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公文文体的写作.pptx
合集下载
公文写作课件ppt
行文不流畅
总结词
公文写作行文不流畅,会导致文章读起来不 够通顺,影响阅读体验。
详细描述
公文写作需要注意文章的起承转合、衔接过 渡,使文章读起来通顺流畅。可以使用一些 过渡性词语和句子来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逻 辑关系。同时,需要注意句子的简洁性和流 畅性,避免使用生僻词汇和复杂的句式。
04
公文写作案例分析
详细描述
报告的写作要遵循以下步骤:首先,明确报告的目的 和受众;其次,客观准确地表述报告的内容;最后, 确保报告的格式符合规范。
请示的写作案例分析
要点一
总结词
请示是一种用于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批复等的公文文 种,具有请求、申请的特点。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请示的写作要遵循以下步骤:首先,明确请示的目的和受 众;其次,使用礼貌的语言表达请示的内容;最后,确保 请示的格式符合规范。
加强逻辑思考和分析能力的提升
01
思维清晰、逻辑性强
02
分析问题深入
公文写作要求思维清晰、逻辑性强,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分析问题、 理清思路,确保公文内容的逻辑性和 连贯性。
公文写作要求分析问题深入、全面, 因此需要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 的解决方案。
03
注重论证和说服力
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公文写作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避免使用歧义、含糊不清的词汇,同时要尽量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避免冗长和 复杂的句子结构。
文字功底扎实
公文写作要求文字表达清晰、流畅,因此需要注重文字功底的训练,包括语法、修辞、标点等方面的基本功。
语言得体、规范
公文写作要求使用得体、规范的语言,避免使用口语、俚语或非正式用语,同时要注重使用合适的措辞 和语气,以体现公文的正式和严肃性。
第二章 公务文书写作 《应用文写作》PPT课件
(二)种类
(1)表彰性通报。 (2)批评性通报。 (3)情况通报。
(Hale Waihona Puke )写作方法1.表彰性通报 (1)介绍先进事迹。
36
(2)先进事迹的性质和意义。 (3)表彰决定。 (4)希望号召。 2.批评性通报 3.情况通报 (1)缘由与目的。 (2)情况与信息。 (3)希望与要求。
● 第四节 报告、请示
37
31
城市、景区向社会公布旅游投诉电话和旅游咨询电话。 (四)各省级假日办和列入全国春节假日旅游统计预报系统的各旅游城市、景区 将假日值班电话、旅游投诉电话和值班负责人姓名、职务和电话号码一并传真 至全国假日办。 (五)将本地区假日旅游的市场预测情况、准备工作、有关工作建议等报送全国 假日办。
一、通知
28
(2)通告事项。 (3)通告结语。 (4)发文机关和日期。
二、公告
(一)概念和特点
1.公告的概念 2.公告的特点 (1)内容的重大严肃性。 (2)发文机关的限制性。
29
(3)知照范围的广泛性。 (4)传播形式的新闻性。
(二)种类
(1)重要事项公告。 (2)法定事项公告。
(三)写法
1.标题 2.正文 3.落款
1.函的概念 2.函的特点 (1)沟通性。 (2)灵活性。 (3)单一性。
43
(二)种类
1.公函和便函 2.发函和复函 3.其他
(三)写法
1.标题 2.正文 (1)函的缘由。 (2)函的事项。
44
(3)结束语。
二、批复
(一)概念和特点
1.批复的概念 2.批复的特点 (1)行文的被动性。 (2)针对性。 (3)集中性和明确性。 (4)政策性和依据性。
第二章 公务文书写作 ● 第一节 公务文书概述
(1)表彰性通报。 (2)批评性通报。 (3)情况通报。
(Hale Waihona Puke )写作方法1.表彰性通报 (1)介绍先进事迹。
36
(2)先进事迹的性质和意义。 (3)表彰决定。 (4)希望号召。 2.批评性通报 3.情况通报 (1)缘由与目的。 (2)情况与信息。 (3)希望与要求。
● 第四节 报告、请示
37
31
城市、景区向社会公布旅游投诉电话和旅游咨询电话。 (四)各省级假日办和列入全国春节假日旅游统计预报系统的各旅游城市、景区 将假日值班电话、旅游投诉电话和值班负责人姓名、职务和电话号码一并传真 至全国假日办。 (五)将本地区假日旅游的市场预测情况、准备工作、有关工作建议等报送全国 假日办。
一、通知
28
(2)通告事项。 (3)通告结语。 (4)发文机关和日期。
二、公告
(一)概念和特点
1.公告的概念 2.公告的特点 (1)内容的重大严肃性。 (2)发文机关的限制性。
29
(3)知照范围的广泛性。 (4)传播形式的新闻性。
(二)种类
(1)重要事项公告。 (2)法定事项公告。
(三)写法
1.标题 2.正文 3.落款
