1.曙光方案优势 (4)1.1.CPU和GPU计算能力均衡设计 (4)1.2.采用水冷散热设计 (4)1.3.采用低延迟Infiniband设计 (5)1.4.配置了丰富的集群软件 (5)1.5.专业的高性能计算厂商 (5)2.曙光公司与中国高性能计算 (7)3.GPGPU的应用及其产品 (9)4.曙光百万亿次GPGPU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 (12)4.1.总体设计原则 (12)4.2.方案配置 (13)4.2.1.系统总体布置图 (13)4.2.2.方案一(260T)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3.方案二(193T)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曙光GHPC1000高性能计算机 (14)4.3.1.概述 (14)4.3.2.特性与优势 (16)4.3.3.技术规格 (17)4.4.计算系统 (17)4.4.1.概述 (17)4.4.2.技术特色 (18)4.4.3.技术规格 (19)4.5.网络系统 (21)4.6.存储系统 (24)4.7.软件系统 (28)4.7.1.Gridview服务器综合管理系统 (28)4.7.2.PowerConf服务器节能软件 (35)5.机房建设方案 (38)5.1.水冷机柜方案 (38)5.1.1.概述 (38)5.1.2.高效节能的水冷机柜系统 (39)5.1.3.水冷机柜产品介绍 (40)5.1.4.冷机柜解决方案 (43)5.1.5.机房物理环境要求及水冷机柜系统设备参数 (45)5.2.风冷机柜方案 (47)5.2.1.机柜尺寸和摆放要求 (47)5.2.2.机房环境要求 (49)5.2.3.供电和环境要求 (50)6.用户服务方案 (51)6.1.售后服务承诺 (51)6.1.1.概要 (51)6.1.2.保修期限和服务方式 (51)6.1.3.服务流程及响应时间 (52)6.1.4.有偿服务收费标准 (54)6.2.技术支持及服务项目 (55)6.2.1.硬件升级服务项目 (55)6.2.2.系统软件支持服务项目 (55)6.2.3.应用软件及解决方案支持服务项目 (56)6.2.4.应用开发和移植支持服务项目 (56)7.培训方案 (57)7.1.概述 (57)7.2.培训目标 (58)7.3.培训教材 (58)7.4.项目实施前培训 (58)7.4.1.培训方式 (58)7.4.2.培训地点 (59)7.4.3.培训人数 (59)7.4.4.培训内容 (59)7.4.5.培训时间 (60)7.5.现场培训 (61)1.曙光方案优势1.1. CPU和GPU计算能力均衡设计曙光GHPC 1000高性能计算平台采用通用CPU和专用GPU均衡设计,既保证了GPU的处理性能,又兼顾了通用CPU的计算能力。
高性能计算(HPC)
可扩展性
总结词
高性能计算系统的可扩展性是指其随着规模扩大而性能提升的能力。
详细描述
可扩展性是高性能计算系统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为了实现可扩展性,需要解决如何有效地将任务分配给多个处 理器核心、如何实现高效的节点间通信以及如何管理大规模系统的资源等问题。这需要采用先进的并行计算框架、 资源管理和调度算法等技术。
02
HPC系统架构
硬件架构
处理器架构
使用多核处理器和加速器(如GPU、FPGA)以提 高计算性能。
存储架构
采用高速缓存、分布式文件系统、内存数据库等 技术,提高数据访问速度。
网络架构
使用高速InfiniBand、以太网或定制网络技术,实 现节点间高速通信。
软件架构
01
并行计算框架
使用MPI、OpenMP、CUDA等 并行计算框架,实现任务和数据 的并行处理。
使用如Fortran、C/C、Python等语言进行高性能计 算应用程序开发。
性能优化技术
采用向量化、自动并行化、内存优化等技术,提高高 性能计算应用程序性能。
03
HPC应用案例
气候模拟
1
气候模拟是高性能计算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模 拟大气、海洋、陆地等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预 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05
HPC未来展望
异构计算
异构计算是指利用不同类型处理器(如CPU、GPU、FPGA等)协同完成 计算任务的技术。随着处理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异构计算在HPC中越来 越受到重视。
异构计算能够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处理器的优势,提高计算性能和能效。 例如,GPU适合于并行计算,而CPU则擅长控制和调度。通过合理地组
性能瓶颈
总结词
随着处理器性能的不断提升,高性能计算系统在内存带宽、 I/O性能以及处理器间通信等方面出现了性能瓶颈。
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方案
