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配置管理规范
软件配置管理规范
软件配置规范有限公司目录目录 (2)1.引言 (3)1.1.目的 (3)1.2.定义和缩略词 (3)1.2.1.定义 (3)1.2.2.缩略语 (3)2.管理 (4)2.1.任务 (4)2.2.职责 (5)2.3.适用的标准、条例和约定 (5)3.软件配置管理活动 (6)3.1.配置控制 (6)3.2.配置状态的记录和报告 (6)3.3.变更控制 (7)3.4.配置的检查和评审 (7)4.工具、技术和方法 (7)5.记录的收集、维护和保存 (7)6.附录:配置管理报表及其格式 (8)6.1.配置(变更)状态报告模板 (10)6.2.配置变更申请单模板 (11)6.3.基线发布报告 (12)6.4.基线审计报告 (13)1.引言1.1. 目的在对同一个项目中所产生大量的相关联的工作产品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生产的工作、产品、组合不会由于同时更新、变更、多个版本而发生冲突。
来保证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建立和维护软件项目中所产生的各个产品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1.2. 定义和缩略词1.2.1.定义1.2.2.缩略语2.管理软件配置管理流程2.1. 任务配置控制委员会(SCCB)担任着整个软件生存周期的评审和检查工作,并将各个阶段的产品放入对应的配置库中。
2.2. 职责A.SCCB负责人(PM项目经理)◆任命配置管理员(SCM)◆所有目录SCCB负责人有更改和书写权限。
B.配置管理员(SCM)◆所有目录SCM有更改和书写权限。
◆整个SVN由SCCB负责人指定SCM管理。
◆SCM 要维护所有目录和配置项的权限,保证配置下Reader能够获得到该文档,而其它人员无权获得。
C.软件工程师(SE)◆自己负责的程序模块有更改和书写权限。
◆对于正式发布的目录SE没有更改和书写的权限。
2.3. 适用的标准、条例和约定要标识的配置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开发环境:可以包括软件工具、硬件设备等;◆工具:可以包括测试工具、维护工具等;◆技术文档:软件需求、软件设计方案、软件测试方案、测试文档、用户手册、总结报告等;◆提交产品:计算机程序、释放产品等。
软件配置管理规范范本
软件配置管理规范范本一、引言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简称SCM)是软件工程中的重要环节,致力于有效管理和控制软件系统的构建、测试、发布和变更过程。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软件配置管理规范范本,以帮助软件开发团队建立和执行一套合适的配置管理规则,确保软件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配置管理范围1. 配置项范围- 软件源代码及可执行文件- 文档和用户手册- 测试用例和测试数据- 第三方库和组件- 配置文件和参数设置2. 配置管理活动范围- 版本控制:管理和跟踪软件所有配置项的版本变更和发布记录。
- 配置识别:将软件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基线和模块,并进行唯一标识。
- 变更控制:确保任何软件变更都经过审批,并对变更进行记录和追踪。
- 配置审计:定期对软件配置进行审查,确保与规范一致。
- 配置状态管理:记录和跟踪软件配置的当前状态,包括开发、测试和生产。
- 工具支持:选择和使用适当的配置管理工具,提高效率和可追溯性。
三、配置管理规范1. 配置识别- 为每个配置项分配唯一的标识符,以便于跟踪和引用。
- 对软件系统进行模块化划分,每个模块应有清晰的功能和职责范围。
- 为每个配置项编写适当的描述和说明文档,包括用途、版本和所属模块等信息。
2. 版本控制- 使用版本控制工具对所有配置项进行管理,确保源代码、文档和其他资源都有清晰的版本历史。
- 维护一个主干(trunk)和分支(branch)的代码库,确保主干代码是稳定且可用的,分支用于并行开发和修复bug。
- 每个版本的发布都应有相应的发布说明,描述变更内容和风险评估。
3. 变更控制- 所有变更都必须通过变更管理流程进行审批和追踪,包括新功能添加、缺陷修复和配置项删除。
- 每个变更都要有详细的变更请求和变更记录,包括变更的原因、影响分析和验证计划等。
- 变更影响评估必须在变更实施之前进行,确保变更不会导致质量问题或功能冲突。
配置管理软件使用规范
配置管理软件使用规范1、使用自己的账户和密码各员工需牢记各自的账户和密码,不得向他人透漏,严禁使用他人账户进行SVN各项操作。
2、不要签出(SVN Checkout)整个目录。
工作中需要对项目或解决方案进行任何操作时,应使用SVN请求最新代码或文件。
不要签出(SVN Checkout)整个目录,除非特别必要,不应同时签出过多的项。
3、先更新(SVN Update),再提交(SVN Commit)SVN更新的原则是要随时更新(SVN Update),随时提交(SVN Commit)。
当完成了一个小功能,能够编译并且通过自己测试之后,谨慎地提交。
如果在修改的期间别人也更改了SVN的对应文件,那么Commit就可能会失败。
如果别人和自己更改的是同一个文件,那么Update时会自动进行合并,如果修改的是同一行,那么合并时会产生冲突,这种情况就需要同之前的开发人员联系,两个人一起协商解决冲突,解决冲突之后,需要两人一起测试保证解决冲突之后,程序不会影响其他功能。
在更新时注意所更新文件的列表,如果提交过程中产生了更新,则也是需要重新编译并且完成自己的一些必要测试,再进行提交。
这样既能了解别人修改了哪些文件,同时也能避免SVN合并错误导致代码有错。
4、多提交(SVN Commit),不要长时间签出(SVN Checkout)项目或解决方案,减少因多人对同一文件进行操作而产生的文件冲突。
每次提交的间歇尽可能地短,以几个小时的开发工作为宜。
例如在更改UI 界面的时候,可以每完成一个UI界面的修改或者设计,就提交一次。
在开发功能模块的时候,可以每完成一个小细节功能的测试,就提交一次,在修改bug的时候,每修改掉一个bug并且确认修改了这个bug,也就提交一次。
我们提倡多提交,也就能多为代码添加上保险。
5、不要提交不能通过编译的代码代码在提交之前,首先要确认自己能够在本地编译。
如果在代码中使用了第三方类库,要考虑到项目组成员中有些成员可能没有安装相应的第三方类库。
软件设计配置管理规范参考文档
目录1.简介 (1)1.1目的 (1)1.2范围 (1)1.3文档结构 (1)1.4词汇表 (1)1.5参考信息 (2)1.5.1可追溯性 (2)1.5.2方针 (2)1.5.3过程/规范 (2)1.5.4指南 (2)1.5.5模板 (2)1.5.6检查表 (2)1.5.7培训 (2)1.5.8工具 (2)1.6参考网站 (3)2.配置管理规范 (3)2.1配置管理流程图 (3)2.2角色 (3)2.3进入准则 (4)2.4输入 (4)2.5活动 (4)2.6输出 (5)2.7验证与确认 (5)2.8退出准则 (6)2.9度量 (6)3.变更控制规范 (7)3.1变更控制流程图 (7)3.2角色 (8)3.3进入准则 (8)3.4输入 (8)3.5活动 (8)3.6输出 (8)3.7验证与确认 (9)3.8退出准则 (9)3.9度量 (9)4.参考文献 (9)附录 A –流程框图符号 (10)附录B文档命名指南 (11)1. 简介软件配置管理的目的是保证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软件产品的完整性。
1.1 目的本文档指导项目开展配置管理活动。
