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烷烃分解
烷烃(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烷烃复 习一: 什么叫烷烃? 链状、单键、饱和
烷烃的通式是?其完全燃烧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 之比为多少? C2H2n+2 (n≥1) 已知10ml的某气态烷烃在50mlO2中充分燃烧,得到 液态水和体积为35ml的混合气体(所有气体都在同温同 压下测定),则该烃可能是什么?
烷烃的表示方法
有机物的几种表示方法
烷烃的化学性质
(1)烷烃的氧化反应 烷烃完全燃烧的通式: CnH2n+2+(3n+1)/2O2 → nCO2+(n+1)H2O
通常情况下,烷烃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发 生反应,不能与强酸和强碱溶液反应。
(2)烷烃的取代反应
其它烷烃与甲烷一样,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
代反应。因为可以被取代的氢原子多,所以
H
C
H
C H
H
对称氢原子的概念
我们先看看最简单的甲烷分子… 我们知道甲烷的四个氢原 子是对称的。 如果将甲烷的四个氢原子 用甲基取代,结果会…?
由此可以得到两个规律…
对称氢原子确定的规律
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完全对称 。 与同一碳原子相连的甲基上的氢原
子完全对称。
与同一碳原子相连的相同基团对应位置上的
烷烃组成和结构的表示方法
结构简式怎么写?------p23(有机化学)
1.将结构式中的C—H省略,其他的共价键一律不省略.C—C 可省也可不省.但其它如双键,叁键一律不能省. 实际上写结构简式的最简单处理方法就是省略C—H,
其它一概不变!
2.连在同一个C上的相同基团有时也可以合并,并带上括号. 3.同一条链上连续的相同的基团也可以合并,并带上括号
4、主链少三个碳原子
C C ∣ ∣ C -C - C - C ∣ ∣ C C
《有机化学基础》方程式默写

《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方程式默写总结(一)烷烃1.甲烷燃烧: CH 4 +2O 2CO 2 + 2H 2O2.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CH 4 + 3Cl 2 CHCl 3+ 3HCl CH 4 + 4Cl 2 CCl 4 + 4HClCH 4 + 2Cl 2CH 2Cl 2 + 2HCl3.甲烷高温分解: CH 4 C + 2H 2(二)烯烃乙烯的制取:CH 3CH 2OH H 2C=CH 2↑+H 2O氧化反应乙烯的燃烧:H 2C=CH 2+3O 2 2CO 2+2H 2O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加成反应与加聚反应1.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CH 2=CH 2 + Br 2 CH 2BrCH 2Br2.乙烯与水反应:CH 2=CH 2 + H 2OCH 3CH 2OH3.乙烯的催化加氢:CH 2=CH 2 +H 2CH 3CH 34.乙烯的加聚反应:n CH 2=CH 2浓硫酸170℃点燃5. 乙烯与氯化氢加成:H2C=CH2+HCl CH3CH2Cl6.乙烯与氯气加成:CH2=CH2 + Cl2 CH2ClCH2Cl7. 1—丁烯与氢气催化加成:CH2=CH2CH2CH3 +H2CH3CH2CH2CH38.环己烯催化加氢:H2 +9. 1,3环己二烯催化加氢:2H2 +10. 1,3-丁二烯与溴在温度较低和较高时的反应:CH2=CH—CH=CH2+Br2 CH2BrCH=CHCH2BrCH2=CH—CH=CH2+Br2CH2BrCHBrCH=CH211. 1,1—二氯乙烯加聚:n CCl2=CH212.丙烯加聚:n H2C=CHCH313. 2—甲基—1,3—丁二烯加聚:n(三)炔烃乙炔的制取:CaC2+2H2O CH≡CH↑+Ca(OH)21.乙炔燃烧: 2C2H2 + 5O24CO2 + 2H2O2.乙炔与足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CH≡CH + Br2 CHBr2CHBr23.乙炔与氢气催化加成:CH≡CH + 2H2 CH3CH34.乙炔制聚氯乙烯: CH≡CH +HCl H 2C =CHCl n H 2C =CHCl(四)芳香烃1.苯的燃烧: 2C 6H 6+15O 2 12CO 2 + 6H 2O2.苯的催化加氢:+ 3H 23.苯与液溴催化反应: + Br 2 + HBr4.苯的硝化反应: +HO -NO 2 + H 2O9.苯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Br 210.甲苯与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酸1000C 时获得三硝基甲苯:+ 3HO —NO 2 + 3H 2O11、甲苯与氢气加成12、甲苯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3H 2催化剂△CH 3 |—CH 313、甲苯与液溴在溴化铁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六)、卤代烃1.氯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热反应:CH3CH2Br + NaOH CH3CH2OH + NaBr2.氯乙烷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加热反应:CH3CH2Br +NaOH CH2=CH2↑+ NaBr + H2O3. 1—溴丙烷与氢氧化钾醇溶液共热:CH3CH2 CH2Br +KOH CH3CH=CH2↑ + KBr + H2O4. 2—氯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CH3CHClCH3 +NaOH CH3CH(OH)CH3+ NaCl5. 2—甲基—2—溴丁烷消去溴化氢:(七)、醇类1.乙醇与钠反应: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 + H2↑2.乙醇的燃烧:CH3CH2OH+3O22CO2+3H2O3.乙醇的催化氧化: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4.乙醇消去反应制乙烯:CH3CH2OH CH2=CH2↑ + H2O5.乙醇分子间脱水制乙醚:2CH3CH2OH CH3CH2OCH2CH3 + H2O (取代反应)6.乙醇与红热的氧化铜反应:CH3CH2OH+CuO CH3CHO+H2O7.乙醇和浓的氢溴酸加热反应制溴乙烷:C2H5OH+ HBr C2H5Br + H2O(八)、酚类(能和FeCl3溶液反应,使溶液呈紫色)1.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 NaOH + H2O2.苯酚钠与CO2反应:—ONa —OH+CO2+H2O +NaHCO33.苯酚与浓溴水反应:+3Br2↓ + 3HBr(九)、醛类1.乙醛的催化加氢:CH3CHO + H2CH3CH2OH(加成反应,还原反应)2.乙醛的催化氧化:2CH3CHO + O22CH3COOH3.银氨溶液的配制:NHAg++NH3·H2O===AgOH↓++4AgOH+2NH3·H2O===[Ag(NH3)2]++OH-+2H2O4.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 CH 3CHO + 2Ag(NH 3)2OH CH 3COONH 4 + 2Ag↓ + 3NH 3 + H 2O5.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CH 3CHO + 2Cu(OH)2 +NaOHCH 3COONa + Cu 2O↓ + 3H 2O或CH 3CHO+2Cu(OH)2 CH 3COOH+Cu 2O ↓+2H 2O6、甲醛与苯酚反应制酚醛树脂: 甲醛与苯酚反应:n HCHO + n — + 2n H 2O (缩聚反应)(十)、羧酸1.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CH 3COOH + 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 + H 2O2.乙酸与碳酸钠反应:2CH 3COOH+Na 2CO 3 2CH 3COONa+H 2O+CO 2↑3.乙酸与碳酸氢钠反应:CH 3COOH+NaHCO 3 CH 3COONa+H 2O+CO 2↑4.两分子乳酸 CH 3CH (OH )COOH 发生酯化反应脱去两分子水形成六元环:2CH 3CHOHCOOH5、乳酸发生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OH 催化剂 △OH —CH 2— | n] [ 浓硫酸△6、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发生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7.甲酸与银氨溶液反应:HCOOH+2Ag(NH3)2OH (NH4)2 CO 3+ 2Ag↓ + 3NH3 + H2O8.甲酸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HCOOH+2Cu(OH)2 +2NaOH Na2 CO3+ Cu2O↓ + 3H2O(十一)、酯类1.乙酸乙酯与H218O混合加入稀硫酸水解:稀硫酸CH3COOCH2CH3 + H218O CH3CO18OH + CH3CH2OH2.乙酸乙酯碱性水解CH3COOC2H5+NaOH CH3COONa+C2H5OH(十二)、糖类1、葡萄糖结构:CH2OH—CHOH—CHOH—CHOH—CHOH—CHO2.葡萄糖燃烧:C6H12O6 + 6O26CO2 + 6H2O3.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CH2OH(CHOH)4CHO + 2Ag(NH3)2OH CH2OH(CHOH)4COONH4+ 2Ag↓ + 3NH3↑ + H2O4.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CH2OH(CHOH)4CHO + 2Cu(OH)2 +NaOH CH2OH(CHOH)4COONa + Cu2O↓ + 3H2O5.葡萄糖被还原为直链己六醇:CH2OH(CHOH)4 CHO + H2CH2OH(CHOH)4CH2OH6.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获得乙醇:C6H12O62CH3CH2OH + 2CO2↑7.蔗糖水解:C12H22O11(蔗糖) + H2O C6H12O6(葡萄糖) + C6H12O6(果糖)8.麦芽糖水解:C12H22O11(麦芽糖) + H2O 2C6H12O6(葡萄糖)注意:蔗糖不含醛基,不可以发生银镜反应;麦芽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有机化学的官能团总结

