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论文
作文《《红楼梦》读后感:宝黛爱情的悲剧》
《红楼梦》读后感:宝黛爱情的悲剧篇一《红楼梦》读后感:宝黛爱情的悲剧说起宝黛爱情,我第一反应就是我那只养了三年的猫,咪咪。
它,怎么说呢,就像贾宝玉,性格古怪,爱干净到神经质的地步,还特挑食。
它最爱吃的是一种进口猫粮,那种猫粮长得像小鱼干,但贵得要死,一袋够我吃好几顿麻辣烫了。
它吃其他猫粮就跟黛玉吃药一样,皱着个小脸,一脸嫌弃。
这猫啊,每天早上都要我抱它起来,放在窗台上晒太阳,稍微偏一点角度它都能察觉,然后用它那双绿豆眼狠狠地瞪我。
这跟宝玉的娇气简直如出一辙,你说是不是?宝玉和黛玉的爱情啊,也是这种感觉,敏感,脆弱,又充满着一种让人心疼的美。
两个人都太敏感了,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能让他们闹别扭,然后我看着就觉得头大,跟哄咪咪吃饭一样麻烦。
就像前几天,咪咪跑我键盘上去了,我轻轻把它拨开,它就“喵”地叫了一声,然后躲到床底下去了,足足躲了一个小时。
我当时寻思着,这猫的脾气怎么比我还大?这跟宝玉黛玉的小脾气简直一模一样,一个眼神不对,就能让你心烦意乱半天。
黛玉的多愁善感,宝玉的浪漫不羁,这两个人啊,像两株互相依偎的奇花异草,美则美矣,却经不起风吹雨打。
其实想想,他们俩的爱情悲剧,很大程度上也是时代悲剧,封建社会那一套玩意儿,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爱情又咋能不受影响呢?我那猫咪咪,就因为我最近工作太忙,没怎么陪它玩,它都开始不理我了。
这让我觉得,有时候,陪伴才是最好的表达,而宝玉和黛玉,注定缺少这种日常的陪伴和理解。
篇二《红楼梦》读后感:宝黛爱情的悲剧再来说说宝黛爱情,其实就跟谈恋爱一样,充满了各种让人抓狂的细节。
你看啊,宝玉和黛玉,都是那种心思细腻,容易想太多的类型。
这就好比我前天在网上买了个新耳机,结果物流信息显示延误了,我当时就焦虑得不行,不停地刷新页面,感觉像是世界末日要来了。
而黛玉那种敏感的性格,遇到一点儿风吹草动,都能让她胡思乱想半天,宝玉也一样,两人凑一块儿,那简直就是大型焦虑现场。
尤其是黛玉的体弱多病,这更是加剧了悲剧的色彩。
电大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浅析《红楼梦》宝黛爱情悲剧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浅析《红楼梦》宝黛爱情悲剧浅析《红楼梦》宝黛爱情悲剧论文提纲论点: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性格上来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叛逆性格;从宝、黛、钗三者来看,宝钗在各方面都比宝黛占有明显的优势;但宝黛爱情悲剧的根源还是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制度。
一、宝黛爱情悲剧的性格因素(一)贾宝玉的性格分析1、贾宝玉的叛逆性格2、贾宝玉追求个性解放3、贾宝玉追求婚姻自由(二)林黛玉性格分析1、林黛玉的叛逆性格2、林黛玉的孤苦心境二、宝黛爱情的社会因素三、总结浅析《红楼梦》宝黛爱情悲剧摘要: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红楼梦》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的高峰,在中国小学史上有“压卷”地位。
它的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而复杂的,而艺术成就又是多方面的。
作品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作为中心内容。
贾宝玉和林黛玉由相识、相知到发展成爱情,二人心相通,志相同,但他们美好的爱情理想却不能实现,被封建势力的代表—其家长无情地摧毁了。
最终以黛玉病死,宝玉出家的悲剧告终。
宝黛爱情悲剧有其自身性格的因素,也有社会因素,而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所追求的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与当时的封建制度和礼教的要求相背离,是整个社会造就了宝黛爱情的悲剧。
关键词:红楼梦宝黛爱情爱情悲剧《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其作者“曹雪芹以其卓绝的才华,把中国古典现实主义的创作艺术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
《红楼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朽的瑰宝。
”①而宝黛爱情悲剧是《红楼梦》的主要线索。
小说中的宝黛爱情,可谓千古绝唱,感人肺腑,可为什么宝玉和黛玉那么心心相印的美好爱情却不能被容忍,而最终以黛玉病死、宝玉出家的悲剧告终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性格上来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叛逆性格;从权势上看,宝、黛、钗三者,宝钗于各方面都占有明显的优势;但宝黛爱情悲剧的根源还是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
一、宝黛爱情悲剧的性格因素(一)贾宝玉的性格分析1.贾宝玉的叛逆性格作为封建贵族家庭里的一位贵公子,他的家庭对他抱以极大的希望,为他安排了一条读书中举、显亲扬名的道路,盼望他成为继承其阶级事业的忠臣孝子,而他却十分厌恶,全然否定这些:“不爱读圣贤书,把劝他读书的人骂成‘国贼’、‘蠢’,以至焚书,不愿走封建阶级安排的读书做官的道路。
宝黛钗爱情悲剧(5)
宝黛钗爱情悲剧(5)篇一:L 论宝黛爱情悲剧的产生L 论宝黛爱情悲剧的产生关键词:仕途经济封建制度精神叛逆封建礼教性格内容提要:纵观宝黛爱情的始末,其悲剧的产生,是集二人的情感,性格、家庭、社会等同为一体,其主要原因还是封建社会的礼教,是万恶的封建社会制度所产生的结果,他们爱情的叛逆只是萌芽状态,势必要遭到封建制度冷酷的摧残以致摧毁。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薛宝钗出闺成大礼之日,正是林黛玉焚稿痴情,魂归离恨天之时。
一面是鼓乐喧天,喜气洋洋;一面是冷月寒霜,凄凉冷清。
连紫鹃想到黛玉这几天竟连一个人问的也没有,也不由恨,“这些人竟这样狠毒冷淡。
”此时的黛玉,万念俱灰,自己所追求的爱情已经彻底破灭,贾府的冷酷无情也已一目了然,便是对宝玉也有满腔的怨恨。
她临终那句未及说完的“宝玉,宝玉,你好?”其中所包含的千古遗恨,不管何时何地,都能激起人心中穿越时空的震撼。
《红楼梦》中对宝黛二人的爱情描述,突破了以往作品中那种郎才女貌,一见钟情,花前月下,蜜月幽期,只及悲欢离合,金榜题名,夫贵妻荣的窠臼,细致入微得描写了他俩相知相爱,达到思想感情上的默契的曲折过程,表现了他俩纯真的爱情。
就林黛玉来说,书中充分写出了她的品格,她的思想感情,她的幻想和追求。
我们仿佛可以听到林黛玉的悲吟,知道“花柳繁花地,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园,在她眼里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场所,知道清幽的小巷馆里,她过的是“清灯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直到“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纱窗湿”的凄凉长夜。
