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支承刚度及齿轮啮合刚度计算

合集下载

弹流润滑圆柱滚子轴承径向刚度的计算

弹流润滑圆柱滚子轴承径向刚度的计算

子的弹性变形 , 滚子与内圈之间的弹性变形量为
δ 1
,
滚子与外圈之间的弹性变形量为
δ2 。
图 2 滚子与内 、外圈接触变形
通过 ( 5) 式可以计算 1 /Jr 的值 , 随着滚动体 数目 Z 的增加 , 1 /Jr 趋于常数 ,当滚子数目大于 12 个时 ,滚子轴承的 1 /Jr 近似为 4. 08[7 ] 。因此 , 滚 子轴承受径向载荷作用时 , 可近似认为轴承中受
之间的平均线速度 U、当量半径 ρ以及单位载荷 q。
若滚子与滚道接触点不存在滑动 , 内 、外滚道
接触点线速度的平均值 U 就是滚动体中心的线速
1 滚子轴承受力分析
如图 1 所示 , 不考虑径向游隙和预紧力的时
候 ,在径向外载荷 Fr 作用下 , 每个滚动体受力各 不相同 , 轴承内圈中心 O 沿径向移动到 O ′点 , 此
时最下方位于径向载荷作用线的滚子所受载荷最
大 ,产生的弹性变形也最大 [7 ] 。
由内圈所受载荷 F r 和滚动体所受载荷 N < 作 用下的平衡条件可得
根据上述分析 ,对于承受径向载荷 F r ,处于静 止状态的轴承中心的径向位移量为
δ=δ1 +δ2 =A F r +B F r lnF r 而对于 ΔF r 来说 ,Δδ=A ( F r +ΔF r ) +B ( F r + ΔF r ) ln ( F r +ΔF r ) - A F r - B lnF r 因此 ,处于静止状态的滚动轴承的接触刚度 计算式为
载最大的滚动体载荷为
N0
4. =
08F r , 滚子素线方
Z
向的单位线载荷为
q
4. =

一种齿轮时变啮合刚度的通用计算方法

一种齿轮时变啮合刚度的通用计算方法

一种齿轮时变啮合刚度的通用计算方法李大磊; 李安民; 张二亮【期刊名称】《《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33)010【总页数】6页(P61-66)【关键词】时变啮合刚度; 势能法; 有限元法; 装配误差【作者】李大磊; 李安民; 张二亮【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郑州4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32.4齿轮箱是现代机械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之一,由于其恒定的传动比、大功率及高效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机械。

振动与噪声是评价齿轮箱工作性能的主要指标,齿轮在传动过程中啮合刚度的时变特性是引起齿轮箱产生振动与噪声的主要原因[1]。

因此,齿轮时变啮合刚度的计算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齿轮时变啮合刚度的计算方法主要分为3类:基于势能原理的解析法[2-7]、基于有限元的数值计算方法[8-11]和解析有限元法[12-15]。

势能解析法的基本思想是视轮齿为基圆上的变截面悬臂梁,并根据弹性力学理论,推导齿轮啮合过程中储存在轮齿中的应变能,进而计算齿轮啮合刚度。

Yang等[2]考虑了轮齿的弯曲势能、径向压缩势能以及轮齿接触赫兹能,计算了齿轮的啮合刚度;Wu等[3]进一步考虑了齿轮啮合时的剪切变形能,完善了解析算法;Wan和Xiang等[4-5]考虑了轮齿基体的应变能和齿轮基圆与齿根圆不重合的情况,提高了解析法的计算精度,但也增加了算法的复杂度。

随着有限元软件几何建模能力的日益增强,基于数值分析的齿轮啮合刚度计算也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其主要途径有:① 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计算轮齿接触部位沿啮合方向的位移量,提取啮合轮齿的法向载荷,根据刚度的定义计算齿轮的啮合刚度,如:唐进元等[8]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构建螺旋锥齿轮模型并计算出法向接触力和综合弹性变形量,得到单齿啮合刚度和多齿综合啮合刚度;Song等[9]利用有限元法研究了渐开线行星轮系的扭转刚度。

② 在准静态条件下(转速很低),通过计算齿轮副的传递误差,获得齿轮的啮合刚度。

面齿轮传动啮合刚度数值计算-机械工程论文-工程论文

面齿轮传动啮合刚度数值计算-机械工程论文-工程论文

面齿轮传动啮合刚度数值计算-机械工程论文-工程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0、引言作为机械装置中的一个重要零部件,齿轮传动被广泛应用于航空、风电、汽车等领域。

随着工作转速的逐步提高,齿轮传动的动力学性能越来越受到设计、制造及使用者的重视。

相比较其他类型的传动系统,齿轮传动系统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 它不但会因为外部激励而产生动态响应,同时会因为传动过程中啮合齿对数的改变、轮齿的弹性变形及轮齿误差而导致啮合刚度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轮齿动态啮合力,且此种由于啮合综合刚度的时变性引起的动态激励是齿轮传动中最主要的动态激励形式之一。

因此,确定齿轮传动的时变啮合刚度一直是齿轮动力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对于圆柱齿轮的啮合刚度计算问题,已有较多的学者进行过深入研究,得到了一些比较成熟的计算方法。

