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整理)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学大纲201004
《发电厂电气部分》教学大纲
![《发电厂电气部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a1e04cefe4733687e21aa86.png)
《发电厂电气部分》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发电厂电气部分》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必修专业课,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并对学生进行工程训练的专业课。
系统地介绍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设计和运行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相应地介绍发电厂主要电气设备的结构和性能。
本课程主要目的和任务是通过课堂讲授、电化教学、课程设计、实验及生产实习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树立工程观点,初步掌握发电厂电气主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在计算、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方面得到训练。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1.熟悉电气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性能,能确定发电厂及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方案。
掌握短路电流的计算和电气设备的选择,了解直流回路的工作原理,掌握二次回路的原理接线,会识读二次部分各种屏、柜的安装接线图。
2.对中小型发电厂及变电所的电器设备安装、检修、调试一般了解。
3.在课程知识目标培养的同时,着眼于电力安全意识的建立,敬业、爱岗、求新务实、刻苦钻研等职业素质和养成习惯的培养。
三、教学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知识模块(一)绪论教学重点: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包括电力系统组成,发电厂、变电所、用户分类;电能质量主要衡量指标及其允许变化范围;电气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含义;电气一次设备图形文字符号;我国电网额定电压等级种类,发电机、变压器、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确定。
教学难点:发电机、变压器、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确定。
教学要求:掌握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并了解电力发展前沿。
知识模块(二)短路电流计算教学重点:短路的种类、主要原因及危害,计算短路电流的目的,发电机、变压器、电抗器、线路的电抗标么值计算,等值电路图的拟制和化简,无限大电源系统内三相短路与发电机供电电路内三相短路的各自特点及区别,次暂态短路电流''I、稳态短路电流 I、冲击短路电流im i的含义,个别法查运算曲线计算多电源系统内三相短路电流各时刻的值。
教学难点:额定标么值与基准标么值间的换算,等值电路图的化简技巧,电网平均电压引入原因。
《发电厂电气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发电厂电气设备》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33ef2816c85ec3a87c2c599.png)
《发电厂电气设备》课程教学大纲Power Plant Electric Equipments课程负责人:执笔人: 编写日期: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L081872.学分:2学分3.学时32(理论32)4.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本科专业一门选修基础课。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发变电系统的原理、结构和设计,为后续课程、毕业设计及毕业后在电气工程领域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一)绪论(2课时)主要内容:发电厂、变电所的类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设备概述,相关计算。
1. 基本要求:⑴掌握发电厂、变电所的类型;⑵了解有关基础知识。
2.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2学时,其中,发电厂基本类型(1学时);发电厂主要电气设备(1学时)。
(二)高压开关电器(10课时)主要内容:电弧的产生和熄灭,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熔断器、分段器、重合器、互感器等的原理。
1. 基本要求:掌握高压开关设备的性能特点及作用。
2.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10学时,其中,电弧的产生和熄灭(2学时);高压断路器(4学时);熔断器、分段器(2学时);重合器、互感器等(2学时)。
(三)电气主接线(8课时)主要内容: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原则,各种主接线的构造以及优缺点。
发电厂变电所主接线举例。
1. 基本要求:⑴掌握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原则,掌握各种主接线的构造以及优缺点;⑵发电厂变电所主接线举例。
2.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8学时,其中,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原则(2学时);各种主接线的构造以及优缺点(4学时);发电厂变电所主接线举例(2学时)。
(四)发电厂自用电(4课时)主要内容:发电厂负荷分类以及供电电源的选择。
自启动以及直流系统等。
1. 基本要求:⑴掌握发电厂厂用负荷的分类⑵了解发电厂厂用电的基础知识2.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4学时,其中,发电厂厂用电的基础知识(2学时);发电厂厂用负荷的分类(2学时)。
发电厂电气部分教学大纲
![发电厂电气部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9107c1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e.png)
发电厂电气部分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学分:_____课程总学时:_____授课对象:_____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的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电力系统的设计、运行、管理和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的主要任务包括:1、使学生了解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类型、结构和运行方式。
2、掌握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基本形式和特点。
3、熟悉厂用电系统的接线、负荷计算和运行方式。
4、掌握电气设备的选择和校验方法。
5、了解配电装置的类型、结构和布置方式。
6、掌握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7、了解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控制与信号系统。
三、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