1.函的概念 2.函的特点 (1)沟通性。 (2)灵活性。 (3)单一性。
43
(二)种类
1.公函和便函 2.发函和复函 3.其他
(三)写法
1.标题 2.正文 (1)函的缘由。 (2)函的事项。
44
(3)结束语。
二、批复
(一)概念和特点
1.批复的概念 2.批复的特点 (1)行文的被动性。 (2)针对性。 (3)集中性和明确性。 (4)政策性和依据性。
第二章 公务文书写作 ● 第一节 公务文书概述
2.1行政公文写作理论知识应用文写作课案精要PPT课件
第二章 党政公文
2021
1
教学目标:
1、了解行政公文的概念、熟悉十五种公文文 种。
2、熟悉公文的行文关系、行文方向和行文规 则;
3、掌握公文的一般格式;掌握常见公文(公 告、通告、通知、通报、请示、批复、报告、 函、纪要)的写法。
2021
2
教学重、难点:
1、公文的一般格式
2、行文制度
3、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请示、报告、 批复、函、纪要的写法。
11
(二)按发文机关的个数分类
1. 单独行文 – 只有一个机关署名发出的公文。
2. 联合行文 –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级机关联合署名发出的公文。
(三)按行文对象的主次分类
1. 主送
– 发文机关对与行文内容关系最密切、需主要负责受 理公文的机关单位行文。
2. 抄送
– 发文机关在主送的同时,向需执行或知晓行文内容 的其他机关单位行文。
• 3、具有特定效力—(有别于普通文书)
• 4、规范体式—(有别于其他文体)
• 5、文书——(有别于口头交代)
• 以上5个关键词的组合为党政公文,简称公文。
2021
5
二、党政公文的特点
• 1、作者的法定性,读者的特定性:所谓作者的法定性,是指公文的作者是法 定的,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和承担义务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 读者的特定性:不同的公文有不同的读者,有的公文的读者是特指的受文机 关,有的公文的读者是社会的全体成员。
2021
22
7.间隔线(红色反线)
• 间隔线的作用在于把版头(眉首)部分和 主体部分隔开。
• 党的领导机关的专用公文眉首,在间隔线 中间印一颗红五星。
2021
23
(二)主体
2021
1
教学目标:
1、了解行政公文的概念、熟悉十五种公文文 种。
2、熟悉公文的行文关系、行文方向和行文规 则;
3、掌握公文的一般格式;掌握常见公文(公 告、通告、通知、通报、请示、批复、报告、 函、纪要)的写法。
2021
2
教学重、难点:
1、公文的一般格式
2、行文制度
3、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请示、报告、 批复、函、纪要的写法。
11
(二)按发文机关的个数分类
1. 单独行文 – 只有一个机关署名发出的公文。
2. 联合行文 –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级机关联合署名发出的公文。
(三)按行文对象的主次分类
1. 主送
– 发文机关对与行文内容关系最密切、需主要负责受 理公文的机关单位行文。
2. 抄送
– 发文机关在主送的同时,向需执行或知晓行文内容 的其他机关单位行文。
• 3、具有特定效力—(有别于普通文书)
• 4、规范体式—(有别于其他文体)
• 5、文书——(有别于口头交代)
• 以上5个关键词的组合为党政公文,简称公文。
2021
5
二、党政公文的特点
• 1、作者的法定性,读者的特定性:所谓作者的法定性,是指公文的作者是法 定的,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和承担义务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 读者的特定性:不同的公文有不同的读者,有的公文的读者是特指的受文机 关,有的公文的读者是社会的全体成员。
2021
22
7.间隔线(红色反线)
• 间隔线的作用在于把版头(眉首)部分和 主体部分隔开。
• 党的领导机关的专用公文眉首,在间隔线 中间印一颗红五星。
2021
23
(二)主体
第二章公文写作应用文写作演示文稿
办法》规定的公文有十三种:命令( 决定、 《办法》规定的公文有十三种:命令(令)、决定、 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 报告、请示、批 公告、 通告 、 通知、 通报、 议案、 报告、 请示 、 意见、函和会议纪要。 复、意见、函和会议纪要。
(二)按行文方向来划分
可分为下行文、上行文和平行文。 可分为下行文、上行文和平行文。 下行文
(三)按缓急程度来划分
可分为特急、急件、一般文件三类。 可分为特急、急件、一般文件三类。 特急 三类
(四)按保密级别来划分
可分为三个等级:绝密、机密和秘密 可分为三个等级:绝密、机密和秘密。
应 用 文 写 作
第 二 章 公 文 写 作
性 (三)公文具有法定效力 (四)公文具有规范的体式
三、 行政公文的特点
应 用 文 写 作
第 二 章 公 文 写 作
