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低氧刺激对提高运动能力影响的研究
间歇性低氧刺激对提高人体运动能力的实验研究
并使运 动员承受 相 同的训 练负荷 。我 国在 对 常压 间歇性 低 氧 应用于运动训练 这一领域 研究 的 时间较 短 , 缺乏 实验 依据 J 。 本研究 旨在通过 观察 间歇 低氧 刺激对 运 动能力 的影 响 的实验
收稿 日期 :0 1 0 — 2 修 回 日期 :0 1— 2— 5 21 — 1 0 ; 21 0 0 基 金 项 目 : 木 斯 市 2 1 度 社 会科 学 重 点 科 研 课 题 (0 0 ) 佳 0 0年 10 2 ; 黑龙 江 省 教 育 厅 项 目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项 目。
t r itn y o i n e e cs ro a c n o x lr o sbe em te th p xa o x r ie pef r n e a d t e po e p s i l m
氧混合气 4 6 m n 5— 0 i,每周 5 , 续三周 ,具体 方案 如表 l d连 所
注 :★与 低 氧 前 比较 , < 0 0 P .5
前 水 平 ,对 照 组 ( B组 ) 没 有 上 述 变 化 ; 于 H , 管 有 增 加 则 对 b尽
3 结
果
的 趋 势 , 与低 氧前 比较 差 异 不 显 著 。 但
指 标 的 相 应 变 化
3 1 间歇 低 氧 刺激 (H ) 携 氧 能 力 的 影 响 . IS 对
Ke r s h p xa,e e e s o d,b o d lca e e lo el y wo d : y o i x r ie la lo a tt ,r d bo d c l
Au h r S a d e s Ja ms i e s y imu i1 4 0 C ia t o ’ d r s : in i Un v r i ,Ja s 5 0 7, h n t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足球运动员冲刺速度的影响
2020年 4月 Journal of Science of Teachers′College and University Apr. 2020文章编号:1007-9831(2020)04-0078-04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足球运动员冲刺速度的影响荣磊(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体育教学部,安徽 合肥 231201)摘要:通过对高水平足球运动员间歇低氧训练(IHT)后冲刺速度变化的研究,进一步分析IHT 训练机制,为足球运动项目建立对应的IHT训练模型,使IHT训练成为足球运动中具备实用价值的辅助训练方法,促进足球运动员的短途冲刺水平.以安徽地龙足球俱乐部的20名男子足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人.在实验过程中,低氧组模拟 2 500m海拔的低氧环境进行IHT训练,对照组在正常氧气条件下进行训练.测试3周训练后2组足球运动员在100 m冲刺跑中的平均用时、峰值速度和心率.研究结果显示,IHT训练能够显著降低运动员在100 m冲刺跑中的平均用时,实验组的峰值速度显著提升了8.6%(p<0.001).研究表明,模拟低氧条件下的IHT训练是提高足球运动员冲刺速度的一种有效训练手段.关键词:间歇;冲刺速度低氧训练;足球运动员;训练机制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7-9831.2020.04.017Effect of intermittent hypoxia training team on sprint speed of football playersRONG Lei(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Anhui Wenda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efei 231201,China)Abstract: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change of sprint speed of high level football players after IHT,further analyze the IHT training mechanism,establish the corresponding IHT training model for football events,make IHT training become a practical auxiliary training method in football,and promote the short-distance sprint level of football players.Taking 20 men's football players of Anhui Dilong football club as the research object,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10 people in each group.During the experiment,the hypoxic group simulated the hypoxic environment of 2 500 m altitude for IHT training,the control group was trained under normal oxygen condition.The average time,peak speed and heart rate of two groups of football players in 100 m sprint after 3 weeks training were measured.The results show that IHT training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average running time of athletes in the 100 m sprint,and the peak speed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8.6%(P<0.001).It is proved that IHT training under simulated hypoxia is an effective training method to improve the sprint speed of football players.Key words:intermission;sprint speed hypoxia training;football player;training mechanism收稿日期:2019-12-18基金项目: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校级基金研究项目(XSK2019A10)作者简介:荣磊(1982-),男,安徽全椒人,讲师,硕士,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研究.E-mail:***************足球运动是一种高强度的竞技对抗性运动,随着高水平足球比赛的对抗强度不断提升,对运动员的间歇冲刺能力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职业足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均长期处于无氧运动环境中.在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中,非守门员位置的运动员在一场比赛中全程累积跑动距离一般为10 000~12 000 m.一场英超足球比赛过程中,足球运动员平均10~15 s就需要进行一次10 m的短途冲刺,运动员需要不断协调运动节奏以保证运动强度.因此,在各类足球训练机构的培养过程中,运动员的有氧呼吸能力、无氧运动能力及持续冲刺能力都是训练的重点,构建更具效率的训练方法也是足球运动研究的重要目标[1]. 20世纪80年代,国外有的国家对运动员广泛采用高原训练方法,以提升径赛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高原训练存在的成本问题及安全问题使此类训练难以向其它项目迁移[2].随后,模拟高原训练的间歇性低氧训练(Intermittent hypoxic training,IHT)正逐步被更多的运动项目所接受.