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PPT课件

W 地平圈
0
12 24 时刻
图5
N
2h°
S
图4
W 地平圈
图6
2
1
设:某地极昼多时,∠1=30 °、 ∠2=10°,求:1、某地的纬度 2、求太阳直射的纬度
规律七:
〔∠1+ ∠2〕/2=太阳直射的纬度
⑵极昼圈与极点之间地区的太阳周日视运动状况
在极点与极昼圈之间的极昼地带,全天24小时太 阳高度角都大于0°,其中日最小太阳高度角与 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和等于阳光直射点纬度数的2
倍,此时处于极点与极昼圈之间地带的某地点太 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及太阳视运动图如图7、图8 太〔阳高南度角半球图〕和图9〔北半球图〕所示。
h1
h2
W
S
h2
h1
NS
0
12
24 时刻
图7
E 地平圈
图8
W
h1
h2 N
E 地平圈
图9
甲
乙
2
1
北半球
练习1:∠1=∠2=22°,求甲乙的纬度
答:甲是北极点,太阳高度相等=22度,说明太阳 直射在北纬22度,刚好极昼的纬度是北纬68度
继续
夏至 春B秋分 冬至
E
N
S
A
W
规律1-3:观察地点在赤道上,那么太 阳运行轨道面与地平圈垂直
继续
东北升起
B 夏至
春秋分 东南升起
冬至
E
N
A
西北落下
W
S
西南落下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
•夏半年太阳从东偏北升起,从西偏北落下; •二分时太阳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 •冬半年从东偏南升起,从西偏南落下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PPT课件

自由民之所以有这样的时间和精力,首先是他们的衣 食住行都很简单,一块长方形的布围住身体,在肩部用别 针系住,用绳缠腰,除凉鞋外无鞋袜。其次,商业的繁荣 和奴隶的劳动也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从事政治活动。
雅典剧院
雅典卫城
课后作业
A、自我测评2、3题。 B、三个探究问题(任选两题)。
42%
自由民
58%
雕塑作品
陶 片 放 逐
公 民 大 会
导言
睿智的希腊哲贤大师在雅典学院的风雅谈吐,留下了千 古箴言;所向披靡的罗马军团金戈铁马,在千里征程激起滚 滚尘埃……这两个国家的古典文明在两三千多年前的地中海 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为今天的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的 文化遗产,而尤为我们所关注的是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罗马的 法律制度。让我们一块儿走进这段雄浑的历史岁月……
哲学家
何谓民主?
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 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
何谓共和国?
孟德斯鸠: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 政体。在词源上,共和国(republic)来自拉丁文“公共事务”(respublica),即政府由人民建立,并向全体人民负责。
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有一段精彩演说: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利不掌握在 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的.就法律而言,一切人都是 平 公 自等职己的事.一务;雅 的个就的典正对人人采常政的,取运而治价了作干毫值哪?脆无而些这把兴言措些他趣,无施措当的论来施作男何保是废人人证否人,我尽民有。们可主效…不展制?…说示”他其是才一华个,担仅任注一意些
自由民 奴隶 外邦人
自由民 168000 奴隶 200000 外邦人32000 ——哈蒙德《希腊史》
雅典剧院
雅典卫城
课后作业
A、自我测评2、3题。 B、三个探究问题(任选两题)。
42%
自由民
58%
雕塑作品
陶 片 放 逐
公 民 大 会
导言
睿智的希腊哲贤大师在雅典学院的风雅谈吐,留下了千 古箴言;所向披靡的罗马军团金戈铁马,在千里征程激起滚 滚尘埃……这两个国家的古典文明在两三千多年前的地中海 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为今天的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的 文化遗产,而尤为我们所关注的是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罗马的 法律制度。让我们一块儿走进这段雄浑的历史岁月……
哲学家
何谓民主?
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 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
何谓共和国?