(二)公告是向国内外“宣布”事项, 公告是向国内外“宣布”事项, 有的公告事项要求公众执行,有的公告事 有的公告事项要求公众执行 有的公告事 项仅为使大众周知, 项仅为使大众周知,所以公告重在事项 写作,要求明确而具体, 写作,要求明确而具体,事由可简明或 不写。通告的事项也是同样, 不写。通告的事项也是同样,以便实施 和办理,而不作说理解释。 和办理,而不作说理解释。 (三)一件公告或通告只公布一项专 门事件或事项。 门事件或事项。 (四)公告或通告的语言要准确、通 公告或通告的语言要准确、 俗和简明。 俗和简明。
公务指国家机关、 公务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团体为办理社会公共 事务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从事公务活动, 事务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从事公务活动, 是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的权利。 是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的权利。
应 用 文 写 作
(二)按行文方向来划分
可分为下行文、上行文和平行文。 可分为下行文、上行文和平行文。 下行文
(三)按缓急程度来划分
可分为特急、急件、一般文件三类。 可分为特急、急件、一般文件三类。 特急 三类
(四)按保密级别来划分
可分为三个等级:绝密、机密和秘密 可分为三个等级:绝密、机密和秘密。
应 用 文 写 作
第 二 章 公 文 写 作
性 (三)公文具有法定效力 (四)公文具有规范的体式
三、 行政公文的特点
应 用 文 写 作
第 二 章 公 文 写 作
(二)公告是向国内外“宣布”事项, 公告是向国内外“宣布”事项, 有的公告事项要求公众执行,有的公告事 有的公告事项要求公众执行 有的公告事 项仅为使大众周知, 项仅为使大众周知,所以公告重在事项 写作,要求明确而具体, 写作,要求明确而具体,事由可简明或 不写。通告的事项也是同样, 不写。通告的事项也是同样,以便实施 和办理,而不作说理解释。 和办理,而不作说理解释。 (三)一件公告或通告只公布一项专 门事件或事项。 门事件或事项。 (四)公告或通告的语言要准确、通 公告或通告的语言要准确、 俗和简明。 俗和简明。
公务指国家机关、 公务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团体为办理社会公共 事务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从事公务活动, 事务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从事公务活动, 是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的权利。 是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的权利。
应 用 文 写 作
《公文写作》PPT课件
1、准确 认真辨析词语的确切含义 .示例:
经反复核查证明,张某、李某曾在 1987年 9月间收受 过 XX公司的巨额贿款〔每人分别收受现金 50000元〕, 已构成受贿罪.案发后,二人还与XX公司业务负员X X订立 攻守同盟,妄图掩盖过错.
文中"过错"一词,显然是对"罪行"的误用
31
2、简练 <1>尽量使用短句
22
三是过渡段,即将过渡句提出来单设一个自 然段,一般用在较长公文中内容明显转换时 概括说明上下内容的联系,使上下文相互衔 接.如: "根据上述情况,……为此,特请示 如下"即为过渡段.
23
4、照应 〔1〕照应的含义 照应就是文章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照和呼 应.
24
〔2〕公文中照应的常见形式 .
20
〔2〕过渡的方式 过渡的方式有三种.
一是关联词语,如"因为"、"所以"、"可是"、 "但是"、"然而"、"于是"、"因此"、"为此 "、"对此"、"综上所述"、"总之",等等.
21
二是过渡句,一般为总结上文、提示下文, 用在前段的末尾或后一段的开头,前段末尾 的过渡句多为提示句,如"特作如下决定"、 "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提出意见如下 "、"现将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等等;后 一段的开头的过渡词多为祁使句,如"由此 可见"、"综上所述"、"根据上述情况"等.
例如: 牢牢把握、积极争取、统筹兼顾、综合治
经反复核查证明,张某、李某曾在 1987年 9月间收受 过 XX公司的巨额贿款〔每人分别收受现金 50000元〕, 已构成受贿罪.案发后,二人还与XX公司业务负员X X订立 攻守同盟,妄图掩盖过错.
文中"过错"一词,显然是对"罪行"的误用
31
2、简练 <1>尽量使用短句
22
三是过渡段,即将过渡句提出来单设一个自 然段,一般用在较长公文中内容明显转换时 概括说明上下内容的联系,使上下文相互衔 接.如: "根据上述情况,……为此,特请示 如下"即为过渡段.
