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目标制(涵义,背景)
通货膨胀目标制
![通货膨胀目标制](https://img.taocdn.com/s3/m/a7eb00fef18583d0486459c9.png)
截至2001年各国的汇率政策
澳大利亚 加拿大 冰岛
新西兰
挪威
瑞典 英国 巴西 智利 哥伦比亚
捷克 匈牙利 以色列
韩国 墨西哥
波兰 南非 泰国
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 当市场条件不稳定和汇率出现“超调”现象时,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将进行干预。 加拿大银行只在紧急条件下才进行干预。 干预市场根本目的在于达到目标通货膨胀水平,或缓和汇率波动对金融稳定产生影响。
半年度 季度 季度 季度
每四个月 季度 季度
1995年5月
1999年11 199月8年10
月 1992年6月
1994年12 月
1993年10 1993月年2月
1年目标点 2年目标点 1年目标点 2年目标点 2年目标点 2年目标点 2年目标点
其他信息披露工具
公布通胀预测模型 N(否)
公布货币政策会议记 录Y
R2 = 0.806269 Ad-R2 = 0.799093 D-W = 2.018333
(2)若时间序列为季度数据,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可得多元线 性回归方程:
INF = 0.9535475992 * EXR + 0.6688817379 * MBS + 0.4076975846 * INF (-1)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理论假设
•中长期内货币供给量的增长是中性的。
•高通货膨胀或波动较大的通货膨胀的成本极高,对 国民福利的损害很大 。
•货币政策在影响通货膨胀水平方面有一定的时滞。
通货膨胀目标制与其他变量为目 标的货币政策的差异
•货币供给量目标制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差异。 •汇率目标制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差异。
1、央行的角色、责任和目标更为明确,信息 披露更为完善。
通货膨胀目标制
![通货膨胀目标制](https://img.taocdn.com/s3/m/05f0601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3.png)
通货膨胀目标制通货膨胀目标制Inflation Targeting目录•••••••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概述2O世纪9O年代以来,在国际货币政策领域出现了一个新框架——通货膨胀目标制,在这种政策框架下,稳定物价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根据通货膨胀预测值的变化进行政策操作,以引导向预定水平靠拢.是否得到是公众评价货币策绩效的重要依据.自199O年新西兰率先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以来,到2OO5年,已有加拿大、英国、瑞典等22个国家先后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盛行,引起了国内外金融理论界的广泛关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含义是:货币当局明确以物价稳定为首要目标,并将当局在未来一段时间所要达到的目标通货膨胀率向外界公布,同时,通过一定的方法对目标期的进行预测得到目标期通货膨胀率的预测值,然后根据预测结果和目标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差距来决定的调整和操作,使得实际通货膨胀率接近目标通货膨胀率.如果预测结果高于目标通货膨胀率,则采取;如果预测结果低于目标通货膨胀率,则采取;如果预测结果接近于目标通货膨胀率,则保持货币政策不变.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传统的货币政策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之间不再设立中间目标,货币政策的决策依据主要依靠定期对通货膨胀的预测.团政府或中央银行根据预测提前确定本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中长期通货膨胀目标,中央银行在的监督下运用相应的使通货膨胀的实际值和预测目标相吻合.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优越性与、、等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相比,采用通货嘭胀目标制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1、通货膨胀目标制克服了传统货币政策框架下单纯盯住某种经济、金融变量的弊端,实现了规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通货膨胀目标制是建立在一定的规则之上的,货币当局一旦公布了通货膨胀目标,中央银行就要在政策连贯性方面做出承诺,维持实际通货膨胀率和日标通货膨胀率的基本一致;与此同时,中央银行有权自主决定使用何种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通货膨胀目标,并且这个目标是一个区间值,当发生无法预见的的时候,通货膨胀率允许超出这个区间范围.这样,通货膨胀目标制就实现了规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2、通货膨胀目标制提高了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中央银行不但预先公布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或目标区间,而且还定期向政府和公众解释当前的通货膨胀状况和应对措施.这样,中央银行、政府和公众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开放、透明的沟通机制与.通过与公众的交流,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公众对货币政策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公众评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绩.3、通货膨胀目标制有助于经济的稳定.盯住汇率的往往为了实现外部均衡而放弃内部均衡.而直接盯住通货膨胀目标的货币制度是以国内作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制度.它可以直接缓和经济的波动,有利于经济的稳定.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主要缺陷在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的增加并不是偶然的现象.通货膨胀目标制过分重视来自需求方面的扰动,而在处理供给方面的因素的时候缺乏必要的弹性;同时完全忽视了货币政策对就业的影响以及频繁变动政策工具对的不利影响.1、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可能会导致失业的增加.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中央银行只对通货膨胀率负责而不需要考虑其他变量.当通货膨胀率的预测结果高于目标通货膨胀率,则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根据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理论,如果这种价格的上涨是由引起的,那么紧缩性货币政策就是正确的;如果这种价格的上涨是由供给冲击条件恶化的结果,那么紧缩性货币政策就是错误的,它将进一步减少产出,增加失业.1991年加拿大经济的严重衰退证实了这一结论.当时,加拿大保守党实行了通货膨胀目标制,恰好遇上世界石油价格的上涨和国内引起的供给冲击,中央银行为了尽快实现通货膨胀目标,实行提高利率等紧缩性货币政策,结果使得产出减少,失业激增,导致加拿大经济的严重衰退.2、通货膨胀目标制容易导致货币政策工具的过度波动.当货币政策工具对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强时,不顾经济条件变化而长期盯住一个具体的政策目标会增加政策工具的波动性.