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体例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论文体例要求

1.全文字体格式要求:

(1)正文中,中文字体为宋体,英文为Times New Roman;

(2)段落要求:单倍行距,首行空两格;

(3)文章题目为三号、* 体、加粗,居中;

(4)一级标题(如引言)为四号、* 体、加粗;

(5)二级标题(如1.1)为小四、* 体、加粗;

(6)三级标题(如1.1.1)及正文均为五号

(7)“参考文献”四个字为小四黑体,参考文献均为小五字号;

注:* 表示中文字体为宋体,英文为Times New Roman。2.请提供论文的中英文篇名

3.摘要格式

(1)英文摘要在前,中文摘要在后;

(2)关键词的英文为“Key words”,而不是keywords\ Keywords\ Key

Words;

(3)英文摘要中的短语,除了专有名词以外均小写;

(4)字体、字号、行间距要保持和范文一致。

4.正文内容格式

(1)全文标题符号统一(具体标题符号格式参考范文):

0.引言(文章如果没有引言,亦可)

1.XXX

1.1XXX

1.1.1 XXX

1.2 XXX

2.XXX

(2)一篇文章内专有名词/人名称谓统一,如Nida/奈达不可掺杂使用;

(3)文章中的引用部分,中文格式为:(人名+空格+出版年份+中文冒号

+页数),如(王德春1999:107);英文格式为:(人名+空格+

出版年份+英文冒号+空格+页数),如(Nida 2002: 125-126);

(4)表格、图表格式全书统一,如表1、图1,表1)、图1);

(5)举例格式全文统一,如例1、例(1);

(6)文章全部采用脚注,篇内排序①②③(即换页后不重新编号,而是

续上页编号)。脚注格式参见参考文献格式,或者作者自行选择,

但必须全文统一。

5.标点符号

(1)注意中英文标点的区别。中文格式的标点符号在电子文档中应为全

角符号,英文标点符号为半角符号,;

(2)中文用书名号,英文书名斜体;

(3)中文的省略号是……,英文的是…。

6.参考文献格式

(1)参考文献前不必标上序号,

(2)参考文献中不出现[M]、[J]、[A]等标识符号;

(3)排列顺序为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4)中文参考文献按作者姓名首字母拼音a-z排序,英文按第一作者姓名

首字母a-z排序。同一作者的不同著作按时间顺序排列;

(5)注意参考文献中英文人名的顺序,第一作者为“姓+名”,第二作者

开始为“名+姓”;

(6)英文参考文献中,文章名正体,书名期刊名斜体,都无需加引号。

(7)参考文献如果是书籍,顺序是人名.+书名.+城市:+出版社,+年份.

(8)如果是期刊杂志,顺序是人名.+文章名.+杂志名,+年份(第几期):+

页数.。

(9)注意参考文献中的标点符号,包括逗号、句号、冒号、括号、页数

之间的范围号如(12-13),都要保持与范文格式一致,所有标点都

为英文半角格式,所有标点之后都要空英文字符的一格。

“面子”在中西文化中的对比

Abstract: Face exists in all human communications. But in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people hold different ideas on the concept of “face”. The present paper makes a contrastive and tentative study of “face” under Chinese culture of rites and that in the individual-oriented western culture, so as to achie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n different connotations of “face” in different cultures. With this aim as the main thread, this paper consists of fours parts. Part One introduces the general definition of face, two components of which share a relationship of interaction. On the basis of a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western scholars’ research of “face” theory and analysis of the origin of western culture Part Two elaborates that western face is oriented by individualism. Part Three is devoted to discussion of face in the setting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specially the culture of rites. Part Four analyzes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between “face” in different cultures.

Key words: face; culture of rites; individualism; similarities; dissimilarities

摘要:世界上的人类交往中没有不需要面子的交际,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面子”的理解不尽相同。本文试着从对比中西文化渊源入手,论述了中西文化氛围里对“面子”内涵理解的差异。本文共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解释了面子的一般定义,介绍了组成面子的两个方面及其在交际过程中的互动关系。第二部分回顾了西方学者关于“面子”理论的研究及成果,在分析西方文化渊源的基础上,阐述了西方的面子是以个人主义为价值取向的。第三部分讨论了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礼”文化制约下的“面子”的内涵,阐述了“面子”所承载的社会属性。第四部分着重从“面子”的概念和获得面子的途径这两个方面对比分析了“面子”在中西文化中的异同。

关键词:面子;礼文化;个人主义;异同

0. 引言

长久以来,“面子”一直被作为个人素质的代名词,或者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荣誉,尊严,价值和本性等抽象实体。它最初诞生于古代中国,时至今日,已传播到世界各国,深刻地渗透到他们的文化中去了。

Ron Scollon 和Suzzane Wong Scollon 在他们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一书中也提到“世界上的人类交往中没有不需要面子的交际”。这句话强调了“面子”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1. 面子的定义

人们在社会中主要有两种身份:一是个体的真实身份,二是个体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但除此之外,人们还有一种身份,即人们在特定的交际事件中所扮演的人际身份,也就是面子。关于面子的研究其实就是关于人际身份的研究,而在此基础上则诞生了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对于“面子”的解释:“面子是交际事件中的参加者所相互给予的、相互协同的公共意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