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民俗文化
闽南独特民俗文化简介
闽南独特民俗文化简介
闽南的民俗文化有很多,但最吸引我的是“泉州八景”。
所
谓“八景”就是:清源山、开元寺、南音、东石木偶戏、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石湖温泉。
这“八景”都是历史悠久的,历史上的名人对这“八景”都有很高的评价。
清源山,是泉州市区自然风景名胜,位于泉州城东,海拔657米,为泉州名胜地之一。
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景色宜人。
清源山分前山和后山。
前山由安平桥、石佛、天后宫等景点组成;后山有摩崖石刻,集“儒、释、道”于一体。
清源山是国家5A级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也是福建省的著名风景名胜区之一。
安溪铁观音位于南安市石井镇境内的铁观音广场上,其“风从水上来”的传说为泉州八景之首。
安溪铁观音“观音韵”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茶的音乐理论。
石湖温泉是全国四大温泉之一。
这里冬暖夏凉,水温在40~60℃之间。
水质无色、无味、透明,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据说喝了这里的水可以“洗去尘垢”。
—— 1 —1 —。
闽南七夕节的民间活动
闽南七夕节的民间活动七夕节,也称为“牛郎织女节”或“乞巧节”,是中国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
在中国,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都会庆祝这个节日。
在中国南方的闽南地区,七夕节也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闽南七夕节的民间活动吧。
一、纸鹤传情在闽南地区,人们会在七夕节当天做出许多精美的纸鹤,然后将纸鹤放进纸笼中,在水泉边或河流中漂流,借助水流传递祝福。
闽南人喜欢用纸鹤来表达爱情和心愿。
此举源于闽南的传统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的美好祝愿,也增加了浪漫色彩。
二、台湾烟火大会除了纸鹤,台湾烟火大会也是闽南七夕节不可缺少的民俗活动。
在台湾,每年的七夕节都有各种大型烟火表演,星光闪烁的夜空被炸出了美轮美奂的花火图案。
这些烟花表演的背后,是闽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对七夕节这一美好传统的珍视。
三、赏花灯花灯在闽南七夕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活动。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黄昏的时候,闽南人会点亮花灯,花灯里面放置着插着各种礼品的红包、花糕、糖果、花篮等等,富含美意,也是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花灯的种类也很多,有葫芦灯、纸糊灯、竹编灯、花卉灯、龙头灯等多种款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葫芦灯了。
四、水果售卖闽南人在七夕节这一天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习俗,就是在街头巷尾铺设书桌上售卖各种水果。
这些水果不仅新鲜可口,而且还富有别样的文化内涵。
人们会根据不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而挑选不同的水果摆放。
比如龙眼代表着“明眸皓齿”,柚子代表着“平步青云”,西瓜代表着“鲤跃龙门”。
五、歌舞表演在闽南的七夕节里,舞龙舞狮、花灯、歌舞表演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都会进行。
闽南的歌舞表演又称闽南戏,是闽南地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地方戏剧形式,讲究吉祥、美好的主题。
在闽南七夕节这一天,人们会纷纷参加这些歌舞表演活动,共同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
闽南七夕节的民间活动丰富多彩,不仅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更寓意深刻、极具美感。
这些习俗和传统在闽南地区代代相传,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中不断汲取新的活力。
闽南人文
闽南方言系指闽南人创造
和使用的地方语言。该方 言是汉语诸方言中很重要 的一种方言,为中国八大 方言之一。是全世界最有 代表性的60种语言之一。 据统计全球讲闽南话的人 多达近4000万(福建800 万、台湾1700万、南洋约 1200万。世界其他各地约 200万)。
闽南建筑
闽南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
铁观音海报
主 讲 人
: 王 伟 名
谢 谢 大 家 观 看 〃
惠安女自古以“勤劳俭朴、吃苦耐劳”的美德而著称于世。她们勤劳、
聪慧、善良、坚强,善家务、多才艺,不论下海、耕田、雕石、锯木、 织网、裁衣或经商做买卖;不分粗活、重活、细活,事事能干,样样 出色。 惠安女的服饰是汉民族服饰中最独特、最具个性色彩和视觉冲 击的 闽南小吃既保留了唐宋遗风,又有创新改革。小吃注重口味、营养、 多样,一般喜酸甜不喜辛辣,喜清淡不喜油腻。其品种繁多,式样新 颖,造型美观、美味可口;且用料考究,做工精细,风味独特
先介绍沙县小吃
吧!!! 沙县混沌 沙县蒸饺,蛋饺
供大家选择!!!!
大聚会,欢迎以后每个品尝!
