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
摘要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贯穿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整个阶段,也包含于各种类型的教学之中。
在词汇教学中,同义词的数量十分丰富,它既是词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从对外汉语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同义词,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是有重要意义的。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同义词辨析
1同义词辨析的角度与方法
1.1语义差异
语义差异可以从语义强度、语义适用、语义侧重、义项多少及所指范围大小等几方面来分析。
1.1.1语义强度的差异
汉语中有些词语看似意义相近,但经过仔细比拟,我们发现它们在词义轻重程度上有差异,即在语义强度上有差异。
如:“失望〞和“绝望〞、“成绩〞和“成就〞、“感谢〞和“感谢〞、“懊恼〞和“懊悔〞、“保证〞和“保障〞,以上这些词都是前者的语义程度轻一些后者的语义程度重一些。
1.1.2语义适用的差异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适用于人、动物、植物还是事物?适用于自己还是别人?适用于个人还是集体?适用于具体还是抽象?适用于社会现象还是自然现象?适用于过还是将来?如:
矮、低,“矮〞指身材短小;“低〞不可以指身材,只能用于物体、建筑等。
安静、平静、寂静,“安静〞多用于人的心情、神色、态度及行为等,也用于事物的状态:“平静〞用于人的心情或事物状态;“寂静〞用于环境情况。
1.1.3语义侧重的差异
有时候两个词所概括和反映的现象虽然根本一致,但是它们强调的重点却有所不同。
有些留学生由于不能明确两个词强调的侧重点,故而发生错误。
如:
保护、保护,“保护〞侧重于认识到客观对象重要而用心去呵护;“保护〞侧重于感觉到客观对象已经或将要遭受伤害而采取措施进行护卫。
保存、保管。
“保存〞强调寄放;“保管〞强调看管。
1.1.4义项多少的差异
有些同义词,一个是单义词,另一个是多义词,或者都是多义词,但只有一个义项同义,其他义项不同义。
如:
安定、安宁,都指情况稳定、平静正常而没有骚扰,但是“安定〞还可用作动词,突出使平静,如“安定人心〞。
常常、经常,都指事情屡次连续、重复,但“经常〞还指连接不断的、有规律的行为,如“要经常向人请教〞。
1.2语法差异
语法差异主要从语法特征、组合分布和句型句式这三个方面来分析。
1.2.1语法特征的差异
语法特征的差异主要指词性、能否重叠及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这些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
如:粗心、马虎、大意,“马虎〞可以重叠为“马马虎虎〞,“粗心〞和“大意〞均不能。
快乐、愉快,都形容快乐的心情,但是“快乐〞可以重叠为“高快乐兴〞,而“愉快〞那么不能重叠。
1.2.2组合分布的差异
组合分布的差异主要表达在词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不同词性的词的前接成分和后接成分的差异等。
如:本来、原来,都表示先前,“本来〞多用于上半句,“原来〞那么没有这个限制。
甚至、乃至都是连词,表示强调,但是“甚至〞常用在后一小句开头,前一小句用“不但〞“不仅〞等与它照应,“乃至〞那么不常用于后一小句的开头。
句型句式的差异
主要从以下句型句式找差异:把字句、被字句、疑问句、肯定句、否认句、反问句等。
如:不必、何必,两者都是副词,但是“何必〞只能用于反问句,用反问语气表示不必,如“既然不会下雨,何必带伞〞。
万万、千万,都是副词,都表示绝对、无论如何。
但“万万〞多用于否认意义的句中,而“千万〞那么是肯定句、否认句中均可使用。
1.3语用差异
1.3.1语体色彩的差异
同义词的出现,适应了不同的交际需要,它们中有些词适用于书面语,有些词适用于日常口语。
如:大约、大概,“大约〞适用于书面语,“大概〞适用于口语。
方法、措施,“方法〞书面语和口语都可以用,“措施〞一般用于书面语。
1.3.2感情色彩的差异
感情色彩主要指褒贬色彩。
词义除了反映客观事物的固有特征外,还表达了人们对事物的爱憎评价。
如:鼓励、鼓舞,都有激发情绪使人振奋的意思,但“鼓励〞是中性词,“鼓舞〞是褒义词。
骄傲、自豪,“骄傲〞在有些场合是贬义词,如“骄傲自大〞;“自豪〞是褒义词。
2学习者出现同义词误用的原因
2.1母语文化差异
对于任何一个已经具有了固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人来说,由于从小受到母语的影响,很容易形成母语的思维定势。
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母语文化的迁移作用更是十清楚显。
如:这个女人长得很肥。
汉语中,“肥〞和“胖〞都可以指脂肪多、肉多,但适用的对象不同。
“肥〞一般不会被用来描述人,只有“减肥〞、“肥胖〞例外;“胖〞那么是指人体的脂肪多。
而在英语中,“fat〞既可以指人,也可以用于动物或肉类,因此学习者容易拿“fat〞的用法来套用“肥〞或“胖〞,出现误用。
2.2词汇量的限制
汉语词汇特别丰富,用恰当的语言准确、清晰地表达,掌握一定数量的同义词是很必要的。
多数汉语学习者处于特定的学习阶段,学习的时间并不长,所掌握的词汇量是很有限的。
从同义词中挑选出一个最恰当的词语用于表达,这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所以,当他们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词语才能最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的时候,就会勉强使用一个自己感觉意思差不多的词语。
因此而闹出的笑话也有不少,比方孟祥英在研究近义词辨析的文章中就举过几个例子:他身上掉着许多汗。
这衣服里是鸭子的头发。
3结语
同义词是留学生学习掌握的难点。
本文总结出学生同义词的偏误特点和偏误种类,进而概括出偏误的种类和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
在借鉴前人成果的根底上,从两个角度对同义词进行了分类;以期对同义词的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杨继洲.课堂教学中怎么进行近义词语用法比照[M].世界汉语教学,2004.
【2】赵新,李英.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
【3】刘询.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4】孟祥英.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J].天津师范大学报,1997.
【5】温敏.对外根底汉语词汇教学浅谈[J].武汉大学学报,1995.
【6】刘缙,对外汉语近义词教学漫谈[J].语言文字应用,1997.
【7】孟祥英.?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天津师范大学报,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