对于面齿轮及螺旋锥齿轮等结构相对复杂的齿轮传动形式的啮合刚度计算问题,由于其齿面为复杂曲面,要准确计算时变啮合刚度存在较大难度,因此相关研究文献较少。

Gosselin 等基于有限条法给出了计算螺旋锥齿轮刚度的方法,但也只得到了沿齿高和齿长方向的位移曲线,并没有得到刚度曲线。

Mennem等使用有限单元法计算了不同载荷下轮齿接触柔度,获得了时变刚度。

面齿轮传动是近二十年才真正发展起来的一种主要用于航空领域的齿轮传动形式,针对其啮合刚度的计算方法,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

在面齿轮的动力学研究中,齿轮啮合刚度都采用经过傅里叶变换后的一次正余弦函数来近似,与实际啮合刚度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有学者研究发现,采用近似时变啮合刚度得到的系统动态因子比采用实际啮合刚度时大,而且不能有效地得到系统在低频阶段的动态响应。

因此,采用近似时变啮合刚度来拟合实际啮合刚度研究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行为,并不能正确反映齿轮系统的动态特性。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齿轮传动时变啮合刚度数值计算方法。

首先以直齿圆柱齿轮为例,建立合理的有限元模型,得到直齿圆柱齿轮时变啮合刚度曲线,并与ISO6336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说明该啮合刚度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及有限元模型的精确性; 然后应用该啮合刚度计算方法,研究面齿轮传动时变啮合刚度变化规律,得到精确的面齿轮传动时变啮合刚度曲线。

齿轮啮合刚度单位

齿轮啮合刚度单位

齿轮啮合刚度单位
齿轮啮合刚度是指在齿轮传动中,两个啮合齿轮之间的刚度特性。

它反映了齿轮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变形程度对传动系统稳定性和精度的影响。

齿轮啮合刚度的单位常用N/mm来表示,表示单位力作用下,齿轮啮合处的变形量。

啮合刚度的数值越大,齿轮在受力时的变形越小,传动精度就越高。

齿轮啮合刚度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齿轮材料的弹性模量、齿轮的几何形状、齿轮的啮合角度等。

在设计齿轮传动时,需要根据传动系统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齿轮材料和几何参数,以确保传动的稳定性和精度。

齿轮啮合刚度对于传动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当传动系统受到外力作用时,齿轮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导致传动误差的产生。

啮合刚度越大,齿轮的变形越小,传动误差就越小,传动系统的精度就越高。

因此,在设计齿轮传动时,需要尽量提高齿轮的啮合刚度,以提高传动系统的性能。

齿轮啮合刚度还对传动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有一定影响。

在传动系统中,齿轮的变形会引起传动系统的振动和冲击,影响传动的平稳性和动态响应特性。

啮合刚度越大,齿轮的变形越小,传动系统的振动和冲击就越小,传动的平稳性和动态响应特性就越好。

齿轮啮合刚度是齿轮传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它直接影响到传动系统的稳定性、精度、平稳性和动态响应特性。

在设计和选择齿轮传动时,需要根据传动系统的要求来确定合适的齿轮啮合刚度,以保证传动系统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两种工作模式下2K-H型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固有特性分析

两种工作模式下2K-H型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固有特性分析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Machine Design and Manufactu/ng Enginee/ng?Jan.2021 Vol.50No.12021年1月501DOI:10.3969/j.i/n.2095-509X.2021.01.027两种工作模式下2K-H型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固有特性分析林何,屈琨,胥光申(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8)摘要:为研究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固有特性,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2K-H 型直齿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纯扭转动力学模型,借助啮合副间的相对位移分析,推导出系统振动微分方程,对传动系统在无中心构件固定和内齿圈固定两种工作模式下的模态振型进行求解,并对各阶振型归一化处理,利用振型图揭示了系统存在两种振动模式。

结果表明:两种工作模式下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均存在扭转振动模式和行星轮振动模式。

关键词:行星轮传动;扭转振动;振型归一化;固有特性中图分类号:TH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09X(2021)01-0113-04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结构紧凑,承载力强,传动比大,可满足高速大载荷工况要求,作为一种可靠的齿轮传动机构,其在直升机主减速器、大型舰船动力传动系统、风力发电装置中得到广泛应用%1。

由于其结构复杂,转速较高,工作环境恶劣,导致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振动问题突出。

固有特性分析是研究振动问题的基础,基于此,国内外学者围绕齿轮固有特性做了深入、广泛的研究。

Kahraman等%5&建立了行星齿轮弯扭耦合模型,获得了模型固有特性的解析表达式并将模态振型归纳为3种典型的振动模式。

宋轶民等%6&基于集中参数法建立了考虑行星轮轴承支承刚度的行星齿轮系统修正扭转模型,研究了系统的固有频率与振动模式。

段福海[7]建立了行星齿轮纯扭转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啮合相位对固有特性的影响,并给出了3种啮合相位差求解公式。