甲烷燃烧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甲烷分解很复杂,以下是最终分解。
CH4→C+2H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 (条件都为光照。
)实验室制甲烷CH3COONa+NaOH→Na2CO3+CH4(条件是CaO 加热)乙烯燃烧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乙烯和溴水CH2=CH2+Br2→CH2Br-CH2Br乙烯和水CH2=CH2+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乙烯和氯化氢CH2=CH2+HCl→CH3-CH2Cl乙烯和氢气CH2=CH2+H2→CH3-CH3 (条件为催化剂)乙烯聚合nCH2=CH2→-[-CH2-CH2-]n- (条件为催化剂)氯乙烯聚合nCH2=CHCl→-[-CH2-CHCl-]n- (条件为催化剂)实验室制乙烯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乙炔燃烧C2H2+3O2→2CO2+H2O (条件为点燃)乙炔和溴水C2H2+2Br2→C2H2Br4乙炔和氯化氢两步反应: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乙炔和氢气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 (条件为催化剂)实验室制乙炔CaC2+2H2O→Ca(OH)2+C2H2↑以食盐、水、石灰石、焦炭为原料合成聚乙烯的方程式。
CaCO3 === CaO + CO2 2CaO+5C===2CaC2+CO2CaC2+2H2O→C2H2+Ca(OH)2C+H2O===CO+H2-----高温C2H2+H2→C2H4 ----乙炔加成生成乙烯C2H4可聚合苯燃烧2C6H6+15O2→12CO2+6H2O (条件为点燃)苯和液溴的取代C6H6+Br2→C6H5Br+HBr苯和浓硫酸浓硝酸C6H6+HNO3→C6H5NO2+H2O (条件为浓硫酸)苯和氢气C6H6+3H2→C6H12 (条件为催化剂)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C2H5OH+3O2→2CO2+3H2O (条件为点燃)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这是总方程式)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浓硫酸 170摄氏度)两分子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条件为催化剂浓硫酸 140摄氏度)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方程式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乙酸和镁Mg+2CH3COOH→(CH3COO)2Mg+H2乙酸和氧化钙2CH3COOH+CaO→(CH3CH2)2Ca+H2O乙酸和氢氧化钠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乙酸和碳酸钠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甲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HCHO+4Cu(OH)2→2Cu2O+CO2↑+5H2O乙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CH3CHO+2Cu→Cu2O(沉淀)+CH3COOH+2H2O乙醛氧化为乙酸2CH3CHO+O2→2CH3COOH(条件为催化剂或加温)烯烃是指含有C=C键的碳氢化合物。
有机化学—烷烃

