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品课件之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参第四单元

合集下载

优品课件之2018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分析

优品课件之2018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分析

2018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分析2018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分析13.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学目标: 1、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借助图片、音像资料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3、学习本课9个生字,会写11个词语。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教学难点: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出示中国地图。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一些图片,请你一边看一边想这事什么,看完图片后回答问题。

2、板书课问题目。

这就是我妈伟大的的祖国,今天我们学习《我站在做过地图前》这篇课文。

二、出示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学习生字、新词。

3、读第一、二、三小节,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并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三、依据自学提纲,展示汇报交流。

1、再读课文,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学习第一小节(1)轻声读第一节,说说第一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五颜六色都是形象的语言)(2)我们一起来看看“五颜六色”中告诉了我们什么?(3)师生对读(教师读色彩,学生读沙漠、高山……)(4)在我们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地形如此复杂多样,看到这些,你心中会感到―― (生:骄傲、自豪)(5)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

3、学习第二小节(1)轻声读,把你认为优美的语句划下来,想象着读一读。

(2)自主读书,边读边画(3)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珠穆朗玛峰被称为世界屋脊,海拔8848米,相当于我们442个教学楼那么高,为什么有的同学发出如此的惊叹声?你为什么惊叹? (生:高不可攀)师:这句话中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高?想想该怎么读?(生有感情地朗读)师:出示(南沙群岛的美景图)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说什么?生:美、迷人、多师: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南沙群岛的句子。

师:出示(三峡奇景、泰山日出)图片,边出示图片,边让学生描述图中的景物。

2024年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

2024年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

2024年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诗词的魅力诗歌《春天的故事》、《童年的月亮》、《妈妈的爱》、《夜色》诗词欣赏:《静夜思》、《春晓》、《游子吟》、《村居》2. 第二单元:散文欣赏散文《落花生》、《荷花》、《翠鸟》、《猫头鹰》3. 第三单元: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掩耳盗铃》、《画蛇添足》、《守株待兔》、《井底之蛙》4. 第四单元:科普文章科普文章《太阳》、《月球》、《地球》、《恐龙》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册书中的诗词、散文、成语故事及科普文章的基本内容。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对成语故事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词的韵律、意境理解;散文的写作手法;成语故事的寓意理解。

2. 教学重点:诗词、散文的朗读与背诵;成语故事中道理的提炼;科普文章的知识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诗词朗诵、成语接龙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 例题讲解:以《春天的故事》为例,分析诗歌的韵律、意境。

1.2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歌。

2. 新课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

2.1 例题讲解:以《落花生》为例,分析散文的写作手法。

2.2 随堂练习:让学生写一篇以“我的家乡”为主题的散文。

3. 知识巩固:对成语故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寓意。

3.1 例题讲解:以《掩耳盗铃》为例,让学生明白不能自欺欺人的道理。

3.2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成语编一个故事。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诗词的魅力诗歌:《春天的故事》、《童年的月亮》、《妈妈的爱》、《夜色》诗词欣赏:《静夜思》、《春晓》、《游子吟》、《村居》2. 第二单元:散文欣赏散文:《落花生》、《荷花》、《翠鸟》、《猫头鹰》3. 第三单元: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掩耳盗铃》、《画蛇添足》、《守株待兔》、《井底之蛙》4. 第四单元:科普文章科普文章:《太阳》、《月球》、《地球》、《恐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本册书中的诗歌和诗词欣赏内容。

2024年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

2024年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

2024年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自然之美《春天来了》《夏天的雨》《秋天的颜色》《冬天的雪》2. 第二单元:人与自然《人类的老师》《蓝色的海》《大禹治水》《炎帝的故事》3. 第三单元:传统文化《年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草船借箭》《京剧猫》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感受四季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学习和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3. 感受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分析,以及对优美句子的仿写。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强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每个单元的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3. 例题讲解:针对重点难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和仿写。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自然之美春天来了夏天的雨秋天的颜色冬天的雪2. 第二单元:人与自然人类的老师蓝色的海大禹治水炎帝的故事3. 第三单元:传统文化年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草船借箭京剧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的作文。

