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预防妇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

合集下载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妇科癌症患者的生存率逐渐提高。

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也在增加,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健康威胁。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的发生率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品管圈活动是一个在医疗机构中广泛应用的质量管理方法,通过对临床流程的持续监测和改进,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文将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的危险因素妇科癌症患者由于手术和肿瘤本身的影响,存在着较高的VTE发生风险。

一方面,手术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液流动减慢,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肿瘤本身会释放出一系列促血栓的物质,如凝血酶原激酶、血小板活化因子等。

癌症患者通常处于肿瘤本身和治疗的双重影响下,营养状态不佳,粘滞度增加,也会加剧VTE的风险。

2.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VTE发生率中的作用品管圈活动的核心理念是“PDCA”,即计划、实施、检查、行动。

在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中,品管圈活动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制定并优化临床护理方案:品管圈活动可以对临床护理方案进行详细评估,并根据患者的特点和手术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如通过利用护理评估工具对患者的VTE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包括促进患者早期活动、定期转换体位、并发症监测和预防等。

- 持续监测并改进临床流程:品管圈活动通过对VTE相关临床流程的持续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和短板,并据此优化护理措施。

例如对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护理流程进行评估,及时发现手术室内外VTE预防措施的不足,并进行改进。

- 培训和交流:品管圈活动可以组织相关护理人员参与VTE预防的培训和交流活动,使他们了解最新的VTE预防知识和技能,提高对VTE预防的重视程度和有效性。

- 患者教育和管理:品管圈活动注重患者的参与和合作,可以通过定期的患者教育、宣传和管理,提高患者对VTE风险的认识和合作度,增加他们对VTE预防措施的依从性。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妇科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妇科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妇科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妇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成立QCC小组,运用QCC管理工具对妇科深静脉血栓病人预防措施落实过程中以及现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QCC活动开展后妇科术后病人预防措施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开展QCC活动可以使妇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有效提高。

[关键词] 妇科手术;品管圈;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管腔内异常凝集。

我科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妇科手术患者预防措施落实管理中,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20年08月01--08月24日收治的妇科术后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09月15--10月25日收治的妇科术后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年龄40~59(47.4±3.34)岁;对照组患者年龄41~59(46.5±3.29)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组圈科室护士在自愿报名的前提下选出圈长1名,护士长担任辅导员,8名护理人员为圈员,确定圈名圈徽。

1.2.2 主题选定圈员发挥头脑风暴提出5个主题,采用品管圈活动主题矩阵表,从重视程度、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方面进行评价,利用5分、3分、1分评分法[1]。

1.2.3 活动计划拟定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表,并制定甘特图,时间为2020年7月--2020年11月。

1.2.4现状把握使用血栓风险因素评估表进行风险评估,根据得分情况,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对中、高、极高风险病人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饮食指导、戒烟戒酒、预防静脉血栓等。

1.2.5 目标设定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现状值+〔(1-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65%+〔(1-65%)×0.6×0.79〕=81.6% 。

品管圈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PPT

品管圈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PPT
背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采取有效 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品管圈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合作意识和责任心,从而提高预防 措施的落实率。
品管圈介绍
定义
应用领域
品管圈是由同一工作现场或相关区域 的人员自发组成的小组,通过团队的 合作和持续改进,以提高工作质量和 效率。
优化护理流程
分析现有护理流程
对现有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 理流程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 题和不足。
优化护理流程
根据分析结果,对护理流程进行 优化,提高预防措施的落实效率 和质量。
制定护理操作规范
制定详细的护理操作规范,明确 各项预防措施的操作要求和注意 事项,确保医护人员操作规范。
强化监督与考核
对策拟定
总结词:制定对策
详细描述:针对分析出的原因,制定 相应的改进对策,包括加强医护人员 的培训、制作宣传资料、开展患者及 家属的教育活动等。
对策实施与检讨
总结词
实施与监控
详细描述
按照制定的对策进行实施,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 行。同时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品管圈广泛应用于医疗、制造业、服 务业等多个领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特点
品管圈强调团队合作、质量改进、问 题解决和持续学习。通过定期的会议 和活动,团队成员共同分析问题、制 定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
02
品管圈活动过程
主题选定
总结词:选定主题
详细描述:通过小组讨论,确定品管圈活动的主题为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 施的落实率。
导。
03
改进措施