例:用衍生命名法给下列烷烃命名
CH3CHCH2CH3 CH3
戊烷
烷烃
同分异构
同分异构的分类
构造异构
碳链异构(正丁烷和异丁烷) 官能团位置异构(1-丁烯和2-丁烯) 官能团异构(乙醇和二甲醚)
互变异构(乙酰乙酸乙酯酮式和烯醇式)
立体异构
构型异构
顺反异构(烯烃) 光学异构(旋光异构)
构象异构(烷烃,环己烷,糖类)
一、烷烃的构造异构 分子构造:分子中原子间互相连接的顺序和方式。
CH4
C2H6
C3H8
C4H10
H
HH
HHH
HHHH
H C HH C C HH C C C HH C C C C H
H 甲烷
HH 乙烷
HHH 丙烷
HHHH 丁烷
第一节 烷烃的命名
一、伯、仲、叔、季碳原子和伯、仲、叔氢原子
1 H(伯氢)
2 H(仲氢)
H3C CH2 CH2 CH3
1 C(伯碳,一级碳) 2 C (仲碳,二级碳)
➢同系列 同系差 同系物 具有同一通式,结构、性质相似,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 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同系列。CH2称为系差,同系列中各化合物 互称为同系物。如甲烷,乙烷,丙烷等都属于烷烃系列,三者彼此 之间互称烷烃同系物。
CH4 甲烷
C2H6 乙烷
C3H7 丙烷
C4H8 丁烷
有机化学 第二章 烷烃(alkane)

同系列:具有相同的结构通式,性质相近,组成上相
差CH2及其整数倍的称为同系列。 同系物:同系列中的各化合物互为同系物。 同系差:相邻同系物之间的差CH2叫同系差。
H H C H H H H C H H C H H H H C H H C H H C H H H H C H H C H H C H H C H H
2013-8-2
17
碳架异构体用正、异、新等词头区分。
正(n-):直链烃 异(iso-):从链端 起第二个碳原子 上带一个甲基 新(neo-):从链 端起第二个碳原 子上带两个甲基
CH3
CH3 CH3
CH3CH2CH2CH2CH2CH3 CH3CHCH2CH2CH3 CH3CCH2CH3
正己烷 异己烷 新己烷
I > Br > Cl > F > O > N > C > D > H
2013-8-2
27
② 如果两个多原子基团第一个原子相同,则比较与 其相连的其它原子。 比较时,按原子序数排列, 先比较最大的,若相同,再顺序比较较中的、最小 的。
CH2CH2CH3 C(C、H、H、)
CHCH3 CH3 C(C、C、H)
第二章 烷烃(alkane)
2013-8-2
1
本章重点讲解:
1. 2. 3. 4.
烷烃的命名-重点 烷烃的结构 烷烃的物理性质 烷烃的化学性质
2013-8-2
2
烃的分类及结构特征
分 类 脂 肪 烃 饱和烃 不饱 和烃 单 环 烃 烷烃 烯烃 炔烃 环烷烃 环烯烃 分子式通式 CnH2n+2 CnH2n CnH2n—2 CnH2n CnH2n—2 结构特征 含饱和C-C单键 含不饱和CC双键 含不饱和CC叁键 含饱和碳环 含带双键的碳环 CH3CH3 乙烷 CH2CH2 乙烯 CHCH 乙炔 C6H12 环己烷 C6H10 环己烯 实 例
有机化学--第二章烷烃

重叠式构象 扭转张力大
重叠式和交叉式 构象之间的能量差 约为12.6 kJ·mol-1, 此能量差称为能垒。 其它构象的能量介 于此二者之间。
有机化学--第二章烷烃
2.3.4丁烷的构象
正丁烷可以看作是乙烷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上各有一 个氢原子被甲基取代的化合物,其构象更为复杂,我们 主要讨论沿C2和C3之间的σ键键轴旋转所形成的四种典型 构象:
仲氢 伯氢
叔氢 有机化学--第二章烷烃
2. 烷基 (alkyl group)
烷烃分子从形式上去掉一个氢原子后余下的基团称为烷
基,其通式为CnH2n+l,通常用R— 表示。最常见的烷基有:
烷基名称
烷基
中文名 英文名 缩写
烷基
中文名 英文名 缩写
CH3 CH3CH2
甲基 methyl 乙基 ethyl
Me-
仲丁基 sec-butyl s-Bu-
CH3CH2CHCH3
(s-butyl)
Et-
异丁基 isobutyl i-Bu
(C H 3 )2 C H 2 C H 2
C H 3C H 2C H 2 CH3CHCH3
正丙基 Propyl
Pr-
异丙基 isopropyl i-Pr-
(CH3)3C (C H 3)3C C H 2
6-tert-butyl-5-ethyl-2-methyldecane
有机化学--第二章烷烃
(4)如果烷烃比较复杂,在支链上还连有取代基时,可用带撇 的数字标明取代基在支链中的位次或把带有取代基的支链的 全名放在括号中。例如:
12
3
有机化学--第二章烷烃
2.3 烷烃的结构
碳原子基态时的 电子层结构为:
有机化学烷烃课件