间歇性低氧训练是指运动员模拟低氧环境进行正常运动负荷的训练方法,由于长时低氧模拟环境可能造成运动员在高强度运动下眩晕、昏厥及其它不良影响,故需在训练中将低氧负荷环境设定为若干间歇时间的组合,每个组合包含低氧模拟环境训练和低氧恢复环境训练,从而使运动员的吸氧过程处于脉冲式刺激下,进而增强运动员机体的供氧、吸氧及氧分子利用能力[3-6].尽管间歇性低氧训练已经受到了运动学领域的广泛关注,但我国的相关研究仍然匮乏.针对该方法在球类运动中的迁移实验研究并不充分,本文立足于足球运动及训练领域,通过对间歇性低氧训练与足球训练的结合分析竞技类体育中运动员的冲刺速度变化,进而为间歇性低氧训练在足球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7-11].1 研究对象与实验方法1.1 研究对象以安徽地龙室内五人制足球俱乐部的20名专业青训足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均有5年以上的系统训练经历,其中有6名成员曾有五人制足球国家队经历.所有运动员在医疗预检测和低氧适应性训练过程中,均能在低氧条件下完成大负荷运动训练,不存在因低氧环境而产生的机体不适情况.随机将20名运动员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人,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员的平均身体指标特征无显著性差异,具体情况见表1.表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身体指标 实验组 对照组年龄 20.14±1.52 20.04±1.33身高/cm 180.72±3.14 181.06±4.25体质量/kg 81.17±6.40 80.97±7.05训练年限 6.37±1.02 6.28±1.13体脂水平(%) 11.04±4.08 11.21±3.151.2 实验方法对比实验过程中,为了保证控制变量的原则,2组足球训练计划均保持一致.为了实现不同的氧气训练条件,采用面罩式间歇性低氧训练(IHT),对实验组装配了美国Training Mask 2.0面罩,该面罩包含1个无法闭合的出气口和2个可更换阻力盖的进气口,通过更换气嘴盖片可以模拟1 000~8 000 m海拔的氧气环境,本研究设置了2 500 m的面罩阻力(氧含量为15.2%).对照组不带面罩进行训练.此外,为了保证实验过程不受其它因素干扰,在实验期内所有运动员的饮食均由营养师统一安排,保证摄入水平相对一致,研究内容的体能消耗和运动强度无明显差别.实验开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进行为期1周的适应性训练,一方面,帮助运动员掌握实验过程中的各项运动计划;另一方面,保证运动员的运动安全. 在为期21 d(3周)的训练周期中,其中每周进行6 d IHT训练,进行1 d静态技战术培训,以帮助运动员进行运动康复和体能储备.每次训练时间持续120 min,包含4个训练组合.每个组合中,实验组进行20 min低氧训练和10 min间歇训练,对照组处于正常氧环境.训练组合中主要增强足球运动员的快速跑能力,因此训练过程均为无球训练.训练过程均在专业教练团队的监督下进行,运动员均保证了运动计划的高效完成.在4周(1周适应期和3周训练期)的实验过程中,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员均不存在因训练而伤病的情况.为了分析训练前后2组运动员核心运动能力的变化,首先,在实验开始前测试了2组运动员在标准田径场地进行100 m冲刺跑中的平均用时、峰值速度和心率;其次,在实验结束后第1天和第3天进行了实验后测,记录2组运动在100 m冲刺跑中的平均用时、峰值速度和心率变化情况.冲刺跑用时测试均由国家一级田径裁判员进行记录,取每名运动员2组个人数据,并进行平均后求得.运动员峰值速度通过摄影帧数为120帧/s的Phantom高速运动摄影机进行拍摄和自动记速,在100 m冲刺跑结束后实时录入电脑.运动员心率采用美国Fitbit运动员心率监测手环进行直接测量,该手环能够保证运动员激烈运动中的医疗级监测质量.数据收集均服从双盲过程,即数据收集人员与实验人员在进行数据传递过程中,会直接隐藏组别信息,以保证原始数据的有效性.2 实验结果及分析2.1 实验结果实验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独立样本t分别检验各个数据指标间的变化情况,从而分析训练前后运动员的核心运动数据是否产生了显著性的变化,增强实验分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后第1天,第3天进行后测的对比数据见表2.表2 实验完成后第1天,第3天数据实验组 对照组变量训练前 训练1 d后 训练3 d后 训练前 训练1 d后 训练3 d后冲刺跑时间/s 12.46±1.23 11.05±0.61*** 10.92±0.34*** 12.51±1.42 12.24±1.13 11.65±1.08峰值速度/m﹒s-110.21±0.37 11.70±0.45*** 12.14±0.57*** 10.33±0.54 10.52±0.77 10.62±0.62心率/N﹒min-1181±9 172±4*** 171±3*** 184±6 183±5 184±8注:***,**,*分别为p<0.01,p<0.05,p<0.1的显著性水平.2.2 分析由表2可见,实验完成后第1天在进行IHT训练后,实验组运动员在100 m冲刺跑测试中,其时间、峰值幅度和心率均产生了显著变化,冲刺跑时间明显减少,100 m冲刺跑的手记速度达到(11.05±0.61 s),这一速度已经快于国家三级短跑运动员标准;同时,在100 m冲刺跑过程中,实验组运动员的峰值速度明显上升(p<0.01),整体增长比例为14.59%,这说明通过IHT训练,足球运动的爆发力有所提升.此外,实验组运动员平均每分钟心率显著下降(p<0.01),说明运动员在瞬时爆发机体的氧利用率有所上升,从而控制心率保持在更低的水平.而对照组运动员在训练前后的冲刺跑时间、峰值速度和心率均未有显著差异,运动员的核心运动能力改善并不明显.从组间比较来看,实验组在进行IHT训练后,3类核心指标均出现了有益的改善,且显著强于对照组的运动员表现.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严谨,在实验后3 d进行了稳健性检测,因为研究的封闭集训过程训练压力较大,对运动员的体能消耗和影响较大,在实验后3 d实验组与对照组均进行了训练量极低的恢复性训练,以进行短时的体能储备.在这一时间点检测,不仅可以观察到IHT运动的长期作用能力,而且还能够观察运动员在体能完全恢复后的100 m表现.实验组运动员在冲刺跑时间、峰值速度和心率3个层级相较于测试前均表现出了明显的提升,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说明IHT训练不仅是具备短期作用的运动计划,而是能够长效改变运动员身体机能的训练模式.同时需要关注到,3 d后实验组运动员的后测成绩相较于1 d后的测试成绩出现了明显的提升,运动员100 m冲刺跑的整体手记时间可以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进一步说明了IHT训练的实用性.3 结论适宜的低氧环境和间歇性低氧刺激下的训练过程可以强化足球运动员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性,对长期在低氧运动环境中进行竞技的运动员有重要的训练意义.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通过增强运动员呼吸、身体机能和血液循环的方式促进组织内部的红细胞素分泌,进而强化运动员对身体氧分的应用能力,逐步建立更强的身体耐受力.对身体肌纤维而言,利用间隔性低氧训练可以有效促进机体的组织摄取能力,从而强化肌肉在高强度运动下的持续输出功率,帮助运动员实现更快的运动速率和更强的峰值速度,还可以平抑心脏高频率活动的负担,稳定身体内部血液的循环速度.由研究结果可见,IHT训练具备3个显著特点: (1)通过间隔性低氧刺激,在保障运动员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高原训练中的内呼吸循环系统强化效果.高原训练中部分运动员因为高强度运动而产生“高原反应”,并由此导致了身体机能的不可逆损伤,而间隔性低氧技术中心,随着IHT面罩技术的不断迭代,现有的面罩式间隔性低氧环境已经可以保证运动员的供氧浓度和时间控制,一旦运动员因低氧环境产生不适,可以立即去除面罩保证身体健康,该训练方法的安全性是适宜进一步推广的主要特征.(2)通过低氧条件的模拟,实现了低成本的无氧运动辅助训练模式,对于运动员的生理机能提升有显著作用.在低氧刺激的过程中,运动员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对低氧环境的应激反应,在完成普通训练动作时,需要投入更大的力量和能量消耗,由此调动了身体的机能潜力,改善了呼吸机能和代谢能力.