结合所学课文,谈谈你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选择一篇你喜欢的故事,进行缩写或仿写。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组织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体验生活。

开展阅读活动,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经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清晰度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指导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确保章节内容丰富多样,涵盖自然、人文、历史等多个方面。

优品课件之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教案

优品课件之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教案第四单元备课★单元名称:第四单元一、单元概述本单元有4篇课文,一个习作,一个练习。

《永远的白衣战士》课文条理清晰,详略得当;语言简洁流畅,又饱含深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番茄太阳”》极具感染力,人物对话很多,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其内涵是教学的重点。

《第一次拥抱母亲》要让学生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加深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我不是最弱小的》要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自觉保护弱小者。

《永远的白衣战士》描述了广东省中医院的护士长叶欣,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抗击“非典”的战争中,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

课文条理清晰,详略得当;语言简洁流畅,又饱含深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番茄太阳”》以“我”的见闻为主线,按时间发展的顺序叙述明明的言行举止,描绘了她的音容笑貌,同时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盲童的喜爱之情。

课文极具感染力,人物对话很多,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其内涵是教学的重点。

《第一次拥抱母亲》重点记述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的情景,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

课文内容简洁,语言明快,娓娓道来,毫不雕饰,但字里行间却饱含着一股浓浓的亲情,读来令人感动。

《我不是最弱小的》记叙了萨沙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把爸爸妈妈让给他的雨衣盖在了“比自己弱小的”蔷薇花上的故事,赞扬了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

课文插图再现了萨沙在大雨中把自己身上的雨衣盖在蔷薇花上的动人情景,可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增强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并组词。

3.能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重点 1.体会“白衣战士”―― 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对话体会其内涵。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参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参
教材说明是对一篇课文或者某一项语文学习活动的具体说明和分析,其中阅读课文的教材说明要比语文学习活动的更为具体一些。教材说明包括:解题、结构分析、语意理解、写作特点四部分。解题是对课文题目的剖析和拓展延伸,介绍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资料。结构分析是根据课文内容、段落之间的关系对课文进行段落划分并归纳段义。语意理解是对课文中重要语句的具体理解与分析,是由结构分析中的“面”延伸到语境语意的“点”的过程,语意理解有利于帮助教师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写作特点主要介绍课文的写作方法,语言特色。
⑶语文知识技能的掌握运用的训练。这类活动设计从课文固有的词语、句式和表达方式等语言材料出发,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规律性和有应用价值的语言现象,以多种类型练习的方式呈现,达到落实语文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增强语感的目的。
识字与写字活动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各学段必须完成的任务,在两类课文后都有落实。“自选词语”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注意词语的积累,进而形成自觉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现将四年级下册教材编写思路简介如下。
一、选文。
1.确立富有理性化的单元主题,选入能引导学生深入思索一些严肃文题的课文,进一步强化语文的教育功能。本学期是学生在第二学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即将转入第三学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阅历、知识面都大有扩展。这一阶段对一些富于理性的,与社会关系比较密切的问题,已经进入学生的视野,因此,在这一册中,我们确立了“无私奉献”“同情弱者”“持之以恒”和“廉洁自律”等单元主题。我们选入了一些立意高远,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的文质兼美的文章,让学生在与文中人物交流、在对美文欣赏中受到熏陶与感染。这些文章有赞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风亮节的《一夜的工作》《布衣元帅》,有描写为官清廉的正面历史人物的《林则徐求雨》,有发人深思的《挑山工》《愚公移山》,还有具有很强心灵震撼力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血染的实验报告》等。