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方案1.验证理论、发展理论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它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发展实用技术,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计算科学的发展也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只是在计算机这一强大的计算工具问世之前,计算只能利用人类的大脑和简单的工具,计算应用于科学研究有天然的局限性,限制了它作用的发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用科学计算这一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普及,逐渐走向成熟。
科学计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替实验科学,并能在很多情况下,完成实验科学所无法完成的研究工作。
科学计算也直接服务于实用科技,并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依据和机会。
在许多情况下,或者理论模型过于复杂甚至尚未建立,或者实验费用过于昂贵甚至不允许进行,此时计算模拟就成为求解问题的唯一或主要手段了。
目前,高性能计算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a) 基础学科中深入的知识发现,问题规模的扩大和求解精度的增加需要更高性能的计算资源。
例如,计算立体力学、计算材料学、计算电磁学。
b) 多学科综合设计领域中大量多部门协同计算需要构建高性能的综合平台。
例如,汽车设计、船舶设计。
c) 基于仿真的工程科学结合传统工程领域的知识技术与高性能计算,提供经济高效地设计与实践方法。
例如,基于仿真的医学实践、数字城市模拟、核电、油田仿真工具、新材料开发、碰撞仿真技术、数字风洞。
d) 高性能计算提升众多行业服务、决策的时效性,提高经济效益。
例如,实时天气预报、城市交通控制、视频点播服务、动漫设计、网络游戏、基于RFID 的货物跟踪、智能电子商务。
e) 数据密集型应用需要高性能数据处理,以应对数据爆炸式增长带来的难题。
例如,高能物理实验数据处理、遥感数据处理、商业智能、生物信息学、RFID 数据挖掘、金融业分析抵押借贷、移动电话流量分析。
1.1建设内容高性能计算平台是面向全校提供高速计算服务的公共计算平台,主要运行科研计算任务,并且能够根据应用任务对硬件资源的不同需求,动态分配和调整平台资源,管理计算作业。
高性能计算集群的存储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
高性能计算集群的存储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性能计算越来越成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商业应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伴随着高性能计算的普及,存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性能计算集群中存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问题。
一、背景介绍高性能计算集群是由大量计算节点组成的计算平台,通常由大规模服务器、网络以及存储设备等构成。
在高性能计算集群中,存储系统的作用不可忽视。
存储系统主要负责高性能计算任务中的数据存储、访问和管理等任务。
高效的存储系统设计和优化可以提升整个计算集群的性能表现。
二、存储系统设计的要素在高性能计算集群中,存储系统设计的要素主要包括存储层次结构、存储格式和存储接口等。
(1)存储层次结构:高性能计算集群中的存储层次结构通常包括本地存储、共享存储和远程存储等。
本地存储是指将数据存储在计算节点的内存或本地硬盘,访问速度较快。
共享存储是指将数据存储在所有计算节点都可以访问到的存储设备中,可以提高数据共享性。
远程存储是指将数据存储在与计算节点相距较远的存储设备中,可以提供更大的存储容量。
在设计存储层次结构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合理的权衡。
(2)存储格式:对于高性能计算集群中的大规模数据,采用合适的存储格式可以提高数据的存储效率和访问速度。
常见的存储格式包括二进制格式、压缩格式和分布式格式等。
二进制格式简单高效,适合存储大量相同结构的数据。
压缩格式可以减少存储空间的占用,同时对数据的读写速度有一定的影响。
分布式格式可以将数据分布在多个存储节点上,实现数据的并行访问。
(3)存储接口:存储接口是计算节点和存储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对存储系统的性能起着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存储接口包括串行接口、并行接口和网络接口等。