2、熟悉电气主接线、厂用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电气设备选择等方面的计算方法和设计原则。
(二)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和方案比较。
2、能够进行厂用电系统的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
3、能够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和电气设备的校验。
4、能够分析和解决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运行中的常见问题。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四、课程教学内容(一)绪论1、电力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2、发电厂的类型和运行方式。
3、变电站的类型和作用。
(二)电气主接线1、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和设计原则。
2、主接线的基本形式,包括有汇流母线和无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如单母线接线、双母线接线、一台半断路器接线等。
3、主接线的方案比较和经济计算。
(三)厂用电系统1、厂用电的负荷分类和计算方法。
2、厂用电接线的设计原则和基本形式。
3、厂用变压器和电动机的选择。
《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4e35f5152d380eb62946dc9.png)
《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教学大纲大纲执笔人:陈元新大纲审核人:课程编号:英文名称:Electric Prime System of Power Plant学分:3.5总学时:56适用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先修课程:电机学,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对现代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电气主系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有关电气工程专业的各项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当前发电厂电气主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熟悉主要电气设备的基本原理,掌握主要的电气设备的功能和由这些设备构成的系统,包括电气主接线系统、厂用电系统、控制与信号系统等,熟悉各个系统的构成原理与设计步骤、主要设备的配置和选择校验方法、设备与系统的运行原则,从而全面了解并熟悉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主系统的总体结构,建立现场感和正确的工程设计理念,树立工程意识,提高工程素质。
三、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主变压器的选择,厂用电接线与厂用电源的引接,选择电气设备的一般条件,主要电气设备的原理与选择,电气设备的布置,断路器的控制与信号。
教学难点:电气主接线和厂用电接线的设计,导体的发热与短路电动力,断路器的控制与信号。
四、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并辅之以课堂讨论。
课堂讲授以教师口述和板书为主,并辅之以多媒体教学。
2、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结合现场实际,以加深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
五、课程知识单元、知识点及学时分配见表1。
表1 课程的知识单元、知识点及学时分配六、实验、上机与实训教学条件及内容无实验、上机与实训教学环节。
七、作业要求每个知识单元后均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要求学生书面完成。
八、考核方式与要求1.知识考核占总成绩的80%,主要采用期末书面考试的方式评定。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案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76caf752ea551811a68767.png)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案注:表中()选项请打“∨”“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案(1)一、讲授题目:绪论二、教学目的:作为平台课程,涉及的专业学生不同,应在课程的开始全面介绍电力专业的相关课程内容,让同学门对专业课程有个初步了解,以便选修相关课程。
通过本章内容的讲解,使学生对我国电力工业及发展历史和方向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引起同学们对专业课程的兴趣.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简况。
2)电力工业发展前景。
3)能源和电能.4)发电厂的类型。
5)变电所的类型。
6)发电厂的电气设备。
四、教学手段:本章的内容比较多,单纯地靠板书无法给同学们一个深刻的印象,应采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引入大量的图片来讲解。
五、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六、实验:无七、习题:习题集1—3、1-4、2-1、2—2、2—3“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案(2)一、讲授题目:导体的发热和电动力二、教学目的:使学生深入了解电力系统导体发热和电动力的危害,掌握提高导体长期载流量的措施,短时发热的特点,短时发热导体可能出现的最高温度计算方法,以及计算导体电动力的方法,为电气设备的选择提供基础。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导体载流量和运行温度计算方法。
2)载流导体短路时发热计算方法。
3)载流导体短路时电动力计算方法。
难点:1)载流导体短路时发热导体出现最高温度的计算方法四、教学手段:本章的公式比较多,推导过程复杂,但结论都比较简单,在充分理解推导过程含义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这些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六、实验:无七、习题:习题集3-1~3-12“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案(3)一、讲授题目电气主接线二、教学目的了解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各类电气主接线的形式及特点,了解发电厂和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掌握限制短路电流的意义及方法,了解各类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特点。
三、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2.各类电气主接线的形式及特点;3.限制短路电流的方法。
发电厂电气部分教案
![发电厂电气部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37d93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6.png)
发电厂电气部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发电厂电气部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