第四单元 教学课件-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四单元 教学课件-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头最怕鸡头,没有脑勺儿,愣头磕脑的不好看。头须像 算盘子儿,圆乎乎的,丰满……
作业设计
A类: 1.完成《导学案》未完成的部分。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B类:小练笔:试着用学到的方法写一写你喜欢的小动物。 C类:纪录片《作家笔下的动物》。
第四课时 精读引领(3)
板块一:导入新课,回顾内容
老舍在《猫》一文中用明贬实褒的方式,写出了自己对猫的喜 爱之情。在《白鹅》这篇文章中,丰子恺也用这样幽默的语言表达 了自己对鹅的喜爱之情。
明贬实褒
板块四:比较写法,品味语言
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白公鹅》,并思考:同样是写鹅, 两位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两篇文章在表达上又有什 么相似之处呢?
板块四:比较写法,品味语言
两篇文章的相似之处: ①先介绍鹅的特点,再具体描写。 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③运用反语表达了对鹅的喜爱之情。
作业设计
净角出场
板块三:以例学法,举一反三
1.默读第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鹅吃饭时令人发笑的词句。
板块三:以例学法,举一反三
2.自由读第6、7自然段,边读边想,勾画出最能体现鹅“高傲” 的词句。
作者有意 降低自己 的身份, 以显示鹅 的尊贵。
板块三:以例学法,举一反三
2.自由读第6、7自然段,边读边想,勾画出最能体现鹅“高傲” 的词句。
板块二:互动交流,质疑问难
识字加油站
板块二:互动交流,质疑问难
观察这四组字,说说有什么发现? 1、每组中的三个字偏旁不同。 2、生字的意义与偏旁有关。 3、生字的读音与右半部分相同或相似。
板块二:互动交流,质疑问难
识字加油站
杆肝秆
1、“杆”和木头有关,所以是木字旁; 2、“肝脏”是人身体的一部分,所以是月字旁; 3、“麦秆”跟农作物有关,所以用禾字旁。

2024年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

2024年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

2024年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自然风光(课文:《黄山奇石》、《庐山的云雾》、《记金华的双龙洞》)2. 第二单元:人与自然(课文:《蝙蝠和雷达》、《太空生活趣事多》、《恐龙》)3. 第三单元:诗歌(课文:《春日》、《江南春》、《惠崇春江晓景》)4. 第四单元:故事(课文:《寓言二则》、《尊严》、《将心比心》)5. 第五单元:名著(课文:《三打白骨精》、《红楼春趣》、《草船借箭》)6. 第六单元:科普(课文:《太阳》、《松鼠》、《人类的老师》)二、教学目标1.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使学生在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活的情感,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诗歌、名著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理解与欣赏,科普文章的阅读与理解。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加强口语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字典、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教材中涉及的景点、动物等,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每个单元的课文,注重词语、句子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美。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难点、重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每个单元结束后,对单元内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框架。

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自然风光画。

(2)用词语造句,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

(3)仿写一首诗,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4)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寓言故事。

(5)谈谈你对名著中人物形象的理解。

作业答案:(1)略(2)例:人类应该珍惜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3)略(4)略(5)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度2024精品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套课件全套

2024年度2024精品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套课件全套

03
词语积累与运用能力提升
2024/3/23
11
词语分类整理及拓展
动物类词语
如“虎虎生威”、“鸟语花香” 等,引导学生通过词语了解动物
特性,拓展相关词汇。
植物类词语
如“绿树成荫”、“花团锦簇” 等,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状
态和特点,丰富植物类词汇。
自然景象类词语
如“风和日丽”、“电闪雷鸣” 等,让学生通过词语感受大自然 的奥妙和美丽,积累描绘自然景
阅读理解方法指导
01
02
03
04
预览全文
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和中心思想。
精读重点
仔细阅读重要段落和句子,理 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分析结构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层次,把握 文章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
归纳概括
对文章进行归纳和概括,提炼 出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2024/3/23
9
写作基础训练及范文欣赏
原句
“她的眼睛像两颗晶莹的葡萄,闪烁着智慧的光 芒。”
2024/3/23
仿写
“他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闪耀着坚定的信念 。”
原句
“风儿轻轻吹过,带走了夏日的炎热,留下了清 凉和宁静。”
仿写
“雨滴悄悄落下,洗去了尘世的喧嚣,带来了清新和安 详。”
18
05
古诗文欣赏与背诵指导
2024/3/23
19
必背古诗文篇目推荐
单元主题
本册课本共分为8个单元,每个单元 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如“自然之 美”、“人与动物”、“传统文化” 等。
课文类型
辅助内容
每单元后附有“语文园地”,包含词 语盘点、日积月累、口语交际、习作 、快乐读书吧等栏目,帮助学生巩固 和拓展知识。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课件全套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课件全套