的存在,使得政策变量对政策目标的当期影响较小而滞后影响较大由于当今各国均以利率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因而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必然造成利率水平的过度波动.利率的频繁变化,不但增加了公众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预期,提高了的成本,而且还降低了产出的增长率,使得这些国家的长期居高不下,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必要条件一确定合理的通货膨胀目标区间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货币当局必定要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所要达到的目标通货膨胀率向外界公布,换句话说就是必须确定和公布合理通货膨胀目标区间.所谓通货膨胀目标区间是指在特定时期特定经济体中,客观存在的能够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的通货膨胀率的上下限,通货膨胀率位于此区间中是可接受的,或者说可容忍的.二对通货膨胀率的精确预测我们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内涵可以看到,目标期通货膨胀率的预测值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操作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预测的准确与否将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如果预测不准确的话,中央银行根据这个误差很大的来调整货币政策,必然会使得目标期的实际通货膨胀率偏离目标区间,那么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就没有实际意义了.由此可见,对通货膨胀率的精确预测是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必要条件.三中央银行的高度独立性欲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就要求中央银行具有高度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在履行、制定、实施货币政策时的自主性,就是中央银行可以不接受来自政府的指令,当然,可以与政府.央行的独立性体现在与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直接有关的职能领域,如确定中央银行、制定与调整金融机构的、进行等等.对中央银行独立性可能产生影响的还有央行的人事任免制度、经费预算制度、为政府提供信用服务等方面的制度规定.保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可信度是通货膨胀日标制成功的关键.也就是说,中央银行要有绝对的权力选择必要的政策工具来实现通货膨胀目标.与此同时,增强中央银行的声誉和可信度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公众对中央银行的意愿和能力产生怀疑,其行为就会与中央银行的要求发生背离,以致影响政策实施的效果.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特点通货膨胀目标制在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货币政策承诺维持一个具体的长期通货膨胀水平,长期价格稳定将是压倒一切的首要的政策目标.第二,在长期通货膨胀目标值的约束下,为达到产出稳定等其它目标,中央银行短期内拥有采取灵活政策的权力——这就是“弹性通货膨胀目标”这一术语的真正含义.第三,通货膨胀目标制要求货币政策决策者保持实质性的开放和透明,例如,应定期公布通胀形势报告,并让公众参加政策讨论.公布通货膨胀目标,不仅包括通货膨胀的及其决定它的依据,而且还包括价格指数、目标期限和目标区的类型;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如何实现通货膨胀目标;偏离通货膨胀目标的原因.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分析通货膨胀目标制具有许多令人羡慕的优点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存在许多缺陷.从它的诞生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在大多数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总体上比较成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完全忽视它的缺陷就来采用它,而是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一预测通货膨胀率存在较大误差通货膨胀目标制是高度向前的货币政策,能否精确预测未来通货膨胀的走势成为货币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然而,迄今为止,对通货膨胀的预测仍然是不精确的.这是因为,一方面从货币政策操作到影响通货膨胀率存在一个相当长的一般为—2年,所以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至少是一年半以上.而预测期距离目标期的时间越长,预测的精确性就越差;另一方面,现实中的经济现象错综复杂,仅仅用计量手段来反映经济运行规律并模拟其未来的运行轨迹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运行波动较大时尤为如此.新西兰从1990年就开始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按理说应该具有比较丰富的预测经验和预测方法,但它在1992年到1999年期间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误差仍较大,更何况我们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面还很不成熟,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测误差就更大了.二缺乏独立性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属于独立性较弱的银行.1995年通过的第2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实施监督管理”,这就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国务院,是国务院领导下的宏观调控部门.该法第5条第1款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做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从上述法律规定来看,中国人民银行在重要事项的决策方面对政府的独立性是较弱的.而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要求中央银行具有高度的独立性,所以现阶段我国还不具备这方面的条件.三经济增长与发展是我国的首要目标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首要目标是经济增长和发展,如果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必然要求中央银行把物价稳定作为首要目标,并且目标期的实际通货膨胀率是否落人目标区间被认为是评价该国中央银行政策绩效的首要标准.这样就会激励中央银行不顾一切地去完成通货膨胀目标,有时候这种做法会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构成一定的威胁,这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四货币政策的作用与局限在我国通货膨胀是一个,常常与需求过度、供给冲击、及政治不稳定等联系在一起,因此,通货膨胀的治理不能完全依靠货币政策来进行.而且对于我国来说,汇率稳定是必要的.一旦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中央银行会收缩货币供应,为避免汇率升值,将不得不抛出,结果使得一圜国际储备减少,干预能力下降,面临国际游资的可能性增大.此外,即使可以置汇率波动丁不顾,当中央银行为抑止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时,会使资本流人,汇率升值,出口减少.此时,即使中央银行的通货膨胀目标能够实现,也必然以产出的损失为代价.