串行接口成本较低,但数据传输速度较慢。
并行接口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适用于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访问。
网络接口可以实现分布式存储和访问,但对网络带宽和延迟要求较高。
如何构建高性能计算集群
如何构建高性能计算集群构建高性能计算集群(HPC)是为了满足大规模科学计算、模拟和分析等计算需求的目标。
在构建高性能计算集群时,需要考虑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介绍如何构建高性能计算集群。
硬件方面的因素:1.处理器选择:选择适合高性能计算的处理器,如基于x86架构的多核处理器或者图形处理器(GPU),因为它们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和并行处理能力。
2.内存和存储:为了充分发挥计算能力,需要具备足够的内存和存储能力。
选择高速的内存和存储设备,如DDR4内存和SSD硬盘来提高数据访问速度。
3. 网络架构:选择高性能的网络设备和拓扑结构,如以太网和InfiniBand等。
通过使用高速网络连接节点之间的通信,可以减小节点之间的延迟,提高集群的整体性能。
4.散热和供电:高性能计算集群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应和散热设备来保证运行的稳定性。
选择高效的散热设备和稳定的电源来提高集群的稳定性和持续运行能力。
软件方面的因素:1. 操作系统选择:选择适合高性能计算工作负载的操作系统。
常用的操作系统包括Linux发行版,如CentOS、Ubuntu等。
这些操作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易于管理的特点。
2. 集群管理软件:选择适用于高性能计算集群的管理软件,如Slurm、OpenPBS等。
这些管理软件可以帮助统一管理集群,调度任务,分配资源等,提高集群的运行效率。
3. 并行编程模型和库:选择适合高性能计算的并行编程模型和库,如MPI、OpenMP等。
这些编程模型和库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利用集群的并行计算能力,实现高效的并行计算。
4. 容器技术:使用容器技术,如Docker或Singularity等,可以方便地构建、部署和管理计算环境。
容器可以提高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和灵活性,降低集群维护的复杂性。
此外,为了构建高性能计算集群,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选择适合集群规模和工作负载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树状结构、环形结构、胖树结构等。
了解超级计算技术的系统架构与设计
了解超级计算技术的系统架构与设计超级计算是一种高性能计算技术,它通过使用大量的计算资源和并行处理的方式来完成具有复杂计算需求的任务。
超级计算技术的系统架构与设计是其能够实现高性能计算的核心。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级计算技术的系统架构与设计,包括超级计算的硬件架构、软件架构和通信架构。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超级计算技术的硬件架构。
超级计算机的硬件通常由大量的处理器、内存、存储和网络组成。
处理器是超级计算机的核心组件,它们可以是单个强大的多核处理器,也可以是成百上千个并行工作的处理器。
每个处理器通常都有自己的内存,这样可以加快数据读写的速度。
此外,超级计算机还包括大容量的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过程中所涉及的数据和程序。
网络连接不同的处理器和存储单元,确保它们之间可以高效地交换数据。
总之,超级计算机的硬件架构需要具备并行处理能力、大内存容量和高速数据传输能力,以支持高性能计算任务的需求。
其次,超级计算技术的软件架构也是构建其高性能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超级计算机通常使用特定的操作系统,如Linux,来管理硬件资源和执行任务。
为了充分发挥处理器的并行计算能力,超级计算机还需要支持并行编程模型,如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和OpenMP(Open Multi-Processing)。
这些编程模型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将计算任务拆分成多个并行的子任务,并优化数据传输和通信以提高计算效率。
此外,超级计算机软件还包括各种用于性能分析和调优的工具,以帮助开发人员识别和解决性能瓶颈。
最后,让我们了解超级计算技术的通信架构。