23
4、照应 〔1〕照应的含义 照应就是文章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照和呼 应.
24
〔2〕公文中照应的常见形式 .
20
〔2〕过渡的方式 过渡的方式有三种.
一是关联词语,如"因为"、"所以"、"可是"、 "但是"、"然而"、"于是"、"因此"、"为此 "、"对此"、"综上所述"、"总之",等等.
21
二是过渡句,一般为总结上文、提示下文, 用在前段的末尾或后一段的开头,前段末尾 的过渡句多为提示句,如"特作如下决定"、 "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提出意见如下 "、"现将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等等;后 一段的开头的过渡词多为祁使句,如"由此 可见"、"综上所述"、"根据上述情况"等.
例如: 牢牢把握、积极争取、统筹兼顾、综合治
《公文文体写作》PPT课件
• 特尔斐式
即专家调查法。特尔斐是希腊历史遗迹, 阿波罗殿所在地。美国兰德公司在20世纪50 年代,为协助道格斯公司研究如何通过有控 制的反馈收到的专家意见更可靠,就把研究 出的调查方法用特尔斐命名。具体讲:特尔 斐式调查是以函询的形式,向参与预测问题 的有关领域的专家分别提出问题,然后将他 们回答的意见进行综合、整理、归纳,又匿 名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求意见,然后在加 以综合、整理、反馈,经过多次反复循环, 最后得出一个比较一致的意见。它是在专家 个人判断和专家会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种调查研究方式。
三、调查报告的种类
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综合调查报告和专题 调查报告。
按调查对象的时间,可分为:历史调查报告和现实情 况调查报告。
按调查报告的内容、特点等角度,可分为:基本情况 调查报告、典型经验调查报告、理论研究调查报告和问题 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二)典型经验调查报告
(三)理论研究调查报告
五、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一)标题
(二)署名
(三)引言(前言、导语、总述、开头)
1、情况概述法
2、开篇点题法
3、设问答题法
4、交代缘由法
5、议论起篇法
(四)主体 (正文)
1、基本情况(现状)
2、分析与结论(分析)
3、建议与措施(对策)
(五)结尾
五、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1、深入调查,占有材料 2、深入研究,揭示本质 3、周密行文,高度统一
全县各旅店业: 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对全县旅店业进行一次整顿。我们研究召开旅
店业负责人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1986年3月12日在××招待所报到,会期两天。 二、参加会议人员:全县国营、集体、个体旅店业来一名负责人,
公文文体的写作(上)精品PPT课件
《应用写作》第二章行政公文
10
(一)眉首部分
包括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 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zhì) (又称公文名称)、发文字号、签发人 等项。 注意:各部分有自己的具备条件;各部分 有自己的位置和要素。要求掌握,能根 据行文要求来拟制。(图见下页)
16.10.2020
《应用写作》第二章行政公文
(3)联合行文的标注方式 *主办机关的名字在第一排; *党政联合行文,党委机关的名字在前; *只用一个“文件”字样,放在上下排 列的机关名称右侧; *保证首页显示正文!
16.10.2020
《应用写作》第二章行政公文
17
联合行文的眉首标示图:
四 川 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文件 西南交通大学
川大〔2005〕╳ 号
16.10.2020
《应用写作》第二章行政公文
3
第二节 公文的分类和格式
一、公文的分类
(一)按适用范围分(党政不同,有交叉)
行政机关: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规定,共计13种:命令(令)、决定、公告、 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 复、意见、函和会议纪要。
党委系统:无上述的红色字体的种类,有“决 议”、“指示”、“公报”、“条例”、 “规定”
《应用写作》第二章行政公文
8
补充:行政公文的特点
(一)法定作者(依法成立、依法行使权 利和承担责任、义务的机关、组织)
(二)制发的程序性(制作、发出都有规 定的程序)
(三)公文的法定效力(权威性、约束性)
(四)公文的规范体式(1.现代汉语语体; 2.文件的格式。)(教材无)
16.10.2020
《应用写作》第二章行政公文
—————————————————— 关于┄┅ ┄┅的┄┅
公文写作ppt(PPT44页).pptx
第 27 页
公报种类
会议公报
报道会议或会谈 情况。
单发、会谈双方 或多方联发。
新闻公报
以新闻的形式向 国内外公布重大事件。
联合公报
通常由国家、政 府、政党间双方及多 方联合签署发布。
事项公报
只写工作进展、 事实和数据,如人 口普查的结果、国 民经济阶段情况或
专题情况等。
第 29 页
公报写作格式
第 36 页
决议写作要求
准确把握会议要旨
写好决议,首先是把握好会议的中心议题,即了解会议的背景、目的,理解会议所要要求 的基本问题,掌握会议的肯定性意见和其他意见与要求,知晓会议决定方案的多种形态和最佳方 案。会议决定必须明确表现与会群体肯定与否定的态度,切忌“多数人认为”“少数人认为”的 模糊写法。对表决超过法定生效人数的问题,表述方法通常为“会议决定”“会议认为”“会议 强调”“会议要求”“会议号召”等。
第6 页
通告的写作格式
标题
完全式标题,如《公安部关于2012年第一季度全国严打行动的通告》 不完全式标题,省略发文机关或发文事由,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通告》或《通告》
正文