舍先生写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能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母鸡》以作者对母鸡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 ) (2)在作者心目中,母鸡是一个无私无畏、日夜操劳的伟大母亲。 ( √)
雏(cú
chú)
掘(jué
qū)
慈(cí
chí)
2.我能根据拼音写词语。
qī wǔ jǐng jiè tí jiào qī cǎn
欺 侮
hēng chàng
警 戒
cí xiáng
啼 叫
xiǎo chú jī
凄 惨
哼 唱
慈 祥
小 雏 鸡
3.我能辨字组词。
聋( 聋子 ) 耷( 耷拉 ) 慈( 慈爱 ) 磁( 磁铁 ) 雏( 雏鸡 ) 准( 准备 ) 戒( 警戒 ) 戎( 戎装 )
(3)由“讨厌母鸡”到“不敢讨厌母鸡”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
( × )
7
母鸡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 体会母爱的伟大。(重点)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 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 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 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理解课文。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低电压教学课件全套精编版
7
母 鸡
助读资料
字词精讲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1.正确认读6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 生字,理解“慈爱、欺侮、警戒”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重点)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7.血染的实验报告教案教材简析《血染的实验报告》是教科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芝加哥自然博物馆研究员、著名的动物学家卡尔·施密特博士以生命作为代价,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实验,完成了一份血染的实验报告,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赞颂了施密特博士为了科学事业贡献出宝贵生命的伟大精神。

设计理念以读为媒介,搭建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桥梁。

引领学生在品读语言文字的同时,用心灵去体验、感悟科学家的崇高品格。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卡尔·施密特博士那种为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文章细节描写的理解,体会老科学家那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2、理解“透、盘、吐、蜷抬”几个动词,并能准确运用。

教学准备:南美洲毒蛇的录像画面。

实验报告原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谈话导入:“捐躯”是什么意思?预设:为崇高事业而牺牲生命。

“那你知道都有哪些人是为崇高事业而捐躯的?”预设:革命英雄XXX 科学家XXX 人民警察XXX 干部XXX……“是啊这些人,他们敢于承担风险、甘于奉献、不怕牺牲。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11课《血染的实验报告》就是关于著名的动物学家卡尔·施密特博士为科学事业捐躯的事。

”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让心灵触摸文本。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交流认识的生字和多音字。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语气、停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强调“血、殷”的读音。

3、指名接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件什么事?(施密特博士以生命为代价,完成了一次特殊实验的事情。

)三、读中感悟、用心灵沟通文本。

1、自由朗读文章2自然段,边读边想:施密特博士最初要进行的是一项什么实验,会被毒蛇咬伤?(他仔细观察蛇的外形、活动特点,目的是和当地的蛇种进行比较。

)(1)找出描写毒蛇样子的语句,画出描写毒蛇动作的词语:透、盘、吐、蜷、抬。

优品课件之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及语文教学计划4

优品课件之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及语文教学计划4

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及语文教学计划43.让学生写这些字的声母。

4.指名反馈: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的声母都是“l”)1.学生自由读一读成语。

5.再读,积累这些词语三、选词填空 1.教师出示文中的三组词语。

(“虽然……但是……”“即使……也……”“如果……就……”) 2.指名说说这些关联词语所表达的句子的前后关系。

(转折、无条件、假设)2.指名说说这些关联词语所表达的句子的前后关系。

(转折、无条件、假设)4.指名反馈。

(国王听说一个牧童很聪明,就向他出了三道题难为牧童,牧童巧妙地解答了。

并受到了国王的奖赏,成了王宫的继承人)6.集体反馈。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语文乐园五课时第二课时(56)教学目标 1.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讥”等6个汉字, 2.学习用毛笔字写草字头、竹字头、抓字头,练习写“苗”“答”“采”,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教学重点难点 1.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讥”等6个汉字, 2.学习用毛笔字写草字头、竹字头、抓字头,练习写“苗”“答”“采”,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写字板1.教师出示本课要写的字,学生认读。