从她对菊花的低吟,似乎看到她所期望于宝玉的不仅是“男才女貌”相当的“如意郎君”,而且是在茫茫尘俗可以“偕隐”的“知心者。
”贾宝玉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母腹中开始孕育的“新人”胎儿,他的爱有一个全新的性质,贾宝玉这个典型形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多情”,这种“多情”就是“爱博心而劳,而忧患亦日甚矣。
”但是在大观园这么多女子当中,贾宝玉最敬林黛玉,但林黛玉却从不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但是贾宝玉却常常不得不参加“额冠博带”的场合,见惯了那些讲“仕途经济”的人,厌恶他们。
论《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悲剧
论《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悲剧洛阳理工学院会计学系摘要:由于《红楼梦》所表现的爱情,是一种带有新的光彩和具体有广阔反封建意义的爱情,因此它特别富于叛逆性,但也特别富于悲剧性。
很明显的可以看到,直接造成这一悲剧的时代原因,便是封建社会的包办婚姻制度。
即使贾宝玉和林黛玉能够取得封建家长的允许而如愿结成婚姻,宝黛的性格、思想也不能因此改变悲剧的结局。
要改变这一悲剧,就必须早那一时代里找到一方不仅能够容纳自由恋爱、婚姻自主、而且还要包容贾宝玉、林黛玉的性格、理想和道路的国土。
关键词:宝黛爱情悲剧命运时代社会一、宝黛不和时宜的性格1、林黛玉孤标傲世的性格当林黛玉初到荣国府时,封建家长竟是不加“大防”地把她和贾宝玉安排在一个住处。
这似乎连林黛玉都有点意外,她曾这样想:“况我来了,自然和姐妹们住在一起,兄弟们是另院别室”。
封建家长为什么这样把他们安排在一起呢?先不去追究。
但可以相信的是:在最初的时候,如果把林黛玉说个贾家做媳妇,以贾母为首的封建家长未必不同意。
勿怪,最善于看上头风色的凤姐,很早就用“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这样的话来和林黛玉开玩笑;连贾府的仆人兴儿也任务贾宝玉将来的婚姻对象一定是林黛玉了。
看来这一段婚姻刚开始并不是没有那么抵触。
但是,以贾母为首的封建家长,开始时对林黛玉万般怜爱,甚至爱的连自己的嫡亲孙女儿都要靠后了;后来,由于在长期的相处过程中,对林黛玉的脾气,独特的性格愈来愈看得清楚了,这才渐进的产生了反感。
而这一性格恰恰是封建家长决定婚姻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这在《红楼梦》中也曾有描写。
例如,那一次清虚观打醮,张道士想给贾宝玉说亲,因对贾母说道:“前日在一个人家看到一位小姐,……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配的过,但不知老太太怎样,小道也不敢造次。
”贾母说:“……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儿配得上,就来告诉我。
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只是模样儿、性格儿难得好的。
”贾母的这一段话往往被粗心的读者忽略,其实这很重要的。
论宝黛爱情悲剧
论宝黛爱情悲剧《红楼梦》是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但是最妙的是宝黛之间:爱到深处永不说“爱”;情到浓时从不言“情”。
宝黛爱情的曲曲折折、反反复复、似有若无、似爱非爱,是最能震撼每一位读者心灵的。
刘梦溪先生说:“现代人如果不熟悉红楼梦,他们的爱情语言符号会显得单调而不够典雅。
不读懂贾宝玉,就不知道什么叫对所爱女性的体贴。
不理解林黛玉,就不明白恋爱中的女性的复杂心理。
”《红楼梦》中以宝黛爱情为主线。
从木石前盟开始一直说下去,也没有个结尾。
从《枉凝眉》曲中“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即可看出宝黛爱情的悲剧,大概是到黛玉泪尽而逝,独留宝玉怅惘的结局。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多么美好纯洁的爱情!阆苑仙葩配美玉无瑕,何等的般配适宜!邂逅的欣喜说明是三生石畔早己注定的奇缘,不是冤家不聚头嘛,然而奇缘却未能开花结果。
奇缘带来了希望,紧跟着又带来失望,为什么偏要白走这一遭呢?在尝尽无数的酸甜苦辣后而最后却落的个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的悲惨结局。
黛玉焚稿断痴情后泪尽而亡。
宝玉也不得不绝望出家。
为什么有情人就不能终成眷属呢?宝黛爱情如此,人世间的奇缘又何尝有多少是完美的呢?这样执著的情感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幸福,这样遗憾的震撼绵延至今试问世人有多少这样真挚而可悲的恋情?然而我觉得宝黛爱情的悲剧不单是停留在他们不能终成眷属上。
更多的是他们间无休止的争吵和埋怨。
没有了相互的信任和理解,这样的爱情还算爱情吗?明明彼此相爱,为什么又要活得那么苦,那么累!爱情应该是建立在快乐之上的,不是吗?那么造成这样的悲剧原因又是什么呢?不可否认,宝黛爱情悲剧中夹杂着不少社会历史原因和一些封建思想观念,的确,在贾母等众人心中,薛宝钗才是贾宝玉的佳配,不仅是门当户对,而且薛宝钗进退有据,刚柔得度,行止得体,藏用俱时,她的这种堪称文化理想的化身,似乎天生就俱有一种政治家的素质。
宝黛悲剧爱情原因分析的作文开头
宝黛悲剧爱情原因分析的作文开头
宝黛的悲剧爱情啊,说来话长!你们这些年轻人大概难以理解那个封建社会的规训和束缚了。
我老年人可是吃足了当年那些门当户对、等级森严的闷亏。
想当年,宝黛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地一起长大,彼此你儿我儿地玩在一块儿,那时候谁也没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的下场。
后来他们渐渐懂事了,也就明白了那些世俗的规矩和门墙。
宝钗是大家闺秀出身,门第不凡;而林黛玉却只是个赘臣的女儿,地位有些尴尬。
按理说,宝钗才应该是那个嫁入贾府的红线女,可谁知黛玉生性慧极,又被宝玉一心钟情。
于是乎,这才酝酿出了后来那出出人意表的悲剧。
我常常在想,假如那年头没有那些讲究门第的陋习,宝玉和黛玉又怎会走上那条不归路呢?同样一段姻缘,却被这等世俗礼教生生夭折了。
这不,宝钗虽一度在宝玉心里占了一席之地,但毕竟只是个过客。
那颗真心啊,却早就系在了黛玉那里。
我看啊,这大概就是这对璧人的命运吧!不过想想也挺可惜的...。
论《红楼梦》中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
目录摘要 (2)引言 (2)一、命运的悲剧 (2)(一)“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的碰撞 (2)二、性格的悲剧 (4)(一)“离经叛道”——贾宝玉 (4)(二)“心较比干多一窍”——林黛玉 (5)(三)“安分守时”——薛宝钗 (7)三、悲剧的根源 (8)(一)封建势力的摧残 (8)(二)封建礼教制度下的牺牲 (10)(三)社会悲剧的催化 (11)结语 (12)参考文献 (12)Absteact (13)谢辞 (14)论《红楼梦》中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姓名:刘蓉燕,指导老师:李晓梅[摘要]《红楼梦》是以宝、黛、钗三个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进行叙述的。