同时,该训练的无场景限制,可以保证IHT训练在任何条件下适用,避免了高原训练所需的交通成本和医疗成本.间隔性低氧训练的低成本特征有助于该方法在未来与更多运动领域相结合.(3)通过低氧刺激和专业运动训练的同步进行,帮助运动员在训练中模拟高强度对抗下的身体反应,让传统训练的效果得以强化.由于运动员在常氧环境中的训练极易建立“运动定势”,即运动员难以从当前的训练活动中提升运动能力,从而导致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下降,而低氧刺激能够保证运动员逐步设定更高海拔的氧环境,从而有助于增强运动强度,且不影响原有运动计划的安排,对于运动员培养运动技术,增强运动能力有着较强的帮助.参考文献:[1] 董宏,刘宝,刘桦玮.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运动员有氧能力影响的Meta分析[J].体育科学,2016,36(10):67-73[2] 吕荣,姜文凯,罗晶.间歇性低氧训练、疲劳和恢复对H反射参数影响初探[J].体育与科学,2010,31(3):88-91[3] Pialoux V,Mounier R,Rock E,et al.Effects of the 'live high-train low′ method on prooxidant/antioxidant balance on eliteathletes[J].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2009,63(6):756-762[4] 冯连世.高原训练与低氧训练[J].体育科学,2005,25(11):封二[5] 黄徐根,冯连世,徐建方,等.低氧训练过程中大鼠体重及能量代谢的变化[J].体育科学,2007,27(10):61-68[6] Pugh L G.Physiological and medical aspects of the Himalayan scientific and mountaineering expedition[J].British medicaljournal,1962,2(5305):621-627[7] 姜涛,叶鸣,雷志平,等.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运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4):71-75[8] 刘鸿志,张丽莎.间歇性低氧训练对篮球运动员供氧能力实验探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5):85-87[9] 夏小慧,胡扬,王卉,等.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运动员有氧耐力影响的系统综述[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1):68-72[10] 秦宇飞,张华.间歇性低氧训练对男子赛艇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间生理机能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7,26(3):321-325[11] 何连源,邱俊强,李燕春.低氧反复冲刺训练对篮球运动员专项速度耐力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7,36(5):416-419。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耐力能力的影响
Ke o d :i t r i e th p x a t a n n y w r s n e m t n y o i r i i g;e d r n e a i t t n u a c b l y;r d b o d c l ;i fu n e i e lo el n le c s
o h u cin o tlts x g n cryn a a i n epr tr y tm no d rt ids meb e k nt efn t fahee ’o y e a r ig c p ct a dr s iao ys se i re O f o ra — o y n
的低氧分压混和气体 , 在平 原条件下模 拟不 同海 拔高度 的高
原 低 氧环 境 , 对运 动 员 进 行 间 歇 性 ( 冲 式 ) 脉 的低 氧 刺 激 , 提 以 高 运 动员 机 体 的有 氧代 谢 能 力 和 抗 缺 氧 能 力 。其 有效 性 和 经
济性已引起 国内外体育运动训练界 的关注_ 。许多研 究资料 1 ] 显示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改善运动员机体 的功能尤其是血液循
2) ( 9年 9月 0 第2 8卷 第 5期
湖
北
体
育
科
技
S p2 0 e. 09
J u n l fH u e p rsS in e o r a b i o t ce c o S
Vo . 8 No 5 12 .
间歇 性 低氧 训 练对 耐 力能 力的 影 响
施朝 阳
t r u h p i t n n v t n i h r i i g me h d h o g o n s a d i o a i n t e tan n t o .Th e u t u g s h tt e n m b ro t lt s n o e r s ls s g e tt a h u e fa h e e ’ r d b o d c l a c e s n t l ts n u a c b l y c n b mp o e i n f a t h o g n e — e l o e l c n i r a e a d ah e e ’e d r n e a i t a e i r v d sg i c n l t r u h i t r s n i i y mitn y o i r i i g t e th p x a t ann .Th r f r ,t i t o sa fe t em e n O i r v n u a c b l y e eo e h sme h d i n e f c i a s t v mp o e e d r n e a i t . i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于高校游泳运动员生理机能的影响
氧分压随着模拟的 在传统高原训练的基 础上 提出的一种提高运 动员有氧耐力水 高校游泳运动员在模拟高原训练的情况下, 这样动脉血液的血氧饱和度和肺泡 内的氧分 平的方法 , 让运动员居住在在模拟 20m高度 的缺氧环境 中, 高度升高而降低 , 50 从而使人体 的缺氧状态产生不同程度 的适应性 在正常的环境 中实施训练 , 能够有效克服传统高原训练的很多 压也随之降低 , 有利于高校游泳运动员的抗缺氧生理反应。 不足 , 有效解决了运动负荷与缺氧负荷之间的矛盾, 最大限度 变化, 人体运氧功能的主要载体 是血红蛋 白, 般情 况下 , 一 对于 地调动人体 的机能潜力 , 这也是 区别与传统高原训练 的基本特 耐力运动项 目 来说 , 血红蛋 白的浓度往往与人体 的运氧能力成 征。 目前 , 国在游泳训练中实施间歇性低 氧训练法的时间不 我 血红蛋 白的含量与周围血红细胞的数量需要 长, 因此 , 该训练法对于在游 泳训练项 目中的实 施就成为学者 正 比。在人体 内,
关键 词: 间歇性低氧训练 ; ; 大学 游泳运动 员; 生理机能
Abtat 1lt d i a a id a i ehpx ni n et 8 a tebd rdcst I l一 src : l aio l lt eti n ii t yoi ev om n, 0t t h oyp ue ep 0 e r t n tu r n g s n h e r h o h
间歇性低氧训练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述评
间歇性低氧训练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述评
叶鸣;李俊平;王智强;王煜;姜涛
【期刊名称】《体育学刊》
【年(卷),期】2010(017)007
【摘要】间歇性低氧训练是利用低氧仪在平原条件下模拟不同海拔高度的高原低氧环境,对运动员进行间歇性(脉冲式)的低氧刺激,以提高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和抗缺氧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20世纪90年代由俄罗斯逐渐传到其他国家,并应用到运动训练中.但是间歇性低氧训练实践一直存在争议:多数受试者的运动水平并不高,或者并没有设对照组,真正运用到优秀运动员并设有对照组的研究并不多,还有一些研究显示间歇性低氧训练不能提高运动能力.