王世宇等[8]研究了行星齿轮基本参数对固有特性的影响,发现了振动模式不清晰现象,研究表明固有频率密集时不再有3种典型的振动模式划分。

线外啮合齿轮传动啮合刚度计算_唐进元

线外啮合齿轮传动啮合刚度计算_唐进元

(27) (28)
啮合 齿对 在 D 点 的变形 沿理
论啮合线方向的分量 。 式(24) 由等式 rb1 θP =rb2 θG +e 演化 而来 , 该等式是沿理论啮合线
方向的一个几何恒等式 。 方程
式(28)中实际上只有 θG 一个 变量 , 它是一个非线性方程 , 可 通过迭代方 法求解 , 迭代时需 图 3 啮出点计算示意图
许多文献1116在进行齿轮动力学分析时都取无误差的啮合刚度作为刚度模型线外啮合齿轮传动啮合刚度计算2312wjlicosdsigai2kj1j16wjsinjlidci3eeai与节圆齿厚sp之比bsp5时轮齿为宽齿处于平面应变状态此时有ee42若bspeee剪切弹性模量gee21齿根基础的弹性变形引起的啮合点的附加变形dfj对于窄齿bspf2fjj530621dfjhfhfbe04167tan2啮出终点线外啮合变形计算示意10图因此沿wj作用线方向齿部总的弹性变形为线外啮合刚度计算无加工制造误差时由式1式16可计算啮合刚度若计算有误差的线外啮合刚度则必须要知道啮合点位置与载荷作用角为啮合终点处线外啮合示意图图2中虚线为理论啮合终点位置转过的角度为p轮齿2对应转过的角度为为啮合角由三心定理知p为两齿廓退g出线外啮合时的节点位置
伸 , 主要给出一种轮齿上任一点在载荷作用下的变形
计算方法 。假设轮齿为一弹性基础上的变截面悬臂梁
(如图 1), Wj 为作用在轮齿表面 j 点的载荷 , 其引起的 总的弹性变形由下述 3 部分组成
(1)变截 面悬臂梁(齿部)的弯曲 、剪 切和压缩变
形;
(2)基础(齿根)的弹性变形引起的附加变形 ;
从图 5 可见考虑线外啮合时 , 啮合起点的刚度值 较图 4 中的理论啮合起点值要大 , 同时刚度曲线出现 一次从大到小的变化 。 计算表明 , 当同时考虑变形和 误差时 , 实际啮合起点刚度值较图 5 中的值还要大 , 刚 度曲线的变化更显著 , 载荷越大 , 误差越大 , 变化越显 著 。刚度的变化会引起系统动态响应的变化 , 进一步 使系统产生振动和噪声 。 因此 , 齿轮动力学分析中应 考虑线外啮合的实际的齿轮传动刚度 , 本文提出的线 外啮合刚度计算方法能把线外啮合与实际的刚度计算 有机结合起来 , 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实用方法 。

求解齿轮刚度

求解齿轮刚度
hxi1(i)=rxi1(i)*cos(alpha-miui1(i))-sqrt(rf1^2-(sf1/2)^2);
% hxi1(i)=rxi1(i)*cos(gamai1(i))-sqrt(rf1^2-(sf1/2)^2);
N2Bi(i)=N2B2-i*step;
O2Bi(i)=sqrt(N2Bi(i)^2+rb2^2);
sigmabti1(i)=6*Fn*cos(miui1(i))^2*((hi1-hxi1(i))/(hi1-hr1)*(4-(hi1-hxi1(i))/(hi1-hr1))-2*log((hi1-hxi1(i))/(hi1-hr1))-3)*(hi1-hr1)^3/b/E/sf1^3;
sigmabti2(i)=6*Fn*cos(miui2(i))^2*((hi2-hxi2(i))/(hi2-hr2)*(4-(hi2-hxi2(i))/(hi2-hr2))-2*log((hi2-hxi2(i))/(hi2-hr2))-3)*(hi2-hr2)^3/b/E/sf2^3;
% % % %hr=sqrt(rb^2-(sf/2)^2)-sqrt(rf^2-(sf/2)^2);
sf1=2*rF1*sin(pi/2/z1+invalpha-tan(alpha_F1)+alpha_F1);%危险截面长度
sf2=2*rF2*sin(pi/2/z2+invalpha-tan(alpha_F2)+alpha_F2);
miuj1(i)=aj1(i)-gamaj1(i);
rxj1(i)=O1Bj(i);
hxj1(i)=rxj1(i)*cos(alpha-miuj1(i))-sqrt(rf1^2-(sf1/2)^2);

齿轮时变啮合刚度改进计算方法_李亚鹏

齿轮时变啮合刚度改进计算方法_李亚鹏

文章编号:1004-2539(2010)05-0022-05齿轮时变啮合刚度改进计算方法李亚鹏 孙 伟 魏 静 陈 涛(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辽宁大连 116024)摘要 齿轮时变啮合刚度是齿轮系统动力方程的重要基础参数,针对目前时变啮合刚度主要利用有限元方式计算,效率偏低的问题,以及解析法石川公式仅考虑齿轮轮齿刚度,未考虑齿轮轮体刚度,容易在齿轮动力学分析中引入高次谐波激励的不足,本文在详细介绍解析算法石川公式中重要参数算法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石川公式,为齿轮动力方程提供一个整体意义上的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方法。

同时介绍了多齿啮合时齿轮综合时变啮合刚度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时变啮合刚度 改进石川公式 有效齿根圆 内啮合传动Study on the Improved Algorithm of the Time-varying Meshing Sti ffness of G earLi Y apeng Sun Wei Wei Jing Chen T ao(School of M echanical Engineering,Dalian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Dalian116024,China)Abstract The time-varying meshing stiffness of gear is the m ost im portant parameter in the dynamic equation of the gear systems,but now the m ost usually way of obtaining the parameter is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s and it’s very low efficiency.The Ishikawa formula is the analytical method which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time-varying meshing stiffness,it’s high efficiency but it only considers the deformation of the tooth of the gear,what’s m ore, s ome parameter which was referred in the Ishikawa formula don’t have a certain way to get now.Aiming at these prob2 lems,in this paper,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e unclear parameters and an im proved formula of the time-varying meshing stiffness are presented.C om pared with the Ishikawa formula,the im proved formula consider the deformation of the gear web plate and bring less high harm onic excitation.An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alculation principle of multi-tooth time-varying meshing stiffness.K ey w ords T ime-varying meshing stiffness Im proved ishikawa formula E ffective root diameter Internal meshing transmission0 引言齿轮传动是目前机械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传动方式,随着齿轮传动系统向高速、重载、大型化方向发展,单纯依赖传统静力学模型所进行的齿廓修形、螺旋角修形等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使用要求。