曹雪芹用虚实相间、虚实相生的手法,以炼石补天的神话为引子,有条不紊地描写了贾府这个封建贵族家庭内部的种种悲剧事件和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
宝、黛、钗三人在封建阶级统治的大环境下滋生出来的贾府这个小环境中,性格的悲剧得以升华。
然而一切悲剧的根源在于封建礼教、统治阶级的压迫以及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的压迫,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宝、黛、钗的爱情婚姻观。
贾宝玉与黛玉没有结果的凄凉爱情的演绎和他与宝钗之间没有爱情的无奈结合之举,尖锐的阶级矛盾使其最终都以悲剧收尾。
[关键字]《红楼梦》;命运悲剧;叛逆;社会悲剧;矛盾《红楼梦》全书洋溢着一种悲凉凄切的美,犹如一首如泣如诉,哀婉动人的悲歌。
作者将贾府的兴盛衰败与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作为两大主线,相互交织呼应。
书中诗意盎然、妙趣横生的言语,并且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动之以情,处处渗透着人物的性格悲剧与命运悲剧。
作者在表现这场爱情婚姻悲剧时,并没有直接把悲剧冲突放在肤浅、表面的尖锐状态中,而是通过真切细腻地描叙贾宝玉同两个性格不同的女人之间的感情历程来与其周围环境对立。
宝、黛、钗三人身处这样一个悲剧的时代中,他们身上悲剧的影子是无处不在的。
一、命运的悲剧一个是“木石前盟”,一个是“金玉良缘”,明明都是令人神往羡慕的美好,却在封建洪流的冲击下成为了宝、黛、钗三人思想上的指引,行为上的利剑。
浅谈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论文
目录目录: (1)论文摘要: (2)关键词: (2)一、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是命运的悲剧 (3)二、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是性格的悲剧 (5)(一)、贾宝玉的性格 (5)(二)、林黛玉的性格 (6)(三)、薛宝钗的性格 (7)三、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是社会的悲剧 (8)(一)、家庭环境背景造成的必然性 (8)(二)、当时社会环境是生成悲剧的根源 (9)参考文献: (12)论文摘要《红楼梦》是曹雪芹所创作,为我国古代堪称第一的一部奇书,是中国文学史小说创作的最高峰,其内容之博大精深,如同一部百科全书;其艺术造诣之精妙,犹如一座艺术宝库。
自《红楼梦》诞生以来,就存在不同的读者对作品都有不同看法的现象,对宝、黛、钗三人爱情婚姻悲剧原因的争论,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
宝、黛、钗三人的恋爱婚姻悲剧是《红楼梦》一书中最重要的悲剧。
本文试图从命运、性格和社会的客观因素三个方面来探讨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
宝、黛、钗三人都是处于悲剧时代同时又具有悲剧性格的悲剧人物,因此他们的悲剧命运是不可避免的,是具有普遍性的悲剧典型,透过这一悲剧,我们可以看到,在罪恶的封建社会里,无论像宝、黛一样叛逆还是像宝钗一样顺从都无法摆脱悲剧的结局,不仅是命运的悲剧,也是性格的悲剧,更是当时的社会悲剧。
关键词《红楼梦》悲剧独特性必然性仕途经济社会根源试论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的社会意义指导老师:作者:准考证号:《红楼梦》是曹雪芹用他丰富的生活经济、渊博的学识、辛勤的劳动,以及他那无可比拟的艺术天才所创造出来的一部集中的、完美的、典型的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
他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复杂而且天然浑成,表现了现实主义的高度成就,是中国文学史小说创作的最高峰,因此《红楼梦》是我国最优秀的一部古典名著。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不同的读者对作品都有不同的看法,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大家都认为宝、黛、钗三人的恋爱婚姻悲剧是《红楼梦》一书中最重要的悲剧。
论《红楼梦》中宝黛爱情的悲剧.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本科专业毕业论文论《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悲剧*名:***学校:巩义市广播电视大学学号:**************指导教师:***定稿日期:2009年9月目录一、宝黛爱情的命运悲剧。
(1)二、宝黛爱情的时代悲剧。
(2)(一)宝玉的软弱多情 (2)(二)宝黛爱情反世间之道而行 (2)(三)宝黛性格不和 (3)三、《红楼梦》宝黛爱情的社会悲剧。
(5)参考文献 (6)论《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悲剧张晓娜2009年9月摘要:《红楼梦》以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线索。
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是由于命运的捉弄、宝玉的软弱多情以及他们反世间之道而行造成的。
加之宝黛二人性格的不和,更使二人的爱情成为一曲婉唱。
而且宝黛二人都是处于悲剧时代同时又具有悲剧性格的悲剧人物,因此他们的爱情悲剧在那个时代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是具有普遍性的悲剧典型。
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既是命运的悲剧,又是时代悲剧,更是社会悲剧。
关键词:宝黛爱情悲剧命运时代社会《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也是古典悲剧小说的高峰。
《红楼梦》中最能体现其悲剧性的就是宝黛的爱情悲剧,这是全书的中心情节,是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激动人心的悲剧。
曹雪芹的高明之处,是他把宝黛的爱情悲剧跟贾府由盛转衰的命运结合起来描写,写出了一部贵族之家的罪恶史、衰亡史,同时也写出了这个悲剧的构成及其深刻的原因。
一、宝黛爱情的命运悲剧贾宝玉是贾家子孙中唯一有希望可以中兴家业的继承人,为了维护家族的利益,为了光宗耀祖,家长们要把他引上正路,他们十分害怕宝黛的爱情结合,他们不顾给宝玉造成精神上的巨大折磨和痛苦,不惜置黛玉于死地,最终选择了薛宝钗做贾宝玉的妻子。
这不仅仅因为薛家有钱,两家门第相当,联姻以后可以进上步加强他们“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因为薛宝钗脑子里那一套封建正统思想,完全符合封建主义道德规范和整个贵族家庭的利益。