1.2 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托普信息(iTOP)集团技术委员会批准立项的软件项目。
1.3 文档结构第一部分:简介,包括本规范的目的、范围、词汇以及所涉及到的参考信息。
第二部分:配置管理工作规范的正文,包括活动的流程图、进入以及退出准则、所涉及的角色、相关活动的阐述、验证与确认以及度量。
第三部分:变更控制工作规范的正文,包括活动的流程图、进入以及退出准则、所涉及的角色、相关活动的阐述、验证与确认以及度量。
第四部分:参考文献,列出了编写本规范所参考的相关的文献资料。
第五部分:附录,本文中流程图的标准符号定义。
1.4 词汇表CM(Configuration management)配置管理。
CCB(Change control board)变更控制委员会。
CI(Configuration item)配置项,包含文档、程序。
软件配置管理原则
软件配置管理原则
定义
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SCM)是
对软件产品特定版本和变更的跟踪、控制和审核。
它包括在软件开
发过程中管理和维护所有软件制品,以支持软件开发和维护。
目的
软件配置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各阶段的
成果与软件版本库中的版本相一致,以确保在缺乏源代码的情况下
能够重新构建软件,并有效地跟踪、控制和报告软件的版本和变更。
原则
1. 管理软件配置
软件配置管理应该涵盖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
每个阶段都应该记录和跟踪软件制品的变化,并记录相关的问题、错误和变更。
2. 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和工具
为了确保软件配置管理是可重复和可控的,应该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和工具。
这有助于确保在整个组织中使用一致的方法和工具,提高协作效率和降低错误率。
3. 分类和标识软件配置项
对软件配置管理进行分类和标识可以帮助管理员管理知识产权和内部资源。
同时,这也是跟踪和审核软件变更的关键。
4. 确保安全性
在软件配置管理过程中,应该确保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控制对版本库的访问和变更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和一致性。
5. 审核和审计
软件配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确保软件质量,因此应该对软件进行审核和审计,以确保软件制品的一致性和质量。
审核和审计的过程应该在软件开发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
软件项目配置管理规范(配置项标识和配置审计的标准)
软件项目配置管理规范(配置项标识和配置审计的标准)1.概述本规范用于规范和指导全公司的配置管理活动,适用公司研发项目及技术支持阶段产品的开发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和维护配置管理环境。
公司配置库权限管理配置库的备份和恢复。
公司配置管理相关规程及工具的培训。
制定和维护基线计划。
标识配置项。
变更控制和管理。
版本管理。
配置审计。
2.术语及定义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CM):是一套应用技术上和管理上的指导和监督的方法,用来识别和记录配置项和功能特征和物理特征;控制这些特征的变更;记录和报告变更的处理和执行的状态;以及验证其是否符合特定的需求(IEEE-STD-610)。
配置项(Configuration Item,CI):配置管理中可相对独立地进行管理的单元,如文档和模块代码。
基线(Baseline):经过正式评审并且达成一致的一组工作产品,是进一步工作的稳定基础;基线化后的工作产品只能依据变更控制规程通过变更评估、审批后才能变更。
配置审计(Configuration Audit,CA):通过对配置库进行物理审计和功能审计来验证配置项信息与配置标识的一致性,确保软件资产备份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配置库备份:配置库的备份包括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
3.配置项标识编写《配置项识别表》时,配置管理工程师负责标识配置项范围,并由项目负责人确认。
项目组成员创立配置项时,根据配置项命名规则分配唯一的标识符,配置项命名根据以下原则。
文档类命名规则:公司级命名规则: [ 简称-] 文档名称 [-模块/主题简称]文档类命名原则:【局点+RM单号】-【项目名】-【文档名称】(如项目规模较大时,需分模块说明时,可增加模块简称的后缀)。
会议纪要等可增加主题简称、日期等后缀。
版本编号规则:v1.0.0.0(m.n.j.k) m 主版本号、n代表次版本号 j代表文档批准次数或者代码发布次数 k文档修改次数或者代码测试次数.配置项状态配置项状态通常有如下三种情况:草稿(draft);评审中(in review);已发布(released/passed)日常工作中经常将其剪裁为:草稿(draft);已发布(released)这两种状态,根据是否通过评审为判断节点。
软件配置管理规范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软件配置管理规范编制XXXXX审核XXXXX批准XXXXX发布日期软件配置管理规范更改更改人单号/日期——XX/2022- 10-29 更改后的版次A/00更改序号1 第一次发布更改说明软件配置管理规范本文件用于规范软件的配置管理过程。
本程序合用于本公司开辟的XX 软件,其他软件组件可参考实施。
无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内,管理软件配置项的版本变更及发布。
配置项包括:源代码文件、配置文件、数据库脚本、资源文件、构建安装相关的脚本与说明文档、生成的二进制可执行文件、引用的库文件、安装文件、设计文档、设计评审记录、设计验证记录、现成软件。
还包括开辟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等与软件开辟相关的文档。
使用Apache Subversion 作为版本控制工具。
使用FTP 管理现成软件与安装文件。
建议的SVN 目录如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变动。