超级计算机中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通常被组织成多个节点,每个节点都可以独立运行并与其他节点进行通信。
通信架构起到连接各个节点和传输数据的作用。
超级计算机可以使用不同的通信架构,如共享内存、分布式内存和混合内存。
共享内存通信架构使得不同的处理器可以共享同一块内存空间,从而更容易实现数据共享和通信。
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
-计算优化:根据应用特性,进行代码优化和性能调校。
-存储优化:通过数据分层和缓存策略,提升数据访问速度。
-网络优化:通过网络协议优化和拓扑设计,减少数据传输瓶颈。
四、实施步骤
1.项2.硬件采购:根据技术规格,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供应商。
3.软件部署:安装和配置操作系统、计算框架和安全软件。
4.系统集成:将硬件和软件进行集成,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5.系统优化:针对用户需求,进行系统性能优化。
6.测试验收:对系统进行测试,确保满足用户需求。
7.培训与交付:对用户进行培训,将系统交付给用户。
五、合规性保障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本项目严格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法合规。
2.数据安全:采用加密、防火墙等技术,保障用户数据安全。
(2)存储设备:采用高速固态硬盘,提高数据读写速度。
(3)网络设备:配置高速以太网交换机,降低网络延迟。
(4)散热系统:选用高效散热系统,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2.软件配置
(1)操作系统:选用稳定可靠的Linux操作系统。
(2)计算框架:采用开源高性能计算框架,如OpenMPI、CUDA等。
(3)数据安全:部署安全防护软件,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
第1篇
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
一、概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性能计算已成为众多领域研究与创新的重要手段。为了满足用户在计算性能、数据安全、能耗等方面的需求,本方案旨在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确保用户在享受极致计算性能的同时,兼顾数据安全与环保节能。
二、需求分析
1.计算性能需求:用户需要进行大规模计算任务,对计算性能有较高要求。
(4)能耗管理:采用智能能耗管理系统,实现能耗优化。
高性能计算集群的架构设计与优化指南
高性能计算集群的架构设计与优化指南概述:高性能计算集群是由大量计算节点组成的分布式计算系统,用于解决需要大量计算资源和高性能的科学计算、工程模拟、数据分析等问题。
有效的架构设计和优化可以提高集群的计算能力、性能和效率,满足用户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高性能计算集群的架构设计原则和优化指南。
一、架构设计原则1.并行计算原则:高性能计算集群的设计核心是并行计算,要充分利用计算节点的并行计算能力,提高计算效率。
在架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任务分解和调度、数据传输和共享、负载均衡等并行计算相关的因素。
2.资源管理原则:一个高性能计算集群通常包含大量的计算节点,对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是保证集群整体性能的重要因素。
采用资源管理系统(如Slurm、PBS等)可以灵活管理计算节点和任务,并根据任务需求进行资源分配和使用。
3.网络互连原则:高性能计算集群的节点之间需要高速、低延迟的通信,因此网络互连架构的选择非常重要。
常用的网络互连技术包括InfiniBand、Ethernet等,根据集群规模和性能要求选择适当的网络互连方案。
4.存储系统原则:高性能计算集群需要支持大规模数据存储和访问,因此存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也是影响整体性能的重要因素。
可以采用分布式存储系统、并行文件系统等技术,提高存储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二、架构设计的优化指南1.节点选择与配置优化:在建立高性能计算集群时,节点的选择和配置非常重要。
首先要考虑计算能力和内存大小,根据任务的计算需求选择适合的节点配置。
此外,还要考虑功耗和散热等问题,确保节点的稳定运行。
2.任务调度与负载均衡优化:任务调度和负载均衡是保证集群高性能的关键因素。
采用合适的任务调度算法和负载均衡策略,使得任务能够合理地分配到计算节点上,并充分利用节点的计算资源。
同时,动态调整任务的优先级和权重,确保集群的平衡和效率。
3.数据传输与共享优化:高性能计算集群通常需要大量的数据传输和共享。