论宝黛钗的情爱纠葛与悲剧命运
论宝黛钗的情爱纠葛与悲剧命运贾宝玉是《红楼梦》里众多男性中最出色的一个,从很多方面来说,他与贾府甚至是当世其他男子皆不同,他身上体现出了极大的叛逆性,他厌弃仕途,不喜读书,把八股文斥责为“饵名钓禄之阶”。
身为男子,却最厌恶男子,生于贵胄之家,却厌弃仕途,不喜读书。
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人便觉得浊臭逼人”;贾宝玉生活在一个“女儿国”里,最喜欢和女儿们一起顽笑,是一位终日游顽于富贵温柔乡里的多情贵公子。
因此,他与《红楼梦》里的许多女性都有情爱纠葛,本文将就宝黛钗三人之间的情爱纠葛与悲剧命运进行简单分析。
标签:宝黛钗;情爱纠葛;悲剧命运贾宝玉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多情公子”,他博爱一切女性,他似乎对所有女子都有情,尤其是他与宝黛之间的感情,更是令人说不清道不明。
他多情,对待爱情不专一,他“博爱”所有女性,但却无法对其中任何一个女子做到真正的从一而终。
一、贾宝玉与林黛玉小说中,贾宝玉对众女儿似乎都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但唯独对黛玉的情感是最特殊的。
宝黛并非今世方知,而有“木石前盟”。
“黛玉的前身是长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绛株仙草,时有赤霞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始得久诞日月。
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乃脱去草木之身,修得女体。
后因神瑛侍者下凡历劫,触动得她五内郁结着一股缠绵不尽之情,乃随同下世为人,是以一生所有眼泪还他,以报昔日灌溉之恩。
”绛珠下世降生为林黛玉。
而贾宝玉的前身为赤霞宫神瑛侍者,“因常常行走于灵河岸边,见岸上有一株绛株仙草,楚楚羸弱,乃日以甘露灌溉,使其久诞岁月,受天地精华,得雨露滋养,修得女体。
”后神瑛侍者下凡历劫,降生为贾宝玉。
绛世为人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是表兄妹,因黛玉之母亡故,其外祖母賈母怜悯黛玉,便把她接到贾府,故而黛玉和宝玉自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
由于二人志趣相投,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之间便迸发出了男女情爱的火苗。
林黛玉爱使小性子,说话尖酸,为人刻薄,多疑,都是因为她太爱贾宝玉。
论《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悲剧
论《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悲剧1401210009 陈嫚丽汉语言文学(师范)专升本班摘要:悲剧性是《红楼梦》的总体审美风格,而宝黛爱情则是贯穿始终的主题。
宝黛二人都是处于悲剧时代同时又具有悲剧性格的悲剧人物,因此他们的爱情悲剧在那个时代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是具有普遍性的悲剧典型。
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无一不是与社会紧密相连的,也与个人原因分不开,悲剧的意蕴与艺术感染力无一不渗透宝黛的爱情中。
因此本文就其爱情悲剧的原因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性格悲剧、命运悲剧、社会悲剧。
从而阐述其悲剧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及价值。
关键字:宝黛爱情、悲剧、性格、社会意义、美学一、宝黛爱情悲剧溯源1.宝黛爱情的性格悲剧1.1.孤傲敏感林黛玉黛玉孤傲多才,敏感聪慧,但她的敏感尖刻确不为时代和环境所容,与龌龊的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有“咏絮才”,确唯有“玉带林中挂”。
黛玉母死寄居在贾府这样一个大家庭中,面对府中众人,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可见她是一个聪明善察的女子。
但生性孤傲,爱恨分明,使得她言行举止间并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好恶。
对于贾府的统治者,她也从来不说奉承话故意讨好。
出于孤苦的身世和强烈的自尊,黛玉对周围人的言行总是分外的敏感,有时出语未免尖刻,有时也哭哭闹闹,给人留下“小性儿”的印象。
贾府这个复杂的大家庭中,这样的性格无疑会招致别人的侧目,使其显得更加的突兀,没有归属感,以致冷月葬花魂:“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如此的环境加之敏感的性格,越来越使她伤心难受,孤苦的身世,孤傲的性格,孤独的处境加上多病的身体,让正值青春年华的黛玉心里过早的产生了沉重的的悲苦意识和情结。
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少女,黛玉不可能不明白,只要她向贾府的统治者低头多说些奉承讨好的话,就能改善自身的生存处境,但她却不肯这样做。
黛玉这样的性情显然是与封建家长的择偶标准是不统一的,封建家族择偶看重的是性儿,像宝钗那样懂得圆滑处世,贤惠掌家的人而非她这样“绝尘埃,信天命,不由其他”的小性子。
作文《《红楼梦》读后感:宝黛爱情的悲剧》
《红楼梦》读后感:宝黛爱情的悲剧篇一《红楼梦》读后感:宝黛爱情的悲剧说真的,读完《红楼梦》,我整个人都蔫儿了。
这宝黛爱情,看得我心肝脾肺肾都跟着疼。
不是一般的虐恋啊,简直是大型连续剧,而且还是那种没个好结局的。
我那天看完最后几回,整个人都瘫在沙发上,薯片都忘了吃,这感觉,就像我上个月加班到凌晨两点,好不容易完成了一个巨复杂的PPT,结果第二天领导说,这个方案不行,得重做一样。
那种无力感,那种被命运捉弄的感觉,简直一模一样!你可能觉得我夸张,但真的,这感觉太真实了!当时我为了那个PPT,真的是呕心沥血,恨不得把每个数据都刻进脑子里。
我记得那天晚上,我喝了三杯咖啡,眼睛都花了,才勉强把PPT搞定。
为了一个图表,我还专门去查了半天资料,最后选用了最合适的颜色和字体,就为了让它看起来更赏心悦目,更能打动人。
当时我还想着,做完这个PPT,我就要好好犒劳自己一番,比如去看场电影,或者吃一顿火锅。
但是,领导的一句话,把我的所有希望都破灭了。
那种打击,真的就像黛玉知道宝玉要娶宝钗一样,晴天霹雳!回来再说宝黛,这俩人,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爱的是他们那种纯洁的爱情,那种两情相悦,心心相印的感觉,让人羡慕嫉妒恨。
恨的是,这爱情,偏偏就是个悲剧。
他们之间的阻碍,可太多了,门不当户不对,家族利益,还有那各种各样的人情世故… 就好像我做PPT时,不仅要考虑数据和图表,还要顾及领导的喜好,还要考虑同事的意见,还要考虑项目的整体风格。
这各种各样的限制,最后让我累得够呛,最后的结果,还不如人意。
篇二《红楼梦》读后感:宝黛爱情的悲剧继续说宝黛,他们的爱情,其实就是现实中很多爱情的缩影。
想想看,多少恋人,因为家庭背景、社会压力或者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无法走到一起?就比如我一个朋友,她男友的父母就非常反对他们在一起,理由是觉得她家庭条件不好,配不上他们的儿子。