trunk trunk 目录为开辟目录,即最新的内容doc 存放设计相关的文档:输入输出文档,设计相关的记录及验证文档软件配置管理规范buildsrc3rd_partyXX-libsincludelibpublictemplateunittest[project][module]toolsexportexamplestesting[version]branches[branch]tags[tag]documentsmain存放构建与安装相关的脚本文件,说明文档,软件配置表源代码目录开源的第三方内容lib 如果第三方库有静态库,统一放在这里,便于引用... 每一个第三方库单独放在一个子目录公司自己的公共库lib 如果公共库有静态库,统一放在这里... 每一个公共库单独放在一个目录引用的头文件,除XXX 和XXX 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整个项目相关的定义头文件、配置头文件,接口文件;其他硬件产品的引用头文件;其他工程的引用头文件,定义头文件,其他工程可以是本仓库内的工程;... 按内容,头文件可以再分目录存放与include 对应,引用的静态库,除3rd_party 和XX-libs 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其他硬件产品的引用静态库;其他工程的引用静态库,其他工程可以是本仓库内的工程;多个工程共用的源码文件模板,配置文件的模板、数据文件的模板、数据库创建脚本等单元测试代码目录工程目录,每一个工程单独一个目录模块目录,每一个模块单独一个目录编写的工具工程或者脚本,不发布可以供其他工程(不在本仓库)使用的输出文件,包括头文件、动态库文件、静态库文件示例工程目录,以下可以再分目录存放测试分支的目录发布前的测试分支,来源于trunk 的拷贝,每一个版本单独一个目录存放试验性分支试验性质的分支,来源于trunk 的拷贝,每一个分支单独一个目录存放分布的标签发布的标签,来源于每一个测试分支的最后一个测试修订其他文档:计划文档,软件测试文档,软件更改相关文档使用external 属性设定,引用/trunk/doc开辟期所有的变更提交至/trunk 目录。
软件项目配置管理规范(配置项标识和配置审计的标准)
软件项目配置管理规范(配置项标识和配置审计的标准)1.概述本规范用于规范和指导全公司的配置管理活动,适用公司研发项目及技术支持阶段产品的开发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和维护配置管理环境。
公司配置库权限管理配置库的备份和恢复。
公司配置管理相关规程及工具的培训。
制定和维护基线计划。
标识配置项。
变更控制和管理。
版本管理。
配置审计。
2.术语及定义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CM):是一套应用技术上和管理上的指导和监督的方法,用来识别和记录配置项和功能特征和物理特征;控制这些特征的变更;记录和报告变更的处理和执行的状态;以及验证其是否符合特定的需求(IEEE-STD-610)。
配置项(Configuration Item,CI):配置管理中可相对独立地进行管理的单元,如文档和模块代码。
基线(Baseline):经过正式评审并且达成一致的一组工作产品,是进一步工作的稳定基础;基线化后的工作产品只能依据变更控制规程通过变更评估、审批后才能变更。
配置审计(Configuration Audit,CA):通过对配置库进行物理审计和功能审计来验证配置项信息与配置标识的一致性,确保软件资产备份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配置库备份:配置库的备份包括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
3.配置项标识编写《配置项识别表》时,配置管理工程师负责标识配置项范围,并由项目负责人确认。
项目组成员创立配置项时,根据配置项命名规则分配唯一的标识符,配置项命名根据以下原则。
文档类命名规则:公司级命名规则: [ 简称-] 文档名称 [-模块/主题简称]文档类命名原则:【局点+RM单号】-【项目名】-【文档名称】(如项目规模较大时,需分模块说明时,可增加模块简称的后缀)。
会议纪要等可增加主题简称、日期等后缀。
版本编号规则:v1.0.0.0(m.n.j.k) m 主版本号、n代表次版本号 j代表文档批准次数或者代码发布次数 k文档修改次数或者代码测试次数.配置项状态配置项状态通常有如下三种情况:草稿(draft);评审中(in review);已发布(released/passed)日常工作中经常将其剪裁为:草稿(draft);已发布(released)这两种状态,根据是否通过评审为判断节点。
软件配置管理规范流程
1概述目的本文档主要目的在于规范项目配置管理活动,确保配置项正确地唯一标识并且易于存取,保证基线配置项的更改受控,明确基线状态,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建立和维护项目产品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不同类别的软件产品和软件项目开发工程的配置管理活动,针对项目不同在流程上作适当的删减;配置管理可采用各种工具及手工办法,本文件以CVS并行版本系统配置管理工具为例,规定公司的配置管理办法,使用其他工具时也可对应本文件的要求参照执行;术语和缩略语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SCM软件配置管理是对软件修改进行标识、组织和控制的技术,用来协调和控制整个过程;是通过技术或行政手段对软件产品及其开发过程和生命周期进行控制、规范的一系列措施;配置管理的目标是记录软件产品的演化过程,确保软件开发者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都能得到精确的不同版本的产品配置;配置项Configuration Item,CI凡是纳入配置管理范畴的工作成果统称为配置项,配置项逻辑上组成软件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一般是可以单独进行设计、实施和测试的;每个配置项的主要属性有:名称、标签、文件状态、版本、作者、日期等;所有配置项都被保存在配置库里,确保不会混淆、丢失;配置项及其历史记录反映了软件的演化过程;基线Baseline在配置管理系统中,基线就是一个配置项或一组配置项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时间点上通过正式评审而进入正式受控的一种状态,这些配置项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逻辑实体,而这个过程被称为“基线化”;每一个基线都是其下一步开发的出发点和参考点;基线确定了元素配置项的一个版本,且只确定一个版本;一般情况下,基线一般在指定的里程碑处创建,并与项目中的里程碑保持同步;每个基线都将接受配置管理的严格控制,基线中的配置项被“冻结”了,不能再被任何人随意修改,对其修改要严格地按照变更控制的过程进行;在一个软件开发阶段结束时,上一个基线加上增加和修改的基线内容形成下一个基线;基线的主要属性有:名称、标签、版本、日期等;权限与职责研发总经理助理1 审核变更请求;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PM1 审核批准配置管理计划;2 接收或拒绝小范围的变更申请;3 召集评估变更;4 提出配置管理的建议和要求;5 配合配置管理员的工作;配置管理员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ficer,CMO1 编写配置管理计划;2 执行版本控制和变更控制方案;3 制定访问控制策略;4 负责项目的配置管理工作,包括搭建环境、权限分配、配置库的建立、配置项的控制等;5 配置管理工具的日常管理与维护;6 配置库的日常操作和维护;7 负责配置审核并提交报告;8 根据配置部署表单编译发布版本,并维护版本;9 对开发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10 对配置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拟订纠正措施,要求相关责任人进行纠正;11 监督项目组成员规范的执行情况;开发人员Developer1 根据确定的配置管理计划和相关规定,提交配置项和基线;2 负责项目组内部测试;3 负责软件集成和版本生成;4 按照软件配置管理工具的使用模型来完成开发任务;2 实施细则配置项管理配置项的范围软件配置可包括以下几方面:开发文档,代码,第三方控件、插件,参考资料,测试文档,用户文档,项目管理文档,验收文档等;l 