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研究现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事故研究现状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210101班

胡婷婷徐小丹

一、摘要

近几年我国的交通事业有着长足的发展,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高速公路可达到7万km。交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据介绍,近几年来,我国每年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人数都在10万人以上,伤残50万人。笔者认为,预防事故的发生、研究事故对交通特性的影响,对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公路畅通、提高运输效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交通事故研究的方向、现状以及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交通事故研究是交通安全对策以及汽车安全研究的重要依据之一。交通事故研究领域可分为对交通事故进行工程技术、医学工程和心理学的研究。交通事故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交通事故的调查与统计、交通事故再现及交通事故分析三个方面。交通事故研究是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需要工程技术、法学、医学和心理学专业人员的共同参与,也是交通学科中一个极具研究价值和研究潜力的领域。

二、关键词

交通事故汽车安全研究方向研究现状存在问题

三、正文

1、引言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对交通事故的定义是:交通事故是“在道路上所发生的意料不到的有害或危险的事件”。这些有害或危险的事件妨碍着交通行为的完成,其原因常常是由于不安全的行动或不安全的因素,或是两者的结合。我国对交通事故的定义为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与《原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的道路交通事故定义相比,新定义有了明显变化:第一,交通事故不仅是由不得特定的人员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的,也可以是由于地震台风山洪雷击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第二,交通事故的定义基本与国际接轨。

建国50年来,我国的交通事故基本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上升的,中间经过"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和84年以来的三次高峰。每年全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五、六十年代为几百至几千人,70年代为1~2万人,1984年以后事故死亡人数急剧上升,1988年~1990年稍有下降,1991年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化,经济腾飞,国家总体经济势力不断增强,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拥有驾驶证的人数激增,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有急剧增长,至99年底,死亡人数已超过8.4万人(美国约为3.9万),万车

死亡人数是发达国家6~18倍,成为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汽车与交通安全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之一。

而西方发达国家从70年代以来,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一直下降(见表1)。因驾驶员行为的改善,公路和车辆设计优化以及交通法规的完善,这种趋势还将持续保持下去。

表1 工业化国家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发展

由于发展中国家机动化的发展,全球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继续上升(见表2)。1990年大约5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其中发达国家约15万人,发展中国家35万人。至2000年全球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将达到100万人。

表2 全球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发展

据预测,至2020年中国、印度、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机动车数量将翻番,全球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将达200万。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交通安全的形势严峻,交通安全研究任重道远。

正因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交通事故的研究才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系统的介绍:①交通事故的研究方向,包括涉及的主要研究领域和主要研究内容②交通事故的研究现状,通过国内和国外研究现状的对比,展示交通事故研究已取得的成就,包括一些主要的研究方法。③交通事故研究领域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通过前两个方面的讨论发现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交通事故研究领域进行展望。

2、研究方向

2.1 综述

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研究的实质是通过大量交通事故数据的分析,研究人、车、路以及环境等各要素对交通事故的影响,找出其中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损失。事故研究的任务是借助于已有的数据进一步回答事故的原因,探讨降低事故后果的措施,从中可获得进一步的理论和经验,从而改善道路交通安全提供决策依据。

交通事故研究领域可分为对交通事故进行工程技术、医学工程和心理学的研究。交通事故研究的内容包括事故调查与统计、事故再现和事故分析三个方面。

2.2 研究领域

2.2.1 工程技术

借助模拟方法(乘员模拟计算模型、模拟假人试验、自愿受试者、尸体)尝试获得与描述事故有关的车辆、人和环境特性的特征值。这些特征值描述车辆损坏、人体受伤(人与模拟假人的可比关系,乘员模型与人的相近性,事故严重程度与受伤的关系等)以及环境的作用。

2.2.2 医学

评价医生诊断、医院报告、事故受害人病理结果与受伤严重程度、受伤形式以及事故参者事故后果的关系。

2.2.3 心理学

通过询问事故参与人,确定驾驶员、车辆和环境方面的事故原因。

2.3 研究内容

2.3.1 事故调查与统计方法

事故调查与统计的目的是总结事故,用统计方法对事故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道路交通事故的统计评价可以揭示事故的重点,从而使得分析有的放矢,并且确定碰撞事故乘员受伤与事故严重程度的相互关系。对于不同的机构和不同研究目的,事故调查的项目也不同。①政府道路交通事故统计

政府主管机构所进行的事故统计是二次事故统计。这些统计结果来源于警察的事故调查报告。这种统计结果供交通警察提高素质使用。警察的事故现场调查数据不仅可供政府决策使用,而且也适用于解释事故原因和澄清事故责任。

事故调查表格和调查方法是这种多目标问题的最好方法(折中方法)。虽然有人曾经尝试用交通警察采集的事故数据对政府统计的特殊要求进行计算,但是,由于一系列制约的存在,而缺乏说服力。

这种交通事故统计方法主要适用于分析现行交通安全状态和地区乃至全国的事故现状。

②统计局事故数据

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一般都逐月或每年汇总,并发布一次全国交通事故的详细统计结果,它包括50至100个有关参数,诸如季节、地点、道路状况和种类、视线情况、天气条件、事故原因、驾驶员违章、车辆缺陷、事故类型、事故种类以及直接物质损失和人身伤亡的一般事故数据。

上述两类都属于政府统计的性质。由于其数据面广,数据的精度受到了影响,误差首先受下述两个方面的影响:

不是所有的事故真正被警察所采集处理(即官方未掌握的事故数据);

由于政府统计调查的特点,对事故报告统计不准确(报告误差)。

从事故研究的观点出发,官方事故统计不准确还受到下述方面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