品管圈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PPT

品管圈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PPT
定性指标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收集到医护人员和患者对改进措施的积极反馈,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 地方。针对这些问题和困难,品管圈团队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改进措施,以持续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措施的落实率。
06
总结与展望
活动成果总结
1 2
预防措施落实率提升
通过品管圈活动,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的落 实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从原来的60%提高到了 90%。
存在的问题
宣传教育形式单一
目前的宣传教育方式过于简单,缺乏 生动性和趣味性,难以引起患者和医 护人员的兴趣。
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
目前对预防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考核 机制不够完善,无法有效督促医护人 员和患者落实预防措施。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不同科室和不同层级的医护人员对预 防措施的掌握程度存在差异,目前的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品管圈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措施落实率PPT
汇报人:XXX XX-XX-XX
目录
• 引言 • 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现状 • 品管圈活动计划 • 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的策
略 • 实施与效果评估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可能导致下肢肿胀、疼痛、静脉 曲张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肺栓塞,威胁生命。
防措施。
扩大宣传范围
将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知识宣传 扩大到更多的人群,提高员工及
家属的防护意识。
引入新技术
探索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如智能 化监测设备等,提高预防措施的
科学性和有效性。
THANK YOU
财力
合理分配预算,确保活动的经费支 持。
04
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措施落实率的策 略

品管圈活动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82100·临床研究·品管圈活动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苏晴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民医院 妇产科,江苏 徐州 221000)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实施品管圈前后在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5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观察组成立品管圈小组,按PDCA的质量管理程序实施护理措施。

结果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下静脉血栓发生率由原来14.3%下降到3.57%,差异显著,P<0.05,由统计学意义;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由原来的85.7%提高到了96.4%,差异显著,P<0.05,由统计学意义。

结论品管圈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有效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品管圈;妇科腹腔镜手术;下肢静脉血栓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2.0800 引言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由于手术本身、麻醉药物、手术出血、卧床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患者无法自由活动,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如果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肺栓塞而危及生命[1]。

因此,术后对患者实施强有力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避免血栓的发生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

我院应用品管圈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56例,以实施品管圈活动起始日为分界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8例,年龄在26~55岁,平均年龄为(41.8±1.3)岁,对照组28例,年龄在25~57岁,平均年龄为(42.3±1.4)岁,以上患者类型包括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卵巢囊肿、宫颈癌等疾病,所有患者行全身麻醉术,两组孕妇在年龄、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1. 引言1.1 背景介绍妇科癌症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治疗妇科癌症的主要方式之一。

手术后血栓并发症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深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

尤其是妇科癌症患者,由于手术后的长时间卧床和肿瘤本身对机体的影响,更容易发生VTE 并发症。

如何有效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提高手术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成为当前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 发生率的影响。

随着妇科癌症患者手术数量的增加和VTE发生率的不断上升,如何有效地降低VTE的发生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品管圈活动在降低VTE发生率方面的作用、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现状以及相关研究与案例分析的探讨,本研究旨在明确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中的实际效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展望。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为提高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预防工作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从而为临床治疗和健康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2. 正文2.1 品管圈活动对VTE发生率的影响品管圈活动是一种通过持续改进和监控流程来提高质量的方法,它在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建立有效的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手术团队的协作能力和质控意识,减少手术风险并提高患者的安全水平。

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并发症风险因素,警觉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的防范措施来减少VTE发生的可能性。

品管圈活动还可以促进手术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妥善处理,进一步降低VTE发生率。