:蚵仔煎、鲜酥蚵串、鱼仔粥、蚝仔粥、鲎羹、包心鱼丸、鲜肉鱼丸、
水丸汤、马鲛粳、网纱鱼卷、酥炸鱼条、捆蹄、面线糊、扁食、肉燕、 烧芋果、芋包、鸡汤伊面、干拌面、卤面、莲美豆干、糯米灌大肠、 猪血尾口粳、苦菜大肠汤、虾皮番薯粉团、豆签、牛肉羹、豆花、石 花糕等。其中蚵不仅营养丰富,且烹制的食品味道鲜美。闽南人有食 粥的习惯,他们会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时令食物,调配糯米制成粥。 土笋冻,是用一种生长在浅海滩涂里,像蚯蚓的软体动物熬成的胶状 体,不仅美味,还能降火消炎,清凉解热。鲎羹是闽南特有的海产, 鲎全身可食,风味特殊。 民间传统小吃有:肉粽、粳粽、豆粽、五香卷、鸡卷、炸肉丸、 嫩饼菜、桂花蟹、芋鸭、肉夹包、炒米粉、烧芋果、芋包、甜芋饼、 菜果、水晶菜头饼、腰子饼、肉饼、芥菜饭。其中肉粽以其选料讲究, 配料多样,制作精细,历史久远而享誉海内外。肉粽、粳粽、豆粽都 是端午节的必备供品。
闽南普度民俗信仰考察
闽南普度民俗信仰考察闽南地区是中国南部岛屿的一个重要文化区域,这里的民俗信仰极为独特而丰富,充满着古老而生动的传统活动和仪式。
如果要了解闽南地区的民俗信仰,就需要深入考察这里的历史和文化。
本文将介绍闽南普度民俗信仰的概况,并举出五个例子来加深对这些信仰的了解。
一、闽南普度民俗信仰的概述闽南普度民俗信仰是闽南地区人们传承了几千年的思想观念和宗教信仰,包含着祖先崇拜、驱鬼邪、消灾祈福、祭祀等多种元素。
这些信仰与习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而成,如今已被广泛流传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种信仰之下,闽南人民独创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宗教活动和仪式,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清明节上的扫墓、七月十五的盂兰节、中元节等等。
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寓意和祈求,但它们都蕴含着生命的尊严、自然的力量、人类的智慧和道德观念,让人们更加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和积极向善。
二、闽南普度民俗信仰的例子1. 扫墓扫墓是闽南地区最著名的民间活动之一,它在清明节期间举行,人们前往祖先的墓地祭扫,悼念已故的亲友。
这个活动可以追溯至古代,相传最早是鲁国大夫管仲为了纪念死去的朋友,亲自到墓地祭奠,并以自己的身影为模型,在墓前竖立青铜像。
此后,人们便将这个仪式传承了下来,并对它进行了不同的灵活性调整,以适应时代和地域。
在闽南地区,扫墓不仅是一项传统的宗教仪式,更是一种亲情和文化的表达。
人们会认真清理墓地,修缮坟墓,烧纸钱、燕麦和炙鸟等物品,表达对祖先的感激和追思。
同时,这个活动也成为了团聚亲友的重要时刻,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携带食品、鲜花和香烛,为祖先献上最真诚的祝福。
2. 盂兰节盂兰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也是闽南地区最隆重的节日之一。
据传,这个节日起源于唐朝,最初是为了纪念佛教历史上的一位大德,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祭祀鬼魂和祈福的仪式。
闽南地区的盂兰节通常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人们会为自己和已故的亲属祈求福气和平安。
这个节日的形式非常多样,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庆祝活动,例如举行盂兰大戏、摆放光明灯、放生水生等等。
闽南文化特色及传统文化
闽南文化特色及传统文化
1、语言文化:闽南语起源于泉州,但闽南语的流播已不仅仅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地区和国家是台湾和新加坡。
2、建筑文化:依功能可分民居、祠堂、寺庙、宫观、牌坊、塔、幢、亭、台、榭及桥梁、海防建筑(崇武古城)等,丰富多彩的闽南建筑,堪称既富有独创性又集中外建筑之大成。
3、宗教文化:闽南人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地区宗族文化十分发达,重视宗族亲情、重视编修族谱和重视宗祠建筑是其标志。
4、民俗文化: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
5、饮食文化:闽南菜的发展与传承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它从泉州发源,流传到漳州、台湾、厦门等闽南文化圈中。
传承闽南文化
传承闽南文化闽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为了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我们制定了以下标准格式的文本,详细介绍了闽南文化的特点、传承方式和重要价值,以及我们所采取的措施和计划。
一、闽南文化的特点闽南文化是指泉州、漳州、厦门等地区的传统文化,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特色:闽南话是闽南地区的主要语言,具有独特的音韵和词汇。
它是闽南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2. 建筑风格:闽南建筑以土楼为代表,土楼是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具有防御功能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
3. 文学艺术:闽南地区有丰富的民间文学和戏曲艺术,如南音、木偶戏等,它们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4. 宗教信仰:闽南地区有多元的宗教信仰,如妈祖信仰、佛教、道教等,这些信仰对于形成闽南文化有着重要影响。
二、传承闽南文化的方式为了保护和传承闽南文化,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1. 教育传承:在学校和社区开展闽南文化的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对闽南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传授闽南话、传统戏曲等相关知识。
2. 文化节庆:举办闽南文化节、土楼文化节等活动,展示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参与。