综上所述,我国目前仍然不具备实行通货嘭胀目标制的必要条件,不宜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的几点建议第一,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可信度.保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可信度是货币政策有效实施的关键,一旦公众对中央银行的意愿和能力产生怀疑,其行为就会与中央银行的要求相背离.从而影响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还有待提高.为了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需要中央银行拥有必要的自主权.当然,在拥有权力的同时,也应加强责任约束,当没能实现政策目标时.中央银行必须对公众作出解释和说明,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二,确定合理的通货膨胀目标区.我国现行的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这只是原则性的规定,而没有数量化的指标,因而对其职责的履行难以进行准确的评判.为了使中央银行的职责更加明晰.需要确定中长期通货膨胀目标值或目标区.保持物价稳定并不是说必须使通货膨胀率为零,而是说只要通货膨胀率在一个合适的范围波动,就不会对宏观经济稳定运行造成负面影响.第三,加强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测.为了有效地进行预调和,中央银行需要通过可靠的通货膨胀预测方法.把握,估计货币政策操作对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因此需要建立实用而精确的预测模型体系.比较准确地估计出货币政策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中央银行应当提高自身的经济预测能力,建立监测分析经济金融运行的指标体系,把模拟测算的数据作为货币政策评估与决策的参考依据.第四,以“积极规则” 指导货币政策操作.所推崇的“”,是按固定的货币增长率行事,而不是依据形势变化来调整政策取向,其缺点是政策僵硬、缺乏弹性.的“”强调了货币政策的应变性,缺点是缺乏规则对政策执行的约束.比较来看,把二者结合起来的“积极规则” 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原则较好. “积极规则” 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货币政策操作是有规则约束的.主要是对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目标区间进行限定:二是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政策作出及时反应和调整.这样的政策操作较为规范、主动和灵活.另外,“积极规则” 有助于把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联系起来,促使中央银行提前采取预防性措施,以预调和作为日常的调控方式.第五,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透明度有助于提高公众对货币政策的理解,有利于中央银行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而的取得,是离不开公众的理解与支持的.实践表明,透明度能够增加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中央银行政策决策的公布与说明有时比政策本身更能影响经济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并引导经济主体的预期朝着中央银行期望的方向发展.因此,应当建立中央银行与公众的机制,向公众解释货币政策制定的依据,明确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取向,这样做会放大政策的告示效应,促进货币政策的传导,提高货币政策的效力.。
全球通胀目标制的操作框架
![全球通胀目标制的操作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3d918ee22cc58bd63086bd25.png)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前提条件
1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2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3目标期通胀率预测的准确性。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一般来说,央行的独立性主要通过衡量其能 够在多大程度上决定货币政策来确定,这也是现 今学术界以及政策制定部门在进行政策实践结果 分析的基础。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要具有独立性就必须具有 一定的规避政治干扰的能力,只有能够规避政治 的干扰,货币政策才能够完全的实现其调节整体 经济运行,改善经济发展现状的功能。然而,现 有的众多文献在对于如何才能达到一个央行货币 政策独立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认识。
4目标偏离和免责条款
目标偏离是制定货币政策的通胀目标与实际 经济运行所产生通胀结果之间的偏差。有时候考 虑到宏观经济变量,央行可以合理的偏离以前宣 布的通货膨胀目标。其中所受到的经济冲击的类 型是调整通胀目标的主要原因,如果经济冲击是 由不可预期的总支出变化造成,那么产出与控制 通货膨胀就不存在矛盾,以货币政策应对总需求 冲击非常有效。
通货膨胀目标制背景
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由基于以下论点:
首先,大多数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在长期,通 货膨胀是货币政策能影响的唯一宏观经济变量; 其次,即使是中等程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效率 和增长也是有害的;
第三,将价格稳定确定为货币政策主要的长期 目标,使公众能了解决策者的意图,并对中央银行 和政府自身施加某种程度的责任感和约束。
全球通胀目标制的操作框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内
容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背景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内涵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前提条件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具体设计
货膨胀目标制的运行与国际经验
通货膨胀目标制背景
通 货膨胀目标制是 1990 年在新西兰开始实行的一种 货币政策框架,作为一种前瞻性的货币政策操作思路,在 稳定通胀和减缓真实经济波动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截至2010年,已经有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巴西等25 个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宣布采用这一制度。 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大多经历了较高的通货 膨胀率,国内的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传统货币政策运作 方式如钉住货币供应量、名义汇率的失效,是导致这些国 家转而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主要原因。实践证明,通货 膨胀目标制成功的降低了通货膨胀率,稳定物价,使得国 内的经济运行环境得到较好的改善,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 任度,并有效的推动了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目标制(涵义,背景)
![通货膨胀目标制(涵义,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535eb60f453610661ed9f49b.png)
8.小组结论
中国短期(5~10年)内不会采用通 货膨胀目标制。
谢谢!