研究表明,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医疗机构在VTE预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手术后VTE发生率明显降低。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作为品管圈提高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活动阶段(观察阶段),选择2016年1—12月作为常规护理方案实施时间段(对照阶段),分别在两个阶段内随机选择于该科治疗患者各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两个阶段末期统计分析护理人员对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措施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差异。

结果观察阶段护理人员对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措施相关知识了解评分、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阶段(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显著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风险。

标签:品管圈;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临床效果品管圈是近几年来逐渐应用于诸多单位及企业的工作管理模式,由工作环境相似,工作目标相近的一群人组成,自愿形成能够弥补彼此间不足、提高工作效率的团体[1],应用于该院护理服务质量,可显著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全方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满足临床需求。

该次研究选择2017年1—12月作为品管圈提高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活动阶段,选择2016年1—12月作为常规护理方案实施时间段,分析两个阶段内护理效果,获得一定研究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次研究选择2017年1—12月作为品管圈提高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活动阶段(观察阶段),选择2016年1—12月作为常规护理方案实施时间段(对照阶段);两个阶段内涉及同一组护理人员,共42例,年龄23~54岁,平均年龄(31.24±5.36)岁,工作年限8年者12名(28.57%),专科及以下者15名(35.71%),本科及以上者27名(64.29%)。

在两个阶段内随机选择于该科治疗患者各15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阶段,男79例,女71例,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45.55±10.12)岁;股骨粗隆间骨折50例,股骨颈/干骨折42例,骨盆骨折25例,胫腓骨33例;对照阶段,男82例,女68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46.16±11.42)岁;股骨粗隆间骨折58例,股骨颈/干骨折39例,骨盆骨折20例,胫腓骨骨折33例。

品管圈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PPT课件

品管圈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PPT课件
品管圈活动内容
包括确定主题、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 、制定对策、实施与检查、总结与改进等步骤。
03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 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预防措施中的重要性
提升员工参与度
品管圈活动鼓励员工参与,能够提升员工对预防措施的重视 程度和参与度。
促进团队协作
通过品管圈活动,员工可以共同探讨预防措施的落实方法和 技巧,促进团队协作。
问题一
员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知不足,预防意识薄 弱。
问题二
部分员工对预防措施的执行不够严格,缺乏有效 的监督机制。
问题三
品管圈活动开展过程中,沟通协调不够及时、全 面,导致实施效果不佳。
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
方法一
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员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知,强化预防意 识。
方法二
建立和完善预防措施的执行流程和考核标准,加强监督检查,确 保措施落实到位。
预防措施
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
目的和意义
降低患者发生下肢 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减少医疗纠纷和医 疗成本
提高患者术后生活 质量
研究背景
1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2
不同医院和科室的预防措施落实率存在差异
3
一些预防措施如机械性预防等可以有效降低下 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但落实率并不高
02
应深入研究品管圈活动的其他影响因素,如团队成员素质、活动环境等,以进 一步完善品管圈活动体系。
03
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注重与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探索更全面、更有效的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法。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XX医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及效果分析》.中华医学杂 志,2019,96(13):19-24.

