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野菜》阅读附答案
故乡的野菜汪曾祺
![故乡的野菜汪曾祺](https://img.taocdn.com/s3/m/94a99347caaedd3383c4d351.png)
莼菜。第一次喝莼菜汤是在杭州西湖的楼外楼,一九四八年四月。这以前我没有吃过莼菜,也没有见过。我的家乡人大都不知莼菜为何物。但是秦少游有《以莼姜法鱼糟蟹寄子瞻》诗,则高邮原来是有莼菜的。诗最后一句是“泽居备礼无麋鹿”,秦少游当时盖在高邮居住,送给苏东坡的是高邮的土产。高邮现在还有没有莼菜,什么时候回高邮,我得调查调查。
明朝的时候,我的家乡出过一个散曲作家王磐。王磐字鸿渐,号西楼,散曲作品有《西楼乐府》。王磐当时名声很大,与散曲大家陈大声并称为“南曲之冠”。王西楼还是画家。高邮现在还有一句歇后语:“王西楼嫁女儿——画(话)多银子少”。王西楼有一本有点特别的著作:《野菜谱》。《野菜谱》收野菜五十二种。五十二种中有些我是认识的,如白鼓钉(蒲公英)、蒲儿根、马栏头、青蒿儿(即茵陈蒿)、枸杞头、野绿豆、蒌蒿、荠菜儿、马齿苋、灰条。江南人重马栏头。小时读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提到儿歌:“荠菜马栏头,姐姐嫁在后门头”,很是向往,但是我的家乡是不大有人吃的。灰条的“条”字,正字应是“藋”,通称灰菜。这东西我的家乡不吃。我第一次吃灰菜是在一个山东同学的家里,蘸了稀面,蒸熟,就烂蒜,别具滋味。后来在昆明黄土坡一中学教书,学校发不出薪水,我们时常断炊,就掳了灰菜来炒了吃。在北京我也摘过灰菜炒食。有一次发现钓鱼台国宾馆的墙外长了很多灰菜,极肥嫩,就弯下腰来摘了好些,装在书包里。门卫发现,走过来问:“你干什么?”他大概以为我在埋定时炸弹。我把书包里的灰菜抓出来给他看,他没有再说什么,走开了。灰菜有点碱味,我很喜欢这种味道。王西楼《野菜谱》中有一些,我不但没有吃过,见过,连听都没听说过,如:“燕子不来香”、“油灼灼”……。
[故乡的野菜赏析]故乡的野菜
![[故乡的野菜赏析]故乡的野菜](https://img.taocdn.com/s3/m/a7f39bfc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73.png)
[故乡的野菜赏析]故乡的野菜故乡的野菜篇1:汪曾祺的散文《五味》引导语:五味是指酸、甘、苦、辛、咸五种味道。
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下文是汪曾祺先生的散文《五味》,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把中华美食,各地小吃小菜娓娓道来,不仅讲它们的做法,还讲它们的来历。
山西人真能吃醋!几个山西人在北京下饭馆,坐定之后,还没有点菜,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了三调羹醋。
邻座的客人直瞪眼。
有一年我到太原去,快过春节了。
别处过春节,都供应一点好酒,太原的油盐店却都贴出一个条子:“供应老陈醋,每户一斤。
”这在山西人是大事。
山西人还爱吃酸菜,雁北尤甚。
什么都拿来酸,除了萝卜白菜,还包括杨树叶子,榆树钱儿。
有人来给姑娘说亲,当妈的先问,那家有几口酸菜缸。
酸菜缸多,说明家底子厚。
辽宁人爱吃酸菜白肉火锅。
北京人吃羊肉酸菜汤下杂面。
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笋。
我和贾平凹在南宁,不爱吃招待所的饭,到外面瞎吃。
平凹一进门,就叫:“老友面!”“老友面”者,酸笋肉丝氽汤下面也,不知道为什么叫做:“老友”。
傣族人也爱吃酸。
酸笋炖鸡是名菜。
延庆山里夏天爱吃酸饭。
把好好的饭焐酸了,用井拔凉水一和,呼呼地就下去了三碗。
都说苏州菜甜,其实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
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包子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四川夹沙肉用大片肥猪肉夹了洗沙蒸,广西芋头扣肉用大片肥猪肉夹芋泥蒸,都极甜,很好吃,但我最多只能吃两片。
广东人爱吃甜食。
昆明金碧路有一家广东人开的甜品店,卖芝麻糊、绿豆沙,广东同学趋之若鹜。
“番薯糖水”即用白薯切块熬的汤,这有什么好喝的呢广东同学曰:“好!”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
我家曾有老保姆,正定乡下人,六十多岁了。
她还有个婆婆,八十几了。
她有一次要回乡探亲,临行称了两斤白糖,说她的婆婆就爱喝个白糖水。
北京人很保守,过去不知苦瓜为何物,近年有人学会吃了。
三阅读题(10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我的故多不止一个,凡我住过
![三阅读题(10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我的故多不止一个,凡我住过](https://img.taocdn.com/s3/m/bf32cef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8.png)
三阅读题(10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我的故多不止一个,凡我住过故乡的野菜(节选)周作人建议用时:10分钟|本题满分:22分实际得分:______分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篮子,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
农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说,所以三日这天,人们把荠菜花放置在灶陉上,以防虫蚁。
妇女小儿把芥菜花别在头发上,以祈求清目,又俗号“眼亮花”。
浙东人却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
①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
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
②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用黄花麦果作供品。
③日本人也采集作点心用,状如饺子,名曰“草饼”。
④扫墓时候所常吃的还有一种野菜,俗称草紫,通称紫云英。