2.产生背景
一.国际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化和对外金融合作交 流的愈发频繁,各国对外开放程度不 断提高,国家之间的壁垒减弱,货币 供给量逐渐成为一种内生变量。
2.产生背景
二.国内背景: A.各国国内存在高通货膨胀率。 B.增强央行决策的独立性的倒逼。 C.为了更准确的控制货币政策中介目 情况
一.我国央行性质: 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 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 管理。 中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属于独 立性较弱的银行。
6.展望中国情况
二.经济增长与发展是我国的首要目 标。 首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首要目标 是经济增长和发展。 其次,现阶段国家以经济转型为主要 任务。
通货膨胀目标制
小组成员:
于婷婷 玛尔江· 那比 艾克然木江· 艾尼瓦尔 蒋志鑫 张会选 林成彬
1.定义
通货膨胀目标制:最早由新西兰储备 银行于1989年提出,是指中央银行 直接控制通货膨胀率作为政策操作的 最终目标,并对外公布通货膨胀率的 控制目标,在此目标的约束下,制定 货币政策操作的制度安排。
6.展望中国情况
三.通货膨胀水平。 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水平很低,没有 推出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必要条件。
6.展望中国情况
四.货币政策的作用与局限。 在中国通货膨胀是一个内生变量,常 常与需求过度、供给冲击、财政赤字 及政治不稳定等联系在一起,因此, 通货膨胀的治理不能完全依靠货币政 策来进行。
7.中国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条件
通货膨胀目标制
![通货膨胀目标制](https://img.taocdn.com/s3/m/298d27227375a417866f8fce.png)
新西兰
O 1989年国会通过的新西
价格指 数
通货膨 胀预测
透明度
责任
兰储备银行法将储备银 行的唯一法定目标确定 为价格水平稳定,要求 财政部部长储备银行行 长新的5年任期开始之前, 通过签订政策目标协议 确定物价指数的具体目 标,选择什么物价指数 以及目标区间,当环境 发生变化必须修改货币 政策目标时,可以重新 签订政策目标协议
英国
O 1990-1992年,英国加入
价格指 数
通货膨 胀预测
透明度
责任
欧洲货币体系的联合汇 率制度,将英镑汇率盯 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他欧洲货币,通过 这一机制,英国将货币 政策盯住其他欧洲国家 的价格稳定政策,1992 年英镑危机发生以后, 英国脱离欧洲汇率制度, 英国需要货币政策锚, 1992年10月,财政部部 长宣布实行通货膨胀目 标制
二、通货膨胀目标制分析
1. 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经济背景分析 2. 通货目标制的实践 3. 通货膨胀制在我国的可行性
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经济背景分析
O 以汇率、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而货币
政策作用下降:例如英国、新西兰、瑞典、 芬兰等国家 O 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制度性变更:例如 新西兰、波兰、西班牙等国家 O 严重的通货膨胀急需抑制:例如巴西、智 利、新西兰、波兰、捷克等国家
得出结论:
O 总体上看,我国还不适宜马上采取这
种制度,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中还有 很多不确定因素,经济结构变化也很 快,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测会比较困 难,再加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完 善,实现预测通货膨胀目标的难度比 较大,从目前实际货币供应量增长与 目标值的偏离就可以看出
O 另外,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也在制度上得到
通货膨胀目标制:一个可能的最优货币政策框架
![通货膨胀目标制:一个可能的最优货币政策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69c1ae3fb4daa58da0114af6.png)
通货膨胀目标制:一个可能的最优货币政策框架一、现行货币政策框架及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引入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分类,货币政策框架主要包括三类:货币总量目标制、汇率目标制和通货膨胀目标制。
目前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一种新兴的货币政策框架,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
各国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货币供给在中长期是中性的,即从中长期来看,货币供给的变化只能影响价格,而对实体经济的产出和就业无实质性影响。
二是通货膨胀无论是对资源配置还是对长期产出,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三是由于货币政策难以避免的存在滞后效应,使得货币总量目标制、汇率目标制容易造成实体经济的频繁波动,使得菜单成本和鞋底成本上升。
二、通货膨胀目标制含义及理论基础通货膨胀目标制是指货币当局预测通货膨胀的未来走向,并将此预测与已经确定的通货膨胀目标相比较,根据两者之间的差距决定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整和操作;如果通货膨胀预测结果高于目标或目标区上限,采取抑制性货币供给调整;如果通货膨胀预测结果低于目标或目标区下限,采取松动性货币供给调整;如果通货膨胀预测结果在目标区范围内或非常接近目标,货币政策倾向则可保持不变。
约翰·格林在《通货膨胀盯住目标:理论及政策含义》中综合运用“卢卡斯供给函数”和“新凯恩斯经济学”所提倡的复数货币政策规则,对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进行了理论阐述;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多种研究成果,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应运而生。
卢卡斯供给函数可以表述为:y=y*+(?仔-?仔*)-?着,其中y代表实际经济增长率,y*代表充分就业时的经济增长率,?仔代表实际的通货膨胀水平,?仔*代表理想的通货膨胀水平,?着为随机变量,代表外来的冲击。
假定?着的期望值为0,且方差为某一常数;?着的系数为-1,表示其对经济增长具有消极的影响。
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等于理想通货膨胀率且?着=0,那么实际经济增长率,即产出达到理想状态,这时经济运行处于最佳状态。
通货膨胀目标制
![通货膨胀目标制](https://img.taocdn.com/s3/m/0c542d0d76eeaeaad0f3308d.png)
通货膨胀目标制通货膨胀目标制(Inflation Targeting)目次[隐藏]• 1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概述• 2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优胜性• 3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重要缺点• 4 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须要前提• 5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特点• 6 我国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分析•7 完美我国的泉币政策操作的几点建议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概述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优胜性通货膨胀目标制的重要缺点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须要前提(一)确信合理的通货膨胀目标区间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度的泉币当局必定要将在今后一段时刻所要达到的目标通货膨胀率向外界颁布,换句话说确实是必须确信和颁布合理通货膨胀目标区间。
所谓通货膨胀目标区间是指在特准时代特定经济体中,客不雅存在的能够或许保持公平易近经济连续、稳固、健康增长的通货膨胀率的高低限,通货膨胀率位于此区间中是可接收的,或者说可容忍的。
(二)对通货膨胀率的精确推测(三)中心银行的高度自力性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特点通货膨胀目标制在实施过程中显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泉币政策承诺保持一个具体的经久通货膨胀程度,经久价格稳固将是胜过一切的重要的政策目标。