2. 使学生掌握发电厂电气部分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对发电厂电气部分的安全操作和维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发电厂电气部分的基本概念发电厂电气部分的定义发电厂电气部分的作用2. 发电厂电气部分的组成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电缆和线路3. 发电厂电气部分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开关设备的工作原理电缆和线路的工作原理4. 发电厂电气部分的安全操作操作规范操作注意事项5. 发电厂电气部分的维护保养维护保养内容维护保养周期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电厂电气部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
2. 演示法:展示发电厂电气部分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3. 实践法:进行发电厂电气部分的安全操作和维护保养实践。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发电厂电气部分相关教材。
2. 课件:发电厂电气部分的相关图片、图表和动画。
3. 设备: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等模型或实物。
4. 工具:维护保养工具和设备。
五、教学评价1. 考试:评估学生对发电厂电气部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安全性和维护保养能力。
3.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章节共计4课时。
2. 教学步骤:a)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b) 讲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c) 进行课堂讨论和提问。
d)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七、教学内容1. 发电厂电气部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定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作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2. 发电厂电气部分的保护系统保护系统的定义保护系统的作用保护系统的组成3. 发电厂电气部分的监控系统监控系统的定义监控系统的作用监控系统的组成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电厂电气部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保护系统和监控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
《发电厂电气部分》教学大纲
![《发电厂电气部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b2d4c701711cc7931b71641.png)
《发电厂电气部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发电厂电气部分/ Electrical Equipments and Circuits in Power Plants学分:2学时:32 (实验:0 上机:0 )开课单位:电气信息学院电气工程系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先修课程: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高电压技术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发电厂、变电所的电气一次系统及部分电气二次系统的原理和技术。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发电厂、变电站主接线基本形式,类发电厂的接线特点,主接线设计方法,厂用电接线方式、配电装置的选择、主要电气设备及其选择方法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发电厂、变电站电气主系统的设计与计算方法,为以后从事有关电气设计、检修、安装、运行、维护及管理等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按章节列出内容要求学时等,实验上机项目要列在课程内容一栏)(教学基本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了解)三、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的掌握电厂和变电站有关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以后从事有关电气设计、检修、安装、运行、维护及管理等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基本理论和电路图、实物图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后习题相辅相成,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1.教材:《发电厂电气部分》,熊信银,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参考书:《发电厂电气部分》,范锡普,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
《发电厂电气部分》,姚春球,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
《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刘增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六、考核方式考查七、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本课程大纲的编写是在参考同名国家精品课程及其他高校相同课程的基础上再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并根据教材(《发电厂电气部分》,熊信银)制定的,并将随着学科的发展而逐步完善。
发电厂电气技术教学大纲
![发电厂电气技术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080381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e.png)
发电厂电气技术教学大纲一、引言电力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础能源之一,发电厂的电气技术在电力供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教学大纲旨在系统地介绍发电厂电气技术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维护和故障排除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熟悉常见的电气设备在发电厂中的应用;3. 掌握发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技术;4. 能够独立进行电气故障的排查和修复。
三、课程内容1.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1.1 电力系统组成和层级结构1.2 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1.3 电能计量与电度检定1.4 电力系统的安全保护与自动化2. 发电厂电气设备2.1 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 2.2 变电设备的分类与功能2.3 开关设备的选型和运行2.4 电缆及电缆配套设备的使用与维护2.5 电源与电池组维护与管理3. 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技术3.1 发电机组的运行与监控3.2 变电设备的运行和维护3.3 开关设备的操作与维护3.4 电缆及电缆配套设备的检修与更换 3.5 电源与电池组的性能监测与维护4. 发电厂电气故障排除4.1 故障排查的基本步骤与方法4.2 故障诊断与分析技术4.3 故障处理与修复技术4.4 故障预防与事故处理经验分享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知识,提高学生对电力系统和发电厂电气设备的理解。