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可以采用并行传输和流水线传输等技术,将数据均匀地分配到各个计算节点上。
高性能计算与大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高性能计算与大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及其处理成为了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热门话题。
而在大数据处理过程中,高性能计算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性能计算与大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首先,高性能计算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数据量的庞大以及对计算资源的高要求。
大数据处理通常需要处理海量的数据,所以系统需要具备高度可扩展性和并行性。
一个有效的设计方法是采用分布式计算框架,如Hadoop和Spark。
这些框架能够将数据分布到多个计算节点上,实现任务的并行执行,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
在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数据的存储和访问效率。
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在处理大数据时会面临性能瓶颈,因此,一般会选择NoSQL数据库来存储数据。
NoSQL数据库具备高度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能够满足大数据处理的需要。
此外,还可以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如HDFS,来实现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访问。
另一个重要的设计考虑是系统的容错性。
由于大数据处理通常涉及到海量的数据和复杂的计算任务,系统的任何一个组件出现故障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
因此,需要采用冗余设计和容错机制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例如,可以使用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同时在系统架构中引入冗余计算节点,使得当某个节点故障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其他节点进行计算。
此外,高性能计算和大数据处理系统还需要考虑任务调度和资源管理的问题。
由于大数据处理的任务通常是复杂而耗时的,所以需要一个智能的任务调度器来分配计算资源,确保任务能够以最优的方式执行。
同时,还需要监控系统的资源利用情况,及时调整资源分配,以达到系统性能的最大化。
在系统实现方面,可以选择使用开源的工具和技术来加速开发过程。
例如,Hadoop和Spark作为大数据处理的开源框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它们提供了丰富的API和工具,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此外,还可以选择使用云计算平台来实现高性能计算和大数据处理系统,如亚马逊的AWS、微软的Azure和谷歌的GCP等,这些平台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资源,能够满足大数据处理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性能计算系统方案设计第1章需求分析1.1 高性能计算的和大规模数据处理的应用高性能计算作为一种先进的科研手段,在国的应用发展很快,得到了普遍的重视,近年来国家投入逐年加大。
高性能计算的应用条件已经成熟,表现在:◆价格相对低廉的高性能机群系统为高性能计算应用提供了物质基础;◆高性能计算应用的技术门槛逐渐降低;◆国家鼓励相关单位做高性能计算的研究,相关投入不断加大;◆很多高校的科研人员使用高性能计算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1.1.1 计算机架构由于各学科高性能计算应用软件种类繁多,各种软件的应用特点也各不相同,对计算资源的需求存在差别,方案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实际应用的特点。
作为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的核心,现代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的向量计算机开始,也已经有了30年的发展历程。