【总页数】5页(P100-104)
【作者】叶鸣;李俊平;王智强;王煜;姜涛
【作者单位】首都体育学院,运动生理教研室,北京,100088;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教研室,北京,100084;首都体育学院,运动生理教研室,北京,100088;西安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陕西,西安,710068;西安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陕西,西安,710068【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8
【相关文献】
1.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运动员有氧能力影响的Meta分析 [J], 董宏;刘宝;刘桦玮;王荣辉
2.间歇性低氧训练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及效果 [J], L.M.Nudelman;韩佐生
3.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足球运动员冲刺速度的影响 [J], 荣磊
4.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拳击运动员无氧和有氧能力的影响 [J], 蔺媛媛;田忠新
5.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运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J], 姜涛;叶鸣;雷志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篮球运动员供氧能力实验探究
1 2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p l a y e s r a r e d e v i d e d i n t o t w o g r o u p o f t h e h y p o x i a g r o u p ( H)a n d t h e c o n t r o l r g o u p( C ) .T h e H ro g u p w e r e
中图分类号 : G 8 1 2 .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7— 3 2 3 X( 2 0 1 5 ) 0 5一 o 0 8 5一 O 3
Ex p e r i me n t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f t h e Ef f e c t o f I n t e r mi t t e n t Hy p o x i a
T r a i n i n g ( I HT)o n t h e Ae r o b i c C a p a c i t y o f B a s k e t b a l l P l a y e r s
LI U Ho n g —z h i ,ZHANG L i— s h a
刘鸿志 , 张 丽 莎
( 湖南大众传媒 职业 技术学院 , 湖南 长沙 摘 4 1 0 1 0 0 )
要: 研究 目的 : 在 于探 究 2 1天的 间歇性低氧训 练对 于篮球运 动 员的供 氧 能力的影 响。研 究方 法: 1 2名专 业男篮
球运动 员, 随机被分为低氧 ( r I ) 组 和对照( C ) 组, 每 组各 6人。在 实验探 究过程 中, 低氧 组在模 拟 2 5 0 0 m 的海拔低 氧 环境 下进行 间歇性 的低 氧训练 , 而对 照组 则在 正常氧气含 量 下进 行训练 。除此 之外 , 两组的训 练方法 完全一 致 , 并且
低氧训练对体能的影响
低氧训练对体能的影响体能是指人体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所需要的能力,包括肌肉力量、耐力、灵活性和心肺功能等。
在现代社会中,保持良好的体能水平对于个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近年来,低氧训练作为一种新兴的健身方式,备受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低氧训练对体能的影响。
低氧训练是一种通过限制供氧量来提高运动强度和效果的训练方法。
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施,如高原训练、深水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训练等。
在低氧环境下,人体需要更多地运用有氧代谢系统,加强心肺功能的训练。
下面将分别从肌肉力量、耐力和心肺功能等方面讨论低氧训练对体能的影响。
一、肌肉力量低氧训练对肌肉力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
在低氧环境下,由于能量供应不足,人体需要依靠更多的肌纤维参与运动,从而强化肌肉的力量。
此外,低氧训练还可以刺激肌肉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肌肉的生长和修复。
因此,长期坚持低氧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肌肉力量水平,增强身体的功能和耐力。
二、耐力耐力是指在持续运动中维持一定强度和时间的能力。
低氧训练有助于提高身体的耐力水平。
在低氧环境下进行运动,会使心肺功能得到挑战和加强。
心肺系统是维持细胞正常工作所必需的,经过低氧训练的锻炼,心肺功能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增强身体的耐力。
此外,在低氧环境下进行的间歇高强度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的糖原利用效率,增加身体的耐力表现。
三、心肺功能低氧训练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是显著的。
在低氧环境下运动时,身体为了适应供氧量的减少,会提高心脏的泵血能力,增强肺部的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能力。
长期坚持低氧训练可以使心肺功能得到明显提升,提高人体对缺氧环境的适应能力。
同时,心肺功能的提升也有助于提高身体的耐力水平,增强运动表现。
综上所述,低氧训练对体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可以显著提升肌肉力量、增强耐力水平和改善心肺功能。
对于那些希望提高运动能力和身体健康的人来说,低氧训练是一种值得尝试的训练方法。
当然,在进行低氧训练时需要遵循合理的训练计划和方法,确保安全和效果。
对低氧训练及其健身效用的研究分析
对低氧训练及其健身效用的研究分析作者:乔海冯石来源:《江西教育·综合版》2008年第12期一、低氧训练概述1.低氧训练的定义低氧训练是在运动训练周期中持续或间断采用低氧条件刺激,利用高原自然低氧环境或人工模拟对人体所产生的特殊生物学效应,配合运动训练来增加机体的缺氧程度,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及适应,进而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2.低氧训练的主要模式低氧训练模式主要有:传统的高原训练和模拟低氧训练。
而模拟低氧训练则又分许多种。
有的文献把模拟低氧训练分为间歇性低氧训练、高住低练(hilo)、低住高练等几种。
有的分得更为具体的是:以“低压低氧训练”和“常压低氧训练”两种模式的训练方法——高住低练(hilo)、低住高练(lohi)和刚刚提出不久的高住高练低练(hihilo);以“面罩式”模式的训练方法——间歇性低氧训练(IHT)。
二、传统高原训练传统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