她男友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最后,还是选择了分手。
当时我朋友哭得稀里哗啦的,我看着都心疼。
宝黛爱情为什么注定是一个悲剧800字作文
宝黛爱情为什么注定是一个悲剧800字作文Precisely speaking, the tragic love story of Baoyu and Daiyu in the novel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is inevitable due to various factors. 从各个方面来看,在《红楼梦》里,宝玉和黛玉的悲剧爱情是注定的。
Firstly, the social expectations and constraints of the Qing Dynasty era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shaping the tragic outcome of Baoyu and Daiyu's love story. 在清朝时代的社会期望和束缚下,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故事的悲剧结局被塑造出来。
Baoyu and Daiyu's love faced obstacles from their family's interference and political ambitions, which ultimately led to misunderstandings and heartbreak. 宝玉和黛玉的爱情面临家族的干涉和政治野心的阻碍,最终导致了误会和心碎。
Moreover,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and rivalries within the Jia family added to the tragedy of Baoyu and Daiyu's love, as they were entangled in a web of conflicting emotions and expectations. 此外,贾家内部复杂的关系和竞争为宝玉和黛玉的爱情增添了悲剧色彩,他们被纷争的情感和期望缠绕。
论文:对宝黛爱情悲剧的再认识
对宝黛爱情悲剧的再认识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里,有无数爱情故事,却几乎没有一个在深度和广度上超过《红楼梦》里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
曹雪芹以巨大的热情和心血创造了宝黛两人一段美丽的情缘,却又亲自宣判这爱情的死亡:他把林黛玉送给了死神,又把贾宝玉送出红尘当了和尚。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有情人终成眷属”。
习惯于常规思维的人因此很难接受宝黛爱情不得善终的结局,在扼腕之余只能求助于脸谱化手段,把一顶顶荆冠套在贾母、贾政、王夫人、王熙凤和薛宝钗等人头上,把他们当作破坏宝黛爱情的刽子手,以求得心理的满足、平衡。
但这样一来却有悖于作者本意的。
贾宝玉和林黛玉无疑是两个迷人的人物。
仅以那非常人可比的美貌、才气就足够让人倾心,何况他们精神境界又如此清纯脱俗,在糜烂成风,“除了两只石狮子还干净罢了”的贾府,他们就象两枝出污泥而不染的出水芙蓉,尤其在于宝黛之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那种如痴如醉的爱情,如同莎士比亚笔下罗密欧与朱丽叶,人世间少男少女的这种绝无功利、纯情的爱总让人一唱三叹。
但是曹雪芹并没有为爱情而写爱情。
他在宝黛的爱情故事里注入了深刻的时代、社会和人生的内容。
曹雪芹以异于常人的细腻感觉和深邃洞察力把握住了自己所处中国封建社会末世时期的特征,他预感到他所熟悉的社会和阶级都将“落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如同忠于科学事业的科学家,临终时把死亡的过程和感觉忠实地记录下来一样,曹雪芹也将封建社会和自己所属的贵族阶级行将消亡时的种种迹象、人们的心态忠实地记录下来。
在《红楼梦》里充满了世纪末气息,人物无不被深深烙上世纪末印记,他们几乎都逃脱不了悲惨的结局。
即使对自己最心爱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曹雪芹也不敢徇于私情去美化他们,挽救他们,相反,正由于贾、林是贵族阶级中典型的公子、小姐,是全书最重要的主人公,曹雪芹解剖他们最深刻,末世的印记最鲜明,赋于他们的悲剧色彩最浓重。
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两个具有复杂、丰富心理和性格的人物。
谈宝黛爱情1200字论文
谈宝黛爱情1200字论文尽管宝黛二人的爱情终成悲剧,但和所有爱情一样,他们之间也有着温情脉脉,甜甜蜜蜜,而且在重重压力下两人的感情越久越深越磨越坚固。
第十九回的“意绵绵静日玉生香”,第二十三回的一起葬花和共读《西厢》,第三十四回黛玉探望宝玉时的两心相契,都是让人艳羡不已的情节。
当然宝玉对宝钗也有也存在一份感情,但那只停留在留恋其肌肤之美的层面。
宝黛二人的交往则似乎超越了身体肌肤这个层面,甚至在他们的第一次相见中,就穿越了形貌的障碍,直达到心灵的彼岸。
爱情本来应该包含了情也包含了性,可是在宝黛爱情之中,所有的一切都提升为了心灵。
然而,谁会觉得这是不完满的爱情呢?谁不会被这人世间最纯最真最深刻也最艰难的爱情深深地震撼?多少赌誓发咒,死去活来,多少外界重重压力却换来了越挫越勇的两心相悦相知与相近,值矣!依然拿宝玉对黛玉和宝钗的感情做比较。
宝玉和宝钗之所以只停留在异性间相互愉悦倾慕的感性层面或浅表层面——这不仅由于二人思想观念上有差距,更在于性格类型上的不同:像宝钗这种理智型的冷情美人,即使宝玉能如她所愿,改邪归正,成为她更理想的婚姻对象,她也绝不可能像黛玉那样,对宝玉爱得如痴如迷,死去活来。
据此可知,“木石姻缘”与“金石姻缘”之争,不是常见的爱情婚姻与无爱婚姻之争,而是理想爱情婚姻与世俗性爱婚姻之争。
在红楼梦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爱情对于婚姻来说乃是一种难得的奢侈,只有少数幸运儿能享受到,而宝黛所追求的那种生死以之的理想爱情婚姻,更是凤毛麟角,极为罕见。
能拥有这样理想的爱情,岂不美哉!就算与宝钗成婚,宝玉依然不能忘怀黛玉的真爱,常与之梦中相会,互诉衷肠,但因人仙两隔,宝玉肝肠寸断,悲痛欲绝,离家而去。
人已去,爱仍旧,何等的凄美!红学研究者冯其庸认为:“曹雪芹所描写的宝黛的爱情,是古典文学中最为美好的爱情,也是最理想的爱情,现实的爱情。
柳梦梅、杜丽娘的爱情,未免虚幻;张生、崔莺莺的爱情,未免简单。
宝黛的爱情已进步到近现代爱情的基本线了。
谈宝黛爱情1200字论文
谈宝黛爱情以往官方红学认为宝黛都是封建社会里的叛逆人物,他们之间的自由恋爱并不容于当时的封建社会,因此才被封建制度的维护者们所扼杀。
这样的观点宛如他们所批判的八股文一样,空泛笼统,毫无新意,按这样的说法,封建社会里无论什么样的爱情悲剧都可以用这个公式往上套。
实际上所谓封建社会不允许自由恋爱,也只是遵从父母之命,体现的是对父母的孝道,因此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做法,并不是有法律规定不允许自由恋爱。
换句话说,如果自己家的孩子看上哪家的姑娘了,和父母说明,只要父母同意,走一下“三媒六证”的手续,这家的姑娘就可以娶进门了。