先后出现了向量机、多处理器并行向量机、MPP 大规模并行处理机、SMP对称多处理机、DSM分布式共享存储计算机、Constellation星群系统、Cluster集群系统、混和系统等多种主体的架构,并分别在不同的时期占据着应用的主流。
开放的Cluster集群系统具有较多的优势,已经占据了目前高性能计算机的主流位置,在TOP500中占据了约80%的份额,在中小规模的高性能计算系统中更是占据统治地位。
1.1.2 软件的并行特点按照应用程序是否为并行程序,可以分为如下几类:◆串行程序程序运行中只有一个进程或线程。
串行程序不能利用高性能计算机多个处理器的并行特点,但可以同时运行程序的多个任务或算例。
◆共享存并行程序程序运行中可以有多个进程或多个线程,可以使用多个处理器进行并行计算。
但这种并行程序不能在分布式存的机群系统上运行。
◆消息传递并行程序消息传递式并行程序可以在所有架构的计算机上运行,可以同时使用数目很多的处理器,以加速程序的运行。
在高性能集群系统上,各种程序都可以运行,可以使用集群系统的一个CPU,一个节点或多个节点。
1.1.3 互连网络高性能计算系统的互连网络包括计算网络,数据IO网络,管理监控网络等。
对于并行程序来说,进程之间的通信量也有着显著差别。
对于进程间通信量较小的程序来说,使用高性价比的千兆以太网就可以满足需求。
对于通信密集型的并行程序,多个进程之间数据交换频繁,对互连网络的性能要求很高,要求具有较高的带宽和很低的延迟,千兆以太网就不能很好满足要求,需要使用高速网络,如Infiniband,其单向带宽达到20Gb,延迟小于2微秒。
从2010 TOP500 排行榜中我们可以看到,千兆以太网和Infiniband网成为高性能计算机网络互联的主流,尤其从性能份额上来说,Infiniband网更是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份额,所以在国际主流的较大系统中,Infiniband计算网逐渐成为主流。
高性能网络的基本性能如下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千兆以太网,带宽达到112MB/s,延时非常高,达到47.57us。
而使用万兆以太网,虽然带宽和延时均有显著提高,但是与Infiniband网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
万兆以太网使用TCP/IP协议,带宽达到770MB,延时约为12us,使用Iwarp的RDMA 协议,性能有一定提升,带宽达到1046MB/s,延时达到7.68us。
对于Infiniband网,DDR和QDR的带宽有较大差距,但是延时比较接近,分别为1.6us 和1.3us。
值得注意的是,QDR的IP over IB的性能有了大幅的提升。
1.1.4 操作系统高性能计算的操作系统由最初的Unix操作系统为主,目前随着集群架构的逐渐广泛和Linux操作系统的逐渐成熟,Linux操作系统逐渐成为高性能计算机的主流,占到8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为了使得集群系统有较好的兼容性,可以配置多种操作系统,如Linux (Redhat,Suse),Windows HPC server等.第2章系统方案设计2.1 方案总体设计2.1.1 系统配置表序号名称技术规格单位数量1 硬件部分1.1 计算子系统刀片平台TC4600 标准19英寸5U机架式刀片机箱、可以支持14个计算刀片;1*管理模块,集成远程KVM和远程虚拟媒体;2*千兆网络交换模块,提供6个RJ45千兆接口;4*冗余热插拔散热模块;4*2000W电源(3+1冗余热拔插);台 5计算刀片CB60-G15带FDR计算刀片2*Intel Xeon E5-2660 八核处器(2.2GHz);8*8GB DDR3 1333MHz;1*300G 2.5寸10000转SAS硬盘;1*56Gb Infiniband 接口;2*1000M以太网接口;片63集群管理系统曙光GridView2.5GridView HPC版,支持系统部署、系统监控、集群管理、数据报表、统一告警、作业调度。
basic portal,包含serial 和 mpi,支持互动作业,作业故障自动切换重启,文件传输,查看修改文件操作。
套65Gridview ClusQuota 集群配额系统,可支持用户机时配额管理,充值计费管理,用户信用管理等功能。
(可选)套 1应用门户系统曙光GridviewClusportal系统包含Fluent软件作业调度套 1应用开发环境编译器GNU 编译器,支持C/C++ Fortran77/90Intel 编译器,支持C/C++ Fortran套 1 数学库MKL,BLAS、LAPACK、ScaLAPACK、FFTW 套 1 MPI并行环境OpenMPI(支持Infiniband和以太网的MPI环境)套 1MPICH2(支持千兆以太网的MPI环境)套 12.1.2 系统拓扑图2.1.3 系统方案说明计算系统CPU整体峰值性能达到17.7万亿次,可以扩展到500万亿次;◆主要产品都采用了冗余设计(电源、风扇等),存储系统采用冗余设计,系统的可靠性有较高保证;◆系统功耗(不含空调制冷系统)不超过为,150千瓦,电费可按此核算;◆曙光公司将为用户提供完善的服务,包括安装调试、系统优化、用户培训等,这些都不单独收费,用户不必考虑这些方面的费用;◆曙光公司提供5年免费上门服务,极大降低了用户的运行维护费用;◆曙光公司是领先的专业高性能机算机及方案提供商,拥有较多的成功案例,包括百万亿次超级机算机的成功案例,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了充分验证。