2. 实验演示:组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气设备的运行和实际操作。
3. 讨论与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发电厂实习实训,让学生亲身体验电气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工作。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1. 《电力系统分析》李艳明2. 《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王晓曦3. 《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实务》何家庆六、评价与考核1.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提问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 实习实训:根据学生在发电厂的实习实训表现进行评价。
(完整word)发电厂电气部分教学大纲
![(完整word)发电厂电气部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ca3ab2d5022aaea988f0f01.png)
《水电站电气设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00300930课程名称:水电站电气设备英文名称:Electrical Equipment of hydro power plant总学时:32总学分:2适用对象: 水电专业的本科生。
先修课程:电路原理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和掌握发电、变电和输电的电气主系统的构成、设计和运行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熟悉和掌握主要水电站常用电气设备的原理和性能,了解同步发电机和电力变压器运行方面的简单常识。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基本要求1、了解发电厂的类型,熟悉火电厂、水电厂、核电站的电能生产过程及其特点;掌握发电厂和变电站中主要的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作用;了解典型的300MW发电机电气主接线、600MW发电机电气主接线的特点。
2、理解载流导体的发热和电动力的理论和计算方法,掌握载流导体长期发热、短时发热的特点,熟悉提高导体载流量的措施,掌握短路电流热效应的计算方法,掌握最大短路电动力的计算方法;熟悉电气主接线可靠性的分析方法;熟悉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和常用的分析方法。
3、掌握电气主接线的概念;熟悉发电厂、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原则和程序;掌握各典型的电气主接线(单母线(带旁路母线)、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双母线(带旁路母线)、双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一台半断路器接线、变压器母线组接线、单元接线、桥形接线、角形接线等)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掌握主变压器的选择方法;掌握限制短路电流的方法;了解不同类型的发电厂、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特点;熟悉电气主接线运行中典型的倒闸操作的原则和步骤。
4、掌握厂用电及厂用电率的概念;掌握厂用电负荷的分类及供电特点;掌握厂用电的电压等级、厂用电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以及厂用电源引接方式的设计原则;了解不同类型发电厂的厂用电接线的特点;熟悉厂用变压器的选择方法;熟悉厂用电动机的选择方法;掌握厂用电动机自启动校验的方法;了解厂用电源的切换问题。
《发电厂电气部分》教学大纲
![《发电厂电气部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eb3dc2833d4b14e84246830.png)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大纲一. 适用对象适用于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二. 课程性质《发电厂电气部分》是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各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发电厂电气部分的一次接线的基本形式和设计原则,掌握二次接线的类型及分析方法。
了解一次设备的基本原理及型式,对各类发电厂的电气主接线及厂用接线特点有完整的了解。
前序课程:电气工程三. 教学目的学生应掌握树立工程观点,并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方面得到训练;对电气一次设备型式及其工作原理有深入的了解;了解并掌握一次接线的基本形式;掌握一次系统的设计方法;能熟练地分析二次接线中断路器控制与信号回路、中央信号回路的工作过程。
四. 教材及学时安排学时安排:五. 教学要求(按章节详细阐述);第一章能源和发电教学要求:了解:能源和电能的基本概念。
掌握:相关定义。
内容要点:1.1能源和电能1.2火力发电厂1.3水力发电厂1.4核能发电厂第二章发电、变电和输电的电气部分教学要求:了解:设备的分类。
掌握:发电、变电和输电的设备。
应用:发电、变电和输电的电气部分。
内容要点:2.1概述2.2发电厂的电气部分2.3高压交流输变电2.4高压直流输电第三章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教学要求:了解:电气设计的基本概念。
掌握: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
应用:常用计算的方法。
内容要点:3.1正常运行时导体载流量计算3.2载流导体短路时发热计算3.3载流导体短路时电动力计算3.4电气设备及主接线的可靠性分析3.5技术经济分析第四章电气主接线及设计教学要求:了解:电气主接线的基本概念。
掌握:电气主接线的步骤和形式。
应用: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内容要点:4.1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和设计程序4.2主接线的基本接线形式4.3主变压器的选择4.4限制短路电流的方法4.5电气主接线设计举例第五章厂用电接线及设计教学要求:了解:厂用电接线的基本概念。
掌握:厂用电接线的基本要求和规则。
应用:厂用电接线的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学大纲201004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学大纲201004](https://img.taocdn.com/s3/m/8576851d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a.png)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学大纲201004第一篇: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学大纲201004《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lectrical Equipments and Circuits in Power Plants 课程代码:03110750 课程类别:公共类课程()学科类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其他()学分: 2.5总学时: 40 其中实践学时:授课对象:先修课程:《工厂供电》一、课程目的与任务发电厂电气部分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也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较紧密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述发电厂、变电所电气一次系统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设计方法及运行理论,以及部分电气二次系统的原理和技术。