其目的在于利用高原缺氧和运动训练的双重刺激,使运动员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调动机体的机能潜力,从而加速提高人体机能。
三、模拟低氧训练模拟低氧训练是指在平原地区采用人工制造低氧环境或吸入低氧气体,来模拟高原低氧环境进行训练的方法。
1.高住低练法1992年Levine提出的高住低练(LivingHighandTrainingLow,HiLo)训练法是在传统高原训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提高运动员耐力水平的科学方法。
2.低住高练法低住高练(Livinglow-Traininghigh,LoHi)训练法是2001年Hoppeler提出的。
它是指在平原地区利用人工制造低氧环境,让运动员在低氧环境中以一定的运动强度和时间进行交替性训练,晚上睡在常氧环境中的一种训练法。
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要接受两方面的缺氧刺激,一是定量负荷下的运动训练引起的相对缺氧,二是低氧环境下空气中氧的含量低引起的绝对缺氧刺激,这种复合缺氧刺激使运动员体内产生强烈的缺氧应激反应,从而使人体各系统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性生理适应。
间歇性低氧训练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及效果
提高 ,这是肺 对 负荷增 加的 应答 性反应 。第 二 阶段 ,问质 方 面 ,5 名运动 员 (占1 % )和第三阶段 ,组织 方面 :2 名运动 2 5
运动创伤 、迫不得 已中止训 练的高水平运动 员预 防运动能 力严 重下 降的干预 手段 。结果表 明 ,34的问歇 性低氧训练 可促进 7 机体储备 能力、呼 吸系统和心 血管系统功能 经济 化的提高 ,并 能提升体 力和脑力工作 能力指标。 同时证 实 ,尽 管可能 由于伤 病或 手术使 身体活动 减少 ,但 『 对 训练计 划过程能起 到辅助 HT 作用 ,而且 能促进足球运动 员最重要的机能 系统保 持高水平 的
到。
1对球 类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 响
11冰 球 .
马格尼托戈 尔斯 克城 “台金队”4 名运动 员参 与了I T ; 3 H 的 效 果研 究。低氧训 练平 均为1 课时。安排在赛期 的比赛 间歇阶 2 段 ,不 中断原有 训练安排 。训练负荷 为心率 1 O mi,采用 2 次/ n 肌力肺活量测定法记录下每一负荷阶段最后3 的数据。 s 3 个适应阶段 测试结果 是 :第一阶段 ,机能 方面 ,1 名运 3
天。在这 一阶段里安排 训练和检查测试 :训 练在 功率 自行车上 进行 ,递增性负荷 ,直到力竭 ;然后进行跳跃测试 ;穿梭跑 。 1 天里 ,运动 员功率 自行车上 负荷量增长了3 %,而对照 4 6 组仅 增加 了2 1 .%。结 果发现 ,实验 组在进 行最 大负荷 时功能 消耗 明显 降低 :每分钟 呼吸量 降低9 %,心率从 1 7 mi降至 次/ n 7 1 7 mi ,在 如此大 的负荷下耗氧 量还 降低 了约 1 %,即间 6 次/ n O
四周间歇性低氧训练对高水平竞走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影响
四周间歇性低氧训练对高水平竞走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影响研究目的:近些年来,间歇性低氧训练是现代传统高原训练法一种有效的补充和替代,也常常被用来当做运动员常规训练的有效辅助训练手段,但间歇性低氧训练能否提高运动员们代偿性的有氧运动的能力,还存在着不小的争议。
本研究尝试通过将间歇性低氧训练融入青年高水平竞走运动员们的日常训练中,探究适当的低氧剂量的间歇性低氧训练能否对高水平竞走运动员有氧能力以及专项能力产生良好的影响。
研究方法:对5名青年高水平竞走运动员分别进行四周的常规陆地训练和间歇性低氧训练,并在两次训练前后进行血液指标、有氧能力指标、专项能力指标测试,在低氧训练期间对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控。
研究结果:摄氧量在间歇性低氧训练后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而常规训练后没有显著性差异。
心率在常规训练、间歇性低氧训练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无氧阈心率在间歇性低氧训练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训练后没有显著性差异。
常规训练对最大心率的降低的影响较小(d=0.26)以及对无氧阈心率与最大心率的比值的影响也较小(d=0.18);而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最大心率对影响程度较大(d=0.56),对无氧阈心率与最大心率的比值的影响较大(d=0.97)。
血乳酸在两次训练后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两次训练前后运动员血液生化指标之间进行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两次训练后,均对血红蛋白有着中等影响(常规训练后d=0.71,间歇性低氧训练后d=0.65);间歇性低氧训练对铁蛋白水平的影响高于常规训练(常规训练后d=0.48,间歇性低氧训练后d=0.50);常规训练对睾酮水平的增加影响较大(常规训练后d=0.83,间歇性低氧训练后d=0.72);而间歇性低氧训练对皮质醇有着较大的影响(d=1.00)。
专项能力测试中,两次训练前后体现专项耐力的20km走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体现速度耐力的2km冲刺和400米冲刺中,间歇性低氧训练后的成绩与训练前相比,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
间歇性低氧训练研究进展
间歇性低氧训练研究进展
刘海平;胡扬
【期刊名称】《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20)004
【摘要】间歇性低氧训练作为传统高原训练方法的补充,已被广泛应用.国内外研究显示,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使机体生理机能及分子水平产生适应,如血液的EPO、RBC、Hb和骨骼肌HIF、VEGF、肌红蛋白以及毛细血管密度等产生一些适应性变化.由此,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改善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
【总页数】5页(P65-69)
【作者】刘海平;胡扬
【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84;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8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4.7
【相关文献】
1.间歇性低氧训练及低氧训练时效性的研究现状 [J], 潘秀清;王菊
2.间歇性低氧训练应用于提高男子1500米跑有氧能力的理论分析 [J], 王开永;莫军;严宇珍
3.间歇性低氧训练在心肌梗死中治疗价值研究进展 [J], 胡科;韦余;温钞麟;邓玮;陈庆伟
4.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足球运动员冲刺速度的影响 [J], 荣磊
