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ear Undercover Economist带你探索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
——读《Dear Undercover Economist》有感
金融1402
赵晓娈
14241025
为什么选择《Dear Undercover Economist》by Tim Harford这本书呢,既不是深刻的剖析某个复杂的经济或金融问题,又不是某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作品,我想这里需要说明一下。
记得在我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去一位对金融学很感兴趣,同时对如何投资略懂一二的一位叔叔家作客,看到书桌上有一本《亲爱的卧底经济学家》,在经过允许之后翻看了一会儿,便被深深吸引住了,以往跟随父母去串亲戚总觉得浪费时间,唯独这一次不同了。里面的故事风趣幽默,同时通俗易懂,不然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小朋友怎么可能看得懂呢。其实也没有那么简单,虽说当时大意能懂,对其中的原理却是一窍不通。客观来讲,这本书也确实不适合一位13岁的小豆包阅读,但我想就是在那时埋下了一颗经济学的种子吧,后来还在高中时期修了一门有关经济学启蒙的选修课,或许是有幸那位授课教师也同样幽默诙谐,我对经济学金融学的兴趣逐渐加深,后来便自然而然的来到了咱们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习。再次拾起这本书是在大一暑假了,有趣的是当时我并不是为了学习经济金融知识而读的,而是为了提高英语水平,在阅读Financial Times(金融时报)时看到了“Dear Economist”专栏,觉得十分有趣,又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猛然想起初二的作客经历,便立即购买了这本书进行阅读。
这本书虽然不是针对某个晦涩难懂的经济金融问题进行深度解答,但对许多个日常经济问题给出了轻松诙谐、深入浅出的答案。此外,Tim Harford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却是英国主流报纸Financial Times的经济学专栏作家,BBC “Trust Me, I'm an Economist”节目的主持人,同时他还在世界银行担任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主笔,曾经在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任教。那么,他的书《Dear Undercover Economist》我想也是值得一读的。
《Dear Undercover Economist》是Tim Harford出版的第三本书,材料来源于他在Financial Times上的“Dear Economist”专栏的精彩合集。我看的是第2版,已经在第1版的基础上追加了一些新选的问题。Dear Economist这个栏目的形式是读者提问,我们亲爱的卧底经济学家Tim Harford以The Undercover Economist的名义回答,问题可是说是天南海北,大都是读者在生活中遇到的困境,有些看上去也不知是真实生活中遇到的还是虚构出来的,故意提出奇怪一点的问题考验下作者的,也许Tim就喜欢这种问题呢。比如:红颜知己与恋人的界限是什么?这个问题本身不怪,但是要用这一栏目设的限制:“用
经济学理论回答”就要费一点心思了。
Tim Harford在整理出版时把这些精品回答大致归了五大类:Love and Dating; Work, School and Money; Family Life; Food, Drink and Entertainment; Miscellaneous Queries(水平有限,怕翻译过来有意思上的曲解,就放原文了)在Work, School and Money这个板块中,有一个问题对经济学家十分不友好,甚至我觉得是带有侮辱性质的。而这种问题落到Tim Harford头上,他会如何解答呢?
“My son has become addicted to economics. The more diligently I confiscate his economics books, the more he steals from my purse. I'm determined that he should grow up to be normal, frequenting the pub like everyone else. What should I do?”
我觉得这个提问非常不怀好意。提问者架设了几个陷阱型前提:迷恋经济学的孩子会偷钱,迷恋经济学是不正常的,迷恋经济学还不如去酒吧鬼混,为人父母者因为自己的孩子迷恋经济学感到了屈辱。你猜怎样,他回答的专栏文章绕开了前面的几个陷阱,而引出“理性上瘾理论”将迷恋经济学上瘾的现象归入“令人上瘾的东西和活动”,分析这种迷恋现象的利弊。"Typically we think of negative addictions: past consumption of crack makes for a miserable junkie today. But positive addictions are possible too,"然后委婉地回答:"Your son's addiction is probably a positive one, which will make him ever more fulfilled."您的儿子迷恋经济学,既可能属于正面上瘾,也可能属于负面上瘾,其中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积极的正面上瘾,而负面上瘾一般有其诱因,具体到这件事中,很显然就是逃避父母过严的管制。
在该文最后,Tim Harford幽默而犀利的指出:"What could be more heart-rending than to see a true passion for economics crushed by an economically illiterate parent?"有什么事情能比眼睁睁地看到一股对经济学的真挚热情被不懂经济的父母浇灭更令人心痛呢?我必须劝告你停止这种不明智的禁止政策,而采取更开明的放任政策。
从此例证可以即可以看出,他的专栏文章,不仅善于一针见血的用适合的经济学原理、假说,完成对具体问题的方法论定位,继而悄悄引入经济学逻辑,按照效用最大化的原则,抵制来信者的非理性冲动,开出部分有悖于人们常识和习惯判断的方案;而且,他能够非常熟练的运用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里多本畅销书的例子,也具备对人们生活和工作各专门领域的知识理解。可以说,这就是一本生活知识和语言包装起来的经济学行为指南。
之前初二的作客经历和高中经济学启蒙的选修课部分解释了我当初高考报志愿时为什么会选择“经济管理试验班”这个专业,那么另外一部分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快乐。当有人称赞说你这种方法很经济呀的时候,被夸奖的人总是很开心的,这是人之常情。我们总是在追求最经济的路径来达成我们的目的,这也符合经济学原理中的效用最大化原则,而同时这种需要进行经济决策的事件是贯穿于我们每一个人生活之中的。因此,我想学习这其中中的原理,我想要随时随地时时刻刻都能做出最经济的选择,这能让我发自内心的快乐。当然,这不免有一些太理想化,我也不得不承认很多人心目中金融学就是高端的代名词,以及家长认为学金融专业,以后去金融机构工作能够得到一份高薪等等,这些也包含在因素之中,但目前来讲,我仍然认为快乐是驱动我学习金融学的最大动力。(或许是因为是我还too young too simple,还没经过社会的打磨将棱角磨平,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