在《红楼梦》里薛蟠和夏金桂就是这样的例子。
两人并不是包办婚姻,薛蟠在外出贸易时遇到夏金桂,两人私定终身,薛蟠回家就像母亲薛姨妈求娶夏金桂。
薛姨妈本来不同意这门婚事,但耐不住薛蟠的软磨硬泡,最终还是答应了。
所以不管夏金桂过门之后和薛蟠打成什么样,至少薛蟠还是争取到了自己想要的婚姻。
所以我们再来看宝黛之间的爱情,不得不说两人没走到一起也不能全怪社会。
他们俩也都有责任,当然贾宝玉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林黛玉是个孤女,没有家庭可以依靠,也没有力量去争取自己的爱情与婚姻。
她所能做的也只有紧紧抓住贾宝玉,不让他对自己有二心。
比如她曾视薛宝钗为仇敌,对史湘云也不爽。
但后来她发现无论是薛宝钗还是史湘云都是心地善良之人,和贾宝玉也没有那层意思,所以她也就和和薛、史两人和解,成了闺中密友。
之后的日子是林黛玉人生中过得最舒服的一段时间,真正是抛开烦恼,无忧无虑。
和贾宝玉以及一帮姐妹吃喝玩乐,吟诗填词,而且又认了薛姨妈当干妈,和薛宝钗成了姐妹,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家庭温暖。
但林黛玉没有想到的是对她和贾宝玉的爱情威胁最大的既不是薛宝钗也不是史湘云,而是荣府的高层。
只有他们才有权决定谁是宝二奶奶。
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贾母。
贾政和王夫人虽说是贾宝玉的父母,但也得听老太太的,即使是他们给贾宝玉选个媳妇也要争得老太太的同意。
论《红楼梦》之宝黛爱情悲剧
论《红楼梦》之宝黛爱情悲剧【摘要】贾宝玉是一个有着判逆性格的多情公子,林黛玉则是一个倔强自傲的如花美眷,他们在一个反人性的、不合理的封建制度的社会里上演了一幕动人的爱情故事。
他们有着志同道合的思想,与封建家长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婚姻爱情上对抗封建礼教。
他们情投意合,却终是有情人难成眷属,那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爱情的悲剧呢?不仅是性格悲剧,爱情悲剧和命运悲剧,更是一种时代悲剧,社会悲剧。
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不仅有社会环境,也有时代和家庭,还有个人原因等种种因素,才造就了宝黛之间的爱情,成为了经久不衰的千古绝唱。
然而他们那种背经叛道的言行是世俗所不允许的,所以这个故事注定了它的悲剧结局。
【关键词】《红楼梦》悲剧独特性必然性社会根源【正文】《红楼梦》写了一个恋爱不能自由,婚姻不能自主的悲剧,这就是贾宝玉与林黛玉二人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
这一悲剧是贯穿《红楼梦》全书最主要的叙事线索,也是《红楼梦》中最生动、最完整、最扣人心弦的故事。
这一故事最终以悲剧作结,表明《红楼梦》中所描绘的社会是个充满悲剧气息的社会。
宝黛二人的爱情婚姻悲剧既是一出性格的悲剧,也是命运的悲剧,更是当时社会的悲剧。
(一)宝黛的爱情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真挚爱情,是《红楼梦》中最激动人心的描写。
宝黛二人青梅竹马,他们的爱情经历一段疑惑之后便达到默契、纯净的境界。
黛玉傲世的品格,诗人的灵性,渴求自由的意识,使宝玉找到了他理想中的美,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
同样,宝玉离经判道的性格,聪俊灵秀的风采,黛玉也最能理解、最为欣赏,从而引以为知己。
宝玉和黛玉经过长期交往而结成的、建立在相互倾慕基础上的生死不渝之情,既是情爱,又是心灵的契合、志趣的相投、纯真感情的交流。
《红楼梦》中林黛玉前世为离恨天上三生石畔一颗绛珠仙草,日见枯萎之时,得神瑛侍者即后来的贾宝玉灌溉,天地灵气而修成人体,然而仅修为女体,心中结一份难释之情,说“若他下世为人,我也随他世间走一遭,将毕生眼泪还与他,以报灌溉之恩。
作文《《红楼梦》读后感:宝黛爱情的悲剧》
《红楼梦》读后感:宝黛爱情的悲剧哎,最近又把《红楼梦》翻出来啃了几遍,真是越看越觉得,宝黛爱情这玩意儿,比我家的那盆绿萝还难伺候!绿萝好歹你给它浇浇水,晒晒太阳,它还能给你窜个枝儿,长得茂盛点儿。
可宝黛这俩…哎,简直是人间大型连续剧,看得人肝儿颤!说白了,就是俩人互相喜欢得要死,偏偏各种阻碍层出不穷,最后还搞得个悲剧收场。
你说这心里难受不难受?就跟前几天我那女朋友,非要买个限量款口红,说是啥“斩男色”,我琢磨着,那得是多贵的口红才能“斩”了她这么个铁娘子啊!结果,我逛了三家专柜,都没货,最后只好在某宝上加价抢购,那感觉,跟贾宝玉为了黛玉啥事儿都愿意干似的,心累。
想想贾宝玉,哎,妥妥的富二代,又是宠儿,偏偏就喜欢上个林黛玉,林黛玉呢,那也是个性格敏感脆弱的主儿,跟个小刺猬似的,谁靠近都得小心翼翼的。
这俩人凑一块儿,那不得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简直就像我跟我女朋友看世界杯,她喜欢梅西我追C罗,吵得昏天黑地,最后还不是得一起看?我女朋友那个口红,等了三天,终于到了,还是个限量版。
打开包装,那膏体颜色真好看,我女朋友涂上以后,还问我好看不好看,其实吧,我跟她说实话,那颜色跟我的袜子颜色挺像的,哈哈哈,差点儿没把我笑死。
不过,看她那开心的样儿,我也觉得挺美的。
那天晚上,我们还去吃了她爱吃的火锅,吃得热火朝天,特别开心。
可宝黛就不同了,他们的爱情,就像那盒口红,好不容易到手了,却只能静静地摆在那儿,欣赏欣赏,不敢用,因为怕用完了就没了。
他们的爱情,是被各种世俗的规矩、家族的恩怨,还有那个狠心的王熙凤,一层一层地包裹起来的。
最后,落得个“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凄凉结局,真让人心疼啊。
唉,说到底,这红楼梦里好多事,就跟咱现实生活一样,看着热闹,可细细琢磨,都是那么的无奈。
不过,至少我女朋友那支口红,最后还是让她高兴了。
这大概就是,现实的甜,和小说里苦涩的对比吧!宝黛的爱情悲剧,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毕竟,有个能跟我一起吃火锅,还能为了个口红跟我闹别扭的女朋友,也不容易啊!。
作文《读《红楼梦》有感:宝黛爱情的悲剧》
读《红楼梦》有感:宝黛爱情的悲剧篇一读《红楼梦》有感:宝黛爱情的悲剧哎,说起来《红楼梦》,我就想起上周去逛古玩市场的事儿。
那天阳光贼好,晒得人暖洋洋的,我正琢磨着买个小玩意儿,结果一眼看到个老物件儿,一个青花瓷的小碗,看着挺不起眼,但那釉色,那纹路,啧啧,相当有味道。
老板是个胖乎乎的老头儿,一口一个“小兄弟,好眼光啊”,给我讲这碗的来历,说得跟真的一样,什么清朝哪个达官贵人的宝贝,巴拉巴拉一堆。
我听着也挺起劲,感觉自己像在看侦探剧一样,恨不得给这小碗拍个CT,看看它背后到底藏着啥秘密。
最后,我当然没买,这玩意儿看着真,但价格嘛,够我吃半个月泡面了。
这感觉,就跟宝黛的爱情有点像,看着美好,让人神往,但最终却遥不可及,唉。
篇二读《红楼梦》有感:宝黛爱情的悲剧说起宝黛爱情,就想起我那青花瓷小碗,你说这碗好看是好看,但它缺个盖子呀!你说这有什么关系?关系大了去了!这碗没盖子,灰尘都能落进去,时间一长,就脏兮兮的了,这瓷器也怕磕着碰着,万一磕坏了,那可真就心疼死了。
宝黛的爱情不也一样吗?这两人真心相爱,可偏偏出身不同,家里人各种阻挠,各种算计,这爱情就像那无盖子的碗,风吹日晒,哪能经得住?这就好比我前几天浇花,浇太多了,花叶子都蔫了,你说这花跟我的心情一样一样的,有点蔫儿不拉几的,你说这爱情,这生活,不就是这样吗?一不小心就容易出岔子。
篇三读《红楼梦》有感:宝黛爱情的悲剧最后,还是得说回那青花瓷小碗。