H H H H H–C–C–C–C–H H H H H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体(简称异构体)。 这种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
分子式相同,而构造不同的化合物称为构造异构体。烷烃的构造异构是因 碳干排列不同而产生,所以,这种异构又称碳干异构。
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化合物中存在的普遍现象。随着化合物分子中 碳原子数目的增加,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亦增多。
7-(1, 2-二甲基丙基)-7-(1, 1-二甲基戊基)十三烷 或 7-1/, 2/-二甲基丙基-7-1/, 1/-二甲基戊基十三烷
1/
练习: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CH2CH3 CH3-CH—C-CH2-CH2-CH3 CH3 CH3 2, 3-二甲基-3-乙基己烷 CH3—CH—CH3 CH3—C—CH3 CH3—CH—CH3 2, 3,3,4-四甲基戊烷
CH3 CH3CH2CH2-CH—CH-CH-CH3 5 CHCH3 CH3 6 CH 2 7 CH 3
2, 3, 5-三甲基-4-丙基庚烷 不是2, 3-二甲基-4-仲丁基庚烷
4 3 2 1
⑤ 复杂的取代基需要编号时,由与主链相连的碳原子开始编号。它们的 全名可放在括号中(或用带撇号的数字来标明支链中的碳原子位置)。
C C-C-C-C C ⑨
3. 再写出比 ① 式少两个碳原子的直链式:[减掉的两个碳(即甲基) 作取代基]
C-C-C-C C C ⑤
C-C-C-C CC ⑥
C-C-C-C C C ⑦
C-C-C-C C C ⑩
4. 碳胳写好,再补上氢原子,即得己烷的五种异构体。 CH3-CH2-CH2-CH2-CH2-CH3 CH3-CH-CH2-CH2-CH3 CH3 CH3-CH-CH-CH3 CH3 CH3 CH3 CH3-C-CH2-CH3 CH3
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一、烃 1、甲烷烷烃通式:C n H 2n +2稳定性:通常状况下,烷烃很稳定,与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都不反应。
(1)氧化反应①甲烷的燃烧:CH 4+2O 2 CO 2+2H 2O②甲烷不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
2222231C H O CO (1)H O 2n n n n n +++−−−→++点燃(2)取代反应:在光照条件下能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一氯甲烷:CH 4+Cl 2 CH 3Cl+HCl二氯甲烷:CH 3Cl+Cl 2 CH 2Cl 2+HCl三氯甲烷:CH 2Cl 2+Cl 2 CHCl 3+HCl (CHCl 3又叫氯仿)四氯化碳:CHCl 3+Cl 2 CCl 4+HCl(3)裂解反应(分解反应):烷烃在高温下可分解生成碳原子数较少的烷烃和烯烃(CH 4在高温下可分解成C 和H 2)。
1634818816C H C H C H −−−→+高温2、乙烯乙烯的制取:CH 3CH 2OH H 2C=CH 2↑+H 2O烯烃通式:C n H 2n点燃光光光光浓硫酸170℃图1 乙烯的制取(1)氧化反应①乙烯的燃烧: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热。
24222C H 3O 2CO +2H O +−−−→点燃②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以利用这个反应鉴别甲烷和乙烯。
但是乙烯会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成CO 2和H 2O ,所以不能用酸性KMnO 4来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2)加成反应①与溴水加成:②与氢气加成:③与氯化氢加成: H 2C=CH 2+HCl CH 3CH 2Cl④与水加成:(3)聚合反应①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②CH=CH 2n CHCH 2催化剂聚丙烯nCH 3CH 3丙烯3、乙炔乙炔的制取:CaC 2+2H 2O HC ≡CH↑+Ca(OH )2(1)氧化反应①乙炔的燃烧:222222C H 5O 4CO 2H O +−−−→+点燃催化剂 △②乙炔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有机化学-烷烃全面剖析

若主链上有几种取代基时,应按“次序规则”,较优基团后列出。
CH2-CH2-CH-CH3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列在后面的是较优基团
CH3
CH2-CH-CH3
CH3
CH-CH3
CH3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一、C原子的四面体概念
第三节 烷烃的构型
构型 (Configuration) : 具有一定构造的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排列状况。
CH3CH2CH2CH2-
丁基
i-Pr-
(CH3)2CH-
异丙基
n-Pr-
CH3CH2CH2-
丙基
Et-
CH3CH2-
乙基
Me-
CH3-
甲基
tert-butyl
sec-butyl
isobutyl
n-butyl
i-propyl
n-propyl
ethyl
methyl
常见的烷基
1. 烷基的命名
英文中把词尾“-ane”改为“-yl”
旋转度数
乙烷分子的位能曲线图
乙烷的构象的稳定性:交叉式>重叠式
交叉式转变为重叠式,需吸收12.5kJ/mol的能量。
室温时分子的热运动可产生83.6kJ/mol的能量,在常温下各种构象之间迅速互变。
二、正丁烷的构象
60°
120°
240°
180°
300°
300°
360°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E1 :14.6kJ/mol E2 E3
添加标题
三、烷烃分子的形成
+ + 6 sp3-sp3 sp3
有机化学方程式(70个)

有机化学基础反应方程式汇总 1.甲烷(烷烃通式:C n H 2n +2) 甲烷的制取:CH 3CaO △2CO 3+CH 4↑(1)氧化反应甲烷的燃烧:CH 4+2O 点燃2+2H 2O甲烷不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
(2)取代反应CH 4+ClCH 3CH 2Cl 2CHCl 3(32.乙烯((1(2(3CH 3CH CH 3CH n CH 2=3.乙炔(炔烃通式:C n H 2n-2)乙炔的制取:CaC 2+2H 2 CH ↑+Ca(OH)2(1)氧化反应乙炔的燃烧:HC ≡CH+5O 点燃2+2H 2O乙炔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与溴水加成:HC ≡CH+Br =CHBr CHBr =CHBr+Br 2—CHBr 2与氢气加成:HC ≡CH+H 2催化剂H 2C =CH2图3乙炔的制取与氯化氢加成:HC≡CH+HCl催化剂CH2=CHCl(3)聚合反应氯乙烯加聚,得到聚氯乙烯:n CH2=CHCl催化剂[CH2—]n乙炔加聚,得到聚乙炔:n HC≡CH催化剂[CH=CH]n4.1,3-丁二烯与溴完全加成:CH2=CH-CH=CH2+2Br2Br-CHBr-CHBr-CH2Br与溴1,2-加成:CH2=CH-CH=CH2+Br2Br-CHBr-CH=CH2与溴5.苯(1(2(制溴苯)+HO—苯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它是一种带有苦杏仁味、无色油状液体,有毒。
+HO—(3)加成反应(环己烷)6.甲苯(1(2)取代反应甲苯硝化反应生成2,4,6-三硝基甲苯,简称三硝基甲苯,又叫梯恩梯(TNT),是一种淡黄色晶体,不溶于水。
它是一种烈性炸药,广泛用于国防、开矿等。
注意:甲苯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侧链的取代,而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苯环上的取代。
CH3CH3BrCH3Br+Br2Fe(或 )+HBr(本反应用纯溴,催化剂时苯环上取代)CH3|+3HNO 浓硫酸O2N—CH3|—NO2|NO2+3H2O3。
有机化学学习笔记烷烃详细版