2.指导写“讥”“讽”“诺”。

(1)教师出示这三个字,让学生说出部首。

指导学生写言字旁。

(2)指名说说这些字的结构特点以及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左窄右宽,左让右)(3)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写一写。

3.教师出示“唬”“换”,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结构特点以及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写“讥”“讽”“诺”3.教师出示“唬”“换”,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结构特点以及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指导写“惹”。

7.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辅导。

三、课堂小结四、布置作业一、写字板 1.教师出示本课要写的字,学生认读。

2.指导写“讥”“讽”“诺”。

(1)教师出示这三个字,让学生说出部首。

指导学生写言字旁。

(2)指名说说这些字的结构特点以及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左窄右宽,左让右)(3)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写一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参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无私奉献”。

编有主体课文《血染的实验报告》和《开天辟地》,“快乐读书屋”中编有《购买上帝的男孩》和《从天上偷来火种的人》。

通过对这几篇赞美古今中外为别人、为人类甘心奉献的人物事迹的学习,学生们定会产生崇敬之情。

在“能说会写”板块中编有“感谢”和“给助人老人的回信”,让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了解感谢的技巧,习作既可以让学生围绕单元主题进行拓展,又可以再次练习写书信这种常用文体。

“语文七色光”中安排了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语言积累和知识介绍、“举办一次捐赠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具有扩展性、学科间的关联性和实践性。

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自己去体验、感悟,由衷地产生崇敬感,不可以刻板地说教和生硬地灌输。

7血染的实验报告教材说明〔解题〕这是一篇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记叙芝加哥自然博物馆研究员、著名动物学家卡尔•施密特博士以生命为代价,出色地完成了一次特殊的实验的事。

一天,卡尔•施密特在研究巨型毒蛇时不慎被毒蛇咬伤,他忍着剧痛,在5个小时里认真记录了被毒蛇咬伤后的生理反应,最后献出了生命。

他的记录成了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料,使抢救被毒蛇咬伤的人的研究前进了一大步。

这件事反映了卡尔•施密特认真求实的科研品格,赞扬了科学家为科研事业、为人类的健康勇于牺牲的高尚精神。

标题“血染的实验报告”,用一个偏正词组概括文章的内容。

“实验报告”是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是专门描述、记录某项课题研究全过程与结果的报告类文体。

具体讲,就是以实验法为主进行观测、分析、综合、判断,如实地记录成文,这就是实验报告。

卡尔•施密特的关于毒蛇咬伤治疗的实验是用他自身当实验对象的,他的研究与记录都是他在被蛇咬伤后忍受剧痛、走向死亡的过程中进行的,最后他为科研而牺牲。

他的记录,就是实验报告。

这是以生命为代价的实验报告,是用血写就的实验报告,所以称为“血染的实验报告”。

〔结构分析〕本文共5个自然段,从内容上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对卡尔•施密特作简要介绍。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完整地记叙卡尔•施密特所作报告的特殊时间、地点及起因。

这是事件发生的过程。

第2自然段写卡尔•施密特在实验室里专心研究美洲巨型毒蛇,交代了事件发生的背景。

第3自然段写老科学家不慎被毒蛇咬伤。

第4自然段,具体写老科学家在知道自己将要死去的情况下,决心为人类留下人被毒蛇咬伤后的感受与生理反应的资料,于是,他忍受剧痛顽强做记录。

第5自然段写老科学家将“实验”记录一直记到停止呼吸,也写了老科学家这份记录在医学史上的重大意义。

〔语意理解〕“芝加哥自然博物馆研究员、著名的动物学家卡尔•施密特博士是千千万万为科学事业捐躯的人中的一个。

” 句子用“芝加哥”起首,点明卡尔•施密特是美国的科学家,“血染的实验报告”写于美国的芝加哥。

“捐躯”,为崇高的事业牺牲生命。

科学事业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伟大事业,是造福于人类的事业,因此是崇高的事业。