项目文档主要指:立项建议书、可行性分析报告、技术建议书、用户需求说明书、项目计划、项目进度计划、项目阶段性计划、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报告、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用户操作手册、用户安装手册、培训文档、验收报告以及上述文档的评审记录;l 代码主要指:源代码等;l 工具主要指:脚本文件、插件、第三方控件等;配置项基线管理结合SPP和ISO9000的相关规定,配置管理员根据配置管理规范及配置管理计划,对配置项进行分阶段管理,每一阶段正式评审通过后纳入受控库,作为该项目的一个基线;l 项目启动:配置项包括技术建议书、可行性分析报告、用户需求说明书等立项阶段产生的文档,评审或审批通过后建立发布基线;l 需求阶段:系统调研后开发人员进行需求分析,并整理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经过客户的确认后,建立需求基线;如需升级版本则必须通过评审或审批并得到客户的确认;l 项目计划:需求分析完成后即可制定项目的开发计划,包括项目计划和主要下属计划;包括项目进度计划、配置管理计划、质量保证计划、测试计划、项目阶段性计划;项目开发计划评审通过后,建立项目计划基线;l 设计:系统设计可分为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字典、界面设计;针对用户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系统设计,配置时应说明系统设计的版本与需求分析报告版本的对应关系;设计说明书评审或审批通过后,建立设计基线;l 编码设计实现:编码按功能模块分子项目,即每个模块记作一个配置项;代码在提交项目组系统测试时建立Beta版本,系统测试产品正式发布后建立Version版本;l 测试:单元测试和系统测试;单元测试通过提交单元测试报告,项目启动后应提交系统测试计划,系统测试完成后应提交系统测试报告;配置时应说明测试的版本与编码版本的对应关系;系统测试完成后建立测试基线;l 版本发布:项目组提交部署表单,CMO根据部署表单进行编译,发布测试服务器上,并对版本进行维护;同时将发布的版本上传到文档服务器上备份;l 交付与验收:在交付前配置审核完成后建立产品基线,产品基线包含程序以及有关文档配置项,包括交付文档、代码、工具等;l 产品部署:部署时应包括操作手册、安装维护手册、维护文档以及必要的业务和技术培训文档;l 相关资料:相关资料也应作为配置项纳入配置管理,此部分包括:1 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照或项目组约定的技术规范;2 与客户或项目组内部重要的交互信息记录,如会议记录、会谈记录、e-mail和MSN 记录等;版本控制文档的版本控制所有文档的管理纳入配置管理库,用版本控制工具进行统一管理;文档的版本控制主要通过文档的名称、文档控制页及版本控制工具的标签来实现,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版本变化型文档命名方式:文档名称+子系统名称可选适用文档:项目计划、配置管理计划、质量保证计划、项目进度计划、用户需求规格说明书、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体系结构设计报告、数据库设计报告、详细设计报告、用户操作维护手册、测试用例等;示例:项目计划.doc详细设计_SP门户.doc标签结构:大版本+ 子系统简称+ 版本号+ 日期标签控制说明版本信息l 大版本:可选,表示同一项目为不同用户定制的版本;l 子系统简称:可选,当一个项目有多个子系统时,为区分不同子系统而设置;l 版本号:采用Vs_x_y的形式;l 日期:纳入基线管理的日期,用8位表示,如说明:a. 文档发布名称采用文档名+ Vs_x_y的形式,文档的版本号应该和版本控制工具中相应标签上的版本号一致;b. 对文档的修改需要从配置管理库中取到本地进行;c. 对于文档小的修改,如文字错误,格式调整,变更Vs_x_y中的y来区别如:V1_0_1;d. 文档内容没有大的增加和删节,意思表述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化,版本标识通过版本工具中加上x标签来表示如:V1_1_0,以及在文档内部控制页标注变化来表示;e. 文档有重大增加和删节,意思表述有重大变化的,版本标识通过在相应文档加上s 标签来表示如:V2_0_0;f. 对于纳入基线库的文档的修改需要提交变更申请,经批准才能进行修改,并且修改的内容要经再次评审才能重新纳入基线库,作为后续阶段的参考文档;时间区别型文档命名方式:文档名称+撰写时间适用文档:文档名称有明确的含义,需要用时间标识的日常性文档;如周例会会议纪要,项目月计划,项目月总结,阶段性计划等等;示例:周例会会议纪要时间序号型文档命名方式:文档名称+人员姓名拼音+撰写时间+序列号适用文档:测试报告示例:单元测试报告其他文档:对于不能按照前四种类型进行命名的文档会议纪要:会议纪要YYYYMMDD示例:9月9日召开的项目启动会命名为:会议纪要项目启动.doc评审报告:评审报告YYYYMMDD同”会议纪要”要求一致;示例:10月9日召开的项目总体方案评审命名为:评审报告总体方案.doc发行版本表示发行版本采用标签说明,结构如下:大版本+ 版本类型+ 版本号+ 子系统简称拼音+日期+序号大版本:可选,表示同一项目为不同用户定制的版本;子系统简称:可选,当一个项目有多个子系统时,为区分不同子系统而设置;版本类型:分为3种Beta表示项目组内部测试,标签:Release系统测试,标签:Version正式发行版,标签:版本号对于Version正式发行版是必须要注明的,而其它可选;发行产品基线在版本号前加Version,如Version_1, Version_2, Version_3….表示分支;Version_1_0, Version_1_1, Version_1_2… 表示在分支Version_1上的标签;Version_0_0, Version_0_1, Version_0_2… 表示在主线上的标签;配置库管理配置库的分类配置库统一由配置管理员负责管理,服务器端使用,客户端主要使用乌龟CVS;配置库目录结构如下:配置库的建立所有项目应建立配置库,以便管理各配置项,配置管理员组织建立配置库;程序库主要通过设置版本的分支来实现对配置项权限管理:1开发库:开发人员相对比较自由的存储空间,开发人员可以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任意取出提交;2基线库:配置管理员有最高权限,其余相关人员均为读的权限,发生变更时变更人员须提交变更申请后方可修改基线库内的配置项;文档评审通过后,文档严格受控;由配置管理员将通过评审后的文档移植到基线库里同时将该配置项从开发库移除;代码一般在移交系统测试时纳入基线库受控,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设置基线;3产品库:产品库的产品均出自于基线库,产品库存储的产品用于交付和存档;配置三库统一由配置管理员管理,根据各开发阶段的实际情况定制相应的版本选取规则,来保证开发活动的正常运作;在变更发生时,应及时做好基线的推进;分配权限项目开始后配置管理员编写配置库目录结构表明确项目组成员以及相关人员的权限;在wincvs里有三种权限,读r、写w、添加删除c权限;在开发库内,文档部分项目组成员有rcw权限,其他相关人员只r权限;代码部分项目组成员有rcw权限,其他相关人员没有任何权限;在基线库内,项目组成员仅有r权限,其他相关人的权限视情况而定;在产品库内,所有人没有任何权限;配置管理员在三库内均拥有最高权限;配置变更控制变更的分类软件及其相关文档的变更按照变更的影响范围进行分类:1A级:变更会影响系统级的需求、外部接口、产品价格或者交付期;这类变更必须经过配置管理委员会审核并有客户批准和确认;2B级:变更会影响配置项间的功能接口、内部功能的设计、组件;这类变更必须由项目经理或配置管理委员会的批准和认可;3 C级:变更只会影响配置项内部或对BUG问题的处理;这类变更可以由配置项的管理人员负责批准;系统测试前变更控制流程:系统测试完毕发布release版本后变更控制流程图2 变更控制流程变更请求的提出a.