VS
反应条件的优化
针对关键步骤,优化反应条件,如温度、 压力、催化剂种类和用量、溶剂选择等, 以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收率。
产物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产物的分离纯化
通过蒸馏、萃取、结晶等分离技术,将目标 产物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并进行必要 的纯化操作,以获得高纯度的目标产物。
结构鉴定
利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 质谱(MS)等现代分析手段,对目标产物 的结构进行鉴定和确认。同时,通过与已知 化合物的谱图对比和解析,进一步验证合成 路线的正确性和产物的结构。
熟悉实验室安全规定,了解应急处理措施,如遇到危险情况应立即报告老 师或实验室管理员。
数据记录、处理和分析方法
01 实验过程中要及时、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包括 反应条件、原料用量、产品产量等。
02 学会使用专业软件或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如绘制反应曲线、计算反应产率等。
03 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讨论,提出可能的 改进方案或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有机化学学习笔记烷 烃详细版
目 录
• 烷烃基本概念与性质 • 烷烃反应机理及类型 • 同分异构现象与命名方法 • 烷烃合成策略与路线设计 • 烷烃在生活和工业中应用 • 实验技能提升与注意事项
01
烷烃基本概念与性质
烷烃定义及分类
烷烃定义
仅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 合物,其中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相连, 其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达到饱 和状态。
位置异构
官能团或取代基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异构现象。如1-丁烯 和2-丁烯。
官能团异构
分子式相同,但官能团类型不同所产生的异构现象。如乙醇和甲醚。
立体异构现象介绍
构型异构
由于碳原子上连接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排列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异构现象。包括顺反异构和对映异构。
有机化学烷烃

第二节 烷烃的命名法
一、普通命名法 二、烷基的命名 三、系统命名法
一、普通命名法
1、正(normal)某烷 C1~C10 天干:甲、 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C10 汉文数字
CH3 CH2
CH2 CH2
CH2
CH3
正己烷(n-hexane)
2、异(iso)某烷
例4:
(正确编号)
取代基编号:(上)2,6,8 (下)2,4,8
(3)名称的书写次序
编号 取代基 母体
取代基的排列顺序:小 前、大 后、同 合并 取代基顺序规则 IUPAC法按取代基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的次序排列。
例1
CH3 CH CH3 CH2 CH2 CH2 CH3
例2
CH3 CH CH2 CH3 CH2 CH2 CH3
三、熔点 melting point A. C数增加,熔点m.p.升高; 规律:
B. 偶数烷烃m.p>奇数烷烃
B. 正烷烃b.p>支链烷烃(同碳数)
四、相对密度 density 规律: C数增加,相对密度D升高 五、溶解度 solubility 规律: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尤其是烃 类。 相似相溶
用途:用作燃料(重要能源之一) 当CH4∶O2(空气)= 1∶2(10)瓦斯爆炸
2、控制氧化
R:C20~C30 代替动植物油脂制造肥皂
生产各种含氧衍生物:醇、醛、酸等
1、热裂:在高温及无氧条件下发生键断裂的分 解反应。
CH3 CH H CH2 H 460℃ CH2 CH2 + CH4 460℃ CH3CH CH2
有机化学ppt-烷烃

五、烷烃的化学性质
(一)卤代反应
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的反应称为卤代反应。 甲烷与氯在紫外光作用下或加热到250℃以上时发生反应, 甲烷中的4个氢可逐步被氯取代,生成4种氯甲烷的混合物。 卤素与烷烃的反应活性顺序为:
F2 >Cl2 >Br2 >I2。
(二)氧化反应
通常把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加氧或脱氢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反之,脱氧或加氢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烷烃燃烧是激烈氧化反 应,被氧化剂所氧化属于缓慢氧化反应。
石蜡(含20~40个碳原子的高级烷烃的混合物)在特定条 件下得到高级脂肪酸。
RCH2CH2R' + O2
MnO2 107~110℃
RCOOH + R'COOH
六、烷烃的来源和重要的烷烃
烷烃在自然界主要来源于天然气和石油中。
(一)石油醚
由石油分馏而得到,属低级烷烃的混合物。为无色透明液体, 因具有类似乙醚的气味,故称石油醚。
3
2
1
CH3-CH2-CH-CH2-CH3
4CH2-5CH2-C6 H3
4
CH3-CH2-CH2-C
7CH3-C6 H2-C5
(2)编号 从距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将主链碳原子用阿
拉伯数字依次编号。使支链(取代基)编号的位次最小。若有选
择,应使小的取代基位次以及多个取代基位次和尽可能小。
1 2 34 5 6
环烷烃可按分子中碳环的数目大致分为单环烷烃和多环烷 烃两大类型。
(一)单环烷烃及其命名
单环烷烃的分子通式为CnH2n(n≥3),比同碳原子数的饱和 链烃少两个氢原子,与单烯烃互为同分异构体。常见的环烷烃 有:
环丙烷 环丁烷
有机化学方程式(70个)