农人在收获后,播种田内,用作肥料,是一种很被贱视的植物,但采取嫩茎煮食,味颇鲜美,似豌豆苗。
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状若蝴蝶,又如鸡雏,尤为小孩所喜。
间有白色的花,相传可以治痢,很是珍重,但不易得。
(1)文中故乡的野菜有哪些?()。
(多选题)(3分)A.荠菜B.蕨儿菜C.鼠曲草D.草紫(2)下列野菜的别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选一选。
(3分)A.紫云英B.眼亮花C.鼠曲草D.作肥料、煮食、治痢疾E.作糕、供品、点心F.防虫蚁、做菜荠菜()()黄花麦果()()草紫()()(3)读句子,完成下列各题。
(分)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状若蝴蝶,又如鸡雏,尤为小孩所喜。
①这句描写了紫云英()的特点。
(多选题)A.花美B.花期长C.花香D.花开的面积大②这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夸张B.拟人C.比喻D.排比(4)原文中引用了俚歌:“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你认为应该放在本文()处。
乡村主题现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
![乡村主题现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eb4bee5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1.png)
乡村主题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1、乡野诗韵--水缸(1)水缸呆在锅沿旁,水缸里不断清水。
那些清粼粼的水,是活泛日子的水,是从遥远的雪山蜿蜒千里万里,从大地的深层输送到村庄地下的水。
(2)水源是一口老井,老井的青石板上爬满青苔。
唯独站人的地方,踏出两个浅浅的石窝子。
村里人汲水,必要俯下身来,低下头来,如同感恩这天地之水,以澄明,以无私,以源源不绝的爱,哺育着温暖的村庄。
(3)水缸放在厨房里,厨房就是一架低矮的土屋。
夜很静,月很明,白白的月光打在水面上,水缸里就有了一轮皎洁的月亮。
父亲说,水缸里不能缺水,缺了水的日子就像长在墙头上的草,撑不了几天就会蔫头巴脑。
分工,不管大小,一二三四往下排,大哥二哥不在家,为了挣得自己岁月里的那条活路远走他乡,三哥保家卫国去当兵,家里就剩下父亲和我两个男人。
当然,父亲已经行动不便很多年,挑水的重担就落在二姐三姐和我的肩膀上。
剪子包袱锤,很多次我都赢了她们。
背地里,我狡黠地告诉父亲,我爱出锤子,小小的一只手,像握紧的螳螂爪子,这样,二姐和三姐的剪子就不得不敛去锋芒。
恍惚的记忆里,好像两个人忽然背过脸去,吃吃地笑起了什么。
(4)水缸里的水常年不断,二姐三姐的肩膀能撑起一片天。
棉花捉虫打叉,玉米除草打农药,割草喂牛,拣柴做饭,里里外外收拾的井井有条。
我呢,顽皮的像一阵风在村子里跑来跑去,下河捉鱼,上树抓鸟,后来趴在黄昏的油灯下看书写字。
我咬着铅笔头,说二姐三姐怎么这么傻,我不总是喜欢出锤子么,为什么你们一次包袱也不出?母亲停下手中嘤嘤的纺车,说我才是一个十足的傻小子。
你傻别人可没那么傻,明明是二姐三姐商量好了只出剪子,就为了让你少出点力气。
(5)我是傻,呆呆地站在水缸前面不说话,眼泪吧嗒吧嗒掉进水缸里。
水缸里的月亮好像也在笑,笑一个自以为聪明的人。
水缸不说话,水缸里的水就是水缸的心思,清净明亮,能照见一个人的灵魂。
(6)我还记得第一次挑水的样子,父亲站在远处看着,我把两只脚踏进两个浅浅的石窝子。
以莼姜法鱼糟蟹寄子瞻两个题目
![以莼姜法鱼糟蟹寄子瞻两个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6f54c45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8.png)
以莼姜法鱼糟蟹寄子瞻两个题目问题:[单选]汪曾祺的《故乡的野菜》中提到()的《以莼姜法鱼糟蟹寄子瞻》一诗。
A.黄庭坚B.范成大C.秦少游D.欧阳修参考答案:C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元丰元年,苏东坡为纪念战胜洪水的壮举,在徐州城东门之上建造大楼,并邀请文人雅士饮酒作赋,以示庆贺。
高邮人秦少游派专人呈上一份高邮土特产,并附诗一首:“鲜鲫经年渍醽醁,团脐紫蟹脂填腹。
后春莼茁滑于酥,先社姜芽肥胜肉。
凫卵累累何足道,饤饾盘飧亦时欲。
淮南风俗事瓶罂,方法相传我旨蓄。
鱼鱐蜃醢荐笾豆,山蔌溪毛例蒙录。
辄送行庖当击鲜,泽居备礼无麋鹿。
”这首名为《以莼姜法鱼糟蟹寄子瞻》是秦少游少有的专写食物的诗,但这首诗却浓缩了高邮最具特点的美食。
有了秦少游作为先例,高邮的文人便多少都对美食有了那么一点癖好。
于是,在900年后的高邮,就又出了那么一个“文人食客”,那就是汪曾祺。
汪曾祺与故乡的美食汪曾祺的嗜吃,在现代文学史上可谓是出了名的,金庸就曾说过,大陆“满口噙香中国味的作家,当推汪曾祺和邓友梅。
”汪老的癖好之所以如此闻名于天下,更重要的不仅在于他会吃,更在于他会写吃。
你看,汪老留下的散文与散文集自然是浩如烟海,其覆盖的主题之广自然不用多说,但要说汪老的文章涉及最多的、写得最好的恐怕还当数“美食”。
不用说《汪曾祺谈吃》、《吃食和文学》、《四方饮食》、《故乡的食物》这一类直接在题目里凸显“吃”这一主题的文章和文集,今年出版的“作家与故乡”系列中汪老的两本选集(《水蛇腰》和《我的高邮》)里依然能常常看到美食的“影子”。
对于汪老来说,天下美食派系众多,“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汪曾祺语)各地口味各具特色,但其中令汪老最难忘怀的,恐怕仍要数故乡高邮的那些美食。
汪老曾特意作《故乡的食物》和《故乡的野菜》等文给故乡美食“作传”,即是为证。
谈到高邮的特产,最先想到的恐怕就是红心咸鸭蛋。
对于名满天下的高邮鸭蛋,汪老自然不会忘掉,在《故乡的食物》中被拿来单独“立传”也就不足为奇了。
故乡的野菜阅读题答案.doc
![故乡的野菜阅读题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67636aab7c1cfad6195fa7ec.png)
故乡的野菜阅读题答案随着阅读理解题的考题灵活性大大增强,阅读素养和阅读积累的要求也大大增加,因此阅读题的训练对于同学们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故乡的野菜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故乡的野菜》阅读原文①我的故乡不止一个,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