第二,在经久通货膨胀目标值的束缚下,为达到产出稳固等其它目标,中心银行短期内拥有采取灵活政策的权力——这确实是“弹性通货膨胀目标”这一术语的真正含义。
我国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分析通货膨胀目标制具有专门多令人喜爱的长处的同时弗成幸免的存在专门多缺点。
从它的出生到现在差不多有十几年的时刻,在大年夜多半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度总体上比较成功,但这并不料味着我们如许的成长中国度能够或许完全忽视它的缺点就来采取它,而是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
(一)推测通货膨胀率存在较大年夜误差(三)经济增长与成长是我国的重要目标我国作为成长中国度重要目标是经济增长和成长,假如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度必定要求中心银行把物价稳固作为重要目标,同时目标期的实际通货膨胀率是否落人目标区间被认为是评判该国中心银行政策绩效的重要标准。
通货膨胀目标制涵义背景
![通货膨胀目标制涵义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362a497d6bec0975f565e254.png)
7.中国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条件
• 一.将稳定物价作为货币 多元化目 标的基础。
• 二.增强中央 的独立性,提高货币 的透明度。
• 三.推进金融市场改革,形成发达的 金融体系。
8.小组结论
• 中国短期(5~10年)内不会采用通 货膨胀目标制。
问责机制——可问责性。
增强央行决策的独立性的倒逼。
增强央行决策的独立性的倒逼。
价格稳定成为中央 的主要目标,就业和产出则成为次要目标
的。工央具独立明性。确发布通货膨胀目标,并对通货膨胀进
问三责.机 推制进—金—融市可场问改责革性行,。形预成发测达的,金融根体系据。 通货膨胀目标确定货币 工具以实
现该目标。 稳定价格的制度性承诺。
中央 应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工具独立性。
中央 对实现通货膨胀目标负责
中央 定期公布通货膨胀报告和货币 报告
经济增长与发展是我国的首要目标。
首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首要目标是经济增长和发展。
中国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条件
增强央行决策的独立性的倒逼。
首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首要目标是经济增长和发展。
• 其次,现阶段国家以经济转型为主要 任务。
6.展望中国情况
• 三.通货膨胀水平。 • 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水平很低,没有
推出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必要条件。
6.展望中国情况
• 四.货币 的作用与局限。 • 在中国通货膨胀是一个内生变量,常
常与需求过度、供给冲击、财政赤字 及政治不稳定等联系在一起,因此, 通货膨胀的治理不能完全依靠货币 来进行。
于实现货币 的最终目标。
6.展望中国情况
• 一.我国央行性质: • 中国人民 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
实施货币 ,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通货膨胀目标制:内容、特点与启迪
![通货膨胀目标制:内容、特点与启迪](https://img.taocdn.com/s3/m/611a602b7c1cfad6185fa7d5.png)
通货膨胀目标制:内容、特点与启迪一、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主要内容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其历史背景不尽相同,有的国家是为了降低持续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有的是为了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的是由于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失灵,有的是以利率、汇率作为中介目标存在重大缺陷。
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有的是存在上述一种原因,有的是几种原因并存。
从各国货币政策实践看,货币政策目标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实行单一目标,即以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其他目标都是次要的;另一类是实行多重目标,即同时以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在政策实施中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1]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在货币政策操作上虽有差异,但有一点是基本相同的,这就是:中央银行明确以稳定物价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并把这种责任公开向社会承诺。
[2]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践看,这种货币政策框架大体有两种:一种是严格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即赋予稳定物价的权重为100%,而产出、就业等权重为零,这意味着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操作中,可以不顾及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自主运用政策工具,使实际通货膨胀率等于或接近目标通货膨胀率;另一种是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即赋予稳定物价较大的权重,而对产出和就业等给予相对较小的权重,在不影响物价稳定的条件下,促进产出增加和就业增长。
传统的货币政策操作按照“政策工具→操作指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程序进行,而通货膨胀目标制是把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直接指向最终目标。
通常的做法是:政府或中央银行明确宣布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要达到的通货膨胀目标值或目标区,中央银行则通过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定期测算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通货膨胀率,将此预测值与事先宣布的目标值或目标区相比较,根据两者之间的差距,通过操作货币政策工具,最终使未来的通货膨胀率落在目标范围之内。
从目前来看,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都选择某种适当的通货膨胀指标并明确规定物价稳定的含义。
通货膨胀目标制
![通货膨胀目标制](https://img.taocdn.com/s3/m/8f6aa568195f312b3069a530.png)
通货膨胀目标制通货膨胀目标制(Inflation Targeting)目录[][]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概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货币政策领域出现了一个新框架一一通货膨胀目标制,在这种政策框架下,稳定物价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根据通货膨胀预测值的变化进行政策操作,以引导向预定水平靠拢。
是否得到是公众评价货币策绩效的重要依据。
自1990年新西兰率先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以来,到2005年,已有加拿大、英国、瑞典等22个国家先后实行。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盛行,引起了国内外金融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含义是:货币当局明确以物价稳定为首要目标,并将当局在未来一段时间所要达到的目标通货膨胀率向外界公布,同时,通过一定的方法对目标期的进行预测得到目标期通货膨胀率的预测值,然后根据预测结果和目标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差距来决定的调整和操作,使得实际通货膨胀率接近目标通货膨胀率。
如果预测结果高于目标通货膨胀率,则采取;如果预测结果低于目标通货膨胀率,则采取;如果预测结果接近于目标通货膨胀率,则保持货币政策不变。
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传统的货币政策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之间不再设立中间目标,货币政策的决策依据主要依靠定期对通货膨胀的预测。