由技术支撑中心汇集顾客意见,影响到需求变更则填写配置项变更控制报告,并提交给配置管理员;b.配置管理员对申请表是否清晰、明确和完整性进行审查,若发现变更不明确或不完整,应返回申请者;对通过审查的变更申请分配变更ID,以便跟踪和记录变更信息;评估变更a.配置管理员将配置项变更控制报告发送给项目经理或者其他授权人员,由项目经理负责对变更进行评估;b.项目经理对变更进行分解,一般的BUG修正不需要审批直接由项目经理决定是否需要变更;新增功能或对整个项目影响重大的变更必须由研发总助审批通过后方可变更;变更评估文档在完成变更评估后发送给配置管理员;变更实施和确认a.变更被批准后,项目经理提交变更实施进度计划,开发人员开始实施变更,并详细记录变更的内容;质量部对变更的实施进行跟踪;b.对于代码变更,必须进行回归测试,以确保变更没有引入新的Bug;另外与变更相关的文档必须修订,以反映变更;当变更以及测试完成后,进行提交;c.通过测试后,质保人员需对变更进行审核,审核的范围一般涉及以下方面:测试记录;变更请求;配置项的检入及检出;文件的命名;版本的编号;a.审核后,由配置管理员更新到基线库中;配置状态报告目的记录和报告整个软件生命周期演化状态;记录内容配置状态报告记录的内容包括:1 软件和文档的标识;2 目前状态;3 基线演化状态;4 变更状态;5 版本交付信息等;生成报告配置管理报告自第一个基线创建时建立,由配置管理系统生成,及时反映当前配置状态;配置审核类别配置审核分为:1功能配置审核Functional Configuration Audit,FCA:审核软件功能是否与需求一致,并符合基线文档要求,通常要审查测试文档等;2 物理配置审核Physical Configuration Audit,PCA:审核要交付的组成项是否存在,是否包含所有必需的项目,如正确版本的源代码、资源、文档、安装说明等等;执行时机通常选择以下几种情况由质量保证人员负责实施配置审核:1软件产品交付或是软件产品正式发行前;2软件开发的阶段工作结束后;3在产品维护工作中,定期地进行;不符合项处理对配置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现象,配置管理员进行记录,并交由责任部门限期进行纠正,配置管理员负责纠正措施的验证;所有的不符合项报告均关闭后,才能发布新版本;发行管理通过配置审核后,经项目经理批准,由配置管理员负责生产新版本;交付管理这里“交付”是指从配置库中提取配置项,交付给客户或项目外的人员;交付出去的配置项必须有据可查,避免发生混乱;流程如下:1交付人向质量部申请;2质量部如果不同意交付,则拒绝交付配置项;如果同意交付,配置管理员应给出详细的交付清单;3交付人验收后签字;。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GB T12505-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GB/T 12505-90 Specification for compute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plan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在制订软件配置管理计划时应该遵循的统一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软件特别是重要软件的配置管理计划的制订工作。
对于非重要软件或已开发好的软件,可以采用本规范规定的要求的子集。
2.引用标准GB/T 11457 软件工程术语GB 8566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 8567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 12504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3.术语下面给出在本规范中用到的一些术语的定义,其它术语的定义按GB/T 11457。
在引用时,特别要注意线(baseline)、配置控制(configuration)、配置控制组(configuration control board)、配置检查(configuration audit)、配置标识(configurationidentification)和配置状态记录(configuration status accounting)等术语的定义。
3.1项目委托单位project entrust organization项目委托单位是指为产品开发提供资金并通常也是(但有时也未必)确定产品需求的单位或个人。
3.2 项目承办单位project undertaking organization项目承办单位是指为项目委托单位开发、购置或选用软件产品的单位或个人。
3.3 软件开发单位software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软件开发单位是指直接或间接受项目委托单位委托而直接负责开发软件的单位或个人。
3.4 用户user用户是指实际全胜软件来完成某项计算、控制或数据处理等任务的单位或个人。
3.5 软件software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的数据和文档,也包括固化了的程序。
软件配置管理规范
软件配置管理规范
前言
本规范旨在规范软件配置管理的流程,确保软件项目的配置管理工作有序进行,为开发、测试和运行提供保障。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软件开发、测试和运维的项目。
配置管理工作内容
配置项定义
配置项是指软件开发、测试和运行中需要进行配置管理的任何文档、源代码、二进制文件或其他组件。
对每一个配置项都应该有准确的标识和版本控制。
配置变更管理
任何配置变更都应该进行记录、审核和控制。
所有配置变更都
应该在变更历史记录中有明确的记录,包括变更版本号、变更时间、变更内容等。
配置项发布管理
配置项在发布前一定要进行测试,确保发布的配置项是正确的、稳定的、可靠的。
在发布配置项前,应该制定详细的发布计划,并
对发布结果进行确认和审核。
配置项存储和备份管理
配置项应该根据版本进行有序存储,并建立备份策略。
定期进
行备份,并对备份进行验证,确保备份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配置项安全管理
配置项应该进行权限管理,确保只有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修改和使用配置项。
同时应该建立安全策略,防止配置项被非法篡改或损坏。
总结
软件配置管理是开发、测试和运维的重要环节,有效的配置管理能够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本规范旨在规范软件配置管理的流程,对软件开发、测试和运维人员都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软件配置管理规范》实施细则