有机化学基础反应方程式汇总1. 甲烷(烷烃通式:CnH2n+2)甲烷的制取:CaO △(1)氧化反应甲烷的燃烧:点燃甲烷不成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
(2)取代反应 光照一氯甲烷)+HCl 光照二氯甲烷)+HCl 光照三氯甲烷)+HCl (CHCl3又叫氯仿) 光照四氯化碳)+HCl(3)分解反应甲烷分解:高温2. 乙烯(烯烃通式:CnH2n)乙烯的制取:浓硫酸170℃=CH2↑+H2O(消去反应) (1)氧化反应乙烯的燃烧:CH2=点燃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与溴水加成:CH2=—CH2Br与氢气加成:CH2=CH2+H2催化剂CH3CH3 与氯化氢加成:CH2=CH2+HCl 催化剂CH3CH2Cl 与水加成:CH2=CH2+H2O催化剂CH3CH2OH(3)聚合反应 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n CH2=CH2催化剂 [CH2—CH2 ] n 适当拓展:CH3CH =׀ Cl CH -׀ ClCH2 CH3CH =CH2+H2催化剂CH3CH2CH3 CH3CH =CH2+HCl 催化剂CH3CH2CH2Cl 或CH3׀ ClCHCH3 CH3CH =CH2+H2O 催化剂CH3CH2CH2OH 或CH3׀ OHCHCH3 nCH2=CH -CH3催化剂 [CH2—׀ CH3CH ] n(聚丙烯) 3. 乙炔(炔烃通式:CnH2n-2)乙炔的制取: CH↑+Ca(OH)2(1)氧化反应乙炔的燃烧:点燃乙炔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与溴水加成:CHBr =CHBr CHBr =—CHBr2 与氢气加成:HC≡CH+H2催化剂H2C =CH2与氯化氢加成:HC≡CH+HCl催化剂CH2=CHCl (3)聚合反应图2 乙烯的制取图1 甲烷的制取图3 乙炔的制取氯乙烯加聚,得到聚氯乙烯:nCH2=CHCl催化剂[CH2—׀ Cl CH ] n 乙炔加聚,得到聚乙炔:n HC≡CH催化剂 [CH =CH ] n 4. 1,3-丁二烯 与溴完全加成:CH2=CH -CH =CH2Br -CHBr -CHBr -CH2Br 与溴1,2-加成:CH2=CH -CH =CH2Br -CHBr -CH =CH2 与溴1,4-加成:CH2=CH -CH =CH2Br -CH =CH -CH2Br 5. 苯苯的同系物通式:CnH2n-6(1)氧化反应苯的燃烧:2+15O2点燃苯不克不及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有机化学--烷烃

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 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CH2”及 其整倍数的一系 及 同系列。 列化合物 - 同系列。 同系物。 同系列中的各个化合物互为同系物 - 同系物。 “CH2”称为系差 - 系差。 称为系差 系差。 同系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同系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反应速率往 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往有较大的差异;其物理性质(例如沸点、熔点、 往有较大的差异;其物理性质(例如沸点、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溶解度等 相对密度、溶解度等)一般是随着相对分子质量 的改变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规律性的变化。 的改变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9 8 7 6 5 4
CH3 CH2 CH CH2 CH2 CH CH2 CH3 CHCH2CH3 CH3 3 2 1 CH3
3,7-二甲基 乙基壬烷 二甲基-4-乙基壬烷 二甲基
7
6
5
4
3
2
CH3
1
CH3-CH—CH-CH2-CH2-C-CH3 1 2 3 4 5 6 7 CH3 CH3 CH3 从右到左: , , , 从右到左:2,2,5,6 从左到右: , , , 从左到右:2,3,6,6
不重复的只能写出5 不重复的只能写出5个。
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增加。 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也增加。 碳原子数目的增加 数目也 碳原 子数 异构 体数 4 2 5 3 7 9 10 75 11 159 15 4347 20 366319
3、烷烃构造式的书写方法
CH3CH2CHCHCHCH2CH2CH3
4-Ethyl-3,5-dimethyloctane
3,5-二甲基 乙基辛烷 二甲基-4-乙基辛烷 二甲基
1
2
烷烃类有机化合物的燃烧反应方程式汇总

烷烃类有机化合物的燃烧反应方程式汇总烷烃是一类碳氢化合物,分子由碳与氢原子组成,结构简单,具有高度饱和度。
在燃烧反应中,烷烃会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燃烧反应方程式可以用于分析烷烃燃烧产物和能量释放等相关问题。
本文将为您汇总烷烃类有机化合物的燃烧反应方程式。
1. 甲烷(CH4)的燃烧反应方程式:CH4 + 2O2 → CO2 + 2H2O2. 乙烷(C2H6)的燃烧反应方程式:2C2H6 + 7O2 → 4CO2 + 6H2O3. 丙烷(C3H8)的燃烧反应方程式:C3H8 + 5O2 → 3CO2 + 4H2O4. 异丙烷(C3H8)的燃烧反应方程式:C3H8 + 5O2 → 3CO2 + 4H2O5. 正丁烷(C4H10)的燃烧反应方程式:2C4H10 + 13O2 → 8CO2 + 10H2O6. 2-甲基丁烷(C5H12)的燃烧反应方程式:2C5H12 + 15O2 → 10CO2 + 12H2O7. 乙烯(C2H4)的燃烧反应方程式:C2H4 + 3O2 → 2CO2 + 2H2O8. 丙烯(C3H6)的燃烧反应方程式:C3H6 + 9/2 O2 → 3CO2 + 3H2O9. 丁烯(C4H8)的燃烧反应方程式:C4H8 + 6O2 → 4CO2 + 4H2O10. 异丁烯(C4H8)的燃烧反应方程式:C4H8 + 6O2 → 4CO2 + 4H2O以上便是烷烃类有机化合物的燃烧反应方程式的汇总,这些方程式能够描述烷烃在氧气存在下的燃烧反应。
在燃烧过程中,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与氧气结合形成二氧化碳,氢原子与氧气结合形成水。
这些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能够释放大量的能量。
通过观察烷烃的燃烧反应方程式,我们可以推测燃烧产物和反应过程中所释放能量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燃烧反应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反应物的摩尔比例。
根据化学计量原理,反应物的摩尔比例在方程式中是平衡的,即反应物的摩尔数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烷烃的分解反应