采用公文通用的结构模式。 引据部分主要阐明发布通告的目的、原因或意义(法规性通告+法律或法规依据)。而后 用“特通告如下”或“特作如下通告”领起下文。 事项部分主要写出通告事项的具体内容。要具体明确,可采用分条列项的写法。
结语
一般以“特此通告”作结语。或是写出遵守施行本通告的希望和要求。
第7 页
通告写作模板
第8 页
通告写作模板
第9 页
通告写作要求
一、把握政策方向
通告的撰写者,要有牢固的政策概念,确保通告不与现行政策冲突,地方法规不与 中央政策矛盾,不违反法律法规。
公报种类
会议公报
报道会议或会谈 情况。
单发、会谈双方 或多方联发。
新闻公报
以新闻的形式向 国内外公布重大事件。
联合公报
通常由国家、政 府、政党间双方及多 方联合签署发布。
事项公报
只写工作进展、 事实和数据,如人 口普查的结果、国 民经济阶段情况或
专题情况等。
第 29 页
公报写作格式
第 36 页
决议写作要求
准确把握会议要旨
写好决议,首先是把握好会议的中心议题,即了解会议的背景、目的,理解会议所要要求 的基本问题,掌握会议的肯定性意见和其他意见与要求,知晓会议决定方案的多种形态和最佳方 案。会议决定必须明确表现与会群体肯定与否定的态度,切忌“多数人认为”“少数人认为”的 模糊写法。对表决超过法定生效人数的问题,表述方法通常为“会议决定”“会议认为”“会议 强调”“会议要求”“会议号召”等。
第6 页
通告的写作格式
标题
完全式标题,如《公安部关于2012年第一季度全国严打行动的通告》 不完全式标题,省略发文机关或发文事由,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通告》或《通告》
正文
采用公文通用的结构模式。 引据部分主要阐明发布通告的目的、原因或意义(法规性通告+法律或法规依据)。而后 用“特通告如下”或“特作如下通告”领起下文。 事项部分主要写出通告事项的具体内容。要具体明确,可采用分条列项的写法。
结语
一般以“特此通告”作结语。或是写出遵守施行本通告的希望和要求。
第7 页
通告写作模板
第8 页
通告写作模板
第9 页
通告写作要求
一、把握政策方向
通告的撰写者,要有牢固的政策概念,确保通告不与现行政策冲突,地方法规不与 中央政策矛盾,不违反法律法规。
公文写作概述2行政公文写作.ppt
) 眉
3、秘密等级
首
4、紧急程度
部 分
5、版头
6、发文字号
7、签发人
第二章 行政公文写作
三、公文的格式
1、标题
(
2、主送机关
二 )
3、正文
行
4、附件
文 部
5、发文机关
分
6、成文时间
7、印章
8、印发传达范围
第二章 行政公文写作
三、公文的格式
(
三 )
1、主题词
文 尾
2、抄送机关
部
分 3、印制版记
第二章 行政公文写作
第二章 行政公文写作
三、公文的行文规则
(八)“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九)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 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 关负责答复。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 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上级 机关。 (十)经批准在报刊上全文发布的行政法 规和规章,应当视为正式公文依照执行, 可不再行文。同时,由发文机关印制少量 文本,供存档备查。
第二章 行政公文写作
三、公文的行文规则
(五)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 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政府及其 部门与同级党委、军队机关及其部门可以联合 行文;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行使行政职 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行文。 (六)各级行政机关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因 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请示时,应当抄送被越过的 上级机关。 (七)“请示”应当一文一事。
第二章 行政公文写作
七、公文的拟办
(一)拟稿 (二)核稿 (三)会签 (四)签发 (五)缮校 (六)封发
第二章 行政公文写作
三、公文的格式 见书
四、公文的行文方式
1、逐级行文 2、多级行文 3、直达行文
公文的写作课件
5
《公文的写作》PPT课件
10
12
13
11
文 件 尾
(10)主题词 (11)抄送(报、发)机关 (12)印发机关 (13)印发时间
《公文的写作》PPT课件
作业布置(一)
目的:训练分析概括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1.写自己(自传) 要求: ①内容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本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藉贯、学历和工作简历、家庭等);二是本人的基本特征(包括性格、爱好、特长、志向等)。 ②写基本情况要切忌“履历化”;写基本特征要切忌“抽象化”。 ③连标点不超过300字。 2.写同学(人物剪影) 要突出写作对象的外在和内在的特点,也不超过300字。 3.每位同学写一条“凡人妙语”。
《公文的写作》PPT课件
4、有些事务公文,如计划、总结、简报、调查报告、工作报告等文种,要善于运用数据说明问题。数据是一种极为经济而有效地表达手段。 其实,中国的古诗词中(包括对联)也很讲究“妙用数字”,以起“点石成金”之效。 △ 一首古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楼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
《公文的写作》PPT课件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国际间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进行,有利于亚洲国家( )国际资本,( )先进技术,( )国际市场,推动本国经济发展。亚洲资源( ),市场( ),是当今世界中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发展潜力( ) 。
《公文的写作》PPT课件
5、公文的写作思路 △“三要素”:以什么身份写?写给谁?目的何在?