孟德斯鸠: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 政体。在词源上,共和国(republic)来自拉丁文“公共事务”(respublica),即政府由人民建立,并向全体人民负责。
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有一段精彩演说: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利不掌握在 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的.就法律而言,一切人都是 平 公 自等职己的事.一务;雅 的个就的典正对人人采常政的,取运而治价了作干毫值哪?脆无而些这把兴言措些他趣,无施措当的论来施作男何保是废人人证否人,我尽民有。们可主效…不展制?…说示”他其是才一华个,担仅任注一意些
自由民 奴隶 外邦人
自由民 168000 奴隶 200000 外邦人32000 ——哈蒙德《希腊史》
高中地理:1.1.3 地球的运动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教学课件

5. 演示地球公转运动,观察太阳光线与地轴的夹角的变化, 尝试画出二分二至日的太阳光照图,判断直射点的纬度。
点拨精讲
春分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夏至
冬至
太 阳 光 线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秋分
太 阳 光 线
春分日和秋分日
3月21日前后和9月23日前后
太 阳 光 线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阅读课本16页第一自然段并结合图1.18填写下表,然后画 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示意图(参见16页活动题)。
课堂小结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_2__3_˚_2__6_′_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范围:2_3__˚2__6_′_N__~__2__3_˚_2_6__′S
1.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2. 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太阳直射点能到达的 最北、最南纬度数。
思维拓展
公转轨道图上二分二至日的判断
① 先确定出地球公转方向,如图1。(可根据地球自转、南北极 指向等来确定地球公转方向)
② 在图中过球心作地轴的垂线,即赤道,如图2。 ③ 作条直线连接左右两个球心,如图3。 ④ 如果直线指向北半球,为北半球夏至日,即图3中的A;
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为北半球冬至日,即图3中的C。 ⑤ 再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D春分日和B秋分日。
(2) 判断下列日期内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① 北半球夏至日至秋分日:_先__逐__渐__减___慢__,__然__后___再__逐__渐__加___快__。 ② 北半球冬至日至春分日:_先__逐__渐__加___快__,__然__后___再__逐__渐__减__慢___。
点拨精讲
春分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夏至
冬至
太 阳 光 线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秋分
太 阳 光 线
春分日和秋分日
3月21日前后和9月23日前后
太 阳 光 线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阅读课本16页第一自然段并结合图1.18填写下表,然后画 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示意图(参见16页活动题)。
课堂小结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_2__3_˚_2__6_′_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范围:2_3__˚2__6_′_N__~__2__3_˚_2_6__′S
1.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2. 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太阳直射点能到达的 最北、最南纬度数。
思维拓展
公转轨道图上二分二至日的判断
① 先确定出地球公转方向,如图1。(可根据地球自转、南北极 指向等来确定地球公转方向)
② 在图中过球心作地轴的垂线,即赤道,如图2。 ③ 作条直线连接左右两个球心,如图3。 ④ 如果直线指向北半球,为北半球夏至日,即图3中的A;
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为北半球冬至日,即图3中的C。 ⑤ 再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D春分日和B秋分日。
(2) 判断下列日期内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① 北半球夏至日至秋分日:_先__逐__渐__减___慢__,__然__后___再__逐__渐__加___快__。 ② 北半球冬至日至春分日:_先__逐__渐__加___快__,__然__后___再__逐__渐__减__慢___。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ppt课件

• 若黄赤交角变为20°,则太阳直射 点的移动范围将怎么改变?
• 太阳直射点从20°N到20°S之间往返运 动,南回归线的纬度将变为20°S,北回 归线将变为20°N
2024/7/19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2024/7/19
思考:地球是以什么样的状态绕日 运动?能否给大家做一下演示?
地球在绕日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 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
2024/7/19
黄赤交角的大小影响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北极
什么是赤道平面?
• 通过绘画发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
•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黄赤 交角产生的结果)。
回归年
即为太阳直射点的 回归运动
2024/7/19
周期为 365日5时48分46秒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 年可以接受几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以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呢?南北 回归线上呢?
2024/7/19
一次
无直射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从五一到十一,太阳直射点的方向和移 动速度应该怎么变化的? 从五一到夏至,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 夏至到十一,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 速度是从五一到7月初先变慢,从七月 初到十一变快
• 太阳直射点从20°N到20°S之间往返运 动,南回归线的纬度将变为20°S,北回 归线将变为20°N
2024/7/19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2024/7/19
思考:地球是以什么样的状态绕日 运动?能否给大家做一下演示?