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钩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
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②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口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
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
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
"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
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
《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
谚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
"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荠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
以厌虫蚁。
侵晨村童叫卖不绝。
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
"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
③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
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
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④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有黄花麦果作供,但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统招专升本语文二模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统招专升本语文二模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accbdf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c.png)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统招专升本语文二模测试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氓》属于《诗经》中的()A.风B.大雅C.小雅D.颂2.先秦诸子中善于采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手法的是()A.孟轲B.庄周C.荀况D.墨翟3.被后世尊为至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是()A.孟子B.孔子C.庄子D.老子4.春秋笔法的含义是()A.大同思想B.礼制思想C.微言大义D.儒家思想5.《故乡的野菜》的作者是()A.周树人B.周作人C.茅盾D.郁达夫6.下列属于鲁迅短篇小说集的是()A.《热风》B.《朝花夕拾》C.《野草》D.《故事新编》7.具有大散文气度和风范的文化散文的杰出代表是()A.余光中B.余秋雨C.王国维D.季羡林8.其诗被称为诗史的是()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王维9.下列作品出自《诗经》的是()A.《国殇》B.《蒹葭》C.《行行重行行》D.《短歌行》10.在《赤壁赋》中,苏子认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里是想表达()A.自然界的广博B.造物者的万能C.消极无为的心态D.积极旷达的心境11.易安居士指的是()A.秦观B.辛弃疾C.李清照D.柳永12.屈原《哀郢》一诗的主要特点是()A.神话传说隐喻B.香草美人比兴C.通篇纪行叙事D.通篇感慨论述13.元杂剧《汉宫秋》的作者是()A.关汉卿B.马致远C.王实甫D.白朴14.郭沫若是下列哪个文学社团的发起者之一()A.文学研究会B.创造社C.沉钟社D.新月社15.李商隐的无题诗,大多属于()A.爱情诗B.政治讽喻诗C.咏史诗D.咏怀诗16.《湘夫人》的作者是()A.屈原B.宋玉C.贾谊D.曹植17.在先秦诸子中,主张自然无为的是()A.孔子B.庄子C.墨子D.韩非子18.《张中丞传后叙》在写作上的最大特色是()A.抒情和议论并重B.议论和叙事并重C.叙事和抒情并重D.叙事和描写并重19.在肺换气的过程中使肺泡气中氧气进入肺泡血液的动力是()A.氧气的分压差B.氧气的溶解度C.氧气的分子量D.机体温度20.在叙述进行中暂停一下,插入另外一段叙述,插叙完毕,再把原叙述进行下去,这种叙述顺序属于()A.顺序B.平叙C.倒叙D.插叙21.早期癌包括()A.癌前病变和不典型增生B.上皮内瘤变和原位癌C.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D.不典型增生和上皮内瘤变22.诗歌以飘逸自然为主要风格的唐代大诗人是()A.杜牧B.李白C.杜甫D.刘禹锡23.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自称()A.季鹰B.桓温C.江南游子D.刘郎24.沈从文的文学作品题材多取自()A.北平古城B.成都故居C.湘西世界D.延安边区25.从编排特点来看,《左传》是一部()A.纪传体断代史B.国别体史书C.纪传体通史D.编年体史书26.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联系工作应当用()A.通报B.通知C.函D.请示27.朱自清《背影》的最主要特点是()A.真实简明B.闲适伤感C.清丽典雅D.以情制胜28.苏轼的文学主张是()A.辞必已出惟陈言之务去B.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C.明道致用事信言文D.胸有成竹心手相应29.