小模数齿轮传动的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方法

小模数齿轮传动的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方法
yo
Te
chno
l
ogy,
Changsha,
410114
2.
Co
l
l
egeo
fMe
chan
i
c
a
landVeh
i
c
l
eEng
i
ne
e
r
i
ng,
HunanUn
i
ve
r
s
i
t
Changsha,
410082
y,
Ab
s
t
r
a
c
t:Duet
ot
hesma
l
lc
en
t
e
rd
i
s
t
anc
e,t
hedynami
c pe
ft
heme
sh
i
ngs
t
i
f
f
ne
s
si
nt
hewho
l
ec
l
e.Thei
n
f
l
uenc
e
so
fc
en
t
e
rd
i
s

yc
t
anc
ee
r
r
o
r
sandsha
f
tho
l
ef
i
tc
l
e
a
r
anc
e
sbo
t
hsupe
r
impo
s
edandwe
akenede
a
cho
t
he

机械设计轴类零件设计时刚度计算详情

机械设计轴类零件设计时刚度计算详情
1.计算轴的扭矩和两齿 轮的分度圆直径
Fa2 n Ft2
F d 3
2 r3
Ft3
I
100
Fa3 130
310
II
d 2
Fr2 2 D
80
T2

9.55106
P n

9.55106
5.5 180

291806N
mm
d

mZ n2 2

3112
341.98mm
2 cos cos10044
2
d

mZ n3 3

4 23
93.24mm
3 cos cos9022
3
2. 计算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齿轮2:
F

2T 2

2 291806
1707N
t2
d
341.98
2
F tan 1707 tan 200
F t2
n
632N
r2 cos
cos10044
2
F F tan 1707 tan10044 324N
a2
t2
2
齿轮3: F

2T 2

2 291806
6259N
t3
d
93.24
3
F

F t3
tan n

6259 tan 200

2309N
r3 cos
cos 9022
3
F F tan 6259 tan 9022 1032N
a3
t3
3
3. 计算水平面轴承支反力、弯矩,绘制水平面弯矩图

齿轮啮合刚度

齿轮啮合刚度

齿轮啮合刚度齿轮啮合刚度是指在齿轮啮合过程中,齿轮受到的轴向刚度大小。

被动轮的齿面上的接触应力会使轮齿弯曲,从而产生一个轴向刚度。

当转动轴针轮时,被动针轮也会随之转动,但是由于轮齿的轴向刚度,所以它不会与主轴成直线运动。

这时,根据轴向刚度大小,会形成不同的转动情况,例如被动轮有一定的装备延迟,有时也会出现跳动或卡阻现象。

因此,齿轮啮合刚度是齿轮传动中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其大小对齿轮传动效率、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齿轮啮合刚度过大,会使齿轮受力不均的现象加剧,从而影响齿轮的传动效率;如果齿轮啮合刚度过小,会使齿轮间距过大,从而影响传动精度。

因此,要想保证齿轮传动的高效率传动,必须控制好齿轮啮合刚度。

齿轮啮合刚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齿轮材料特性、齿轮设计参数以及齿轮精度等。

1、材料特性。

由于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刚度,因此同一齿轮尺寸的不同材料齿轮,其啮合刚度也不同。

一般而言,硬度越高的材料,齿轮的啮合刚度也越大。

2、设计参数。

齿轮的啮合刚度也受齿轮设计参数的影响,如齿轮的齿数、压力角、模数、啮合方式等。

通常情况下,压力角越大,刚度越大;齿数越多,刚度越小;模数越大,刚度越小;啮合方式越复杂,刚度越大。

3、精度。

齿轮的精度越高,其啮合刚度越大。

由于齿轮精度差,使得齿轮内壁不规则,从而影响齿轮啮合,从而导致齿轮啮合刚度增大。

此外,工艺条件也会影响齿轮啮合刚度的大小。

例如,齿面的处理、滚动成形工艺以及齿轮的回火处理等,都会影响齿轮啮合刚度。

总之,齿轮啮合刚度是齿轮传动中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其大小对齿轮传动效率、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和制造齿轮时,应注意控制齿轮啮合刚度,以保证齿轮传动的高效率和精确性。

齿轮时变啮合刚度计算研究 杨雄威 夏宗朝

齿轮时变啮合刚度计算研究 杨雄威  夏宗朝

齿轮时变啮合刚度计算研究杨雄威夏宗朝摘要:本文分析总结了齿轮啮合刚度的常见计算方法。

提出了一种接触有限元法计算时变啮合刚度且验证了其准确性,并分析了齿轮产生冲击振动的缘由。

关键词:齿轮;时变啮合刚度;接触有限元;冲击振动0.引言齿轮刚度的精确计算是轮齿修形、动态特性、故障诊断、寿命预测以及齿轮参数优化设计等研究的前提条件。

有必要对圆柱齿轮刚度的计算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日本机械学会[1]上齿轮的刚度定义为如下:齿轮刚度为使一对或几对同时啮合的精确齿轮在1mm齿宽上产生1um绕度所需的啮合线上的载荷。