软件配置管理实施细则目录1目的 (3)2配置管理工作授权 (3)3配置管理库结构标准 (3)4配置项标识与管理 (3)5工作流程定义 (4)5.1项目SCM总流程 (4)5.1.1编制配置管理计划 (4)5.1.2配置标识 (4)5.1.3基线变更控制 (4)5.1.4配置状态统计 / 报告 (4)5.1.5配置审核 (4)5.1.6发布(FCA/PCA) (4)5.2基线生成、归档 (5)5.2.1流程 (5)5.2.2规程 (6)5.2.3单据 (8)5.3程序测试 (8)5.3.1流程 (8)5.3.2规程 (8)5.3.3单据 (9)5.4基线变更控制 (9)5.5配置状态统计/报告 (9)5.6配置审核 (9)5.6.1流程 (9)5.6.2规程 (10)5.6.3单据 (10)5.7发布管理(下发) (11)5.7.1流程 (11)5.7.2规程 (11)5.7.3单据 (12)6配置管理保密管理 (13)7相关/支持性文件 (13)1 目的为了加强公司软件配置管理,保证公司版本管理的一致性,配合《软件配置管理规范》的顺利实施,制定本细则。
2 配置管理工作授权1. 公司领导贾林是配置管理工作的最高管理者和权限者,享有VM 和TRACKER 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能够对所有项目和产品的任一模块进行任意操作,也可以授权给别人。
既是管理者,又是执行者。
2. 配置管理部经理、部门经理是相应职责范围内的管理者、变更审批者,可以在配置管理部成员或研发经理/组长配合下检查工作、审核,但不是版本管理工作的执行者,没有VM 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
3. 配置管理部组员、研发经理/组长是配置管理操作的管理者和执行者,负责本职责范围内的配置管理工作,并配合相关的检查。
4. 编程人员、文档编制、修改人员是版本管理机的使用者,没有管理权限。
5. 其他人员(如测试、市场、售后、工程等)可以根据需要,在配置管理部申请临时用户和密码,但必须经过相关领导批准。
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SCM)是指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类配置项(Configuration Item,CI)进行规范、记录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它旨在确保软件开发过程的有效性、可追溯性和可控性,以提高软件质量、降低软件开发风险。
一、引言软件配置管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大规模软件开发中,存在着很多开发人员、多个开发环境以及各种版本迭代的情况,如果没有有效的配置管理,将会导致开发过程混乱、版本混乱以及难以追溯等问题。
二、软件配置管理的基本原则在软件配置管理中,需要遵守以下基本原则:1. 可追溯性:每一个配置项都应该有唯一的标识,并能够被追溯到相应的开发过程或需求变更。
2. 可控性:所有的变更都应该经过严格的审核和控制,确保只有经过验证的变更才能被应用到相应的配置项中。
3. 完整性:配置管理应该保证软件系统的完整性,不丢失任何关键的配置信息。
4. 可重现性:通过配置管理,可以确保对于任何一个版本的软件,都能够以相同的方式进行重建,使其能够可靠地应用和测试。
三、软件配置管理的核心活动软件配置管理包括以下核心活动:1. 配置项识别和标识: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种配置项进行识别和分类,并为每一个配置项分配唯一的标识符。
2. 配置控制:设置变更控制机制,确保所有的变更都能够被审查、记录和控制,包括需求变更、设计变更、代码变更等。
3. 配置审查和审计:定期对软件配置进行审查和审计,验证和确保软件的正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
4. 配置版本管理:对软件的版本进行管理,包括标记、存档和恢复等操作,以便于追踪软件的版本历史和变更记录。
5. 配置发布和交付:控制软件的发布和交付过程,确保交付的软件完整、正确,并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四、软件配置管理工具为了有效地实施软件配置管理,通常会采用一些软件配置管理工具。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完成配置项的标识、变更的控制、版本的管理等任务。
配置管理规范
配置管理规范配置管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涉及到软件的版本管理、配置项管理、变更管理等方面。
一个合理的配置管理规范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并且有助于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
下面是一个针对配置管理的规范,包括了配置管理的目标、流程和责任。
一、配置管理的目标1. 提高开发效率:通过规范的配置管理流程,减少了重复的工作,提高开发效率。
2. 确保版本一致性:配置管理可以确保不同开发者之间工作内容的一致性,避免了版本冲突和错误。
3. 控制变更风险:配置管理可以追踪软件版本的变化,并在需要时进行必要的回退操作,降低变更风险。
二、配置管理的流程1. 管理配置项(1)定义所有的配置项:明确所有需要进行配置管理的项,包括源代码、文档、测试数据等。
(2)标识配置项:对每个配置项进行唯一标识,便于跟踪和管理。
(3)建立配置项库:建立一个中央的配置项库,记录所有配置项的详细信息,包括版本、修改日期、修改人等。
(4)配置项的版本管理:对每个配置项进行版本管理,确保每个版本的变更能够被记录和追踪。
2. 变更管理(1)变更申请:任何人都可以提出变更申请,申请内容应包括变更的原因和目的。
(2)变更评审:由配置管理团队进行变更评审,评估变更的必要性和影响。
(3)变更审批:对通过评审的变更进行批准,并确定变更的实施计划。
(4)变更实施:按照变更的实施计划进行变更操作,确保变更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5)变更验证:验证变更的效果,确保变更没有引入新的错误或问题。
3. 版本发布(1)版本发布计划:制定版本发布计划,明确发布时间和发布内容。
(2)发布准备:对即将发布的版本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构建、测试和文档整理等。
(3)版本发布:按照发布计划进行版本发布操作,确保发布过程的稳定和可控。
(4)版本验证:对发布的版本进行验证,确保版本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5)版本控制:记录并管理已发布版本的信息,以供后续参考和回退操作。
三、配置管理的责任1. 开发人员:负责对自己的代码进行版本管理,确保代码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并遵守配置管理规范的要求。
软件配置管理规定
软件配置管理规定软件管理规定1 ⽬的规范软件的配置标识,如软件的名命、件号、版本的命名原则,以及软件的更改、发布管理管理。
2 适⽤范围本规定适⽤于⽤在通过烧录于硬件的形式实现其产品功能的嵌⼊式软件。
⽤于⼯装设备的检验、测试软件参照使⽤。
3 职责与权限3.1研发部:负责名命软件、制定软件件号、赋予软件版本,软件更改。
3.5软件配置管理员:软件的版本管理,软件发布。
4 管理要求4.1软件配置代码标识组成如下所⽰:XXXX-YYYYY-ZZZ-N-Vx.xa)XXXX:软件主称代词,代表该软件所应⽤的主产品名称,由英⽂字母组成,如CJQ表⽰采集器,JLQ表⽰记录器,KZQ 表⽰控制器。
b)XXXX:软件辅助代号,表⽰某个产品中的某块线路板,由英⽂字母组成,如ZKB表⽰主控板,YLXS表⽰⾳量显⽰板。