品管圈在降低多发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运用

品管圈在降低多发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 1 ] 周冬梅. 品质 管理 [ M] .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 0 0 8 : 1 5 0— 1 5 1
[ 2 ] 马骁. 健 康 教 育 学. 北京 : 人 民 卫 生 出版 社 , 2 0 0 7: 5 [ 3 ] 张建林. 品质圈活动在提高老 年住 院病人健 康教育 满意度 中的应 用[ j ] . 护 理 研 究, 2 0 0 6 , 2 0 ( 1 O ) : 2 7 0 5 — 2 7 0 6 .
品管圈实施前后门诊手术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比较
[ 4 ] 王秀芳. 品管圈 活动对住 院病 人护理 工作 满意度 的影 响 [ J ] . 全 科 医学, 2 0 1 1 , 9
( 4 ); 1 0 9 0 .
[ 5 ] 张苏亚. 护理 研究设 计于论 文撰 写[ J ] . 河南职 工 医学院 学报, 2 0 0 8 , 2 0( 6 ) : 5 5 8
达 到 并 超 过 了 预期 目标 。 见 图 3 。
2 . 1 品管圈活动能充分调动圈员们分析 、 解 决问题 的主动性 , 提高 了门诊 手术患 者 健康教育满意度。品管圈通过科学的方法 找出并确 定工作 中存在 的主要 问题 , 并有针 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l 。本次活动通过头脑风爆法 , 门诊全员参与 , 找出科内最近一段 时间存在的共性问题 , 提 出几个待选 主题 , 经过打分最后确定 目前最 具紧迫性 和可行性 的主题 , 使活动 的开展不拘于形式 , 保证 后续工作 顺利有 序的开 展。实施过 程中 , 全科 人员紧密合作 , 在工作 间歇 圈员 沟通 与交流加强 , 形成了互帮互助的氛围 2 2品管圈提升 了圈员的科研意识 , 护理科研 是采用科 学的方 法探索 、 回答 和解决 护理领域的疑难问题 , 直接或 间接 的指 导护理实践 的过程 [ 5 ] 。本次 品管圈 的开展要求 圈员们从问题的 紧迫性 、 上级 的重视程 度 、 可行性 、 预期效 果 、 圈能力 方 面确立 活动 主 体, 确定 主体后 圈员们 积极查找文献 , 翻看 专科书籍 、 通 过各种渠 道去 寻找锯决 问题 的 理论知识 , 再尝试着去解决与改善工作 中存在 的主要 问题 , 全体 圈员在 门诊手 术患者健 康教育满意度得到提高的同时护理科研 知识也 提升 了, 符 合护理科 研过程 。其 实就是 寻找问题 、 分析 问题 、 解决问题 、 最后 得出问题 改善后 的数 据 , 并对 前后数据进 行对 比的 过程 , 为护理科研 的论 文撰写奠定 了理论基础 和思维框架 。 3 检讨及体会 此次 活动证 明了品管 圈活动是 提高质量 非常有效 的手 段, 并 能提升 团队凝 聚力 。 但是 由于品管手法运用不够熟练 , 在活动中走 了许 多冤枉路 , 不过 在实践 中能够锻炼各 方面的能力。本次活动所有圈员都认真 投入 , 共 同使 活动顺 利完成 。这印证 了品管 圈 的精神 : 尊重人 性 , 建立愉快 的工作现场 ; 发 挥人 的能 力 , 开发无 限的脑力 资源 ; 完成 目 标, 在活动中获得 满足感 、 成就感 [ 6 ] 。

品管圈--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课件

品管圈--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课件
11
把握现状
2015年1月1日至5月1 日,我科所有骨科下肢 术后住院患者深静脉血 栓 发生1例。
品管圈--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 率
12
把握现状
经我科统计分析,骨科下肢手术 患者在术后至出院期间,由于人 为的因素,其预防下肢深静脉血 栓的有效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 因此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措施落实率非常有必要。
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 =(99.99-73.52)/(99.99-73.52)
×100% =100%
进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 =(99.99-73.52)/73.52×100% =36%
品管圈--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 率
35
科室效益
促进 模式 创新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率有提高的必要性。
品管圈--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 率
8
圈QC名C活动步骤
计 划 Plan
实 施 Do 确 认 Check
处置
Action
品管圈--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 率
1.主题选定 2.拟定活动计划书 3.现状把握 4.目标设定 5.解析 6.对策拟定 7.对策实施与检讨 8.效果确认 9.标准化 10.检讨与改进
鲜活生命力
4
圈徽及意义
解析:中间的心形 寓意患者的血液无 阻归心,还代表护 士护理患者所付出 的努力和心血;外 周的抽象绿叶寓意 患者生命力如向日 葵般绽放。
品管圈--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 率
5
圈QC名C活动步骤
计 划 Plan
实 施 Do 确 认 Check
处置
Action
品管圈--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 率