设齿轮宽度为b(mm),齿轮所受的作用于齿廓的法向载荷为Fn(N),齿轮的总变形为δ(um),齿轮上的载荷集度,即齿轮单位齿宽的载荷ω为:ω=Fn/b;齿轮的柔度为:q=δ/ω; 则齿轮的刚度为:c=1/q= Fn/b/δ。

齿轮的单齿刚度的定义为单齿在外载荷的作用下,接触力与位移的比例系数,其表达式为:Kn=Fn/un;其中Fn为作用于轮齿齿廓曲面的接触力;un为齿轮的综合弹性变形量,其中包括了弯曲变形、剪切变形和接触变形等。

单齿对啮合刚度的定义为两个齿轮啮合过程中的综合刚度,两个齿轮以串联的方式耦合形成的单齿接触对,通过单齿刚度可以计算出啮合刚度为:K=K1*K2/(K1+ K2);其中1,2分别为小齿轮和大齿轮。

齿轮啮合综合刚度定义为多对齿轮接触时,各对齿轮间形成并联的耦合关系,所以齿轮啮合综合刚度的表达式为:Km=K1+K2+…+Kn所以齿轮啮合综合刚度主要与单齿的弹性变形、单齿对齿轮的综合弹性变形以及齿轮重合度有关。

因此只要求得齿轮的弹性变形,即可确定齿轮啮合综合刚度。

1.几种常用齿轮刚度计算方法的比较目前关于齿轮轮齿啮合变形的计算方法大致有三种,即材料力学方法、弹性力学方法和数值方法。

材料力学方法中又分为韦伯公式和石川公式。

本文将主要采用ISO方法(B法)回归公式,半经验回归公式,材料力学(石川公式)及有限元方法对相同参数齿轮的刚度进行计算比较。

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参数识别方法研究

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参数识别方法研究
加负 载而 变化 , 但对 于 一个 特定 时刻 , 这些 参数 是确 定 的 。这样 , 系 统共 有 6个 自由度 , 包 括两齿 轮 绕各 自传 动轴 的扭 转 振 动 和 、 方 向 的横 向 振 动 。对 于 扭 转
近年来 , 研 究 者们 对 齿 轮 传 动 系统 的 建模 做 了 大 量 研 究 。Ya n g和 S u n [ 1 仅 仅 考 虑 了齿 轮 啮合 处 的柔
J 2 o 2 ( £ ) 一t " 2 c [ , . 1 0 l ( ) 一r 2 0 2 ( ) +岁 l ( £ ) 一


( £ ) ] 一r 2 惫 [ r l 0 1 ( t ) 一r 2 ( £ ) +Y 1 ( £ ) 一Y 2 ( ) ] 一
自由度 ( 0 1 , o 2 ) , 有运 动微 分方 程 : J 1 0 1 ( £ ) 一r l C [ n 0 1 ( £ ) 一r 2 0 2 ( £ ) += = I 1 ( £ ) 一
考虑 了传 动轴 对 齿 轮动 力 学 特 性 的影 响 , 建 立 了包 含 各个 齿轮 的扭 转 、 轴 的横 向弯 曲的 四 自由度 动 力 学模 型 。Z h u C C等[ 4 ] 近 似 计 算 了 轴 承 和 齿 轮 啮 合 的 刚 度, 并 建 立 了箱 体 一轴 承 一 转 子 一 齿 轮 的耦 合 动 力 学 模 型 。然而 , 这 些研 究 中存 在 着 模 型 参 数 不准 确 的问 题 。齿 轮传 动 系统 中不 仅 包 括 箱 体 、 轴承座、 轴承、 传 动轴、 齿轮 等子 结 构 , 还 含 有 轴 承 结合 部 、 齿 轮 啮合 结 合 部等 。子结构 的物理 状 态 明确 , 力 学机 理清 晰 , 因此 其 物理 参数 易求 。但 结 合 部 因 为 作 用机 理 复 杂 , 且 受 表 面形 貌 、 摩擦 、 润 滑 等 因素 的影 响非 常 大[ 5 ] , 导致 其 刚度 和阻 尼 的求解 十分 困难 , 在文献[ 1 ~4 ] 中的求 解 均是基 于假设 和 近 似 理 论 推 导 , 精 度 不 高 。本 文 针 对 这一 问题 , 建 立 了单 级直 齿 轮传 动系 统 的动力 学模 型 , 并提 出了基 于频 响 函数 列 的齿 轮传 动 系统 动力 学参 数

轴承支承刚度及齿轮啮合刚度计算

轴承支承刚度及齿轮啮合刚度计算

4.6设计参数的计算方法在XXX 的动力学模型中涉及众多的设计参数:如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刚度参数等。