地球在绕日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 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
2024/7/19
黄赤交角的大小影响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北极
什么是赤道平面?
• 通过绘画发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
•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黄赤 交角产生的结果)。
回归年
即为太阳直射点的 回归运动
2024/7/19
周期为 365日5时48分46秒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 年可以接受几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以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呢?南北 回归线上呢?
2024/7/19
一次
无直射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从五一到十一,太阳直射点的方向和移 动速度应该怎么变化的? 从五一到夏至,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 夏至到十一,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 速度是从五一到7月初先变慢,从七月 初到十一变快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课件

10月1日
B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
[例2]、世界的某个地方,有一口垂直于地面的 深井,每年有2次太阳可以直射井底,其中1次 是7月6日,求此地的大致纬度( ) A、20°N B、20°S C、23°26′N D、7°N
•此题为简单知识排除题:根据直射运动图, 7月份是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不可能在南半 球,排除B,6月22日太阳才直射23°26′, 故错。北纬7°距离赤道比较近,3月和9月 左右才可以接近7月。20°N距离6月22日 23°26′最近,最接近6月22日。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
第 16 届亚运会于 2010 年 113月月211日2 日至 27 日
在中国广州进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广州亚运会期间,地球的公转位置最接近1月初最快
图右图中的( )
A.a B.b C赤.道c以北6D月.22日d
赤道以南12月22日
2.右图中 a、b、c、d 四点平分地球公转轨道,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
0°
90°N
66.5°N
12点 90°
0°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
1.夏至日(6月22日)昼夜长短情况。
极昼
极夜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
2.冬至日(12月22日)昼夜长短情况。
பைடு நூலகம்极夜
极昼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
3.春分日和秋分日昼夜情况
全球各地的昼夜均等长。为12个小时。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
B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
[例2]、世界的某个地方,有一口垂直于地面的 深井,每年有2次太阳可以直射井底,其中1次 是7月6日,求此地的大致纬度( ) A、20°N B、20°S C、23°26′N D、7°N
•此题为简单知识排除题:根据直射运动图, 7月份是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不可能在南半 球,排除B,6月22日太阳才直射23°26′, 故错。北纬7°距离赤道比较近,3月和9月 左右才可以接近7月。20°N距离6月22日 23°26′最近,最接近6月22日。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
第 16 届亚运会于 2010 年 113月月211日2 日至 27 日
在中国广州进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广州亚运会期间,地球的公转位置最接近1月初最快
图右图中的( )
A.a B.b C赤.道c以北6D月.22日d
赤道以南12月22日
2.右图中 a、b、c、d 四点平分地球公转轨道,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
0°
90°N
66.5°N
12点 90°
0°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
1.夏至日(6月22日)昼夜长短情况。
极昼
极夜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
2.冬至日(12月22日)昼夜长短情况。
பைடு நூலகம்极夜
极昼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
3.春分日和秋分日昼夜情况
全球各地的昼夜均等长。为12个小时。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经纬度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ppt课件

新课标 (人教版) 高中地理I(必修)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1
复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规律 概念 方向 周期 速度
自转
公转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 运动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 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
秒
分10秒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外,
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 近日点速度快,远日点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这种周期性 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周期为365日5时48
分46秒,叫做回归年。
6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3º26´N
夏至
北回归线
0º 春分
赤道 秋分
春分
23º26´S
南回归线
冬至
7
在地球公转图上如何判断二分二至
日:
1.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定——北夏南冬
力。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南左北 右)