《公文的写作》PPT课件
例: 毛泽东致宋庆龄的两封信 1.1949年6月19日的信 庆龄先生: 重庆违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诚,与日俱积。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极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 专此,敬颂 大安! 毛泽东 1949年6月19日
《公文的写作》PPT课件
10
12
13
11
文 件 尾
(10)主题词 (11)抄送(报、发)机关 (12)印发机关 (13)印发时间
《公文的写作》PPT课件
作业布置(一)
目的:训练分析概括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1.写自己(自传) 要求: ①内容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本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藉贯、学历和工作简历、家庭等);二是本人的基本特征(包括性格、爱好、特长、志向等)。 ②写基本情况要切忌“履历化”;写基本特征要切忌“抽象化”。 ③连标点不超过300字。 2.写同学(人物剪影) 要突出写作对象的外在和内在的特点,也不超过300字。 3.每位同学写一条“凡人妙语”。
《公文的写作》PPT课件
4、有些事务公文,如计划、总结、简报、调查报告、工作报告等文种,要善于运用数据说明问题。数据是一种极为经济而有效地表达手段。 其实,中国的古诗词中(包括对联)也很讲究“妙用数字”,以起“点石成金”之效。 △ 一首古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楼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
《公文的写作》PPT课件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国际间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进行,有利于亚洲国家( )国际资本,( )先进技术,( )国际市场,推动本国经济发展。亚洲资源( ),市场( ),是当今世界中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发展潜力( ) 。
《公文的写作》PPT课件
5、公文的写作思路 △“三要素”:以什么身份写?写给谁?目的何在?
《公文的写作》PPT课件
例: 毛泽东致宋庆龄的两封信 1.1949年6月19日的信 庆龄先生: 重庆违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诚,与日俱积。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极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 专此,敬颂 大安! 毛泽东 1949年6月19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工委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工委 共青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桂财字〔2005〕╳ 号
——————————————————
关于┄┅ ┄┅的┄┅
文件
5.发文字号
(1)组成要素:三要素(除命令外,缺一不可) ——机关代字、年份、序号(如:河党委 [2015]2号,桂委会[2015]2号)
3.平行——如函、议案、通知、通报、纪 要等。
(二)按保密级别分
分为秘密公文和非秘密公文 无密级公文可在报刊上公布以实现宣传教育等功用 秘密公文的等级又分为三级:绝密、机密、秘密; 不同的密级,传达范围、保密期限不同; 绝密、机密级公文,须在版头标注密级与份数序号
。(秘密可不注明份数序号)
(三)根据使用范围分
公文标题中的书名号问题
• 教材例文 : • 1.第47页: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2009—2012年上海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 2.第46页: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有序做好支
援甘肃舟曲灾区有关工作的通知
• 注意:标题中出现重大方案、规章制度 、发展规划等名称时,一般使用书名号。
(1)组成内容和标注方式:发文机关全称+ 文件 ;
(2)作用:文件归属;显示权威性和庄重性;表 明公文性质和行文方向。
(3)联合行文的标注方式 *主办个“文件”字样,放在上下排列的机 关名称右侧;
*保证首页显示正文!