在本节中介绍其中的刚度参数的计算方法(轴承刚度和齿轮啮合综合刚度)。

1轴承刚度系数的计算方法一个滚动轴承的径向支承刚度由下式计算321δδδ++=Fk式中: k 一滚动轴承的径向刚度系数F 一轴承的径向载荷1δ一轴承的径向弹性位移2δ一轴承外圈与轴承孔的接触变形3δ一轴承内圈与轴径的接触变形(1)轴承的径向弹性位移轴承的径向弹性位移根据有无予紧按如下两式计算予紧时:01βδδ=轴承中存在游隙时:201g -=βδδ 式中: 0δ一游隙为零时轴承的径向弹性位移,其计算公式见表4一1g 一轴承的游隙(有游隙时取正号,予紧时取负号)β一系数,根据相对间隙0δg 从图4一7中查出系数表4一10δ的计算公式表中:i 为滚动体的列数;z 为每列中滚动体书;θd 为滚动体的直径;d 为轴承孔直径;α为轴承的接触角;a l 为滚动体的有效长度"(2)轴承配合表面的接触变形轴承外圈与轴承孔的接触变形2δ和轴承内圈与轴径的接触变形3δ按以下两种情况分别计算:间隙配合时:∆=1H δ过盈配合时:bd F H πδ2204.0=式中: ∆一直径上的配合间隙(m μ)b 一轴承套圈的宽度(cm )d 一配合表面的直径(cm )1H 一系数,根据n 由图4一8查出2H 一系数,根据d∆由图4一9查出1H - n 的曲线 2H - d∆的曲线 n 由下式计算bdF n 2096.0∆= 2齿轮啮合综合刚度的计算方法轮齿的啮合综合刚度是指在整个啮合区中参与啮合的各对轮齿的综合效应,主要与单齿的弹性变形,单对轮齿的综合弹性变形以及齿轮的重合度有关。

单齿的弹性变形是指单个轮齿的啮合面在载荷作用下的弹性变形,其中包括弯曲变形,剪切变形和接触变形等。

单对轮齿的综合弹性变形是指一对轮齿在啮合过程中弹性变形的总和。

可以表示为g p s δδδ+=式中:s δ一单对轮齿的综合弹性变形p δ一单个主动齿轮的弹性变形 g δ一单个被动齿轮的弹性变形单对轮齿的综合刚度按下式计算 g p gp s s k k k k k +==δ1式中:s k 一单对轮齿的综合刚度p k 一主动齿轮的单齿刚度g k 一被动齿轮的单齿刚度直齿轮轮齿刚度计算模型对重合度21≤≤ε的齿轮,其平均综合啮合刚度按下式计算()()min max 21k k k m ---=εε式中:ε一齿轮的重合度m ax k 一两对齿啮合时的轮齿刚度m in k 一一对齿啮合时的轮齿刚度下面介绍各项弹性变形的计算方法计算直齿轮的弹性变形有材料力学方法、数学弹性力学方法和有限元法。

一种斜齿轮啮合刚度的简易求解方法

一种斜齿轮啮合刚度的简易求解方法

一种斜齿轮啮合刚度的简易求解方法张强;刘晓宇;汪玉兰;何鸣【摘要】通过对斜齿轮副啮合过程进行分析,得到其啮合线总长度的计算公式;并假定轮齿变形和受载均在接触线长度方向上呈均匀分布,由此推导出斜齿轮时变啮合刚度的近似计算公式.最后通过实例计算,对比了该方法与参考文献所给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过程简单,求解结果较为精确.【期刊名称】《遵义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19)001【总页数】4页(P118-121)【关键词】斜齿轮;啮合过程;时变啮合刚度;接触线【作者】张强;刘晓宇;汪玉兰;何鸣【作者单位】遵义师范学院工学院,贵州遵义 563006;遵义师范学院工学院,贵州遵义 563006;遵义师范学院工学院,贵州遵义 563006;遵义师范学院工学院,贵州遵义 563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32在对齿轮传动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时,确定系统的动态激励往往是首要问题[1]。

根据来源不同,齿轮系统的动态激励主要分为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

外部激励主要是指驱动系统的主动力矩和负载设备的阻力矩;内部激励主要是指在齿轮啮合过程产生的一些动态激励,包括误差激励、啮合冲击激励和刚度激励。

在这些激励中,刚度激励由于时变性和复杂性使其成为齿轮动态激励求解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对于斜齿轮而言,其啮合过程中的轮齿变形在空间中呈螺旋状分布,且是非线性的,因此求解难度非常大。

从目前来看,对于斜齿轮刚度激励的求解通常都是基于轮齿弹性变形理论[1-3],常用的方法有积分法[4]和有限元法[5]。

利用这两种方法可以获得十分精确的数值解,但是过程相当复杂,通常都需要高配置的计算机经过长时间的计算后方可求得,因此大大增加了求解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针对现行方法需要进行大量计算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斜齿轮啮合刚度近似解法,并通过与常规方法的求解结果进行比较,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斜齿轮副的啮合过程如图1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设计参数的计算方法在XXX 的动力学模型中涉及众多的设计参数:如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刚度参数等。