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总想着那小碗,想着宝黛的爱情。
其实,宝黛的爱情悲剧,说白了,就是现实的残酷。
你说这碗,它本来挺好的,可它就是缺个盖子,这盖子你不给它找,它就只能慢慢地被尘埃埋没。
这宝黛的爱情,也是这样,他们之间有真感情,可这感情不被世俗所接受,最终只能走向悲剧。
所以说,有些东西,看着美好,但你得保护它,呵护它,不然,再美好的东西,也会失去光泽,就像那放在角落里落满灰尘的青花瓷小碗,就像那最终悲剧收场的宝黛爱情,令人惋惜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目录: (1)论文摘要: (2)关键词: (2)一、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是命运的悲剧 (3)二、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是性格的悲剧 (5)(一)、贾宝玉的性格 (5)(二)、林黛玉的性格 (6)(三)、薛宝钗的性格 (7)三、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是社会的悲剧 (8)(一)、家庭环境背景造成的必然性 (8)(二)、当时社会环境是生成悲剧的根源 (9)参考文献: (12)论文摘要《红楼梦》是曹雪芹所创作,为我国古代堪称第一的一部奇书,是中国文学史小说创作的最高峰,其内容之博大精深,如同一部百科全书;其艺术造诣之精妙,犹如一座艺术宝库。
自《红楼梦》诞生以来,就存在不同的读者对作品都有不同看法的现象,对宝、黛、钗三人爱情婚姻悲剧原因的争论,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
宝、黛、钗三人的恋爱婚姻悲剧是《红楼梦》一书中最重要的悲剧。
本文试图从命运、性格和社会的客观因素三个方面来探讨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
宝、黛、钗三人都是处于悲剧时代同时又具有悲剧性格的悲剧人物,因此他们的悲剧命运是不可避免的,是具有普遍性的悲剧典型,透过这一悲剧,我们可以看到,在罪恶的封建社会里,无论像宝、黛一样叛逆还是像宝钗一样顺从都无法摆脱悲剧的结局,不仅是命运的悲剧,也是性格的悲剧,更是当时的社会悲剧。
关键词《红楼梦》悲剧独特性必然性仕途经济社会根源试论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的社会意义指导老师:作者:准考证号:《红楼梦》是曹雪芹用他丰富的生活经济、渊博的学识、辛勤的劳动,以及他那无可比拟的艺术天才所创造出来的一部集中的、完美的、典型的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
他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复杂而且天然浑成,表现了现实主义的高度成就,是中国文学史小说创作的最高峰,因此《红楼梦》是我国最优秀的一部古典名著。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不同的读者对作品都有不同的看法,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大家都认为宝、黛、钗三人的恋爱婚姻悲剧是《红楼梦》一书中最重要的悲剧。
这一悲剧是贯穿《红楼梦》全书最重要的叙事线索,也是《红楼梦》中最生动、最完整、最扣人心炫的故事。
这一故事最终以悲剧作结,表明《红楼梦》中所描绘的社会是个充满悲剧气息的社会。
宝、黛、钗三人的恋爱婚姻悲剧既是一出命运的悲剧,也是性格的悲剧,更是当时社会悲剧。
一、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是命运的悲剧:古人由于受知识和思想的局限,在遇到自身无法摆脱的痛苦或无法记忆用已有知识去解释的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时,就运用丰富发想象力创造了天神,他们用天神来解释一切无法理解的现象,认为天神在支配着人类的命运,人类是不可能和命运相抗争的,古希腊的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就集中地体现了这种宿命论的思想。
我国明代思想家李贽在《焚书*杂说》中谈到为文时说:“且夫世之真能文者,比其皆非有意于为文也。
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以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能。
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1生活中的坎坷不平,恰恰会创造出审美的丰盈,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诉心中之不平”,描写痛苦、孤独、凄凉、悲伤,恰恰能给人带来最大的审美满足。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生活在封建的清朝,经历过大富大贵和贫穷潦倒的生活,深刻地体会到生活的悲剧在那个社会中是无处不在的。
但是他也不能够用先进的思想去解释那个充满悲剧的社会,只好把它归结为命运的安排,他这种观点就在《红楼梦》的创作中得到体现。
尤其以这种宿命的色彩在介绍宝黛的来历时表现得尤为浓重。
从而作品中的人物的命运也带上了这种观点。
传说,女娲炼石以天时炼成了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只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稽崖青梗峰下。
这块顽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能大能小;原来高十二丈放二十丈的庞然大的,却缩小到扇坠儿一般,而且是鲜明莹洁的宝玉摸样。
一天,遇着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在它上面镂了几个字,携它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之族,花柳繁华之地,遇来富贵之乡去走了一遭。
于是石头城内,荣国府中却生下了一位衔玉而生的公子---贾宝玉。
且看这石头,有补天之寸却不得实现补天之志,并且是唯一被丢弃于荒之中的一块,偏偏通了灵性,有了感觉,有了灵魂,这痛苦的感觉便愈是深刻。
曹雪芹以石头的来历暗示了顽石的幻想----贾宝玉是个不容于当世的人,是与当时社会中其他所有人都不一样的人,因此贾宝玉的思想行在世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的,贾宝玉人生的悲剧是冥冥中定的。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核心人物,也是作者大力肯定的任务,这一人物形象无疑有作者早年生活的影子,也渗透了他在后来的经历中对社会学人生的思考。
同时在贾宝玉身上,集中体现了新的人生追求与传统价值观的冲突,以及这种追求不可能实现的痛苦。
贾宝玉是贾府的继承者,是贾家兴旺的希望所在,他本该走一条科举容身之路。
但由于他的出身不凡,聪明灵秀,备受贾母的宠爱的“心肝儿”,很少接触为官的父亲,在贾母的庇护下可以比较“自由”成长,没有受到太多的封建礼教统治比较松弛的地方,这样特殊的生活经历,终于使他走上了一条背弃仕途经济的人生道路,在社会生活中失去意义。