品管圈活动在剖宫产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剖宫产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护 理 实 践 与 研 究 201 6 年 第 13 卷 第 2 2 期
• 53 •
品管圈活动在剖宫产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柳阳娟
摘 要 目 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剖宫产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 法 :2 0 1 5 年 4 月由我院妇产科工作人员组成品管圈,对预防
剖 宫 产 后 下 肢 静 脉 血 栓 形 成 护 理 效 果 不 佳 的 原 因 进 行 分 析 ,制 定 活 动 目 标 和 下 肢 深 静 脉 血 栓 评 估 标 准 及 护 理 规 范 流 程 ,实 施 对 策 并 观 察 品 管 圈 活 动 前 后 产 妇 下 肢 深 静 脉 血 栓 、下 肢 肿 胀 和 肺 栓 塞 的 发 生 情 况 ,比 较 品 管 圈 前 后 产 妇 的 住 院 时 间 和 症 状 评 分 ,同 时 对 其 进 行 问 卷 调 查 ,评 估 其 对
oncology patients [ J ] . Gynecologic Oncology:An International Jour­
中的应用观察[ J ] • 当代医学,20 1 6 ,2 2 (2 ) :38 -3 9 .
nal,2014 ,132( 1) :227 -230.
[ 1 4 ] 张 丽 丽 ,张 延 新 ,张 晓 梅 ,等 .限 制 性 液体复苏在救治难治性产
[9 ] Parker RI. Toward a restrictive transfusion practice in the PICU :If
后出血中的应用[ J L 中国保健营养,2 0 1 6 ,2 6 (6 ) :27 -2 8 .
(21) :3335 -3337.
哈尔滨医药,20 1 6 ,3 6 (2 ) :129 -1 3 1 .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妇科癌症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包括子宫颈癌、子宫体癌和卵巢癌等。

这些癌症常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VTE(静脉血栓栓塞)的并发症。

VTE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一些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并介绍一些相关的实践经验。

一、加强术前评估,减少VTE的危险因素品管圈活动可以通过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术前评估,及时发现妇科癌症患者的VTE危险因素。

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史、手术史、个人习惯等信息,识别VTE的危险因素,如肥胖、高龄、肿瘤本身的因素、血液高凝状态、长时间卧床、手术等因素。

一旦发现VTE的危险因素,就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VTE的发生率。

二、术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VTE的发生品管圈活动可以通过规范和标准化的术中操作,采取有效的VTE预防措施,减少手术过程中VTE的发生。

在手术中,可以采取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措施,如使用弹力袜、间歇性气压装置、肝素等药物预防措施,避免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

术中还可以采取促进血液循环的措施,避免血栓的形成。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VTE的发生率。

三、术后强化护理,降低VTE的风险品管圈活动可以通过规范和标准化的术后护理,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的风险。

在手术后,患者常常需要卧床休息,此时VTE的发生风险会增加。

术后护理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可以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定期翻身、进行被动性运动、加强皮肤护理等,避免VTE的发生。

也可以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VTE的危害和预防方法,促进患者主动参与VTE的预防。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手术后VTE的发生率。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是积极的。

品管圈在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方法]由8人组成品管圈,分析重症监护室下肢DVT预防护理措施落实率低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评价措施改进后的效果。

[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落实率由活动前24.56%提高到活动后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达成率107%。

[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后,监护室下肢DVT预防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提高了护士团队凝聚力和科研意识,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缩写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品管圈十大步骤,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本科室利用品管圈解决监护室现场工作中的问题,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大部分血栓来源于下肢深静脉,(约占50%~90%)。