在本节中介绍其中的刚度参数的计算方法(轴承刚度和齿轮啮合综合刚度)。

1轴承刚度系数的计算方法一个滚动轴承的径向支承刚度由下式计算321δδδ++=Fk式中: k 一滚动轴承的径向刚度系数F 一轴承的径向载荷1δ一轴承的径向弹性位移2δ一轴承外圈与轴承孔的接触变形3δ一轴承内圈与轴径的接触变形(1)轴承的径向弹性位移轴承的径向弹性位移根据有无予紧按如下两式计算予紧时:01βδδ=轴承中存在游隙时:201g -=βδδ 式中: 0δ一游隙为零时轴承的径向弹性位移,其计算公式见表4一1g 一轴承的游隙(有游隙时取正号,予紧时取负号)β一系数,根据相对间隙0δg 从图4一7中查出系数表4一10δ的计算公式表中:i 为滚动体的列数;z 为每列中滚动体书;θd 为滚动体的直径;d 为轴承孔直径;α为轴承的接触角;a l 为滚动体的有效长度"(2)轴承配合表面的接触变形轴承外圈与轴承孔的接触变形2δ和轴承内圈与轴径的接触变形3δ按以下两种情况分别计算:间隙配合时:∆=1H δ过盈配合时:bd F H πδ2204.0=式中: ∆一直径上的配合间隙(m μ)b 一轴承套圈的宽度(cm )d 一配合表面的直径(cm )1H 一系数,根据n 由图4一8查出2H 一系数,根据d∆由图4一9查出1H - n 的曲线 2H - d∆的曲线 n 由下式计算bdF n 2096.0∆= 2齿轮啮合综合刚度的计算方法轮齿的啮合综合刚度是指在整个啮合区中参与啮合的各对轮齿的综合效应,主要与单齿的弹性变形,单对轮齿的综合弹性变形以及齿轮的重合度有关。

单齿的弹性变形是指单个轮齿的啮合面在载荷作用下的弹性变形,其中包括弯曲变形,剪切变形和接触变形等。

单对轮齿的综合弹性变形是指一对轮齿在啮合过程中弹性变形的总和。

可以表示为g p s δδδ+=式中:s δ一单对轮齿的综合弹性变形p δ一单个主动齿轮的弹性变形 g δ一单个被动齿轮的弹性变形单对轮齿的综合刚度按下式计算 g p gp s s k k k k k +==δ1式中:s k 一单对轮齿的综合刚度p k 一主动齿轮的单齿刚度g k 一被动齿轮的单齿刚度直齿轮轮齿刚度计算模型对重合度21≤≤ε的齿轮,其平均综合啮合刚度按下式计算()()min max 21k k k m ---=εε式中:ε一齿轮的重合度m ax k 一两对齿啮合时的轮齿刚度m in k 一一对齿啮合时的轮齿刚度下面介绍各项弹性变形的计算方法计算直齿轮的弹性变形有材料力学方法、数学弹性力学方法和有限元法。

材料力学方法计算公式简单且有一定的精度,是广泛使用的方法。

材料力学方法将轮齿简化为变截面的悬臂梁,认为啮合轮齿的综合弹性变形由悬臂梁的弯曲和剪切变形、基础的弹性引起的附加变形和齿面啮合的接触变形三部分组成。

(1)弯曲和剪切弹性变形在计算悬臂梁的弯曲弹性变形时首先将轮齿分成若干小段,如图4一10所示。

取小段i 为对象,设该小段的厚度为i L ,截面面积为i A ,高度为p H ,其余参数见图4一10。

其中截面面积i A 、高度p H 和抗弯截面模量i I 均取该小段两端之平均值。

将载荷j W 等效为该小段右端面上的横向力和弯矩,则由等效横向力和等效弯矩引起的弹性变形所造成的载荷作用点j 的弹性变形分别由下式计算()ij i i i e jj ti S L L I E W 23326cos +=βδ()()iji i i e j j j ij j mi S L L I E Y S W +-=2sin cos ββδ 式中:ti δ一小段i 的由等效横向力引起的弯曲变形造成的载荷作用点j 的弹性变形mi δ一小段i 的由等效弯矩引起的弯曲变形造成的载荷作用点j 的弹性变形e E 一等效弹性模量根据“宽齿”或“窄齿”,e E 取如下的值 如果p H B R = > 5,则为“宽齿”,21γ-=E E e ; 如果p H B R => 5,则为“窄齿”,E E e =其中:B 一齿宽p H 一齿高E 一材料的弹性模量γ一泊松比剪切变形引起的j 点的位移由下式计算i ii j si GA L W βδcos 2.1=式中:si δ一第i 小段的剪切变形引起的j 点的弹性位移G 一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弯曲和剪切引起的弹性变形计算出来后,轮齿在载荷作用点j 沿载荷作用方向的总变形为:()j si mi ti bj βδδδδcos ∑++=(2)齿根弹性引起的附加变形在以上根据悬臂梁计算轮齿的弹性变形时,假设轮齿固定在刚性基础上。

而实际上,由于齿根圆角以及支承材料的弹性,将引起基础的附加弹性变形。

这一弹性变形根据“宽齿”或“窄齿”分别计算。

对于“窄齿”的情况()⎪⎭⎪⎬⎫⎪⎩⎪⎨⎧⎪⎪⎭⎫ ⎝⎛+++⎪⎪⎭⎫ ⎝⎛-+⎪⎪⎭⎫ ⎝⎛=γβγβδ14167.01534.112306.5cos 222j f f f f j fi tg H L H L BE 对于“宽齿”的情况()⎪⎭⎪⎬⎫⎪⎩⎪⎨⎧⎪⎪⎭⎫ ⎝⎛+++⎪⎪⎭⎫ ⎝⎛⎪⎪⎭⎫ ⎝⎛---+⎪⎪⎭⎫ ⎝⎛-=γβγγγγβδ14167.01534.11212306.51cos 222222j f f f f jfi tg H L H L BE 式中:j j M f f tg Y X X L β--=M f Y H 2=(3)齿面接触变形轮齿的接触变形按下式计算:1.08.09.01237.1j e h W B E =δ 其中:e e e e e E E E E E 2121122+=将上述三种变形相加,即得轮齿啮合点j 的总弹性变形ffj bj j δδδδ++=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故障分析与处理作者:单位:摘要:归纳、分析了电厂DCS系统出现的故障原因,对故障处理的过程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为提高分散控制系统可靠性,从管理角度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DCS故障统计分析预防措施随着机组增多、容量增加和老机组自动化化改造的完成,分散控制系统以其系统和网络结构的先进性、控制软件功能的灵活性、人机接口系统的直观性、工程设计和维护的方便性以及通讯系统的开放性等特点,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功能在DAS、MCS、BMS、SCS、DEH系统成功应用的基础上,正逐步向MEH、BPC、ETS和ECS方向扩展。