烷烃的分解反应一、烷烃的概念和常见烷烃1.1 烷烃的定义烷烃是一类由碳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也被称为烷烃烃烃。
它们的分子结构为碳原子通过单键连接而成,并且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原子。
烷烃是烃类化合物中最简单的一类,不具有双键、三键等多重键。
1.2 常见烷烃常见的烷烃包括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等。
甲烷(CH4)是最简单的烷烃,主要存在于天然气中,它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乙烷(C2H6)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主要存在于天然气中。
丙烷(C3H8)是一种常见的液态烷烃,也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丁烷(C4H10)是一种挥发性液体,在工业上被用作溶剂。
二、烷烃的分解反应概述2.1 烷烃分解反应的定义烷烃分解反应指的是烷烃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断裂,生成较小分子的化学反应。
在分解反应过程中,一条碳-碳键被断裂,从而将一个烷烃分子分解为两个较小分子。
2.2 烷烃分解的条件烷烃的分解反应通常需要高温和催化剂的存在。
高温提供了足够的活化能,使碳-碳键发生断裂。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能垒,加速反应的进行。
2.3 烷烃分解的产物烷烃分解反应的产物主要是烯烃和烷烃。
烯烃是一类具有C=C双键的碳氢化合物,通常比烷烃更为活泼。
烷烃则是碳原子通过单键连接而成的无色、无臭的化合物。
三、常见烷烃的分解反应3.1 甲烷的分解反应甲烷的分解反应可以使用高温和催化剂的方法进行。
在800℃-1000℃的条件下,甲烷会发生热解反应,生成烯烃和烷烃。
催化剂常用的有氧化镍、二氧化钛等。
3.2 乙烷的分解反应乙烷的分解反应与甲烷类似,也可以通过高温和催化剂的方法进行。
乙烷在900℃的条件下,使用氧化钠作为催化剂,可以分解为乙烯和丙烷。
3.3 丙烷的分解反应丙烷的分解反应可以得到丙烯和丁烷两种产物。
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丙烷可以发生热解反应,生成两种不同碳数的烃类。
四、烷烃分解反应的应用4.1 烷烃催化裂化烷烃催化裂化是一种重要的炼油工艺,用于将较重的烷烃分子分解为较轻的烯烃和烷烃。
烷烃的分解反应

烷烃的分解反应一、引言烷烃是碳氢化合物的一种,分子结构中只有碳和氢原子。
在自然界中,烷烃广泛存在于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
由于其分子结构简单,易于制备和分离,因此在化学实验室中也常被用作反应物或溶剂。
本文将介绍烷烃的分解反应。
二、什么是烷烃的分解反应烷烃的分解反应是指在高温下,将一种或多种碳氢化合物加入反应器中,并加入催化剂进行催化,使其发生裂解作用,形成较小的碳氢化合物和游离的碳或氢元素。
该过程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CnH2n+2 → CnH2n + H2三、影响因素1.温度:通常情况下,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2.压力:增加压力可以提高反应速率。
3.催化剂:添加适当的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温度并提高产率。
四、具体实验操作1.实验材料:正庚烷(C6H14)、催化剂(如氯化铝)。
2.实验步骤:(1)将正庚烷加入反应器中,同时加入适量的催化剂。
(2)将反应器密封并加热至高温,通常为400-500℃。
(3)观察反应过程中产物的变化,并进行收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正庚烷发生了裂解反应,生成了较小的碳氢化合物和游离的碳或氢元素。
具体产物取决于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种类。
例如,在氯化铝存在下,正庚烷可以分解为丙烯、乙烯、甲烷等多种产物。
六、应用领域1.能源领域:烷烃的分解反应是制备合成气和液体燃料的重要方法之一。
2.材料领域:通过控制分解反应条件可以得到不同结构和性质的碳纳米管等材料。
3.环保领域:利用该反应可以处理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和废气。
七、总结烷烃的分解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好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种类,以获得理想的产物。
未来,该反应还有望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烷烃的高温分解