5.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拳击运动员无氧和有氧能力的影响 [J], 蔺媛媛;田忠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运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运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姜涛;叶鸣;雷志平【期刊名称】《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07(24)4【摘要】目的旨在通过对高水平游泳运动员间歇性低氧训练(IHT)中血液指标变化的研究,进一步探求IHT的有关机制,为游泳运动项目建立相应的IHT模型,使IHT成为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有效辅助训练方法,促进运动成绩提高发挥作用。
方法以陕西省游泳队男运动员为受试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实施为期3 w氧浓度逐周递减的间歇性低氧训练,测试血液学指标、血乳酸、力竭时间、心率。
结果(1)RBC、HB、HCT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但有个体差异;WBC、Lymph%均在正常生理含量;(2)在逐级递增负荷中,间歇性低氧训练后运动员力竭时间延长,由1 606.57 s提高至1 689 s,力竭负荷由低氧训练前267.7 w提高到281.5 w;(3)乳酸阈功率在七位受试者中有一人下降,两人不变,四人提高,总体平均值提高12.25%。
结论(1)血液指标检查结果IHT前后均在正常生理含量,说明IHT对于游泳运动员机能影响机制有别于高原训练;(2)经过IHT后,运动时间延长,表明IHT可以提高机体的耐力素质;(3)IHT后安静心率比训练前降低,且同级负荷时训练后心率始终低于训练前,表明心脏的输出功率增大;(4)乳酸阈强度提高充分显示IHT使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提高,运动能力增强。
【总页数】5页(P71-75)【关键词】间歇性低氧训练;游泳;运动能力【作者】姜涛;叶鸣;雷志平【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首都体育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61.114.7【相关文献】1.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血清激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J], 王林;张云丽2.间歇性低氧训练对于高校游泳运动员生理机能的影响 [J], 刘灿模3.间歇性低氧训练对篮球运动员供氧能力实验探究 [J], 刘鸿志;张丽莎4.间歇性低氧训练对高校游泳运动员生理机能的适应变化 [J], 王倩倩5.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拳击运动员无氧和有氧能力的影响 [J], 蔺媛媛;田忠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拳击运动员无氧和有氧能力的影响
第一作者简介:蔺媛媛(1994-),女,山东莱芜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 向:运动训练学理论与方法。
第二作者简介:田忠新(1966-),男,山西汾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 向:运动训练学理论与方法。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SportCollege, Taiyuan University ofTechnology, Jinzhong 030600,Shanxi,China.
1.3 指标测试
本研究中训练前后测试受试者的身体成分相关指标,有 氧能力相关指标、无氧能力相关指标。 1.3.1 身体成分测试
本研究采用 inbody测试干预前后运动员的身体成分变化 情况,包括了 BMI、身高、体重、体脂率、脂肪含量等指标,采用
的测试原理是生物电阻抗原理[8]。 1.3.2 无氧能力测试
无氧能力测试采用 Wingate测试,测试在常氧条件下进行, 温度 21℃,相对湿度为 40%,测试方式为 30sWingate测试法,运 动员在 CYCLUS测试车上进行,测试前进行 5分钟,100w的热身 练习,测试完成后记录志愿者的总功(TW)、峰值无氧功率(PP)、 30s的平均功率(MP)、达到峰值功率的时间(tPP)[9]。 1.3.3 有氧能力测试
本研究中的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内比较 单用配对样本 T检验,以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身体成分变化情况
在拳击运动中需要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进行全面的训练, 包括了速度、力量、爆发力、协调性和 身 体 素 质 等 方 面 的 训 练[2],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拳击运动员取得成绩的重要条件之 一,但目前我国对于拳击运动员的训练缺乏系统的训练指南, 这导致了现有的训练方式是都能最大限度提高拳击运动员运 动能力的不确定性,另外拳击运动还与战术、技术和心理因素 以及技巧性动作的结合息息相关,这就需要运动员要具备较强 的有氧能力,因此有氧能力作为拳击运动员所要考虑的必要因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篮球运动员供氧能力实验探究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篮球运动员供氧能力实验探究刘鸿志;张丽莎【摘要】研究目的:在于探究21天的间歇性低氧训练对于篮球运动员的供氧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12名专业男篮球运动员,随机被分为低氧(H)组和对照(C)组,每组各6人.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低氧组在模拟2500m的海拔低氧环境下进行间歇性的低氧训练,而对照组则在正常氧气含量下进行训练.除此之外,两组的训练方法完全一致,并且两组的测试指标一致.结果:实验统计数据表明低氧训练会显著增加运动员跑台测试的总距离(起始速度为0,每分钟1km线性地增加,直到被测运动员心率达到180下/min以上)10%,并且,低氧组的最大摄氧量绝对值和相对值显著升高了6.5%和7.8% (p <0.001).结果显示,在模拟低氧条件下的高强度间歇性训练是提高篮球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水平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期刊名称】《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35)005【总页数】3页(P85-87)【关键词】间歇性低氧训练;供氧能力;篮球【作者】刘鸿志;张丽莎【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00;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12.6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篮球Key words:Intermittent hypoxia training, aerobic capacity, basketball篮球运动作为一种高强度的竞技对抗性运动,在比赛中对篮球运动员的速度和力量等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篮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以厌氧呼吸为主。
在一场CBA的篮球比赛中,根据比赛时的战术和球员所在位置的不同,一个篮球运动员一般运动距离为3500m~6100m。
赛场上,运动员平均每隔20s~25s就会有高强度的运动,持续时间为1s~4s,期间还会夹杂低中强度的运动,例如,慢跑,行走,站立,传球,罚球。