但与此同时,分散控制系统对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也在逐渐增加;因此如何提高分散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故障后迅速判断原因的能力,对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浙江电网机组分散控制系统运行中发生的几个比较典型故障案例的分析处理,归纳出提高分散系统的可靠性的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

1考核故障统计浙江省电力行业所属机组,目前在线运行的分散控制系统,有TELEPERM-ME、MOD300,INFI-90,NETWORK-6000,MACSⅠ和MACS-Ⅱ,XDPS-400,A/I。

DEH有TOSAMAP-GS/C800,DEH-IIIA等系统。

笔者根据各电厂安全简报记载,将近几年因分散控制系统异常而引起的机组故障次数及定性统计于表1表1热工考核故障定性统计2热工考核故障原因分析与处理根据表1统计,结合笔者参加现场事故原因分析查找过程了解到的情况,下面将分散控制系统异常(浙江省电力行业范围内)而引起上述机组设备二类及以上故障中的典型案例分类浅析如下:2.1测量模件故障典型案例分析测量模件“异常”引起的机组跳炉、跳机故障占故障比例较高,但相对来讲故障原因的分析查找和处理比较容易,根据故障现象、故障首出信号和SOE记录,通过分析判断和试验,通常能较快的查出“异常”模件。

这种“异常”模件有硬性故障和软性故障二种,硬性故障只能通过更换有问题模件,才能恢复该系统正常运行;而软性故障通过对模件复位或初始化,系统一般能恢复正常。

比较典型的案例有三种:(1)未冗余配置的输入/输出信号模件异常引起机组故障。

如有台130MW机组正常运行中突然跳机,故障首出信号为“轴向位移大Ⅱ”,经现场检查,跳机前后有关参数均无异常,轴向位移实际运行中未达到报警值保护动作值,本特利装置也未发讯,但LPC模件却有报警且发出了跳机指令。

因此分析判断跳机原因为DEH主保护中的LPC 模件故障引起,更换LPC模件后没有再发生类似故障。

另一台600MW机组,运行中汽机备用盘上“汽机轴承振动高”、“汽机跳闸”报警,同时汽机高、中压主汽门和调门关闭,发电机逆功率保护动作跳闸;随即高低压旁路快开,磨煤机B跳闸,锅炉因“汽包水位低低”MFT。

经查原因系#1高压调门因阀位变送器和控制模件异常,使调门出现大幅度晃动直至故障全关,过程中引起#1轴承振动高高保护动作跳机。

更换#1高压调门阀位控制卡和阀位变送器后,机组启动并网,恢复正常运行。

(2)冗余输入信号未分模件配置,当模件故障时引起机组跳闸:如有一台600MW机组运行中汽机跳闸,随即高低压旁路快开,磨煤机B和D相继跳闸,锅炉因“炉膛压力低低”MFT。

当时因系统负荷紧张,根据SOE及DEH 内部故障记录,初步判断的跳闸原因而强制汽机应力保护后恢复机组运行。

二日后机组再次跳闸,全面查找分析后,确认2次机组跳闸原因均系DEH系统三路“安全油压力低”信号共用一模件,当该模件异常时导致汽轮机跳闸,更换故障模件后机组并网恢复运行。

另一台200MW机组运行中,汽包水位高Ⅰ值,Ⅱ值相继报警后MFT保护动作停炉。

查看CRT上汽包水位,2点显示300MM,另1点与电接点水位计显示都正常。

进一步检查显示300MM 的2点汽包水位信号共用的模件故障,更换模件后系统恢复正常。

针对此类故障,事后热工所采取的主要反事故措施,是在检修中有针对性地对冗余的输入信号的布置进行检查,尽可能地进行分模件处理。

(3)一块I/O模件损坏,引起其它I/O模件及对应的主模件故障:如有台机组“CCS控制模件故障"及“一次风压高低”报警的同时,CRT上所有磨煤机出口温度、电流、给煤机煤量反馈显示和总煤量百分比、氧量反馈,燃料主控BTU输出消失,F磨跳闸(首出信号为“一次风量低”)。

4分钟后CRT上磨煤机其它相关参数也失去且状态变白色,运行人员手动MFT(当时负荷410MW)。

经检查电子室制粉系统过程控制站(PCU01柜MOD4)的电源电压及处理模件底板正常,二块MFP模件死机且相关的一块CSI模件((模位1-5-3,有关F磨CCS参数)故障报警,拔出检查发现其5VDC逻辑电源输入回路、第4输出通道、连接MFP的I/O扩展总线电路有元件烧坏(由于输出通道至BCS(24VDC),因此不存在外电串入损坏元件的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