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A.班固B.韩愈C.鲁迅D.茅盾30.下列句中画线的关联词,用得正确的一项是()A.这种桥不但形式美,而且结构坚固B.我生病时,同学们既然关心我,但是老师也来看我C.长江三峡中,在过去看有那么一段无法通航,由于礁石太多了D.因为天下雨,因此他来晚了二、填空题(20题)31.被称为亚洲第一诗人的是____32.南洪北孔的戏曲代表作分别是《长生殿》和《____》33.《诗经》又被称为诗三百,共有____篇34.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惟陈言之务去的唐代文学家是____35.戴望舒在其诗作《____》中选择了雨中丁香作为忧愁的象征36.柳永是宋代____词派的代表作家37.《行路难》(其一)中表现诗人远大抱负的两句诗是____,____38.柳永《八声甘州》:____,何事苦淹留?39.以文坛硬汉著称的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是____40.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叹年来踪迹,____?41.哀吾生之须臾,____42.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43.《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____,遗我双鲤鱼44.《务虚笔记》是我国当代作家____的长篇小说45.杜甫《兵车行》:生女犹得嫁比邻,____46.世界四大吝啬鬼形象指《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和《死魂灵》中的____47.____,一一垂丹青。
江苏省南通市十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十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de24b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67.png)
江苏省南通市十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老家①八百里太行山跨了京、冀、豫、晋四地,大致是一个东北到西南的走向,到了予城这里基本是南向,人便称南太行。
从高处看,从北边的大平原次第向南攀升,使得南太行的山势如一面巨坡,越高越深处便越接近于晋,而宝水村正处于豫晋交界。
穿过太行自是不易,好在山里有先人踏出来的无数古道,最有名的是太行八阻。
这八阻中,河南有三,河北有四,第八阻是军都阻,就到了北京昌平的居庸山。
②老原说,在予城的便是白阻,老原说,宝水村就在白阻边上。
前些年“驴友”这等人突然喜欢走野山看野景,于是就又有脑子灵活的人家腾出了空屋子,安置了干净床铺,收了钱,觉得多少都是赚。
③一个小弯转过,“宝水村”三个宋体白字显示在一块蓝底的标牌上。
老原不再说话,凝神开车,等到平路上时,就听见了狗叫声。
④老原把车窗降到了底,顿时风声大起,浓郁的草木之气扑面而来,清新如洗。
老原说宝水村分三大块,也就是三个自然村,西掌、东掌和中掌,咱这就要到西掌了。
我说咋都叫掌。
老原鄙视道,少见多怪。
山里少有平地块,有也不大,跟巴掌似的,就爱称掌。
南掌北掌大掌小掌的,你十里八乡打听去,准有。
咱村东边的那块就叫东掌,西边的那块就叫西掌,在东西掌中间的那块就叫中掌,多简单明了。
又说,咱家就在中掌。
我揶揄道,听你这骄傲自豪的劲儿,好像中掌跟象城的CBD似的。
⑤便问他,原家祖上挺有钱的吧?他笑了一声,说,那是,听我父亲说,原本也穷,后来高祖那辈儿跟山西客商结了亲方才打下了点儿基业,盖的是好房,买的是好地,用的都是大牲口,那日子就是顿顿吃肉喝酒也不算啥。
说到这里却停住了,只凝神开车。
⑥一条窄窄的砂石土路从主路上岔开,往右手边的山坡里蜿蜒而去。
老原车速更慢,用下巴示意了一下,说,顺着这条路进去,就是咱原家坟。
⑦回——来——啦——⑧循着声,便看见一个老太太正在前方的一个石墩上坐着,手里握着一根拐杖,戴着一顶黑帽子,穿着一件黑底起红花的中式棉袄,脑后盘着一个圆圆的发髻。
江西省吉安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第二次模拟卷(附答案)
![江西省吉安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第二次模拟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086c6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69.png)
江西省吉安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第二次模拟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5题)1.第14 题《故乡的野菜》的作者是()A.周树人B.茅盾C.周作人D.郁达夫2.下列作品集属于闻一多的是()A.《红烛》B.《繁星》C.《灾难的岁月》D.《女神》3. 《张中丞传后叙》中抨击的人物是A.张巡B.许远C.南霁云D.贺兰进明4.《培根论说文集》英文版原名为( )A.《随笔》B.《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C.《随感录》D.《猎人日记》5. 下列哪组作品是徐志摩的诗集()A.《翡冷翠的夜》、《猛虎集》B.《翡冷翠的夜》、《落叶》C.《猛虎集》、《再别康桥》D.《志摩的诗》、《死水》6.“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所用的修辞方法是A.夸张、用典、比喻B.夸张、对偶、比喻C.对偶、比喻、拟人D.用典、夸张、对偶7.“知识就是力量”的提出者是()A.鲁迅B.莫泊桑C.欧·亨利D.培根8.孔子对“大同”社会的描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社会清平安宁(2)人们安居乐业(3)人们各自为一己私利(4)各有所养(5)奸恶不兴A.(1)(2)(4)(5)B.(1)(3)(4)(5)C.(2)(3)(4)(5)D.(1)(2)(3)(5)9. 《断魂枪》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主要方法是()A.直抒胸臆式的指称议论B.肖像、行为、语言的白描C.比喻、比拟等艺术手段D.梦境、幻境等意境创造10.屈原的《国殇》选自()A.《离骚》B.《九歌》C.《九章》D.《天问》11.下列传记作品中,带有寓言色彩的是()A.A.《张中丞传后叙》B.《种树郭橐驼传》C.《马伶传》D.《李将军列传》(节选)12. 下列关于作品、作者、国别搭配正确是A.《论学问》——培根——英国B.《麦琪的礼物》——欧?亨利——德国C.《米龙老爹》——屠格涅夫——俄国D.《门槛》——莫泊桑——法国13. 《答司马谏议书》一文的写作背景是A.王安石变法B.王叔文变法C.诗文革新运动D.古文运动14. 下列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女作家丁玲的代表作之一。