团政府或中央银行根据预测提前确定本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中长期通货膨胀目标,中央银行在的监督下运用相应的使通货膨胀的实际值和预测目标相吻合。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优越性与、、等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相比,采用通货嘭胀目标制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1、通货膨胀目标制克服了传统货币政策框架下单纯盯住某种经济、金融变量的弊端,实现了规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建立在一定的规则之上的,货币当局一旦公布了通货膨胀目标,中央银行就要在政策连贯性方面做出承诺,维持实际通货膨胀率和日标通货膨胀率的基本一致;与此同时,中央银行有权自主决定使用何种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通货膨胀目标,并且这个目标是一个区间值,当发生无法预见的的时候,通货膨胀率允许超出这个区间范围。
金融理论专题通货膨胀目标制
![金融理论专题通货膨胀目标制](https://img.taocdn.com/s3/m/27d642094b73f242336c5fc9.png)
12
钉住通货膨胀率
钉住通货膨胀率的货币政策运营方式具有一些共性: 1.公开宣布中期通货膨胀率变动范围或某一具体值; 2.央行将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优先考虑的长期目 标,并承诺实现这一目标; 3.选择货币政策工具时考虑多个变量因素; 4.通过公布、出版通胀预期报告,增加政策透明度; 5.强化央行实现通胀目标的责任约束,提高公信度。
丧失货币政策 独立性 维持成本较高 经济波动较大
冲击传递直接 易受投机冲击
10
钉住利率
基于凯恩斯理论确定利率为“名义锚”。利率在可控性、可测 性及相关性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同时,利率变动反映了供求 状况的相对变化。 但是,钉住利率容易使各国忽视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导致货 币供给可能长期过度,形成“滞胀”;另外,利率作为“名义锚” 本身存在内在缺陷。
d
21
(二)通货膨胀偏好 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在政府的压力下,倾向于采取扩张 性货币政策刺激经济,表现为通货膨胀偏好。
长期PC
F
短期PC1
E
短期PC2
D
22
U
(三)通货膨胀目标制是消除通胀偏好的一种方法 Svensson(1997)说明中央银行选择低于社会最优水平的 目标通货膨胀率时,中央银行的相机抉择政策也能消除通货 膨胀偏差。 Freedman(2001)断言“通货膨胀目标制必将成为许多 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政策的中心。”
20
如果中央银行在私人形成预期前实现制定一个零通胀率规则性 政策,则有: e
mm 0 1 r E[U ] (U * U n ) 2 2
但是,此时央行如果考虑到公众的通胀预期已经确定,则其最 优的政策选择应该是:
m* (U n U * ) 1 E[U ] (1 2 )(U * U n ) 2 2 E[U d ] > E[U r ] 显然,
通货膨胀目标制名词解释
![通货膨胀目标制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28e687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c.png)
通货膨胀目标制名词解释通货膨胀目标制,也被称为通胀目标制,是一种经济政策框架,旨在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调整利率来实现稳定的通货膨胀水平。
该政策是许多国家中央银行所采用的一种方法,以保持经济增长和价格稳定之间的平衡。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主要目标是保持通货膨胀率稳定,并在一定的目标水平范围内维持。
这些目标通常由中央银行设定,并经常与政府的经济目标保持一致。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核心理念是,适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稳定和增长至关重要,但过高或过低的通货膨胀率都可能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具体方法可以有多种形式,取决于中央银行的策略和经济条件。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设置一个具体的通货膨胀率目标,例如2%。
中央银行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实现这个目标,例如调整利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监督金融市场等。
此外,中央银行还会定期发布经济预测和政策声明,以向市场和公众传达其通货膨胀目标和政策意图。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优点之一是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预测的经济环境。
维持适度的通货膨胀率可以鼓励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通货膨胀目标制还可以帮助降低通货膨胀预期,从而减少价格上涨的压力,提高市场信心。
然而,通货膨胀目标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首先,设置和实现目标通货膨胀率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因为通货膨胀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物价、劳动力市场和国际经济条件等。
此外,通货膨胀目标制可能会导致经济周期的不稳定,因为中央银行可能会在通货膨胀超过或低于目标水平时采取紧缩或扩张性政策。
总之,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经济政策框架,旨在通过控制通货膨胀率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这种政策方法有助于提供一个稳定可预测的经济环境,并为中央银行提供了一种重要工具来实现其经济目标。
然而,通货膨胀目标制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权衡各种经济因素和综合考虑。
通货膨胀目标制
![通货膨胀目标制](https://img.taocdn.com/s3/m/af841ab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2.png)
提高抵御外部冲击 的能力
面对外部冲击,各国央行需要 具备灵活应对的能力。应加强 与其他央行的合作与协调,共 同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同时采 取适当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来稳定国内物价。
感谢观看
THANKS
通货膨胀目标制强调价格稳定, 通过与公众沟通实现政策透明度 和可信度,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制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通货膨胀目标制起源于20世纪90年 代的新西兰,随后被其他国家如加拿 大、英国、瑞典等采纳。
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国家开 始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并将其作为 货币政策框架的核心组成部分。
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 和分析市场信息,对政策实施过 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和 改进。
03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践案例
瑞典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实践
瑞典是世界上最早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 之一,其政策目标是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一定 范围内,以稳定物价和促进经济增长。
瑞典央行设定了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并定期 评估和调整货币政策,以确保达到目标。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优缺点
增强政策透明度和可信度
通货膨胀目标制明确规定了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减少 不确定性。
减少货币政策的随意性
通过设定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中央银行可以避免过度依赖短期经济数据和政 治压力,从而减少货币政策的随意性。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优缺点