联合行文的眉首(版头)标示图
组成公文的各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 三部分。眉首又称文头、版头;版记又称文尾。
(一)眉首(版头)部分
包括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zhì) (又称公 文名称)、发文字号、签发人等项。
注意:各部分有自己的具备条件;各部分有 自己的位置和要素。要求掌握,能根据行文要 求来拟制。
眉首(版头)部份图示
0031 机密
中共中央文件
中发〔××××〕××号 ————————★—————————
中共中央办公厅发电
—等—级——特—提——密—级——秘—密————————中—办—发—电—〔—×—〕—×—号——— ——————————————————————————————
1.公文份数序号
• 例如《教育部关于授予张丽莉同志“全国优秀 教师”荣誉称号的决定》
• 按行文关系(公文运行方向),这是下行文; 按使用范围,这是通用公文;按适用范围,这 是行政公文而非党委公文┄┄这就兼有三类性质 。
三、公文的格式
行政公文的格式体现了国家机关行政公文的 权威性。拟制和发布公文必须遵守格式规定。
公文的书面格式是指公文的数据项目在公文 文面上所处的位置和书写的形式。(各部分的字 号、字体使用规定)
(2)位置: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两行,一般居中 ,如有签发人一项,则靠左。
(3)作用:为检索和引用公文提供专指性代号 ,便于统计和管理。
(4)联合行文:只标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6.签发人
(1)标注的条件:上行公文 (2)标注的位置:发文字号的右侧 (3)联合行文的签发人标注法:
发文字号的右侧; 多个签发人上下行排列,主办单位签发人排在第 一排; (4)标注签发人的作用:担负责任;易于联系。
应用文写作
第二章
第一节 公文的概念和作用
一、公文的概念
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 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 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引自《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二、公文的作用
(一)领导与指导作用
(二)传达与教育作用 (三)桥梁与纽带作用 (四)凭证与依据作用
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
1.“通用”——各行业系统均可使用,如通知 、报告等;
2.“专用”——各行业内部常用,如,司法 、金融、军事等
(四)按缓急程度分(补充教材)
特急(办理时限:1日内)、急(办理时限: 3日内)、一般)
公文分类的有关说明
• 以上公文的分类只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的,而 任何一份公文都是兼类的!
(二)主体部分
包括公文标题、主送机关、公文正文、附件 、成文时间、印章、附注等项。
注意:各项目的组成要素、书写位置。
主体部分的图示
××市人民政府关于×××××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 附件:1.×××××××× 2.××××××× 说明:特殊情况下,如果正文结束后该页的空白不够盖章和署成文时间
,要通过调整行距来保证印章与正文结尾文字在同一页,不得标注“此页无正 文”)
××市人民政府(印) 二〇〇四年十月二十日
1.公文标题
(1)组成要素: *三要素式标题:发文机关、(关于)事
由、文种
*两要素式标题:(关于)事由、文种 (2)标点符号问题
公文标题中提到一部法规规章文书的标题 时,法规规章文书的标题加书名号!一般情况 下不使用标点符号!
第二节 公文的分类和格式
一、公文的种类: 党政机关的公文种类有:决议、决定、命
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 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等 15种。
二、公文的分类
(一)按行文方向分
主要是按公文的运行方向、发文机关与收
文机关的关系分:上行、下行、平行。
1.上行——如请示、报告; 2.下行——如命令(令)、决定、通 报、批复等;
(保密期限为:标期限和不标明期限;不标明的则执行* )
3.紧急程度
(1)紧急程度分级: 公文类:特急、急(标注时“急”标为“急
件”)
电报类: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2)标注位置与方式: 版心右上角(最后一字对齐边沿,两字之间
空一字距;如已标注秘密等级,标在秘密等级 的下一行。)3号黑体字。
4.发文机关标识
(1)作用:便于清退、查找公文,对公文进行统计和管 理。
(2)使用规则:主要用于机密、绝密级公文。 (3)标注位置:版心(版头)左上角第1行。 (4)标注方法:顶格直接写;用英文№带上份数序码。 (注意与“发文字号” 的区别)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1)秘密等级: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2)标注位置与方式: 版心右上角(最后一字对齐右边沿); 两字之间空一字距; 与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3号黑体字。
桂财字〔2005〕╳ 号
——————————————————
关于┄┅ ┄┅的┄┅
文件
5.发文字号
(1)组成要素:三要素(除命令外,缺一不可) ——机关代字、年份、序号(如:河党委 [2015]2号,桂委会[2015]2号)
3.平行——如函、议案、通知、通报、纪 要等。
(二)按保密级别分
分为秘密公文和非秘密公文 无密级公文可在报刊上公布以实现宣传教育等功用 秘密公文的等级又分为三级:绝密、机密、秘密; 不同的密级,传达范围、保密期限不同; 绝密、机密级公文,须在版头标注密级与份数序号
。(秘密可不注明份数序号)
(三)根据使用范围分
公文标题中的书名号问题
• 教材例文 : • 1.第47页: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2009—2012年上海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 2.第46页: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有序做好支
援甘肃舟曲灾区有关工作的通知
• 注意:标题中出现重大方案、规章制度 、发展规划等名称时,一般使用书名号。
(1)组成内容和标注方式:发文机关全称+ 文件 ;
(2)作用:文件归属;显示权威性和庄重性;表 明公文性质和行文方向。
(3)联合行文的标注方式 *主办个“文件”字样,放在上下排列的机 关名称右侧;
*保证首页显示正文!