3. 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对闽南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如土楼、古建筑等,确保其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4. 文化交流:与其他地区的文化组织和团体进行交流合作,推动闽南文化与其他地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共同发展。
三、传承闽南文化的重要价值传承闽南文化具有以下重要价值:1. 历史记忆:闽南文化是闽南地区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根基,通过传承闽南文化,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地方的历史和文化。
2. 文化认同:闽南文化是闽南人民的精神家园,通过传承闽南文化,可以增强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文化创新:传承闽南文化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也是对创新的探索。
通过传承闽南文化,可以激发创造力,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4. 旅游经济:闽南文化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具有积极影响。
闽南过年习俗
闽南过年习俗
闽南地区是指中国福建省的南部地区,其过年习俗与其他地区相似,也有一些独特的
传统。
以下是一些闽南过年的习俗:
1. 除夕年夜饭:闽南人重视家庭团圆,年夜饭是一家人共同享受团聚的时刻。
这顿饭
一般会有很多丰盛的菜肴,如鱼、烧肉、虾、粽子等。
人们相信吃鱼有“年年有余”
的寓意,因此餐桌上必定少不了鱼。
2. 贴年画、贴对联:人们会在除夕之夜贴年画和春联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年画一般会
有各种祥瑞的图案,如蝴蝶、鱼、花等,春联则是写有吉祥的对联,如“一帆风顺、
万事如意”等。
3. 敬神祭祖:过年期间,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坟墓前祭祖,表达对祖先的敬意。
同时,
闽南地区还有许多拜神的活动,如拜岳父、祭拜地主、祭拜门神等,以祈求神灵的保佑。
4. 赏花灯:在中国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闽南地区也会举办赏花灯的活动。
各种各
样的灯笼会在街道上挂起,形成美丽的夜景。
此外,还有猜灯谜等传统游戏。
5. 打炮放鞭炮:过年期间,人们还会燃放鞭炮和放鞭炮来驱逐邪气,庆祝新年的到来。
这是一种释放和庆祝的方式,同时也有驱邪避灾的意义。
这些是闽南地区过年的一些传统习俗,代表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简述闽南民俗的基本特征。
简述闽南民俗的基本特征。
普渡、嫁妆、尾牙、车鼓弄、博饼(跋饼)、舞龙等。
1、普渡:普渡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至农历七月三十期间,每个村落都有特定的属于自己的“普渡”日。
镇上村民过这个节日比较热闹,不亚于过春节。
一般人家都要事先备好鸡鸭鱼肉等各种吃喝,摆上供桌,举行祭祖仪式,过后再宴请亲朋好友,吃喝一番。
2、嫁妆:闽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妆品种繁多,丰富多彩,其中有吃的,有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与神明的供品,这些嫁妆都有其特殊的寓意。
在吃的嫁妆礼品中,礼数最重当数“轿前猪脚”,要前后两腿,重量十至二十斤,以显示礼品份量。
3、尾牙: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在闽南及台湾盛行。
每年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闽南,台湾商人祭拜神明的日子,称为“做牙”。
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
4、车鼓弄:又称弄车鼓、车鼓阵,是中国闽南特别是同安地区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传统民俗娱乐形式。
它是一种说唱、表演合一的传统歌舞艺术,它以动作朴实简单、易学易演,诙谐幽默的风格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
从前乡村迎神赛会,农闲节目的庆祝活动以及新婚闹洞房等喜庆日子,都很盛行。
几乎每个村落的老人都会说车鼓弄,三步进,三步退,弄过来又扭过去。
5、博饼(跋饼):是起源于厦门的中秋传统活动随之传播至闽南地区,始于清初,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也是闽南人对历史的一种传承。
相传,中秋博饼,是郑成功屯兵鼓浪屿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励鼓舞士气而发明的。
于是,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成了如今闽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
6、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一种中国民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
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
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传统的一种民俗文化。
闽南文化传统文化
闽南文化传统文化
闽南地区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的地方,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和文化遗产。
闽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汉族、闽南族、客家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格。
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包括语言、建筑、饮食、民俗、艺术等多个方面。
闽南话