失去归宿的贾宝玉,便把他全部热情倾注于大观园那一群年轻的女性身上,虽然他对大观园里的美丽女性普遍持有一种纯情感和近乎是精神性的爱慕,但只能和他自幼相处、从来不向他进“那些混帐话”的林黛玉才是他的唯一知己。
书中第一回介绍宝黛的木石前盟时,作者也安排了一个充满悲剧意味的神话。
只因西方灵岸上三生石畔,有降珠草一株,时有赤露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降珠草始得久诞岁月。
以后……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离于归恨天外……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神瑛侍者……下凡,在警幻仙子前挂了号。
警幻亦曾问小,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
那降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
他既下世不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 2“还泪”之说,明白地揭示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是注定要以悲剧做结的。
曹雪芹认为这个悲剧性的结局不是宝黛钗等人能够把握更改的,因而是命中注定的。
《红楼梦》的开篇,作者就设计了这样一个荒诞神奇而寓意颇深的神话故事来表现这一故事是一出命运的悲剧。
但同时,作者也认识到悲剧产生的原因绝不仅是命运的捉弄,还有着性格和社会的因素。
因此,《红楼梦》描写宝黛钗三个人的恋爱婚姻悲剧时,也着重突出了造成这一恋爱婚姻悲剧的性格因素和社会因素。
二、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是性格的悲剧黑格尔认为,悲剧的产生源于理念的分裂。
理念在一般情况下是和谐、静穆的,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却会产生分裂与矛盾,这种分裂和矛盾会导致理念的内在冲突,并推动理念的运动和发展。
理念冲突的显著表现就是人们的伦理观念和道德理念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描写这种冲突正是悲剧艺术的使命。
宝黛钗各出身于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影响了他们和伦理观念,道德理想的生成。
正是这不同的家庭背景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从而演出了一个宝黛钗三人的恋爱不能自由,婚姻不能自生的悲剧,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一)、贾宝玉的性格贾宝玉是个品性独特的公子哥,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的贾府,作者为强调宝玉的独特性,说他一生下来就有异秉:一落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做宝玉。
(见第二回)宝玉的衔玉而生被视为异事,他们的祖母更是格外开心,对宝玉“爱如珍宝”。
这就决定了宝玉在贾府无人可以代替的地位:老祖母的心肝宝贝,“命根一样”宝玉独特性格的形成是以此为起点,保持了他纯真天性,爱自己的所爱,恨自己之所憎,我行我素,平等待人,主张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颇有点“个性”,他本人也尊重个性,要求个人平等自由,个性解放。
宝玉幼年便贪玩好动,七八岁时已是“淘气非常”,这与他从小生活在贾母身边有关。
贾用骄纵孙子,“无人敢管”,宝玉虽然怕贾政,但在贾母的庇护下,他仍然能夠較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个性。
如果二十三四,贾政叫宝玉去,宝玉吓得“杀死不敢去”,贾母就说:“好宝贝,你只管去,有我呢,他不敢委屈了你。
”贾母年轻时也是贪玩的,年纪大了依然贪玩好动,经常和晚辈玩在一起,并且熟悉戏文小说,对通俗文艺有一套自己的看法(见第五十四回)。
这些都是对宝玉产生了耳濡目染的影响。
宝玉喜欢杂学旁收,却对四书五经这些封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毫无兴趣,更不愿意选一条仕途经济的人生道路。
此外,由于宝玉一直生活在纯洁的少女世界,体会到少女世界里种种纯真的喜怒哀乐,而对俗气虚伪的男性世界产生了厌恶,不肯与官场中人如贾雨村之流来往,并发出了令当时人震惊的评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第二回),这些实际上是以“奇谈怪论”的形式来批判男权社会与他们的代表的社会道德价值,一反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贾宝玉的这种叛逆思想与当时的封建统治思想是格格不入的。
因此宝玉的父亲贾政---一个典型的封建正统人物,对宝玉的叛逆思想和行为深恶痛绝。
有时仅因一些小事。
贾政便要将宝玉“填起嘴,着实打死”,“要绳索来勒死”。
(第三十三回),然而宝玉虽然认识到了男性社会的黑暗与丑陋,但他却无力也无意去改变,而是选择了逃避,沉浸在少女世界的纯洁之中。
在纯洁的少女中能够理解宝玉思想的人也是极少数的,宝玉寻寻觅觅,也只找到了一个知音,那就是林黛玉。
他们都一样地有叛逆的思想,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他们产生了纯洁的爱情。
对宝玉来说,他和林黛玉之间的美好爱情显然是他对现实失望之后唯一向往和追求美好。
爱不爱谁,贾宝玉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但是,要谁做妻子,宝玉自己是一点权利也没有的,一切决定于父母之命。
而宝玉性格中的逃避和软弱决定了他不可能用实际行动去反抗贾府统治者的安排。
于是,悲剧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二)、林黛玉的性格接下来说林黛玉。
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林如海和贾敏的独生女,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可怜其孤独,接到荣国府抚养。
甲戌本《石头记》的第三十四回目是“荣国府收养林黛玉,”脂评说“收养”二字“触目凄凉之至”,这正点明了黛玉与贾府发关系和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
林黛玉是一个在比贾宝玉多一些悲剧色彩的艺术典型。
林黛玉首先是个内慧外秀的女孩子。
她出身在一个已衰微的“书香之族”的封建官僚家。
她家不盛,门庭单薄,没有兄弟姐妹,母亲的早逝,又使她从小失去母爱,加上体弱多病,是个可怜的人儿,因此其父对她备加宠爱,使她没有像大家闺秀那样受到礼教妇德的熏陶和训练。
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对他的影响有限,而且自小便识字读书,广猎群书,其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不仅诗书棋画样样精通,而且具有与当时压抑的封建礼教氛围不触的强烈自主个性。
她也保持着纯真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