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_以马来西亚为例_上_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畴( ethnic cat egory) 作出区分。马克斯#韦伯( Max
人 变化常常实际上起着将众多小型的社群凝聚成更加
Weber) 最早给出族群综合性的社会学定义, 将其界 稳固和强大的群体的作用, 从而与马来西亚政府推
定为/ 体型或习俗或两者兼备的类似特征, 或者由于 动的各项措施相适应。

人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
类 学
以马来西亚为例( 上) X


[ 作者简介] 陈志明, 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主任, 教授。

[ 摘 要] 运用马来西亚的事例强调了族群性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 系并强调
群 认
了涉及不同族群的政治程序的重 要意义。族群 的形成涉及 到一系列 的过程, 这些

过程使人们在一国家内意识到一个共同想象的社群。创制族群和国家认 同的过程
象, 其特征可以说明族群形成的动态特质。的确, 当

间关系理解的产物。1963 年沙捞越成为马来西 亚
代马来人的认同如不与殖民主义的影响和马来西亚
群 认 同 与 国
的一部分后, 不同的土著族群成立了各自的族群社 团, 特别 是在 70 和 80 年代 政府 大力推 行/ 土 著0 ( bumiputera) 政策以及马来精英和知识分子倡导以 马来族为主的国家文化期间情形更是如此。这些族

Chinese ethnicit y as well as the complex et hnic ident if icat ion and et hnog enesis of
/著
t he indigenous peoples of Sarawak.
Y罗
Key Words: et hnic ident it y, national identit y, ethnic nat ionalism, indige-
Y罗 左
内部关系的各种 国际性和全球 性的因素。这样一

来, 相关的背景既是地区性的也是全球性的, 但两者 都将通 过国家以及那些 控制国家的实 体而发挥作
/译
用。然而, 所有这些因素都不会将族群认同弱化成
么改观。全球化以及跨国现象的存在使国际性和全 某种工具性的行为或者某种社会性的建构而已。族
球性交往的体系日益重要, 但是个人仍然在国家的 群认同意识是人们日常经验的组成部分, 这种意识
国家的权力、国家创制体例、社会化以及各族群之间 政治过程则不能得以领悟。由于这些过程发生的层
权利不平衡关系等诸多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笔者 次以地方为限, 研究人员过去对国家所起的作用有
X 罗左毅译自 Tan Chee- Beng ( 陈志明) , / Ethnic Ident ities an d N at ional Ident it ies: Some Examples from M alaysia0 , 原文刊于美国人类学报 Ident it ies( 5认同6 ) , 6 卷 4 期, 441~ 480 页, 2000 年。全文较长, 本刊分两期发完。
第 24 卷第 5 期 2002 年 9 月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u 陈志明/ 著, 罗左毅/ 译
VOL. 24 NO. 5 SEP. 2002
卖武器而加剧, 从而又加剧了国内的族群冲突和地 陈
区间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紧张局势, 关于这一点安德

生( A nderson 1992) 的分析可谓入木三分。南北之间

长期存在的经济差距对族群认同以及国际范围内的
/著
政治活动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 将族群现象的分 析与国家相关联也就意味着需要关注影响国家及其
成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过程。关于族群的边 界及其特征的动 态性质, 巴布科 克( Babcock 1974:
验形式, 而所有这一切又内化为自我的、家庭的以及 该地区的整体组成部分。的确, 正如福柯( Foucault )
3 GXM YXB
所指出的那样, 个人是权力的工具并且/ 权力关系与 5010% , 其次为华人占 2811% , 印度人占 719% , 其
此种认同加以利用的愿望。哪里有政府从族群观念 出发制定政策, 哪里的族群认同就会与政治权利相
同 与 国
关联。经济发展的性质, 尤其是自由放任的资本主

义式的发展, 总是会对经济上弱小的群体特别是处 认
于乡村的少数民族带来严重的后果。为了在国民经 同
济上占有更加公平的份额, 这些群体不得不将自己 组合和 再组合成更大的 群体以改变自 身的社会地
研 亚沙捞越土著人的研究为基础的。立论的依据是原
信念其他宗教如基督教或伊斯兰教。东马来西亚的

住民和他们的族群社团。很显然, 受过教育的土著 人对族群社团的成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社
非穆斯林土著人信奉基督教的为数不少。 马来人( Malays) 的族群形成是一个颇有趣的现
团的形成是他们自身利益以及他们对自己与国家之
2 GXM YXB
所忽视, 而今谈论起地方和全球性的联系则又仿佛 国家在族群认同没扮演什么角色。
196) 曾有过 这样的论述, 他认为要 了解婆罗 洲, 就 / 要能想象人类群体不断变动, 一直在形成某一群体
行文之前, 有必要就族群( et hnic group) 和族群 的过程中0。笔者将在本文中论述, 在马来西亚此种
认 同
\ 以
在获取政府和公众的认可。就这一观点来看, 产生 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的过程事实上构成了同一历史 进程的重要部分。
体系内生存。国家的权力 事实上也不 是不偏不 倚 将人们 的自我观念与更 大范围内的社 会经验相关
的, 通常为占多数的族群团体所左右。因此, 族群的 联。学术界同仁开始注意到国家权力经验与世俗的
形成和族群的认同明显受到一国范围内族群间权力 经验、日常行为以及常识相融合的途径。族群认同
关系的性质和国家权力自身性质的影响。族群的形 已成为国家权力及其内在的社会层级结构的日常经
重新组合及其相关特征的变动和再定义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具体族群认同的意义及其内涵都包含着因
究 不同族群人口之间关系结构而产生的意义在内。因
此, 从根本上说, 此类关系结构与具体的认同意义涉
及到各民族间的平等和正义的观念。在一国范围之