是这一地区的主要语言,它是一种古老的汉语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闽南建筑以土楼为代表,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被誉为“世界建筑奇迹”,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闽南美食以海鲜、糕点、小吃为主,口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此外,闽南地区还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活动和艺术表演,如舞龙、舞狮、木偶戏等,这些活动都是闽南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文化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至今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
些传统文化不仅是闽南地区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保护闽南文化传统文化,让它继续发扬光大,为后人传承。
同时,也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闽南文化,让这份宝贵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展。
闽南文化传统文化的魅力将会继续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闽南文化
闽南民居建筑从建筑形式的角度来说,并没有一种极张扬的、类型化的形式,但它在砖石墙的装饰及美化上却有着较为特殊的表现。我们在认定建筑的要素时,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谈,即空间性、实用性、物质性和审美性。从审美的角度看,闽南的红砖墙反映着其地域的风格特性,形成了所谓的闽南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是有多方面的因素,虽然我们现在已无法追溯其产生的渊源,但我们从整个中国建筑史了解所知,闽南民居特别是砖石混砌和墙面的装饰及色彩纹样在中国建筑史上有它独特之处(见图1,图2),因而有学者认为这个区域的民居是属于“红砖文化区”(杜仙洲,1994)。 闽南砖墙是属于实砌砖墙,但上面所说的石建筑的同时存在,于是闽南民居中其墙面的最大特色是在于它能如此协调地混合着砖和石,并在混合中隐藏着艺术化的本义。挖掘闽南民居中砖石墙审美性元素时,特别是砖石墙里面所蕴含的审美样式、装饰图式,某种角度说,对我们现代全球化中本土文化的保持和理解是极富现实意义的。虽然也有学者认为福建民居有海洋文化的痕迹,特别闽南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海外交流繁多,多文化之间影响痕迹明显,但就从民居而言,这种海外宗教及装饰的影响,更多局限于寺庙等带有宗教色彩的地方。我们认为闽南民居虽有多样性文化的影响,但更多是本土文化,特别是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地理环境和气候的特点及血统等诸多因素,使其崇仰中原文化的痕迹表露无遗,这从一些纹样、一些隐喻符号以及一些建筑样式上得以证明。当然,其他民族文化影响的建筑也同样存在,诸如土楼、圆楼、吊脚楼、手巾寮等。但这不影响闽南民居特别是砖石墙的类型化的形式。
闽南民俗是讲闽南语的族群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并传承的民俗,闽南民俗史的发展轨迹与闽南移民史大体一致。闽南民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闽南的民俗”,不能与闽南民俗形成前的闽南闽越民俗混为一谈。在我们所说的闽南民俗中,汉民俗居主体地位,同时保留了部分古闽越民俗,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具有多元互补蕴蓄的内涵与特色。在福建现存最古的旧方志《三山志》卷40《土俗类·岁时》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原主要岁时年节习俗,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重阳节等,宋代时都已在福建普遍流行,闽南地区也不例外。《三山志》的作者梁克家(1127-1187)为南宋初年的泉州人,志中所载的岁时土俗绝大部分至今在闽南与台湾等地仍然可见。而古闽越人风俗的遗留在现代的闽南民俗中亦能见到,如泉州城乡旧时端午节独特的驱邪消灾习俗“采莲”,即被认为是古闽越人的遗风。
闽南中元节的习俗范文一份
闽南中元节的习俗范文一份闽南中元节的习俗1抢灯泉州中元节有挂普渡灯习俗,近水的地方还放水灯,泉港区特别是山腰、前黄一带,更有“抢”灯习俗。
闽南话“灯”、“丁”同音,在传统文化中“灯火”又寓意生命延续。
抢到七星灯后,各村习俗不同。
前黄村抢到灯就达成愿望;后张村要把灯奉在家中,礼拜三天,然后把主灯送给未生育人家,其余焚化;坝头村得子者糊灯供奉十五日,以表敬谢;峰尾镇得子者,农历八月十五日把七盏孤仔灯,即七星灯横列于一根竹杆中挂在门前朝拜三天,祀拜孤人,感谢他的保佑,而后把灯头留在主人家床头悬挂,其余的灯送给已婚未孕的人家,祝愿他们早生贵子,剩余的焚化。
抢孤抢孤是一种庙会活动。
闽南人地区在中元节有一特别仪式,称为“抢孤”,将供品或旗子放置高柱上,将柱子涂满油脂,令众人同爬其柱,先得旗、物者胜。
不但能取得奖品,且代表自己会得到神鬼的祝福。
不过这是一项危险性很高的活动,时有伤亡,在清领时期,巡抚刘铭传曾令禁止。
放水灯农历七月初十,漳州民间有在九龙江放水灯的习俗。
人们虔诚地把载有鲜花、银元及水果等贡品的水灯王投放江中,紧接着__小小莲花水灯放尾随着水灯王顺流而下,来敬奉水仙王,祈求__,来年风调雨顺。
做“普度”“普度”是闽南地区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七月初一称“开鬼门”或“开地狱门”。
这天几乎家家户户要在大门口设度祭祀无主的孤魂野鬼,主人焚香祝告,请诸位“好兄弟”来享用,并祈求他们勿骚扰家人、保__。
龟湖大普闽南规模最大的普度,首推石狮的“龟湖大普”,即把龟湖的13个村落分属12个生肖(其中后安和仑后合属猴),12年各轮流普度一次,互相宴请,民间有“闻名龟湖大普度”之俗谚。
起路灯到了每年的农历七月,人们在七月初一就开始“起路灯”,一直持续到七月最后一天“谢路灯”,整个月每家每户在大门口都会挂着个方形灯笼,灯笼上书“恭敬地藏王,祈求__”或“喜敬阴公,祈求__”。
拓展中元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中元节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鬼节,实在每一年农历的七月十四日(而有一些地方是农历的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旧称为鬼节,七月半。
泉州的闽南文化民俗有哪些独特之处
泉州的闽南文化民俗有哪些独特之处泉州,这座古老而充满魅力的城市,坐落在福建省的东南沿海。