赤道为0,两极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 增)
24
地转偏向示意 随纬度增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北半球
赤 道
南半球
(图中虚线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表示偏转方向 ) 画的时候将偏向的角度画成与原运动方向大致呈45º即可25
。
北半球河流一般是右岸冲刷,左岸堆积。
D
地球位于A位置时,太
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
A
半球夏至日,顺地球公
太阳
C 转方向可依次判断B、C、
D位置分别是秋分日、
B
冬至日、春分日
图甲
8
2.根据地轴的倾向 ——左倾做冬,右倾右冬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1
复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规律 概念 方向 周期 速度
自转
公转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 运动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 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
秒
分10秒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外,
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 近日点速度快,远日点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这种周期性 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周期为365日5时48
分46秒,叫做回归年。
6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3º26´N
夏至
北回归线
0º 春分
赤道 秋分
春分
23º26´S
南回归线
冬至
7
在地球公转图上如何判断二分二至
日:
1.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定——北夏南冬
力。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南左北 右)
赤道为0,两极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 增)
24
地转偏向示意 随纬度增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北半球
赤 道
南半球
(图中虚线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表示偏转方向 ) 画的时候将偏向的角度画成与原运动方向大致呈45º即可25
。
北半球河流一般是右岸冲刷,左岸堆积。
D
地球位于A位置时,太
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
A
半球夏至日,顺地球公
太阳
C 转方向可依次判断B、C、
D位置分别是秋分日、
B
冬至日、春分日
图甲
8
2.根据地轴的倾向 ——左倾做冬,右倾右冬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日移动速度并不均匀,在赤道附近移动速度较慢,纬度越高速度越快。
太阳直射点与昼夜变化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在春分和秋分时,全球昼夜等长;在夏 至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相反;在冬至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南半球 相反。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了该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进而影响该点的太阳辐射强度和 日照时间。
太阳直射点日移动的观测方法
01
02
03
使用日晷
通过观察日晷上影子的移 动,可以大致判断太阳的 方位和高度,进而推断太 阳直射点的位置。
使用天文望远镜
通过观察太阳黑子和光斑 等特征,可以判断太阳直 射点的位置。
使用现代科技
使用GPS和太阳辐射计等 现代科技手段,可以精确 测量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 移动速度。
05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实践应 用
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
指导作物种植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和光照强度, 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通过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 律,可以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品种,提高产量和品 质。
农业气候区划
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 ,可以对不同地区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为农业生产和布局提 供科学依据。
由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也会有所差
异。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点 位于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冬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 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 北半球昼短夜长。
夏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 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在一年中,பைடு நூலகம்阳直射点在南 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完 成一次回归运动。
生物多样性
太阳直射点与昼夜变化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在春分和秋分时,全球昼夜等长;在夏 至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相反;在冬至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南半球 相反。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了该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进而影响该点的太阳辐射强度和 日照时间。
太阳直射点日移动的观测方法
01
02
03
使用日晷
通过观察日晷上影子的移 动,可以大致判断太阳的 方位和高度,进而推断太 阳直射点的位置。
使用天文望远镜
通过观察太阳黑子和光斑 等特征,可以判断太阳直 射点的位置。
使用现代科技