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从应用的角度出发,使学生掌握发电厂、变电站主接线基本形式、各类发电厂的接线特点、主接线设计方法、厂用电接线、配电装置、主要电气设备及其选择方法、控制与信号以及电弧理论、发热理论、电动力理论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必须的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初步掌握发电厂、变电站电气主系统的设计与计算方法,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培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以后从事有关电气设计、检修、安装、运行、维护及管理等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一)理论、知识方面(1)了解不同类型发电厂的发电过程;掌握发电厂、变电站主接线基本形式;(2)理解导体发热、电动力计算的实质,掌握计算方法;熟练掌握电气设备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熟悉其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3)理解最小安全净距的概念,了解配电装置的类型,掌握配电装置的布置原则;(4)熟悉二次回路不同的接线方式,掌握断路器的控制与信号电路的分析方法;(5)熟悉发电厂变电站运行操作的相关规程、规范;熟悉常用电气设备使用的手册;熟悉 3 ~ 110kV 发电厂变电站设计手册。
(二)能力、技能方面(1)具有电气设备选择和校验的能力,具有电气元件安装、调试的能力;(2)熟悉操作票制度和工作票制度,掌握常用电气装置之间倒闸操作的操作过程;(3)具备初步的中小型发电厂和变电所主接线设计的能力。
教学大纲(发电厂电气部分)
![教学大纲(发电厂电气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9b19129f8762caaedd33d4ae.png)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110313课程名称:发电厂电气部分英文名称:Electrical Systems of Power Plant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 32 讲课学时: 32 实验学时:0学分: 2适用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各专业方向先修课程:电路、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基础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科程是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各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发电厂电气部分的一次接线的基本形式和设计原则,掌握二次接线的类型及分析方法。
了解一次设备的基本原理及型式,对各类发电厂的电气主接线及厂用接线特点有完整的了解。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电气一次设备、电气一次接线和电气二次接线为研究对象,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树立工程观点,并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方面得到训练。
2.对电气一次设备型式及其工作原理有深入的了解。
3.了解并掌握一次接线的基本形式,掌握一次系统的设计方法。
4.能熟练地分析二次接线中断路器控制与信号回路、中央信号回路的工作过程。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绪论了解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概况,掌握各类发电厂和变电所的形式和特点,对发电厂电气设备有一概括了解。
2.电气主接线了解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各类基本电气主接线的形式及特点,掌握限制短路电流的意义及方法,了解各类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特点。
3.厂用电了解厂用负荷的类型,掌握厂用电接线的设计原则和接线形式,掌握厂用电动机自启动的校验方法。
4.导体的发热和电动力了解发热和电动力对导体及电气设备的危害,了解长期发热和短时发热的特点,掌握短时发热的最高温度计算方法,掌握短路时电动力的计算方法。
5.电气设备的原理与选择了解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掌握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与选择。
6.配电装置了解配电装置的类型和特点,掌握最小安全净距的概念,了解配电装置的配置图、平面图和断面图。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设-课程设计(精编文档).doc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设-课程设计(精编文档).doc](https://img.taocdn.com/s3/m/8f5adcaaf61fb7360b4c65f9.png)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目录第1章概述 5 1.1 设计的依据. 5 1.2 电力系统概述 5 1.3 110kV变电所各级电压负荷情况分析. 61.4 110kV变电所的自然条件 6第2章电气主接线7 2.1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7 2.2 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型式的选择72.3 电气主接线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与确定92.4 110kV变电所主接线图15第3章所用电接线设计163.1 所用电设计的要求及原则.163.2 所用变的确定及所用变接线的选择16第4章短路电流计算194.1 短路电流计算的条件194.2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和步骤194.3 三相短路电流计算20第5章电气设备选择255.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255.2 10kV配电装置电气设备选择25.5.3 110kV配电装置电气设备的选型33参考文献41第1章概述1.1设计的依据1.1.1依据根据设计任务书下达的任务和原始数据设计。
1.1.2设计内容为了满足该县负荷发展及电网电力交换的需要,优化该县的电网结构,拟在县城后山设计建设一座110/10的降压变电所,简称110kV 变电所。
1.2电力系统概述1.2.1本变电所与电力系统联系12连。
由于原始数据未提供电力系统XX、S及110kV变电所接线路长度j取为100MVA;按供电半径不大于5kM要L。
这里将XX取为0.0451, Sj求,110kV线路长度定为4.8kM。
1.2.2 110kV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1、根据110kV变电所与系统联系的情况,该变电站属于终端变电所。
2、110kV变电所主要供电给本地区用户,用电负荷属于Ⅱ类负荷。
1.3 110kV变电所各级电压负荷情况分析1.3.1供电方式110kV侧:共有两回进线,由系统连接双回线路对110kV变电所供电。
10kV侧:本期出线6回,由110kV变电所降压后供电。
1.3.2负荷数据1、全区用电负荷本期为27MW,共6回出线,每回按4.5MW计;远期50MW,14回路,每回按3.572MW设计;最小负荷按70%计算,供电距离不大于5kM。
发电厂电气部分教案
![发电厂电气部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2e785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d.png)