它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还以其独特的闽南文化民俗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闽南文化民俗在这里生根发芽、传承发展,形成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
闽南话,作为泉州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独特的音韵和词汇,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泉州人日常交流中所使用的闽南话,声调丰富,抑扬顿挫,就像一首动听的歌曲。
比如“呷饱未”(吃饱了吗)、“利厚”(你好)等常用语,简单却饱含亲切。
这种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情感的纽带,让泉州人在乡音中找到了归属感和认同感。
泉州的闽南建筑也是一大特色。
那红砖红瓦、燕尾屋脊的古厝,展现出独特的建筑风格。
古厝的布局严谨,注重对称和通风采光。
屋脊上的燕尾高高翘起,仿佛要展翅高飞,象征着吉祥如意。
而那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砖雕,更是工艺精湛,栩栩如生。
每一处细节都展现了工匠们的巧思和精湛技艺,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走在泉州的古街巷弄,古厝错落有致,仿佛穿越回了过去的时光。
闽南的宗教信仰在泉州也表现得十分多元和融合。
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这里和谐共处。
开元寺、清净寺等宗教场所见证了泉州宗教文化的繁荣。
特别是开元寺,那宏伟的建筑、古老的双塔,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祈福。
而每逢宗教节日,寺庙里香火旺盛,人们虔诚地祈祷,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神灵的敬畏。
这种宗教信仰的多元与融合,体现了泉州人民的包容和开放。
闽南的传统节日在泉州更是热闹非凡。
春节期间,舞龙舞狮、踩高跷等表演精彩纷呈。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走亲访友,互道新年祝福。
而在元宵节,花灯展是必不可少的。
各种形状、色彩斑斓的花灯挂满街头巷尾,让人目不暇接。
端午节时,赛龙舟则是重头戏。
龙舟在江上飞驰,鼓声震天,选手们齐心协力,奋勇争先。
这些传统节日不仅是欢乐的庆典,更是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的重要方式。
闽南的饮食文化在泉州也是独具魅力。
面线糊、肉粽、土笋冻等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完整word版)闽南泉州饮食文化习俗--超楠
闽南泉州饮食文化习俗一、一日三餐泉州人的居家食俗,与我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均实行一日早、午、晚三餐制。
作为正餐的补充。
还有点心,但各时期、各阶层有所不同。
以永春县为例,在清末至民国时期,为官“三餐三点”(早点、午点和晚点),十层“三餐二点”(早点和晚点),庶民农忙时才多加“一点”(午点),穷人三餐难顾,不敢有点心之奢想。
受本地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生产方式的制约,泉州人的饮食结构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
主食原料为大米、番薯(也称地瓜)、大麦等。
在安溪、永春。
德化等内地县,是以大米为主,而在惠安、晋江、南安等沿海县,则以番薯、大麦为主。
主食的制作方法有干饭、稀饭两种,以三餐皆稀为常,或一干两稀(中午或晚上为干饭),或两干一稀(中午和晚上均为干饭)。
泉州人还有个主、副食“二合一”的吃法,即把蔬菜,海鲜、肉类等副食品直接与大米煮成咸饭(如高丽菜饭、红膏母蟳饭、肉饭等)和咸粥(如花生仁粥、蚝仔昭、鸭仔粥等),吃起来颇有地方风味。
关于泉州人的主食原料,这里还应就番薯多说几句。
番薯除了作为三餐的主食,以及制作诸如薯粉糊、炸薯片等风味小吃外,还成为维系家乡和境外、海外游子的精神纽带。
家乡的亲友出境、出国探亲,所带的礼品中就有番薯粉等。
华侨回乡来,也要吃番薯粥、番薯汤。
泉州侨乡的人民甚至认为,能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地生长着的番薯,哺育了他们旅居在境外、海外的乡亲们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与性格,并克服种种困难,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迅速成长。
而一旦事业有成后,当他们回想起以前家乡人民植番薯、喝番薯汤的艰苦日子,又会激发起爱国爱乡之情,踊跃支援桑梓建设。
想不到番薯这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粗俗食物,竟有如此丰的内化内涵。
泉州城乡一般民众,旧时俭朴,粗食淡饭,佐之物多是自家腌制的瓜菜和廉价的新鲜蔬菜、豆制品等,鱼、肉、禽、蛋,往往要逢年过节才难得一尝,清道光《晋江县志》曾记载明代万历进士杨廷相讲他“为诸生时,岁惟大麦及萝卜菜熟时一饱耳,余具枵然也”。
闽南民风民俗之鬼神祭拜篇_作文素材
闽南民风民俗之鬼神祭拜篇本文是关于作文素材的闽南民风民俗之鬼神祭拜篇,感谢您的阅读!一、崇拜祖先祖先崇拜的产生和古老的灵魂信仰观念有关。
原始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灭,这灵魂具有自然精灵那样的超自然力量,有能力保护本氏族成员,因此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就出现了祖先崇拜。
直到今天,崇拜祖先仍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人们通过敬祀仪式,来表达对祖先养育之恩的缅怀,同时又祈望祖先幽灵能庇佑子孙,福荫后代。
泉俗祭礼,古时很讲究繁文褥节,后人多视为迂远,在祭祖活动中,祭奠礼仪多有简化,其祭日也有所变通,只有世家大族或士大夫家,才有严格遵行者,以求合于古礼。
泉州人祭祀祖先的仪式,如以参加者的范围而言,大致上可分为家祭和族祭两种。
家祭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规模较小,其祭祀对象在封建社会前期限制甚严,后期才放宽至四代以下近亲祖先。
泉俗于家宅厅堂正中设龛供奉祖先神位,称“木主”,如今已以祖先遗像代之,其祭祀的时间主要为传统年节(如元宵、中元、冬至、除夕等)、家祖忌辰等。
虔诚者每月初一、十五两日也要焚香致敬。
另外,还有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不定时进行,如家人出生、婚嫁、寿庆、致富、脱险、解厄等,都要拜谢祖先。