比赛时节奏变化得非常快,据不完全统计,比赛中,运动员在方向和速度上会发生超过1000次以上的改变[1]。
运动员间歇性低氧训练个体适应能力预测指标的研究
运动员间歇性低氧训练个体适应能力预测指标的研究胡扬北京体育大学1研究依据与意义为了保证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时的运动量和强度,国际上兴起了名为“高住低训”的间歇性低氧训练。
即让运动员居住在高原或人工低氧环境,训练在平原或较低高度的地方。
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传统的高原训练法中的不足之处,如肌肉因长期缺氧造成的萎缩,最大吸氧量下降造成的训练强度降低,以及过度训练的易发生等等。
“高住低训”一经提出,立即引起有关专家,学者们的注意。
美国、芬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很快在这方面大量投资,做了很多基础研究,并开始转向实际应用。
从发展来看,“高住低训”大有取代传统高原训练法的趋势。
为了开展“高住低训”的研究和应用,在国家体育总局的资助下,北京体育大学建成了带有氧气、二氧化碳自动监控系统,室内氧气浓度可调,温度、湿度及空气洁净度可控的低氧实验室,并承担了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回国人员启动基金、科技部奥运科技攻关计划等资助的课题,对“高住低训”这种新兴的间歇性低氧训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明“高住低训”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有氧和无氧能力。
然而,我们的研究又表明,运动员对间歇性低氧训练这种具有低氧和运动的双重刺激在适应能力上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
而这种个体差异决定了间歇性低氧训练效果的好坏。
如何预测运动员对间歇性低氧训练的个体适应能力,合理地安排低氧暴露条件是取得间歇性低氧训练更好效果的关键。
然而,国际上至今没有这方面的研究。
在最适宜的低氧环境下训练,对改善机体的有氧、无氧运动能力是有益的,对提高平原的运动能力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同样,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宏伟计划也需要大批的工作人员奔赴高原地区,如何挑选和培养去低氧环境工作的人员,保证他们在高原上的生命安全,也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人体对低氧环境适应能力预测指标的研究对国家顺利完成大西北建设计划也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2研究目标本研究拟从低氧运动过程中动态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人体与低氧适应能力相关的基因多态着手,结合间歇性低氧训练过程血象指标和运动能力的变化,探讨预测间歇性低氧训练个体适应能力的指标,为阐明个体适应低氧工作能力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提供实验依据,为科学地应用间歇性低氧训练提高运动员的体能,以及挑选支援大西北高原地区建设人员提供方法和手段。
间歇性低氧训练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述评
间歇性低氧训练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述评作者:叶鸣李俊平王智强王煜姜涛来源:《体育学刊》2010年第07期摘要:间歇性低氧训练是利用低氧仪在平原条件下模拟不同海拔高度的高原低氧环境,对,运动员进行间歇性(脉冲式)的低氧刺激,以提高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和抗缺氧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
20世纪90年代由俄罗斯逐渐传到其他国家,并应用到运动训练中。
但是间歇性低氧训练实践一直存在争议:多数受试者的运动水平并不高,或者并没有设对照组,真正运用到优秀运动员并设有对照组的研究并不多,还有一些研究显示间歇性低氧训练不能提高运动能力。
关键词:运动生物化学;间歇性低氧训练;综述中图分类号:G8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7-0100-051间歇性低氧训练定义及演变间歇性低氧训练是20世纪80年代末,由俄罗斯勃斯特列尔科夫教授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创设的,最初用于改善病人的体质。
后来该国的卡尔琴斯卡娅结合运动训练,在体育领域兴起一种模拟训练方法,它是利用低氧仪在平原条件下模拟不同海拔高度的高原低氧环境,对运动员进行间歇性(脉冲式)的低氧刺激,以提高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和抗缺氧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
由于低氧刺激呈现间歇性或脉冲性,而且研究表明可以作为一种训练方式提高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所以称为间歇性低氧训练(Intermittent hvpoxictraining IHT)。
随着各种模拟高原训练方法的出现,为了与传统的高原训练、高住低训、低住高训等其它低氧训练模式区分,很多专家学者认为IHT使机体在安静休息状态下吸人一定浓度的低氧混合气,而不是在低氧条件下进行运动训练,所以称为间歇性低氧暴露(Intermittent hypoxic exposure IHE)。
IHE主要具备以下特点:IHE是在白天安静休息时重复吸入低氧和常氧气体;每次低氧刺激的时间很短,仅持续几分钟,低氧间歇常氧,反复多次,每天不超过90 min;低氧刺激的浓度比其它低氧训练模式(训练在低氧和(或)住在低氧)都低,氧的含量相当于海拔4000~6500 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 验数据 显示 ,低 氧 1 后 B组 R C、R t 周 B e 均
明显高 于低 氧 前水 平 ,而 2 2 P 在 低 氧 1周 、 ,3 D G
况 。在 间歇性 低 氧训练 结束后 的两周进 行最 大运 动
g n’ ry n p ct ,a d c n e e t ey i r v h o y Ss o t b l y a d lv 1 e Sc r i c a i a g a y n a fc i l v mp o e t e b d ’ p rsa i t e e. i n
REN in h a Ao uh i Z Ja — u Z - u HAO - l t l De l a e 0g a
(i sUnvrt , i s 14 0 , hn ) J mui i s y J mui 5 0 7 C ia a ei a
Ab t a t I tr i e th p xc tan n sa g a u l e eo i g a d e fc ie ta nn eh d a n rti s c : n em t n y o i r i i g i r d al d v lp n n f t r ii g m t o mo g B an,t e r t y e v i h
. 力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进一步探讨人体可能的适应 1 2 实验 仪器 与器材 心肺 功能测 试 系统 、血氧脉 搏 监测 仪 、低 氧呼 机 制 ,为竞技 体育运 动训 练提 供可 推广 的训练 手 段 和 成果 。 吸仪 、血乳酸分析仪 、 测功仪 、血球计数仪 、计数
仪 、身高 坐高 尺 、体 重秤 。
1 研 究 和 方 法
1 1 研 究对 象 .
13 研 究方 法 .