2.1.4 需求相应分析●先进性本系统中,我们使用的刀片集群架构,为目前高性能发展的先进趋势。
使用的最新一代Intel E5-2600处理器,为目前性能最高的X86处理器。
使用的FDR网络,也为目前最为先进的网络技术。
同时,系统中使用的并行文件系统、自动功耗管理系统和HPC应用WEB potal,均代表着HPC的先进的发展方向。
●高可靠、高可用需求系统采用刀片服务器,冗余电源,双控制器存储系统、高级别RAID系统,以及关键节点的HA双机,同时,高效管理监控系统也是保证系统高可靠、高可用的保证。
●适合用户应用软件需求用户应用软件众多,用户众多,对计算需求大,系统共配置101TFLOPS的计算能力。
针对部分应用对节点间网络需求高,配置了高带宽,低延时的FDR Infiniband网。
带宽达到56Gbps,延时小于1us。
同时,海量计算时的IO并发读写量巨大,对存储的容量和性能需求惊人,系统配置了并行存储系统,能够实现所有存储的统一地址和并发读写。
●易使用需求系统配置了HPC WEB Portal,可以有效降低用户使用难度。
同时,针对系统和应用的专业培训,也能提高使用人员的使用水平。
针对应用软件的安装调试也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难度。
●可扩展性需求集群的架构可以保证计算系统的良好扩展,同时,并行存储的架构也实现对存储系统的扩展。
●易管理维护需求配置高效管理系统,支持监控、告警、管理、报表等多项功能,解决管理员的后顾之忧,同时,对管理员的培训和对系统的运维支持,也能有效提高系统的管理水平。
●节能环保需求配置了刀片系统和高效节能系统,支持空载节点的自动待机,能够有效降低能耗,帮助用户节省运维成本。
2.2 计算系统2.2.1 刀片集群系统共配置63个双路8核刀片服务器,主频2.2Ghz,双精度峰值接近17万亿次。
目前,开放的集群(Cluster)系统具有较多的优势,已经占据了目前高性能计算机的主流位置,在TOP500中占据了80%以上的份额,在中小规模的高性能计算系统中更是占据统治地位。
刀片式集群系统在计算密度、功耗散热、运营成本、维护成本、可靠性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其它系统,且为系统的扩容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刀片系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计算密度更高提高计算密度是刀片服务器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对于大规模并行计算机来说,提高计算密度尤其重要,刀片式集群系统有效提高了计算密度。
⏹机房要求降低大规模高性能计算机将对机房空间提出较高的要求,并且要为系统的扩容升级留下空间。
刀片式集群系统实现了较高的计算密度,并且有效降低了系统功耗,对系统空调等散热系统的要求也相对降低。
⏹功耗散热降低刀片服务器的功耗部件较少。
刀片柜中的电源将由多个刀片共享,所以会使用高效率电源,减小了系统功耗,同时产生的热量减少,减少了冷却系统的耗电量。
节能的设计体现在曙光刀片服务器的各个层面:1)根据实时功耗确定工作电源个数,使电源工作在最佳效率曲线上。
2)修改计算刀片操作系统核,实现节能3)多计算刀片任务调整调度⏹布线简单在机架式服务器构成的集群系统中,系统布线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系统的线缆可能包括高性能计算网络(Infiniband,以太网等)、数据网络、管理网络、监控网络、电源网络、KVM网络等,这些线缆需要连接到每一个计算单元。
尤其是在高密度、计算单元数目又比较多的情况下,系统布线是令设计人员头疼的问题。
刀片式集群系统可以大大减少系统布线的数量。
多个刀片服务器可以共用冗余电源,置的交换机将高速网络(Infiniband等)、数据网络、管理网络、KVM网络集成在一起,只需要对刀片柜进行布线,刀片柜部的计算刀片通过背板连接,无需布线。
根据计算,使用刀片式集群,可以节省85%以上的系统布线。
⏹可靠性提高曙光刀片服务器采用无源背板进行系统互连,与传统的线缆连接方式相比,把可靠性提高到了一个数量级以上。
刀片系统采取模块化、冗余、热插拔设计,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管理方便曙光刀片服务器管理监控高度集成:通过统一的监控界面,监控所有刀片资源,包括机箱电源、风扇、计算刀片、背板、交换机。
管理系统整合目前两大监控技术,即IPMI以及KVM (Over IP),真正实现监视控制一体化。
同时,为实现方便快捷的刀片服务器管理,通过优化的管理软硬件设计,改善可管理性,增强部署和可服务性,这些将降低总的所有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