甚至受欺蒙冤无助者,也会拈香哭诉于祖先灵前,以祈求庇护。
而清明、冬至等年节的前后各十天,则是前往祖先坟墓祭祀的日子。
族祭以同姓族人为单位,规模大,礼仪隆重。
族祭除墓祭外,地点即在家族祠堂。
民国前,泉州城乡大都建有族姓词堂,如郡城承天巷即有陈、林、张、王、曹、顾六座大宗词。
有的家族因无力建筑,则以祖匿为祭祖庙堂,家族内各支房祠多是原来祖盾。
祠堂中供奉有本族四代以上至肇基本地的一世祖诸神位。
族祭时间为每年的清明节和冬至,称春、冬两祭,另外,各姓始祖诞辰日(俗称“祖公生”)也举行祭祖仪式,如陈姓祭舜帝、林姓祭比干,吴姓祭泰伯或其第二十世孙季札等,其规模更大,甚为热闹。
泉州舍族祭祖的日期一年四季都有,一般为正月初一、三月初二、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十二月十五,其中以十二月十五的祭祖规模最大。
闽南文化之风俗民情
厦门茶俗
饮茶在厦门是极为普遍的生活习惯。许多厦门人晨起第一桩事 就是烹水泡茶,早茶不喝,整天都提不起劲。即使不大喝茶的人,家中也 必备茶具。古语"寒夜客来茶当酒",厦门是客一进门即泡茶。甚至许 多工厂、机关,也无不备有茶具茶叶,招待来访客人,而且要立刻煮水,重 换茶叶。这一习俗有时难免令人有太浪费时间的感慨,但也表现了厦 门人的好客热情。
民风民俗
节日
民俗
曲艺
景区
春节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传 统节日。节前家家户户贴春联。除夕夜,合家围 炉(火锅)吃年饭。有的通宵不眠,名为“守岁”。 长辈把红包分给未成年的孩童,名为“压岁钱”。 初一凌晨,点燃爆竹“开正”。人们换上新装到 族人亲戚家按辈份高低依次拜年,路遇朋友,都 要彼此道贺新喜。客人来家,应款待甜茶、糖果、 蜜饯,来客带有孩童,则送给礼柑、瓜果。正月 初三这天,被视为新丧之家的消愁日,一般不串 门和外出贺年。
五月初五,端午节。过去家家悬柳枝插蒲艾,以除疫氛;中午饮 雄黄酒,以辟邪气;制相馈。汲午时水浴身,不生痱子。海上赛龙舟。
六月十五,“半年”,家家户户造米团圆,祭祖。
七月,俗称“鬼月”,由初一起“开地狱门”,放出无依鬼魂, 受阳人致祭。至月末“闭地狱门”。各街轮流“普渡”。
七月七日,“七夕”,牛郎织女相会。
厦门人把饮茶叫作泡茶。泡茶的程序非常讲究,所费的时间功夫,多 于喝茶。首先是茶具,一般喜用红色的宜兴陶壶,只掌心大小,叫"小掌", 配套的茶杯自然就更小了。用这样的茶具泡出来的茶叫"小掌茶",以别 于大壶茶。除了茶壶、茶杯,还得有搁茶杯的茶盘和一个碗状的放臵茶 壶的茶洗。菜洗的功能是非常特殊的。以厦门茶俗,茶杯、茶壶是不能 拿到洗碗池去冲排的。更不能用手或抹布去往洗杯上的茶涨因为那些 条清被认为是最珍贵的东西,茶客是否够得上"茶仙"的称誉,不但要看你 品茶功夫的高低、泡茶的手艺,还要看你是否拥有一副茶清斑斑的茶具。
福建闽南的春节风俗
福建闽南的春节风俗
福建闽南人对于春节有着浓厚的热情和传统,相信大家也都了解
一些。
以下是一些闽南春节的传统风俗。
一、贴春联
在春节来临之际,闽南人会粘贴红色的春联,表示家庭的吉祥和美好。
春联贴在门楣上,一般是每对门上、左右不对称各贴一联,一般要求
文思泉涌、言简意赅、韵律和工整。
二、烧香拜佛
在春节期间,闽南人会到庙宇或道观烧香拜佛,祈求平安和好运。
同时,还会向神明祈求丰收和亲人平安。
三、扫尘洁宅
在春节前,没有任何家务活可以做,这是为了让一年中的不幸和坏运
都留在旧年。
同时,也要彻底打扫房屋,表示新的一年从清洁的环境
开始。
四、吃团圆饭
春节期间,家人会聚在一起共同吃团圆饭,表示团圆和家庭的温馨。
同时,还要吃一些富贵吉祥的食物,如鱼、年糕、粽子等等。
五、压岁钱
在春节期间,长辈会给孩子压岁钱,表示对他们的关爱和祝福。
孩子
们收到压岁钱后会非常开心,同时也会向长辈道谢。
六、放鞭炮
在春节期间,闽南人会燃放鞭炮,表示对旧年的告别和新年的迎接。
同时,也希望炮声能够赶走邪气和坏运。
以上就是闽南春节的一些传统风俗,这些习俗历经岁月,已经成
为了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宝贵的人文资源。
闽南七夕节的风俗
闽南七夕节的风俗闽南地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举世闻名的闽南七夕节更是这一地区独特的风俗之一。
闽南七夕节是指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举行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女儿节”。
在闽南地区,七夕节被视为年轻男女交流感情的重要时刻。
以约会为主题的庆祝活动成为了该节日的主要内容。
在这一天,男女青年会相约在公园、河边或海边等浪漫的地点,共同度过这个浪漫的夜晚。
一般而言,七夕节的庆祝活动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放洋艾”,意为释放爱情的希望。
闽南地区的人们会准备一些洋艾草,将其扔入河流或海洋中,寄托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这一仪式象征着将自己的爱情愿望托付给大自然,希望能够得到上天的眷顾。
第二个环节是七夕宴。
七夕宴是七夕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男女青年共同共进晚餐的场合。
在宴席上,人们常常品尝一些当地的特色美食,如刈包、油饼、鳗鱼饭等。
这些美食不仅丰盛可口,更是增加了节日的气氛。
在七夕宴上,男女青年们会互赠礼物,表达对彼此的情感。
此外,闽南七夕节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
比如,在一些地方,年轻的男女会在七夕节这一天,到庙宇中祈求姻缘的福神保佑。
他们会在神像前点燃香火,祈求自己的爱情能够顺利并幸福美满。
还有一些地方,七夕节的晚上,男女青年会一起放飞孔明灯,寓意着希望爱情能够如孔明灯一般升腾向上,永不熄灭。
总的来说,闽南七夕节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它不仅是对爱情的向往和庆祝,更是展示闽南地区传统文化魅力的一种方式。
这一节日不仅对年轻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也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与民俗风情。
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的快速传播,闽南七夕节已逐渐走向国际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和参与。
而七夕节所蕴含的爱情、美好和希望,也正成为现代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象征。
无论是传统的闽南七夕节,还是现代人们对爱情的追求,都让我们意识到,爱情是跨越时空和文化的伟大力量,它将永远感动着我们的心灵。
闽南民俗文化
闽南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系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