中考语文学霸试卷及答案
![中考语文学霸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8fbad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a7.png)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沉着(zhù)沉鱼落雁(yàn)B. 沉着(zhù)沉默(mò)沉鱼落雁(yàn)C. 沉着(zhù)沉默(mò)沉鱼落雁(liàn)D. 沉默(mò)沉着(zhù)沉鱼落雁(liàn)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从一名普通农民到大学教授的转变。
B.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越来越高。
C.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D. 她的歌声如天籁之音,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
B. 这场雨下得很大,把街道都淹没了。
C. 她的演技非常精湛,把观众都看呆了。
D. 他工作非常努力,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片树林就像一把绿色的伞,遮挡着炎炎烈日。
B.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照亮了整个房间。
C. 那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就像一座知识的宝库。
D. 他的声音低沉,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大海的呼唤。
二、古诗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 下列对文言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习:学习B. 愠:生气C. 为:成为D. 殆:危险6. 下列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子曰/学而时习之B. 有朋/自远方来C. 人不知/而不愠D.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7. 下列对文言文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 文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中南大学入学考试《大学语文04》模拟试卷及答案
![中南大学入学考试《大学语文04》模拟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1c8f12227916888486d7d4.png)
练习-大学语文-04总共20题共100分一. 单选(共8题,共4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5分)A.长篇累牍殒身不恤精神焕发B.叱咤风云诩诩如生轻松自如C.层峦叠障流言飞语相得益彰D.荒旦不惊指手画脚语重心长★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2. 选出下面兼有夸张与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5分)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山舞银蛇,原弛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3. 古人极口称道“红杏枝头春意闹”,认为“一‘闹’字卓绝千古”,下面诗句中类似“闹”字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依次应该是()。
①桃花依旧笑春风②雁点青天字一行③云破月来花弄影④间关莺语花底滑(5分)A.笑、点、弄、滑B.春、点、破、语C.春、字、影、底D.笔、一、破、滑★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4. 选出最恰当的一组词语填入方括号中()。
教育者犹如雕塑家,不过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点不同,刀法()用得不对,()万象同毁;刀法()用得对,()一笔下去,画龙点睛。
(5分)A.如果可能如果则B.要么就要么就C.如果就如果肯定D.要么则要么则★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5. 屠格涅夫散文诗《门槛》的译者是()。
(5分)A.巴金B.徐志摩C.茅盾D.冰心★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6. 属于陆游的诗集是()。
(5分)A.《剑南诗稿》B.《玉临川集》C.《李太白全集》D.《乐府诗集》★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7.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作者是()。
(5分)A.欧阳修B.韩愈C.王安石D.柳宗元★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8. 《长亭送别》选自()。