发电厂电气部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发电厂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组成。
2. 使学生掌握火力发电厂和水电厂的电气部分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设备。
3. 培养学生对发电厂电气部分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发电厂概述1.1 发电厂的概念1.2 发电厂的分类1.3 发电厂的组成2. 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2.1 火力发电厂的基本原理2.2 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设备2.3 火力发电厂的电气主接线3. 水电厂电气部分3.1 水电厂的基本原理3.2 水电厂的主要设备3.3 水电厂的电气主接线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发电厂电气部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备。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火力发电厂和水电厂的电气主接线实例。
3. 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教材或教学资源:《发电厂电气部分》相关教材或教学资源。
2. 教学PPT:制作发电厂电气部分的教学PPT,包括图文并茂的内容和实例。
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发电厂电气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发电厂电气部分的知识。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检查学生对发电厂电气部分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4. 发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护4.1 发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原理4.2 发电厂电气设备的维护方法4.3 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5. 发电厂电气系统的保护与控制5.1 发电厂电气系统的保护原理5.2 发电厂电气系统的控制方法5.3 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自动化技术七、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发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实例。
3. 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教材或教学资源:《发电厂电气部分》相关教材或教学资源。
2. 教学PPT:制作发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的教学PPT,包括图文并茂的内容和实例。
《发电厂电气部分》实验大纲
![《发电厂电气部分》实验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d75dbcaa1c7aa00b52acb15.png)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教学实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专业实验,认识发电厂、变电所常用的主要电器设备,了解发电厂、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熟悉断路器的电磁操动机构及其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
二、实验(课程)的基本内容与要求(黑体小四号)
三、主要仪器设备(黑体小四号)
接触器,防跳继电器,信号灯,万能转换开关,闪光电源。
四、考核与成绩评定(黑体小四号)
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操作水平、动手能力和实验报告内容进行评分。
成绩按五个级次: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五、指导书与参考资料
自编《发电厂电气部分实验指导书》
撰稿人:吴娜审核人:
批准人:。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2789b4fe518964bcf847c98.png)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课程代号:02356040 学时数:1周学分数:1.0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本课程的地位、任务和作用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方向)必修课程。
主要通过对某3-5台50-100MW机组的火力发电厂(或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进行设计,使学生掌握发电厂电气设计的基本方法,深化学生对发电厂电气设备、高压配电装置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二、本课程的相关课程先修课程: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一)基本内容1、电气主接线的设计;2、短路电流实用计算方法;3、电气设备选择方法;4、配电装置设计规划及选择;5、发电厂总平面布置。
6、电气工程图绘制7、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二)课程设计教学基本要求1、对某3-5台50-100MW机组的火力发电厂(或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进行设计,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2、要求会利用工程软件应用于设计中。
四、课程设计选题1、某110-220kV 地区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2、某300MW 凝汽式火力发电厂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五、学时分配具体分配参见下表:六、成绩评定从以下三个方面考核。
1、现场考核:考察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
2、书面考核:考察课程设计报告的质量。
3、纪律考核:考察学生的组织纪律、出勤情况和工作态度等。
七、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参考资料》,黄纯华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1 年出版;2、《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二版),陈珩编,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年出版;3、《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三版),李光琦,西安交通大学,2002 年出版;4、《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第一分册,六院合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注:关于变电所(站)变电所按其在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可分为一下几种:(一)系统枢纽变电站。
发电厂电气技术教学大纲
![发电厂电气技术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ec5135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a.png)