对研 究对 象 随机分为 低 氧组 ( A组 )和 对 照组
( ) 每组 1 B组 , 2人 ( 6男 ,6女 ) 。A组 每天在 安静 5 , 续 3 ,具体 方案如 表 1 示 。 d 连 周 所
5 0mi,每 周 选择 黑 龙江省 佳 木 斯 市 体 校 田径 队 1 4名 中长 状态下 间 歇 性 吸 人低 氧 混 合 气 4 ~6 n 跑 运动 员和 黑 龙 江 省 佳 木 斯 大 学 体 育 学 院 20 ~ 07
采用 Moak功率 自行 车 ,6 ~7 nr 5 5转 份 ,女 子 5 起步 ,每 15ri 加 2 , 10W 运 5w . n增 a 0w 至 8
Ke r s itr i e th p xa p rsa it ;x riela bo dlci c ywo d : e t n y o i;so t bl y e ecs d; lo at ai n m t i o c d;r lo el d e bo d cl s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适应现代竞技水平发展 的新 闭舱 等) ,供一个或多个 运动员 间歇性 吸入低 氧,
间歇 性 低 氧 刺 激 对 提 高运 动 能 力 影 响 的研 究
任建华 敖祖 辉 赵德龙 江清林
( 木斯 大 学 ,黑龙 江 佳 木 斯 14 0 ) 佳 50 7
摘 要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由英、美、俄等 国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有效的训练方法。选取 了 具有
一
定专业运动 能力的 2 4名 中长跑运动 员 (5 2 1 - 2岁,男女 各半)作 为测试对 象,观察常压间歇低氧刺激对
基金项 目:1 .佳木斯市 2 1 年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课题 ( 0 0 ) 2 00 1 0 2 ; .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项 目 ( 0 0 1 2 W2 1 — 9 )
收稿 日期 :2 1—20 0 01 -9
作者简 介 : 任建华 (94) 17一,女 ,黑龙江佳木斯人 ,佳木斯 大学 , 讲师 。研究方 向:体育舞蹈 、运动医学 、运动生理学。
能力 测试 ,测 试方 法如 下 :
13 1 定 量 负荷 运动 实验 ..
低 氧 2周 时 也 明显 高 于低 氧 前 水 平 ,对 照 组 ( B 组 )则 没有 上述变 化 ;对 于 Hb ,尽 管有 增 加 的趋
势 , 与低 氧前 比较差 异 不显著 。 但
2 2 间 歇 低 氧 刺 激 ( HS)前 后 通 气 无 氧 阈 . I
Unt tt , us n te u te. hs td l t 2 idSae R s a dohr o nr s T is ys e s 4mi l—l g ia c hee (5 2 er o , e s ia c i u ec d e o —ds nea l s 1 2yas l d n t t t d ee l dv e ew e ee) f rfsi a sot blya ru fet r c, bevn en une f t o vny iddbt ensxs o oes nlp ra it a o p s j t osri t f ec m — i p o i s g ot o e g h il oa
第 3 0卷 第 2期 21 0 1年 4月
军 事 体 育 进 修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 A n t ueO yia u ain o ra o PL Isi t f t Ph s l c Ed c t o
Vo . 0 No 2 13 . Ap .2 1 r 01
要 求 而发 明 的一种 比较 新 的特殊 的训 练手 段 ,属 于 使 运动 员发 生一 系列 有利 于提 高有 氧代 谢 能力 的抗
训练学范畴 ,是模拟高原训练的方法 之一 。由于其 缺氧生理 、生化适应 ,以达到高原训练的目的。也 自身的诸多优点和优势成为 了现代传统高原训练法 就 是说 ,在 平原 的 自然条 件下 ,人 为地 制造 出缺 氧
男 子 6 起 步 , 15ri 5w 每 . n增加 2 , 至力竭 。 a 0W 直 并记 录运 动时 间 、最 大心率 、最大 功 率 ,测定 运 动 后 3mi n心率 的恢复情 况 及血乳 酸水平 。
1. 3 数 据 统 计 处 理 3.
细 胞 ( B 、血 红 蛋 白 ( R C) Hb) 、红 细 胞 压 积
表 1 间歇 性低 氧实验 方案
1 )在试 验 者吸人 低氧 的整个 过程 中监 测心 率 、 血压 、血氧 饱 和度 。A、B两 组 被 测 试 者每 天 都 要
完成 相 同的专项 训练 ,并在 实验 前 、实验 1 、2、3 周时 分别在 指尖 取血 , 用 电子血 球计 数 器i 定 红 采 贝 0
s h r tr i e th p xasi lt n t u n so ta it n x lrsp sil d painm eh ns frte p e ci em t n y o i tmuai O h ma p r bl ya d e poe osbea a tt c a i i n t o i o m o h frh rrsac fn e i e t y o i x ri nt eif e c fh ma v me t bly u te ee rho tr t n p xce ecs o h n u n eo u n mo e n it.Th x ei n a r — i m t h e l a i ee p rme tl e s i so ,amo p ei itr te th p xctann a t lt e lo el gn rt n,ices lo x — ut h ws t s h rc nemitn y o i riig cn si aerd bo d cl e eai mu s o n ra ebo d o y
的补充 和 替代 ,在 现实竞 技 运动 训练 的实践 应 用 中 条件下的缺氧负荷 , 并使运动员承受相 同的训练负
荷。 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 间歇性低氧刺激是指机体在间断少量时间内经 对 于这 样一 种 比较新 的辅 助训 练 手段 ,国 内外 受一定程度 的低氧刺激 , 而其他大多数时间仍处在 对 它 的研究 方兴 未艾 。通 过查 阅文 献 资料 可 知 ,在
常态氧 的环 境 , 过反 复 多次 承受 低 氧 的刺 激 后 获 国外 ,特别 是英 国 、美 国和俄 国等 国家 对 于 间歇性 经 得 的效 应 … 1。其设 计 原理 是在 平原借 助 一 台可 调 控 低氧训练的研究都取得 了不少成果 。无论是在基础
低氧浓度的低氧制造仪 ,产生一定低氧分压 的常压 研究 方 面还是 在应 用研 究 方面都 做 了大 量深 入 细致 低氧气体 ,然后通过面罩或特定的容器 ( 如帐蓬密 的探索和研究 。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包括动物
各组 检测样 本 数 据均 以平 均 数 ±标 准 差 表 示 , 采用 S S1 . P S 05统计 软 件进 行 统计 学 处 理 ,T检 验
显 著性标 准 为 P .5 <0 0 。
( c) H t 的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红细胞生成 素 ( P ) 水 平 。采 用 镜 检 法 测 定 网 织 红 细 胞 E0
中图分类号 :G 0 . 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30 (0 1 202 —3 6 11 0 2 1 )0 —130
S u y o h nfu nc f I e m it n p x c S i u u o I r v hltc Ab lt t d n t e I l e eo nt r te tHy o i tm l s t mp o e At e i iiy
人 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并探讨 可能的适应机 制 ,为进一步深入研 究 间歇性低 氧训 练对人体运动 能力的影 响提
供 科 学依据 。实验结 果显 示 ,常压 间歇低 氧训练可 以刺激机体 中红 细胞 的生成 ,增加血液 中氧 的运输能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