内, 从族群观念出发争取资源的要求就会产生对族 群
群认同更大程度的自觉以及为政治和经济的目的对 认

dif ferent et hnic groups. T he processes that create et hnic and national ident ities are

part and parcel of t he same historical process. T he paper also describes M alay and
类 二、马来西亚华人和沙捞越的土著
群的主体, 而伊班人和卡达赞人则是沙捞越和沙巴 ( 此两州在东马来西亚) 的最大的族群。马来人和一

本文的研究是以笔者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以来
对马来西亚华人的研究以及 1989 年以来对马来西
些土著人是穆斯林, 其余的族群则拥有自己的宗教 ( 例如绝大部分华人拜神或者拜佛) , 还有一部分人
地方性的经验会影响个人对自我的感知, 以及 族群对和国家认同的感知。然而, 笔者所要强调的 是地方性的各种经历, 不论是在各群体之间还是在 群体与国家之间, 其发生都着眼于一个国家的范畴 之内。族群意识在现代的意义乃是因为国家对个人 以及群体间关系的影响。尽管有些人认为国家的概 念会由于超国家的区域性体系的形成而日显过时, 例如欧洲联盟的形成就是这样, 然而国家事实上至 今仍举足轻重, 在可见的将来这种情况也不会有什
其他关系( 生产、亲属、家、性) 相交融以发挥其先决 余为伊班人( Iban) 、卡达赞人( K adazan) 以及其他众
的和后决的作用0( 1980: 142) 。关于对权力的理解,
人 研究族群现象的学者于此应大有裨益。
多的族群 ¹ 。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 构成了马来西 亚半岛( 1963 年马来西亚成立前称为马来亚) 上族
`上
Abstract: Using examples from M alaysia,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impor-
a
t ance of relating et hnicity to the power of t he st at e and polit ical processes involving
国的发展相联系是难以理解的。关于马来亚在殖民 之前和殖民时期的马来人的认同的性质至今仍待广 泛地加以研 究, 但自 一些著作可见 ( G ullick 1965) , 从前的马来人农民以村落为单位, 受当地酋长的制

群社团加速和巩固了族群形成的进程, 而且也努力
约, 但是居住区并不固定, 因为人们要避开侵扰和恶
\
[ 中图分类 号 ] C91214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 章编 号 ] 1002- 3887

( 2002) 05- 0002- 09

来 西
Ethnic Identities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亚 为
T AN Chee-Beng

( H ong K ong Chi nese Univer sity , China)
\ 以 马
位。

现代的国家体系和资本主义的市场迫使各地的 西
人们在政治上为争取更加体面的权力和经济的机遇

而竞争。从世界范围来看, 情势也是如此, 若干个大
wenku.baidu.com
为 例
国日益左右着世界局势, 这几个大国的政府惯于使 用分而治之的手法, 采用一推一拉的策略以维护其
`上 a
霸权地位。各地的紧张局势也因强国向弱国自由售

nous peoples, Malaysia

/译
一、引言
的立论将超越原生性论者以及工具性论者的争辩。
来西亚的族群构成和族群 认同意识以及 族
马 群性民族主义( ethnic nat ionalism) 是笔者 撰 写本文的主 旨。此类事 象的过 程乃是通 过
我将论证个人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而在一个当地情 境持有某种原生性质的族群认同, 而此种情境若脱 离政府行为以及国家促成之意识形态所发挥作用的
对殖民和移民的记忆而在渊源上享有共同的主观信 念的人类群体, 这种信念对于群体的形成至关重要,
国家通过行政和统治的集权、文化和政治权力 的政策以及社会经济资源的分配, 对群体的形成和

而不一定关涉客 观的血缘关系 是否存在。0 ( Weber 1968: 389) 韦伯对族群的论述影响了后来的学者, 其 中有 弗 里 德 里 克 # 巴 斯 和 查 尔 斯 # 凯 斯 ( Jenkins 1997) 。韦伯所下定义的重要特点是对主观信念及 其历史因素的强调, 另外就如本文所将进一步指出 族群实际上就是/ 想象的社群0 ( A nderson 1983) , 关 于这一点本文将予以深入阐述。韦伯关于族群的定 义笔者将重新予以界定为就共同的渊源而享有某一 主观信念的人类群 体, 这些群体 因各自的 神话、历 史、文化属性及种族意识形态而彼此相区别。正如 本文将予以论述的那样, 族群的形成正是因为此种 群体之间的政治关系以及国家的权力而使然。至于 族群范畴, 我们指的是那些族外人士以及行政管理 人员为方便起见所认可的人类群体, 而此种群体本 身并没有自认为是一个族群或尚处于族群的形成过 程之中。族群范畴通常范围较广, 涵盖不只一个族 群, 然而由于时间和政治过程的作用, 此类群体有可 能形成某一共同的族群意识。政治过程在一国范围 之内也有可能激发少数民族诸群体在与国家权力交 涉中认同为某一共同的族群范畴( 同时又维持各自 的族群认同) 。在当代的国家体系内, 族群的形成深 受此类体系中的政治过程的影响。

实际上构成了同一历史过程的重 要部分。在一 国家范畴内, 不同 的族群对 国家认

同有不同的憧憬, 因此有必要 将国家认 同与族群性 相关联思 考。 论述了马 来人和

华人的族群划分问题以及沙捞越土著人复杂的族群认同意识和族群形成问题。
认 同
[ 关键词] 族群认同; 国家认同; 民族主义; 原住民; 马来西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