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规范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针对住院患者所采取的一种综合性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包括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的评分,等级划分,分级对患者提供预防措施。

本科将品管圈方法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措施落实情况中,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成立品管圈小组品管圈由不同年资护士自愿报名参加,科主任,护士长为辅导员(主管护师),圈长1名,圈员8名(主治医师2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护士1名),研究生2名,本科6名。

圈能力58.7%。

选出圈名为“三精圈”含义是精心监护,精确治疗,精致细密的护理。

2 品管圈活动实施方法2.1 确立主题针对科室内急需解决的问题,运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列出5个待选问题,通过共识标准法:小组成员列出待选主题,每人有 10 分,将 10 分分配给待选题,将所有总分相加,分数越多越重要。

品管圈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品管圈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品管圈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刘淳;于会勇;赵艳茹【摘要】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 QCC) on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limbs after gynecological laparoscopic surgery . Methods:Set up a quality control circle group and established a theme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limbs after gynecological laparoscopic surgery".Fol-lowed the steps of current status investigation,main causes analysis,making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and countermeasures implementation,supervision and standard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PDCA principle.Results:The rate of deep vein thrombosisof lower limbs declined from 2.84%to 0.50%(P<0.05).Con-clusion:QCC could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limbs after gynecological laparoscopic surgery ,promote patients recover,and im-prove the team Initiative and management ability.%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活动在预防妇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预防妇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200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200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

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下肢肿胀发生率分别为1.50%和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0%和20.50%(P<0.05)。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5.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50%(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预防妇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提高患者满意度。

标签:品管圈活动;妇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满意度
在妇科手术后的各类并发症中,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妇科手术患者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文献[1]报道发生率约为7%~45%,临床表现多无明显症状,但若诊疗不及时,轻者导致下肢功能障碍,严重因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护理干预预防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工作的重点,杨玉真等[2]对793例妇科手术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患肢护理等综合干预,没有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

品管圈是指相似或互补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发组成的小圈团体,通体合作、集思广益,依据一定程序解决管理、文化、工作现场等方面的课题或问题,起初应用于日本企业管理中,近年来被引入护理工作,且取得显著效果[3,4]。

笔者在妇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品管圈活动,在预防患者术后下肢肾静脉栓塞方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3月~2014年4月400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2年3月~2013年3月200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4月~2014年4月200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

对照组年龄32~75岁,平均(57.63±17.28)岁;体质量45~75kg,平均(6
2.58±1
3.64)kg;疾病种类:子宫肌瘤47例,卵巢良性肿瘤39例,宫颈癌42例,子宫内膜癌21例,卵巢癌31例,其他肿瘤20例;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142例,静吸复合全身麻醉58例。

研究组年龄30~77岁,平均(58.43±19.17)岁;体质量44~73kg,平均(61.82±11.76)kg;疾病种类:子宫肌瘤53例,卵巢良性肿瘤40例,宫颈癌38例,子宫内膜癌22例,卵巢癌29例,其他肿瘤18例;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137例,静吸复合全身麻醉63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疾病种类和麻醉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妇科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即术前全面评估、围术期健康宣教、术后病情护理、饮食指导、早期康复锻炼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具体方案和措施如下。

1.2.1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成立以护士长为圈长的品管圈活动小组,组员包
括三级岗护士、责任护士,圈长为同心圆核心,掌握品管圈活动的程序、理念和方法,有能力对组织进行品管圈活动相关知识培训,组员围绕核心共同协调、组织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

1.2.2品管圈活动培训圈长将品管圈活动原则、特点和方法在圈内做系统讲解,围绕预防妇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这个主题,组织圈员分析、讨论目前科室护理现状,结合本研究目的,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干预结果进行客观评价,最后形成规范化的操作流程。

品管圈小組每组举行一次活动,圈长在进行培训、教育的同时,更注重圈员的发言,鼓励圈员勇于创新,不断提高圈员的护理服务能力。

采用鱼骨图,针对圈员和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认知低下的原因进行分析,统一下肢深静脉血栓评估标准和护理规范流程,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宣教。

