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学前儿童的能力——学习材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指人们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条件。综观以往研究,主要有两种分类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能力可以分为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潜在能力是实际能力形成的基础和条件,而实际能力则是能力的展现。

另一种观点认为,能力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在各种活动中都能表现出的能力,如智力等;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门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如绘画能力、音乐能力等。

一、学前儿童的智力

智力是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完成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在儿童心理活动中有着重要地位。儿童智力一般是指认识能力,如注意力、感觉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人的智力是相对稳定的,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儿童智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智力结构的发展和智力发展曲线上。

(一)学前儿童智力结构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智力随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复杂化、复合化、抽象化。对儿童智力结构的变化发展,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理论。

1.智力分化论

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格雷特(Garrrett)。智力分化论认为儿童的智力在最初是混沌不分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从一般化的智力逐渐发展为一些智力因素群。

2.智力复合论

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霍夫斯塔特。此观点认为儿童的智力最初已经是复合的,智力的发展是指各种智力因素的比重和地位不断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觉—运动因素所占的比重下降,言语因素的比重上升。

3.智力内容变化论

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麦柯尔。研究者认为同一智力因素本身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同是智力的一般因素,在婴儿期的内容是感知动作性质的,以后则是认知性质的。这种“智力因素内容变化论”的研究者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一般(共同)因素的变化上。

(二)儿童的智力发展曲线

儿童智力的发展曲线涉及不同年龄智力发展的速度,发展的加速期、高原期等问题。一般来说个体出生后的头几年是智力发展非常迅速的时期,甚至是最迅速的时期,由此形成先快后慢上升的发展趋势。(图7-6)

二、学前儿童能力的差异

能力是重要的个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人的价值。人的各种能力并不是齐头并进发展,也并不是所有人的能力都是一样的,学前儿童的能力在类型、水平以及年龄上的发展和表现存在个体差异。

(一)能力类型上的差异

人通过运用各种能力与客观环境建立联系,而每个人在运用能力时也有各自的特点。事实上几乎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特定的能力类型。

个体间这种能力类型的差异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霍华德·加德纳针对传统智能理论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智能不只是一种,而是多种多样的,有八种或八种以上的智能(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二)能力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除了能力在类型上存在差异之外,儿童在能力发展水平上也存在不均衡现象。以智力的发展为例,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推孟(L.W.Terman)通过对2904名2—18岁儿童的智力测验结果,列出了一张智力分级表。(表7-3)

表7-3 2-18岁儿童的智商分布

智商级别百分比

139以上非常优秀 1

120——139 优秀11

110——119 高于平常18

90——109 中等智力46

80——89 低于平常15

70——79 临界 6

70以下智力迟钝 3

从上述分布情况看,儿童的智力分布基本属于常态分布:两头大中间小,即大多数儿童智力处于中等、高于或低于平常的水平,少数儿童智力处于优秀及以上或者临界及以下的水平。

1超常儿童

超常儿童是指智力发展显著高于同年龄大多数儿童的智力水平,或具有某种特殊才能的儿童,能创造性地完成某种或多种活动。随着智力测验的发展,主要以智商(一般把智商130作为划分超常儿童的最低界限,也有人把智商140或120最低界限)作为天才儿童的指标。

2.低常儿童

低常儿童是指智力发展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平均水平,并有相应行为障碍的儿童。现代心理学将智力明显低下(智商低于70),社会适应不良(不能适应社会环境,不能从事简单劳动,不能生活自理,不能跟班学习等)以及问题发生在早年(16或18岁以下)的儿童成为低常儿童。

其实,成人应当意识到无论是超常还是低常儿童都是正常的儿童,只是他们需要成人更耐心、更谨慎的对待。学者们对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研究对教育工作者的启示在于,要能够有效地分辨儿童能力的高、中、低分布,因材施教,尤其要注意给予两端的孩子更多关注和爱心。

(大)能力发展年龄上的差异

能力发展在年龄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不同儿童同一能力出现的早晚,二是指同一儿童不同能力出现的早晚。这主要涉及到前文中“关键期”的概念,在此就不赘述了。

三、学前儿童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遗传素质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但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尤其是儿童早期的环境和教育能够影响其一生能力的发展。一般来说,对学前儿童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提供丰富多彩的环境刺激

环境刺激的数量、质量和强度决定着儿童脑的发展,丰富的环境刺激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儿童的兴趣。儿童对事物的兴趣直接影响到其能力锻炼的机会,凡是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儿童都会更投入,使能力得到更多锻炼。

(二)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在家庭中实施的教育,还有在专门机构中进行的教育,这要求成人要有一定的辨别力,不能只是灌输知识、拔苗助长,应当在了解儿童能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适时适度的教育。

(三)培养儿童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广泛稳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与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坚强的意志,顽强的奋斗精神对能力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培养儿童的非智力因素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认真对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能够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参加活动也是培养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基本途径,可以让儿童参加一些有挑战性的活动和游戏,通过亲身实验和亲手操作,磨练他们的意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