c)ZZZ:软件的类型,由3位英⽂字母组成,YCX表⽰源代码,MCX表⽰⽬标程序,JCX表⽰加载程序;d)N:软件产品的阶段标记,由1位英⽂字母表⽰,C表⽰⽅案阶段产⽣的软件,S表⽰⼯程研制阶段产⽣的软件,D表⽰定型后的软件;e)Vx.xx:表⽰软件的版本,如:V1.00、V1.01、V1.02、V1.03。
表⽰⽅案阶段的各相应版本软件;V2.00、V2.01、V2.02、V2.03。
表⽰⼯程研制阶段的各相应版本软件;V3.00、V3.01、V3.02、V3.03。
表⽰⽅案定型后的各相应版本软件;例:JLQ – ZKB – YCX – S - 2.00 表⽰记录器⼯程研制阶段产⽣的第1个版主控板源程序4. 2软件版本阶段控制要求当产品研制转段时,软件版本必需做好相应的升版,软件配置管理员做好软件阶段版本标识对应关系的管理,如V2.05版本的软件,产品定型后,该软件版本应升级⾄V3.00,即V2.05版本软件对等于V3.00版本软件,其内容完全⼀致。
4.3软件更改、发布4.3.1设计⼈员负责软件的更改升级⼯作,更改需符合I类设计更改管理要求,即属于功能性能更改。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12505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GB/T 12505-90 Specification for compute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plan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在制订软件配置管理计划时应该遵循的统一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软件特别是重要软件的配置管理计划的制订工作。
对于非重要软件或已开发好的软件,可以采用本规范规定的要求的子集。
2.引用标准GB/T 11457 软件工程术语GB 8566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 8567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 12504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3.术语下面给出在本规范中用到的一些术语的定义,其它术语的定义按GB/T 11457。
在引用时,特别要注意线(baseline)、配置控制(configuration)、配置控制组(configuration control board)、配置检查(configuration audit)、配置标识(configurationidentification)和配置状态记录(configuration status accounting)等术语的定义。
3.1项目委托单位project entrust organization项目委托单位是指为产品开发提供资金并通常也是(但有时也未必)确定产品需求的单位或个人。
3.2 项目承办单位project undertaking organization项目承办单位是指为项目委托单位开发、购置或选用软件产品的单位或个人。
3.3 软件开发单位software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软件开发单位是指直接或间接受项目委托单位委托而直接负责开发软件的单位或个人。
3.4 用户user用户是指实际全胜软件来完成某项计算、控制或数据处理等任务的单位或个人。
3.5 软件software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的数据和文档,也包括固化了的程序。
软件配置管理规范流程
软件配置管理规范流程随着软件开发和应用的日益广泛,软件配置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好的软件配置管理规范流程不仅可以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和质量,还可以方便软件的维护和升级。
下面介绍一下软件配置管理规范流程的几个方面。
一、版本控制版本控制是软件配置管理的核心,通过版本控制可以追踪软件的历史变更记录,防止不同版本之间的冲突和漏洞。
常见的版本控制工具有Git、SVN等。
在使用版本控制工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分支管理:在团队开发的过程中,不同的成员可能需要同时对同一个文件进行修改,并且还需要保证修改不会对其他的成员造成影响。
通过分支管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版本号规范:版本号的格式应该是“主版本号.次版本号.修订号”,不同版本号之间只能升级,不能降级。
在记录版本号的同时,还需要添加Change log,记录本次版本的变更内容。
二、构建管理构建管理是将软件源代码编译成可执行的程序的过程。
构建管理要求构建过程可以自动化和可重复,以避免人为因素对构建过程的影响。
在构建管理中,首先需要定义构建项目和构建脚本,以确保构建过程中所有的操作都可以自动化。
其次,需要使用构建工具来实现自动化编译、打包等操作。
常见的构建工具有Maven、Gradle 等。
三、发布管理发布管理是将软件部署到生产环境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谨慎对待,因为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业务的正常运行。
在发布管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生产环境和开发环境应该完全一致,以保证部署的代码在生产环境中能够正常运行。
2.发布前需要进行必要的测试,以确保代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3.需要进行灰度发布,将新功能逐步上线,以避免一次性上线造成系统崩溃。
四、文档管理文档管理是软件配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源代码和构建文件之外,还需要对软件的文档进行管理。
在文档管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文档应该与代码一起托管在版本控制系统中,以方便追溯和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规定
软件配置管理规定1. 简介软件配置管理是指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软件配置项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以确保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本文档规定了软件配置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2. 软件配置管理的基本原则- 独立性:软件配置管理的决策应独立进行,不依赖其他人的帮助。
独立性:软件配置管理的决策应独立进行,不依赖其他人的帮助。
- 专业化:以LLM的专业知识为基础,遵循简单、无法律纠纷的策略。
专业化:以LLM的专业知识为基础,遵循简单、无法律纠纷的策略。
- 可验证性: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确保文档的准确性。
可验证性: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确保文档的准确性。