• 促进经济稳定:通货膨胀目标制有助于减少经济波动和促 进经济稳定增长。
瑞典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实践表明,通过稳定物 价,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同时还能减少 经济波动和金融风险。
加拿大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实践
01
加拿大是另一个较早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其政策目标 也是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政策内涵及其应用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政策内涵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54b114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6.png)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政策内涵及其应用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国家货币政策框架,其核心是制定和实现通货膨胀目标。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政策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通货膨胀目标的制定:通货膨胀目标制通过制定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即通货膨胀率的目标值和时间范围,来引导货币政策的实施。
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通货膨胀目标制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例如利率调整、货币供应量控制等,以达到实现通货膨胀目标的目的。
预测和评估通货膨胀风险:通货膨胀目标制需要对通货膨胀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以及时采取调整货币政策的措施,避免通货膨胀率偏离目标值。
透明度和沟通:通货膨胀目标制需要保持政策透明度,及时向公众公布通货膨胀目标和货币政策调整情况,并与各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协调,以保持政策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率,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在实践中,通货膨胀目标制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国家的货币政策框架中,例如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以及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
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
![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https://img.taocdn.com/s3/m/ecf4edc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6.png)
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通货膨胀目标制是指国家通过设定一定的通胀目标,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来控制通胀水平。
这一目标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确保人民币的购买力不断增强,从而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首先,通货膨胀目标制能够保持物价的稳定。
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央行会根据经济的情况来制定合适的通胀目标,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和利率来控制通胀水平。
这可以保持物价的稳定,降低通货膨胀对经济的不良影响,提高人们的购买力。
其次,通货膨胀目标制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通胀目标制度下,通胀预期相对稳定,商家和消费者更容易对未来的经济走势有所预期。
这可以促使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
同时,通货膨胀目标制也可以提高消费者对未来购买力的预期,鼓励他们增加消费,刺激市场需求,推动经济的发展。
第三,通货膨胀目标制可以提高经济的稳定性。
在通胀目标制度下,中央银行会及时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措施来管控通胀,避免过度波动。
这可以减少经济的不确定性,提高经济的可预测性,帮助企业和个人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此外,通货膨胀目标制还可以避免通货膨胀的恶性循环,防止通胀过高导致经济增长的下滑和社会不稳定。
最后,通货膨胀目标制有助于保护人民币的价值。
通过设定适当的通胀目标,国家能够控制通胀水平,保持人民币的购买力,防止货币贬值。
这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都是有利的,他们的财富和资产不会因通货膨胀而贬值,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消费和投资行为。
同时,保持人民币的稳定也有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建立是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维护人民币的购买力。
通过设定适当的通胀目标,国家能够及时制定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胀水平,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提高人民币的价值,保护人民的财富和资产。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将进一步优化我国经济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通货膨胀目标制名词解释
![通货膨胀目标制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87c716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9.png)
通货膨胀目标制名词解释1. 引言1.1 概述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经济政策工具,旨在控制和稳定国家的通货膨胀水平。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通货膨胀对于国家经济运行和市场稳定性至关重要。
通过设定合理的通货膨胀目标,国家可以有效地管理通货膨胀速度,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维持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通货膨胀目标制进行解释与分析。
首先,在第二部分“通货膨胀目标制名词解释”中,我们将定义通货膨胀以及目标制的概念,并探讨其在经济中的作用。
接下来,在第三部分“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步骤和方法”中,我们将介绍如何确定目标、实施策略与措施以及评估调整这一过程。
第四部分“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优缺点分析”将详细讨论该政策工具的有点与缺点。
最后,在第五部分“结论”中,我们将总结主要观点和发现结果,并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未来展望和建议进行探讨。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提供读者一个全面了解通货膨胀目标制以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应用的机会。
通过分析政策工具的步骤、优缺点,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深入理解通货膨胀目标制,并对其前景和实施提出有建设性意见。
同时,本文也旨在为经济学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帮助决策者正确地运用这一工具来维持国家经济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2. 通货膨胀目标制名词解释:2.1 通货膨胀定义:通货膨胀是指整个经济体中商品和服务的总体价格水平持续上升的现象。
简单来说,通货膨胀就是货币购买力下降导致物价上涨的过程。