联合行文的眉首(版头)标示图
组成公文的各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 三部分。眉首又称文头、版头;版记又称文尾。
(一)眉首(版头)部分
包括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zhì) (又称公 文名称)、发文字号、签发人等项。
注意:各部分有自己的具备条件;各部分有 自己的位置和要素。要求掌握,能根据行文要 求来拟制。
眉首(版头)部份图示
0031 机密
中共中央文件
中发〔××××〕××号 ————————★—————————
中共中央办公厅发电
—等—级——特—提——密—级——秘—密————————中—办—发—电—〔—×—〕—×—号——— ——————————————————————————————
1.公文份数序号
• 例如《教育部关于授予张丽莉同志“全国优秀 教师”荣誉称号的决定》
• 按行文关系(公文运行方向),这是下行文; 按使用范围,这是通用公文;按适用范围,这 是行政公文而非党委公文┄┄这就兼有三类性质 。
三、公文的格式
行政公文的格式体现了国家机关行政公文的 权威性。拟制和发布公文必须遵守格式规定。
公文的书面格式是指公文的数据项目在公文 文面上所处的位置和书写的形式。(各部分的字 号、字体使用规定)
(2)位置: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两行,一般居中 ,如有签发人一项,则靠左。
(3)作用:为检索和引用公文提供专指性代号 ,便于统计和管理。
(4)联合行文:只标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6.签发人
(1)标注的条件:上行公文 (2)标注的位置:发文字号的右侧 (3)联合行文的签发人标注法:
发文字号的右侧; 多个签发人上下行排列,主办单位签发人排在第 一排; (4)标注签发人的作用:担负责任;易于联系。
应用文写作
第二章
第一节 公文的概念和作用
一、公文的概念
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 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 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引自《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二、公文的作用
(一)领导与指导作用
(二)传达与教育作用 (三)桥梁与纽带作用 (四)凭证与依据作用
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
1.“通用”——各行业系统均可使用,如通知 、报告等;
2.“专用”——各行业内部常用,如,司法 、金融、军事等
(四)按缓急程度分(补充教材)
特急(办理时限:1日内)、急(办理时限: 3日内)、一般)
公文分类的有关说明
• 以上公文的分类只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的,而 任何一份公文都是兼类的!
(二)主体部分
包括公文标题、主送机关、公文正文、附件 、成文时间、印章、附注等项。
注意:各项目的组成要素、书写位置。
主体部分的图示
××市人民政府关于×××××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 附件:1.×××××××× 2.××××××× 说明:特殊情况下,如果正文结束后该页的空白不够盖章和署成文时间
,要通过调整行距来保证印章与正文结尾文字在同一页,不得标注“此页无正 文”)
××市人民政府(印) 二〇〇四年十月二十日
1.公文标题
(1)组成要素: *三要素式标题:发文机关、(关于)事
由、文种
*两要素式标题:(关于)事由、文种 (2)标点符号问题
公文标题中提到一部法规规章文书的标题 时,法规规章文书的标题加书名号!一般情况 下不使用标点符号!
第二节 公文的分类和格式
一、公文的种类: 党政机关的公文种类有:决议、决定、命
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 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等 15种。
二、公文的分类
(一)按行文方向分
主要是按公文的运行方向、发文机关与收
文机关的关系分:上行、下行、平行。
1.上行——如请示、报告; 2.下行——如命令(令)、决定、通 报、批复等;
(保密期限为:标期限和不标明期限;不标明的则执行* )
3.紧急程度
(1)紧急程度分级: 公文类:特急、急(标注时“急”标为“急
件”)
电报类: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2)标注位置与方式: 版心右上角(最后一字对齐边沿,两字之间
空一字距;如已标注秘密等级,标在秘密等级 的下一行。)3号黑体字。
4.发文机关标识
(1)作用:便于清退、查找公文,对公文进行统计和管 理。
(2)使用规则:主要用于机密、绝密级公文。 (3)标注位置:版心(版头)左上角第1行。 (4)标注方法:顶格直接写;用英文№带上份数序码。 (注意与“发文字号” 的区别)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1)秘密等级: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2)标注位置与方式: 版心右上角(最后一字对齐右边沿); 两字之间空一字距; 与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3号黑体字。