科学研究总有风险,轻则损财伤身,重则失去生命。

历史上伟大的正义的科学家都是敢担风险的人,他们为科学甘愿奉献,不怕牺牲。

卡尔•施密特也是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

“这条蛇非常大,是灰色的,蜷在笼子中,像盘着的绳子,足有五六圈儿,小小的脑袋抬得高高的,细长的舌头不时吐出来,三角眼透出令人恐惧的凶光。

” 一句话具体勾勒出巨型毒蛇的凶猛形象。

3、4、5分句写毒蛇之大,在笼子中盘五六圈儿,说明蛇体很长。

蛇的大小与蛇身长短有关,体长则型大,型大则力大,力大则凶猛。

第6、7、8分句描绘毒蛇之凶。

它被关在笼中也不安分,时刻准备攻击人类。

蛇的视力不强,它了解周围情况主要凭长舌。

蛇的舌头神经极其敏锐,能准确感知周围物体的性质、大小、远近,为其捕食、进攻作出判断。

“不时”,时时,经常不断地。

这条笼中的巨蛇,高抬头,频吐舌,正是它判断周围情况的表现,是随时准备进攻的表征。

蛇大,毒大,力大,又时刻准备进攻,自然其眼睛给人凶恶的感觉。

对蛇凶恶形象的描写,为下文老科学家被蛇咬伤做了铺垫。

蛇这样凶恶,自然危险四伏,靠近者随时有被伤的可能。

老科学家全然不顾,甚至还拿着它观察,抽蛇血化验,为科研事业他毫无畏惧。

“施密特先生觉得伤口剧烈地疼痛,四肢麻木,身体不能动弹,他知道自己中了蛇毒……” 毒蛇的毒主要在蛇牙。

毒蛇咬人时,咬坏肌肉,同时放出毒液。

蛇毒多为神经性毒液,毒性强。

蛇毒进入血液,先麻醉神经,使人身体不能活动,继而使身体器官丧失功能,最后脑部充血而死亡。

施密特作为研究蛇的动物学家,当然懂得这些常识。

当他感觉到伤口剧疼,四肢麻木时,清楚自己中蛇毒了。

“他想:‘完了,难道就这么死去吗?不!我应该再做些什么……’” 这几句关于施密特被蛇咬后的心理描写,真实地刻画出老科学家牺牲前的心态。

他知道中毒了,在打不通电话后,他又知道没人能救他,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死”。

但是,多年科研实践锻造出的坚毅、奉献的品格使他临危不惧。

他认为自己被蛇咬,正是一次特殊的实验―――用自己身体作实验品进行“蛇咬伤生理反应”的课题实验。

于是他果断而坚定地在心中说“不”,要“再做些什么……”,这里用省略号,其意虽未言明,却使人明了,就是记录蛇咬伤后的生理现象与感受,为后人留下研究资料。

这些心理,是老科学家坚持记录直至牺牲的强大的内驱力,是他高尚人格的反映。

“在被蛇咬伤5个小时以后,卡尔•施密特博士手中的笔落在地上,他停止了呼吸。

” “5个小时后”,足见时间之长。

可以想象,在漫长的时间里,老科学家该忍受多么大的痛苦,也可猜到老科学家的实验记录该多么艰难。

读者联系上文不难知道,他记下了体温的变化,器官功能的变化,血液的变化,体力的变化,等等。

这是在疼痛中的记录,是在知觉逐渐消失中的记录。

卡尔•施密特是多么坚强的科研工作者,有多么崇高的令人折服的品格!句子不直接写“死了”,而写“手中的笔落在地上”,表明老科学家科研至死,坚持记录到生命最后一刻,也反映作者不忍用“死”这个字眼去记叙可敬的科学家。

〔写作特点〕1.新颖的文题。

用短句或词语概括文章内容是拟题的常规方法。

本文没有采取这个方法。

一方面作者知道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文章的一种包装,只有有创意,使标题新颖,才能具有吸引读者的巨大力量。

另一方面,文章在赞颂一个出色的科学家,而老科学家临终的行为正是在搞科研,其对被蛇咬后的生理反应的记录正是朴素的科研报告,是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科研报告。

所以,作者别出心裁地采用比拟的办法去拟定标题。

这个标题能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期待,巧妙地反映老科学家执著的品格,表达作者对老科学家的敬服、赞叹与纪念。