1.2.3护理措施术前全面评估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几率,针对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健康指导,提高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识水平。

患者手术结束回到病房后再次系统评估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程度,并给予专项护理指导和帮助:①垫高双下肢20~30°,促进下肢血液回流;②双下肢热毛巾湿敷,然后按摩,15min/次左右,3次/d;③经常翻身,开始可在家属协助下进行,后期主动翻身;④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如踝部运动、下肢肌肉的收缩运动,早期下床站立、行走等,至少3次/d,15min/次左右。

⑤高危患者,术后第1d、3d采用双下肢间隙性气囊加压,2次/d,20min/次左右,病情严重者,遵医嘱应用抗凝药,如低分子肝素等,科学穿戴弹力袜,并于术后第1d和第3d测量腿围。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

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标准[5]:①下肢静脉血管造影提示静脉充盈缺损;②彩色B超显示下肢静脉管腔内无彩色血流信号和频谱信号,静脉加压下管腔无塌陷。

患者满意度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测评,分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满意度=满意/200×100.00%。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率的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和下肢肿胀情况比较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下肢肿胀发生率分别为1.50%和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0%和20.50%(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5.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50%(P<0.05),见表2。

3讨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过程发生不正常凝结,导致血管堵塞,影响血液回流,血液流速降低、静脉管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形成深静脉血栓产生的主要因素。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妇科手术患者术后较为多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妇科手术需要截石位、手术时间较长、肿块或肿瘤压迫下腔静脉、围术期液体补充不足、椎管内麻醉导致外周血管扩张、术后疼痛影响早期锻炼、卧床时间较长和手术损伤血管等均是妇科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6]。

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症状大多隐匿,一旦确诊治疗较为困难,因此,围术期预防是关键。

目前,国内尚且缺乏统一的深静脉血栓形成评估和预防保标准指南,故将预防妇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本研究的活动主题,目的是降低下肢深静脉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较为灵活、活泼的品管形式,通过小圈团体的集体力量,解决面临的课题,品管圈活动强调圈长、技术人员和圈员的通力合作,从而提高管理质量[7]。

品管圈活动通过头脑风暴形式发挥主观能动性,圈员主动学习、认真观察,探究拟研究的活动主题,发现问题、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圈长鼓励圈员充分发表个人见解,通过集体商讨,使圈员能够提高思辨能力,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寻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本研究首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提高圈员护理工作能力,鼓励圈员主动参与护理管理,摆脱过去以护士长管理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让全体圈员均参与整个管理过程,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团队意识和凝聚力,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护理管理质量的提高。

研究组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识和干预水平,有效降低了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与林素琴等[8]研究一致。

护患关系不和谐是产生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若一个团队的护理工作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切实解决患者的各种实际问题,就可切实降低护患矛盾的发生。

郭学珍等[9]在ICU患者气道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本研究也证实上述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能與品管圈活动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的各种问题有关。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妇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是临床护理工作的有效工作模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新贤,欧阳一芹,韩巍巍,等.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回顾分析和前瞻性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4,23(1):10-12.
[2]杨玉真,赵传印.护理干预在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3,39(15):1859-1860.
[3]张伟琴.品管圈活动在提升住院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3):117-118.
[4]时乐,谢菊仙,朱浩琴,等.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3,12(6):573-575.
[5]王锦秀.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0例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
药杂志,2013,17(19):152-153.
[6]李琼,王富兰,高建琼,等.品管圈对妇科护士及患者防范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认知和行为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3,24(46):4390-4392.
[7]吴霞云.品管圈工作模式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7):626-627.
[8]林素琴,林剑芳,洪飞.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36-137.
[9]郭学珍,方敏,邓春艳,等.品管圈活动在ICU人工气道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5):824转8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