使用GPS和太阳辐射计等 现代科技手段,可以精确 测量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 移动速度。
05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实践应 用
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
指导作物种植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和光照强度, 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通过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 律,可以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品种,提高产量和品 质。
农业气候区划
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 ,可以对不同地区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为农业生产和布局提 供科学依据。
由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也会有所差
异。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点 位于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冬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 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 北半球昼短夜长。
夏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 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在一年中,பைடு நூலகம்阳直射点在南 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完 成一次回归运动。
生物多样性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PPT优秀课件

23026’N—00地 夏至日最长,
区:
冬至日
冬至日最长; 最短
23026’S—00地
区:
夏至日最长。
4、(P50—16、17)读某地冬季、夏季的太阳方位示 意图,回答:
(1)、该地房屋一定坐落在:
A 、 东半球
B、西半球
CC、 南半球
D、北半球
(2)、北半球夏至日该地日出方位为:
A、 ①
B 、②
E
N
S
A
W
N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a cb
A
S
规律2:正午太阳射到A地的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就是此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夏至: H= 81°26′ 春秋分:H= 58° 冬至: H= 34°34′
天球立体图
地球侧视图
夏至 春B秋分 冬至
N
地
平
E
圈
A
N
S
A
W
S
规律1-3:观察地点在赤道上,则太阳 运行轨道面与地平圈垂直
S
2、光线方向与阴影问题
(1):一般讲到光线的方向要参照直射点和当地的 相对位置(日出、日落除外) 直射点4
A
直射 点3
直射点2 直射点1
(2)、阴影方向与光线的去向相同 (3)、影子的长短与太阳高度成反比,正午影子
较短,直射点无阴影
(4)、北极点上太阳总在其正南方向,且物影总是 指向正南方向;南极点相反。
A
a
N
46° B
S
太阳视运动图的判读
1.确定出地表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根据太阳东升西落)。 2.确定是南北半球的地点。 (看正午时太阳偏于那边天空)。 3.确定节气,太阳直射的纬度,确定发生 极昼区某地的纬度。 4.确定日出日落方向。 5.确定正午太阳高度角。 6.确定昼夜长短状况。
直射点优秀教学课件

信息(文字、图像、表格、数据、符号等)。
四、《地球运动》能力提升策略
N
3.21 9.23
S
• (3)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日才与地轴重合,其他时
间都与地轴斜交成一夹角,夹角的角度与直射点纬度相
等。 = δ
N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南极圈 S
春秋分
(4)任一地点的日出(日落)方位角
北极
日出(日落)方位角ε :
日出(日落)地点与正东方 位的交角ε= δ 。
北回归线
如精心设问(教师)→学生研读(带着问题)→师生互 动(教师启发,学生思答)→重难点精讲→课堂实践 →教师点评→学生反思整理→课后练习→批改建立 档案(教师留心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备回炉)
四、《地球运动》能力提升策略
2.注重解题规范训练,重视分析和反馈
右图中四条曲线分别示 意四地3月21日到6月30 日 的日出时间。读图回答。
D.在北回归线以北,并向北移动 6.22 远日点 9.23
3.21
23026N 3.21 00
12.22
23026S
(二)判断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情况
例:5月1日到6月1日这段时间内在上海 (A) A、昼长夜短,昼继续延长 B昼长夜短,昼不断缩短
C、昼短夜长,夜继续延长 D昼短夜长,夜不断缩短
6.22 6.1
φ
δ
H大+ H小=2 δ
3、应用
(1)确定地方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4)判断所在的地区的纬度
(5)计算楼距 (6)计算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7)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分布高度
2.理解重要的地理原理和规律 ●太阳视运动和物体影子的变化
四、《地球运动》能力提升策略
N
3.21 9.23
S
• (3)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日才与地轴重合,其他时
间都与地轴斜交成一夹角,夹角的角度与直射点纬度相
等。 = δ
N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南极圈 S
春秋分
(4)任一地点的日出(日落)方位角
北极
日出(日落)方位角ε :
日出(日落)地点与正东方 位的交角ε= δ 。
北回归线
如精心设问(教师)→学生研读(带着问题)→师生互 动(教师启发,学生思答)→重难点精讲→课堂实践 →教师点评→学生反思整理→课后练习→批改建立 档案(教师留心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备回炉)
四、《地球运动》能力提升策略
2.注重解题规范训练,重视分析和反馈
右图中四条曲线分别示 意四地3月21日到6月30 日 的日出时间。读图回答。
D.在北回归线以北,并向北移动 6.22 远日点 9.23
3.21
23026N 3.21 00
12.22
23026S
(二)判断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情况
例:5月1日到6月1日这段时间内在上海 (A) A、昼长夜短,昼继续延长 B昼长夜短,昼不断缩短
C、昼短夜长,夜继续延长 D昼短夜长,夜不断缩短
6.22 6.1
φ
δ
H大+ H小=2 δ
3、应用
(1)确定地方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4)判断所在的地区的纬度