2.曲笔与直笔相互配合。

这也是作者艺术功力所在。

曲笔,委婉地表达;直笔,直白地表达。

曲笔与直笔有机相融,文章生动、耐读,也更能强烈地表情达意。

比如,第1段,直写卡尔•施密特的功绩,使读者一开篇便对老科学家的贡献有个概括的了解。

“67岁的他以生命作为代价,完成了一次特殊实验”,设置了一个悬念,既扣题目,又促人读文。

第2段写蛇的凶猛,是曲笔,全段无一个词语直写蛇的凶猛,也没写明它是毒蛇,而是在具体描写蛇的颜色、体长、脑袋、舌头、眼睛中,让读者自己产生蛇是凶猛的毒蛇的认识。

文章歌颂老科家至高至上的人品及对人类的贡献,是在通过写老科学家在负伤后超常的表现后让人们自己悟出的。

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老科学家那为了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文章细节描写的理解,体会老科学家那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2.理解“透、盘、吐、蜷、抬”几个动词,并能准确运用。

〔教学准备〕南美洲毒蛇的录像画面。

〔教学时间〕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操作要点〕1.读书指导。

⑴情境导入。

①播放南美洲毒蛇的录像,同学们,看到这些画面,你想到了哪些词语?②打开书看课文是怎么描写这种蛇的。

③齐读这句话。

④多么可怕的毒蛇,不少人因被它咬伤而死去。

为了研究抗御这种毒蛇的办法,造福人类,许多科学家用它来做实验想揭开其毒性的秘密。

卡尔•施密特博士就是其中一位。

但不幸的是,在用这种毒蛇做实验的时候,他不小心被蛇咬伤了。

那是怎样的情形啊?请大家放声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情景。

⑵精读课文。

①课文哪几段具体写了博士做记录的情景?②指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读第4、5自然段。

③说说“看”到实验室内发生的一切,你的最强烈感受是什么?④针对“像往常一样”这个词重点讨论:一是这次实验真像往常一样吗,二是哪些方面的确像往常一样,三是为什么博士能在这个实验中表现得像“往常一样”。

⑤指导朗读4、5自然段。

⑶激情提升,延伸表达。

这份资料将为研究毒蛇做贡献,这是用生命换来的呀,所以课文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最后一句话。

2.积累内化。

⑴把自己最想对博士说的一句话写下来。

⑵完成选择词语填空。

3.迁移练习。

⑴认读生字。

可以分为形声字和熟字加偏旁等方法认字。

⑵指导书写。

指导的重点:一类是容易写错的字,如“博”容易误写成“ ”;一类是左右结构的字,如“损、惧、肤、燥”等都是左小右大,结构安排要合理。

4.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再找一些为科学事业做出贡献,甚至献出生命的科学家的故事来阅读。

8开天辟地教材说明〔解题〕这是一篇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马克思说,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

神话是人类在幼稚时期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虚构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在古代,生产力和人们的认识水平低下,对复杂的自然现象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幻想出一些有极大威力的神灵,这些神能够控制自然,能够了解自然、改造自然,反映了先人迫切的要求与美好愿望。

神话决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它是人类童年时代虚构出来的,是把自然力加以拟人化的产物。

神话中的英雄都是神化了的人。

神话表面上歌颂神,实际上是歌颂人类征服自然、反抗强暴的胜利。

文题中的“开天辟地”,就是开辟天地的意思,指宇宙的开始。

人类在远古时就产生过疑问,这天地是怎样生成的?谁是天地的开辟者?在已有知识无法解释的情况下,就虚构出一些开天辟地的故事。

最早探讨开天辟地这个问题的当数屈原,他在《天问》中发出一连串关于开天辟地的疑问。

正式记载关于开天辟地的神话出现在汉代初年的《淮南子》里。

大意说,上古还没有天地时,世界混沌一片。

后来出来阴神和阳神,苦心经营天地,最终使阴阳剖分,八方定位了,阳神管天,阴神管地,形成世界。

在这之前、之后,还有许多关于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直到三国时,徐整吸收众多关于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也吸收南方少数民族关于“盘瓠”或“盘古”的传说,加以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一个新的开天辟地的盘古,填补了鸿蒙时代的这一段空白,盘古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