其内涵十分广泛,其中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搏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1. 普渡与祭祖闽南据史料载,历史上泉州于元代开始将所管辖范围划分为东、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
至清代增设城北隅,并在四隅下设三十六“铺”,每铺下又分若干“境”。
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听到的“铺境”、“三十六铺”一语的初始。
据一些后世的文字资料以及老人们的口头讲述,轮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为祭祀行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场供求紧张。
人们常为买东西打架。
清乾隆年间,由地方乡绅出面呈请由抽签决定城厢三十六铺的轮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节依旧家家祭祀祖先。
从那时起,鲤城区以及相关联的部分乡村都以铺境为单位轮流做普渡。
而现在的泉州,在整个旧七月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几个角落轮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户在七月十五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无论哪个铺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三部曲——竖旗•竖灯、普渡、重普,此外还有“结尾缘”。
第一仪式从旧历六月开始。
最终仪式则在旧历八月至十月之间。
近水的铺境和住在水边的人们还要做“水普”。
泉州郊区有个渔村,旧历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妈”,七月二十七“普祀•普渡”。
普渡时在门口摆酒菜、点香、烧金、放鞭炮。
菜肴类里注意不能有带锋利边缘贝壳的海鲜,有则要剥去贝壳再煮菜。
摆好祭品后要卜问,卜问普渡公之后才可以烧金、放炮送普渡公走。
渔村的各家则是普渡日上午去家庙烧香、供奉酒菜、“烧金”。
下午在家门口供酒菜、烧金祭普渡公。
闽南城区旧式住房的普渡和乡村类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门的里面或大门外面摆桌子、放酒菜祭品、烧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南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系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 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
其内涵十分广 泛,其中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 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 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 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 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 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 “搏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1.普渡与祭祖闽南据史料载,历史上泉州于元代开始将所管辖范围划分为东、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
至清代增设城北隅,并在四隅下设三十六“铺”,每铺下又分若干“境”。
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听到的“铺境”铺” 一语的初始。
据一些后世的文字资料以及 口头讲述,轮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为祭祀行 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场供求紧张。
人 东西打架。
清乾隆年间,由地方乡绅出面呈请 定城厢三十六铺的轮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节 祭祀祖先。
从那时起,鲤城区以及相关联的部 以铺境为单位轮流做普渡。
而现在的泉州,在 月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几个角落轮到做普 何角落的住户在七月十五这天都不做普渡而 无论哪个铺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结构主要有 —竖旗?竖灯、普渡、重普,此外还有“结尾“三十六 老人们的 为集中、 们常为买 由抽签决 依旧家家 分乡村都 整个旧七 渡,但任 要祭祖先 三部曲一缘”。
第一仪式从旧历六月开始。
最终仪式 的人们还要做“水普”。
泉州郊区有个渔村,旧历 七“普祀?普渡”。
普渡时在门口摆酒菜、点香、烧 海鲜,有则要剥去贝壳再煮菜。
摆好祭品后要卜问, 的各家则是普渡日上午去家庙烧香、供奉酒菜、“烧 闽南城区旧式住房的普渡和乡村类似, 都是在天井则在旧历八月至十月之间。
近水的铺境和住在水边 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妈”,七月二十 金、放鞭炮。
菜肴类里注意不能有带锋利边缘贝壳的 卜问普渡公之后才可以烧金、放炮送普渡公走。
渔村 金”。
下午在家门口供酒菜、烧金祭普渡公。
或靠大门的里面或大门外面摆桌子、 放酒菜祭品、烧金。
随着高层多户杂居式楼房的增加,产生了一个普渡祭祀地点的问题。
从个案看到的楼房住户的普渡方式现有三种:•在自家大门内面向楼道摆祭,到楼外面烧金;•在楼道内自家大门外摆祭,至V楼外面烧金;•下到一楼露天处摆祭并烧金。
这是居民们在新的居住方式与传统祭祀行为之间调节的结果。
三种类型做法里,烧金行为都要在楼房外面做,这不单单是出于安全或通风的考虑,而是人们对传统意识的承袭。
祭祀仪式一般在下午四五点开始。
无论城区还是乡村, 理由是怕一家一户的酒、菜“供不应求”引左邻右舍总要前后呼应式地开始做普渡仪式, 得普渡公生气对自己家人不利祭祀后邀亲唤友来“吃普渡”也是泉州城乡共同的特点,祭祀仪式结束后的晚饭,除亲戚外还广邀朋友来喝酒,人们常常吃了这家又赶到那家去吃,这里刚吃着,那里的催促电话就打来了。
不拘城乡,热闹的“吃普渡”成为泉州地区普渡全过程的一个高峰。