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同样的货币购买力能够购买更少的商品和服务。
2.2 目标制概述:通货膨胀目标制(Inflation Targeting)是一种经济政策框架,通过设定并追求特定的通货膨胀率目标来引导经济活动。
在这种制度下,央行通过调控利率、货币供应量以及其他政策手段,力图使通货膨胀率保持在预先设定的目标范围内。
2.3 目标制在经济中的作用:- 确定性和透明性: 通货膨胀目标制为经济体提供了明确和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及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启发
![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及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启发](https://img.taocdn.com/s3/m/49fae731195f312b3069a5c8.png)
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及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启发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货币政策实践显现了一个重要转变——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兴起。
自1990年3月新西兰率先采纳以来,已前后有加拿大、英国、墨西哥等20余国采纳了该政策,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另外,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一些非采纳国(例如美国、日本等)对它的讨论一直是经济学界和经济政策界的热点之一。
最近几年来,在对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前瞻性研讨中,它也正慢慢为人所注视。
一、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内涵作为一种货币政策框架,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大体含义是:货币当局明确以物价稳固为首要目标,并发布通货膨胀率的目标值;同时,通过必然的方式预测通货膨胀的以后走势,将此预测与已经明确宣布的通货膨胀的操纵目标相较较,并进行相应的货币政策操作使得届时的通货膨胀率落在目标区内。
各采纳国在具体操作被骗然不尽相同,但均具有以下3特点:①中央银行明确地设定并发布通货膨胀率的操纵目标;②该目标的实现为中央银行的优先任务,因此,“经济成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的均衡”为次元目标;③关于目标的实现与否、变更等,中央银行负有信息披露的责任,以期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信费用。
那么,什么缘故会产生如此的一种货币政策框架呢?其全然缘故在于上世纪90年代以后,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所主张的“货币中性论”在经济学界、经济政策界日趋被认同,即货币从长期来看是中性的,货币供给的变更只会对物价水平有持久的阻碍,而对产出、就业等实际变量可不能产生长久的阻碍。
而一个高水平、易变的通货膨胀,将降低价钱信号的准确性、扭曲资源的优化配置机制,从而阻碍经济的良好进展。
因此,依照货币中性理论,货币政策的目标指向增加产出、提高就业是没成心义的,维持较低的、稳固的通货膨胀才是合理的,它有利于以增进经济的中长期良好进展。
可是,货币从短时间来看又不是中性的,货币政策的缓和对产出的提高、失业率的下降具有短时间成效。
因此,货币当局会不时地受到来自于政府、国会、产业界等各方面的压力,不能不违心地进行政策的缓和。
通货膨胀目标制名词解释 -回复
![通货膨胀目标制名词解释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90444ef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3.png)
通货膨胀目标制名词解释-回复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货币政策框架,中央银行明确宣布将通货膨胀率作为其主要的政策目标,并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向公众解释其如何使用货币工具来实现这一目标。
在这一制度下,中央银行设定一个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区间,通常为每年1-3的低通胀水平,认为这样的通胀水平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目的是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增强公众对价格稳定的预期,从而降低通胀预期的波动性和实际通胀率的偏差。
中央银行会定期公布通胀预测和相应的货币政策决策,以引导市场预期和行为。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和制度环境支持,包括独立的中央银行、灵活的汇率制度、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良好的宏观经济管理和统计体系等。
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已经采用了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其货币政策框架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展望中国情况
• 二.经济增长与发展是我国的首要目 标。
• 首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首要目标 是经济增长和发展。
• 其次,现阶段国家以经济转型为主要 任务。
.
6.展望中国情况
• 三.通货膨胀水平。 • 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水平很低,没有
推出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必要条件。
• 二.增强了央行决策的独立性。 • 三.准确的控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
5.效果
• 四.提高货币政策的开放透明度 • 五.准确评判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
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
6.展望中国情况
•一.我国央行性质: •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 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 管理。
.
6.展望中国情况
• 四.货币政策的作用与局限。 • 在中国通货膨胀是一个内生变量,常
常与需求过度、供给冲击、财政赤字 及政治不稳定等联系在。
.
7.中国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条件
• 一.将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多元化 目标的基础。
• 二.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提高货 币政策的透明度。
.
3.框架基础
• 一.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 二.问责机制——可问责性。 • 三.以物价稳定为优先目标。
.
4.实施条件
• 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 中央银行应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工具独立性。 • 二.稳定价格的制度性承诺。 • 价格稳定成为中央银行的主要目标,就业
和产出则成为次要目标
.
通货膨胀目标制
小组成员: 于婷婷 玛尔江·那比 艾克然木江·艾尼瓦尔 蒋志鑫 张会选 林成彬
.
1.定义
• 通货膨胀目标制:最早由新西兰储备 银行于1989年提出,是指中央银行 直接控制通货膨胀率作为政策操作的 最终目标,并对外公布通货膨胀率的 控制目标,在此目标的约束下,制定 货币政策操作的制度安排。
• 三.推进金融市场改革,形成发达的 金融体系。
.
8.小组结论
• 中国短期(5~10年)内不会采用通 货膨胀目标制。
.
谢谢!
.
.
2.产生背景
• 一.国际背景: • 随着经济全球化化和对外金融合作交
流的愈发频繁,各国对外开放程度不 断提高,国家之间的壁垒减弱,货币 供给量逐渐成为一种内生变量。
.
2.产生背景
• 二.国内背景: • A.各国国内存在高通货膨胀率。
• B.增强央行决策的独立性的倒逼。
• C.为了更准确的控制货币政策中介目 标。
4.实施条件
• 三.通货膨胀名义锚。 • 中央银行明确发布通货膨胀目标,并对通货膨胀
进行预测,根据通货膨胀目标确定货币政策工具 以实现该目标。
.
4.实施条件
• 四.货币政策透明度。 • 中央银行定期公布通货膨胀报告和货
币政策报告
• 五.责任性。 • 中央银行对实现通货膨胀目标负责
.
5.效果
• 一.能更有效管理市场通货膨胀预期, 降低高通货膨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