(5)计算楼距 (6)计算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7)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分布高度
2.理解重要的地理原理和规律 ●太阳视运动和物体影子的变化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 随纬度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达到最大,
冬至日达到最小
正午太阳高度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达到最大,
随季节变化
夏至日达到最小
回归线之间:一年内太阳直射两次,回归线
上直射一次
3.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 (1)季节变化规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2)纬度分布规律
①赤道处始终昼夜平分,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 平分。 ②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南、北半球同纬度昼 夜长短状况相反,时间长短相同。 ③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另一半球相反。 ④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与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极 昼、极夜现象的范围也经历了不断扩大、缩小的过程。
到两极 域
的地域 分 分异 异
图示
延伸 方向
沿东 西
方向 延伸
更替 方向
南北 方向
成因
太阳辐射随 纬度变化, 导致热量由 赤道向两极 递减,即以 热量为基础
分布
低纬和 高纬地区
分异规律
水 平 从沿海 地 向内陆 域 的地域 分 分异 异
图示
延伸 方向
沿平行 于海岸 线方向 延伸
更替 方向
成因
受海洋水汽
南北纬35°~ 55°大陆东岸
热带草原 南北纬10°至南北
南北纬4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
回归线之间
60°大陆西岸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 随纬度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达到最大,
冬至日达到最小
正午太阳高度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达到最大,
随季节变化
夏至日达到最小
回归线之间:一年内太阳直射两次,回归线
上直射一次
3.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 (1)季节变化规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2)纬度分布规律
①赤道处始终昼夜平分,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 平分。 ②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南、北半球同纬度昼 夜长短状况相反,时间长短相同。 ③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另一半球相反。 ④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与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极 昼、极夜现象的范围也经历了不断扩大、缩小的过程。
到两极 域
的地域 分 分异 异
图示
延伸 方向
沿东 西
方向 延伸
更替 方向
南北 方向
成因
太阳辐射随 纬度变化, 导致热量由 赤道向两极 递减,即以 热量为基础
分布
低纬和 高纬地区
分异规律
水 平 从沿海 地 向内陆 域 的地域 分 分异 异
图示
延伸 方向
沿平行 于海岸 线方向 延伸
更替 方向
成因
受海洋水汽
南北纬35°~ 55°大陆东岸
热带草原 南北纬10°至南北
南北纬4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
回归线之间
60°大陆西岸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1、自转与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1、自转与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 赤道与公转轨道的夹角:23.5o 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66.5o
1、自转与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
赤道与公转轨道的夹角:23.5o 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66.5o
二者之和是90o
1、自转与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规律
夏至
6月22日
春分
秋分 春分 9月23日
3月21日
冬至
12月22日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规律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时段:冬至→春分→ 夏至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时段:夏至→秋分→ 冬至
9月23日
6月22日 3月21日
12月22日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 48分46秒)
太阳直射点运动的图像表示
夏至日—6月22日
23°26′N
秋分日—9月23日
0°
春分日—3月21日
春分日—3月21日
23°26′S
冬至日—12月22日
思考:2、一年当中,赤道上、南北回归线 上、南北回归线之间分别有几次太阳直射?
夏至
春分
B. 在南半球,向北移
C.在北半球,向南移
D. 在南半球,向南移
2、每年的国庆节假日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A.先加快,后减慢
B. 先减慢,后加快
C.逐渐加快
D. 逐渐减慢
答案:A C
2. 读下图:
①画出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上的地球赤道。
②画出在A,C位置时太阳直射点。
③下列日子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何处附近:(用字母代号)元旦 A 处,
思考: 我们这里有
直
太阳直射点吗?太
射
阳直射点的范围又
点
是什么?
(2)思考:当地球“直着身体”公转(黄赤交角为零时),太 阳直射点在哪个地方?是否变化?
秋分 9.23
冬至 12.22
春分 3.21
夏至 6.22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大小三者之间的关系
夏至
速度 渐慢
夏至
春分
近日点
冬至 春分
秋分 春分
远日点
秋分
速度
渐快
冬至
公转速度加快时段:7月初→秋分→冬至→1月初 公转速度减慢时段:1月初→春分→夏至→7月初
思考:1 下面节日,太 阳直射点的位置?此时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公转速度快慢?