发电厂电气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1.1 课程概述1.1.1 课程背景1.1.2 课程目标1.1.3 课程内容1.2 师资力量1.3 课程评估方式二、电气基础知识2.1 电学基础2.1.1 电压、电流、电阻和功率的概念及计算2.1.2 基本电路分析方法2.2 磁学基础2.2.1 磁场的特性及相互作用2.2.2 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2.3 电气设备基础2.3.1 电气元件的特性与应用2.3.2 传感器与执行器三、发电厂电气系统3.1 发电系统概述3.2 发电厂主要电气设备3.2.1 发电机的结构与原理3.2.2 变压器的概念与工作原理3.2.3 开关设备与保护装置3.3 电力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与参数四、电气工程设计与运行4.1 发电厂电气系统设计4.1.1 发电系统负荷计算与配电方案4.1.2 发电系统的并网与保护4.2 发电厂电气设备维护与保养4.2.1 电气设备检修与维护的基本流程 4.2.2 电气设备的故障与排除4.3 安全与事故预防4.3.1 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4.3.2 安全事故及其应急处理五、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发电厂的应用5.1 电气自动化系统概述5.2 发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5.2.1 自动控制原理与方法5.2.2 发电厂集控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5.3 发电厂数据采集与处理5.3.1 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5.3.2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六、发电厂电气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6.1 电气技术在清洁能源发电中的应用 6.2 电气设备智能化与网络化6.3 电气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七、教学方法与评估标准7.1 教学方法7.1.1 讲授与实践相结合7.1.2 案例分析与课堂讨论7.2 评估标准7.2.1 平时表现评估7.2.2 课程设计与报告评估7.2.3 期末考试评估八、参考教材与参考资料结语: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发电厂电气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胜任相关职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电气基础知识、了解发电厂电气系统的组成与运行原理、掌握电气工程设计与运行技巧,并了解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发电厂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版)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学大纲201004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学大纲20100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学大纲201004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学大纲201004
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完整版)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学大纲201004 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学大纲201004>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Electrical Equipments and Circuits in Power Plants 课程代码:03110750
课程类别:公共类课程()学科类课程(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其他( )
学分: 2.5
总学时:40其中实践学时:
授课对象:
先修课程:《工厂供电》
一、课程目的与任务
发电厂电气部分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也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较紧密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述发电厂、变电所电气一次系统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设计方法及运行理论,以及部分电
气二次系统的原理和技术。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从应用的角度出发,使学生掌握发电厂、变电站主接线基
本形式、各类发电厂的接线特点、主接线设计方法、厂用电接线、配电装置、主要电气设备及其选择方法、
控制与信号以及电弧理论、发热理论、电动力理论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必须的发电厂变
电站电气部分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初步掌握发电厂、变电站电气主系统的设计与计算方法,树立理论联
系实际的观点,培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以后从事有关电气设计、检修、安装、运行、维护
及管理等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一)理论、知识方面
(1)了解不同类型发电厂的发电过程;掌握发电厂、变电站主接线基本形式;
(2)理解导体发热、电动力计算的实质,掌握计算方法;熟练掌握电气设备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熟悉其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
(3)理解最小安全净距的概念,了解配电装置的类型,掌握配电装置的布置原则;
(4)熟悉二次回路不同的接线方式,掌握断路器的控制与信号电路的分析方法;
(5)熟悉发电厂变电站运行操作的相关规程、规范;熟悉常用电气设备使用的手册;熟悉 3 ~ 110kV 发电厂变电站设计手册。
(二)能力、技能方面
(1)具有电气设备选择和校验的能力,具有电气元件安装、调试的能力;
(2)熟悉操作票制度和工作票制度,掌握常用电气装置之间倒闸操作的操作过程;
(3)具备初步的中小型发电厂和变电所主接线设计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按章、节、目三个层次详细编写,含具体要求、重难点内容和学时分配)
如绪论(1学时)
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概况; 电力工业的发展前景;甘肃电力工业发展历程及前景。
1 能源和发电(3学时)
1.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我国的能源政策;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及特点(2学时);水力发电厂、核能发电厂生产过程及特点。
(1学时)。
1.2重点、难点
重点:不同类型发电厂的特点。
难点: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
2 发电,变电和输电的电气部分(2学时)
2.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理解一次电路与二次电路的概念,掌握一次电气设备的类型,掌握常用设备的功能;掌握300MW、600MW发电机组电气部分接线特点及使用的主要电气设备(2学时);了解高压交流输变电的特点(选)。
2.2重点、难点
重点:电气主接线的概念,主要一次设备的功能;300MW、600MW发电机组电气部分接线特点。
难点:发电机组电气部分接线分析.