烷烃的高温分解
烷烃是一类分子式为CnH2n+2的碳氢化合物,其中最简单的就是甲烷,也就是CH4。
在高温条件下,烷烃分子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较小分子碳氢化合物和元素碳。
烷烃的高温分解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反应,其产物可以用于生产化学品,燃料和其他有用的化合物。
在高温下,烷烃分子会被加热并分解,产生一系列的有机物。
高温分解甲烷的反应式如下:
CH4 → C + 2H2
该反应的产物包括一分子的碳和两分子的氢气。
碳可以用于锻造和制造碳材料;氢气可以用于生产氨和烷基化反应等其他工业过程。
但是,碳和氢气不是唯一的反应产物。
当甲烷在高温下分解时,还会生成其他的无机和有机物,例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
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无机物,用于生产气体和化学品,而一氧化碳则是有毒气体,仅在特定的化学反应中才会使用。
除了甲烷,其他的烷烃也可以在高温下分解。
以乙烷为例:
以上反应中,乙烷在高温下被分解成了乙烯和氢气,然后乙烯还被进一步分解成乙炔和氢气。
乙烯和乙炔均为有用的化学品,在生产聚乙烯和合成橡胶等工业过程中广泛应用。
在以上反应中,苯首先被分解成苯基和氢气,然后苯基再被进一步分解成苯环中的三个苯基,同时释放出氢气。
这些苯基可以用于合成药物和大分子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
CH3 CH CH2 CH2 CH2 CH3 CH3
例1: 2-甲基己烷 例2: 3-甲基己烷
例2
CH3 CH CH2 CH2 CH3 CH2 CH3
2-methylhexane
3-methylhexane
CH3 CH3 CH2 CH CH2 CH CH3
CH CH3 CH3
例3: 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3、新某烷
含五或六个碳的碳链端第二个碳原子为 季碳原子的称为“新某烷”
CH3
CH3
CH3CCH2CH3 CH3
新 己烷
(neohexane)
CH3CH2CCH2CH3 CH3
二、烷基的命名
一价基: 二价基:
◆三价基:
三、系统命名法
1、直链烷烃:某烷
CH3 CH2 CH3 丙烷
CH3 CH2 CH2 CH2 CH3 戊烷
> C10 汉文数字
CH3 CH2 CH2 CH2 CH2 CH3
正己烷(n-hexane)
2、异(iso)某烷 碳链一末端带两个甲基。
CH3CHCH2CH2CH3
CH3CH2CHCH2CH3
CH3
CH3
异己 烷
( i -hexane)
特殊:
CH3
CH3CHCH2CCH3
CH3 CH3
异己 烷
CH3
CH3CHCH3 b.p. -10.2℃
异丁 烷
分子式同,碳干构造不同 — 碳干异构 (constitutional isomerism)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
三、结构式的书写
构造简式:
CH3 CH CH2 CH3 CH3
CH3CHCH2CH3 CH3
CH3 CH3 C CH2 CH3
CH3
◆同系列 (Homologous series): 通式相同,结构相似,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
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有规律变化的化合物系列。 ◆同系物 (Homologs)
同系列中化合物互为同系物 ◆系列差 CH2
二、同分异构体
分子式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C4H10
CH3CH2CH2CH3 b.p. -0.5℃ 正丁 烷
第三节 烷烃的构型
一、碳原子的四面体概念及分子模型
1、四面体概念
H
以甲烷为例
C—H 键长: 0.109nm H C H
∠HCH键角:109°28′
H
2、分子模型
凯库勒模型、斯陶特模型
3、构型(Configuration):具有一定构造的 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排列状况。
二、碳原子的 sp3 杂化
2、支链烷烃
(1)选择主链(母体):选择碳原子数最多的碳链 为主链
例1、2:给下列有机物选择主链
CH3 CH CH2 CH2 CH2 CH3 CH3
CH3 CH CH2 CH2 CH3 CH2 CH3
如果两条碳链的碳原子数相同时,选 择含支链较多的碳链为主链。
A 为主链
(2)主链碳原子的位次编号 a. 从靠近取代基一端顺次编号;
1、碳原子的sp3杂化 2、sp3杂化轨道特点
方向性更强 4个SP3轨道等同 最稳定的排列方式:正四面体(4个价 键尽可能远离)
三、烷烃分子的形成
甲烷:CH4 C—H键:SP3—S
甲烷分子的形成
乙烷:C2H6 C-C键 SP3—SP3
H HC
H
H CH H
C—H 键 SP3—S
分子的形成
前后两个碳上的氢 原子处于重叠位置
交叉式(反叠式) Staggered conformation
前后两个碳上的氢 原子处于交叉位置
重叠式和交叉式构象的楔型式、锯架式和纽曼式。
模型
锯架式
纽曼式
楔型式
模型
锯架式
纽曼式
楔型式
2、两种极限构象的位能变化
稳定性比较: 交叉式>重叠式
三、正丁烷的构象
C4H10
b. 当有几种编号可能时,选择使取代基具有“最 低序列”即使取代基的编号顺次逐项为最小的编 号;
例4:
取代基编号:(上)2,6,8 (下)2,4,8 (正确编号)
(3)名称的书写次序
编号
取代基
母体
取代基的排列顺序:小 前、大 后、同 合并
取代基顺序规则 IUPAC法按取代基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的次序排列。
第二章 烷烃(alkane)
1 烷烃的同系列及同分异构现象 2 烷烃的命名法 3 烷烃的构型 4 烷烃的构象 5 烷烃的物理性质 6 烷烃的化学性质 7 烷烃的卤代反应历程 8 过渡态理论 9 甲烷和天然气
第一节 烷烃的同系列及同分异构现象
一、烷烃的同系列 烷烃的通式:CnH2n+2
四、分子立体结构的表示方法
1、楔型(伞型)透视式及书写 甲烷:
甲烷凯库勒模型
书写:
楔型透视式
乙烷:
书写:
2、锯架(sawhorse formula)透视式及 书写
3、纽曼投影式(Newman projection)及 书写
二、乙烷的构象
1、两种极限构象的表达
重叠式(顺叠式) Eclipsed conformation
CH3 CH3C CH2CH3
CH3
(CH3)2CHCH2CH3
(CH3)3CCH2CH3
碳干式:氢省略
C C CC C
C CCCC
C
键线式(骨架式):端点和拐点为碳原子,氢省略
四、碳原子和氢原子的种类
伯碳(一级碳)1°(primary): 直接与一 个碳原子相连
仲碳(二级碳)2°(secondary):直接与二 个碳原子相连
叔碳(三级碳)3°(tertiary): 直接与三个 碳原子相连
季碳(四级碳)4°(quaternary):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接与四 个碳原子相连
与伯、仲、叔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称伯、仲、 叔氢(1°H、2°H、3°H)
第二节 烷烃的命名法
一、普通命名法 二、烷基的命名 三、系统命名法
一、普通命名法
1、正(normal)某烷 C1~C10 天干:甲、 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HH HC C
HH
HH C CH HH
H CH3 C
H
H C CH3 H
围绕C2— C3单键旋转形成各种构象
1、四种极限构象式的表达
对位交叉式(反叠式)
IUPAC
3-ethyl-2,5-dimethylhexane
例4: 2,8-二甲基-4-乙基壬烷 4-ethyl-2,8-dimethylnonane
注意:取代基和母体名称之间不加短线。
学习的线索:
结构——性质——用途
构造 分子中原子的排列顺序
结
构型 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排列状况
构
构象
由于单键的旋转,形成分子中各 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