(5分)A.《西厢记》B.《牡丹亭》C.《长生殿》D.《莺莺传》★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二. 判断(共10题,共20分)1.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完整版)《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完整版)《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b889d3cf1711cc7930b71650.png)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号学(时间90 分钟)题号一二三四得分得分得分评卷人复核人一、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答案有错别字,该题不得分)1.《大同》一文中“选贤与能”句的“与”,繁体字作“與”,其:题读音是。
名答姓2.古诗《长恨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要3.《还魂记》、《紫钗记》、《邯郸梦》、《南柯记》四部作品合称不“”,又称“玉茗堂四梦” 。
内4.老子学说的核心范畴是“”,认为它是世界的本原及万:线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级订5.子曰:“君子博学,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班/6.西绪福斯是 _________的象征。
级装年7.是中国现代作家,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散文集《失败之书》和小说《波动》等。
:院学8.《敬畏生命》的作者曾获1952 年度诺贝尔奖。
9.《贝多芬百年祭》的作者是爱尔兰著名的戏剧家、批评家、小说家。
10.《故乡的野菜》一文的作者是。
得分评卷人复核人二、选择题(请选择正确答案,并将答题栏中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多涂、少涂、不涂、涂错均无效。
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答题栏1.[A][B][C][D]6. [A][B][C][D]11. [A][B][C][D] 2.[A][B][C][D]7. [A][B][C][D]12. [A][B][C][D] 3.[A][B][C][D]8. [A][B][C][D]13. [A][B][C][D] 4.[A][B][C][D]9. [A][B][C][D]14. [A][B][C][D] 5.[A][B][C][D]10. [A][B][C][D]15. [A][B][C][D]1.《大同》一文选自()。
A. 《论语》B.《孟子》C.《礼记》D.《尚书》2.下列四组诸侯国,全部礼遇流亡途中的晋公子重耳的一组是()。
A .狄、卫、齐、曹B.宋、郑、楚、秦C.齐、曹、宋、郑D.狄、齐、楚、秦3.《春江花月夜》的体裁是()。
故乡的野菜阅读答案(5篇范文)
![故乡的野菜阅读答案(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8f0043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e.png)
故乡的野菜阅读答案(5篇范文)第一篇:故乡的野菜阅读答案故乡的野菜阅读答案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并对今后的学习做出调整。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故乡的野菜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故乡的野菜阅读答案1故乡的野菜周作人①我的故乡不止一个,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
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钩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
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②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口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
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
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
”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
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
《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
谚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
”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荠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
以厌虫蚁。
侵晨村童叫卖不绝。
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
”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
③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
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
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④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有黄花麦果作供,但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www.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
故乡的野菜阅读答案
![故乡的野菜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a32f95e53a580216fcfed6.png)
故乡的野菜周作人①我的故乡不止一个,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