有人说,各家各户请很多客人是为了显示自己,也有人说是怕普渡公吃完祭不走,叫来很多人壮胆,可以吓走普渡公。
我想,后者的理由也许是比较原始的,前者则是派生出来的一种客观效果。
事实上“吃普渡”表现出今日的普渡活动兼有很大的社交功能。
由于轮流做普渡,使人们有更多互访机会以及参加“吃普渡”的自由度高,普渡时节的社交圈大于春节,这是普渡的一大特点。
泉州的“灯节”始于唐朝。
唐玄宗开元年间 士族南下,将闹花灯习俗也带到泉州。
此 张灯结彩,街道宛如灯河,男女老少争相 旦。
•挂灯:元宵前夕,多数人家在居家、 灯,烘托喜庆气氛。
生男孩之家,制作或 祠,以示“添丁”。
德化有的还要宰杀一 •送灯:有年内出嫁的女儿,娘家在节前 派男童送到女婿家,祈祝早日“出丁” ; 习惯赠予“观音送子灯”,谓之“送灯”。
少成群结队上街赏灯。
•出灯(抢灯):泉语“灯”、“丁”同音, 人丁兴旺。
小孩游灯时不慎把灯烧了,即 预示生女孩;烧的是白灯,预示生男孩。
灯被抢也是“出灯”。
古时元宵节,富人 做灯的穷人就组成“抢灯族”。
在游灯的 歌谣嘲笑提灯的富人:“梅花灯,点不香; 713— 741年),每逢上元都要放灯三夜(十三至十五)。
唐代 后,每年正月十五,家家 观灯,歌舞升平,通宵达 店铺门口悬挂花灯或大红 购买花灯,挂到寺庙、宗 只公鸡,加一篮白諽敬祖。
要买绣球灯或莲花灯一对 对嫁后未生男孩的,娘家 •赏灯:元宵夜,男女老“出灯”即“出丁”,寓意 “出灯”。
如烧的是红灯, 组成“游灯族”,没钱买灯大街上,空手的穷人们用 官刀灯,搅茅房,,”随 后一拥而上抢夺富人的灯,被抢的富人不仅不恼怒反倒兴高采烈。
3.南音 去年9月30日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泉州南音” ,是我国珍贵的 民族音乐瑰宝。
泉州南音被喻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 ,千年来广泛流传于福建泉州一带的闽南这种 南音的上四管弹奏乐器:琵琶(横抱式的琵 代壁画上,在五代顾闳中所画的《韩熙载夜宴 到她的芳影“泉州南音”是一种使用四件 一些小打击乐器演奏的古老音乐, 乐器简单 不起眼,但当她们奏起“谱”(器乐曲)和唱 古远优雅的旋律,那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 心弦,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而歌唱者严守以 称泉州方言)“照古音”咬字吐音做韵的歌声, 看幻灯字幕往往很费解。
但这恰恰是消失了 古乐与久远的“河洛语”相融合的遗存,过 弦管”,今称“泉州南音”。
谱是唐大曲遗存, 直接联系。
泉 歌、潮调及闽 州南音演唱 上方为洞箫, 其演唱程序 或一折“指”, 顺序来进行。
唱的曲属于 转换支头,则 完,下一个接 也有其规矩, “琴瑟和 “箫咬弦,弦 语系地区。
泉州 琶),在敦煌的唐 图》中,都可找 传统丝竹乐器和 古朴,看起来很 起“曲”来,那 歌声,无不扣人 泉腔闽南语(或 外地听众如果不 1000多年的中原 去被称为“泉州 词的内容多与戏文相关,曲的结构形式与元曲有 州南音还吸收佛曲、道情的东西,吸收楚歌、吴 南地方音乐,并吸收弋阳腔、青阳腔、昆腔。
泉 时的位置固定为:演唱者执拍板居中;其左边, 下方为二弦;右边,上方为琵琶,下方为三弦。
固定是“指头谱尾”,就是说开头一定要合奏一套 最后一定要奏谱“煞尾”;中间演唱也要按“支头” 要“起曲头”,就是每个支头要有带头唱的人,他 哪个支头,其他人就要跟着唱这个支头的曲。
若 须唱“过支曲”作为转折的过渡、连接。
上一个唱 过拍板接着唱,伴奏乐器基本没有间断。
乐器演奏 琵琶是先生,起指挥乐队的作用;三弦和之,犹如 鸣”;而洞箫与二弦的关系,洞箫为主,二弦为辅, 入箫”,即所谓“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南音不管是表演形式还是音乐内容,始终都保持着古代中原的 琶, 古风古味,研究价值高欣赏价值也高。
“泉州南音”确是中国音史上的活化石,也是我国珍贵的民族音乐瑰宝。
在泉州地方,大到政府举办的各种重大文化活动、大型文艺踩街,小到里巷乡村民间的迎神赛会,以至普 通百姓家的婚丧喜庆,无不随处可见“拍胸舞”身影。
“拍胸舞”的舞步十分滑稽,动作以蹲裆步为主,双手依次拍击胸、胁、腿、掌,配合怡然自得的颠头,并随着舞蹈环境和情绪的变化不同,动作节奏、幅 度相应产生不同变化。
高昂、激越时可双脚反复顿地,双手使劲将胸、胁、全身拍得通红;舒缓和畅时则 抚胸翻掌、扭腰摆臀,动作圆柔而诙谐,活泼而妙趣横生。
“拍胸舞”基本动作为“打七响”:双手首先于胸前合击一掌,接着从右 左、右胸部,随后双臂内侧 手再依次向外拍打右、左腿 合七拍。
同时配合双脚于蹲 身体随之左右晃动。
如此循 只在队形上稍作些进退、出 一场“拍胸舞”的精彩表演。
身,头上都戴着一个形制特 击出声响节奏,一方向体现 方面也用来协调群体动作, 留了远古闽越舞蹈粗犷、古 我们至今以领略古闽越图 整齐划一、如醉如痴。
别有 中国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 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
它蕴含了民间生活的酸甜苦辣,是一门最朴实但意义最深的艺术5.提线木偶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戏剧形式。
闽南至迟在南宋已有傀儡戏演出。
《漳州府 志》卷三十八记载,朱熹任漳州知事时,曾禁止傀儡戏演出。
他发布的《谕俗文》称 :"约束城市、乡村,不得以禳灾祈福为名,裒敛财物,装弄傀儡。
"曼特刹《中华大帝国史》记载,西班牙奥斯定会土公使团,(1578),由菲律宾来泉州,在 木偶戏的演出。
明万历时,晋 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民间 许多与傀儡戏有关的轶闻趣 对联"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 是他书赠木偶艺人的。
泉州市 南外宗正司皇族《天源赵氏族 成化十二年(1476)赵怔(号古 53条,其中有:"家庭中不得 娱宾,,"的禁律。
20世纪50 落笼簿"《卢俊义》(《水浒》(《三国》之一)等,注明是 四^一年(1776)或嘉庆年间的演出脚本。
清代晋江人蔡鸿儒在他撰写的《晋水常谈录》中称:"泉人最攻此技(提线木偶)"。
所有这些,足以证明至少自明及清数百年间,泉州傀儡艺术一直十分繁盛手开始,双手依次拍打 依次夹打右、左胁部,双 部,共得“七响”,时值 裆步位置有节奏的跳动, 环往复,动作始终不变, 入、交叉变化,即可完成“拍胸舞” 舞者赤足裸 殊的草箍,强调以身体拍 舞蹈本身的动律特色,一 喧染舞蹈气氛,较好地保 朴的民族舞蹈遗风。
“使 腾祭祀舞蹈古朴、庄重、 一番风味的闽南文化是 葩,古老的“拍胸舞”更于明万历三年 官府宴会上就看到 江人李九我,官至 尊称"李相国",有 事,傀儡戏棚上的 事业一宵中",据传文管会所收藏的宋 谱》抄本,记载明 愚)所撰《家范》共 夜饮妆戏、提傀儡 年代发现木偶戏" 前身)、《跳檀溪》 乾隆八年(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