3. 软件配置管理流程3.1 需求分析阶段在软件开发的需求分析阶段,进行以下软件配置管理活动:- 识别和定义软件配置项;- 确定配置项间的依赖关系;- 管理需求变更;- 编制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2 设计阶段在软件开发的设计阶段,进行以下软件配置管理活动:- 确定软件配置项的结构和组成;- 管理设计变更;- 编制软件设计文档;- 管理设计相关的文档版本。
3.3 编码阶段在软件开发的编码阶段,进行以下软件配置管理活动:- 管理源代码的版本;- 管理编码标准和规范;- 管理代码变更;- 管理编码文档。
3.4 测试与发布阶段在软件开发的测试与发布阶段,进行以下软件配置管理活动:- 管理测试用例和测试结果;- 管理缺陷修复;- 管理发布新版本;- 管理用户反馈和需求。
4. 结论本文档规定了软件配置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流程,以确保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通过遵循这些规定,我们能更好地控制和管理软件的配置项,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设计可分为CDM、PDM和数据字典设计,功能模块划分及算法描述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针对需求分析报告或软件功能规格说明书进行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报告部门评审通过后的版本为0.7,系统测试修改完成后其版本升为1.0,配置时应说明系统设计的版本与需求分析或软件功能规格说明书版本的对应关系。
4.3.6编码
4.3.4开发计划
需求分析或软件功能规格说明书完成后即可制定项目的开发计划,包括项目总体进度说明,及进度跟踪,计划修改,配置管理计划等。开发计划的修改按项目文档来处理。进度跟踪一般使用Project管理编制,由于修改较频繁,可只对作为进度基准的进度标记修改说明。开发计划通过部门内部评审后版本为0.7,批准执行后版本为1.0。
4)对于源代码和执行程序的管理最好使用工具,条件不具备时,要注意对配置库的目录分配。各开发人员分别建立自己的工作目录,完成后的模块再放到项目相关目录下。
5)在项目结束归档时电子邮件也应作为项目的相关资料进行归档。
4.3配置库的建立
所有项目应建立一配置库,以便管理前面提到的各配置项。一般的可视化开发环境都有自带的配置管理工具,可以用管理工具来建立配置库,也可以在机器的某目录下建立配置库,手工管理。下面以Source Safe为例描述配置管理库的建立及各配置项的控制方法。各项目在开始时,均应建立以下几项子项目,进行分阶段管理。
4.3.3软件功能规格说明书
针对公司自立项目,在项目启动阶段需要编写软件功能规格说明书,通过内部评审后,版本定为0.7,公司评审通过后版本定为1.0,如无须公司评审,则由0.7版自动升为1.0版,如后期需要修改,须征得软件配置管理负责人SCML的认可,并作好修改说明,如需升版则必须通过部门评审,以1.0版本为基准按0.1单位增加版本。
1)项目文档主要指:立项建议报告、项目启动计划、可行性分析报告、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报告、软件功能规格说明书、系统设计报告、数据库表结构、技术报告、总结报告、验收报告以及上述文档的评审记录。
2)相关设备主要指项目开发和运行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以及项目开发和测试过程中使用的专用仪器设备,如读卡机、扫描仪等。
2)开发人员在出差前应带好与客户会谈的准备材料。根据出差的任务不同,还应准备客满意度调查表,交付书,验收报告等。返回之前应和客户确认,并在出差回来时交给软件配置管理负责人SCML一份备份,如有客户提供的文献资料、有关设备仪器须进行登记。对于任何正在进行的项目,如有客户来访须做好会议纪要。
3)开发部门发给客户的传真件或客户发来传真至少应在项目档案中保存一份备份。
3)相关资料主要指客户提供的行业法规,标准及其调研期间提供的业务单据,往来会议记要,传真,电子邮件,重要的电话记录等。
4.2各配置项的获得
项目立项之后,软件配置管理负责人SCML即可建立项目配置库,并着手收集各配置项。
1)项目文档。开发各阶段结束时,软件配置管理负责人SCML可向开发人员索要相关文档及对应评审记录,归到配置库。
配置管理规范
文件编号:
生效日期:
受控编号:
密级:
版次:Ver1.0
修改状态:
总页数
7
正文
7
附录
0
编制:
审核:
批准:
文件修改控制
修改记录编号
修改
状态
修改页码及条款
修改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修改日期
1.目的
2.适用范围
3.术语和缩略语
4.规范内容
5.引用文件
1.
指导配置管理人员如何建立配置库,并利用配置库管理所有配置项,从而提供配置项的存取和检索功能,有利于配置项的更改控制,保证配置项的完整性和可跟踪性。
4.3.9相关资料与培训
此部分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照或项目组约定的技术规范,必要的业务或技术培训等。
4.3.10分承包商(可选)
如果项目需要分包,须要提供分包方的背景说明,分包协议要求,以及分包括商合格评定材料等。
4.3.11日常事务
与项目相关的日常事务,如项目组内的规定,项目周报、日报、人员的增减、出差事务等。
针对合同项目,按系统所处理的业务不同,需求分析可分为客户业务描述、业务流程图、系统功能点提取、系统数据流图等子项目。系统调研后开发人员进行系统分析,并整理需求分析报告。需求分析报告通过部门内部评审时,版本定为0.7,取得客户的确定后为1.0版本。在需求分析报告取得客户的确认后,封锁该子项目,如后期需要修改,须征得管理员的认可,并作好修改说明,如需升版则必须通过部门评审并得到客户的确认,以1.0版本为基准按0.1单位增加版本。
2.
适用于所有软件产品和软件项目的配置项管理。配置管理可采用各种工具及手工办法,本文件以Source safe配置管理工具为例,规定公司的配置管理办法,使用其他工具时也可对应本文件的要求参照执行。
3.
本文件采用NP601100《配置管理》程序使用的术语和缩略语的定义。
4.
4.1配置管理的范围
软件配置可包括以下几方面:项目文档,源代码,执行程序,相关设备及资料等。
5.
(无)
4.3.1项目启动
配置项包括立项建议报告及其评审结果、合同草案及评审结果、合作协议、项目任务书等。项目立项通过后应封锁该子项目,如后期须增加或修改应征得软件配置管理负责人SCML的认可,并作好标记。项目启动计划部门内部评审通过后,版本为0.7版,当启动计划生效执行后,版本升为1.0。
4.3.2需求分析
编码可分为前台业务处理和后台过程,也可按功能模块或人员再分子项目。编码实现过程应注意与客户需求系统设计相一致,否则须修改设计报告。在配置管理活动中工程项目的源程序代码版本控制一般指内部版本,新项目的系统测试结束后其版本为0.7,试运行阶段验收通过后版本为1.0,并以此版本为基准将来每次升级时,以0.1为单位增加。产品项目的源代码版本控制也可参照执行。
4.3.7测试
功能测试阶段应提供测试问题卡与测试总结;系统测试阶段应提供测试大纲、测试用例、测试所发现的问题和修改说明,及测试总结报告等。
4.3.8验收与项目总结
项目验收最好能分为两个阶段,即安装试运行验收和项目最终验收。除验收报告外,验收期间与客户会谈纪要也应作为验收材料之一。项目总结由项目组成员共同编制,并应经过部门内部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