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钩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
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②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口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
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
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
”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
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
《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
谚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
”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荠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
以厌虫蚁。
侵晨村童叫卖不绝。
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
”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
③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
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
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④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有黄花麦果作供,但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www.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
自从十二三岁时外出不参与外祖家扫墓以后,不复见过茧果,近来住在北京,也不再铜陵黄花麦果的影子了。
日本称作“御形”,与荠菜同为春的七草之一,也采来做点心用,状如艾饺,名曰“草饼”,春分前后多食之,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
【最新推荐】故乡的野菜阅读答案-优秀word范文 (11页)
![【最新推荐】故乡的野菜阅读答案-优秀word范文 (11页)](https://img.taocdn.com/s3/m/1764fcfcda38376baf1fae31.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故乡的野菜阅读答案篇一:中学生语文阅读训练:故乡的野菜(周作人)故乡的野菜周作人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
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
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
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
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莱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
”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
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
《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齐菜花。
谚云:三春戴养花,桃李羞繁华。
”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芥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
侵晨村童叫卖不绝。
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
”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
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
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
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用黄花麦果作供,但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
自从十二三岁时外出不参与外祖家扫墓以后,不复见过茧果,近来住在北京,也不再见黄花麦果的影子了。
《故乡的野菜》解析
![《故乡的野菜》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ecfe36915f804d2b16c148.png)
3.三种野菜
荠菜 黄花麦果 紫云英
荠菜
黄花麦果
紫云英
文章结构
第一段:阐明自己的故乡观。 第二段:回忆荠菜,说浙东的荠菜和吴地 有关荠菜的风雅传说。 第三、四段:回忆黄花麦果(鼠曲草)以 及相关的民俗。作者提浙东的黄花麦果时, 又提起北京、东京的草饼,将现实情境与 故乡的回忆交错在一起。
第五段:详细介绍故乡的另一种野菜—— 紫云英,引证日本的相关文献记载,结合 故乡上坟民俗的描写,传递出浓郁的乡土 气息。
作者在叙述野菜的时候,行文上有什么特色?
表现出一种耐人咀嚼的“闲话风”与“简单 味”。在叙述上象拉家常,由一件事想到相关的 另一件事,很随意地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又无 不成趣,使人们如品香茗,回味无穷。这种叙述 风格就是闲话体散文的行文特色。
通篇感知
1.本文作者处处念家却又极其怀乡的情怀, 在本文何处可见?由此可见作者的哪种文 章风格?