①今天
②元旦
今天
③儿童节
儿童节 元旦
黄赤交角
赤道与公转轨道的夹角:23.5o 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66.5o
二者之和是90o
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南北极圈的度数
2、黄赤交角的特点 “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
“一轴”指 :地轴
“两面”指: 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三角度”指:
黄赤交角为23.5;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5;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规律 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周期”
9月23日
6月22日 3月21日
12月22日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规律 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周期”
365日5时48分46秒 (1回归年)
9月23日
6月22日 3至、公转速度
“七一” C 处,国庆节 D
处。
④在A位置附近地球公转速度比C位置附近要 快 日地距离说,A位置接近 近 日点。
,因为从
B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 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三个基本不变”指: 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保持23.5
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两个变”指: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
射的点也不同。
二、黄赤交角的影响
• (1)太阳直射点: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 (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线垂直)
秋分
春分
冬至
读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 4~5 题。
太阳直射点由 a→e 的周期为(
)
A.1 个恒星年
B.365 日 6 时 48 分 46 秒
C.1 个回归年 【答案】C
D.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
1、每年的青年节,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和之后的移动方向是
A.在北半球,向北移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1、自转与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1、自转与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 赤道与公转轨道的夹角:23.5o 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66.5o
1、自转与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
赤道与公转轨道的夹角:23.5o 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66.5o
二者之和是90o
1、自转与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规律
夏至
6月22日
春分
秋分 春分 9月23日
3月21日
冬至
12月22日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规律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时段:冬至→春分→ 夏至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时段:夏至→秋分→ 冬至
9月23日
6月22日 3月21日
12月22日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 48分46秒)
太阳直射点运动的图像表示
夏至日—6月22日
23°26′N
秋分日—9月23日
0°
春分日—3月21日
春分日—3月21日
23°26′S
冬至日—12月22日
思考:2、一年当中,赤道上、南北回归线 上、南北回归线之间分别有几次太阳直射?
夏至
春分
B. 在南半球,向北移
C.在北半球,向南移
D. 在南半球,向南移
2、每年的国庆节假日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A.先加快,后减慢
B. 先减慢,后加快
C.逐渐加快
D. 逐渐减慢
答案:A C
2. 读下图:
①画出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上的地球赤道。
②画出在A,C位置时太阳直射点。
③下列日子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何处附近:(用字母代号)元旦 A 处,
思考: 我们这里有
直
太阳直射点吗?太
射
阳直射点的范围又
点
是什么?
(2)思考:当地球“直着身体”公转(黄赤交角为零时),太 阳直射点在哪个地方?是否变化?
秋分 9.23
冬至 12.22
春分 3.21
夏至 6.22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大小三者之间的关系
夏至
速度 渐慢
夏至
春分
近日点
冬至 春分
秋分 春分
远日点
秋分
速度
渐快
冬至
公转速度加快时段:7月初→秋分→冬至→1月初 公转速度减慢时段:1月初→春分→夏至→7月初
思考:1 下面节日,太 阳直射点的位置?此时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公转速度快慢?
①今天
②元旦
今天
③儿童节
儿童节 元旦
黄赤交角
赤道与公转轨道的夹角:23.5o 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66.5o
二者之和是90o
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南北极圈的度数
2、黄赤交角的特点 “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
“一轴”指 :地轴
“两面”指: 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三角度”指:
黄赤交角为23.5;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5;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规律 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周期”
9月23日
6月22日 3月21日
12月22日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规律 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周期”
365日5时48分46秒 (1回归年)
9月23日
6月22日 3至、公转速度
“七一” C 处,国庆节 D
处。
④在A位置附近地球公转速度比C位置附近要 快 日地距离说,A位置接近 近 日点。
,因为从
B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 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三个基本不变”指: 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保持23.5
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两个变”指: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
射的点也不同。
二、黄赤交角的影响
• (1)太阳直射点: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 (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线垂直)
秋分
春分
冬至
读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 4~5 题。
太阳直射点由 a→e 的周期为(
)
A.1 个恒星年
B.365 日 6 时 48 分 46 秒
C.1 个回归年 【答案】C
D.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
1、每年的青年节,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和之后的移动方向是
A.在北半球,向北移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