3 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6学时)
3.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掌握导体载流量计算的方法(2学时),了解运行温度计算;掌握载流导体短路时发热计算(2学时);掌握载流导体短路时电动力计算(2学时);了解电气设备及主接线的可靠性分析(选学)。
3。
2重点、难点
重点:导体载流量计算的方法,载流导体短路时发热计算。
难点:载流导体短路时发热计算。
4 电气主接线及设计(10学时)
4.1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了解电气主接线的用途及基本要求,掌握电气主接线的基本接线方式(4学时)、掌握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及型式选择方式(1学时);了解发电厂、变电所典型电气主接线(2学时); 能够进行主接线设计方案的拟定和技术经济比较(1学时);掌握限制短路电流的方法(2学时)。
4.2 重点、难点
重点:各种电气主接线基本接线形式及应用;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及型式选择方式;发电厂、变电所典型电气主接线的分析与设计。
难点:带旁路母线的接线、一台半断路器接线、角形接线电路分析;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5 厂用电接线及设计 (6学时)
5.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理解厂用电的基本概念,熟悉厂用负荷的分类(1学时);掌握厂用电接线的设计原则和接线形式;掌握不同类型发电厂的厂用电接线(3学时);熟悉负荷的统计方法及厂用变压器的选择(1学时);掌握厂用电动机的自启动校验方法(1学时).
重点:厂用电接线的原则和接线形式;不同类型发电厂的厂用电接线。
难点:电动机自启动的校验方法.
6 导体和电气设备的原理与选择(12学时)
6。
1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理解电器设备选择和校验的一般条件(1学时);理解电弧的产生、熄灭过程及灭弧条件(1学时);理解高压断路器的灭弧原理及方法;掌握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的原理和选择方法(6学时);掌握限流电抗器、高压熔断器、裸导体、电缆、绝缘子和套管的选择方法(4学时)。
6。
2 重点、难点
重点:电弧的产生和熄灭;断路器、电流互感器及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和选择。
难点:正确理解电弧的熄灭条件,互感器的接线形式及用法、误差分析.
7 配电装置(4学时)
7.1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了解供配电系统对配电装置的基本要求及一般构成方法;掌握最小安全净距的概念(1学时);户内、户外配电装置的形式及应用范围(2学时);了解发电机与配电装置(或变压器)的连接方式,发电厂和
变电所的电气设施总平面布置(1学时)
7.2 重点、难点
重点:户内、户外配电装置的形式及应用范围。
难点: 发电机与配电装置(或变压器)的连接方式.
8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控制与信号 (4学时)
8。
1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了解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控制方式,熟悉二次回路接线图的类型及应用(2学时);掌握断路器的传统控制方式(2学时).
重点:二次回路接线图的类型及应用;断路器的电磁控制电路分析。
难点:断路器的电磁控制电路分析.
四、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1] 熊信银。
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三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3]姚春球。
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
[4] 刘增良. 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5] 章士杰. 发电厂电气主系统.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6] 卢文鹏。
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
大纲撰写人:系(教研室)意见:
学院学术委员会意见:(签字)
学院审核:(签字、盖章)年月日
注:1、请在黄色显示的区域里用“仿宋五号"字体填写。
2、课程类别请在相应类别后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