——《乌篷船》
《故乡的野菜》不过千字左右,引文却占据了将 近六分之一。无论是明人田汝成的《西湖游览 志》,清人顾禄的《清嘉录》,日本《俳句大辞 典》,还是童谣(“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 头”)、谚语(“三月三蚂蚁上灶山”),周作 人都随手拈来,旁征博引,使这篇短小的散文充 满了浓郁的书卷气息。
他的作风,可用龙井茶来打比,看去全无 颜色,喝到口里,一股清香,令人回味无 穷。
《语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
散文集:
《自己的园地》 《雨天的书》 《苦茶随笔》等
周作人与妻子羽太信子合影, 左一为羽太信子,左二为周作 人。
“两个鬼”
周作人曾用“两个鬼”来比拟自己的人格矛 盾,一个是“流氓鬼”,一个是“绅士鬼”,也 可以称为“叛徒”与“隐士”。
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同时有两类不同 风格的散文:
【参考文档】故乡的野菜文章在介绍其花黄花麦果紫云英等三种野菜时各有侧重的重点是什么-word范文 (11页)
![【参考文档】故乡的野菜文章在介绍其花黄花麦果紫云英等三种野菜时各有侧重的重点是什么-word范文 (11页)](https://img.taocdn.com/s3/m/89318256e2bd960591c6775c.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故乡的野菜文章在介绍其花黄花麦果紫云英等三种野菜时各有侧重的重点是什么篇一:《故乡的野菜》阅读附答案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故乡的野菜周作人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
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
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
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
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莱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
”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
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
《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齐菜花。
谚云:三春戴养花,桃李羞繁华。
”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芥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
侵晨村童叫卖不绝。
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
”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
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
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
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用黄花麦果作供,但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
语文单招笔试题及答案大全
![语文单招笔试题及答案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05c607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2.png)
语文单招笔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明察秋毫、流光益彩、出奇致胜B. 标新立异、黄梁美梦、破釜沉舟C. 一诺千金、唇枪舌箭、滥竽充数D. 刻舟求剑、掩耳盗铃、自相矛盾答案:D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荀子》D. 《道德经》答案:C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他不但会弹钢琴,而且还会作曲。
D. 这篇文章的内容和见解都很丰富。
答案:D4-10. (略,类似结构)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有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句诗描绘的是_________的景象。
答案:边塞2. 《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见的“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排在第一位的是_________。
答案:林黛玉3.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句话出自韩愈的《进学解》,其意在告诫学者_________。
答案:勤奋学习,深思熟虑4-10. (略,类似结构)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故乡的野菜》(节选)……每当春风吹过田野,故乡的野菜便开始生长。
它们不需要精心的照料,却能顽强地生长,为人们带来春天的讯息。
我最喜欢的是荠菜,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
每当我品尝着荠菜,总能想起童年时光,那时的我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问题:1. 文中提到的“荠菜”具有哪些特点?(3分)答案:荠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2. 作者通过描述荠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答案:作者通过描述荠菜,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童年时光的留恋。
3. 文章中“春天的讯息”指的是什么?(3分)答案:春天的讯息指的是野菜的生长,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4-5. (略,类似结构)四、作文(共30分)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乡的野菜》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故乡的野菜
周作人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
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
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
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
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莱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
”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
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
《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齐菜花。
谚云:三春戴养花,桃李羞繁华。
”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芥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
侵晨村童叫卖不绝。
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
”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
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
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
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
“黄花麦果韧结结,
关得大门自要吃,
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
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用黄花麦果作供,但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
自从十二三岁时外出不参与外祖家扫墓以后,不复见过茧果,近来住在北京,也不再见黄花麦果的影子了。
日本称作“御形”,与齐菜同为春天的七草之一,也采来做点心用,状如艾饺,名曰“草饼”,春分前后多食之,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
扫墓时候所常吃的还有一种野菜,俗称草紫,通称紫云英。
农人在收获后,播种田内,用作肥料,是一种很被贱视的植物,但采取嫩茎滴食,味颇鲜美,似豌豆苗。
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状若蝴蝶,又如鸡雏,尤为小孩所喜,间有白色的花,相传可以治痢。
很是珍重,但不易得。
日本《俳句大辞典》云:“此草与蒲公英同是习见的东西,从幼年时代便已熟识。
在女人里边,不曾采过紫云英的人,恐未必有罢。
”中国古来没有花环,但紫云英的花球却是小孩常玩的东西,这一层我还替那些小人们欣幸的。
浙东扫墓用鼓吹,所以少年常随了乐音去看“上坟船里的姣姣”;没有钱的人家虽没有鼓吹,但是船头上篷窗下总露出些紫云英和杜鹃的花束,这也就是上坟船的确实的证据了。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说本文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引用,试分析其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通过记野菜,反映了浙东地区的民情风俗。
2.浙东风俗与东洋风俗对比;黄花糕与“御形”对比,现在北京的果糕与儿时吃的相比;浙东紫云英与日本紫云英之比。
3.引用俚歌谚语,表现对故乡淳朴的热爱,引用儿歌,增添文章的趣味,同时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
(意对即可)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